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091212.9 申请日 2024-01-22 公开(公告)号 CN117988291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7
申请人 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敏; 石宏; 张健; 师秀锋; 潘宝利; 谢显锋; 赵景岩;
摘要 本 申请 公开了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承台上搭建 支撑 系统,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承重梁和垫板,支撑架固定在承台上,承重梁架设在支撑架上,垫板安装在承重梁上;将下放系统放置于垫板上,下放系统与防撞护弦连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下放系统将防撞护弦移动至承台侧面的待防护区域。本申请的安装方法无需大型设备,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且移动方便,操作稳定安全,能够快速可靠将对承台安装防撞护弦,省时省 力 ,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权利要求

1.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承台上搭建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承重梁和垫板,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承台上,所述承重梁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垫板安装在所述承重梁上;
将下放系统放置于所述垫板上,所述下放系统与防撞护弦连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下放系统将所述防撞护弦移动至承台侧面的待防护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在承台上搭建支撑系统,包括:
将所述第一支撑架垂直于所述承台表面固定安装;
将所述第二支撑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侧面,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成预定夹设置,且第二支撑架的端部与第一支撑架的端部平齐;
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端部架设所述承重梁;
在所述承重梁上固定安装所述垫板,用以搭建完成所述支撑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是采用双拼I25焊接形成的,所述第二支撑架是采用HN600mm×200mm的钢梁焊接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放系统包括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可在所述垫板上移动,所述卷扬机上连接有钢绞线,将下放系统放置于所述垫板上,所述下放系统与防撞护弦连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下放系统将所述防撞护弦下放至承台侧面的待防护区域,包括:
将所述卷扬机放置在所述垫板上;
将所述钢绞线的一端与所述防撞护弦连接;
控制启动所述卷扬机带动将所述防撞护弦朝向所述承台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防撞护弦移动至所述承台的待防护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卷扬机各自位于所述垫板上,两个所述卷扬机分别通过钢绞线连接在所述防撞护弦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启动所述卷扬机带动将所述防撞护弦朝向所述承台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防撞护弦位于所述承台的待防护区域,还包括:
根据承台的待防护区域的位置,控制所述卷扬机在所述垫板移动,用以实现对整个承台安装防撞护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撞护弦移动至所述承台的待防护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固件固定所述防撞护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母,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防撞护弦包括:
所述承台的待防护区域预先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柱,所述防撞护弦上开设有螺孔,在所述防撞护弦放置于所述防护区域时,调整所述卷扬机的位置以使所述螺柱穿过所述防撞护弦上的所述螺孔,将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柱螺纹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弦包括凸起区与凹陷区,所述凸起区朝向远离所述承台的方向凸起,所述凹陷区位于所述凸起区的两侧,所述凹陷区与所述承台的侧面紧密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所述凹陷区。

说明书全文

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一般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跨江、跨河大型桥梁越来越多,大江大河常会有大吨位船舶航行,为保护承台避免被大吨位船舶撞击,通常会在承台外侧设置防撞护弦用以保护承台。在防撞护弦施工时,常采用汽车吊进行吊装施工,受承台面积影响,单台汽车吊会由于吊装的不稳定性带来防撞护弦施工的倒塌分险,因此,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承台防撞护弦安装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明内容
[0003]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通过搭建支撑系统以及设置在支撑系统上的下放系统,采能够快速整体下放防撞护弦,省时省,方便快捷,进而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0004]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 在承台上搭建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承重梁和垫板,支撑架固定在承台上,承重梁架设在支撑架上,垫板安装在承重梁上;
[0006] 将下放系统放置于垫板上,下放系统与防撞护弦连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下放系统将防撞护弦移动至承台侧面的待防护区域。
[0007] 作为可选的方案,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在承台上搭建支撑系统,包括:
[0008] 将第一支撑架垂直于承台表面固定安装;
[0009] 将第二支撑架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侧面,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成预定夹设置,且第二支撑架的端部与第一支撑架的端部平齐;
[0010] 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端部架设承重梁;
[0011] 在承重梁上固定安装垫板,用以搭建完成支撑系统。
[0012] 作为可选的方案,第一支撑架是采用双拼I25焊接形成的,第二支撑架是采用HN600mm×200mm的钢梁焊接形成的。
[0013] 作为可选的方案,下放系统包括卷扬机,卷扬机可在垫板上移动,卷扬机上连接有钢绞线,将下放系统放置于垫板上,下放系统与防撞护弦连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下放系统将防撞护弦下放至承台侧面的待防护区域,包括:
[0014] 将卷扬机放置在垫板上;
[0015] 将钢绞线的一端与防撞护弦连接;
[0016] 控制启动卷扬机带动将防撞护弦朝向承台的方向移动,直至防撞护弦移动至承台的待防护区域。
[0017] 作为可选的方案,卷扬机包括两个,两个卷扬机各自位于垫板上,两个卷扬机分别通过钢绞线连接在防撞护弦的两侧。
[0018] 作为可选的方案,控制启动卷扬机带动将防撞护弦朝向承台的方向移动,直至防撞护弦位于承台的待防护区域,还包括:
[0019] 根据承台的待防护区域的位置,控制卷扬机在垫板移动,用以实现对整个承台安装防撞护弦。
[0020] 作为可选的方案,在防撞护弦移动至承台的待防护区域之后,方法还包括:通过固件固定防撞护弦。
[0021] 作为可选的方案,紧固件包括螺母,通过紧固件固定防撞护弦包括:
[0022] 承台的待防护区域预先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柱,防撞护弦上开设有螺孔,在防撞护弦放置于防护区域时,调整卷扬机的位置以使螺柱穿过防撞护弦上的螺孔,将螺母与螺柱螺纹配合。
[0023] 作为可选的方案,防撞护弦包括凸起区与凹陷区,凸起区朝向远离承台的方向凸起,凹陷区位于凸起区的两侧,凹陷区与承台的侧面紧密贴合。
[0024] 作为可选的方案,螺纹孔开设在凹陷区。
[0025] 本发明的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通过在承台上搭建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承重梁和垫板,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承台上,所述承重梁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垫板安装在所述承重梁上;将下放系统放置于垫板上,下放系统与防撞护弦连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下放系统将防撞护弦移动至承台侧面的待防护区域。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大型设备,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且移动方便,操作稳定安全,能够快速可靠将对承台安装防撞护弦,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附图说明
[0026]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7]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的结构示意图(从防撞护弦的侧面视角);
[0029]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的结构示意图(从防撞护弦的正面视角);
[0030]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0031]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中防撞护弦的侧视图;
[0032]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承台防撞护弦安装后的现场图。
[0033] 图中,
[0034] 1、承台,2、防撞护弦,21、凸起区,22、凹陷区,3、支撑架,31、第一支撑架,32、第二支撑架,4、承重梁,5、垫板,6、卷扬机,7、钢绞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申请相关的部分。
[003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7] 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38]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如图1‑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0039] S10、在承台上搭建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3、承重梁4和垫板5,支撑架3固定在承台1上,承重梁4架设在支撑架3上,垫板5安装在承重梁4上;
[0040] 需要说明的是,在承台1上搭建支撑系统,在实际施工现场操作方便,相比于汽车吊,搭建支撑系统施工更加灵活方便,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并且相比于汽车吊,搭建支撑系统能够根据承台面积的大小,调整支撑系统的搭建方式,适应承台面积,保证支撑系统能够稳定可靠系统,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倒塌的险。
[0041] 其中,支撑架3主要是支撑作用,用于承托承重梁4,承重梁4具有非常好的承重能力,承重梁4上安装有垫板5,用于保证下放系统能够可靠稳定地在垫板5上移动,保证防撞护弦施工的安全性。
[0042] S20、将下放系统放置于垫板5上,下放系统与防撞护弦2连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下放系统将防撞护弦2移动至承台1侧面的待防护区域。
[0043] 可以理解的是,下放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可移动的吊装设备,例如但不限于是移动式卷扬机或者塔吊等,下放系统放置于垫板5上并且可在垫板5上移动,带动防撞护弦2移动至承台1的待防护区域,进而用于方便防撞护弦的安装。
[0044]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使用汽车吊进行吊装施工存在不稳定容易倒塌的风险的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在承台上搭建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承重梁和垫板,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承台上,所述承重梁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垫板安装在所述承重梁上;将下放系统放置于垫板上,下放系统与防撞护弦连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下放系统将防撞护弦移动至承台侧面的待防护区域。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大型设备,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且移动方便,操作稳定安全,能够快速可靠将对承台安装防撞护弦,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0045]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如图2‑4所示,支撑架3包括第一支撑架31和第二支撑架32,步骤S10、在承台1上搭建支撑系统,包括:
[0046] 将第一支撑架31垂直于承台1表面固定安装;
[0047] 将第二支撑架32安装在第一支撑架31的侧面,第二支撑架32与第一支撑架31成预定夹角设置,且第二支撑架32的端部与第一支撑架31的端部平齐;
[0048] 在第一支撑架31和第二支撑架32的端部架设承重梁4;
[0049] 在承重梁4上固定安装垫板5,用以搭建完成支撑系统。
[005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架31垂直于承台1表面安装主要用于起支撑作用,第二支撑架32位于第一支撑架31的两侧,主要起到加强和承托作用,有利于整个支撑系统更加稳定可靠;承重梁4安装在支撑架上,增加了整个支撑系统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有利于保证整个支撑系统能够可靠承载下放系统,避免发生坍塌;垫板5主要用于提供平台,下放系统直接放置于垫板5上,且下放系统可在垫板5上根据实际需要任意移动,从而有利于将防撞护弦移动至承台1的待防护区域。
[0051] 本实施方式的支撑系统,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能够可靠承载下放系统,避免发生坍塌。
[0052]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支撑系统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每个支撑系统可以对应设置两个第一支撑架31,每个第一支撑架31的侧面设置第二支撑架32,第二支撑架32选择三角斜托架,使得第一支撑架31和第二支撑架32呈梯形结构,有利于提高稳定性,两个第一支撑架31上均设置承重梁4。
[005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31是采用双拼I25钢梁焊接形成的,第二支撑架32是采用HN600mm×200mm的钢梁焊接形成的;垫板5采用10mm厚的刚性垫板焊接而成。
[0054]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系统还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使用钢梁搭建的钢结构支架,钢结构支架表面上铺设垫板,只要能够可靠放置下放系统即可。
[0055]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下放系统包括卷扬机6,卷扬机6可在垫板上移动,卷扬机6上连接有钢绞线,步骤S20、将下放系统放置于垫板5上,下放系统与防撞护弦2连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下放系统将防撞护弦2下放至承台1侧面的待防护区域,包括:
[0056] 将卷扬机6放置在垫板5上;
[0057] 将钢绞线7的一端与防撞护弦2连接;
[0058] 控制启动卷扬机6带动将防撞护弦2朝向承台1的方向移动,直至防撞护弦2移动至承台1的待防护区域。
[0059] 其中,卷扬机6采用移动式卷扬机,占用空间小且能够可靠带动防撞护弦移动。
[0060]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卷扬机6包括两个,两个卷扬机6各自位于垫板5上,两个卷扬机6分别通过钢绞线7连接在防撞护弦2的两侧。
[0061]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卷扬机,有利于保证稳定运送防撞护弦,避免防撞护弦发生倾斜,无法可靠移动至承台的待防护区域。
[0062]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控制启动卷扬机6带动将防撞护弦2朝向承台1的方向移动,直至防撞护弦2位于承台1的待防护区域,还包括:
[0063] 根据承台1的待防护区域的位置,控制卷扬机6在垫板移动,用以实现对整个承台安装防撞护弦。
[0064] 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卷扬机的移动,实现带动防撞护弦的移动,有利于整个承台上安装防撞护弦;其中,卷扬机在垫板上的移动可以是任意形式的移动,例如但不限于平移、旋转等。
[0065]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防撞护弦移动至承台的待防护区域之后,安装方法还包括:通过紧固件固定防撞护弦。
[0066] 其中,紧固件可以但不限于是螺栓、螺母、固定销或卡扣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保证防撞护弦可靠固定在承台上即可。
[0067]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紧固件包括螺母,通过紧固件固定防撞护弦包括:
[0068] 承台1的待防护区域预先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柱,防撞护弦上开设有螺孔,在防撞护弦放置于防护区域时,调整卷扬机的位置以使螺柱穿过防撞护弦上的螺孔,将螺母与螺柱螺纹配合。
[0069] 可以理解的是,承台在搭建过程中,在承台预先埋制螺柱,螺柱凸出于承台的侧面设置,当防撞护弦移动至承台的待防护区域时,螺柱穿过防撞护弦上的螺孔,拧紧螺母,实现防撞护弦的配合。
[007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防撞护弦2包括凸起区21与凹陷区22,凸起区21朝向远离承台1的方向凸起,凹陷区22位于凸起区21的两侧,凹陷区22与承台1的侧面紧密贴合。
[0071] 可以理解的是,防撞护弦用于保护承台的侧面,避免承台被大吨位船只碰撞造成损坏,防撞护弦上设置有凸起区和凹陷区,凸起区与承台表面不直接接触,有利于保证在碰撞后减小碰撞力对承台的影响;凹陷区与承台紧密贴合,有利于保证防撞护弦可靠固定,不会发生脱落;并且防撞护弦上凸起区和凹陷区的设置,有利于使得防撞护弦具有更好的形变能力,进而可靠防护承台。
[0072] 本实施例的防撞护弦结构,通过凸起区的设置,使得承台在受到撞击后,撞击力不会直接作用于承台,并且承台的凸起区能够很好缓解碰撞力,进而可靠保护承台。
[0073] 作为可实现的方式,螺纹孔开设在凹陷区。本实方式中,螺纹孔开设在凹陷区,一方面,方便与承台上的螺柱通过螺母固定,无需预留太长的螺柱,另一方面,凹陷区与承台紧密贴合,螺纹孔开设在凹陷区有利于保证可靠固定防撞护弦。
[0074]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0075] 支撑系统由竖向双拼I25支撑架形成的第一支撑家,HN600×200mm三角斜托架形成的第二支撑架、双拼I25承重梁、10mm厚的刚性垫板;
[0076] 下放系统主要包括2台移动式卷扬机及一定数量的钢绞线,钢绞线的一端缠绕设置在移动式卷扬机上
[0077] 在施工现场将竖向双拼I25支撑架、、HN600×200mm支撑托架、双拼I25承重梁、10mm厚的刚性垫板组合焊接,完成支撑系统的搭建;
[0078] 将两台移动式卷扬机放置于支撑系统的垫板上,钢绞线的另一端与防撞护弦连接,启动移动式卷扬机,带动防撞护弦移动至承台的待防护区域,并使得承台上预先设置的螺柱穿过防撞护弦上的螺孔;
[0079] 现场将螺母与承台预埋件进行栓接,完成承台防撞护弦施工。
[0080]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承台防撞护弦的安装方法,通过在承台上搭建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撑架、承重梁和垫板,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承台上,所述承重梁架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垫板安装在所述承重梁上;将下放系统放置于垫板上,下放系统与防撞护弦连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下放系统将防撞护弦移动至承台侧面的待防护区域。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大型设备,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且移动方便,操作稳定安全,能够快速可靠将对承台安装防撞护弦,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操作简单,适用性强;在实际项目得到成功应用,可靠控制了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同时节约了施工工期,具有一定的工程经济效益;
[0081] 并且,防撞护弦通过凸起区的设置,使得承台在受到撞击后,撞击力不会直接作用于承台,并且承台的凸起区能够很好缓解碰撞力,进而可靠保护承台;通过凹陷区的设置,保证防撞护弦可靠固定在承台上。
[0082]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83]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84]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0085]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申请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申请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