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卸船支撑桥梁及其使用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299389.8 申请日 2024-03-15 公开(公告)号 CN117966578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3
申请人 船东物联江苏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新;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装卸船 支撑 桥梁 及其使用方法,支撑桥梁包括支撑主梁、支撑副梁、支撑支座、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限位油缸、智能称重系统、前液压悬 挂车 轴、后液压悬挂车轴及液压动 力 泵 站;本发明使用方法为:由于轮渡码头设有长下坡,当轮渡船靠岸时,放下轮渡船跳板,跳板与码头下坡形成夹 角 ,较长的货车无法通行,采用本发明智能装卸船支撑桥梁将汽渡下坡与轮渡船跳板夹角填平,使较长的货车安全上下船;此智能装卸船跳板为高强度 钢 结构组成,能够承载较重的大件设备,且分载面板与甲 板面 始终是面与面 接触 ,解决了重型大件过江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装卸船支撑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梁(1)、支撑副梁(10)、支撑支座(8)、第一伸缩油缸(3)、第二伸缩油缸(13)、限位油缸(6)、智能称重系统、前液压悬挂车轴(7)、后液压悬挂车轴(15)及液压动站(16);
所述支撑主梁(1)的头部通过第一伸缩油缸(3)连接有前液压翻转爬梯(2);支撑主梁(1)的尾部与支撑支座(8)铰接连接;
所述支撑主梁(1)的下方铰接有分载面板(4),所述分载面板(4)通过限位油缸(6)调节与支撑主梁(1)之间的度;
所述支撑副梁(10)的头部通过第二伸缩油缸(13)连接有后液压翻转爬梯(12),所述支撑副梁(10)的尾部与支撑支座(8)铰接连接;
所述前液压悬挂车轴(7)位于支撑主梁(1)的下方,所述后液压悬挂车轴(15)位于支撑支座(8)的下方;
所述智能称重系统位于后液压翻转爬梯(1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船支撑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梁(1)的头部与前液压翻转爬梯(2)之间连接有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船支撑桥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铰接装置(5),所述支撑主梁(1)与分载面板(4)通过第一铰接装置(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船支撑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梁(1)的尾部与支撑支座(8)之间连接有第二铰接装置(9),所述第二铰接装置(9)包括转轴和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船支撑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油缸(3)还设有第一翻转爬梯,所述第一翻转爬梯和液压动力泵站(16)固定在支撑副梁(10)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船支撑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副梁(10)的底部设有支腿(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船支撑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称重系统包括称重平台(17)、显示屏(18)及声光报警器(19),所述称重平台(17)位于所述后液压翻转爬梯(12)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卸船支撑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18)及声光报警器(19)位于支撑副梁(10)的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船支撑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副梁(10)的头部设有拼接销(14),所述支撑副梁(10)通过拼接销(14)连接有升降鹅颈。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船支撑桥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轮渡船靠岸,放下轮渡船跳板至汽渡下坡地面上;
(2)牵引车将所述支撑桥梁沿汽渡下坡往轮渡船跳板倒车,沿轮渡船跳板将支撑桥梁倒上轮渡船甲板面上;当支撑主梁(1)的分载面板(4)位于轮渡船甲板上方时,停止倒车,此时前液压悬挂车轴(7)和后液压悬挂车轴(15)及液压升降鹅颈开始收油下降,将分载面板(4)落于轮渡船甲板面上,支撑副梁(10)下方的支腿(11)及支撑支座(8)的底部落于汽渡下坡地面上;
(3)解除液压升降鹅颈与支撑副梁(10)的头部的拼接销,牵引车及液压升降鹅颈开走;
(4)启动前液压翻转爬梯(2)和后液压翻转爬梯(12),将前液压翻转爬梯(2)和后液压翻转爬梯(12)翻转,底部落于船甲板面及汽渡下坡地面后停止,开启智能称重系统,此时运输车辆开始上船,如运输车辆超过轴载要求,称重显示屏显示超载,声光报警器报警;
(5)若满足轴载要求,则运输车辆向船上行驶;上下船结束后,将前液压翻转爬梯(2)和后液压翻转爬梯(12)翻转至设定位置悬停,牵引车倒车,利用液压升降鹅颈下部拼接口与牵引车对接,液压升降鹅颈及液压悬挂车轴顶升,将支撑桥梁离地,牵引车将支撑桥梁向汽渡上坡行驶,支撑主梁(1)的头部离开轮渡船跳板前端后,轮渡船收起跳板,驶离。

说明书全文

一种装卸船支撑桥梁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中的重大型货物过江运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装卸船支撑桥梁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轮渡船在长江内河流域具有广泛应用,专用于渡运客车及小型货车,轮渡船首尾两端均有推进器设备,前后均设有吊索和跳板,便于车辆上下船;由于汽渡码头设有较长下坡,当轮渡船靠岸时,放下跳板,由于跳板长度较短,与码头下坡会形成巨大夹轴距较短车辆可正常通行,重型货车轴距及车身较长,通行时会车轮悬空,底盘剐蹭,损伤车辆及货物,通过性受限;因此目前轮渡船无法通行重型大件货车,目前由于过江桥梁载重限制,重型大件货车过江采用公联运的方式,通行时间长且运输成本极高。
[0003] 目前,每年长江沿线过江的超限运输车辆数量极多,由于跨江桥梁载重限制,车货总重超过120吨,无法通行,且跨江桥梁收费站宽度受限,超宽的货车也无法通行,公水联运方式过江安全且不受限,但效率低、运费极高,运输公司为提高效率节省运费,往往冒着被处罚的险,强行从跨江大桥通行,此举安全风险极大,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超限运输车辆过江存在极大的难题,需选择一种效率高且安全经济的过江方式。
[0004] 轮渡船在长江内河流域具有广泛应用,专用于渡运客车及小型货车,轮渡船首尾两端均有推进器和舵设备,前后均设有吊索和跳板,便于车辆上下船;轮渡船载重大,载货甲板长度及宽度均可满足超长超宽超重的大件货车装载,但轮渡船跳板允许载重受限,无法通行重大件货车,且由于汽渡码头设有较长下坡,当轮渡船靠岸时,放下跳板,由于跳板长度较短,与码头下坡会形成巨大夹角,轴距较短车辆可正常通行,重型货车轴距及车身较长,通行时会车轮悬空,底盘剐蹭,损伤车辆及货物,通过性受限;因此目前轮渡船无法通行重型及超长大件货车,需设计一种超长跳板,架设在码头及轮渡船甲板面上,填平轮渡船与码头下坡的夹角,此超长跳板需具有超高强度,保证重型货车通行安全,且此跳板要求方便转运,提高货车上下轮渡船效率。轮渡船收费低,如何安全高效地通行重大件货车,将是超限货车过江的最优选择,避免超限车辆通过跨江大桥过江带来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装卸船支撑桥梁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支撑桥梁将汽渡下坡与轮渡船跳板夹角填平,使较长的货车安全上下船;此智能装卸船跳板为高强度结构组成,能够承载较重的大件设备,且分载面板与甲板面始终是面与面接触,解决了重型大件的过江问题。
[0006] 技术方案: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包括支撑主梁、支撑副梁、支撑支座、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限位油缸、智能称重系统、前液压悬挂车轴、后液压悬挂车轴及液压动站;
[0007] 支撑主梁的头部通过第一伸缩油缸连接有前液压翻转爬梯;支撑主梁的尾部与支撑支座铰接连接;
[0008] 支撑主梁的下方铰接有分载面板,分载面板通过限位油缸调节与支撑主梁之间的角度;
[0009] 支撑副梁的头部通过第二伸缩油缸连接有后液压翻转爬梯,支撑副梁的尾部与支撑支座铰接连接;
[0010] 前液压悬挂车轴位于支撑主梁的下方,后液压悬挂车轴位于支撑支座的下方;
[0011] 智能称重系统位于后液压翻转爬梯的上方。
[0012] 支撑主梁的头部与前液压翻转爬梯之间连接有转轴
[0013] 还包括第一铰接装置,支撑主梁与分载面板通过第一铰接装置连接。
[0014] 支撑主梁的尾部与支撑支座之间连接有第二铰接装置,第二铰接装置包括转轴和铰接
[0015] 第一伸缩油缸还设有第一翻转爬梯,第一翻转爬梯和液压动力泵站固定在支撑副梁的底部。
[0016] 支撑副梁的底部设有支腿。
[0017] 智能称重系统包括称重平台、显示屏及声光报警器,称重平台位于后液压翻转爬梯的上方。
[0018] 显示屏及声光报警器位于支撑副梁的侧面,用于测量运输车辆轴重,测算车货总重。
[0019] 支撑副梁的头部设有拼接销,支撑副梁通过拼接销连接有升降鹅颈。
[0020] 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 (1)轮渡船靠岸,放下轮渡船跳板至汽渡下坡地面上;
[0022] (2)牵引车将支撑桥梁沿汽渡下坡往轮渡船跳板倒车,沿轮渡船跳板将支撑桥梁倒上轮渡船甲板面上;当支撑主梁的分载面板位于轮渡船甲板上方时,停止倒车,此时前液压悬挂车轴和后液压悬挂车轴及液压升降鹅颈开始收油下降,将分载面板落于轮渡船甲板面上,支撑副梁下方的支腿及支撑支座的底部落于汽渡下坡地面上;
[0023] (3)解除液压升降鹅颈与支撑副梁的头部的拼接销,牵引车及液压升降鹅颈开走;
[0024] (4)启动前液压翻转爬梯和后液压翻转爬梯,将前液压翻转爬梯和后液压翻转爬梯翻转,底部落于船甲板面及汽渡下坡地面后停止,开启智能称重系统,此时运输车辆开始上船,如运输车辆超过轴载要求,称重显示屏显示超载,声光报警器报警;
[0025] (5)若满足轴载要求,则运输车辆向船上行驶;上下船结束后,将前液压翻转爬梯和后液压翻转爬梯翻转至设定位置悬停,牵引车倒车,利用液压升降鹅颈下部拼接口与牵引车对接,液压升降鹅颈及液压悬挂车轴顶升,将支撑桥梁离地,牵引车将支撑桥梁向汽渡上坡行驶,支撑主梁的头部离开轮渡船跳板前端后,轮渡船收起跳板,驶离。
[0026] 工作原理:本发明将支撑主梁、支撑副梁及前后液压翻转爬梯作为长的钢结构运输平台,架设在汽渡码头下坡及轮渡船甲板面上,此平台分为两段,均由高强度钢结构制成。
[0027] 先将前液压翻转爬梯和后液压翻转爬梯翻转至设定位置悬停,支撑副梁头部设有拼接销,牵引车倒车,利用液压升降鹅颈下部拼接口与牵引车对接,此装置前后支撑主梁及副梁下端均设有液压悬挂车轴,液压悬挂车轴的升降功能,液压升降鹅颈及液压悬挂车轴整体顶升,将装置整体离地;轮渡船靠岸,放下跳板,跳板落在汽渡下坡地面上;牵引车将装置沿汽渡下坡整体往轮渡船跳板位置倒车,沿轮渡船跳板将装置倒上船甲板上,当支撑主梁头部下方分载面板完全位于船甲板上方时,停止倒车,此时前后液压悬挂车轴及液压升降鹅颈开始收油下降,将支撑主梁下方的分载面板落于甲板面,支撑副梁下方的钢结构支腿及支撑支座底部落于汽渡下坡地面;解除液压升降鹅颈与支撑副梁头部的拼接销,牵引车及液压升降鹅颈开走;启动前后液压翻转爬梯,将其翻转,底部落于船甲板面及汽渡下坡地面后停止,开启智能称重系统,此时重型大件运输车辆开始上船,如运输车辆超过轴载要求,称重显示屏会显示超载,声光报警器开始报警,为确保安全,此运输车辆不可以通过此装置上下船,如过满足轴载要求,则向船上行驶;上下船结束后,同样将前后液压翻转爬梯翻转至设定位置悬停,牵引车倒车,利用液压升降鹅颈下部拼接口与其对接,液压升降鹅颈及液压悬挂车轴整体顶升,将装置整体离地,牵引车将装置往汽渡上坡行驶,支撑主梁头部离开轮渡船跳板前端后,轮渡船收起跳板,驶离。
[0028]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29] (1)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将汽渡下坡与轮渡船跳板夹角填平,使较长的货车安全上下船。
[0030] (2)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为高强度钢结构组成,承载较重的大件货物,且当重大型货物上船时,船的一头受到巨大压力,导致船头下沉,此时,支撑主梁与支撑支座连接方式为铰接,支撑主梁随船甲板面下沉自动旋转,使支撑主梁头部下端分载面板始终与甲板面接触受力,且分载面板与支撑主梁头部下端也采用铰接方式,使分载面板与甲板面始终是面与面接触,受力面积大,保护甲板面,确保重大型货物上船安全,解决了重型大件过江问题。
[0031] (3)本发明具有液压悬挂车轴,利用牵引车及液压升降鹅颈快速转移装置,提高转场作业的效率,此种过江方式提高了重大型货物的过江效率,相较于公水联运的方式,降低了过江费用,且对于超宽的货物无法通过过江桥梁的收费站,也可利用本发明支撑桥梁通过轮渡船过江。附图说明
[0032] 图1是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的主视图;
[0033] 图2是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的俯视图;
[0034] 图3是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的结构总图;
[0035] 图4是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的装车示意图;
[0036] 图5是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0037] 图6是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的卸车定位示意图;
[0038] 图7是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39] 图8是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的安装就位示意图;
[0040] 图9是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的安装就位整体示意图;
[0041] 图10是本发明的前液压翻转爬梯底部示意图;
[0042] 图11是本发明的限位油缸位置示意图;
[0043] 图12是本发明的后液压翻转爬梯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包括支撑主梁1、支撑副梁10、支撑支座8、前液压翻转爬梯2、后液压翻转爬梯12、智能称重系统、前液压悬挂车轴7、后液压悬挂车轴15及液压动力泵站16。支撑主梁1为钢结构箱梁,支撑主梁1的头部与前液压翻转爬梯2通过转轴与销孔连接,前液压翻转爬梯2的底部设有第一伸缩油缸3,第一伸缩油缸3由缸体、缸套活塞杆及动力控制单元组成,通过液压动力泵站16提供动力。
[0045] 前液压悬挂车轴7设置在支撑主梁下部,后液压悬挂车轴15设置在支撑副梁10的下部,液压动力泵站16设置在支撑副梁10的下部,给整个支撑桥梁的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0046] 图1中,第一伸缩油缸3的头部与前液压翻转爬梯2铰接连接,第一伸缩油缸3的尾部与支撑主梁1铰接,支撑主梁1通过调节第一伸缩油缸3的长度来进行翻转。
[0047]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主梁1为钢结构箱梁,支撑主梁1的头部与前液压翻转爬梯2通过转轴与销孔连接,前液压爬梯2的底部设有第一伸缩油缸3,通过液压动力泵站16提供动力。第一伸缩油缸3的第一翻转爬梯,液压动力泵站16焊接在支撑副梁10的底部。
[0048] 支撑主梁1的下部设有分载面板4,分载面板4与支撑主梁1的头部下端采用第一铰接装置5连接,分载面板4通过限位油缸6与支撑主梁1调节角度,防止分载面板4在行驶途中垂落剐蹭。
[0049] 支撑主梁1的尾部与支撑支座8利用第二铰接装置9的转轴与铰接块铰接连接。支撑副梁10为钢结构箱梁,底部焊接多个钢结构支腿11,增加钢箱梁强度。支撑支座与钢结构的支腿底部为斜切面,与支撑副梁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支撑副梁10的头部与后液压翻转爬梯12通过转轴与销孔连接,后液压翻转爬梯12的底部设有第二伸缩油缸13,第二伸缩油缸13通过液压动力泵站16提供动力,第二伸缩油缸13的翻转爬梯,支撑副梁10的尾部与支撑支座8焊接成整体。
[0050] 智能称重系统由称重平台17,显示屏18及声光报警器19组成,称重平台17设置在后液压翻转爬梯12的上部,显示屏18及声光报警器19固定在支撑副梁10的侧面,用于测量大件运输车辆轴重,测算车货总重,保证通行安全。
[0051]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副梁10的头部设有拼接销14,牵引车a倒车,利用液压升降鹅颈b下部拼接口与牵引车a对接,利用前液压悬挂车轴、后液压悬挂车轴与液压升降鹅颈b顶升,使本发明支撑桥梁整体离地,通过牵引车转运。
[0052] 其中,前液压悬挂车轴7和后液压悬挂车轴15由车架、轴、液压系统组成。液压升降鹅颈与牵引车连接,并提供升降功能,利用牵引车的鞍座V型槽对鹅颈油缸提供驱动力,伸缩油缸进行升降操作。
[0053]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装卸船支撑桥梁的使用方法如下:
[0054] (1)轮渡船c靠岸,放下轮渡船跳板d,轮渡船跳板d落在汽渡下坡地面e上;
[0055] (2)牵引车a将支撑桥梁沿汽渡下坡e整体往轮渡船跳板d位置倒车,沿轮渡船跳板d将装置倒上轮渡船甲板面f上;当支撑主梁1的头部下方分载面板4完全位于轮渡船甲板f的上方时,停止倒车,此时前液压悬挂车轴7和后液压悬挂车轴15及液压升降鹅颈b开始收油下降,将支撑主梁1下方的分载面板4落于船甲板面,支撑副梁10下方的钢结构支腿11及支撑支座8的底部落于汽渡下坡地面e上;
[0056] (3)解除液压升降鹅颈b与支撑副梁10头部的拼接销,牵引车a及液压升降鹅颈b开走;
[0057] (4)启动前液压翻转爬梯2和后液压翻转爬梯12,将前液压翻转爬梯2和后液压翻转爬梯12翻转,底部落于船甲板面f及汽渡下坡地面e后停止,开启智能称重系统,此时重型大件运输车辆开始上船,如运输车辆超过轴载要求,称重显示屏将显示超载,声光报警器开始报警,为确保安全,此运输车辆不可以通过此装置上下船;
[0058] (5)若满足轴载要求,则运输车辆向船上行驶;上下船结束后,将前液压翻转爬梯2和后液压翻转爬梯12翻转至设定位置悬停,牵引车倒车,利用液压升降鹅颈下部拼接口与牵引车对接,液压升降鹅颈及液压悬挂车轴整体顶升,将支撑桥梁整体离地,牵引车将支撑桥梁往汽渡上坡行驶,支撑主梁1的头部离开轮渡船跳板前端后,轮渡船收起跳板,驶离。
[0059]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该装卸船支撑桥梁,将汽渡下坡与轮渡船跳板d夹角填平,超长超重的货车安全上下船。此装卸船支撑桥梁由高强度钢结构组成,承载较重的大件货物,且当重大型货物上船时,船的一头受到压力,导致船头下沉,此时,支撑主梁1与支撑支座8连接方式为铰接,支撑主梁1随船甲板面下沉自动旋转,使支撑主梁1的头部下端分载面板4始终与甲板面接触受力,且分载面板4与支撑主梁1头部下端也采用铰接方式,使分载面板4与甲板面始终是面与面接触,受力面积大,有效保护甲板面,确保重大型货物上船安全,解决了重型大件过江问题。并且此装置具有液压悬挂车轴,利用牵引车及液压升降鹅颈即可快速转移装置,提高转场作业的效率,此种过江方式提高了重大型货物的过江效率,相较于公水联运的方式,降低了过江费用,且对于超宽的货物无法通过过江桥梁的收费站,也可利用此装置通过轮渡船过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