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079838.8 申请日 2024-01-19 公开(公告)号 CN117845721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9
申请人 船东物联江苏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新;
摘要 本 发明 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超重或尺寸超限货物 水 陆联运效率低且运输成本过高等问题,其装置包括: 钢 箱梁结构,铰接在所述钢箱梁结构一端的固定铰支座,其为多 块 钢板拼接成的梯形 框架 结构,所述固定铰支座可通过高强度 钢丝绳 以及 定位 销与钢箱梁结构固定为一体,位于所述固定铰支座内的液压悬 挂车 桥,铰接在所述钢箱梁结构另一端的可翻转支座,其为多个三 角 形钢结构拼接而成,所述可翻转支座远离钢箱梁结构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以对接外部 牵引车 的牵引销,所述可翻转支座与钢箱梁结构通过高强度钢丝绳固定为一体。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梁结构,由上下钢结构面板及内部多道横梁组成,所述钢结构主梁前后端两侧面板上还焊接有第一限位销;
铰接在所述钢箱梁结构一端的固定铰支座,其为多钢板拼接成的梯形框架结构,所述固定铰支座两侧面板焊接有对应第一限位销的第二限位销,所述第二限位销与钢箱梁结构对应端的第一限位销可通过高强度钢丝绳固定为一体;
位于所述固定铰支座内的液压悬挂车桥,包括支撑面板以及置于支撑面板底部的液压油缸,所述支撑面板两端与所述固定铰支座内部面板焊接固定,并通过所述液压油缸升降转向;
铰接在所述钢箱梁结构另一端的可翻转支座,其为多个三形钢结构拼接而成,所述可翻转支座两侧面板焊接对应第一限位销的第三限位销,其远离钢箱梁结构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以对接外部牵引车的牵引销,所述第三限位销与钢箱梁结构对应端的第一限位销可通过高强度钢丝绳固定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渡过江装置两两成组且相对设置,两所述轮渡过江装置中的固定铰支座平齐相接,并分别通过液压油缸升降至两钢箱梁结构拼接成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上设置有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所述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上端挂设在所述牵引车的鞍座上,下端开设有对接口以与所述牵引销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梁结构两端分别通过旋转轴承铰接所述固定铰支座以及所述液压悬挂车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铰接支座、可翻转支座及钢结构运输平台制造材料均为钢材。
6.一种依据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过江装置整体落地,牵引车挂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倒车将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下部对接口与可翻转支座上牵引销对接,利用限位销及高强度钢丝绳将可翻转支座与钢结构运输主梁固定,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及尾部固定铰接支座内液压悬挂车桥开始举升使装置整体离地,牵引车牵引该装置开始沿码头纵坡下坡往轮渡船上行驶,当可翻转支座底部整体通过甲板后,停止行驶,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及尾部固定铰接支座内液压悬挂车桥开始下降,使固定铰接支座底部落在码头纵坡上,可翻转支座底面落在轮渡船甲板上,解除固定铰接支座及可翻转支座限位销上的钢丝绳;
S2、以S1中相同步骤利用牵引车装载另一过江装置沿码头纵坡倒车,使其固定铰接支座与前一个过江装置支座背面对齐,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及尾部固定铰接支座内液压悬挂车桥开始下降,使固定铰接支座底部落在汽渡纵坡上,可翻转支座底面落在汽渡纵坡上,牵引车开走,两过江装置拼接成一个长的运输平台;
S3、大件设备车辆开始通过运输平台上船时,船体收到重倾斜下沉,由固定铰接支座自动调节钢结构运输主梁角度,使其与甲板始终接触,可翻转支座跟随自动调节旋转,使支座底部始终与甲板保持全接触。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轮渡船在我国长江内河流域具有广泛应用,专用于渡运汽车,其首尾两端均有推进器设备,甲板宽直并设有吊索和跳板,由于轮渡码头纵坡较大,轮渡船跳板长度不够,使得船体、跳板及轮渡码头斜坡之间产生较大夹,大件设备装车后,需配备足够轴线进行装载,因此车货总长较长,重量较重,直接利用轮渡船跳板行驶,车板中间会悬空,会压坏车板,使货物受损;目前超限的大件货物过江大都采用跨江大桥或陆联运过江的方式,跨江大桥限载,超重或尺寸超限货物禁止通行,水陆联运效率低且运输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使船体、渡船跳板及码头纵坡之间的夹角填平,让大件运输车安全通过。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包括:
[0006] 箱梁结构,由上下钢结构面板及内部多道横梁组成,所述钢结构主梁前后端两侧面板上还焊接有第一限位销;
[0007] 铰接在所述钢箱梁结构一端的固定铰支座,其为多钢板拼接成的梯形框架结构,所述固定铰支座两侧面板焊接有对应第一限位销的第二限位销,所述第二限位销与钢箱梁结构对应端的第一限位销可通过高强度钢丝绳固定为一体;
[0008] 位于所述固定铰支座内的液压悬挂车桥,包括支撑面板以及置于支撑面板底部的液压油缸,所述支撑面板两端与所述固定铰支座内部面板焊接固定,并通过所述液压油缸升降转向;
[0009] 铰接在所述钢箱梁结构另一端的可翻转支座,其为多个三角形钢结构拼接而成,所述可翻转支座两侧面板焊接对应第一限位销的第三限位销,其远离钢箱梁结构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以对接外部牵引车的牵引销,所述第三限位销与钢箱梁结构对应端的第一限位销可通过高强度钢丝绳固定为一体。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轮渡过江装置两两成组且相对设置,两所述轮渡过江装置中的固定铰支座平齐相接,并分别通过液压油缸升降至两钢箱梁结构拼接成一平面。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车上设置有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所述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上端挂设在所述牵引车的鞍座上,下端开设有对接口以与所述牵引销对接。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钢箱梁结构两端分别通过旋转轴承铰接所述固定铰支座以及所述液压悬挂车桥。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铰接支座、可翻转支座及钢结构运输平台制造材料均为钢材。
[0014] 一种依据上述所述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 S1、过江装置整体落地,牵引车挂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倒车将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下部对接口与可翻转支座上牵引销对接,利用限位销及高强度钢丝绳将可翻转支座与钢结构运输主梁固定,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及尾部固定铰接支座内液压悬挂车桥开始举升使装置整体离地,牵引车牵引该装置开始沿码头纵坡下坡往轮渡船上行驶,当可翻转支座底部整体通过甲板后,停止行驶,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及尾部固定铰接支座内液压悬挂车桥开始下降,使固定铰接支座底部落在码头纵坡上,可翻转支座底面落在轮渡船甲板上,解除固定铰接支座及可翻转支座限位销上的钢丝绳;
[0016] S2、以S1中相同步骤利用牵引车装载另一过江装置沿码头纵坡倒车,使其固定铰接支座与前一个过江装置支座背面对齐,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及尾部固定铰接支座内液压悬挂车桥开始下降,使固定铰接支座底部落在汽渡纵坡上,可翻转支座底面落在汽渡纵坡上,牵引车开走,两过江装置拼接成一个长的运输平台;
[0017] S3、大件设备车辆开始通过运输平台上船时,船体收到重倾斜下沉,由固定铰接支座自动调节钢结构运输主梁角度,使其与甲板始终接触,可翻转支座跟随自动调节旋转,使支座底部始终与甲板保持全接触。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该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使轮渡船甲板与码头纵坡水平建立起一个超长运输平台,将轮渡船跳板与码头纵坡的夹角填平,可使大件设备运输车辆安全上下船,并且自带旋转调平功能,上下船时,无需人工操作装置,装置自带行走轮,采用牵引车即可进行转运装置,可快速驶入或驶离现场,提高作业效率,此种过江方式大大降低了大件设备过江费用,且通行设备重量及宽度不受跨江大桥通道限制,超宽、超重通过此方式过江安全高效。附图说明
[0019]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0020] 图1是本发明过江装置主视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过江装置俯视图;
[0022] 图3是本发明过江装置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发明可翻转支座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是本发明的牵引车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是本发明固定铰支座及液压悬挂车桥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是本发明牵引车装车准备示意图;
[0027] 图8是本发明牵引车装车完毕示意图;
[0028] 图9是本发明过江装置前段安装就位示意图;
[0029] 图10是本发明过江装置前段安装就位完毕整体示意图;
[0030] 图11是本发明过江装置后段安装就位示意图;
[0031] 图12是本发明过江装置前后安装就位完毕整体示意图;
[0032] 图13是本发明过江装置整体安装完毕示意图;
[0033] 图14是本发明大件运输车上轮渡船示意图。
[0034] 图中标号:1、钢箱梁结构;2、旋转轴承;3、第一限位销;4、固定铰支座;5、第二限位销;6、液压悬挂车桥;7、可翻转支座;8、旋转轴承;9、高强度钢丝绳;10、牵引销;11、第三限位销;12、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13、对接口;14、牵引车;15、支撑面板;16、液压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36]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14示出。
[0037]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包括钢结构运输主梁为钢箱梁结构1,由上下钢结构面板及内部多道横梁组成,前后端设有旋转轴承(附图标记中为2和8),用于连接固定铰接支座及可翻转支座7,连接方式为铰接,钢结构主梁前后端两侧设有第一限位销3,焊接在钢结构主梁两侧面板上;
[0038] 固定铰接支座为多块钢板拼接成梯形框架结构,两侧面板焊接第二限位销5,用于调节固定铰接支座与钢结构运输主梁夹角,
[0039] 固定铰接支座通过旋转轴承2与钢箱梁结构1一端采用铰接方式连接;液压悬挂车桥6安装在固定铰接支座内部,车桥上部支撑面板15与固定铰接支座内部面板焊接固定,通过液压油缸16进行升降转向;
[0040] 可翻转支座7为多个三角形钢结构面板利用旋转轴承8与钢箱梁结构1另一端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在三角形斜面铺设钢板,便于车辆行驶,可翻转支座7两侧面板设有第三限位销11,焊接在两侧面板上,用于装车时固定钢箱梁结构1与可翻转支座7,便于整体举升运输;可翻转支座7面板中间前端设有牵引销10,焊接在可翻转支座7上;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12上端挂在牵引车14鞍座上,下端设有对接口13与翻转支座的牵引销10对接,进行整体移动就位。
[0041] 如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装置整体落地,牵引车14挂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12,倒车将鹅颈下部对接口13与过江装置可翻转支座7上牵引销10对接,利用第一限位销3、第三限位销11及高强度钢丝绳9将可翻转支座7与钢结构运输主梁固定,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12及尾部固定铰接支座内液压悬挂车桥6开始举升使装置整体离地,牵引车14牵引该装置开始沿码头纵坡下坡往轮渡船上行驶,当可翻转支座7底部整体通过甲板后,停止行驶,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12及尾部固定铰接支座内液压悬挂车桥6开始下降,使固定铰接支座底部落在码头纵坡上,可翻转支座7底面落在轮渡船甲板上,解除第一限位销3以及第三限位销11上的钢丝绳;
[0042] 同样方式再利用牵引车14装载一个过江装置沿码头纵坡倒车,使该装置固定铰接支座与前一个过江装置支座背面对齐,分离式液压升降鹅颈12及尾部固定铰接支座内液压悬挂车桥6开始下降,使固定铰接支座底部落在汽渡纵坡上,可翻转支座7底面也落在汽渡纵坡上,牵引车14开走,此时两座钢箱梁结构1拼接成一个长的运输平台。
[0043] 如图14所示,当大件设备车辆开始通过运输平台上船时,船体收到重力会倾斜下沉,此时固定铰接支座可自动调节钢箱梁结构1角度,使其与甲板始终接触,可翻转支座7的铰接装置也可自动调节旋转,使支座底部始终与甲板保持全接触,避免出现悬空,受力面积减小,压坏甲板。
[0044] 大件设备运输车辆下轮渡船时,此可移动式大件设备过江装置操作过程与上船相同,大件设备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与上船时相反。
[0045] 本实施例中,通过该大件设备轮渡过江装置使轮渡船甲板与码头纵坡水平建立起一个超长运输平台,将轮渡船跳板与码头纵坡的夹角填平,可使大件设备运输车辆安全上下船,并且自带旋转调平功能,上下船时,无需人工操作装置,装置自带行走轮,采用牵引车14即可进行转运装置,可快速驶入或驶离现场,提高作业效率,此种过江方式大大降低了大件设备过江费用,且通行设备重量及宽度不受跨江大桥通道限制,超宽、超重通过此方式过江安全高效。
[0046]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