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645421.5 申请日 2023-12-04 公开(公告)号 CN117488652A 公开(公告)日 2024-02-02
申请人 铜陵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周昌富; 马晓婷;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与浮台的 牛 腿相连接的 钢 引桥,以及用于连接钢引桥的限位座,所述浮台的牛腿表面安装有滑动关节、所述滑动关节上端安装有第一 转动关节 ,通过第一转动关节与钢引桥第一端连接;所述浮台的牛腿表面安装有用于控制滑动关节 位置 的滑移控制装置,所述浮台底部固定设置有浮动控制装置。该发明解决了传统浮动平台需要打桩保证上下垂直移动的问题,保证了浮动平台 水 平投影位置的稳定,便于货物持续稳定运输。
权利要求

1.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包括与浮台(100)的腿(110)相连接的引桥(200),以及用于连接钢引桥(200)的限位座(3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台(100)的牛腿(110)表面安装有滑动关节(600)、所述滑动关节(600)上端安装有第一转动关节(500),通过第一转动关节(500)与钢引桥(200)第一端连接;
所述浮台(100)的牛腿(110)表面安装有用于控制滑动关节(600)位置的滑移控制装置(700),所述浮台(100)底部固定设置有浮动控制装置(900);通过浮动控制装置(900)的变化调整滑移控制装置(700)的折弯状态以带动滑动关节(600)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控制装置(900)包括弹性的第一液压控制杆,所述滑移控制装置(700)包括弹性的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在浮台(100)上浮后,将第一液压控制杆内液压油挤入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内,进而调整滑移控制装置(700)的折弯状态以带动滑动关节(600)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控制杆内部密封滑动有第一控制活塞(910),所述第一控制活塞(910)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末端(920),所述第一控制活塞(910)下方与第一液压控制杆内部之间形成第一液压控制腔室(940),第一伸缩末端(920)底部固定,在浮台(100)升降的过程中控制第一液压控制腔室(940)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末端(920)末端固定连接有锚定绳索(921),所述锚定绳索(921)的底部固定有锚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控制装置(700)包括第一控制杆(720)以及第二控制杆(730),所述第一控制杆(720)、第二控制杆(73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杆(720)的第二端与滑动关节(600)转动连接,第二控制杆(730)的第二端与牛腿(110)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安装于牛腿(110)与第二控制杆(73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杆(720)的第二端与滑动关节(600)之间设置有弹性联接关节(7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110)上端安装有位控装置(800),通过位控装置(800)带动第二液压控制杆(740)的底座端移动至不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控装置(800)包括与牛腿(110)表面滑动连接的位控滑(810),所述牛腿(110)表面电控转动设置有位控丝杆(820),所述位控丝杆(820)贯穿位控滑块(810)并且与之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引桥(200)与限位座(300)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关节(400)。
10.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浮台(100)的底部固定有浮动控制装置(900),并且将浮动控制装置(900)的伸缩末端固定;
S2、控制滑动关节(600)处于预定位置,将滑移控制装置(700)与滑动关节(600)相联接,随后控制浮动控制装置(900)与滑移控制装置(700)之间处于导通状态。

说明书全文

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位差较大的内河水域中,常用浮式平台。浮式平台中的船岸连接常常采用引桥,造价低,水位适应性好。钢引桥一端固定在岸堤,一端固定在浮式平台,水位变化时,钢引桥在岸堤处产生转位移,在浮式平台处不仅产生转角位移,也会产生横向位移。因此浮式平台在岸堤、浮式平台处的预留支座为钢引桥重要节点
[0003] 传统的浮式平台四周通过打入限位桩,以保证浮式平台上下垂直移动,保证浮式平台水平面投影位置的相对不变,以保证浮式平台在岸边处于相对恒定的位置,便于对货物进行运输;但是传统通过打桩的方式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且桩体的稳定性与河床床底的硬度、桩体的强度相关,整体耗费时间、资源较大。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该发明解决了传统浮动平台需要打桩保证上下垂直移动的问题,保证了浮动平台水平投影位置的稳定,便于货物持续稳定运输。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包括与浮台的腿相连接的钢引桥,以及用于连接钢引桥的限位座,所述浮台的牛腿表面安装有滑动关节、所述滑动关节上端安装有第一转动关节,通过第一转动关节与钢引桥第一端连接;所述浮台的牛腿表面安装有用于控制滑动关节位置的滑移控制装置,所述浮台底部固定设置有浮动控制装置;通过浮动控制装置的变化调整滑移控制装置的折弯状态以带动滑动关节移动。
[0006] 优选地,所述浮动控制装置包括弹性的第一液压控制杆,所述滑移控制装置包括弹性的第二液压控制杆,在浮台上浮后,将第一液压控制杆内液压油挤入第二液压控制杆内,进而调整滑移控制装置的折弯状态以带动滑动关节移动。
[0007]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压控制杆内部密封滑动有第一控制活塞,所述第一控制活塞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末端,所述第一控制活塞下方与第一液压控制杆内部之间形成第一液压控制腔室,第一伸缩末端底部固定,在浮台升降的过程中控制第一液压控制腔室变化。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末端固定连接有锚定绳索,所述锚定绳索的底部固定有锚爪。
[0009] 优选地,所述滑移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杆以及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一控制杆、第二控制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杆的第二端与滑动关节转动连接,第二控制杆的第二端与牛腿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控制杆安装于牛腿与第二控制杆之间。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杆的第二端与滑动关节之间设置有弹性联接关节。
[0011] 优选地,所述牛腿上端安装有位控装置,通过位控装置带动第二液压控制杆的底座端移动至不同位置。
[0012] 优选地,所述位控装置包括与牛腿表面滑动连接的位控滑,所述牛腿表面电控转动设置有位控丝杆,所述位控丝杆贯穿位控滑块并且与之适配。
[0013] 优选地,所述钢引桥与限位座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关节。
[0014] 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浮台的底部固定有浮动控制装置,并且将浮动控制装置的伸缩末端固定;S2、控制滑动关节处于预定位置,将滑移控制装置与滑动关节相联接,随后控制浮动控制装置与滑移控制装置之间处于导通状态。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取上述结构设计,无需在河床表面进行打桩,极大地降低了前期施工成本,提高了浮台连接定位效率;同时,通过浮动控制装置以及钢引桥组合能够保证浮台在河流表面漂浮位置的稳定;尤其是,能够利用浮台上升的浮转化为滑移控制装置水平方向拉扯的作用力,让浮台朝着岸边方向移动预定距离,以保证浮台水平投影位置的相对一致,保证了其他船只对接位置的准确,便于对货物进行稳定运输。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的牛腿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图4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浮台及浮动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00、浮台;110、牛腿;111、滑动限位槽;200、钢引桥;300、限位座;400、第二转动关节;410、第一安装座;420、转动件;430、第二安装座;500、第一转动关节;510、转动定位座;520、转动元件;600、滑动关节;610、滑动定位座;620、滑动元件;700、滑移控制装置;710、弹性联接关节;720、第一控制杆;730、第二控制杆;740、第二液压控制杆;741、第二控制活塞;742、第二伸缩末端;743、第二弹性元件;744、第二液压控制腔室;800、位控装置;
810、位控滑块;820、位控丝杆;900、浮动控制装置;910、第一控制活塞;920、第一伸缩末端;
921、锚定绳索;930、第一弹性元件;940、第一液压控制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4] 参照附图1‑附图6,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包括与浮台100的牛腿110相连接的钢引桥200,以及用于连接钢引桥200的限位座300,浮台100通过钢引桥200能够与岸边的限位座300相连接,以保证浮台100位置的相对稳定,避免随着水流漂泊;钢引桥200与限位座300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关节400,这里的第二转动关节400包括第一安装座410、第二安装座430以及转动连接于二者之间的转动件420,第一安装座410与钢引桥200之间可拆卸地固定,第二安装座430与限位座300之间可拆卸地固定,以保证钢引桥200在随着浮台100升降过程中的正常偏转。
[0025] 在水位高度变化的过程中,浮台100随着水位的高度而变化,在钢引桥200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浮台100沿着虚拟圆周线移动(图1、图2中弯曲的虚线),为了保证浮台100水平面投影位置的相对不变,同时保持连接处结构的强度,保证钢引桥200与浮台100之间连接的稳定;在浮台100的牛腿110表面安装有滑动关节600、滑动关节600上端安装有第一转动关节500,通过第一转动关节500与钢引桥200第一端连接;在浮台100上浮的过程中,在浮台100垂直上升的过程中(理想情况),此时滑动关节600朝着外侧(浮台100的方向)移动,以避免局部结构由于浮台100上浮而导致的力的集中,避免了对浮台100以及钢引桥200连接处材料的破坏,保证了浮台100、钢引桥200连接的长期稳定。
[0026] 这里的滑动关节600包括滑动定位座610以及与滑动定位座610转动的滑动元件620,在牛腿110表面开有滑动限位槽111用于对滑动元件620移动方向进行限位;第一转动关节500包括转动定位座510以及转动元件520,通过转动元件520转动连接转动定位座510以及滑动定位座610,转动定位座510顶部与钢引桥200之间连接,以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
[0027] 传统的浮台100四周通过打入限位桩,以保证浮台100上下垂直移动,保证浮台100水平面投影位置的相对不变,以保证浮台100在岸边处于相对恒定的位置,便于对货物进行运输;但是传统通过打桩的方式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且桩体的稳定性与河床床底的硬度、桩体的强度相关,整体耗费时间、资源较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浮台100的牛腿110表面安装有用于控制滑动关节600位置的滑移控制装置700,浮台100底部固定设置有浮动控制装置900;通过浮动控制装置900的变化调整滑移控制装置700的折弯状态以带动滑动关节600移动;具体为,在浮台100上浮的过程中,能够将浮动控制装置900内的液压油挤入至滑移控制装置700内,控制滑移控制装置700收缩,在滑移控制装置700收缩的过程中,能够拉动滑动关节600、第一转动关节500整体结构朝着外侧方向移动(浮台100的方向),此时相对于将浮台100整体朝着钢引桥200方向拉扯预定距离,以抵消了浮台100上浮过程中水平方向的偏移量,保证上浮后浮台100整体水平投影面的相对一致,便于对货物进行稳定运输。
[0028] 通过采取上述结构设计,无需在河床表面进行打桩,极大地降低了前期施工成本,提高了浮台100连接定位效率;同时,通过浮动控制装置900能够从底部对浮台100进行拉扯限位,通过钢引桥200能够从倾斜上方对浮台100进行拉扯限位,保证了浮台100在河流表面漂浮位置的稳定;尤其是,能够利用浮台100上升的浮力转化为滑移控制装置700水平方向拉扯的作用力,让浮台100朝着岸边方向移动预定距离,以保证浮台100水平投影位置的相对一致,保证了其他船只对接位置的准确,便于对货物进行稳定运输。
[0029] 具体地,浮动控制装置900包括弹性的第一液压控制杆,滑移控制装置700包括弹性的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在浮台100上浮后,将第一液压控制杆内液压油挤入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内,进而调整滑移控制装置700的折弯状态以带动滑动关节600移动,通过控制第二液压控制杆740伸缩能够拉动滑动关节600移动至不同的位置,以完成位移控制。
[0030] 具体参照附图6,具体地;在第一液压控制杆内部密封滑动有第一控制活塞910,第一控制活塞910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末端920,第一控制活塞910下方与第一液压控制杆内部之间形成第一液压控制腔室940,第一伸缩末端920底部固定,在浮台100升降的过程中控制第一液压控制腔室940变化,第一控制活塞910与底座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930用于控制第一伸缩末端920复位;液压油容纳于第一液压控制腔室940内,第一液压控制腔室940位于底部的位置,在浮台100整体上浮的过程中,第一液压控制腔室940空间缩小,能够将内部的液压油挤入至第二液压控制杆740控制第二液压控制杆740伸出,以从外侧拉动滑动关节600朝着浮台100方向移动,控制浮台100整体朝着钢引桥200方向移动,完成驱动控制。
[0031] 具体地,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内部密封滑动有第二控制活塞741,第二控制活塞741与第二液压控制杆740之间形成位于底部的第二液压控制腔室744,还包括第二伸缩末端742以及套设于第二伸缩末端742外侧的第二弹性元件743;浮动控制装置900内挤入的液压油能够进入第二液压控制腔室744内控制第二控制活塞741移动,进而控制第二伸缩末端
742伸出,在液压油回流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弹性元件743能够控制第二控制活塞741、第二伸缩末端742等结构复位,实现自动伸缩控制。
[0032] 通过改变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安装位置以及安装结构,同样可以将液压油置于与第一液压控制腔室940相对的腔室内,通过将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内油液抽出的过程中,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在内部弹性的作用下复位,实现对滑动关节600位置的驱动控制。
[0033] 为了适应不同水深的河床,在第一伸缩末端920末端固定连接有锚定绳索921,锚定绳索921的底部固定有锚爪,通过将锚爪置于河床的底部位置,能够保证浮台100整体结构的稳定,在锚定的过程中保证锚定绳索921处于绷紧的状态,以保证油液控制的稳定。
[0034] 具体参照附图4,具体地;滑移控制装置700包括第一控制杆720以及第二控制杆730,第一控制杆720、第二控制杆73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控制杆720的第二端与滑动关节600转动连接,第二控制杆730的第二端与牛腿110表面转动连接,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安装于牛腿110与第二控制杆730之间。
[0035] 在第二液压控制杆740伸缩的过程中能够改变第二控制杆730偏转的角度,进而拉动第一控制杆720带动滑动关节600整体移动,实现水平滑移的驱动控制;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与单设计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对滑动关节600直接驱动相比较,整体驱动路径行程更长,整体收缩后水平方向上结构更加紧凑,水平位置控制更加稳定。
[0036] 在第一控制杆720的第二端与滑动关节600之间设置有弹性联接关节710,这里的弹性联接关节710可以选择具有导向结构的弹性伸缩杆,通过设置弹性联接关节710,能够对位控装置800以及第一控制杆720之间进行缓冲,以避免整体结构在移动的过程中刚性碰撞,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寿命,降低了局部受到冲击损坏的概率;这里的弹性联接关节710弹性伸缩距离根据浮台100运输货物的要求进行确定。
[0037] 在牛腿110上端安装有位控装置800,通过位控装置800带动第二液压控制杆740的底座端移动至不同位置,通过控制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处于不同的位置,能够改变第一控制杆720以及第二控制杆730的折弯状态,在不调整第二液压控制杆740伸缩尺寸的情况下,能够对滑动关节600移动路径进行调整,满足了不同河流条件、不同货物运输条件下的作业需求。
[0038] 为了避免移动中的滑动关节600与位控装置800等相关结构碰撞,增大滑动关节600移动的范围,这里的第二液压控制杆740以及位控装置800等结构可以选择为对称的两组,与滑动关节600移动的路径相错开,同时通过设置两组上述结构,能够从两侧保证整体结构伸缩的稳定。
[0039] 作为优选的位控方式;这里的位控装置800包括与牛腿110表面滑动连接的位控滑块810,牛腿110表面电控转动设置有位控丝杆820,位控丝杆820贯穿位控滑块810并且与之适配,通过电机控制位控丝杆820持续转动,位控丝杆820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控制位控滑块810水平移动,进而控制位控滑块810带动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处于不同的位置;这里的第二液压控制杆740底座端可以选择转动安装于位控滑块810的凹槽内部,以保证第二液压控制杆740顺畅地进行调整控制。同时,在浮动控制装置900、第二液压控制杆740液压系统失效后,可以通过位控装置800对滑动关节600的位置进行辅助控制,以实现对滑动关节600位置的调整,保证了浮台100结构在水平投影面上位置的准确。
[0040] 一种浮动平台连接装置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浮台100的底部固定有浮动控制装置900,并且将浮动控制装置900的伸缩末端固定;具体为,将底部通过锚定绳索921与锚爪相固定,使得锚定绳索921处于紧绷的状态。
[0041] S2、控制滑动关节600处于预定位置,将滑移控制装置700与滑动关节600相联接,随后控制浮动控制装置900与滑移控制装置700之间处于导通状态;通过浮动控制装置900的变化调整滑移控制装置700的折弯状态以带动滑动关节600移动,以保证浮台100水平投影位置相对不变。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