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及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1810471829.8 申请日 2018-05-17 公开(公告)号 CN108442948B 公开(公告)日 2024-05-14
申请人 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怀臣; 李骥; 毛成宝; 王亚波; 张维颂;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或地下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栈桥主体为方形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其上方的掉头装置,牵引装置,辅助运动装置,前 支撑 座,行走滚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满足双向都能通过渣土车,或者一侧灌浆施工一侧通车,且无干涉;一但一侧车辆需要掉头,可通过掉头装置转向,节约时间,操作简单;节约空间,成本低;满足全断面开挖,自行携带仰拱;具有逃生通道,可通过拼接控制栈桥主体的长度,满足三段仰拱浇筑空间的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包括栈桥主体(10)和分别设置在栈桥前后两端的前引桥(11)、后引桥(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栈桥主体(10)为方形梁(101)结构;栈桥主体(10)的左右两侧底缘设置轨道平板(102),栈桥主体(10)的底部两侧设置导轨(103);
栈桥主体(10)还包括设置在其上方的掉头装置(13),掉头装置(13)由通过齿轮传动件(132)与旋转电机(131)连接的转盘(133)构成;
栈桥主体(10)的前端还设置有牵引装置(14),牵引装置(14)通过左右对称的箱型臂(141)悬挂在栈桥主体(10)的两侧,左右的箱型臂(141)底部通过连接梁(145)连接;箱型臂(141)通过上滚轮(142)与下滚轮(143)定位,上滚轮(142)与下滚轮(143)设置在箱型臂(141)的内侧,其中上滚轮(142)压在轨道平板(102)上,并沿轨道平板(102)前后移动;下滚轮(143)嵌入导轨(103)上,并沿导轨(103)前后移动;箱型臂(141)还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支架油缸(144),可满足在不同支撑面上的支撑;
栈桥主体(10)还包括设置在其下方的至少一个辅助运动装置(15),辅助运动装置(15)通过左右对称的悬挂支架(151)悬挂在栈桥主体(10)的两侧,悬挂支架(151)底部通过连接杆(154)连接;悬挂支架(151)通过压在轨道平板(102)上的从辅助滚轮(152)定位,并沿轨道平板(102)前后移动;悬挂支架(151)还包括设置在悬挂支架(151)前后的辅助滚轮(152),以及设置在悬挂支架(151)中部的悬挂油缸(153);
栈桥主体(10)还包括前支撑座(16),前支撑座(16)设置在栈桥主体(10)与前引桥(11)连接处的底部,前支撑座(16)包括与栈桥主体(10)连接的支撑梁(161),以及垂直设置在支撑梁(161)下方两侧的支撑油缸(162),可满足在不同支撑面上的支撑;
栈桥主体(10)的后端还包括行走滚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掉头装置(13)设置在栈桥主体(10)的中段、前段、后段任一处或者各一处;所述掉头装置(13)嵌入栈桥主体(10)表面;方形梁(101)与转盘(133)上铺设桥面踏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装置(14)为液压步进式结构,牵引装置(14)包括步进油缸(146),步进油缸(146)的液压缸设置在栈桥主体(10)的侧壁,液压杆与箱型臂(14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装置(14)为齿轮链条结构,牵引装置(14)包括牵引达(149)、链条(147)和至少两个链轮(148)和,牵引马达(149)、链轮(148)安装在栈桥主体(10)的侧壁,至少两个链轮(148)分设在牵引装置(14)的箱型臂(141)两侧,其中一个链轮(148)由牵引马达(149)驱动,链条(147)绕过链轮(148)后连接箱型臂(141)的左右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栈桥主体(10)由一根方形梁(101)构成;或者由两根平行的方形梁(101)拼接构成;或者由三根平行的方形梁(101)拼接构成;或者由四根平行的方形梁(101)构成;方形梁(101)内部的框架结构为逃生通道(1011),栈桥主体(10)两侧设置有加强筋(1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支撑座(16)还包括前横移机构,前横移机构由前横移油缸(1612)和前横移套(1611)组成,两个前横移套(1611)套设在前支撑座(16)上;前横移油缸(1612)的液压缸设置在前支撑座(16)上,液压杆端设置在前横移套(1611)上,两根前引桥(11)分别连接在两个前横移套(16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走滚轮(17)设置在栈桥主体(10)的后端,通过液压油缸(171)与栈桥主体(10)连接的橡胶轮组(172);橡胶轮组(172)为被动轮,或携带马达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其特征在于:
所交栈桥主体(10)还包括后横移机构(18),后横移机构(18)由后支撑座(181)、后横移油缸(182)与后横移套(183)构成,后支撑座(181)与栈桥主体(10)的后端底部连接,两个后横移套(183)套设在后支撑座(181)上,后横移油缸(182)的液压缸设置在后支撑座(181)上,液压杆端设置在后横移套(183)上,两根后引桥(12)分别连接在两个后支撑座(18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栈桥主体(10)为方形梁(101)结构的双车道或单车道,相应地前引桥(11)与后引桥(12)为四根或两根;当栈桥主体(10)有车辆需要掉头时,将车辆开至掉头装置(13)上方,通过旋转电机(131)与齿轮传动件(132)驱动转盘(133)旋转180度,即可实现车辆的掉头。
10.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的施工方法,其用于权1至权9任一项所述的双车道仰拱栈桥的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一,当栈桥下仰拱施工和填充施工完成,隧道继续向前开挖,栈桥需向前移动,前引桥(11)、后引桥(12)分别需通过提升油缸离地,牵引装置(14)在栈桥主体(10)前端支撑到开挖面,栈桥主体(10)落在牵引装置(14)的下滚轮(143)上,使牵引装置(14)作为栈桥主体(10)的支点,栈桥准备向前运动,被动行走滚轮(17)作用在填充面的混凝土上;
步骤二,在牵引装置(14)的驱动下,栈桥主体(10)沿下滚轮(143)向前移动,实现了栈桥在隧道内的前移,前移距离由牵引装置(14)的步进油缸(146)或链条(147)长度决定;
步骤三,使前支撑座(16)底部的支撑油缸(162)支撑在开挖面上,使前支撑座(16)作为栈桥主体(10)的支点,向上收缩牵引装置(14)的支架油缸(144),牵引装置(14)自行移动到栈桥主体(10)前端,为下一次做为支点作准备;
步骤四,牵引装置(14)在栈桥前端支撑到开挖断面,栈桥主体(10)落在活动支撑机构(3)的上滚轮(142)上,支架油缸(144)向下伸出,并自行调节至活动支撑机构(3)平,使牵引装置(14)再次作为栈桥主体(10)的支点,被动行走滚轮(17)作用在填充面的混凝土上,栈桥主体(10)沿上滚轮(142)、下滚轮(143)向前移动到下一次的工作位置
步骤五,提升油缸放下前引桥(1)、后引桥(12)接触地面,栈桥达到工作位置状态,就可以在进行隧道的开挖、出渣的同时,进行仰拱的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工作,并形成连续的流水作业,实现双车道通行,或一侧浇筑一侧通行。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或地下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隧道施工的设备配套技术平、施工装备及国产化仍处于隧道施工机械化初期,整体技术仍相对较落后,隧道机械化配套施工是我国隧道施工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方向,它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人员投入,保证施工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施工理念,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性。施作仰拱对掘进干扰大一直也是国内隧道钻爆法施工中未能很好解决的一大难题。大多数钻爆法施工的隧道采用半侧施作或简易栈桥的方法进行仰拱施工,由于传统简易栈桥采用固定结构,适应性、灵活性差,不但仰拱施工质量难以控制,而且开挖、衬砌不能同步进行,导致劳动强度高、安全事故频发、功效非常低,大大影响了隧道施工速度。在当前面对人成本不 断攀升,超长超大隧道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机械化施工成为更好的选择,要提高大断面和超大断面隧道的快速施工,提高机械化配套水平,减少施工工序间的相互干扰最为关键。目前国内的栈桥有施工方自行加工焊接的简易栈桥和自行式液压栈桥两种。简易栈桥成本低但移动不方便;自行形式栈桥带有行走装置,不需要装载机等外部动力,安全性好,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在保证施工进度和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大幅提高隧道施工的经济效益。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是路、公路隧道实现仰拱全幅施作及仰拱填充的专业设备,通过在隧道施工中采用仰拱栈桥跨越仰拱作业区段,各种车辆设备和人员在栈桥上正常通行,栈桥下同时进行隧道仰拱筋绑扎、仰拱及填充浇筑混凝土等作业,可以减少掌子面开挖施工运输和仰拱施工之间的干扰,为仰拱施工提供了小型流水作业工作面,满足隧道仰拱混凝土整幅浇筑一次成型和快速施工的需求。
[0003]  在近几年的隧道施工中,大面积的推广机械化、标准化施工,隧道施工已经具备了从开挖到成型的各个施工区域的机械化设备,每个施工区段都有相对应的机械化工装。自行形式栈桥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施工中所使用的栈桥普遍存在以下不足:1. 传统的栈桥采用工字钢现场焊接,重量重,而且工字钢没有自行动力系统,移动就位都需要使用挖掘机搬运,此法虽然成本低廉,但跨度很小,跨度太大时就无法使用挖掘机搬运,施工时需要频繁的使用动力设备进行移动,非常不方便。2. 部分生产厂家在传统栈桥结构上加装动力系统,使栈桥可以自行移动,传统技术的栈桥跨度虽然可以达到12米左右,为了满足基本的行走、横移等功能,其结构复杂,存在使用的不便利。3. 部分生产厂家的栈桥采用两侧桁架+中间通道结构减轻主桥重量,进一步增加了主桥跨度;使栈桥的施工长度能够达到16米左右。但由于桁架结构结构笨重,使用不灵活,行走速度较慢。4.为满足设计功能的需求,在栈桥的前端设计了吊臂结构,在实际的使用中影响前端的开挖,同时无法满足隧道开挖安全步距要求。5. 目前施工所采用的大跨度的栈桥,往往仅能适用于某一种特定的施工方法,尤其是要兼顾到仰拱底部的开挖出渣施工,需要增加栈桥踏板,使栈桥总长度至少增加十几米,在清理底渣时踏板及栈桥需要全部回退到打好混凝土的仰拱填充面上,一方面回退非常麻烦,另一方面后续环节施工相隔太远,进料和出渣会产生相互干扰,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使得栈桥的应用受到极大的影响。6. 目前在满足施工长度的要求同时,隧道开挖也有了全断面开挖的要求,对于栈桥前端的摆放和前引桥位置有了更高的要求,以目前现有种类的栈桥,无法实现流水作业进行施工。
[0004] 因此需要对栈桥在长度、宽度、功能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特别是针对以下缺陷:1、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由于开挖量的增加,对仰拱栈桥的通过性有更高的要求,一台栈桥无法满足双向都能通过渣土车,进入空车和重载渣土车无通过等待时间。2、大断面同时使用两台栈桥,空间拥挤,成本高。3、目前隧道施工中较多的是满足一次仰拱浇筑的施工空间的栈桥,一般净空大于12米,申请人前期申请专利中成功开发了满足2次仰拱浇筑空间的单双线栈桥,净空大于24米。伴随着隧道施工的进一步发展进步,栈桥还无法满足3次仰拱浇筑的空间。4、由于隧道前端开挖渣土的持续进行,施工区域的养护强度还达不到,需要更多的等待养护时间和施工空间。5、确保双车道过车渣土运输无干涉,两台相向通行的车辆无干涉。6、仰拱填充浇筑时罐车在栈桥上,渣土车和其他车辆就无法通过,因此需要设计双车道,当一辆罐车停在栈桥上施工时,对隧道通行行无影响。7、确保栈桥整体稳定性。8、满足全断面开挖。9、栈桥应有携带仰拱功能,一体化施工对栈桥的要求越来越高。10、逃生通道,目前都是另外携带逃生管道,成本高,携带不方便,无实际逃生意义。11、无法自由组合栈桥,根据隧道类型和施工进度调整,目前的栈桥都是一次性的,无法重复和多次使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及施工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6]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栈桥主体和分别设置在栈桥前后两端的前引桥、后引桥,所述栈桥主体为方形梁结构;栈桥主体的左右两侧底缘设置轨道平板,栈桥主体的底部两侧设置导轨;栈桥主体还包括设置在其上方的掉头装置,掉头装置由通过齿轮传动件与旋转电机连接的转盘构成;齿轮传动件包括齿轮组件方式与链轮组件方式。
[0007] 栈桥主体的前端还设置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通过左右对称的箱型臂悬挂在栈桥主体的两侧,左右的箱型臂底部通过连接梁连接;箱型臂通过上滚轮与下滚轮定位,上滚轮与下滚轮设置在箱型臂的内侧,其中上滚轮压在轨道平板上,并沿轨道平板前后移动;下滚轮嵌入导轨上,并沿导轨前后移动;箱型臂还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支架油缸,可满足在不同支撑面上的支撑;
[0008] 栈桥主体还包括设置在其下方的至少一个辅助运动装置,辅助运动装置通过左右对称的悬挂支架悬挂在栈桥主体的两侧,悬挂支架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悬挂支架通过压在轨道平板上的从辅助滚轮定位,并沿轨道平板前后移动;悬挂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悬挂支架前后的辅助滚轮,以及设置在悬挂支架中部的悬挂油缸;
[0009] 栈桥主体还包括前支撑座,前支撑座设置在栈桥主体与前引桥连接处的底部,前支撑座包括与栈桥主体连接的支撑梁,以及垂直设置在支撑梁下方两侧的支撑油缸,可满足在不同支撑面上的支撑;栈桥主体的后端还包括行走滚轮。
[0010] 所述掉头装置设置在栈桥主体的中段、前段、后段任一处或者各一处;所述掉头装置嵌入栈桥主体表面;方形梁与转盘上铺设桥面踏板。
[0011] 所述牵引装置为液压步进式结构,牵引装置包括步进油缸,步进油缸的液压缸设置在栈桥主体的侧壁,液压杆与箱型臂连接。前进步骤一:顶出牵引装置的箱型臂底部的支架油缸,使栈桥主体获得支撑,再伸出步进油缸的液压杆,驱动栈桥主体步进,移动到位后作业;前进步骤二:收拢牵引装置的箱型臂底部的支架油缸,驱动步进油缸的液压杆收拢,使得牵引装置前进,重复步骤一再次进行移动。后退步骤则与前进步骤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0012] 所述牵引装置为齿轮链条结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达、链条和至少两个链轮和,牵引马达、链轮安装在栈桥主体的侧壁,至少两个链轮分设在牵引装置的箱型臂两侧,其中一个链轮由牵引马达驱动,链条绕过链轮后连接箱型臂的左右两端。前进步骤一:顶出牵引装置的箱型臂底部的支架油缸,使栈桥主体获得支撑,再通过牵引马达驱动链轮转动,从而带动栈桥主体前进,移动到位后作业;前进步骤二:收拢牵引装置的箱型臂底部的支架油缸,再通过牵引马达驱动链轮转动,使得牵引装置前进,重复步骤一再次进行移动。后退步骤则与前进步骤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0013] 所述栈桥主体由一根方形梁构成;或者由两根平行的方形梁拼接构成;或者由三根平行的方形梁拼接构成;或者由四根平行的方形梁构成;方形梁内部的框架结构为逃生通道,栈桥主体两侧设置有加强筋。
[0014] 所述前支撑座还包括前横移机构,前横移机构由前横移油缸和前横移套组成,两个前横移套套设在前支撑座上;前横移油缸的液压缸设置在前支撑座上,液压杆端设置在前横移套上,两根前引桥分别连接在两个前横移套上。横移操作时,通过驱动前横移油缸,使得液压杆相对液压缸移动,从而前横移套相对前支撑座移动。
[0015] 所述行走滚轮设置在栈桥主体的后端,通过液压油缸与栈桥主体连接的橡胶轮组;橡胶轮组为被动轮,或携带马达驱动。橡胶轮组携带马达驱动时,既可用于栈桥主体辅助行进,也可在无需启动牵引装置的工况下自行驱动栈桥主体前进。
[0016] 所交栈桥主体还包括后横移机构,后横移机构由后支撑座、后横移油缸与后横移套构成,后支撑座与栈桥主体的后端底部连接,两个后横移套套设在后支撑座上,后横移油缸的液压缸设置在后支撑座上,液压杆端设置在后横移套上,两根后引桥分别连接在两个后支撑座上。横移操作时,通过驱动后横移油缸,使得液压杆相对液压缸移动,从而后横移套相对后支撑座移动。
[0017] 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包括以下施工方法:
[0018] 所述栈桥主体为方形梁结构的双车道或单车道,相应地前引桥与后引桥为四根或两根;当栈桥主体有车辆需要掉头时,将车辆开至掉头装置上方,通过旋转电机与齿轮传动件驱动转盘旋转度,即可实现车辆的掉头。
[0019] 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20] 步骤一,当栈桥下仰拱施工和填充施工完成,隧道继续向前开挖,栈桥需向前移动,前引桥、后引桥分别需通过提升油缸离地,牵引装置在栈桥主体前端支撑到开挖面,栈桥主体落在牵引装置的下滚轮上,使牵引装置作为栈桥主体的支点,栈桥准备向前运动,被动行走滚轮作用在填充面的混凝土上;
[0021] 步骤二,在牵引装置的驱动力下,栈桥主体沿下滚轮向前移动,实现了栈桥在隧道内的前移,前移距离由牵引装置的步进油缸或链条长度决定;
[0022] 步骤三,使前支撑座底部的支撑油缸支撑在开挖面上,使前支撑座作为栈桥主体的支点,向上收缩牵引装置的支架油缸,牵引装置自行移动到栈桥主体前端,为下一次做为支点作准备;
[0023] 步骤四,牵引装置在栈桥前端支撑到开挖断面,栈桥主体落在活动支撑机构的上滚轮上,支架油缸向下伸出,并自行调节至活动支撑机构水平,使牵引装置再次作为栈桥主体的支点,被动行走滚轮作用在填充面的混凝土上,栈桥主体沿上滚轮、下滚轮向前移动到下一次的工作位置;
[0024] 步骤五,提升油缸放下前引桥、后引桥接触地面,栈桥达到工作位置状态,就可以在进行隧道的开挖、出渣的同时,进行仰拱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工作,并形成连续的流水作业,实现双车道通行,或一侧浇筑一侧通行。
[0025]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满足双向都能通过渣土车,或者一侧灌浆施工一侧通车,且无干涉;一但一侧车辆需要掉头,可通过掉头装置转向,节约时间,操作简单;节约空间,成本低;满足全断面开挖,自行携带仰拱;具有逃生通道,可通过拼接控制栈桥主体的长度,满足三段仰拱浇筑空间的需求。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之一。
[0027]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8] 图3为本发明示意图之二。
[0029]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30] 图5为施工示意图。
[0031] 图6为掉头装置工作示意图。
[0032] 图7为本发明示意图之三。
[0033] 图8为本发明示意图之四。
[0034] 图9为栈桥主体方形梁结构图之一。
[0035] 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图。
[0036] 图11为栈桥主体方形梁结构图之二。
[0037] 图12为栈桥主体方形梁结构图之三。
[0038] 图13为栈桥主体方形梁结构图之四。
[0039] 图14位牵引装置示意图。
[0040] 图15为图14中B处的放大图。
[0041] 图16为牵引装置的俯视图。
[0042] 图17为牵引装置的液压步进式结构。
[0043] 图18为液压步进式结构工作示意图。
[0044] 图19为图18的俯视图。
[0045] 图20为牵引装置的齿轮链条结构之一。
[0046] 图21为牵引装置的齿轮链条结构之二。
[0047] 图22为前支撑座结构图。
[0048] 图23为前横移机构示意图。
[0049] 图24为辅助运动装置结构图。
[0050] 图25为辅助运动装置侧视图。
[0051] 图26为辅助运动装置俯视图。
[0052] 图27为后横移机构示意图。
[0053] 图28为后横移座结构图。
[0054] 图29为单车道后横移机构示意图。
[0055] 图30为行走滚轮结构图。
[0056] 图31为施工步骤一示意图。
[0057] 图32为施工步骤二示意图。
[0058] 图33为施工步骤三示意图。
[0059] 图34为施工步骤四示意图。
[0060] 图35为施工步骤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下面结合附图1至35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包括栈桥主体10和分别设置在栈桥前后两端的前引桥11、后引桥12,所述栈桥主体10为方形梁101结构;栈桥主体10的左右两侧底缘设置轨道平板102,栈桥主体10的底部两侧设置导轨103;
[0062] 栈桥主体10还包括设置在其上方的掉头装置13,掉头装置13由通过齿轮传动件132与旋转电机131连接的转盘133构成;齿轮传动件包括齿轮组件方式与链轮组件方式。
[0063] 栈桥主体10的前端还设置有牵引装置14,牵引装置14通过左右对称的箱型臂141悬挂在栈桥主体10的两侧,左右的箱型臂141底部通过连接梁145连接;箱型臂141通过上滚轮142与下滚轮143定位,上滚轮142与下滚轮143设置在箱型臂141的内侧,其中上滚轮142压在轨道平板102上,并沿轨道平板102前后移动;下滚轮143嵌入导轨103上,并沿导轨103前后移动;箱型臂141还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支架油缸144,可满足在不同支撑面上的支撑;
[0064] 栈桥主体10还包括设置在其下方的至少一个辅助运动装置15,辅助运动装置15通过左右对称的悬挂支架151悬挂在栈桥主体10的两侧,悬挂支架151底部通过连接杆154连接;悬挂支架151通过压在轨道平板102上的从辅助滚轮152定位,并沿轨道平板102前后移动;悬挂支架151还包括设置在悬挂支架151前后的辅助滚轮152,以及设置在悬挂支架151中部的悬挂油缸153;
[0065] 栈桥主体10还包括前支撑座16,前支撑座16设置在栈桥主体10与前引桥11连接处的底部,前支撑座16包括与栈桥主体10连接的支撑梁161,以及垂直设置在支撑梁161下方两侧的支撑油缸162,可满足在不同支撑面上的支撑;栈桥主体10的后端还包括行走滚轮17。
[0066] 所述掉头装置13设置在栈桥主体10的中段、前段、后段任一处或者各一处;所述掉头装置13嵌入栈桥主体10表面;方形梁101与转盘133上铺设桥面踏板。
[0067] 所述牵引装置14为液压步进式结构,牵引装置14包括步进油缸146,步进油缸146的液压缸设置在栈桥主体10的侧壁,液压杆与箱型臂141连接。前进步骤一:顶出牵引装置14的箱型臂141底部的支架油缸144,使栈桥主体10获得支撑,再伸出步进油缸146的液压杆,驱动栈桥主体10步进,移动到位后作业;前进步骤二:收拢牵引装置14的箱型臂141底部的支架油缸144,驱动步进油缸146的液压杆收拢,使得牵引装置14前进,重复步骤一再次进行移动。后退步骤则与前进步骤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0068] 所述牵引装置14为齿轮链条结构,牵引装置14包括牵引马达149、链条147和至少两个链轮148和,牵引马达149、链轮148安装在栈桥主体10的侧壁,至少两个链轮148分设在牵引装置14的箱型臂141两侧,其中一个链轮148由牵引马达149驱动,链条147绕过链轮148后连接箱型臂141的左右两端。前进步骤一:顶出牵引装置14的箱型臂141底部的支架油缸144,使栈桥主体10获得支撑,再通过牵引马达149驱动链轮148转动,从而带动栈桥主体10前进,移动到位后作业;前进步骤二:收拢牵引装置14的箱型臂141底部的支架油缸144,再通过牵引马达149驱动链轮148转动,使得牵引装置14前进,重复步骤一再次进行移动。后退步骤则与前进步骤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0069] 所述栈桥主体10由一根方形梁101构成;或者由两根平行的方形梁101拼接构成;或者由三根平行的方形梁101拼接构成;或者由四根平行的方形梁101构成;方形梁101内部的框架结构为逃生通道1011,栈桥主体10两侧设置有加强筋104。
[0070] 所述前支撑座16还包括前横移机构,前横移机构由前横移油缸1612和前横移套1611组成,两个前横移套1611套设在前支撑座16上;前横移油缸1612的液压缸设置在前支撑座16上,液压杆端设置在前横移套1611上,两根前引桥11分别连接在两个前横移套1611上。横移操作时,通过驱动前横移油缸1612,使得液压杆相对液压缸移动,从而前横移套
1611相对前支撑座16移动。
[0071] 所述行走滚轮17设置在栈桥主体10的后端,通过液压油缸171与栈桥主体10连接的橡胶轮组172;橡胶轮组172为被动轮,或携带马达驱动。橡胶轮组172携带马达驱动时,既可用于栈桥主体10辅助行进,也可在无需启动牵引装置4的工况下自行驱动栈桥主体10前进。
[0072] 所交栈桥主体10还包括后横移机构18,后横移机构18由后支撑座181、后横移油缸182与后横移套183构成,后支撑座181与栈桥主体10的后端底部连接,两个后横移套183套设在后支撑座181上,后横移油缸182的液压缸设置在后支撑座181上,液压杆端设置在后横移套183上,两根后引桥12分别连接在两个后支撑座181上。横移操作时,通过驱动后横移油缸182,使得液压杆相对液压缸移动,从而后横移套183相对后支撑座181移动。
[0073] 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包括以下施工方法:
[0074] 所述栈桥主体10为方形梁101结构的双车道或单车道,相应地前引桥11与后引桥12为四根或两根;当栈桥主体10有车辆需要掉头时,将车辆开至掉头装置13上方,通过旋转电机131与齿轮传动件132驱动转盘133旋转180度,即可实现车辆的掉头。
[0075] 一种双车道仰拱栈桥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76] 步骤一,当栈桥下仰拱施工和填充施工完成,隧道继续向前开挖,栈桥需向前移动,前引桥11、后引桥12分别需通过提升油缸离地,牵引装置14在栈桥主体10前端支撑到开挖面,栈桥主体10落在牵引装置14的下滚轮143上,使牵引装置14作为栈桥主体10的支点,栈桥准备向前运动,被动行走滚轮17作用在填充面的混凝土上;
[0077] 步骤二,在牵引装置14的驱动力下,栈桥主体10沿下滚轮143向前移动,实现了栈桥在隧道内的前移,前移距离由牵引装置14的步进油缸146或链条147长度决定;
[0078] 步骤三,使前支撑座16底部的支撑油缸162支撑在开挖面上,使前支撑座16作为栈桥主体10的支点,向上收缩牵引装置14的支架油缸144,牵引装置14自行移动到栈桥主体10前端,为下一次做为支点作准备;
[0079] 步骤四,牵引装置14在栈桥前端支撑到开挖断面,栈桥主体10落在活动支撑机构3的上滚轮142上,支架油缸144向下伸出,并自行调节至活动支撑机构3水平,使牵引装置14再次作为栈桥主体10的支点,被动行走滚轮17作用在填充面的混凝土上,栈桥主体10沿上滚轮142、下滚轮143向前移动到下一次的工作位置;
[0080] 步骤五,提升油缸放下前引桥1、后引桥12接触地面,栈桥达到工作位置状态,就可以在进行隧道的开挖、出渣的同时,进行仰拱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工作,并形成连续的流水作业,实现双车道通行,或一侧浇筑一侧通行。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