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及工作方法

申请号 CN202110974370.5 申请日 2021-08-24 公开(公告)号 CN113802449B 公开(公告)日 2023-04-28
申请人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有林; 丁保宁;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铁 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及工作方法,渡桥装置包括渡桥 框架 和渡桥 导轨 ;渡桥框架包括框架本体、 主轴 和安装座;渡桥导轨包括导轨本体、主轴装载孔、固定轴和压盖。框架本体为三段式,框架本体上设置有框架通孔,主轴依次穿过框架本体上的框架通孔将三段框架本体连接固定;框架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置压盖的压盖安装座和用于容置固定轴的固定轴安装座,压盖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压盖的压盖安装孔。导轨本体上设置有固定轴和压盖,固定轴由3个同心异径圆柱体构成,压盖与固定轴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本发明将渡桥导轨制造成可更换式,以更换渡桥导轨代替更换整个渡桥装置,实现了渡桥导轨模 块 化更换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工作方法,渡桥装置包括渡桥框架(10)和渡桥导轨(20);
所述渡桥框架(10)包括框架本体(11)、主轴(12)和安装座(13);所述渡桥导轨(20)包括导轨本体(21)、主轴装载孔(22)、固定轴(23)和压盖(24);
所述框架本体(11)有两面为直梯形,定义此两个面为框架本体侧面;其余面为长方形,定义与直角梯形直角边相邻的面为框架本体背面,与之相对的面为框架本体正面;定义与框架本体正面夹角为锐角的面为框架本体顶面,与其相对的面为框架本体底面,框架本体底面放置在平地面上;
所述框架本体(11)包括第一框架本体(111)、第二框架本体(112)和第三框架本体(113);在每段框架本体侧面靠近框架本体背面一侧设置有框架通孔(14);
所述主轴(12)依次穿过第一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141)、第二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142)和第三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143)将三段框架本体(11)连接固定;
所述第一框架本体(111)与第二框架本体(112)相邻的框架本体侧面上、第三框架本体(113)和第二框架本体(112)相邻的框架本体侧面上、以及第二框架本体(112)的两个框架本体侧面上皆设置有安装座(13);
所述安装座(13)为可容置渡桥导轨(20)的凹槽,包括用于容置压盖(24)的压盖安装座(131)和用于容置固定轴(23)的固定轴安装座(132);
所述导轨本体(21)为两面是直角梯形的梯形体;定义两个直角梯形面为导轨本体侧面;其余面为长方形,定义与直角梯形直角边相邻的面为导轨本体背面,与之相对的面为导轨本体正面;定义与导轨本体正面夹角为锐角的面为导轨本体顶面,与其相对的面为导轨本体底面,导轨本体底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所述主轴装载孔(22)为可容置主轴(12)的凹槽;
所述固定轴(23)安装在导轨本体(21)侧面,由若干个同心异径圆柱体构成,其中位于中间的圆柱体的直径等于固定轴安装座(132)的直径;其余圆柱体直径均大于固定轴安装座(132)的直径;
所述压盖(24)安装在导轨本体(21)侧面,平行于导轨本体(21)的顶面;所述压盖(24)竖直中轴线与固定轴(23)竖直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压盖(24)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高于固定轴(23)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渡桥装置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布设渡桥框架(10),将渡桥框架(10)的框架本体正面对应厂房导轨具有斜度的端部放置,第一框架本体(111)、第二框架本体(112)和第三框架本体(113)顺次排列,主轴(12)依次穿过第一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141)、第二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142)和第三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143)将三段框架本体(11)连接固定;
S2、将主轴(12)嵌扣在导轨本体(21)的主轴装载孔(22)内;
S3、旋开布设在渡桥框架(10)的框架本体(11)顶面的旋转盖板(15),露出安装座(13);
S4、将导轨本体(21)的固定轴(23)嵌扣在导轨本体(21)侧面的固定轴安装座(132)内;
将导轨本体(21)的压盖(24)嵌扣在导轨本体(21)侧面的压盖安装座(131);完成后拧紧压盖安装座(131)上的螺栓
S5、铁道车辆从厂房导轨通过渡桥装置转移到迁车台上,完成转轨工作后,按照原步骤相反的顺序卸下渡桥装置即可;
S6、渡桥导轨损坏时,旋开布设在渡桥框架(10)的框架本体(11)顶面的旋转盖板(15),露出安装座(13);松开压盖安装座(131)上的螺栓,移走压盖(24),即可将渡桥导轨(20)从渡桥框架(10)中取出,更换损坏的导轨本体(21);更换完成后,将导轨本体(21)的固定轴(23)嵌扣在导轨本体(21)侧面的固定轴安装座(132)内,将导轨本体(21)的压盖(24)嵌扣在导轨本体(21)侧面的压盖安装座(131),拧紧压盖安装座(131)上的螺栓,合上旋转盖板(15),即可恢复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渡桥装置包括有两组渡桥导轨(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盖板(15)布设在渡桥框架(10)的框架本体(11)顶面;旋转盖板(15)的一角与框架本体(11)顶面铰接,旋转盖板(15)可平行于框架本体(11)顶面自由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本体(21)底面在靠近导轨本体(21)正面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向导轨本体(21)顶面内凹的长方体凹槽,在长方体凹槽内设置有向导轨本体(21)顶面内凹的圆柱形凹槽,圆柱体凹槽的圆形截面面与导轨本体(21)侧面平行,圆柱形面的直径略大于主轴(12)直径;所述主轴装载孔(22)由长方体凹槽和圆柱形凹槽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本体(21)的两个侧面上各自设置有两个固定轴(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本体(21)的两个侧面上各自设置有两个压盖(24);所述压盖(24)上设置有压盖通孔(241),压盖通孔(241)内设置有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框架本体(111)靠近第二框架本体(112)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座(13);第三框架本体(113)靠近第二框架本体(112)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座(13);第二框架本体(112)的两个侧面上各自设置有两个安装座(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安装座(131)为长方体凹槽,长方体凹槽深度与压盖(24)的高度一致;所述固定轴安装座(132)为从长方体凹槽上向框架本体(11)底面内凹的圆柱体凹槽;圆柱体凹槽的圆形截面与导轨本体(21)侧面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安装座(13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压盖(24)的压盖安装孔(133),压盖安装孔(133)内设置有螺纹。

说明书全文

一种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及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铁道车辆迁车台是地铁车辆在制造工序变换中的运输周转设备,用于操作地铁车辆在临修线、架修线以及各个检修库之间的转轨、转库作业。渡桥装置是迁车台与厂房导轨的接头处,因使用频率高,容易磨损致使渡桥导轨接触处变薄,影响使用和安全,因此需要经常检查渡桥装置的工作状态和使用性能,在渡桥导轨有损坏险或者已经损坏时更换渡桥导轨。
[0003] 现有技术的渡桥装置,还存在着如下不足:
[0004] 1.渡桥装置结构复杂,框架与导轨焊接固定一体,检查、更换渡桥装置必须将渡桥框架和导轨整体替换,另外还需要吊车配合才能拆卸和安装。
[0005] 2.渡桥装置组装不易,维护成本较高;每个厂房内迁车台数量多,更换渡桥装置成本较高。
[0006] 因此,急需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及工作方法,来保证渡桥装置使用的耐用性和检修的便捷性。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及工作方法,该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将渡桥导轨模化制作,以更换渡桥导轨代替更换整个渡桥装置,实现了渡桥导轨模块化使用方案,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使用和更换时不需要使用起吊设备,组装容易,维护成本较低。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包括渡桥框架和渡桥导轨。
[0009] 所述渡桥框架包括框架本体、主轴和安装座;所述渡桥导轨包括导轨本体、主轴装载孔、固定轴和压盖。
[0010] 所述框架本体有两面为直梯形,定义此两个面为框架本体侧面;其余面为长方形,定义与直角梯形直角边相邻的面为框架本体背面,与之相对的面为框架本体正面;定义与框架本体正面夹角为锐角的面为框架本体顶面,与其相对的面为框架本体底面,框架本体底面放置在平地面上。
[0011] 所述框架本体包括第一框架本体、第二框架本体和第三框架本体;在每段框架本体侧面靠近框架本体背面一侧设置有框架通孔。
[0012] 所述主轴依次穿过第一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第二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和第三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将三段框架本体连接固定。
[0013] 所述第一框架本体与第二框架本体相邻的框架本体侧面上、第三框架本体和第二框架本体相邻的框架本体侧面上、以及第二框架本体的两个框架本体侧面上皆设置有安装座。
[0014] 所述安装座为可容置渡桥导轨的凹槽,包括用于容置压盖的压盖安装座和用于容置固定轴的固定轴安装座。
[0015] 所述导轨本体为两面是直角梯形的梯形体;定义两个直角梯形面为导轨本体侧面;其余面为长方形,定义与直角梯形直角边相邻的面为导轨本体背面,与之相对的面为导轨本体正面;定义与导轨本体正面夹角为锐角的面为导轨本体顶面,与其相对的面为导轨本体底面,导轨本体底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0016] 所述主轴装载孔为可容置主轴的凹槽。
[0017] 所述固定轴安装在导轨本体侧面,由若干个同心异径圆柱体构成,其中位于中间的圆柱体的直径等于固定轴安装座的直径;其余圆柱体直径均大于固定轴安装座的直径。
[0018] 所述压盖安装在导轨本体侧面,平行于导轨本体的顶面;所述压盖竖直中轴线与固定轴竖直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压盖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高于固定轴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001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每个所述渡桥装置包括有两组渡桥导轨。
[002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旋转盖板布设在渡桥框架的框架本体顶面;旋转盖板的一角与框架本体顶面铰接,旋转盖板可平行于框架本体顶面自由移动。
[002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轨本体底面在靠近导轨本体正面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向导轨本体顶面内凹的长方体凹槽,在长方体凹槽内设置有向导轨本体顶面内凹的圆柱形凹槽,圆柱体凹槽的圆形截面面与导轨本体侧面平行,圆柱形面的直径略大于主轴直径;所述主轴装载孔由长方体凹槽和圆柱形凹槽组成。
[002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轨本体的两个侧面上各自设置有两个固定轴。
[002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导轨本体的两个侧面上各自设置有两个压盖;所述压盖上设置有压盖通孔,压盖通孔内设置有螺纹
[002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第一框架本体靠近第二框架本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座;第三框架本体靠近第二框架本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座;第二框架本体的两个侧面上各自设置有两个安装座。
[002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压盖安装座为长方体凹槽,长方体凹槽深度与压盖的高度一致;所述固定轴安装座为从长方体凹槽上向框架本体底面内凹的圆柱体凹槽;圆柱体凹槽的圆形截面与导轨本体侧面平行。
[002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压盖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压盖的压盖安装孔(133),压盖安装孔内设置有螺纹。
[0027] 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 S1、布设渡桥框架,将渡桥框架的框架本体正面对应厂房导轨具有斜度的端部放置,第一框架本体、第二框架本体和第三框架本体顺次排列,主轴依次穿过第一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第二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和第三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将三段框架本体连接固定;
[0029] S2、将主轴嵌扣在导轨本体的主轴装载孔内;
[0030] S3、旋开布设在渡桥框架的框架本体顶面的旋转盖板,露出安装座;
[0031] S4、将导轨本体的固定轴嵌扣在导轨本体侧面的固定轴安装座内;将导轨本体的压盖嵌扣在导轨本体侧面的压盖安装座;完成后拧紧压盖安装座上的螺栓
[0032] S5、铁道车辆从厂房导轨通过渡桥装置转移到迁车台上,完成转轨工作后,按照原步骤相反的顺序卸下渡桥装置即可;
[0033] S6、渡桥导轨损坏时,旋开布设在渡桥框架的框架本体顶面的旋转盖板,露出安装座;松开压盖安装座上的螺栓,移走压盖,即可将渡桥导轨从渡桥框架中取出,更换损坏的导轨本体;更换完成后,将导轨本体的固定轴嵌扣在导轨本体侧面的固定轴安装座内,将导轨本体的压盖嵌扣在导轨本体侧面的压盖安装座,拧紧压盖安装座上的螺栓,合上旋转盖板,即可恢复使用。
[0034]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5] 1.渡桥框架和渡桥导轨为可拆分形式,实现导轨成组模块化使用和更换方案。铁道车辆进行转轨、转库作业时,按步骤组装渡桥装置,使用结束后分步拆卸即可回收。
[0036] 2. 渡桥导轨损坏时,无需更换整个渡桥装置,只需解开压盖,取出渡桥导轨即可完成更换,不需要起吊设备配合,操作简单省
[0037] 3.导轨生产制造和更换全部模块化,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生产、使用、维护成本较低。附图说明
[0038] 图1是本发明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总览图。
[0039] 图2是本发明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0040] 图3是本发明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框架本体侧示图。
[0041] 图4是本发明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导轨本体侧示图。
[0042] 图5是本发明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的渡桥框架安装座和渡桥导轨安装配合示意图。
[0043] 其中有:
[0044] 10.渡桥框架;11.框架本体;111.第一框架本体;112. 第二框架本体;113. 第三框架本体;12.主轴;13.安装座;131.压盖安装座;132.固定轴安装座;133.压盖安装孔;14.框架通孔;141.第一框架通孔;142. 第二框架通孔;143. 第三框架通孔;15.旋转盖板;
[0045] 20.渡桥导轨;21.导轨本体;22.主轴装载孔;23.固定轴;24.压盖;241.压盖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7]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右侧”、“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尺寸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技术方案,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8] 下面列举一个精选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0049] 如图1所示,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装置,包括渡桥框架10和渡桥导轨20。
[0050] 渡桥框架10包括框架本体11、主轴12、安装座13、框架通孔14和旋转盖板15。
[0051] 框架本体11有两面为直角梯形,定义此两个面为框架本体11侧面;其余面为长方形,定义与直角梯形直角边相邻的面为框架本体11背面,与之相对的面为框架本体11正面;定义与框架本体11正面夹角为锐角的面为框架本体11顶面,与其相对的面为框架本体11底面,框架本体11底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0052] 如图2所示,框架本体11包括第一框架本体111、第二框架本体112和第三框架本体113;在每段框架本体11侧面靠近框架本体11背面一侧设置有φ51mm的框架通孔14;长度为 mm的主轴12依次穿过第一框架通孔141、第二框架通孔142和第三框架通孔143将三段框架本体11连接固定。
[0053] 第一框架本体111的顶面为1585mm×1143mm的长方形面;第二框架本体112的顶面为1295mm×1143mm的长方形面;第三框架本体113的顶面为1185mm×1143mm的长方形面;第一框架本体111、第二框架本体112和第三框架本体113的侧面为两底边是1140mm和260mm,直角边为158mm的直角梯形面。
[0054] 旋转盖板15敷设在渡桥框架10的框架本体11顶面;旋转盖板15的一角与框架本体11顶面铰接,旋转盖板15可平行于框架本体11顶面自由移动,1个安装座配1个旋转盖板15。
旋转盖板15的尺寸为442mm×100mm×16mm,其作用是遮盖、保护压盖和螺栓。
[0055] 在第一框架本体111靠近第二框架本体112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座13;在第三框架本体113靠近第二框架本体112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座13;在第二框架本体112的两个侧面上各自设置有两个安装座13。
[0056] 如图3所示,安装座13为可容置渡桥导轨20的凹槽,包括用于容置压盖24的压盖安装座131和用于容置固定轴23的固定轴安装座132;压盖安装座131为121mm×30mm的长方体凹槽,长方体凹槽深度为45mm;压盖安装座13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压盖24的压盖安装孔133,每个所述压盖安装座设置2个安装孔,安装孔为φ15mm的螺纹孔
[0057] 在压盖安装座131底面位置还设有固定轴安装座132,固定轴安装座132从框架本体11的顶面至框架本体11的底面方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35mm×30mm,深度为27.5mm的长方形凹槽;另一部分为φ35mm的半圆柱体凹槽;半圆柱体凹槽的圆形截面与框架本体11的侧面平行。
[0058] 导轨本体21为两面是直角梯形的梯形体;定义两个直角梯形面为导轨本体21侧面;其余面为长方形,定义与直角梯形直角边相邻的面为导轨本体21背面,与之相对的面为导轨本体21正面;定义与导轨本体21正面夹角为锐角的面为导轨本体顶面,与其相对的面为导轨本体21底面,导轨本体21底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0059] 如图4所示,主轴装载孔22为可容置主轴12的凹槽;导轨本体21底面在靠近导轨本体21正面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向导轨本体21顶面内凹的长方体凹槽,长方形凹槽尺寸为76mm×80mm,深度为80mm。在长方体凹槽上设置有向导轨本体21顶面内凹的φ52mm圆柱形凹槽,圆柱体凹槽的圆形截面面与导轨本体21侧面平行,圆柱形面的直径略大于主轴12直径。
[0060] 如图5所示,固定轴23安装在导轨本体21侧面,导轨本体21的两个侧面上各自设置有两个固定轴23。固定轴23由3个同心异径圆柱体构成,其中位于中间的圆柱体的直径等于固定轴安装座132的直径,为φ35mm;远离导轨本体21侧面的圆柱体和靠近导轨本体21侧面的圆柱体直径均大于固定轴安装座132的直径,两者直径皆为φ50mm。
[0061] 压盖24安装在导轨本体21侧面,呈平行于导轨本体顶面的长方体状,长方形面尺寸为121mm×30mm,高度为27.5mm;压盖24与固定轴23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压盖24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高于固定轴距23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导轨本体21的两个侧面上各自设置有两个压盖24,压盖24上设置有压盖通孔241,压盖通孔241内设置有φ15mm内螺纹,M16×35mm螺钉穿过压盖通孔241,将压盖24和压盖安装座131螺纹连接固定。
[0062] 一种铁道车辆迁车台渡桥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3] S1、布设渡桥框架10,将渡桥框架10的框架本体正面对应厂房导轨具有斜度的端部放置,第一框架本体111、第二框架本体112和第三框架本体113顺次排列,主轴12依次穿过第一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141、第二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142和第三框架本体的框架通孔143将三段框架本体11连接固定;
[0064] S2、将主轴12嵌扣在导轨本体21的主轴装载孔22内;
[0065] S3、旋开布设在渡桥框架10的框架本体11顶面的旋转盖板15,露出安装座13;
[0066] S4、将导轨本体21的固定轴23嵌扣在导轨本体21侧面的固定轴安装座132内;将导轨本体21的压盖24嵌扣在导轨本体21侧面的压盖安装座131;完成后拧紧压盖安装座131上的螺栓;
[0067] S5、铁道车辆从厂房导轨通过渡桥装置转移到迁车台上,完成转轨工作后,按照原步骤相反的顺序卸下渡桥装置即可;
[0068] S6、渡桥导轨损坏时,旋开布设在渡桥框架10的框架本体11顶面的旋转盖板15,露出安装座13;松开压盖安装座131上的螺栓,移走压盖24,即可将渡桥导轨20从渡桥框架10中取出,更换损坏的导轨本体21;更换完成后,将导轨本体21的固定轴23嵌扣在导轨本体21侧面的固定轴安装座132内,将导轨本体21的压盖24嵌扣在导轨本体21侧面的压盖安装座131,拧紧压盖安装座131上的螺栓,合上旋转盖板15,即可恢复使用。
[0069]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