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

申请号 CN201910978734.X 申请日 2019-10-15 公开(公告)号 CN110645020B 公开(公告)日 2021-02-26
申请人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罗朝华; 杨文国; 丛培; 曹辉; 胡维仁; 单炜; 贺冠青; 吴燕妮; 龙崇华; 彭学军; 汤宇; 钟冬; 童昌;
摘要 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包括模板、驱动装置、 支撑 块 、 连杆 、行走系统、底座、主桥、方台、支撑柱、 工作台 、牵引爪、 牵引杆 、牵引轮、收纳式台架、收纳式护栏、前桥、斜坡、后桥、牵引绳卡口、 混凝土 板;所述行走方法包括前移方法、平移方法、前桥举升方法;所述前移方法的步骤如下:a.通过顶升油缸举起主桥;b.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主桥前移;c.主桥前移完成后,通过提升油缸提起所述轨道;d.通过驱动结构驱动所述轨道前移,完成一个前移循环。
权利要求




1.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设备包括模板、驱动装置、支撑连杆、行走系统、底座、主桥、方台、支撑柱、工作台、牵引爪、牵引杆、牵引轮、收纳式台架、收纳式护栏、前桥、斜坡、后桥、牵引绳卡口、混凝土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前桥油缸与后桥油缸;其中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轨道、第一支架、滚轮、轨道轮、牵引件、链条、缓冲垫、第二支架、限位台;所述行走方法包括前移方法、平移方法、前桥举升方法;


其中所述主桥上方设有所述方台,所述方台上方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设有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沿三个方向分别延伸出一个牵引杆,所述牵引杆上设有线槽,所述线槽中布置有浇注管线,所述牵引杆上方设置有牵引爪,所述牵引爪与所述模板相连,带动所述模板移动,所述浇注管线连接模板上设有的浇注孔;


所述支撑柱上开有两个槽,每个槽中容纳一个牵引轮,所述牵引轮与所述牵引绳卡口之间通过丝绳连接,以对所述前桥进行牵引;所述方台侧壁上部开有容纳槽以容纳所述收纳式台架,所述收纳式台架通过旋转动作展开或收纳,所述收纳式台架上表面设有收纳式护栏,所述收纳式护栏可收纳入所述收纳式台架上表面;当所述收纳式台架与所述收纳式护栏都展开时,操作工人可临近所述模板通过模板上设置的浇注孔进行浇注;


所述前桥举升方法包括:所述前桥油缸抬升以驱动所述前桥抬升,同时所述牵引轮牵引钢丝绳向上运动,通过所述牵引绳卡口带动所述前桥抬升;


所述主桥下方设置有底座与行走系统,所述主桥一端设置有所述前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后桥,所述前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斜坡,所述前桥分为左前桥与右前桥,左右前桥下方各设有一块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前桥上,工作时所述前桥搭设在仰拱层与混凝土空间上方;


所述模板两侧下端内部设有驱动装置驱使模板合模或脱模,所述驱动装置下部设有所述支撑块,两侧的支撑块通过连杆连接从而构成整体,稳定的支撑在所述仰拱层上;


所述行走系统的轨道下方设置缓冲垫,轨道的上方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中架设有两个所述滚轮,第二支架中架设有两个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轨道轮,所述轨道的两端设置有所述限位台;所述牵引件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滚轮与所述轨道轮运动;


所述前移方法的步骤如下:a.通过顶升油缸举起主桥;b.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主桥前移;c.主桥前移完成后落地,通过提升油缸提起所述轨道;d.驱动所述轨道前移,完成一个前移循环;


所述平移方法的步骤如下:a.通过所述顶升油缸举起主桥;b.通过第一平移油缸平移主桥;c.主桥平移完成后落地,通过所述提升油缸提起所述轨道;d.通过第二平移油缸平移所述轨道,完成一个平移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式台架至少有两个,所述顶升油缸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所述提升油缸设置在所述主桥上;顶升时,轨道不动顶升主桥,提升时,主桥通过底座固定在地面上,主桥上的提升油缸提升所述轨道;所述第一、第二平移油缸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推动主桥或轨道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为齿轮传动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系统包括一个主动轮与两个从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系统通过电机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伸缩油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收纳式台架位于所述方台的不同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收纳式台架位于所述方台的不同侧壁。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内各矿山巷道、路和公路隧道、利涵洞、各地下工程、高层建筑基坑、军事工程等的施工过程中,仰拱作为隧道的基础结构,是整个隧道的核心部分。仰拱施工一般工序包括开挖、出渣、立拱架、混凝土喷护、绑扎筋、立模、浇筑混凝土等。各种施工设备包括仰拱台车、仰拱栈桥、喷湿机、拱架安装机等等。


在各个施工设备的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中仰拱台车、仰拱栈桥、喷湿机、拱架安装机等完成不同工序,由于隧道施工受空间限制,各个工序间相互影响。各种施工设备之间更是相互影响,且多个设备的采购、运输、协调、同时施工等较为繁琐。


2、现有技术的衬砌浇注,需要有专的工具如台车或底层工作车来移动模板,台车式移动功能单一,而底层工作车需要设置单独的轨道,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与工作效率。


3、现有技术的仰拱栈桥,对于前桥的长度要求日益重视,十几米的前桥已经不罕见,然而前桥仍然使用悬臂方式,使用设置在主桥上的油缸抬升前桥,十几米的前桥对抬升油缸的驱动要求已经很高,同时对主桥的配重要求也大大增加。


4、现有技术从高处浇注衬砌,往往使用的是台架,台架体积大笨重,无法收纳,无论对施工效率还是成本都造成很大影响。


5、现有技术的栈桥移动时,往往只凭借轨道与一对轮运动,难以适应隧道复杂的地况,容易出现打滑或者停滞。


6、现有技术进行混凝土浇注时,往往需要额外运输来混凝土模板,与栈桥或台车发生干涉,互相影响,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同时解决上述多种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所述施工设备包括模板、驱动装置、支撑连杆、行走系统、底座、主桥、方台、支撑柱、工作台、牵引爪、牵引杆、牵引轮、收纳式台架、收纳式护栏、前桥、斜坡、后桥、牵引绳卡口、混凝土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前桥油缸与后桥油缸;其中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轨道、第一支架、滚轮、轨道轮、牵引件、链条、缓冲垫、第二支架、限位台;所述行走方法包括前移方法、平移方法、前桥举升方法;


其中所述主桥上方设有所述方台,所述方台上方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设有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沿三个方向分别延伸出一个牵引杆,所述牵引杆上设有线槽,所述线槽中布置有浇注管线,所述牵引杆上方设置有牵引爪,所述牵引爪与所述模板相连,带动所述模板移动,所述浇注管线连接模板上设有的浇注孔;


所述支撑柱上开有两个槽,每个槽中容纳一个牵引轮,所述牵引轮与所述牵引绳卡口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以对所述前桥进行牵引;所述方台侧壁上部开有容纳槽以容纳所述收纳式台架,所述收纳式台架通过旋转动作展开或收纳,所述收纳式台架上表面设有收纳式护栏,所述收纳式护栏可收纳入所述收纳式台架上表面;当所述收纳式台架与所述收纳式护栏都展开时,操作工人可临近所述模板通过模板上设置的浇注孔进行浇注;


所述前桥举升方法包括:所述前桥油缸抬升以驱动所述前桥抬升,同时所述牵引轮牵引钢丝绳向上运动,通过所述牵引绳卡口带动所述前桥抬升;


所述主桥下方设置有底座与行走系统,所述主桥一端设置有所述前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后桥,所述前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斜坡,所述前桥分为左前桥与右前桥,左右前桥下方各设有一块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前桥上,工作时所述前桥搭设在仰拱层与混凝土空间上方;


所述模板两侧下端内部设有驱动装置驱使模板合模或脱模,所述驱动装置下部设有所述支撑块,两侧的支撑块通过连杆连接从而构成整体,稳定的支撑在所述仰拱层上;


所述行走系统的轨道下方设置缓冲垫,轨道的上方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中架设有两个所述滚轮,第二支架中架设有两个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轨道轮,所述轨道的两端设置有所述限位台;所述牵引件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滚轮与所述轨道轮运动;


所述前移方法的步骤如下:a.通过顶升油缸举起主桥;b.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主桥前移;c.主桥前移完成后落地,通过提升油缸提起所述轨道;d.驱动所述轨道前移,完成一个前移循环;


所述平移方法的步骤如下:a.通过所述顶升油缸举起主桥;b.通过第一平移油缸平移主桥;c.主桥平移完成后落地,通过所述提升油缸提起所述轨道;d.通过第二平移油缸平移所述轨道,完成一个平移循环。


优选的,所述牵引件为齿轮传动系统。所述顶升油缸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所述提升油缸设置在所述主桥上;顶升时,轨道不动顶升主桥,提升时,主桥通过底座固定在地面上,主桥上的提升油缸提升所述轨道;所述第一、第二平移油缸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推动主桥或轨道移动。优选的,所述收纳式台架至少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齿轮传动系统包括一个主动轮与两个从动轮。


优选的,所述齿轮传动系统通过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伸缩油缸。


优选的,两个所述收纳式台架位于所述方台的不同高度。


优选的,两个所述收纳式台架位于所述方台的不同侧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针对背景技术第1点,将仰拱栈桥、仰拱台车、喷湿机的一部分功能集成起来,通过栈桥带动模板移动,在栈桥上实现了合模、脱模、浇注衬砌、喷射等功能。


2、针对背景技术第2点,在栈桥带动模板移动的基础上,配套性的设置了驱动装置、支撑块、连杆进行合模、脱模。


3、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第3点,在栈桥带动模板移动的同时,采用了斜拉方式对悬臂前桥进行牵拉,大大缓解了抬升油缸的压力。


4、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第4点,采用了可收纳旋转式台架,台架上有可收纳的护栏,大大增强了安全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5、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第5点,采用了两段式轨道以及轨道轮、滚轮相互配合的方式,大大增强了稳定性


6、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第6点,在前桥下方设置了混凝土板,使得混凝土模板浇注更加方便高效。


注:上述设计不分先后,每一条都使得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区别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栈桥系统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行走系统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栈桥前移原理步骤图


图5是本发明栈桥横移原理步骤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模板2、驱动装置3、支撑块4、连杆5、仰拱层6、混凝土空间7、行走系统8、底座9、主桥10、方台11、工作台12、牵引爪13、牵引杆14、牵引轮15、收纳式台架16、收纳式护栏17、前桥18、斜坡19、后桥20、牵引绳卡口21、混凝土板22、第一支架23、滚轮24、轨道轮25、牵引件26、链条27、缓冲垫28、第二支架29、限位台30、支撑柱31、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施工设备行走方法,所述施工设备包括模板、驱动装置、支撑块、连杆、行走系统、底座、主桥、方台、支撑柱、工作台、牵引爪、牵引杆、牵引轮、收纳式台架、收纳式护栏、前桥、斜坡、后桥、牵引绳卡口、混凝土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前桥油缸与后桥油缸;其中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轨道、第一支架、滚轮、轨道轮、牵引件、链条、缓冲垫、第二支架、限位台;所述行走方法包括前移方法、平移方法、前桥举升方法;


其中所述主桥上方设有所述方台,所述方台上方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设有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沿三个方向分别延伸出一个牵引杆,所述牵引杆上设有线槽,所述线槽中布置有浇注管线,所述牵引杆上方设置有牵引爪,所述牵引爪与所述模板相连,带动所述模板移动,所述浇注管线连接模板上设有的浇注孔;


所述支撑柱上开有两个槽,每个槽中容纳一个牵引轮,所述牵引轮与所述牵引绳卡口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以对所述前桥进行牵引;所述方台侧壁上部开有容纳槽以容纳所述收纳式台架,所述收纳式台架通过旋转动作展开或收纳,所述收纳式台架上表面设有收纳式护栏,所述收纳式护栏可收纳入所述收纳式台架上表面;当所述收纳式台架与所述收纳式护栏都展开时,操作工人可临近所述模板通过模板上设置的浇注孔进行浇注;


所述前桥举升方法包括:所述前桥油缸抬升以驱动所述前桥抬升,同时所述牵引轮牵引钢丝绳向上运动,通过所述牵引绳卡口带动所述前桥抬升;


所述主桥下方设置有底座与行走系统,所述主桥一端设置有所述前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后桥,所述前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斜坡,所述前桥分为左前桥与右前桥,左右前桥下方各设有一块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前桥上,工作时所述前桥搭设在仰拱层与混凝土空间上方;


所述模板两侧下端内部设有驱动装置驱使模板合模或脱模,所述驱动装置下部设有所述支撑块,两侧的支撑块通过连杆连接从而构成整体,稳定的支撑在所述仰拱层上;


所述行走系统的轨道下方设置缓冲垫,轨道的上方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中架设有两个所述滚轮,第二支架中架设有两个所述滚轮,所述滚轮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轨道轮,所述轨道的两端设置有所述限位台;所述牵引件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滚轮与所述轨道轮运动;


如图所示:所述收纳式台架至少有两个。所述牵引件为齿轮传动系统。所述齿轮传动系统包括一个主动轮与两个从动轮。所述齿轮传动系统通过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装置为伸缩油缸。两个所述收纳式台架位于所述方台的不同高度。两个所述收纳式台架位于所述方台的不同侧壁。


如图4所示:所述前移方法的步骤如下:a.通过顶升油缸举起主桥;b.通过驱动机构配合所述滚轮驱动主桥前移;c.主桥前移完成后,通过提升油缸提起所述轨道;d.通过驱动结构驱动所述轨道前移,完成一个前移循环。


所述顶升油缸设置在所述轨道上,所述提升油缸设置在所述主桥上。顶升时,轨道不动顶升主桥,提升时,主桥通过底座固定,主桥上的提升油缸提升所述轨道。


如图5所示:所述平移方法的步骤如下:a.通过所述顶升油缸举起主桥;b.通过第一平移油缸平移主桥;c.主桥平移完成后,通过所述提升油缸提起所述轨道;d.通过第二平移油缸平移所述轨道,完成一个平移循环。


所述平移油缸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推动主桥或轨道移动。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