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启式临时栈桥

申请号 CN202311804991.4 申请日 2023-12-25 公开(公告)号 CN117604873A 公开(公告)日 2024-02-27
申请人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锐; 容敏; 李永; 程朝龙; 闫川川; 姜薪; 吴明兴; 唐新福; 李京; 万彬; 李小川; 程贝贝; 叶晓春; 邓锋;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一种开启式临时 钢 栈桥,属于钢栈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临时栈桥和固定在河道内的提升桩,提升桩在临时栈桥两端处均有分布,提升桩上设置有用于将临时栈桥端部向上提升的卷扬机,临时栈桥包括贝雷片,贝雷片包括上 弦杆 和下弦杆,上弦杆长度大于下弦杆,贝雷片设置有多个,相邻贝雷片沿临时栈桥长度方向排布,相邻贝雷片的下弦杆相互铰接且铰接轴沿垂直临时栈桥长度方向 水 平设置,相邻贝雷片的上弦杆相互搭接;临时栈桥顶面长度大于底面长度形成弧度;沿临时栈桥宽度方向,贝雷片间隔分布有多排;沿临时栈桥宽度方向相邻贝雷片之间固定有用于提升临时栈桥承载 力 的花窗,本申请具有抵抗钢栈桥中部下坠趋势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开启式临时栈桥,包括临时栈桥和固定在河道内的提升桩(7),提升桩(7)在临时栈桥两端处均有分布,提升桩(7)上设置有用于将临时栈桥端部向上提升的卷扬机(71),其特征在于:临时栈桥包括贝雷片(1),贝雷片(1)包括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上弦杆(11)长度大于下弦杆(12),贝雷片(1)设置有多个,相邻贝雷片(1)沿临时栈桥长度方向排布,相邻贝雷片(1)的下弦杆(12)相互铰接且铰接轴沿垂直临时栈桥长度方向平设置,相邻贝雷片(1)的上弦杆(11)相互搭接;临时栈桥顶面长度大于底面长度形成弧度;沿临时栈桥宽度方向,贝雷片(1)间隔分布有多排;沿临时栈桥宽度方向相邻贝雷片(1)之间固定有用于提升临时栈桥承载的花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窗(2)包括顶杆(21)、底杆(22)和竖向杆(23),竖向杆(23)竖直设置,竖向杆(23)包括第一竖管(24)和第二竖管(25),第一竖管(24)内部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有多第一凸块(241),第二竖管(25)外壁上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有多块第二凸块(251),第二竖管(25)一端与底杆(22)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嵌在第一竖管(24)内部并与第一竖管(24)滑动连接,第一竖管(24)远离第二竖管(25)一端与顶杆(21)转动连接,第一竖管(24)的转动轴与自身中心轴重合,第一凸块(241)和第二凸块(251)在水平方向错位设置;竖向杆(23)在顶杆(21)和底杆(22)之间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窗(2)之间还设置有内支撑(3),内支撑(3)包括第一内撑杆(31)、第二内撑杆(32)和定盘(33),第一内撑杆(31)一端与底杆(22)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内撑杆(32)滑动连接,第一内撑杆(31)的铰接轴垂直底杆(22)且水平设置,第二内撑杆(32)远离第一内撑杆(31)一端与顶杆(21)铰接,第二内撑杆(32)的铰接轴垂直顶杆(21)且水平设置,第一内撑杆(31)端部沿第二内撑杆(32)长度方向滑动,锁定盘(33)用于第一内撑杆(31)相对第二内撑杆(32)滑动后的位置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盘(33)环套在第一内撑杆(31)和第二内撑杆(32)交接处,锁定盘(33)与第二内撑杆(32)外壁转动连接,锁定盘(33)相对于第二内撑杆(32)自转,第一内撑杆(31)外壁开设有螺纹段,螺纹段沿第一内撑杆(31)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段,第一内撑杆(31)与锁定盘(33)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撑杆(31)与第一竖管(24)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4),第一伸缩杆(4)一端与第一内撑杆(31)铰接,另一端与第一竖管(24)底部边缘抵接;第一伸缩杆(4)上转动设置有卡环(41),第一竖管(24)上开设有通孔(242),卡环(41)端部插嵌在通孔(242)内,第一伸缩杆(4)上设置有用于卡环(41)单向转动的止回组件(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组件(6)包括止回盒(61)、止回轴(62)、止回螺栓(63)、棘轮(64)和棘爪(65),棘轮(64)环套固定在止回轴(62)上且位于止回盒(61)内,止回轴(62)转动设置在止回盒(61)上且一端位于止回盒(61)外部与卡环(41)一端固定连接,止回螺栓(63)一端贯穿至止回盒(61)内与止回盒(61)内壁螺纹连接,棘爪(65)位于止回盒(61)内且环套在止回螺栓(63)上,棘爪(65)一端与棘轮(64)抵接,止回螺栓(63)用于驱动棘爪(65)与棘轮(64)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螺栓(63)上固定有限位块(631),棘爪(65)上设置有限位圈(651),限位圈(651)环套在止回螺栓(63)上且限位圈(651)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631)位于限位槽内,限位块(631)长度方向沿止回螺栓(63)长度方向设置,棘爪(65)一端环套在限位圈(651)上,棘爪(65)自身自带的扭簧位于限位圈(651)外壁与棘爪(65)之间,扭簧用于使棘爪(65)端部与棘轮(64)紧密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22)和锁定盘(33)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5)一端与底杆(22)铰接,另一端与锁定盘(33)可拆卸连接,第二伸缩杆(5)具体结构与第一伸缩杆(4)相同,锁定盘(33)上开设有锁定孔(331),第二伸缩杆(5)上的卡环(41)端部插嵌在锁定孔(33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栈桥顶面的弧度的起拱高度为临时栈桥跨度的1比1000至1比30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桩(7)上设定有预设位置、固定有限位传感器以及设置有控制机构,临时栈桥两端的卷扬机(71)启动,限位传感器检测临时栈桥两端是否在预设位置处同步,若在预设位置处同步,则控制机构生成启动指令,卷扬机(71)继续工作;若临时栈桥两端在预设位置处不同步,则先抵达预设位置处的临时栈桥一端的卷扬机(71)停止工作,直至临时栈桥两端同步后再次启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开启式临时栈桥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钢栈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栈桥通常指的是一座建于河流、湖泊或海洋上的桥梁,它具有支撑结构,但是上面通常没有桥面,而是由桥下悬挂起来的,形似栈道。这种桥梁设计的优势在于不影响上交通,通常用于需要保持水域通畅的地区。
[0003] 钢栈桥是由多片贝雷片拼装而成,钢栈桥下方由于不能影响水上交通,所以钢栈桥需要再竖直方向上能够进行位置的移动,移动的方式通常在钢栈桥两端处的水域内设置立柱,在立柱上设置卷扬机,卷扬机将钢栈桥向上提升。
[0004] 在钢栈桥提升后,由于悬挂点是在钢栈桥的两端,钢栈桥长时间提升使用后,会存在下挠的问题,即钢栈桥中部会产生下坠状态,存在影响钢栈桥上车辆稳定通行的缺陷发明内容
[0005] 为了抵抗钢栈桥中部的下坠趋势,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包括临时栈桥和固定在河道内的提升桩,提升桩在临时
栈桥两端处均有分布,提升桩上设置有用于将临时栈桥端部向上提升的卷扬机,临时栈桥包括贝雷片,贝雷片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上弦杆长度大于下弦杆,贝雷片设置有多个,相邻贝雷片沿临时栈桥长度方向排布,相邻贝雷片的下弦杆相互铰接且铰接轴沿垂直临时栈桥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相邻贝雷片的上弦杆相互搭接;临时栈桥顶面长度大于底面长度形成弧度;沿临时栈桥宽度方向,贝雷片间隔分布有多排;沿临时栈桥宽度方向相邻贝雷片之间固定有用于提升临时栈桥承载的花窗。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贝雷片自身造型设置,上弦杆长度大于下弦杆长度,最后组装而成的临时栈桥顶面大于底面呈起拱状,当临时栈桥两端的卷扬机将临时栈桥向上吊起后,临时栈桥受到自重的影响,中部产生下坠趋势,临时栈桥长时间使用后,中部产生下坠与一开始的顶面起拱产生抵消,最终临时栈桥保持水平状态,从而抵抗了临时栈桥中部下坠带来的影响,延长了临时栈桥的使用寿命,花窗的存在进一步提升了临时栈桥的承载能力,对临时栈桥的变形起到了抵抗作用。
[0008] 可选的,所述花窗包括顶杆、底杆和竖向杆,竖向杆竖直设置,竖向杆包括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第一竖管内部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有多第一凸块,第二竖管外壁上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有多块第二凸块,第二竖管一端与底杆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嵌在第一竖管内部并与第一竖管滑动连接,第一竖管远离第二竖管一端与顶杆转动连接,第一竖管的转动轴与自身中心轴重合,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在水平方向错位设置;竖向杆在顶杆和底杆之间设置有两个。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临时栈桥为拼装而成,且临时栈桥的尺寸随着每次的使用都会产生变化,通过调整竖向杆的整体高度,从而改变花窗的整体高度,使花窗能够重复使用,且花窗能够适配不同高度的临时栈桥。
[0010] 可选的,所述花窗之间还设置有内支撑,内支撑包括第一内撑杆、第二内撑杆和定盘,第一内撑杆一端与底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内撑杆滑动连接,第一内撑杆的铰接轴垂直底杆且水平设置,第二内撑杆远离第一内撑杆一端与顶杆铰接,第二内撑杆的铰接轴垂直顶杆且水平设置,第一内撑杆端部沿第二内撑杆长度方向滑动,锁定盘用于第一内撑杆相对第二内撑杆滑动后的位置限定。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支撑的存在进一步的提升了花窗的承载能力,使顶杆和底杆中部处的受力能够传递到内支撑处,提升了花窗的整体的承载能力。且内支撑能够实现长度的调节,从而适配顶杆和底杆位置的变化。
[0012] 可选的,所述锁定盘环套在第一内撑杆和第二内撑杆交接处,锁定盘与第二内撑杆外壁转动连接,锁定盘相对于第二内撑杆自转,第一内撑杆外壁开设有螺纹段,螺纹段沿第一内撑杆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段,第一内撑杆与锁定盘螺纹连接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锁定盘使锁定盘与第一内撑杆螺纹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内撑杆与第二内撑杆位置的锁定,操作简单便利,且螺纹段呈间隔设置的方式,能够快速实现内支撑的有级调节。
[0014] 可选的,所述第一内撑杆与第一竖管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一端与第一内撑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一竖管底部边缘抵接;第一伸缩杆上转动设置有卡环,第一竖管上开设有通孔,卡环端部插嵌在通孔内,第一伸缩杆上设置有用于卡环单向转动的止回组件。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伸缩杆将内支撑与竖向杆之间的空间分割成多个,且至少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形状,从而增强了花窗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同时第一伸缩杆的存在还对第一内撑杆起到了限位的效果,使第一内撑杆在位置锁定后无法旋转。
[0016] 可选的,所述止回组件包括止回盒、止回轴、止回螺栓棘轮和棘爪,棘轮环套固定在止回轴上且位于止回盒内,止回轴转动设置在止回盒上且一端位于止回盒外部与卡环一端固定连接,止回螺栓一端贯穿至止回盒内与止回盒内壁螺纹连接,棘爪位于止回盒内且环套在止回螺栓上,棘爪一端与棘轮抵接,止回螺栓用于驱动棘爪与棘轮分离。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卡环使卡环的端部插嵌在通孔内,此过程中棘轮跟随卡环一同转动,棘爪限制了棘轮的回转,当需要卡环脱离通孔内时,通过止回螺栓将棘轮与棘爪分离,从而实现卡环的复位。
[0018] 可选的,所述止回螺栓上固定有限位块,棘爪上设置有限位圈,限位圈环套在止回螺栓上且限位圈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限位块长度方向沿止回螺栓长度方向设置,棘爪一端环套在限位圈上,棘爪自身自带的扭簧位于限位圈外壁与棘爪之间,扭簧用于使棘爪端部与棘轮紧密抵接。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止回螺栓,止回螺栓通过限位块带动限位圈转动,限位圈转动通过卷簧带动棘爪转动,实现了棘轮和棘爪的分离。同时当棘轮和棘爪抵接正常使用后,转动止回螺栓,使止回螺栓与止回盒内螺纹连接,提升了棘爪位置放置后的稳定性,同时也能通过止回螺栓旋转的角度调整扭簧的回弹力,提升棘爪与棘轮抵接后的紧密程度。
[0020] 可选的,所述底杆和锁定盘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一端与底杆铰接,另一端与锁定盘可拆卸连接,第二伸缩杆具体结构与第一伸缩杆相同,锁定盘上开设有锁定孔,第二伸缩杆上的卡环端部插嵌在锁定孔内。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伸缩杆对锁定盘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防止锁定盘随意转动,保证内支撑的稳定性,同时第二伸缩杆自身也提升了花窗整体的承载能力。
[0022] 可选的,所述临时栈桥顶面的弧度的起拱高度为临时栈桥跨度的1比1000至1比3000。
[0023] 可选的,所述提升桩上设定有预设位置、固定有限位传感器以及设置有控制机构,临时栈桥两端的卷扬机启动,限位传感器检测临时栈桥两端是否在预设位置处同步,若在预设位置处同步,则控制机构生成启动指令,卷扬机继续工作;若临时栈桥两端在预设位置处不同步,则先抵达预设位置处的临时栈桥一端的卷扬机停止工作,直至临时栈桥两端同步后再次启动。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临时栈桥跨度较大,开启卷扬机的过程中,临时栈桥两端的卷扬机启动时间会存在延迟,导致临时栈桥提升过程中一直为一端高一端低,不仅临时栈桥受力不均,临时栈桥两端的卷扬机也受力不均匀,通过预设位置以及限位传感器,使两端的卷扬机能够施力同步,且临时栈桥能够受力同步,延长卷扬机以及临时栈桥使用寿命。
[0025]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贝雷片自身造型设置,上弦杆长度大于下弦杆长度,最后组装而成的临时栈桥
顶面大于底面呈起拱状,从而抵抗了临时栈桥中部下坠带来的影响,延长了临时栈桥的使用寿命;
2.花窗的存在进一步提升了临时栈桥的承载能力,且花窗整体能够提升临时栈桥
的抗承载能力以及抗变形能力;
3.限位传感器的存在保证了卷扬机对临时栈桥的同步提升。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申请临时栈桥提升时的示意图;图2是相邻贝雷片拼装示意图;
图3是花窗上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止回组件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7] 图中,1、贝雷片;11、上弦杆;12、下弦杆;2、花窗;21、顶杆;22、底杆;23、竖向杆;24、第一竖管;241、第一凸块;242、通孔;25、第二竖管;251、第二凸块;3、内支撑;31、第一内撑杆;32、第二内撑杆;33、锁定盘;331、锁定孔;4、第一伸缩杆;41、卡环;5、第二伸缩杆;6、止回组件;61、止回盒;62、止回轴;63、止回螺栓;631、限位块;64、棘轮;65、棘爪;651、限位圈;7、提升桩;71、卷扬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1‑图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
[0030] 参考图1,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包括临时栈桥,临时栈桥两端处均设置有提升桩7,提升桩7竖直固定在河道内,提升桩7上固定有卷扬机71,卷扬机71将临时栈桥端部固定从而将临时栈桥向上抬升,便于临时栈桥下方的船只通过。
[0031] 提升桩7上设定有预设位置、固定有限位传感器以及设置有控制机构,临时栈桥两端的卷扬机71启动,限位传感器检测临时栈桥两端是否在预设位置处同步,若在预设位置处同步,限位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机构接受到信号后生成启动指令,卷扬机71继续工作;若临时栈桥两端在预设位置处不同步,限位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机构接受到信号后生成停止指令,先抵达预设位置处的临时栈桥一端的卷扬机71停止工作,直至临时栈桥两端同步后再次启动。
[0032] 参考图1和图2,临时栈桥实际为贝雷梁为骨架,贝雷梁由多片贝雷片1拼装而成。贝雷片1包括上弦杆11和下弦杆12,上弦杆11长度大于下弦杆12,相邻贝雷片1的下弦杆12相互铰接且铰接轴沿垂直临时栈桥长度方向水平设置,相邻贝雷片1的上弦杆11相互搭接,即上弦杆11一端为凸出状,另一端为凹陷的台阶状,从而使相邻上弦杆11能够相互搭接;临时栈桥顶面长度大于底面长度形成弧度,临时栈桥顶面的弧度的起拱高度为临时栈桥跨度的1比1000至1比3000;沿临时栈桥宽度方向,贝雷片1间隔分布有多排,两排为一组,单个临时栈桥上设置有两组,单组内相邻贝雷片1之间固定有花窗2,花窗2与贝雷片1通过螺栓固定,花窗2垂直贝雷片1设置。
[0033] 参考图2和图3,花窗2包括顶杆21、底杆22和竖向杆23,顶杆21和底杆22相互平行且均水平设置,竖向杆23竖直设置,在一个花窗2内,竖向杆2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顶杆21的端部处,即花窗2呈矩形框状。
[0034] 参考图2和图3,竖向杆23包括第一竖管24和第二竖管25,第一竖管24为矩形管状,第二竖管25为圆管状,第一竖管24内部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有多块第一凸块241,第二竖管25外壁上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有多块第二凸块251,图3中仅仅画出一对第二凸块251为了便于分辨。第二竖管25一端与底杆22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嵌在第一竖管24内部并与第一竖管24滑动连接,第二竖管25沿第一竖管24长度方向相对第一竖管24滑动。第一竖管24远离第二竖管25一端与顶杆21转动连接,第一竖管24的转动轴与自身中心轴重合,第一凸块241和第二凸块251在水平方向错位设置,当第一竖管24转动完毕后,第一凸块241和第二凸块
251抵接。
[0035] 参考图3,花窗2形成的矩形框空间内还设置有内支撑3、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内支撑3倾斜设置,内支撑3沿矩形框的对角线方向设置。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分别位于内支撑3的两侧。
[0036] 参考图3,内支撑3包括第一内撑杆31、第二内撑杆32和锁定盘33,第一内撑杆31一端与底杆22铰接,第一内撑杆31的铰接轴水平设置且沿垂直底杆22长度方向,第一内撑杆31另一端与第二内撑杆32滑动连接,第二内撑杆32远离第一内撑杆31一端与顶杆21铰接,第二内撑杆32的铰接轴与第一内撑杆31的铰接轴平行设置,第一内撑杆31端部沿第二内撑杆32长度方向滑动,锁定盘33环套在第二内撑杆32和第一内撑杆31交接处,即第二内撑杆
32靠近第一内撑杆31的端部处,锁定盘33与第二内撑杆32外壁转动连接,锁定盘33的转动轴为第二内撑杆32的中轴线。第一内撑杆31外壁上开设有螺纹段,螺纹段开设有多个,相邻螺纹段沿第一内撑杆3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锁定盘33与第一内撑杆31螺纹连接,当需要调整内支撑3总长度时,转动锁定盘33,将锁定盘33从当下的螺纹段上旋转通过,从而使第一内撑杆31端部进一步深入第二内撑杆32内部,直至深入至合适位置后,锁定盘33与此时靠近的螺纹段螺纹连接即可。
[0037] 参考图3,第一伸缩杆4自身长度可以改变,第一伸缩杆4自身长度改变的方式采用行业现有技术,如:一根管环套在另一个外部,两根管上均开设有螺栓孔,螺栓贯穿两根管实现两根管总长度变化后的位置锁定。第一伸缩杆4一端与第一内撑杆31铰接,第一伸缩杆4的铰接轴水平设置,第一伸缩杆4另一端与第一竖管24底部边缘抵接,第一伸缩杆4靠近第一竖管24处的端面为凹面,凹面可以为顺畅弧度的凹面,也可以为直角凹面,从而提升第一伸缩杆4与第一竖管24抵接后的稳定性。
[0038] 参考图3和图4,第一伸缩杆4上转动设置有卡环41和止回组件6,卡环41为带有缺口的不完整环,第一竖管24上开设有通孔242,卡环41端部插嵌在通孔242内。止回组件6包括止回盒61、止回轴62、止回螺栓63、棘轮64和棘爪65,棘轮64环套固定在止回轴62上且位于止回盒61内,止回轴62转动设置在止回盒61上且一端位于止回盒61外部与卡环41一端固定连接,止回轴62相对止回盒61自转,止回螺栓63一端贯穿至止回盒61内与止回盒61内壁螺纹连接,止回螺栓63上固定有限位块631,限位块631沿止回螺栓63长度方向设置,棘爪65上设置有限位圈651,限位圈651环套在止回螺栓63上,限位圈651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631位于限位槽内,棘爪65一端环套在限位圈651上,棘爪65自身自带的扭簧固定于限位圈651外壁与棘爪65之间,棘爪65远离止回螺栓63一端与棘轮64抵接。通过转动止回螺栓63,能够使棘爪65与棘轮64由抵接状态变为分离状态。
[0039] 参考图3和图4,第二伸缩杆5的具体结构与第一伸缩杆4的结构相同,且第二伸缩杆5上也同样设置有卡环41和止回组件6,对应的锁定盘33外壁造型为矩形状,锁定盘33上开设有锁定孔331,锁定孔331在锁定盘33的四个侧壁上均有开设,第二伸缩杆5上的卡环41端部插嵌在对应的锁定孔331内,从而对锁定盘33起到限位作用,此时第二伸缩杆5也对内支撑3起到支撑作用。
[0040]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开启式临时钢栈桥的实施原理为:贝雷片1自身造型设置,上弦杆11长度大于下弦杆12长度,最后组装而成的临时栈桥顶面大于底面呈起拱状,从而抵抗了临时栈桥中部下坠带来的影响,延长了临时栈桥的使用寿命,花窗2的存在进一步提升了临时栈桥的承载能力,且花窗2整体能够提升临时栈桥的抗承载能力以及抗变形能力,限位传感器的存在保证了卷扬机71对临时栈桥的同步提升。
[004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