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式旅客登船桥

申请号 CN202210935414.8 申请日 2022-08-05 公开(公告)号 CN117513131A 公开(公告)日 2024-02-06
申请人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陈庆为; 周思阳; 黄国庆;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分流式旅客登船桥,具体涉及 门 架结构、升降活动通道、接船升降平台、无障碍升降平台、落地梯子平台、固定斜坡通道、接船升降机构、无障碍平台升降机构、底盘车、锚定装置、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和防 风 拉索等。本发明能够同时为旅客提供无障碍通道和登船舷梯通道等两种通行方式,可以实现人员分流功能,同时兼顾了旅客通行效率和通行的便捷性、舒适性。本发明以牵引拖行的方式,提供设备机动转场功能,可以提高泊位和码头面利用率。本发明接船升降平台高度可调节,可为不同船型在大 水 位差条件下提供旅客接船服务。
权利要求

1.一种分流式旅客登船桥,主要由架结构(1)、升降活动通道(2)、接船升降平台(3)、无障碍升降平台(4)、落地梯子平台(5)、固定斜坡通道(6)、接船升降机构(7)、无障碍平台升降机构(8)、底盘车(9)、锚定装置(10)、电气系统(11)、液压系统(12)和防拉索(1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旅客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接船升降平台(3)一端延伸至船舱舱门或甲板,另一端与无障碍升降平台(4)联通,进而与固定斜坡通道(6)组成无障碍通道;接船升降平台(3)一端延伸至船舱舱门或甲板,另一端与升降活动通道(2)铰接,进而与落地梯子平台(5)组成登船舷梯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旅客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接船升降平台(3)同时联通升降活动通道(2)和无障碍升降平台(4),以同时提供两种上下船方式,实现人员分流,兼顾了旅客通行的效率、便捷性和舒适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旅客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接船升降平台(3)可由接船升降机构(7)驱动,沿门架结构(1)升降,以适应船舱高度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旅客登船桥,其特征在于:升降活动通道(2)一端与接船升降平台(3)铰接,一端与落地梯子平台连接,当接船升降平台(3)升降时,升降活动通道(2)可随之进行俯仰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旅客登船桥,其特征在于:从接船升降平台(3)经无障碍升降平台(4)、固定斜坡通道(6)到达地面,其中斜坡通道坡度小于1∶7,满足轮椅的无障碍通行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旅客登船桥,其特征在于:在底盘车(9)上设置锚定装置(10),在门架结构(1)上设置防风拉(13),工作时进行锚定并拉紧防拉锁,以防止登船桥发生移动;非工作状态下,底盘车(9)解除锚定装置(10)并收起防风拉锁(13),即可拖行转场。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分流式旅客登船桥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港口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流式旅客登船桥。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非专业邮轮码头通常采用登船舷梯作接船设备,其将邮轮舱口和码头面联系起来,为旅客提供上下船通道。这种接船工艺仅提供单一的通行出入口,无法满足一些特殊场景下对人员进行分流的需求,且无法为行动困难或带有大件行李的旅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
[0003] 对于非专业的邮轮码头,载客船舶临时靠泊码头时,码头需要具备随潮调节接船口的接船设备,用于旅客上下船;载客船舶离开后,该泊位和码头面需要清场进行其他作业,登船设备需要具备机动能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流式旅客登船桥,可同时提供全程无障碍通道和登船舷梯两种通行方式,以实现人员分流的功能,同时兼顾旅客通行效率和通行的便利性、舒适性。并进一步以牵引拖行的方式提供设备机动转场功能,以可升降的接船平台满足为不同船型在大水位差条件下服务的需求。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一种分流式旅客登船桥,主要由架结构(1)、升降活动通道(2)、接船升降平台(3)、无障碍升降平台(4)、落地梯子平台(5)、固定斜坡通道(6)、接船升降机构(7)、无障碍平台升降机构(8)、底盘车(9)、锚定装置(10)、电气系统(11)、液压系统(12)、防拉索(13)组成。其特征在于:接船升降平台(3)一端延伸至船舱舱门或甲板,另一端与无障碍升降平台(4)联通,进而与固定斜坡通道(6)组成无障碍通道;接船升降平台(3)一端延伸至船舱舱门或甲板,另一端与升降活动通道(2)铰接,进而与落地梯子平台(5)组成登船舷梯通道。
[0007] 上述接船升降平台(3)同时与无障碍升降平台(4)和升降活动通道(2)联通,形成两个登船通道,旅客可选择其中一个通道通行,实现人员的分流功能,同时保障了旅客的通行效率以及为行动困难的旅客提供舒适便捷的通行方式。
[0008] 上述接船升降平台(3)可由接船升降机构(7)驱动,沿门架结构(1)升降,高度范围为2~11.5米(或2~9.0米),以适应船舱高度变化。
[0009] 上述升降活动通道(2)一端与接船升降平台(3)连接,一端与落地梯子平台(5)连接,随接船升降平台(3)的升降而进行俯仰动作。
[0010] 上述无障碍升降平台(4)可由无障碍平台升降机构(8)驱动,沿门架结构(1)升降,在接船升降平台(3)和固定斜坡通道(6)之间往返。
[0011] 登船桥处于工作状态时使用锚定装置(10)并拉紧防风拉索(13),以固定设备,防止底盘车移动。非工作状态下解开锚定装置和防风拉,底盘车(9)即可拖行转场。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正面图,也是本发明最高接船位置和最低接船位置的接船工作示意图,包含了接船高度2至11.5米和2至9米两种可选方案。
[0013] 图2是本发明A‑A剖视图。
[0014] 图3是本发明B‑B剖视图。
[0015] 图中:(1)门架结构、(2)升降活动通道、(3)接船升降平台、(4)无障碍升降平台、(5)落地梯子平台、(6)固定斜坡通道、(7)接船升降机构、(8)无障碍平台升降机构、(9)底盘车、(10)锚定装置、(11)电气系统、(12)液压系统、(13)防风拉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运动过程如下:
[0017] 载客船舶靠泊前,底盘车将分流式旅客登船桥拖行至预定位置,待船舶靠泊后,底盘车顺岸移动,将接船升降平台(3)接船口调整至合适位置,对准船舶舱口或甲板,并及时锚定和拉紧防风拉锁,做好接船准备。
[0018] 通过接船升降机构(7)升降接船升降平台(3)进行高度调整,使接船渡板与船舶舱口或甲板相对高度合适,并将接船渡板搭接至船舶舱口或甲板。
[0019] 分流式旅客登船桥处于工作状态下,接船升降平台(3)与升降活动通道(2)、落地梯子平台(5)联通,形成到达地面的登船舷梯通道,供旅客上下船;同时接船升降平台(3)与无障碍升降平台(4)、固定斜坡通道(6)联通,形成无障碍通道,供旅客无障碍上下船。旅客可在接船升降平台(3)处分流,选择经由升降活动通道(2)或是无障碍升降平台(4)上下船。
[0020] 当水位变动需要调整接船高度时,接船升降平台(4)可升降使接船口保持在的合适的接船高度。
[0021] 分流式旅客登船桥工作结束时,解开锚定和防风拉锁,即可拖行转场。
[0022]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