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道及配套工艺

申请号 CN202311078636.3 申请日 2023-08-25 公开(公告)号 CN117071921A 公开(公告)日 2023-11-17
申请人 山东汇友市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汇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济南市市政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泉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汇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国亮; 吴雯雯; 崔开荣; 倪守增; 祝婷婷; 杨欣; 刘世鹏; 冯化新; 付同华; 梁丽娟; 石义; 庞衍同; 樊佳昌; 周松; 杜大伟; 蔡清民; 于杰绪;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 钢 筋 定位 装置的 混凝土 施工 马 道及配套工艺,包括梳尺,梳尺上有 钢筋 定位孔可供钢筋穿过,梳尺可以限制钢筋左右位移,保证钢筋的间距为梳尺的预设间距;还包括梯子筋,梯子筋是在钢筋绑扎过程中采用的措施钢筋,配合马道梳尺控制钢筋排距,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留在混凝土内构成结构主体,是本工艺的消耗材料。本发明可以精确控制安装钢筋的间距、排距,同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为施工人员提供作业平台,保护成品钢筋不被其它作业破坏。
权利要求

1.一种含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道,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马道单元组成,马道单元包括马道腿、马道框和钢筋定位装置;用于承载施工人员的面板安装于马道框上部;钢筋定位装置包括梳尺,梳尺安装于马道框两侧,一侧为正面梳尺,一侧为反面梳尺,梳尺上部固定连接伸缩杆,正面梳尺连接的伸缩杆一端固定一端能动,能动端安装挡位调节器,反面梳尺连接的伸缩杆两端均能动,其中,外端安装初始位置调节器,内端安装挡位调节器;
梳尺底部向上开设钢筋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钢筋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道框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公口和连接母口,一个马道单元的连接公口插入另一马道单元的连接母口,依次连接组装成马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钢筋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梳尺为钢板,厚度为5mm,所述梳尺底部距离混凝土板下表面3cm;所述面板为1.5m×0.5m的钢丝网片;所述钢筋定位孔宽3cm,钢筋定位孔顶部距马道框下底面5cm;所述马道单元长
1.5m,宽0.5m,高0.33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钢筋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道腿为四根方钢,所述马道框为方钢焊接成的框架,所述方钢为30mm×30mm×3mm方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钢筋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为钢质,位于马道框内,马道框底面上开设供梳尺通过的条形孔。
6.一种含钢筋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马道的配套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包括图纸解析,确定施工场地尺寸和钢筋长度、间距数据;
步骤二:进行施工场地清理,形成可以进行定位放线作业的场地条件;
步骤三:马道设计,根据钢筋施工场地的长度设计马道长度,根据场地宽度,设计马道数量;
步骤四:钢筋定位放线,定位需架设钢筋笼或钢筋网的区域,同时定位马道架设的位置;
步骤五:马道安装,根据施工场地的定位放线成果,安装马道,调整梳尺中心间距为设计钢筋间距;
步骤六:钢筋绑扎,钢筋从钢筋定位孔穿过,使相邻钢筋的间距和设计要求一致,钢筋下部安装保护层
步骤七:模板安装,通过马道运输侧墙内模板,施工场区外安装侧墙外模板,安装钢筋混凝土模板;
步骤八:浇筑前质量检验,马道作为作业平台进行钢筋质量检查、模板质量检查;
步骤九: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密实,马道用于为施工人员提供振捣作业的工作平台;
步骤十:马道拆除,混凝土振捣作业完成后,混凝土初凝前,施工人员撤出混凝土浇筑作业区域时,同步拆除马道,形成表面光洁平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步骤十一:混凝土养护;
步骤十二:模板拆除;
步骤十三:混凝土工序验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钢筋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马道的配套工艺,其特征在于:如为2层的钢筋笼,则所述步骤六包括以下子步骤:
(1)下层钢筋绑扎;(2)安装梯子筋,包括沿马道腿外侧安装梯子筋,将梯子筋与下层钢筋绑扎固定;(3)上层钢筋绑扎,上层钢筋搭设于梯子筋上,上层钢筋与梯子筋绑扎固定形成钢筋骨架。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含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道及配套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钢筋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马道及配套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在工程施工领域,钢筋混凝土板是一种常用结构形式,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板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弹墨线人工定位钢筋位置的钢筋定位方式,普遍存在钢筋排距间距定位不准确的问题。钢筋混凝土板施工中,马道可以保护钢筋成品,在混凝土浇筑作业中为施工人员提供作业平台,存在功能单一,结构笨重的缺点,在安装过程中也会对钢筋成品产生影响,甚至破环。
[0003]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缺少一种钢筋定位装置,可以精确定位钢筋位置符合设计需求,同时适当提前马道安装工序的工艺,防止马道安装过程破环钢筋成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钢筋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马道及配套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含钢筋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马道,由若干个马道单元组成,马道单元包括马道腿、马道框和钢筋定位装置;用于承载施工人员的面板安装于马道框上部;钢筋定位装置包括梳尺,梳尺安装于马道框两侧,一侧为正面梳尺,一侧为反面梳尺,梳尺上部固定连接伸缩杆,正面梳尺连接的伸缩杆一端固定一端能动,能动端安装挡位调节器,反面梳尺连接的伸缩杆两端均能动,其中,外端安装初始位置调节器,内端安装挡位调节器;梳尺底部向上开设钢筋定位孔。
[000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马道框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公口和连接母口,一个马道单元的连接公口插入另一马道单元的连接母口,依次连接组装成马道。
[0008]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梳尺为钢板,厚度为5mm,所述梳尺底部距离混凝土板下表面3cm;所述面板为1.5m×0.5m的钢丝网片;所述钢筋定位孔宽3cm,钢筋定位孔顶部距马道框下底面5cm;所述马道单元长1.5m,宽0.5m,高0.33m。
[0009]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马道腿为四根方钢,所述马道框为方钢焊接成的框架,所述方钢为30mm×30mm×3mm方钢。
[0010]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为钢质,位于马道框内,马道框底面上开设供梳尺通过的条形孔。
[0011]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含钢筋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马道的配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2] 步骤一:施工准备,包括图纸解析,确定施工场地尺寸和钢筋长度、间距数据;
[0013] 步骤二:进行施工场地清理,形成可以进行定位放线作业的场地条件;
[0014] 步骤三:马道设计,根据钢筋施工场地的长度设计马道长度,根据场地宽度,设计马道数量;
[0015] 步骤四:钢筋定位放线,定位需架设钢筋笼或钢筋网的区域,同时定位马道架设的位置;
[0016] 步骤五:马道安装,根据施工场地的定位放线成果,安装马道,调整梳尺中心间距为设计钢筋间距;
[0017] 步骤六:钢筋绑扎,钢筋从钢筋定位孔穿过,使相邻钢筋的间距和设计要求一致,钢筋下部安装保护层
[0018] 步骤七:模板安装,通过马道运输侧墙内模板,施工场区外安装侧墙外模板,安装钢筋混凝土模板;
[0019] 步骤八:浇筑前质量检验,马道作为作业平台进行钢筋质量检查、模板质量检查;
[0020] 步骤九: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密实,马道用于为施工人员提供振捣作业的工作平台;
[0021] 步骤十:马道拆除,混凝土振捣作业完成后,混凝土初凝前,施工人员撤出混凝土浇筑作业区域时,同步拆除马道,形成表面光洁平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0022] 步骤十一:混凝土养护;
[0023] 步骤十二:模板拆除;
[0024] 步骤十三:混凝土工序验收。
[002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如为2层的钢筋笼,则所述步骤六包括以下子步骤:
[0026] (1)下层钢筋绑扎;(2)安装梯子筋,包括沿马道腿外侧安装梯子筋,将梯子筋与下层钢筋绑扎固定;(3)上层钢筋绑扎,上层钢筋搭设于梯子筋上,上层钢筋与梯子筋绑扎固定形成钢筋骨架。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梳尺上开设钢筋定位孔,由钢筋定位孔间距确定钢筋间距;梳尺可以通过伸缩来调节钢筋定位孔中心间距,从而达到控制钢筋的间距可调的效果,另外,可以隔一个钢筋定位孔放一根钢筋来增加钢筋的间距,适合钢筋混凝土桥、路、涵洞、楼板等不同结构的要求。2.马道单元长度较小,重量轻,可以减轻单个马道单元安装、拆卸的难度;马道为一步台,方便行走;马道可以组合各种形式,方便行走;马道工序提前到钢筋绑扎之前进行,安装时不会破坏钢筋成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3.梯子筋安装于马道侧面,在混凝土浇筑前由马道提供支撑,马道拆除后由混凝土提供支撑,梯子筋代替传统工艺措施筋,起到限制2层钢筋间距的作用,改进了传统措施筋钢筋排距采用马凳筋控制钢筋排距不准确的问题;同时梯子筋安装依附于梳尺侧面,保证了梯子筋的垂直度,提高了钢筋绑扎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发明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初始档位)。
[0030] 图3为发明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中间档位)。
[0031] 图4为发明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最大档位)。
[0032] 图5为发明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初始档位)。
[0033] 图6为发明的钢筋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7为发明的梯子筋使用示意图。
[0035] 图8为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0036] 其中:1马道腿,2马道框,3连接公口,4连接母口,5面板,6梳尺,7挡位调节器,8初始位置调节器,9伸缩杆,10梯子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38]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钢筋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马道,其结构包括由若干个马道单元组成,马道单元包括马道腿1、马道框2和钢筋定位装置;用于承载施工人员的面板5安装于马道框2上部,所述面板5为施工人员提供行走和作业的支撑;钢筋定位装置包括梳尺6,梳尺6安装于马道框2两侧,一侧为正面梳尺,一侧为反面梳尺,梳尺6上部固定连接伸缩杆9,正面梳尺连接的伸缩杆9一端固定一端能动(本申请中所述能动均意指可以移动),能动端安装挡位调节器7,反面梳尺连接的伸缩杆9两端均能动,其中,外端安装初始位置调节器8,初始位置调节器8用于调节反向梳尺外端的初始位置,内端安装挡位调节器7。挡位调节器7均用于调整梳尺6间距。
[0039] 梳尺6底部向上开设钢筋定位孔,梳尺6可以通过钢筋定位孔限制钢筋左右位移,保证钢筋的间距为梳尺6的预设间距。反面梳尺用于在正面梳尺数量不够的时候提供钢筋定位孔,且反面梳尺还需要配合正面梳尺的位置,使得绑扎的钢筋平行,所以反面梳尺是两端都可以移动的,调整好合适位置后的挡位调节器7和初始位置调节器8都可以定。
[0040] 优选的,所述马道框2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公口3和连接母口4,一个马道单元的连接公口3插入另一马道单元的连接母口4,依次连接组装成马道。优选的,所述梳尺6底部距离混凝土板下表面3cm。
[0041] 优选的,所述梳尺6为钢板,厚度为5mm,理论重量12kg;所述面板5为1.5m×0.5m的钢丝网片,理论质量2kg;所述钢筋定位孔宽3cm,钢筋定位孔顶部距马道框2下底面5cm;所述马道单元长1.5m,宽0.5m,高0.33m。所述马道腿1为四根方钢,所述马道框2为方钢焊接成的框架,所述方钢为30mm×30mm×3mm方钢,理论质量2.39kg/m,马道腿1及马道框2重量控制在18kg以内。可控制成品质量在50kg以内,使成年男性可以方便地安装和使用。
[0042]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9为钢质,位于马道框2内,马道框2底面上开设供梳尺6通过的条形孔。
[0043]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钢筋定位装置的混凝土施工马道的配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4] 步骤一:施工准备,包括图纸解析,确定施工场地尺寸和钢筋长度、间距数据;
[0045] 步骤二:进行施工场地清理,形成可以进行定位放线作业的场地条件;
[0046] 步骤三:马道设计,根据钢筋施工场地的长度设计马道长度,根据场地宽度,设计马道数量,例如8*20米的场地,设计马道长度20米,设计马道数量4条(8m÷2m/条=4条,即马道中心线左右1m施工作业均可利用马道,4条可满足施工要求);
[0047] 步骤四:钢筋定位放线,定位需架设钢筋笼或钢筋网的区域,同时定位马道架设的位置;
[0048] 步骤五:马道安装,根据施工场地的定位放线成果,安装马道,调整梳尺6中心间距为设计钢筋间距,确保之后钢筋绑扎符合设计要求;
[0049] 步骤六:钢筋绑扎,钢筋从钢筋定位孔穿过,使相邻钢筋的间距和设计要求一致,钢筋下部安装保护层垫块,保证下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0050] 步骤七:模板安装,通过马道运输侧墙内模板,防止因内模板施工踩踏钢筋笼成品,保护了钢筋笼在混凝土施工前免受破坏,施工场区外安装侧墙外模板,安装钢筋混凝土模板;
[0051] 步骤八:浇筑前质量检验,马道作为作业平台进行钢筋质量检查、模板质量检查;
[0052] 步骤九: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密实,马道用于为施工人员提供振捣作业的工作平台;
[0053] 步骤十:马道拆除,混凝土振捣作业完成后,混凝土初凝前,施工人员撤出混凝土浇筑作业区域时,同步拆除马道,形成表面光洁平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0054] 步骤十一:混凝土养护;
[0055] 步骤十二:模板拆除;
[0056] 步骤十三:混凝土工序验收。
[0057] 步骤十一、步骤十二、步骤十三与传统混凝土构筑物施工要求一致,不再赘述。
[0058] 如为2层的钢筋笼,则所述步骤六包括以下子步骤:
[0059] (1)下层钢筋绑扎;(2)安装梯子筋10,包括沿马道腿1外侧安装梯子筋10,将梯子筋10与下层钢筋绑扎固定;(3)上层钢筋绑扎,上层钢筋搭设于梯子筋10上,确保了上下2层钢筋间距,上层钢筋与梯子筋10绑扎固定形成钢筋骨架,同时由于马道本身的刚性,确保了钢筋骨架不变形、不位移,提高了绑扎钢筋笼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所述梯子筋10是在钢筋绑扎过程中采用的措施钢筋,定制加工,梯子筋10与钢筋混凝土主受钢筋规格相同,长度为与马道同长,宽度为混凝土板厚度减2倍保护层厚度再减上、下两层钢筋直径;梯子筋10配合梳尺6控制钢筋排距,混凝土浇筑施工后构成结构主体,是本工艺的消耗材料。
[0060]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