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910909402.6 申请日 2019-09-25 公开(公告)号 CN110656547A 公开(公告)日 2020-01-07
申请人 太仓标美海绵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范丽;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混凝土 道路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浇筑道路 基层 ,道路基层在两端在浇筑时留有开槽,开槽外端视作基层凸起;浇筑道路 覆盖 层 ,道路覆盖层的横截面形状为凹字形,即道路覆盖层两侧为凸槛、中间为凹陷槽,凸槛的尺寸与道路基层的开槽一致,凹陷槽的长度为道路基层的基层凸起长度的两倍;道路覆盖层覆盖两个相邻的道路基层的基层凸起端;道路基层之间连接有传 力 轴;在浇筑道路基层时,在道路基层的衔接处设置 钢 板组,钢板组之间设有空隙,空隙用于安装胀缝板;当安装道路覆盖层时,道路覆盖层与道路基层之间也设置有钢板组。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浇筑道路基层,所述道路基层在两端在浇筑时留有开槽,开槽外端视作基层凸起;
浇筑道路覆盖层,所述道路覆盖层的横截面形状为凹字形,即所述道路覆盖层两侧为凸槛、中间为凹陷槽,所述凸槛的尺寸与所述道路基层的所述开槽一致,所述凹陷槽的长度为所述道路基层的基层凸起长度的两倍;
所述道路覆盖层覆盖两个相邻的所述道路基层的基层凸起端;
所述道路基层之间连接有传轴;
在浇筑所述道路基层时,在所述道路基层的衔接处设置板组,所述钢板组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空隙用于安装胀缝板;当安装所述道路覆盖层时,所述道路覆盖层与所述道路基层之间也设置有所述钢板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道路基层的浇筑,铺设钢筋网包括以下步骤:
S01:通过红外线确认横向基准线;
S02:在基准线上每隔一定距离敲定第一限位轴,第一限位轴为钢筋轴;
S03:第一限位轴为对称轴在第一限位轴两侧分别再各敲定若干第一限位轴,该些第一限位轴为一组;
S04:以每组第一限位轴为参照,间隔一定距离敲定一组第一限位轴,每组第一限位轴呈纵向排布;
S05:在纵向排布的每组第一限位轴上架设第一纵向钢筋;
S06:操作轮间距与横向的两组第一限位轴最大间隔一致的施工车沿着第一纵向钢筋的朝向行进;
S07:操作施工车每隔一定的距离在第一纵向钢筋上标定一组施工位置
S08:在横向相邻的两组第一纵向钢筋上被标定的施工位置架设横向钢筋;
S09:在横向钢筋所在的横向位置的两侧再敲定若干长度为第一限位轴两倍的第二限位轴;
S10:在第二限位轴上架设横向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道路基层的浇筑,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最外侧的横向钢筋以及第一纵向钢筋外侧设置第一浇筑模板;
S12:对于第一浇筑模板限定的区域进行浇筑混凝土;
S13:在第二限位轴对应的横向钢筋外侧设置第二浇筑模板;
S:在第二浇筑模板中浇筑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横向钢筋与第一纵向钢筋交叉的位置向外扩散钢筋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轴接触第一纵向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道路覆盖层的浇筑,包括以下步骤:
S:确认与第二限位轴长度一致的第三限位轴,第三限位轴的相对位置与第二限位轴一致;
S16:在第三限位轴的纵向方向铺设第二纵向钢筋;
S17:在第三限位轴的横向方向铺设横向钢筋;
S:构筑截面为凹字形的浇筑模型,将道路覆盖层的钢筋倒置于截面为凹字形的浇筑模型中;
S19:向截面为凹字形的浇筑模型中浇筑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胀缝板的安装时,包括以下步骤:
S20:向所述钢板组的空隙浇灌填缝料;
S21:将所述钢板组提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铺设横向钢筋时,在所述第一纵向钢筋以及所述第二纵向钢筋上铺设固定钢筋;在所述横向钢筋上也铺设固定钢筋。

说明书全文

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泥混凝土道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成本低、结构强度不高、纯水泥混凝土浇筑成型的道路;另一种是成本高、结构强度高、在水泥混凝土内带有筋加强结构的道路。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载重汽车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重,载重100吨以上的汽车在道路上行驶也不断增多。对于利用纯水泥混凝土浇筑成型的道路来说,由于其抗压、抗震、抗折性能都不理想,其路面难以承受载重较重的汽车行驶,因此该种道路的使用寿命一般比较短,道路使用寿命短会造成资源浪费,重新修补或修建道路又会浪费大量的人、物力。
[0003] 现如今,对于加强结构的混凝土道路,在进行道路浇筑时往往是一体化的浇筑,从而需要额外的进行开设胀缝板等道路保护的工作;另外,对于一体化的道路,在发生道路损坏进行抢修时由于振动的传播,往往会波及近邻部分的道路,且由于钢筋网统一,在敲碎损坏路面时往往会损伤钢筋网,从而使得道路修复困难;再者,当道路产生膨胀等状况时,道路内部无法得到缓解。

发明内容

[0004] 发明目的:针对对于加强结构的混凝土道路,在进行道路浇筑时往往是一体化的浇筑,从而需要额外的进行开设胀缝板等道路保护的工作;另外,对于一体化的道路,在发生道路损坏进行抢修时由于振动的传播,往往会波及近邻部分的道路,且由于钢筋网统一,在敲碎损坏路面时往往会损伤钢筋网,从而使得道路修复困难;再者,当道路产生膨胀等状况时,道路内部无法得到缓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
[0005] 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浇筑道路基层,所述道路基层在两端在浇筑时留有开槽,开槽外端视作基层凸起;
浇筑道路覆盖层,所述道路覆盖层的横截面形状为凹字形,即所述道路覆盖层两侧为凸槛、中间为凹陷槽,所述凸槛的尺寸与所述道路基层的所述开槽一致,所述凹陷槽的长度为所述道路基层的基层凸起长度的两倍;
所述道路覆盖层覆盖两个相邻的所述道路基层的基层凸起端;
所述道路基层之间连接有传力轴;
在浇筑所述道路基层时,在所述道路基层的衔接处设置钢板组,所述钢板组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空隙用于安装胀缝板;当安装所述道路覆盖层时,所述道路覆盖层与所述道路基层之间也设置有所述钢板组。
[00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对于所述道路基层的浇筑,铺设钢筋网包括以下步骤:S01:通过红外线确认横向基准线;
S02:在基准线上每隔一定距离敲定第一限位轴,第一限位轴为钢筋轴;
S03:第一限位轴为对称轴在第一限位轴两侧分别再各敲定若干第一限位轴,该些第一限位轴为一组;
S04:以每组第一限位轴为参照,间隔一定距离敲定一组第一限位轴,每组第一限位轴呈纵向排布;
S05:在纵向排布的每组第一限位轴上架设第一纵向钢筋;
S06:操作轮间距与横向的两组第一限位轴最大间隔一致的施工车沿着第一纵向钢筋的朝向行进;
S07:操作施工车每隔一定的距离在第一纵向钢筋上标定一组施工位置
S08:在横向相邻的两组第一纵向钢筋上被标定的施工位置架设横向钢筋;
S09:在横向钢筋所在的横向位置的两侧再敲定若干长度为第一限位轴两倍的第二限位轴;
S10:在第二限位轴上架设横向钢筋。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对于所述道路基层的浇筑,还包括以下步骤:S11:在最外侧的横向钢筋以及第一纵向钢筋外侧设置第一浇筑模板;
S12:对于第一浇筑模板限定的区域进行浇筑混凝土;
S13:在第二限位轴对应的横向钢筋外侧设置第二浇筑模板,第二浇筑模板陷入混凝土一定深度;
S:在第二浇筑模板中浇筑混凝土。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横向钢筋与第一纵向钢筋交叉的位置向外扩散钢筋轴。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传力轴接触第一纵向钢筋。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对于所述道路覆盖层的浇筑,包括以下步骤:S:确认与第二限位轴长度一致的第三限位轴,第三限位轴的相对位置与第二限位轴一致;
S16:在第三限位轴的纵向方向铺设第二纵向钢筋;
S17:在第三限位轴的横向方向铺设横向钢筋。
[0011] S:构筑截面为凹字形的浇筑模型,将道路覆盖层的钢筋倒置于截面为凹字形的浇筑模型中;S19:向截面为凹字形的浇筑模型中浇筑混凝土。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当进行胀缝板的安装时,包括以下步骤:S20:向所述钢板组的空隙浇灌填缝料;
S21:将所述钢板组提出。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铺设横向钢筋时,在所述第一纵向钢筋以及所述第二纵向钢筋上铺设固定钢筋;在所述横向钢筋上也铺设固定钢筋。
[0014]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分隔道路基层以及道路覆盖层,以模化的方式进行道路的浇筑以及拼接,从而使得道路的胀缝板等保护结构有直接的空间进行安装,避免了施工困难;
2.当发生路面损坏时,可以根据损坏的位置更换道路基层或道路覆盖层,使得道路修复的更具有目的性以及时效性;避免了由传统的修复时需要敲碎道路时,由于振动的传播,往往会波及近邻部分的道路,且由于钢筋网统一,在敲碎损坏路面时往往会损伤钢筋网,从而使得道路修复困难的问题;
3.模块化的道路便于留出空隙,当道路产生膨胀等状况时,便于对道路产生一定的缓解。
附图说明
[0015]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16] 图1为本发明道路基层钢筋网架设步骤图;图2为本发明道路基层浇筑步骤图;
图3为本发明道路覆盖层浇筑步骤图;
图4为本发明胀缝板设置步骤图;
图5为本发明道路基层钢筋网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道路基层钢筋网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道路覆盖层钢筋网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道路基层与道路覆盖层接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 参考图为图1-8。一种混凝土道路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浇筑道路基层1,所述道路基层1在两端在浇筑时留有开槽2,开槽2外端视作基层凸起
3;
浇筑道路覆盖层4,所述道路覆盖层4的横截面形状为凹字形,即所述道路覆盖层4两侧为凸槛5、中间为凹陷槽6,所述凸槛5的尺寸与所述道路基层1的所述开槽2一致,所述凹陷槽6的长度为所述道路基层1的基层凸起3长度的两倍;
所述道路覆盖层4覆盖两个相邻的所述道路基层1的基层凸起3端;
所述道路基层1之间连接有传力轴7;
在浇筑所述道路基层1时,在所述道路基层1的衔接处设置钢板组,所述钢板组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空隙用于安装胀缝板9;当安装所述道路覆盖层4时,所述道路覆盖层4与所述道路基层1之间也设置有所述钢板组。
[001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对于所述道路基层1的浇筑,铺设钢筋网包括以下步骤:S01:通过红外线确认横向基准线;
S02:在基准线上每隔一定距离敲定第一限位轴10,第一限位轴10为钢筋轴;
S03:第一限位轴10为对称轴在第一限位轴10两侧分别再各敲定若干第一限位轴10,该些第一限位轴10为一组;
S04:以每组第一限位轴10为参照,间隔一定距离敲定一组第一限位轴10,每组第一限位轴10呈纵向排布;
S05:在纵向排布的每组第一限位轴10上架设第一纵向钢筋11;
S06:操作轮间距与横向的两组第一限位轴10最大间隔一致的施工车沿着第一纵向钢筋11的朝向行进;
S07:操作施工车每隔一定的距离在第一纵向钢筋11上标定一组施工位置;
S08:在横向相邻的两组第一纵向钢筋11上被标定的施工位置架设横向钢筋12;
S09:在横向钢筋12所在的横向位置的两侧再敲定若干长度为第一限位轴10两倍的第二限位轴13;
S10:在第二限位轴13上架设横向钢筋12。
[002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对于所述道路基层1的浇筑,还包括以下步骤:S11:在最外侧的横向钢筋12以及第一纵向钢筋11外侧设置第一浇筑模板;
S12:对于第一浇筑模板限定的区域进行浇筑混凝土;
S13:在第二限位轴13对应的横向钢筋12外侧设置第二浇筑模板,第二浇筑模板陷入混凝土一定深度;
S:在第二浇筑模板中浇筑混凝土。
[002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横向钢筋12与第一纵向钢筋11交叉的位置向外扩散钢筋轴16。
[002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传力轴7接触第一纵向钢筋11。
[002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对于所述道路覆盖层4的浇筑,包括以下步骤:S:确认与第二限位轴13长度一致的第三限位轴20,第三限位轴20的相对位置与第二限位轴13一致;
S16:在第三限位轴20的纵向方向铺设第二纵向钢筋19;
S17:在第三限位轴20的横向方向铺设横向钢筋12。
[0024] S:构筑截面为凹字形的浇筑模型,将道路覆盖层4的钢筋倒置于截面为凹字形的浇筑模型中;S19:向截面为凹字形的浇筑模型中浇筑混凝土。
[002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当进行胀缝板9的安装时,包括以下步骤:S20:向所述钢板组的空隙浇灌填缝料;
S21:将所述钢板组提出。
[002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铺设横向钢筋12时,在所述第一纵向钢筋11以及所述第二纵向钢筋19上铺设固定钢筋;在所述横向钢筋12上也铺设固定钢筋。
[0027]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进行道路施工时,先对道路的基层进行铺设,在需要浇筑道路的一端的一侧安置一个红外线装置,利用红外线装置照向道路的另一端,测量红外线与道路一侧的度,调整红外线装置的朝向,当测量红外线与道路一侧的夹角成90°时,确认红外线垂直道路的侧面;红外线相对于路基的表面的直线作为铺设的基准线,在基准线上,每个一定的距离敲定一个第一限位轴10,先第一限位轴10的两侧再敲定若干第一限位轴10,例如,可以在先敲定的第一限位轴10的四个发散的角上各敲定一个第一限位轴10,这样对于一组第一限位轴10,就有五根第一限位轴10,五根第一限位轴10呈现X型;
设置第一间隔距离以及第二间隔距离,利用相同的方法,与基准线相隔第一间隔距离设置第二条基准线,再以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一限位轴10的敲定;基于第二条基准线,以第二间隔距离作为间距,设置第三条基准线,再以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一限位轴10的敲定;进而,反复的通过第一间隔距离与第二间隔距离进行基准线的测定,即基准线之间分别交替以第一间隔距离、第二间隔距离作为间隔。
[0028] 在基准线确定后,以上述的方案在所有的基准线上敲定第一限位轴10,形成X状的若干第一限位轴10视为一个组。各个组之间互相都有一定的间隔,在横向上,将所有在同一个横向的基准线上的第一限位轴10组上铺设横向钢筋12,并通过焊接的方法将横向钢筋12焊接到第一限位轴10上,对于第一限位轴10以及横向钢筋12,可以根据第一限位轴10的高度焊接多层横向钢筋12;由于每一组呈X状排列的第一限位轴10可以被视为三个层次,因此,对于每个横向上的第一限位轴10组,在每个层次的第一限位轴10所构成的一条直线上焊接横向钢筋12,因此,在横向钢筋12焊接完后,每个横向的基准线上都会有平面上的三个层次的横向钢筋12。
[0029] 对于纵向上的第一限位轴10组,可以通过与横向钢筋12的铺设以及焊接方法一致的步骤进行第一纵向钢筋11的铺设以及焊接,区别在于,对于第一纵向钢筋11,只铺设于间距为第一间隔距离的第一限位轴10组上,在铺设横向钢筋12以及第一纵向钢筋11时,可以交替的进行铺设,例如,在竖直方向上,先铺设并焊接一层横向钢筋12,再铺设并焊接一层纵向钢筋,以此反复直到铺设到最上层的纵向钢筋。
[0030] 对于每个第一限位轴10的组,在每个第一限位轴10旁设置一个第二限位轴13,通过与第一限位轴10铺设并焊接横向钢筋12相同的方法在第二限位轴13上铺设横向钢筋12。
[0031] 在第一限位轴10以及第二限位轴13上铺设并焊接好钢筋后,根据浇筑路面的尺寸设置路面的模具,将钢筋包围,进而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时,做到如下几点模板尺寸、位置、高度、脱模剂的涂刷质量支撑是否牢固,模板内杂物的清理等。预埋伸缝板和钢筋安放位置是否正确。传力杆是否与伸缝垂直,绑扎是否牢固,套管是否套好。检查已完混凝土板侧面是否涂刷沥青。摊铺混凝土时应预留沉落高度,一般应高出模板2-2.5cm。
[0032] 一块混凝土板必须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将混凝土铺平,再在第二限位轴13旁设置模具板,模具板可以固定于先前浇筑下层的道路基层1时设置的模具板上,在模具板设置好后,向模具板浇筑混凝土。
[0033] 对于先后的两次浇筑,在混凝土填满模具板围成的区域后,对混凝土进行摊铺混凝土的工序。
[0034] 其中,以每个第一间隔距离作为道路基层1的分隔。在第一间隔距离中设置模具板时,可以在第一间隔距离的中线上设置一个模具板,在混凝土定型后将模具板提出,模具板所留出的空间即可以作为设置钢板组的空隙,从而可以按照既定步骤对模具板留出的空间中设置胀缝板9。
[0035] 在进行道路覆盖层4的浇筑时,根据浇筑道路基层1的实际尺寸构筑截面为凹字形的浇筑模型。对于道路覆盖层4,在设置钢筋网时,根据对道路基层1的钢筋网的设定方法,在凹字形模具的凹陷处设置第三限位轴20,再在第三限位轴20上焊接第二纵向钢筋19,进而在凹字形模型中浇筑混凝土,并摊铺混凝土。
[0036] 进而,进行道路基层1以及道路覆盖层4的接合,将凹字形的道路覆盖层4倒扣在道路基层1上,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道路覆盖层4的浇筑时,模具的长度相较于相邻的道路基层1为道路覆盖层4留出的空间的长度而言较短,因此,在道路覆盖层4与道路基层1接合时,道路基层1与道路覆盖层4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在空隙里按照上述方法安装胀缝板9。
[0037]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