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顶篷、地面加工机和用于改变保护顶篷的位置的方法

申请号 CN202110666833.1 申请日 2021-06-16 公开(公告)号 CN115478712A 公开(公告)日 2022-12-16
申请人 维特根有限公司; 发明人 法兰克·勇;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保护顶篷,其包括顶篷本体、顶篷 基座 和用于将顶篷本体连接到顶篷基座的第一 连杆 和第二连杆,顶篷本体能够在第一 位置 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每一个分别枢转地连接到顶篷本体和顶篷基座,并且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每一个与顶篷本体和顶篷基座中的每一个之间的枢转连接位置处形成的枢 转轴 线相互平行,使得通过操纵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和/或顶篷本体,顶篷本体能够相对于顶篷基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该保护顶篷(1)包括:
顶篷本体(3),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顶篷基座(4),和
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用于将顶篷本体(3)连接到顶篷基座(4),
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中的每一个分别枢转地连接到顶篷本体(3)和顶篷基座(4),并且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每一个与顶篷本体(3)和顶篷基座(4)中的每一个之间的枢转连接位置处形成的枢转轴线相互平行,使得通过操纵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和/或顶篷本体(3),顶篷本体(3)能够相对于顶篷基座(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顶篷本体(3)和顶篷基座(4)构成四杆连杆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保护顶篷(1)还包括至少一个操纵部件(8),所述至少一个操纵部件(8)能够驱使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和顶篷本体(3)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操纵该操纵部件(8),顶篷本体(3)能够相对于顶篷基座(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操纵部件(8)附接于第一连杆(5)和/或第二连杆(6),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操纵部件(8)与相应的连杆形成具有枢转点的杠杆结构,该至少一个操纵部件(8)与相应的连杆连接在枢转点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操纵部件(8)包括连接部段(12)和施部段(13),连接部段(12)连接到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6),施力部段(13)连接到连接部段(12),所述至少一个操纵部件(8)的连接部段(12)位于所述至少一个操纵部件(8)所附接到的连杆的两个枢转连接点的连线(L)上,并且施力部段(13)与连接部段(12)之间为100‑150°的(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施力部段(13)与连接部段(12)之间为120‑130°的角(α)。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操纵部件(8)与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集成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操纵部件(3)是液压、电动或气动驱动装置,其直接作用在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和顶篷本体(3)中的至少一个上,或者通过间接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和顶篷本体(3)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均向外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顶篷本体(3)在顶篷本体(3)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均抵靠于顶篷基座(4)。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顶篷本体(3)设置有连接构件(9),连接构件(9)随顶篷本体(3)一起移动,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分别枢转地连接到连接构件(9)。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连接构件(9)在顶篷本体(3)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均抵靠于顶篷基座(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第一连杆(5)通过第一轴(18)枢转地连接到顶篷基座(4),并且第二连杆(6)通过第二轴(19)枢转地连接到顶篷基座(4),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构件(9)抵靠于第一轴(18),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构件(9)抵靠于第二轴(19)。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连接构件(9)的底部边缘设置有一个开口(17),第一轴(18)或第二轴(19)分别地在顶篷本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被容纳在开口(17)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一对第一连杆(5)和一对第二连杆(6)均分别地设置在顶篷基座(4)和连接构件(9)地两相对侧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保护顶篷(1)还包括定装置(14),用于在顶篷本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将顶篷本体(3)锁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锁定装置(14)设置在顶篷本体(3)上,并且随顶篷本体(3)一起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顶篷基座(4)上设置有两个锁定孔(7,7a),用于与锁定装置(14)相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锁定装置(14)包括壳体(26)、销(27)和弹簧元件(28),销(27)能够在原始位置和拔出位置之间运动,当销(27)在原始位置时,弹簧元件(28)不被压缩,当销(27)在拔出位置时,弹簧元件(28)被压缩。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销(27)具有设置在其上的止挡(29),并且通过旋转销(27)使止挡(29)与壳体中的相应部结合,销(27)能够被保持在拔出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顶篷基座(4)上设置有两个切换元件(15,16),并且两个切换元件(15,16)靠近销(27)的运动轨迹布置,销(27)的运动轨迹为当顶篷本体(3)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和反向运动时的轨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销(27)具有翼部(31),所述翼部(31)从销(27)的末端径向延伸,当翼部(31)与切换元件(15,16)接触时,切换元件(15,16)触发销(27)进行旋转,使得销(27)从拔出位置被释放。
23.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顶篷(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置是顶篷本体(3)被伸展的操作位置,相对于被伸展的操作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顶篷本体(3)被缩回的运输位置。
24.一种地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地面加工机包括操作员平台和根据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顶篷(1),保护顶篷(1)对应于操作员平台布置以用于保护操作员。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地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在地面加工机的横向平方向上,保护顶篷(1)的顶篷本体(3)能够相对于操作员平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地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置是被伸展的操作位置,在该被伸展的操作位置处保护顶篷(1)的顶篷本体(3)自地面加工机的机架的横向外侧突出,所述第二位置是被缩回的运输位置,在该被缩回的运输位置处保护顶篷(1)的顶篷本体(3)不突出地面加工机占据的面之外。
27.根据权利要求24‑26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面加工机是铣路机、回收机、稳定机或露天采矿机。
28.用于改变地面加工机的保护顶篷(1)的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保护顶篷(1)是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顶篷(1),所述保护顶篷(1)对应于操作员平台布置以用于保护操作员,
该方法包括相对于地面加工机的操作员平台伸展和收缩保护顶篷(1)的顶篷本体(3)的步骤。

说明书全文

保护顶篷、地面加工机和用于改变保护顶篷的位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顶篷,其包括顶篷本体、顶篷基座和用于将顶篷本体连接到顶篷基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顶篷本体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每一个分别枢转地连接到顶篷本体和顶篷基座,并且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每一个与顶篷本体和顶篷基座中的每一个之间的枢转连接位置处形成的枢转轴线相互平行,使得通过操纵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和/或顶篷本体,顶篷本体能够相对于顶篷基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地面加工机,其包括操作员平台和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保护顶篷,保护顶篷对应于操作员平台布置以用于保护操作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改变地面加工机的保护顶篷的位置的方法,包括相对于地面加工机的操作员平台伸展和收缩保护顶篷的顶篷本体的步骤。

背景技术

[0002] 关于建筑机械,例如地面加工机,在操作员平台上方设置有保护顶篷,以保护操作员免受阳光或雨的影响。在现有技术中,建筑机械上的保护顶篷的位置变化是通过轴承机构实现的,如滑动轴承和滚动接触轴承,滚动接触轴承也被称为滚珠丝杠。然而,通过滑动轴承实现的位置改变结构使得保护顶篷在位置改变过程中非常频繁地和容易地被卡住,并且需要相当大的量才能使保护顶篷移动。虽然由滚动接触轴承实现的位置改变结构所需的力很小,但滚动接触轴承的成本很高。
[0003] 因此,非常需要一种能够以较小的力和较低的成本轻松地使保护顶篷的位置改变的保护顶篷位置改变结构。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如前所述地保护顶篷,使得顶篷本体的位置能够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机械的顶篷以较小的力和较低的成本被更好地改变。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这种保护顶篷的地面加工机,使机器的操作员得到更好的保护。
[0005]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保护顶篷的以下特征实现。
[0006] 保护顶篷包括顶篷本体、顶篷基座和用于将顶篷本体连接到顶篷基座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顶篷本体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顶篷基座是静止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每一个分别枢转地连接到顶篷本体和顶篷基座,并且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每一个与顶篷本体和顶篷基座中的每一个之间的枢转连接位置处形成的枢转轴线相互平行,使得通过操纵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和/或顶篷本体,顶篷本体能够相对于顶篷基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顶篷本体和顶篷基座构成四杆连杆机构,其使得顶篷本体的位置能够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机械的顶篷以较小的力和较低的成本被更好地改变。
[0008] 与本发明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保护顶篷不同,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是通过四杆连杆机构实现的,该四杆连杆机构由保护顶篷的顶篷本体、顶篷基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一起构成。具体地,保护顶篷的顶篷本体和顶篷基座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被连接,其中第一连杆分别地枢转连接到顶篷本体和顶篷基座中的每一个,并且第二连杆分别枢转地连接到顶篷本体和顶篷基座中的每一个,并且在第一连杆分别与顶篷本体和顶篷基座中的每一个之间的连接点处的枢转轴线,与在第二连杆分别与顶篷本体和顶篷基座中的每一个之间的连接点处的枢转轴线相互平行,使得顶篷本体、顶篷基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共同形成能够被操纵的四杆连杆机构。通过操纵顶篷本体、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至少一个,顶篷本体能够相对于顶篷基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0009] 这具有的优势在于,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保护顶篷没有中间位置,只有运输(最左)位置和操作(最右)位置,但是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的位置能够用较小的力和较低的成本比现有技术的建筑机械的保护顶篷更好地改变。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保护顶篷还包括至少一个操纵部件,该至少一个操纵部件能够驱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顶篷本体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操纵该操纵部件,顶篷本体能够相对于顶篷基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该至少一个操纵部件附接于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并且该至少一个操纵部件与相应的连杆形成具有枢转点的杠杆结构,该至少一个操纵部件与相应的连杆连接在枢转点处。这具有的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毫不费力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在顶篷本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顶篷本体。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操纵部件连接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一个上,并且操纵部件与相应的连杆一起新城一个杠杆结构,其中由相应的连杆与顶篷本体和顶篷基座中之一的枢转连接形成的枢转连接点作为杠杆结构的支点。可替代地,至少一个操纵部件分别连接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操纵部件和该操纵部件所连接到地连杆形成杠杆结构。
[0012] 根据本发明地保护顶篷,该至少一个操纵部件包括连接部段和施力部段,连接部段连接到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施力部段连接到连接部段,该至少一个操纵部件的连接部段位于该至少一个操纵部件所附接到的连杆的两个枢转连接点的连线上,并且施力部段与连接部段之间为100‑150°的。这里将根据操纵部件连接到第二连杆的情况进行说明。具体地,第二连杆具有枢转地连接到顶篷本体地第一枢转连接点和枢转地连接到顶篷基座的第二枢转连接点,第一枢转连接点和第二枢转连接点之间的连线与操纵部件的施力部段成一角度设置,该角度范围为100‑15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施力部段与连接部段之间为120‑130°的角。在一些更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角为120°,125°或130°。这具有的优势在于,在该角度的范围内,需要较小的力就能够驱动操纵部件所连接到的相应连杆。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该至少一个操纵部件与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集成在一起。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操纵部件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的一个集成在一起。这具有的优势是,能够使操纵部件与操纵部件所连接到的相应连杆一体化地被制造、安装和使用,这不仅提供了更好地结构强度,而且还减少了所需地部件数量,便于安装和使用,以及降低成本。
[0014] 可替代地,该至少一个操纵部件是液压、电动或气动驱动装置,其直接作用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顶篷本体中的至少一个上,或者通过间接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顶篷本体中的至少一个。在另一可替代地实施例中,操纵部件通过另外地枢转连接与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形成一个新的枢转相关的结构,该枢转相关的结构使得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能够被驱动进行运动。
[0015]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都是向外弯曲的。这样的优势是有利于保护顶篷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有利于操纵部件引入的驱动力在连杆和顶篷本体之间的传递。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顶篷本体在顶篷本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均抵靠于顶篷基座。这具有的优势在于,顶篷本体能够通过与顶篷基座相抵而停在其所需的位置,而不需要额外的止挡元件。
[0017]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顶篷本体设置有连接构件,连接构件随顶篷本体一起移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枢转地连接到连接构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构件与顶篷本体集成为一体。或者,连接构件通过现有的已知的机械连接手段,如焊接螺栓连接,连接到顶篷本体上。
[0018]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连接构件在顶篷本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均抵靠于顶篷基座。
[0019] 替代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轴枢转地连接到顶篷基座,并且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轴枢转地连接到顶篷基座,在第一位置处连接构件抵靠于第一轴,在第二位置处连接构件抵靠于第二轴。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连接构件的底部边缘设置有一个开口,第一轴或第二轴分别地在顶篷本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被容纳在开口中。
[0020]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一对第一连杆和一对第二连杆均分别地设置在顶篷基座和连接构件地两相对侧上。
[0021]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保护顶篷还包括定装置,用于在顶篷本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将顶篷本体锁定。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锁定装置设置在顶篷本体上,并且随顶篷本体一起移动,并且顶篷基座上设置有两个锁定孔,用于与锁定装置相配合。替代地,锁定装置布置在顶篷基座上,并且用于与锁定装置配合地锁定孔设置在顶篷本体上。
[0022]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锁定装置是弹簧式拉锁,其包括壳体、销和弹簧元件,销能够在原始位置和拔出位置之间运动,当销在原始位置时,弹簧元件不被压缩,当销在拔出位置时,弹簧元件被压缩。具体地,壳体设置在顶篷本体上,销设置在壳体内,弹簧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向销提供负载力,并且销具有原始位置(也称为关闭位置)和拔出位置(也称为打开位置),在拔出位置处,销抵抗弹簧元件的负载静止地保持在壳体上,并且当销从拔出位置释放时,在弹簧元件地作用下销能够返回到其原始位置。
[0023] 当顶篷本体到达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锁定装置的销处于其原始位置并插入相应的锁定孔中,从而使顶篷本体锁定在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销上设置了至少一个径向止挡,通过旋转销使止挡与壳体中的相应部衔接,可以使销保持在拔出位置。销可以沿其纵轴方向向外拉出,然后围绕纵轴旋转,使销的止挡与壳体中的相应部,例如在壳体末端或壳体内部提供的定位部相配合,从而使销定位在其拔出位置,使顶篷本体得以解锁。因此,在将顶篷本体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和从第二位置移东到第一位置之前,操作员可以将锁定装置的销从其原始位置切换到其拔出位置。这时,顶篷本体可以自由地从其第一操作位置转移到第二运输位置,或者反之亦然。
[0024]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顶篷基座上设置有两个切换元件,并且两个切换元件靠近销的运动轨迹布置,销的运动轨迹为当顶篷本体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和反向运动时的轨迹。在顶篷本体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以及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运动中,两个切换元件分别使销从其拔出位置释放出来。
[0025]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销具有翼部,翼部从销的末端径向延伸,当翼部与切换元件接触时,切换元件触发销进行旋转,使得销从拔出位置被释放。在顶篷本体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以及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销能够通过翼部和相应的切换元件之间的衔接而被拨动旋转,因此,当顶篷本体到达最终位置时,销能够从其拔出位置释放。
[0026] 只要顶篷本体离开它的最终位置,锁定装置的翼部必须分别经过这两个切换元件。相应的切换元件将与锁定装置的销的翼部相衔接,并将使得销旋转,导致销能够在保护顶篷到达其最终位置,即第一操作位置和第二运输位置时,从其拔出位置释放。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在保护顶篷到达最终位置之前,弹簧元件不能瞬间推出销,即在中间位置没有相应的孔,销可以进去。因此,只有在到达最终位置时,弹簧才能将销推出并进入相应的锁定孔,并关闭拉锁,即把顶篷本体固定在最终位置。
[0027]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切换元件是L形的旗件,其中L形的旗件的至少竖向部分将在顶篷本体的运动过程中与锁定装置的销的翼部接触,这样销被驱动旋转,然后能够在顶篷本体到达最终位置时从其拔出位置释放。
[0028]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第一位置是顶篷本体被伸展的操作位置,相对于被伸展的操作位置,第二位置是顶篷本体被缩回的运输位置。
[002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面加工机,其包括操作员平台和根据如上所述的保护顶篷,保护顶篷对应于操作员平台布置以用于保护操作员。
[0030] 根据本发明的地面加工机,在地面加工机的横向方向上,保护顶篷的顶篷本体能够相对于操作员平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0031] 根据本发明的地面加工机,第一位置是被伸展的操作位置,在该被伸展的操作位置处保护顶篷的顶篷本体自地面加工机的机架的横向外侧突出,第二位置是被缩回的运输位置,在该被缩回的运输位置处保护顶篷的顶篷本体不突出地面加工机占据的面(footprint)之外。也就是说,当保护顶篷的顶篷本体伸展到操作位置时,保护顶篷的顶篷本体从地面加工机的机架的横向外侧突出,而当顶篷本体缩回到运输位置时,保护顶篷的顶篷本体不突出于地面加工机占据的面。这样具有的优势在于,根据本发明的地面加工机的保护顶篷能够从其不突出于机器占地面积之外的运输位置转移到其突出于地面加工机的机器框架的侧面外侧(也被称为零延伸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是机器的右侧)的操作位置,以更好地保护操作者免受阳光和雨水的影响。地面加工机的保护顶篷没有中间位置,只有运输(最左)和操作(最右)位置。这具有的优势是,提供一种毫不费力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在顶篷本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顶篷本体。
[0032] 根据本发明的地面加工机,地面加工机是铣路机、回收机、稳定机或露天采矿机。
[0033] 本发明还涉及一宗用于改变地面加工机的保护顶篷的位置的方法,上面所述的保护顶篷对应于操作员平台布置以用于保护操作员,该方法包括相对于地面加工机的操作员平台伸展和收缩保护顶篷的顶篷本体的步骤。附图说明
[0034]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0035] 其中:
[0036] 图1示出了具有保护顶篷的地面加工机的操作员平台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保护顶篷处于被伸展的操作位置的状态。
[0037]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操作员平台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保护顶篷处于被缩回的运输位置的状态。
[0038]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的实施例的细节,其中保护顶篷处于被伸展的操作位置的状态。
[0039]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的实施例的细节,其中保护顶篷处于从被伸展的操作位置向被缩回的运输位置切换的状态。
[0040]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的实施例的细节,其中保护顶篷处于被缩回运输位置的状态。
[0041] 图6示出了从基座底部观察保护顶篷的细节,其中示出了相对于操纵部件位于顶篷基座另一侧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0042] 图7在横截面视图中示出了锁定装置的细节,其中锁定装置的销处于其原始位置。
[0043] 图8在横截面视图中示出了锁定装置的细节,其中锁定装置的销处于其拔出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图1示出了具有保护顶篷的地面加工机的操作员平台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保护顶篷处于被伸展的操作位置的状态。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操作员平台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保护顶篷处于被缩回的运输位置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地面加工机是铣路机、回收机、稳定机或露天采矿机。
[0045] 如图1‑2所示,地面加工机具有操作员平台2和保护顶篷1,保护顶篷1通过支撑件与地面加工机的操作员平台2连接,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机器基本上竖直的方向上设置一个支撑柱11。支撑件作为保护顶篷1的基座的一部分,或独立于保护顶篷1的基座设置。
[0046] 如图1‑2所示,保护顶篷1具有顶篷本体3,顶篷本体3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第一位置为被伸展的操作位置,保护顶篷1的顶篷本体3从地面加工机的机架的横向外侧伸出,第二位置为被缩回的运输位置,保护顶篷1的顶篷本体3不伸出地面加工机的占地面之外。在地面加工机的横向水平方向上,保护顶篷1能够相对于操作员平台2在被伸展的操作位置和被缩回的运输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保护地面加工机的操作人员免受阳光或雨水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保护顶篷1的顶篷本体3在顶篷本体3被伸展到操作位置时,从地面加工机的机架的横向侧面外侧伸出,保护顶篷1的顶篷本体3在顶篷本体3缩回到运输位置时,不突出于地面加工机的占地面之外。地面加工机的保护顶篷1没有中间位置,只有运输位置(最左)和操作位置(最右),但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的位置可以以较小的力和较低的成本比现有技术的建筑机械的保护顶篷更好地改变。
[0047] 如图1‑2所示,保护顶篷1进一步包括静止的顶篷基座4和用于连接顶篷本体3和顶篷基座4的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顶篷本体3和顶篷基座4构成了一个四杆连杆机构。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1在第一操作位置和第二运输位置之间的切换是由四杆连杆机构实现的。具体地,第一连杆5分别与顶篷本体3和顶篷基座4中的每一个枢转地连接,而第二连杆6同样分别与顶篷本体3和顶篷基座4中的每一个枢转地连接。并且第一连杆5与顶篷本体3和顶篷基座4中每一个的连接点的枢转轴线,和第二连杆6与顶篷本体3和顶篷基座4中每一个的连接点的枢转轴线相互平行,这样,顶篷本体3、顶篷基座4、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共同构成一个能够被操纵的四杆连杆机构。
[0048] 如图1‑2所示,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都分别向外弯曲,保护顶篷1进一步包括一个与第二连杆6集成在一起的操纵部件。操纵部件和第二连杆6形成具有枢转点的杠杆结构,它们连接在枢转点处。具体地,操纵部件包括与第二连杆6连接的连接部段12和与连接部段12连接的施力部段13。
[0049] 如图1‑2所示,顶篷本体3上设有与顶篷本体3一起移动的连接构件9,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分别与连接件9枢转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构件9与顶篷本体3集成为一体。第一连杆5通过第一轴18与顶篷基座4枢转地连接,第二连杆6通过第二轴19与顶篷基座4枢转地连接,在第一位置处时连接构件9抵靠于第一轴18,在第二位置处时抵靠于第二轴19。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构件9的底部边缘设有一个开口17,第一轴18和第二轴19中的每一个分别在顶篷本体3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被容纳在开口17中。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顶篷基座4包括基座构件10,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分别设置在基座构件10和连接构件9的相对两侧。
[0050]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的实施例的细节,其中保护顶篷处于被伸展的操作位置的状态。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的实施例的细节,其中保护顶篷处于从被伸展的操作位置向被缩回的运输位置切换的状态。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的实施例的细节,其中保护顶篷处于被缩回的运输位置的状态。如图3‑5所示,保护顶篷1的顶篷本体3可以从被伸展的操作位置切换到被缩回的运输位置,反之亦然。这是通过能够被操纵的四杆连杆机构实现的,该机构由顶篷本体3、顶篷基座4、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组成。第一连杆5分别与顶篷本体3和顶篷基座4中的每一个枢转地连接,而第二连杆6同样分别与顶篷本体3和顶篷基座4中的每一个枢转地连接。通过操纵顶篷本体3、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中的至少一个,顶篷可以相对于顶篷基座4在被伸展的操作位置和被缩回的运输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0051] 如图3所示,操纵部件的连接部段12位于第二连杆6的两个枢转连接点的连线上,施力部段13与连接部段12间的角度约为130°。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角度也可以是100°、120°、125°、135°或150°。操作员可以用手握住操纵部件的施力部段13,然后对施力部段13施力,带动第二连杆6,第二连杆6又带动第一连杆5和顶篷本体3移动,最终实现顶篷本体3从操作位置到运输位置或从运输位置到操作位置的移动。
[0052] 如图3‑6所示,两个第一连杆5、5a设置在基座构件10和连接构件9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连杆6、6a设置在在基座构件10和连接构件9的相对两侧。图3‑5示出了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在顶篷本体3和顶篷基座4的一侧。图6示出了第一连杆5a和第二连杆6a在顶篷本体3和顶篷基座4的另一侧。
[0053] 如图1‑6所示,连接构件9包括第一上侧21和平行于第一上侧21的第二上侧22,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与第一上侧21枢转地连接,第一连杆5a和第二连杆6a与第二上侧22枢转地连接。基座构件10包括第一下侧23、与第一下侧平行的第二下侧24以及连接第一下侧和第二下侧的顶板部25,一个第一连杆5和一个第二连杆6的第二端与第一下侧23枢转地连接,另一个第一连杆5a和另一个第二连杆6a的第二端与第二下侧24枢转地连接。
[0054] 与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在图3‑5所示的实施例中,保护顶篷1进一步包括用于将顶篷本体3锁定在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锁定装置1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锁定装置14设置在顶篷本体3上,并与顶篷本体3一起移动,两个锁定孔7、7a设置在顶篷基座4上,用于在顶篷本体3到达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分别与锁定装置14配合。或者,锁定装置14设置在顶篷基座4上,而用于与锁定装置14配合的锁定孔设置在顶篷本体3上。优选地,锁定孔是细长的孔。
[0055] 图7在横截面视图中示出了锁定装置的细节,其中锁定装置的销处于其原始位置。图8在横截面视图中示出了锁定装置的细节,其中锁定装置的销处于其拔出位置。如图7‑8所示,锁定装置14是一个弹簧式拉锁,它包括壳体26、销27和弹簧元件28。壳体26能够固定在顶篷本体3上。销27设置在壳体26中,并且弹簧28设置在壳体26中,用于向销27提供负载力。销27可在原始位置(也被称为关闭位置)和拔出位置(也被称为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销27被向外拉动时,销在壳体26中移动,弹簧元件28被压缩。在销27被拉动并且止挡29沿壳体中的接收槽30移动到特定位置的情况下,销27可以被旋转,使得销27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径向止挡29被容纳在相应部,如壳体26的端面上设置的定位部(图中未显示)。在这种方法中,销被保持在拔出位置,不能返回到原始位置。如果旋转销,使径向止挡29离开定位部,弹簧元件28的力量使销27回到原始位置。也就是说,在将顶篷从第一位置移到第二位置和从第二位置移到第一位置之前,操作员可以将锁定装置14的销27从其原始位置切换到其拔出位置。这时,顶篷本体3能够自由地从其第一操作位置转移到第二运输位置,或反之亦然。
[0056] 在拔出位置,销27在弹簧元件28的作用下保持在壳体26上。如果销27被旋转,其止挡29被移动到壳体端部的接收槽30的开口位置处,销27能够在弹簧元件28的作用下回到其原始位置。当顶篷本体到达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锁定装置的销27处于其原始位置并且插入相应的锁定孔中,从而使顶篷本体被锁定在其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0057] 如图3‑5所示,两个切换元件15、16设置在顶篷基座上,并且两个切换元件靠近销的运动轨迹布置,销的运动轨迹是指当顶篷本体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和反向运动时的轨迹。在顶篷本体3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以及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两个切换元件15、16分别使销27从其拔出位置释放。
[0058] 如图3‑5和图7所示,销27有一个从销末端径向延伸的翼部31,当翼部与切换元件接触时,会触发销进行旋转,从而使销从拔出位置释放。在顶篷本体3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以及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运动过程中,销27能够通过翼部31和相应切换元件15、16的衔接而被拨动旋转,因此,当保护顶篷到达最终位置时,销27能够从其拔出位置被释放。根据本发明的保护顶篷,在保护顶篷到达最终位置之前,弹簧元件28不能瞬间推出销27,也就是说,没有在中间位置销27可以进去的相应孔。因此,只有在到达最终位置时,弹簧28才能将销27推出并进入相应的锁定孔,并关闭拉锁,即把顶篷本体3固定在最终位置。
[0059] 如图3‑5所示,切换元件15、16是L形的旗件,其中至少L形的旗件的竖向部将在顶篷本体3的运动过程中与锁定装置14的销27的翼部31接触,这样,销27被驱动旋转,然后在顶篷本体3到达最终位置时能够从其拔出位置释放。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