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

申请号 CN202410189490.8 申请日 2024-02-20 公开(公告)号 CN117867932A 公开(公告)日 2024-04-12
申请人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子寅; 徐本平; 李浩然; 郭晓光; 陶刘; 姚保才; 杨明; 韩端; 韩凌霄; 赵浩;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公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公路 沥青 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包括 挡板 本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挡板本体内部的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包括有隔板、第一腔室、第二腔室、连接固定组件、挡料组件和调节 手柄 ;与传统木板相比,本发明设置了调整脚、固定栓、方型 水 平泡和连接固定组件,通过以上组件配合可保证相邻两组挡板本体基面相同并便于连接,同时本发明还设置了上挡料组件和下挡料组件,上挡料组件可增高挡板本体的高度且高度尺寸可调,可有效适配各种厚度的沥青路面,下挡料组件可挡住处于挡板本体基面以下的沥青,自适应路面设计有效的对挡板本体基面以下的沥青起到阻挡作用,本装置可重复 回收利用 ,使用效果好。
权利要求

1.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包括挡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挡板本体(1)内部的挡料装置(2);
所述挡料装置(2)包括有隔板(21)、第一腔室(22)、第二腔室(23)、连接固定组件(24)、挡料组件(25)和调节手柄(26),所述挡板本体(1)内部设置有隔板(21)并以隔板(21)为界限将挡板本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22)和第二腔室(23),所述第一腔室(22)和第二腔室(23)内部分别安装有连接固定组件(24)和挡料组件(25),所述连接固定组件(24)和挡料组件(25)一端均贯穿出挡板本体(1)外部,所述调节手柄(26)滑动连接在挡板本体(1)表面,所述调节手柄(26)一端贯穿进挡板本体(1)内部并先后与连接固定组件(24)和挡料组件(25)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组件(24)包括有第一固定基座(241)、第一传动杆架(242)、第一齿形同步带(243)、第一传动锥齿轮(244)、导向部(245)、主传动杆(246)、连接锥齿轮(247)、上连接机构(248)、下连接机构(249)和固定机构(2410),所述第一固定基座(241)均匀螺栓紧固在第一腔室(22)内壁且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传动杆架(242)均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座(241)内壁并通过第一齿形同步带(243)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架(242)一端均贯穿出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锥齿轮(244),所述导向部(245)均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所述主传动杆(246)均转动连接在导向部(245)内壁并位于第一传动锥齿轮(244)一侧,所述连接锥齿轮(247)均固定连接在主传动杆(246)表面并与第一传动锥齿轮(244)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锥齿轮(247)均位于第一传动锥齿轮(244)一侧并与第一传动锥齿轮(244)啮合连接,所述上连接机构(248)和下连接机构(249)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基座(241)左端顶部和第一固定基座(241)右端底部,所述上连接机构(248)一端与主传动杆(246)左端相连接,所述下连接机构(249)一端与主传动杆(246)右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机构(2410)对称设置在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并分别与上连接机构(248)和下连接机构(249)位置相对应,所述上连接机构(248)和下连接机构(249)一端均与固定机构(2410)一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机构(248)包括有螺杆段(2481)、第一滑座(2482)、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一卡槽(2484),所述螺杆段(2481)一体成型设置在主传动杆(246)左端并转动连接在导向部(245)内壁,所述第一滑座(2482)螺纹连接在螺杆段(2481)表面并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卡杆(2483)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座(2482)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卡杆(2483)一端贯穿出挡板本体(1)外部并位于相邻挡板本体(1)中的固定机构(2410)内部,所述第一卡槽(2484)开设在第一固定卡杆(2483)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机构(249)包括有上调节齿轮(2491)、横向螺纹丝杆(2492)、下调节齿轮(2493)、第二滑座(2494)、第二固定卡杆(2495)和第二卡槽(2496),所述上调节齿轮(2491)固定连接在主传动杆(246)右端,所述横向螺纹丝杆(2492)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座(241)右端底部,所述下调节齿轮(2493)固定连接在横向螺纹丝杆(2492)外表面并与上调节齿轮(2491)位置相对应,所述下调节齿轮(2493)与上调节齿轮(2491)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座(2494)螺纹连接在横向螺纹丝杆(2492)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座(241)右端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卡杆(2495)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座(2494)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卡杆(2495)一端贯穿出挡板本体(1)外部并位于相邻挡板本体(1)中的固定机构(2410)内部,所述第二卡槽(2496)开设在第二固定卡杆(2495)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2410)包括有固定座(24101)、连接槽(24102)、管体(24103)、拉杆(24104)、拉伸弹簧(24105)、卡头(24106)和拉架(24107),所述固定座(24101)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所述连接槽(24102)开设在第一固定基座(241)内壁并分别与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位置相对应,所述管体(24103)螺纹连接在固定座(24101)表面并与连接槽(24102)位置相对应,所述拉杆(24104)滑动连接在管体(24103)内壁,所述拉伸弹簧(24105)套设在拉杆(24104)外侧并位于管体(24103)内部,所述拉伸弹簧(24105)一端与管体(24103)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拉杆(24104)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杆(24104)一端贯穿进连接槽(24102)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卡头(24106),所述拉杆(24104)另一端贯穿出挡板本体(1)外部,所述拉架(24107)套设在拉杆(24104)贯穿出挡板本体(1)外部的一端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一端均滑动连接在连接槽(24102)内壁,第一卡槽(2484)和第二卡槽(2496)均与卡头(24106)位置相对应且外形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卡槽(2484)和第二卡槽(2496)均与卡头(24106)卡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组件(25)包括有驱动组件(251)、上挡料组件(252)和下挡料组件(253),所述上挡料组件(252)、驱动组件(251)和下挡料组件(253)由上往下按顺序依次设置在第二腔室(23)内壁,所述驱动组件(251)一端与调节手柄(26)贯穿进挡板本体(1)内部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上挡料组件(252)和下挡料组件(253)一端相连接,所述上挡料组件(252)和下挡料组件(253)一端分别贯穿出挡板本体(1)顶部和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51)包括有第一支撑座(2511)、第二传动杆架(2512)、第三传动杆架(2513)、第二支撑座(2514)、第一传动轴座(2515)、第二齿形同步带(2516)、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第三支撑座(2518)、同步连接轴架(2519)、第四支撑座(25110)、第二传动轴座(25111)、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第三齿形同步带(25113)和第四齿形同步带(25114),所述第一支撑座(2511)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所述第二传动杆架(2512)和第三传动杆架(2513)均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座(2511)表面并左右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座(2514)对称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第一支撑座(2511)外侧,所述第一传动轴座(2515)均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座(2514)表面并与第二传动杆架(2512)位置相对应,并通过所述第二齿形同步带(2516)与第二传动杆架(2512)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座(2515)一端均贯穿出第二支撑座(2514)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一端与下挡料组件(253)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座(2518)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第一支撑座(2511)一侧,所述同步连接轴架(2519)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撑座(2518)表面,所述第四支撑座(25110)对称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第三支撑座(2518)外侧,所述第二传动轴座(25111)转动连接在第四支撑座(25110)表面,所述第二传动轴座(25111)一端贯穿出第四支撑座(25110)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所述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一端与上挡料组件(252)一端相连接,所述同步连接轴架(2519)一端通过第三齿形同步带(25113)与第三传动杆架(2513)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齿形同步带(25114)与第二传动轴座(25111)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料组件(252)包括有下锥形齿轮(2521)、第一限位轴座(2522)、上螺纹丝杆(2523)、上导架(2524)、上撑架(2525)和上档板(2526),所述下锥形齿轮(2521)转动连接在第四支撑座(25110)表面并位于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一侧,所述下锥形齿轮(2521)与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轴座(2522)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第四支撑座(25110)一侧,所述上螺纹丝杆(2523)转动连接在第一限位轴座(2522)内壁,所述上螺纹丝杆(2523)一端贯穿出第一限位轴座(2522)底部并固定连接在下锥形齿轮(2521)表面中心处,所述上导架(2524)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上螺纹丝杆(2523)一侧,所述上撑架(2525)螺纹连接在上螺纹丝杆(2523)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上导架(2524)外表面,所述上档板(2526)螺栓紧固在上撑架(2525)表面并滑动连接在上导架(2524)表面,所述上档板(2526)一端贯穿出挡板本体(1)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料组件(253)包括有上锥形齿轮(2531)、第二限位轴座(2532)、下螺纹丝杆(2533)、下导架(2534)、下撑架(2535)、下档板(2536)和复位弹簧(2537),所述上锥形齿轮(2531)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座(2514)表面并位于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一侧,所述上锥形齿轮(2531)与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轴座(2532)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第二支撑座(2514)一侧,所述下螺纹丝杆(2533)转动连接在第二限位轴座(2532)内壁,所述下螺纹丝杆(2533)一端贯穿出第二支撑座(2514)表面并固定连接在下锥形齿轮(2521)表面中心处,所述下导架(2534)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下螺纹丝杆(2533)一侧,所述下撑架(2535)螺纹连接在下螺纹丝杆(2533)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下导架(2534)外表面,所述下档板(2536)均匀滑动连接在第二腔室(23)内壁,所述下档板(2536)一端滑动连接在下撑架(2535)内壁,另一端贯穿出所述挡板本体(1)底部,所述复位弹簧(2537)套设在下档板(2536)靠近下撑架(2535)底部的一端外侧,所述复位弹簧(2537)一端与下撑架(2535)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档板(2536)顶部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本体(1)底部均匀设置有调整脚(100),所述挡板本体(1)通过固定栓(200)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本体(1)表面设置有方型平泡(300),所述挡板本体(1)表面、与调节手柄(26)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与调节手柄(26)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传动杆架(242)表面、与调节手柄(26)位置相对应的隔板(21)表面、与调节手柄(26)位置相对应的第二传动杆架(2512)表面和与调节手柄(26)位置相对应的第三传动杆架(2513)表面均开设有与调节手柄(26)外形尺寸相适配的连接孔(400),所述调节手柄(26)表面设置有凸起(700),所述第一传动杆架(242)、第二传动杆架(2512)和第三传动杆架(2513)表面的连接孔(400)与调节手柄(26)表面的凸起(700)外形尺寸相适配,所述挡板本体(1)表面对应于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位置相对应处均开设有通孔(500),所述挡板本体(1)顶部对应于上档板(2526)位置相对应处和挡板本体(1)底部对应于下档板(2536)位置相对应处均开设有条形通槽(600)。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公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公路沥青铺设中,为防止沥青溢出,一般会使用木板挡住沥青的侧边防止沥青溢出,采用木板虽成本低,但是在使用时由于路面高低不平且木板尺寸统一规格有限,可调节性较差,不能很好的适配路面并对沥青起到阻挡作用。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与传统木板相比,本发明设置了调整脚、固定栓、方型平泡和连接固定组件,通过以上组件配合可保证相邻两组挡板本体基面相同并便于连接,同时本发明还设置了上挡料组件和下挡料组件,上挡料组件可增高挡板本体的高度且高度尺寸可调,可有效适配各种厚度的沥青路面,下挡料组件可挡住处于挡板本体基面以下的沥青,自适应路面设计有效的对挡板本体基面以下的沥青起到阻挡作用,,同时本装置还可重复回收利用,实用性强且使用效果好。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包括挡板本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挡板本体内部的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包括有隔板、第一腔室、第二腔室、连接固定组件、挡料组件和调节手柄,所述挡板本体内部设置有隔板并以隔板为界限将挡板本体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部分别安装有连接固定组件和挡料组件,所述连接固定组件和挡料组件一端均贯穿出挡板本体外部,所述调节手柄滑动连接在挡板本体表面,所述调节手柄一端贯穿进挡板本体内部并先后与连接固定组件和挡料组件一端相连接。
[0006] 作为本发明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优选的, 所述连接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基座、第一传动杆架、第一齿形同步带、第一传动锥齿轮、导向部、主传动杆、连接锥齿轮、上连接机构、下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基座均匀螺栓紧固在第一腔室内壁且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传动杆架均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座内壁并通过第一齿形同步带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架一端均贯穿出第一固定基座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锥齿轮,所述导向部均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固定基座表面,所述主传动杆均转动连接在导向部内壁并位于第一传动锥齿轮一侧,所述连接锥齿轮均固定连接在主传动杆表面并与第一传动锥齿轮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锥齿轮均位于第一传动锥齿轮一侧并与第一传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基座左端顶部和第一固定基座右端底部,所述上连接机构一端与主传动杆左端相连接,所述下连接机构一端与主传动杆右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对称设置在第一固定基座表面并分别与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一端均与固定机构一端相连接。
[0007]  作为本发明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优选的, 所述上连接机构包括有螺杆段、第一滑座、第一固定卡杆和第一卡槽,所述螺杆段一体成型设置在主传动杆左端并转动连接在导向部内壁,所述第一滑座螺纹连接在螺杆段表面并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座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卡杆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座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卡杆一端贯穿出挡板本体外部并位于相邻挡板本体中的固定机构内部,所述第一卡槽开设在第一固定卡杆表面。
[0008] 作为本发明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优选的, 所述下连接机构包括有上调节齿轮、横向螺纹丝杆、下调节齿轮、第二滑座、第二固定卡杆和第二卡槽,所述上调节齿轮固定连接在主传动杆右端,所述横向螺纹丝杆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座右端底部,所述下调节齿轮固定连接在横向螺纹丝杆外表面并与上调节齿轮位置相对应,所述下调节齿轮与上调节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座螺纹连接在横向螺纹丝杆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座右端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卡杆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座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卡杆一端贯穿出挡板本体外部并位于相邻挡板本体中的固定机构内部,所述第二卡槽开设在第二固定卡杆表面。
[0009] 作为本发明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优选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座、连接槽、管体、拉杆、拉伸弹簧、卡头和拉架,所述固定座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固定基座表面,所述连接槽开设在第一固定基座内壁并分别与第一固定卡杆和第二固定卡杆位置相对应,所述管体螺纹连接在固定座表面并与连接槽位置相对应,所述拉杆滑动连接在管体内壁,所述拉伸弹簧套设在拉杆外侧并位于管体内部,所述拉伸弹簧一端与管体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拉杆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杆一端贯穿进连接槽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拉杆另一端贯穿出挡板本体外部,所述拉架套设在拉杆贯穿出挡板本体外部的一端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卡杆和第二固定卡杆一端均滑动连接在连接槽内壁,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与卡头位置相对应且外形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与卡头卡接固定。
[0010] 作为本发明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优选的, 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有驱动组件、上挡料组件和下挡料组件,所述上挡料组件、驱动组件和下挡料组件由上往下按顺序依次设置在第二腔室内壁,所述驱动组件一端与调节手柄贯穿进挡板本体内部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上挡料组件和下挡料组件一端相连接,所述上挡料组件和下挡料组件一端分别贯穿出挡板本体顶部和底部。
[0011] 作为本发明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优选的,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座、第二传动杆架、第三传动杆架、第二支撑座、第一传动轴座、第二齿形同步带、第二传动锥齿轮、第三支撑座、同步连接轴架、第四支撑座、第二传动轴座、第三传动锥齿轮、第三齿形同步带和第四齿形同步带,所述第一支撑座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内壁,所述第二传动杆架和第三传动杆架均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座表面并左右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座对称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内壁并位于第一支撑座外侧,所述第一传动轴座均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座表面并与第二传动杆架位置相对应,并通过所述第二齿形同步带与第二传动杆架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座一端均贯穿出第二支撑座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一端与下挡料组件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座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内壁并位于第一支撑座一侧,所述同步连接轴架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撑座表面,所述第四支撑座对称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内壁并位于第三支撑座外侧,所述第二传动轴座转动连接在第四支撑座表面,所述第二传动轴座一端贯穿出第四支撑座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锥齿轮一端与上挡料组件一端相连接,所述同步连接轴架一端通过第三齿形同步带与第三传动杆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齿形同步带与第二传动轴座相连接。
[0012] 作为本发明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优选的, 所述上挡料组件包括有下锥形齿轮、第一限位轴座、上螺纹丝杆、上导架、上撑架和上档板,所述下锥形齿轮转动连接在第四支撑座表面并位于第三传动锥齿轮一侧,所述下锥形齿轮与第三传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轴座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内壁并位于第四支撑座一侧,所述上螺纹丝杆转动连接在第一限位轴座内壁,所述上螺纹丝杆一端贯穿出第一限位轴座底部并固定连接在下锥形齿轮表面中心处,所述上导架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内壁并位于上螺纹丝杆一侧,所述上撑架螺纹连接在上螺纹丝杆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上导架外表面,所述上档板螺栓紧固在上撑架表面并滑动连接在上导架表面,所述上档板一端贯穿出挡板本体顶部。
[0013] 作为本发明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优选的, 所述下挡料组件包括有上锥形齿轮、第二限位轴座、下螺纹丝杆、下导架、下撑架、下档板和复位弹簧,所述上锥形齿轮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座表面并位于第二传动锥齿轮一侧,所述上锥形齿轮与第二传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轴座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内壁并位于第二支撑座一侧,所述下螺纹丝杆转动连接在第二限位轴座内壁,所述下螺纹丝杆一端贯穿出第二支撑座表面并固定连接在下锥形齿轮表面中心处,所述下导架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内壁并位于下螺纹丝杆一侧,所述下撑架螺纹连接在下螺纹丝杆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下导架外表面,所述下档板均匀滑动连接在第二腔室内壁,所述下档板一端滑动连接在下撑架内壁,另一端贯穿出所述挡板本体底部,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下档板靠近下撑架底部的一端外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下撑架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档板顶部相连接。
[0014] 作为本发明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优选的, 所述挡板本体底部均匀设置有调整脚,所述挡板本体通过固定栓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本体表面设置有方型水平泡,所述挡板本体表面、与调节手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基座表面、与调节手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传动杆架表面、与调节手柄位置相对应的隔板表面、与调节手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传动杆架表面和与调节手柄位置相对应的第三传动杆架表面均开设有与调节手柄外形尺寸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调节手柄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传动杆架、第二传动杆架和第三传动杆架表面的连接孔与调节手柄表面的凸起外形尺寸相适配,所述挡板本体表面对应于第一固定卡杆和第二固定卡杆位置相对应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挡板本体顶部对应于上档板位置相对应处和挡板本体底部对应于下档板位置相对应处均开设有条形通槽。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与传统木板相比,本发明设置了调整脚、固定栓、方型水平泡和连接固定组件,通过以上组件配合可保证相邻两组挡板本体基面相同并便于连接,同时本发明还设置了上挡料组件和下挡料组件,上挡料组件可增高挡板本体的高度且高度尺寸可调,可有效适配各种厚度的沥青路面,下挡料组件可挡住处于挡板本体基面以下的沥青,自适应路面设计有效的对挡板本体基面以下的沥青起到阻挡作用,同时本装置还可重复回收利用,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
[0016]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挡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连接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连接锥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上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拉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挡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的第三齿形同步带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的上挡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的下挡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的凸起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挡板本体;2、挡料装置;21、隔板;22、第一腔室;23、第二腔室;24、连接固定组件;25、挡料组件;26、调节手柄;
241、第一固定基座;242、第一传动杆架;243、第一齿形同步带;244、第一传动锥齿轮;245、导向部;246、主传动杆;247、连接锥齿轮;248、上连接机构;249、下连接机构;2410、固定机构;
2481、螺杆段;2482、第一滑座;2483、第一固定卡杆;2484、第一卡槽;2491、上调节齿轮;2492、横向螺纹丝杆;2493、下调节齿轮;2494、第二滑座;2495、第二固定卡杆;2496、第二卡槽;24101、固定座;24102、连接槽;24103、管体;24104、拉杆;24105、拉伸弹簧;
24106、卡头;24107、拉架;
251、驱动组件;252、上挡料组件;253、下挡料组件;
2511、第一支撑座;2512、第二传动杆架;2513、第三传动杆架;2514、第二支撑座;
2515、第一传动轴座;2516、第二齿形同步带;2517、第二传动锥齿轮;2518、第三支撑座;
2519、同步连接轴架;25110、第四支撑座;25111、第二传动轴座;25112、第三传动锥齿轮;
25113、第三齿形同步带;25114、第四齿形同步带;
2521、下锥形齿轮;2522、第一限位轴座;2523、上螺纹丝杆;2524、上导架;2525、上撑架;2526、上档板;2531、上锥形齿轮;2532、第二限位轴座;2533、下螺纹丝杆;2534、下导架;2535、下撑架;2536、下档板;2537、复位弹簧;
100、调整脚;200、固定栓;300、方型水平泡;400、连接孔;500、通孔;600、条形通槽;700、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
[0019] 请参阅图1‑图13;一种公路沥青铺设用侧边防溢料保护挡料装置,包括挡板本体1,还包括安装在挡板本体1内部的挡料装置2;
挡料装置2包括有隔板21、第一腔室22、第二腔室23、连接固定组件24、挡料组件25和调节手柄26,挡板本体1内部设置有隔板21并以隔板21为界限将挡板本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22和第二腔室23,第一腔室22和第二腔室23内部分别安装有连接固定组件24和挡料组件25,连接固定组件24和挡料组件25一端均贯穿出挡板本体1外部,调节手柄26滑动连接在挡板本体1表面,调节手柄26一端贯穿进挡板本体1内部并先后与连接固定组件24和挡料组件25一端相连接。
[002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挡板本体1表面和内壁均开设有与挡料装置2外形尺寸相适配的孔、洞、槽。
[002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调节手柄26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0022] 本实施方案中:使用时,先通过调整脚100、固定栓200和方型水平泡300相互配合对挡板本体1进行固定并确定挡板本体1的基面,确定完毕后调整另一组挡板本体1并与上一组挡板本体1紧密贴合,且基面高度尺寸一致,然后将调节手柄26插入挡板本体1表面的连接孔400内,并向内推动调节手柄26,调节手柄26沿着挡板本体1表面的连接孔400内壁先进入第一传动杆架242内部,并与设置在第一传动杆架242上的连接孔400卡接,具体位置信息可通过设置在调节手柄26表面的刻度线得知,接着向外拉动拉架24107,拉架24107向外移动同步带动拉杆24104向外移动,拉杆24104向外移动同步带动卡头24106移出连接槽24102内部并压缩拉伸弹簧24105,通过卡头24106移出连接槽24102内部便于第一固定卡杆
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进入连接槽24102内部,然后转动调节手柄26,调节手柄26转动通过凸起700和连接孔400相互配合同步带动第一传动杆架242转动,第一传动杆架242转动通过第一齿形同步带243同步带动多组第一传动杆架242进行转动,多组第一传动杆架242转动同步带动第一传动锥齿轮244转动,第一传动锥齿轮244转动同步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连接锥齿轮247转动,连接锥齿轮247转动同步带动主传动杆246转动,主传动杆246转动同步带动上连接机构248和下连接机构249分别运行,并与相邻挡板本体1内部的固定机构2410连接固定,从而对挡板本体1左右两端连接固定,主传动杆246左端旋转同步带动螺杆段
2481旋转,螺杆段2481旋转同步带动第一滑座2482沿着螺杆段2481表面和第一固定基座
241表面向一侧移动,第一滑座2482移动同步带动第一固定卡杆2483移出挡板本体1外部并接着移进相邻挡板本体1中的固定机构2410内部,并使其表面的第一卡槽2484与相邻挡板本体1中的固定机构2410内部的卡头24106卡接固定,从而对第一固定卡杆2483进行固定,从而对挡板本体1左端进行连接固定,主传动杆246右端旋转同步带动上调节齿轮2491旋转,上调节齿轮2491旋转同步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下调节齿轮2493旋转,下调节齿轮2493旋转同步带动横向螺纹丝杆2492旋转,横向螺纹丝杆2492旋转同步带动第二滑座2494沿着横向螺纹丝杆2492表面和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向一侧移动,第二滑座2494移动同步带动第二固定卡杆2495移出挡板本体1外部并接着移进相邻挡板本体1中的固定机构2410内部,并使其表面的第二卡槽2496与相邻挡板本体1中的固定机构2410内部的卡头24106卡接固定,从而对第二固定卡杆2495进行固定,从而对挡板本体1右端进行连接固定,使用效果好,当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一端移进相邻挡板本体1中的固定机构2410内部的连接槽24102内时,松开拉架24107,拉杆24104失去外并在拉伸弹簧24105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同步带动卡头24106移进连接槽24102内部,并对位于连接槽24102内部的第一卡槽2484和第二卡槽2496卡接固定,从而对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对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进行固定,使相邻两组挡板本体1紧密连接在一起,使用效果好,相邻两组挡板本体1连接固定后,接着向挡板本体1内部继续移动调节手柄26,并使调节手柄26上的凸起700移动到第二传动杆架2512内部,并与设置在第二传动杆架2512上的连接孔400卡接,然后转动调节手柄26,调节手柄26转动通过凸起700和连接孔400相互配合同步带动第二传动杆架2512转动,第二传动杆架2512转动通过第二齿形同步带2516同步带动第一传动轴座2515转动,第一传动轴座2515转动同步带动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转动,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转动同步带动上锥形齿轮2531转动,上锥形齿轮
2531转动同步带动下螺纹丝杆2533转动,下螺纹丝杆2533转动同步带动下撑架2535沿着下螺纹丝杆2533表面和下导架2534表面向下移动,下撑架2535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同步带动多组下档板2536同步向下移动并伸出挡板本体1底部,对处于挡板本体1基面以下的沥青进行阻挡,当地面处于凹凸不平时,下档板2536在地面凸出物的挤压下沿着下撑架2535底部向上滑动,并同步挤压复位弹簧2537,复位弹簧2537同时也对下档板2536起到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其紧贴地面,通过下档板2536和复位弹簧2537相互配合,对地面可实现自适应阻挡,使用效果更好,接着继续向挡板本体1内部继续移动调节手柄26,并使调节手柄26上的凸起700移动到第三传动杆架2513内部,并与设置在第三传动杆架2513上的连接孔400卡接,然后转动调节手柄26,调节手柄26转动通过凸起700和连接孔400相互配合同步带动第三传动杆架2513转动,第三传动杆架2513转动通过第三齿形同步带25113同步带动同步连接轴架2519转动,同步连接轴架2519转动通过第四齿形同步带25114同步带动第二传动轴座25111转动,第二传动轴座25111转动同步带动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转动,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转动同步带动下锥形齿轮2521转动,下锥形齿轮2521转动同步带动上螺纹丝杆
2523转动,上螺纹丝杆2523转动同步带动上撑架2525沿着上螺纹丝杆2523表面和上导架
2524表面向上移动,上撑架2525向上移动同步带动上档板2526移动,上档板2526移出挡板本体1顶部从而对高于挡板本体1高度的沥青进行阻挡,上档板2526高度可根据调节手柄26转动圈数进行调节,适配各种厚度的沥青路面,对沥青起到很好的防溢阻挡作用,通过调节手柄26先后与第二传动杆架2512和第三传动杆架2513相互连接,可分别带动上挡料组件
252和下挡料组件253运行,并分别对挡板本体1顶部和底部的沥青进行防溢阻挡,使用效果好。
[0023] 进一步而言: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固定组件24包括有第一固定基座241、第一传动杆架
242、第一齿形同步带243、第一传动锥齿轮244、导向部245、主传动杆246、连接锥齿轮247、上连接机构248、下连接机构249和固定机构2410,第一固定基座241均匀螺栓紧固在第一腔室22内壁且位置相对应,第一传动杆架242均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座241内壁并通过第一齿形同步带243相连接,第一传动杆架242一端均贯穿出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锥齿轮244,导向部245均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主传动杆246均转动连接在导向部245内壁并位于第一传动锥齿轮244一侧,连接锥齿轮247均固定连接在主传动杆246表面并与第一传动锥齿轮244位置相对应,连接锥齿轮247均位于第一传动锥齿轮244一侧并与第一传动锥齿轮244啮合连接,上连接机构248和下连接机构249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基座241左端顶部和第一固定基座241右端底部,上连接机构248一端与主传动杆246左端相连接,下连接机构249一端与主传动杆246右端相连接,固定机构2410对称设置在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并分别与上连接机构248和下连接机构249位置相对应,上连接机构248和下连接机构249一端均与固定机构2410一端相连接。
[002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连接固定组件24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使用时,向挡板本体1内部移动调节手柄26,并使调节手柄26上的凸起700移动到第一传动杆架242内部,并与设置在第一传动杆架242上的连接孔400卡接,然后转动调节手柄26,调节手柄26转动通过凸起700和连接孔400相互配合同步带动第一传动杆架242转动,第一传动杆架242转动通过第一齿形同步带243同步带动多组第一传动杆架242进行转动,多组第一传动杆架242同步带动第一传动锥齿轮244转动,第一传动锥齿轮244转动同步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连接锥齿轮247转动,连接锥齿轮247转动同步带动主传动杆246转动,主传动杆246转动同步带动上连接机构248和下连接机构249分别运行,并与相邻挡板本体1内部的固定机构2410连接固定,从而对挡板本体1左右两端连接固定,使用效果好。
[0025] 更进一步而言: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连接机构248包括有螺杆段2481、第一滑座2482、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一卡槽2484,螺杆段2481一体成型设置在主传动杆246左端并转动连接在导向部245内壁,第一滑座2482螺纹连接在螺杆段2481表面并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座
241表面,第一固定卡杆2483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座2482表面,第一固定卡杆2483一端贯穿出挡板本体1外部并位于相邻挡板本体1中的固定机构2410内部,第一卡槽2484开设在第一固定卡杆2483表面。
[002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上连接机构248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使用时,主传动杆246左端旋转同步带动螺杆段2481旋转,螺杆段2481旋转同步带动第一滑座2482沿着横向螺杆段2481表面和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向一侧移动,第一滑座2482移动同步带动第一固定卡杆2483移出挡板本体1外部并接着移进相邻挡板本体1中的固定机构2410内部,并使其表面的第一卡槽2484与相邻挡板本体1中的固定机构2410内部的卡头24106卡接固定,从而对第一固定卡杆2483进行固定,从而对挡板本体1左端进行连接固定,使用效果好。
[0027] 更进一步而言: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下连接机构249包括有上调节齿轮2491、横向螺纹丝杆
2492、下调节齿轮2493、第二滑座2494、第二固定卡杆2495和第二卡槽2496,上调节齿轮
2491固定连接在主传动杆246右端,横向螺纹丝杆2492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座241右端底部,下调节齿轮2493固定连接在横向螺纹丝杆2492外表面并与上调节齿轮2491位置相对应,下调节齿轮2493与上调节齿轮2491啮合连接,第二滑座2494螺纹连接在横向螺纹丝杆
2492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座241右端底部,第二固定卡杆2495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座2494表面,第二固定卡杆2495一端贯穿出挡板本体1外部并位于相邻挡板本体1中的固定机构2410内部,第二卡槽2496开设在第二固定卡杆2495表面。
[0028]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开设有便于下调节齿轮2493穿出的腰形槽。
[002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下连接机构249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使用时,主传动杆246右端旋转同步带动上调节齿轮2491旋转,上调节齿轮2491旋转同步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下调节齿轮2493旋转,下调节齿轮2493旋转同步带动横向螺纹丝杆2492旋转,横向螺纹丝杆2492旋转同步带动第二滑座2494沿着横向螺纹丝杆2492表面和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向一侧移动,第二滑座2494移动同步带动第二固定卡杆2495移出挡板本体1外部并接着移进相邻挡板本体1中的固定机构2410内部,并使其表面的第二卡槽2496与相邻挡板本体1中的固定机构2410内部的卡头24106卡接固定,从而对第二固定卡杆2495进行固定,从而对挡板本体1右端进行连接固定,使用效果好。
[0030] 更进一步而言: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机构2410包括有固定座24101、连接槽24102、管体
24103、拉杆24104、拉伸弹簧24105、卡头24106和拉架24107,固定座24101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连接槽24102开设在第一固定基座241内壁并分别与第一固定卡杆
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位置相对应,管体24103螺纹连接在固定座24101表面并与连接槽
24102位置相对应,拉杆24104滑动连接在管体24103内壁,拉伸弹簧24105套设在拉杆24104外侧并位于管体24103内部,拉伸弹簧24105一端与管体24103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杆
24104表面固定连接,拉杆24104一端贯穿进连接槽24102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卡头24106,拉杆24104另一端贯穿出挡板本体1外部,拉架24107套设在拉杆24104贯穿出挡板本体1外部的一端表面,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一端均滑动连接在连接槽24102内壁,第一卡槽2484和第二卡槽2496均与卡头24106位置相对应且外形尺寸相适配,第一卡槽
2484和第二卡槽2496均与卡头24106卡接固定。
[003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孔500设置有两组,一组分别与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位置相对应,用于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穿出挡板本体1外部,另一组与连接槽24102位置相对应,用于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穿进连接槽24102内部。
[003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固定机构2410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使用时,当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一端移进连接槽24102内时,松开拉架24107,拉杆24104失去外力并在拉伸弹簧24105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并同步带动卡头24106移进连接槽24102内部,并对位于连接槽24102内部的第一卡槽2484和第二卡槽2496卡接固定,从而对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对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进行固定,使相邻两组挡板本体1紧密连接在一起,使用效果好。
[0033] 更进一步而言: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挡料组件25包括有驱动组件251、上挡料组件252和下挡
料组件253,上挡料组件252、驱动组件251和下挡料组件253由上往下按顺序依次设置在第二腔室23内壁,驱动组件251一端与调节手柄26贯穿进挡板本体1内部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上挡料组件252和下挡料组件253一端相连接,上挡料组件252和下挡料组件253一端分别贯穿出挡板本体1顶部和底部。
[003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挡料组件25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通过设置驱动组件251便于与调节手柄26配合,实现一个控制零件可用于控制多个组件运行,设置上挡料组件252可对与高出挡板本体1顶部的沥青进行防溢阻挡,设置下挡料组件253可对低于挡板本体1基面的沥青进行防溢阻挡,使用效果更好。
[0035] 更进一步而言: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51包括有第一支撑座2511、第二传动杆架
2512、第三传动杆架2513、第二支撑座2514、第一传动轴座2515、第二齿形同步带2516、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第三支撑座2518、同步连接轴架2519、第四支撑座25110、第二传动轴座
25111、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第三齿形同步带25113和第四齿形同步带25114,第一支撑座
2511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第二传动杆架2512和第三传动杆架2513均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座2511表面并左右设置,第二支撑座2514对称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第一支撑座2511外侧,第一传动轴座2515均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座2514表面并与第二传动杆架2512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第二齿形同步带2516与第二传动杆架2512相连接,第一传动轴座2515一端均贯穿出第二支撑座2514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一端与下挡料组件253一端相连接,第三支撑座2518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第一支撑座2511一侧,同步连接轴架2519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撑座2518表面,第四支撑座25110对称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第三支撑座2518外侧,第二传动轴座
25111转动连接在第四支撑座25110表面,第二传动轴座25111一端贯穿出第四支撑座25110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一端与上挡料组件252一端相连接,同步连接轴架2519一端通过第三齿形同步带25113与第三传动杆架2513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齿形同步带25114与第二传动轴座25111相连接。
[003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杆架2512和第三传动杆架2513均与调节手柄26位置相对应。
[003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驱动组件251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使用时,向挡板本体1内部继续移动调节手柄26,并使调节手柄26上的凸起700移动到第二传动杆架2512内部,并与设置在第二传动杆架2512上的连接孔400卡接,然后转动调节手柄26,调节手柄26转动通过凸起700和连接孔400相互配合同步带动第二传动杆架2512转动,第二传动杆架2512转动通过第二齿形同步带2516同步带动第一传动轴座2515转动,第一传动轴座2515转动同步带动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转动,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转动同步带动上锥形齿轮2531转动,继续向挡板本体1内部继续移动调节手柄26,并使调节手柄26上的凸起700移动到第三传动杆架2513内部,并与设置在第三传动杆架2513上的连接孔400卡接,然后转动调节手柄26,调节手柄26转动通过凸起700和连接孔400相互配合同步带动第三传动杆架2513转动,第三传动杆架2513转动通过第三齿形同步带25113同步带动同步连接轴架2519转动,同步连接轴架2519转动通过第四齿形同步带25114同步带动第二传动轴座25111转动,第二传动轴座25111转动同步带动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转动,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转动同步带动下锥形齿轮2521转动,通过调节手柄26先后与第二传动杆架2512和第三传动杆架2513相互连接,可分别带动上挡料组件252和下挡料组件253运行,并分别对挡板本体1顶部和底部的沥青进行防溢阻挡,使用效果好。
[0038] 更进一步而言: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挡料组件252包括有下锥形齿轮2521、第一限位轴座
2522、上螺纹丝杆2523、上导架2524、上撑架2525和上档板2526,下锥形齿轮2521转动连接在第四支撑座25110表面并位于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一侧,下锥形齿轮2521与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啮合连接,第一限位轴座2522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第四支撑座
25110一侧,上螺纹丝杆2523转动连接在第一限位轴座2522内壁,上螺纹丝杆2523一端贯穿出第一限位轴座2522底部并固定连接在下锥形齿轮2521表面中心处,上导架2524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上螺纹丝杆2523一侧,上撑架2525螺纹连接在上螺纹丝杆2523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上导架2524外表面,上档板2526螺栓紧固在上撑架2525表面并滑动连接在上导架2524表面,上档板2526一端贯穿出挡板本体1顶部。
[003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撑架2525和上档板2526表面开设有与上导架2524相适配的滑槽。
[004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上挡料组件252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使用时,向挡板本体1内部继续移动调节手柄26,并使调节手柄26上的凸起700移动到第三传动杆架2513内部,并与设置在第三传动杆架2513上的连接孔400卡接,然后转动调节手柄26,调节手柄26转动通过凸起700和连接孔400相互配合同步带动第三传动杆架2513转动,第三传动杆架2513转动通过第三齿形同步带25113同步带动同步连接轴架2519转动,同步连接轴架2519转动通过第四齿形同步带25114同步带动第二传动轴座25111转动,第二传动轴座25111转动同步带动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转动,第三传动锥齿轮25112转动同步带动下锥形齿轮2521转动,下锥形齿轮2521转动同步带动上螺纹丝杆2523转动,上螺纹丝杆2523转动同步带动上撑架2525沿着上螺纹丝杆2523表面和上导架2524表面向上移动,上撑架2525向上移动同步带动上档板2526移动,上档板2526移出挡板本体1顶部从而对高于挡板本体1高度的沥青进行阻挡,上档板2526高度可根据调节手柄26转动圈数进行调节,适配各种厚度的沥青路面,对沥青起到很好的防溢阻挡作用,使用效果好。
[0041] 更进一步而言: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下挡料组件253包括有上锥形齿轮2531、第二限位轴座
2532、下螺纹丝杆2533、下导架2534、下撑架2535、下档板2536和复位弹簧2537,上锥形齿轮
2531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座2514表面并位于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一侧,上锥形齿轮2531与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啮合连接,第二限位轴座2532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第二支撑座2514一侧,下螺纹丝杆2533转动连接在第二限位轴座2532内壁,下螺纹丝杆2533一端贯穿出第二支撑座2514表面并固定连接在下锥形齿轮2521表面中心处,下导架2534螺栓紧固在第二腔室23内壁并位于下螺纹丝杆2533一侧,下撑架2535螺纹连接在下螺纹丝杆
2533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下导架2534外表面,下档板2536均匀滑动连接在第二腔室23内壁,下档板2536一端滑动连接在下撑架2535内壁,另一端贯穿出挡板本体1底部,复位弹簧
2537套设在下档板2536靠近下撑架2535底部的一端外侧,复位弹簧2537一端与下撑架2535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下档板2536顶部相连接。
[004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腔室23内壁设置有便于下档板2536滑动的滑槽。
[004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下撑架2535表面开设有与下导架2534相适配的滑槽。
[004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下撑架2535底部与下档板2536顶部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设置有导柱和导杆,导杆滑动连接在导柱内壁。
[004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下挡料组件253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使用时,向挡板本体1内部继续移动调节手柄26,并使调节手柄26上的凸起700移动到第二传动杆架2512内部,并与设置在第二传动杆架2512上的连接孔400卡接,然后转动调节手柄26,调节手柄26转动通过凸起700和连接孔400相互配合同步带动第二传动杆架2512转动,第二传动杆架2512转动通过第二齿形同步带2516同步带动第一传动轴座2515转动,第一传动轴座2515转动同步带动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转动,第二传动锥齿轮2517转动同步带动上锥形齿轮2531转动,上锥形齿轮2531转动同步带动下螺纹丝杆2533转动,下螺纹丝杆2533转动同步带动下撑架2535沿着下螺纹丝杆2533表面和下导架2534表面向下移动,下撑架2535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同步带动多组下档板2536同步向下移动并伸出挡板本体1底部,对处于挡板本体1基面以下的沥青进行阻挡,当地面处于凹凸不平时,下档板2536在地面凸出物的挤压下沿着下撑架2535底部向上滑动,并同步挤压复位弹簧2537,复位弹簧2537同时也对下档板2536起到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其紧贴地面,通过下档板2536和复位弹簧
2537相互配合,对地面可实现自适应阻挡,使用效果更好。
[0046] 更进一步而言: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挡板本体1底部均匀设置有调整脚100,挡板本体1通过固定栓200与地面固定连接,挡板本体1表面设置有方型水平泡300,挡板本体1表面、与调节手柄26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基座241表面、与调节手柄26位置相对应的第一传动杆架242表面、与调节手柄26位置相对应的隔板21表面、与调节手柄26位置相对应的第二传动杆架
2512表面和与调节手柄26位置相对应的第三传动杆架2513表面均开设有与调节手柄26外形尺寸相适配的连接孔400,调节手柄26表面设置有凸起700,第一传动杆架242、第二传动杆架2512和第三传动杆架2513表面的连接孔400与调节手柄26表面的凸起700外形尺寸相适配,挡板本体1表面对应于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位置相对应处均开设有通孔500,挡板本体1顶部对应于上档板2526位置相对应处和挡板本体1底部对应于下档板2536位置相对应处均开设有条形通槽600。
[004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凸起700与连接孔400卡接固定。
[0048]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设置调整脚100和方型水平泡300便于对相邻两组挡板本体1基面进行调节并保持基面高度一致,设置固定栓200便于挡板本体1与地面固定连接,设置连接孔400和凸起700便于调节手柄26分别带动第一传动杆架242、第二传动杆架2512和第三传动杆架2513转动,设置通孔500便于第一固定卡杆2483和第二固定卡杆2495进入挡板本体1内部,设置条形通槽600便于上档板2526和下档板2536移出挡板本体1外部并对沥青起到阻挡作用。
[004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