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及使用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553743.7 申请日 2023-11-21 公开(公告)号 CN117702584A 公开(公告)日 2024-03-15
申请人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志攀; 张敏; 徐秋红;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 混凝土 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侧板 支撑 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的 挡板 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挡板之间的调节组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可改变所述底板和所述挡板之间的 角 度以及改变支撑面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 连接杆 和第二连接杆,调节挡板和底板之间的角度,可以更好的对混凝土道路进行塑形,且进行更好的支撑;设置凹槽、卡接 块 、第一螺杆和 螺纹 卡圈的配合可进行复数连接,节省复数连接所需的时间;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和滚轮的配合,可根据浇筑时对挡板产生的压 力 来扩大支撑面积,来对模板进行更好的支撑。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的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挡板之间的调节组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可改变所述底板和所述挡板之间的度以及支撑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有滑槽,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可沿所述滑槽位移,以使部分所述调节组件伸出所述滑槽外,以改变支撑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插入所述滑槽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可沿所述滑槽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设有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内设有空槽,所述第一连接杆插入所述空槽并通过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挡板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卡结和凹槽,所述卡结块可移动至所述凹槽内并通过第四连接杆将两个相邻的挡板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杆插入所述凹槽后与所述卡结块插接,所述卡结块设有卡接槽,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所述卡接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挡板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卡圈和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螺纹卡圈转动连接以将两个相邻的挡板固定在一起。
10.使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挡板;
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杆;
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底板;
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板;
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
通过所述调节组件可改变所述底板和所述挡板之间的角度,以及使得部分所述调节组件伸出所述滑槽外,以改变支撑面积。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侧边支撑模板是一种用于建设混凝土道路的模板材料,可以帮助保证混凝土道路边缘的形状和尺寸,并且可以同时支撑和固定混凝土,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道路边缘的形状和尺寸。侧边支撑模板需要在浇筑混凝土时对其凝固的形状进行塑形,而现有的侧边支撑模板大多不带有调节结构,无法进行调节来更好的对混凝土道路进行塑形;此外,现有的侧边支撑模板在作业时大多不能根据浇筑时模板产生的压对支撑面积进行扩大,来对模板进行更好的支撑;现有的侧边支撑模板进行复数连接的结构较为复杂,进行复数连接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因此需要一种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及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及使用方法,能够根据模板的承受压力进行调节,施工方便快捷,安装拆卸方便,节省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成活后混凝土道路侧边整体观感效果好。
[0004]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的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挡板之间的调节组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可改变所述底板和所述挡板之间的度以及支撑面积。
[0005]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设有滑槽,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可沿所述滑槽位移,以使部分所述调节组件伸出所述滑槽外,以改变支撑面积。
[0006]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插入所述滑槽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可沿所述滑槽位移。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设有滚轮。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内设有空槽,所述第一连接杆插入所述空槽并通过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
[0010]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挡板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卡结和凹槽,所述卡结块可移动至所述凹槽内并通过第四连接杆将两个相邻的挡板固定在一起。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连接杆插入所述凹槽后与所述卡结块插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卡结块设有卡接槽,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所述卡接槽。
[0013]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挡板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卡圈和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螺纹卡圈转动连接以将两个相邻的挡板固定在一起。
[0014] 使用如上所述的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0015] 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挡板;
[0016] 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杆;
[0017] 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底板;
[0018] 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板;
[0019] 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
[0020] 通过所述调节组件可改变所述底板和所述挡板之间的角度,以及使得部分所述调节组件伸出所述滑槽外,以改变支撑面积。
[0021]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调节挡板和底板之间的角度,可以更好的对混凝土道路进行塑形,且进行更好的支撑;设置凹槽与卡接块、第一螺杆和螺纹卡圈的配合可进行复数连接,节省复数连接所需的时间;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和滚轮的配合,可根据浇筑时对挡板产生的压力来扩大支撑面积,来对模板进行更好的支撑。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螺纹卡圈和第一螺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第四连接杆插入卡接槽的主视图;
[0027]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第四连接杆插入卡接槽的侧视图。
[0028] 图中:
[0029] 1、挡板;2、底板;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第一连接板;6、滚轮;7、螺纹卡圈;8、凹槽;9、第一连接块;10、卡接块;11、第二连接块;12、第一螺杆;13、滑槽;14、第二连接板;15、第三连接杆;16、第二螺杆;17、空槽、18、电机;19、第三连接块;20、限位块;21、卡接槽;22、第四连接杆;23、弹簧;24、第四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及使用方法,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复数连接指的是同时连接多个结构。
[0031] 参照图1所示,一种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与底板2转动连接的挡板1以及设置在底板2和挡板1之间的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可改变底板2和挡板1之间的角度以及改变支撑面积。在底板2与挡板1之间设置多个调节组件,设有调节组件的挡板1,能够调节底板2和挡板1之间的角度以更好的对混凝土道路进行塑形。
[0032] 优选的,调节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0033] 优选的,底板2内设有滑槽13,调节组件的一端可沿滑槽13位移,以使部分调节组件伸出滑槽13外,以改变支撑面积。在调节角度的同时,部分调节组件与地面接触,相当于变相增加了底板2的整体面积,可根据浇筑时模板产生的压力对支撑面积进行扩大,来对模板进行更好的支撑。
[0034] 优选的,如图2所示,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和第一连接板5,第一连接杆3两端分别连接挡板1和第二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4远离第一连接杆3的端部插入滑槽13并与第一连接板5连接,第一连接板5可沿滑槽13位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设有两个调节组件,
[0035] 优选的,第一连接板5远离底板2的端部设有滚轮6。
[0036] 优选的,第一连接板5通过第三连接杆15与第二连接板14连接,第二连接板14远离第一连接板5的侧面与第二连接杆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杆4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4的右侧通过第三连接杆15与第一连接板5连接,第一连接板5的右侧设有滚轮6,通过滚轮6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一连接板5向右移动,进而整体带动第三连接杆15和第二连接板14整体右移。当挡板1承受的压力过大时,挡板1推动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位移,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杆4在第二连接板14的作用下通过第三连接杆15推动第一连接板5右移,第一连接板5在滚轮6的作用下从滑槽13的内部向外伸出,扩大底板2的面积,来增加支撑的稳定性
[0037] 优选的,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杆4内设有空槽17,第一连接杆3插入空槽17并通过第二螺杆16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转动连接。
[0038] 优选的,空槽17内设有电机18,其输出端连接第二螺杆1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空槽17的底部设有电机18,驱动电机18转动,可改变第二螺杆16插入第一连接杆3内的长度,当第二螺杆16插入第一连接杆3内的长度变长时,第一连接杆3插入第二连接杆4内的部分变长,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的整体长度变短,实现调节组件变短,带动挡板1顺时针转动,底板2与挡板1之间的角度变小,与此同时,第二连接板14、第三连接杆15与第一连接板5右移,第一连接板5在滚轮6的作用下从滑槽13的内部向外伸出,增大了底板2的面积;当第二螺杆16插入第一连接杆3内的长度变短时,第一连接杆3插入第二连接杆4内的部分变短,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的整体长度变长,实现调节组件变长,带动挡板1逆时针转动,底板2与挡板1之间的角度变大,与此同时,第二连接板14、第三连接杆15与第一连接板5左移,第一连接板5在滚轮6的作用下朝滑槽13的内部移动。
[0039] 优选的,相邻的挡板1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卡结块10和凹槽8,卡结块可移动至凹槽8内并通过第四连接杆22将两个相邻的挡板1固定在一起。
[0040] 优选的,挡板1上设有通孔,通孔与凹槽8连通,第四连接杆22贯穿通孔后插入凹槽内,并通过弹簧23与第四连接块24连接,弹簧23远离第四连接块24的端部与凹槽8内壁连接。
[0041] 优选的,卡结块10设有卡接槽21,第四连接杆22的一端插入卡接槽21。
[0042] 优选的,第四连接杆22插入卡接槽的端部设有弧度。在本实施例中,在如图5所示,第四连接杆22一端带有弧度,使用时,在卡接块10的推压下进行上升,到达一定位置后,在弹簧23的作用下卡接进卡接槽21的内部,避免卡接块10脱离凹槽8的内部,通过工具转动第三连接块19,带动第一螺杆12卡接进螺纹卡圈7的内部,使相邻的挡板1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0043] 优选的,相邻的挡板1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卡圈7和第一螺杆12,第一螺杆12与螺纹卡圈7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左侧的挡板1上设有螺纹卡圈7,右侧挡板1上设有第一螺杆12,第一螺杆12通过第二连接块11与挡板1连接,第一螺杆12的左侧与螺纹卡圈7螺纹连接,第一螺杆12的右端设有限位块21和第三连接块19,驱动三连接块19转动,可以带动第一螺杆12卡接进螺纹卡圈7的内部,使相邻两个挡板1之间更加紧密。
[0044] 使用如上所述的用于侧板支撑模板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0045] 连接底板2和挡板1;
[0046] 通过第一连接杆3连接挡板1和第二连接杆4;
[0047] 连接第二连接杆4与底板2;
[0048] 连接第二连接杆4与第二连接板14;
[0049] 通过第三连接杆15连接第二连接板14和第一连接板5;
[0050] 通过所调节组件可改变底板2和挡板1之间的角度,以及使得部分调节组件伸出滑槽13外,以改变支撑面积。
[0051] 实施例一:
[0052] 挡板1和底板2通过转轴连接,两者之间设有两组调节组件。
[0053] 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与挡板1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4与底板2连接。底板2内设有与调节组件相同数量的滑槽13,第二连接杆4插入滑槽13并通过第二连接板14与第三连接杆15连接,第三连接杆15的右侧通过第一连接板5与滚轮6连接。
[0054] 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插入第二连接杆4顶部的空槽17内,第一连接杆3与第二螺杆16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螺杆16插入第一连接杆3内部的长短来改变第一连接杆3与第二连接杆4之间的整体长度,空槽17底部设有电机18,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螺杆16。
[0055] 挡板1的左侧设有凹槽8、右侧设有卡接块10,卡接块10可与该挡板右侧相邻的挡板上的凹槽8连接,该挡板1左侧的凹槽可与该挡板左侧相邻的挡板上的卡接块10连接。卡接块10上设有卡接槽21,第四连接杆22插入凹槽8后与卡接槽21插接。第四连接杆22上设有弹簧23和第四连接块24,弹簧23设在第四连接块24和挡板1之间。
[0056] 挡板1的左侧设有螺纹卡圈7、右侧设有第一螺杆12,第一螺杆12可与该挡板右侧相邻的挡板上的螺纹卡圈7连接,该挡板1左侧的螺纹卡圈7可与该挡板左侧相邻的挡板上的第一螺杆12连接。第一螺杆12通过第二连接块11与挡板1连接。
[0057] 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0058] (1)将底板2安装在作业位置固定好,激活电机18通过第二螺杆16带动第一连接杆3使挡板1进行移动,来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形状进行一定的塑形;
[0059] (2)当挡板1承受的压力过大时,挡板1推动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4在第二连接板14的带动作用下,推动第三连接杆15和第一连接板5位移,第一连接板5在滚轮6的作用下从滑槽13的内部向外伸出,扩大底板2的面积,来增加支撑的稳定性;
[0060] (3)需要进行复数连接时,将挡板1与其它支撑模板进行接触,推动卡接块10进入凹槽8的内部,第四连接杆22一端带有弧度,在卡接块10的推压下进行上升,到达一定位置后,在弹簧23的作用下卡接进卡接槽21的内部,避免卡接块10脱离凹槽8的内部,通过工具转动第三连接块19,带动第一螺杆12卡接进螺纹卡圈7的内部,使多个挡板1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0061] (4)作业完成后,转动第三连接块19使第一螺杆12脱离螺纹卡圈7,拉动第一连接块9使第四连接杆22脱离卡接槽21,拉动卡接块10脱离凹槽8的内部,使多个挡板1分离,推动挡板1使第一连接板5进入滑槽13的内部,拆卸底板2脱离地面进行回收。
[0062]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调节挡板和底板之间的角度,可以更好的对混凝土道路进行塑形,且进行更好的支撑;设置凹槽、卡接块、第一螺杆和螺纹卡圈的配合可进行复数连接,节省复数连接所需的时间;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和滚轮的配合,可根据浇筑时对挡板产生的压力来扩大支撑面积,来对模板进行更好的支撑。
[0063]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