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310780150.8 申请日 2023-06-29 公开(公告)号 CN116876294A 公开(公告)日 2023-10-13
申请人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五局集团机械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 湖南省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张斌; 李东海; 谢锐; 王崇淦; 张宁; 吴迎叶; 吕茂丰; 徐文; 殷齐家; 付也; 胡诚; 罗斌; 王磊; 周伟康; 贺飒飒; 贺鹏; 伍彦斌; 朱杰兵; 罗丽泓; 陈镜如; 何伟; 周勇; 张顺; 刘坚;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大飞机试验的 沥青 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混凝土 顶面凿毛和网状裂缝处理;S2:测量放样,浇筑调平层;S3:铺设 橡胶 板;S4:安装模板,绑扎 钢 筋,预埋锚板式套筒悬吊件,浇筑 基层 ;S5:安装模板,摊铺、 压实 沥青砂应 力 吸收层;S6:安装模板,摊铺、压实 沥青混凝土 层;S7:按设计尺寸对沥青砂 应力 吸收层和沥青混凝土 面层 整体进行切缝,并逐 块 分段、编号;S8:在锚板式套筒悬吊件内安装吊钉,采用吊车吊装出沥青可替换道面,在四 角 安装 包边 角钢;S9:安装纵向胀缝板、横缝板,安装沥青可替换道面;S10:纵向胀缝板顶填缝料塞填。该方法具有预制 精度 高且满足快速安装要求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所述沥青可替换道面(1)铺设在承台(2)的凹槽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承台(2)的凹槽侧面筋头切割及混凝土不平整地方打磨整平,凹槽混凝土顶面凿毛和网状裂缝处理;
S2:测量放样,复核凹槽位置、标高,浇筑细石混凝土调平层;
S3:在凹槽内铺设橡胶板;
S4:安装模板,安装、绑扎钢筋,预埋用于吊装所述沥青可替换道面(1)的锚板式套筒悬吊件(14),跳仓法浇筑基层(11),所述基层(11)设置为钢筋混凝土层;
S5:安装模板,运输、摊铺、压实沥青砂应吸收层(12);
S6:安装模板,运输、摊铺、压实沥青混凝土层(13);
S7:沥青冷却至常温后,按设计尺寸对沥青砂应力吸收层(12)和沥青混凝土面层(13)整体进行切缝,并逐分段、编号;
S8:在锚板式套筒悬吊件(14)内安装吊钉,采用吊车吊装出沥青可替换道面(1),在四安装包边角钢;
S9:安装纵向胀缝板、横缝板,安装沥青可替换道面(1);
S10:纵向胀缝板顶填缝料塞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1中,对于宽度小于0.15mm的裂缝直接凿毛处理,宽度大于0.15mm的裂缝进行凿开,凿开宽度50mm,用大型吸尘器和高压砂浆和松弱层进行清洗清理干净后用调平层砼同步浇筑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2中,所述细石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浇筑到标高位置,振捣密实后刮平收面,采用透水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3中,所述橡胶板采用工业用硬质橡胶板,所述硬质橡胶板表面铺设塑料薄膜并刷脱模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4中,所述模板包括侧面模板和横向端头模板,所述侧面模板采用硬质泡沫板,所述硬质泡沫板表面铺设塑料薄膜并刷脱模剂,所述述横向端头模板设置为塑料钢化模板,表面刷脱模剂,跳仓法施工时,横向模板采用硬质泡沫板,模板表面铺设塑料薄膜并刷脱模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4中,所述基层(11)的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40,浇筑后采用振动棒振捣密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4中,振捣时,振动棒快插慢拔,振捣时间控制在15‑20秒,所述振动棒在混凝土中移动间距不大于50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5中,在摊铺沥青砂应力吸收层(12)前先喷洒粘层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6中,在摊铺沥青混泥土前喷洒粘层油,所述沥青混凝土层(13)分层摊铺,层之间设置粘层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层油设置为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9中,所述胀缝板为聚酯硬质泡沫板,所述横缝板为工业硬质橡胶垫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所述填缝料为高聚氨类、类填缝料。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道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大飞机地面动学试验平台是国内首个相关领域的试验平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建成后将测试各种飞机轮胎、机轮刹车起落架系统,在不同道面下高速动力学特性和真实跑道下大侧偏动力学特性,采集基础数据,填补国内一项空白。
[0003] 该试验平台采用试验台车模拟大飞机在不同道面结构上进行动力学试验,现需提供一种沥青可替换道面,在试验时快速组装成飞机试验道面,施工难度在于其平整度以及精度要求高,不仅要满足快速安装要求,还要避免安装过程沥青垮塌。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精度高且满足快速吊装安装要求的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所述沥青可替换道面铺设在承台的凹槽内,包括以下步骤:
[0007] S1:对承台的凹槽侧面筋头切割及混凝土不平整地方打磨整平,凹槽混凝土顶面凿毛和网状裂缝处理;
[0008] S2:测量放样,复核凹槽位置、标高,浇筑细石混凝土调平层;
[0009] S3:在凹槽内铺设橡胶板;
[0010] S4:安装模板,安装、绑扎钢筋,预埋用于吊装所述沥青可替换道面的锚板式套筒悬吊件,跳仓法浇筑基层,所述基层设置为钢筋混凝土层;
[0011] S5:安装模板,运输、摊铺、压实沥青砂应力吸收层;
[0012] S6:安装模板,运输、摊铺、压实沥青混凝土层;
[0013] S7:沥青冷却至常温后,按设计尺寸对沥青砂应力吸收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整体进行切缝,并逐分段、编号;
[0014] S8:在锚板式套筒悬吊件内安装吊钉,采用吊车吊装出沥青可替换道面,在四角安装包边角钢;
[0015] S9:安装纵向胀缝板、横缝板,安装沥青可替换道面;
[0016] S10:纵向胀缝板顶填缝料塞填。
[001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8] 在步骤S1中,对于宽度小于0.15mm的裂缝直接凿毛处理,宽度大于0.15mm的裂缝进行凿开,凿开宽度50mm,用大型吸尘器和高压砂浆和松弱层进行清洗清理干净后用调平层砼同步浇筑封闭。
[0019] 在步骤S2中,所述细石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浇筑到标高位置,振捣密实后刮平收面,采用透水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
[0020] 在步骤S3中,所述橡胶板采用工业用硬质橡胶板,所述硬质橡胶板表面铺设塑料薄膜并刷脱模剂
[0021] 在步骤S4中,所述模板包括侧面模板和横向端头模板,所述侧面模板采用硬质泡沫板,所述硬质泡沫板表面铺设塑料薄膜并刷脱模剂,所述述横向端头模板设置为塑料钢化模板,表面刷脱模剂,跳仓法施工时,横向模板采用硬质泡沫板,模板表面铺设塑料薄膜并刷脱模剂。
[0022] 在步骤S4中,所述基层的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40,浇筑后采用振动棒振捣密实。
[0023] 在步骤S4中,振捣时,振动棒快插慢拔,振捣时间控制在15‑20秒,所述振动棒在混凝土中移动间距不大于50cm。
[0024] 在步骤S5中,在摊铺沥青砂应力吸收层前先喷洒粘层油。
[0025] 在步骤S6中,在摊铺沥青混泥土前喷洒粘层油,所述沥青混凝土层分层摊铺,层之间设置粘层油。
[0026] 所述粘层油设置为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
[0027] 在步骤S9中,所述胀缝板为聚酯硬质泡沫板,所述横缝板为工业硬质橡胶垫片
[0028] 在步骤S10中,所述填缝料为高聚氨类、类填缝料。
[002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30]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承台凹槽内原位预制沥青可替换道面,保证了沥青可替换道面与承台的契合度,解决了预制平整度、高程及精度问题,通过设置强度高的钢筋混凝土层作为基层,防止吊装时沥青混凝土层垮塌,在基层内预埋锚板式套筒悬吊件,吊装时,在锚板式套筒悬吊件内安装吊钉进行吊装,吊装安装方便快捷,安装后,吊钉可拆卸,保证了沥青可替换道面的平整度,通过铺设橡胶板及沥青砂应力吸收层吸收应力,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了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和抗疲劳能力。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本发明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0032] 图2是本发明的沥青可替换道面安装至承台后的示意图。
[0033] 图3是本发明的施工流程图
[0034] 图中各标号表示:
[0035] 1、沥青可替换道面;11、基层;12、沥青砂应力吸收层;13、沥青混凝土层;14、锚板式套筒悬吊件;2、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大飞机试验的沥青可替换道面的施工方法,沥青可替换道面1铺设在承台2的凹槽内,包括以下步骤:
[0038] S1:对承台2的凹槽侧面钢筋头切割及混凝土不平整地方打磨整平,凹槽混凝土顶面凿毛和网状裂缝处理;
[0039] S2:测量放样,复核凹槽位置、标高,浇筑细石混凝土调平层;
[0040] S3:在凹槽内铺设橡胶板;
[0041] S4:安装模板,安装、绑扎钢筋,预埋用于吊装沥青可替换道面1的锚板式套筒悬吊件14,跳仓法浇筑基层11,基层11设置为钢筋混凝土层;
[0042] S5:安装模板,运输、摊铺、压实沥青砂应力吸收层12;
[0043] S6:安装模板,运输、摊铺、压实沥青混凝土层13;
[0044] S7:沥青冷却至常温后,按设计尺寸对沥青砂应力吸收层12和沥青混凝土面层13整体进行切缝,并逐块分段、编号;
[0045] S8:在锚板式套筒悬吊件14内安装吊钉,采用吊车吊装出沥青可替换道面1,在四角安装包边角钢;
[0046] S9:安装纵向胀缝板、横缝板,安装沥青可替换道面1;
[0047] S10:纵向胀缝板顶填缝料塞填。
[0048] 该方法通过在承台2凹槽内原位预制沥青可替换道面1,保证了沥青可替换道面1与承台2的契合度,解决了预制平整度、高程及精度问题,通过设置强度高的钢筋混凝土层作为基层11,防止吊装时沥青混凝土层13垮塌,在基层11内预埋锚板式套筒悬吊件14,吊装时,在锚板式套筒悬吊件14内安装吊钉进行吊装,吊装安装方便快捷,安装后,吊钉可拆卸,保证了沥青可替换道面1的平整度,通过铺设橡胶板及沥青砂应力吸收层12吸收应力,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了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和抗疲劳能力。
[0049]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对于宽度小于0.15mm的裂缝直接凿毛处理,宽度大于0.15mm的裂缝进行凿开,凿开宽度50mm,用大型吸尘器和高压水对砂浆和松弱层进行清洗清理干净后用调平层砼同步浇筑封闭。对裂缝进行处理及砼表面凿毛后使承台表面混凝土与新浇筑的混凝土结合良好。
[0050]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细石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浇筑到标高位置,振捣密实后刮平收面,采用透水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振捣密实后用合金方形板结合抹子刮平收面,确保表面平整度小于3mm,防止表面开裂、防止高低不平导致试验时产生的应力使沥青可替换道面1破裂。
[0051]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橡胶板采用工业用硬质橡胶板,硬质橡胶板表面铺设塑料薄膜并刷脱模剂。工业用硬质橡胶板缓冲效果好且受压力后变形小,提高了道面结构的稳定性
[0052]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模板包括侧面模板和横向端头模板,侧面模板采用硬质泡沫板,硬质泡沫板表面铺设塑料薄膜并刷脱模剂,述横向端头模板设置为塑料钢化模板,表面刷脱模剂,跳仓法施工时,横向模板采用硬质泡沫板,模板表面铺设塑料薄膜并刷脱模剂。
[0053]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基层11的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40,浇筑后采用振动棒振捣密实。
[0054]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振捣时,振动棒快插慢拔,振捣时间控制在15‑20秒,振动棒在混凝土中移动间距不大于50cm。
[0055]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5中,在摊铺沥青砂应力吸收层12前先喷洒粘层油。喷洒粘层油前采用小型铣刨机对基层11面进行铣刨,铣刨后混凝土表面石渣、灰尘等用大型吸尘器吸收,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喷洒粘层油前确保表面干燥,通过喷洒粘层油确保沥青砂应力吸收层12与基层11之间粘接良好。
[0056] 在本实施例中,沥青砂采用后八轮新型环保车运输至现场,通过装载机二次装运到5t小型自卸车运至摊铺位置,采用非常紧凑的小型摊铺机摊铺,采用不同压路机进行初压、复压、终压顺序进行,初压:采用12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复压采用12t双钢轮压路机弱振1遍,10t前钢后胶轮扥压路机强振碾压2‑4遍,终压:采用10t前钢后胶轮压路机静压1‑2遍,在锚板式套筒悬吊件14周边采用小型平板夯夯实。
[0057]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6中,在摊铺沥青混泥土前喷洒粘层油,沥青混凝土层13分层摊铺,层之间设置粘层油。其中,沥青混凝土层13分两层摊铺,根据颗粒大小依次设置为粗粒式AC‑25C沥青混凝土、细粒式SMA‑13C沥青混凝土,其设置为粒径由大到小的两层结构,增强了耐久性和抗疲劳能力,粘层油洒布量为0.3‑0.6千克每立方米,喷洒粘层油确保层与层之间的沥青混凝土粘接良好。
[0058] 在本实施例中,锚板式套筒悬吊件14上螺纹连接有与沥青混凝土层13高度保持一致的带螺纹钢管,带螺纹钢管根据分层铺摊的沥青混凝土高度也相应的分为两节来安装,在进行沥青混凝土层13的铺摊时,带螺纹钢管上设置盖子进行封闭,防止沥青混凝土落入造成堵塞,在沥青可替换道面1需要吊运时,再于带螺纹钢管上螺纹连接吊钉,通过吊车吊装,吊装完成后对吊钉进行拆卸,盖上盖子,保持道面的平整度。
[0059]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层粗粒式AC‑25C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在锚板式套筒悬吊件14上的第一节带螺纹钢管上用盖子封闭,粗粒式AC‑25C沥青混凝土采用后八轮新型环保车运输至现场,通过装载机二次装运到5t小型自卸车运至摊铺位置,采用非常紧凑的小型摊铺机摊铺,采用不同压路机进行初压、复压、终压顺序进行,初压:采用12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复压采用12t双钢轮压路机弱振2遍,10t前钢后胶轮扥压路机强振碾压2‑3遍,终压:采用30t胶轮压路机静压2‑3遍;第二层细粒式SMA‑13C混凝土摊铺前,通过凿除第一节带螺纹钢管周边沥青混凝土,拿出盖子,在第一节带螺纹钢管上安装第二节带螺纹钢管,第二节带螺纹钢管标高与第二层细粒式SMA‑13C混凝土标高保持一致,第一节钢管周边凿除范围用沥青混泥土封堵,用平板夯夯实,在第二节带螺纹钢管上用盖子封闭,细粒式SMA‑13C混凝土采用后八轮新型环保车运输至现场,通过装载机二次装运到5t小型自卸车运至摊铺位置,采用非常紧凑的小型摊铺机摊铺,采用不同压路机进行初压、复压、终压顺序进行,初压:采用12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复压采用12t双钢轮压路机弱振2‑3遍遍,强振2‑3遍遍,终压:采用前钢后胶压路机静压1‑2遍收面,检查平整度不大于3mm,以此确保两层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通长连续摊铺确保平整度。
[0060] 本实施例中,粘层油设置为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其粘接效果好。
[0061]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9中,胀缝板为聚氨酯硬质泡沫板,横缝板为工业硬质橡胶垫片。
[0062]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中,填缝料为高聚氨类、硅酮类填缝料。其密封效果好,防水性能强。
[0063]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