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

申请号 CN202110028110.9 申请日 2021-01-11 公开(公告)号 CN114763689A 公开(公告)日 2022-07-19
申请人 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传峰; 王明江; 陈红军; 曹晓辉; 王波;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处理病害区域:将公路病害区域的 混凝土 面层 清除,并下挖至路基,形成修复区;钻孔:在修复区的底部和侧面钻孔;安设 支撑 架:在孔内安设 钢 筋,横向安设的 钢筋 与纵向安设的钢筋之间通过绑丝固定,形成支撑架;拌和:将 水 泥和砂石料拌合形成混合料;回填:将混合料回填至修复区内,回填期间对混合料不断进行激振和夯实;封口:采用 水泥 混凝土对回填的修复区进行封口;路面调平:待封口完全 凝固 后在修复区铺设 沥青 混凝土 ,使之与正常路面平顺衔接;通过以上处理方法能够快速修复病害路段,且修复后的结构能够与原有道路结构较好的结合,大大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处理病害区域:将公路病害区域的混凝土面层清除,并下挖至路基,形成修复区;
(2)钻孔:在修复区的底部和侧面钻孔;
(3)安设支撑架:在孔内安设筋,横向安设的钢筋与纵向安设的钢筋之间通过绑丝固定,形成支撑架;
(4)拌和:将泥和砂石料拌合形成混合料;
(5)回填:将混合料回填至修复区内,回填期间对混合料不断进行激振和夯实;
(6)封口:采用水泥混凝土对回填的修复区进行封口;
(7)路面调平:待封口完全凝固后在修复区铺设沥青混凝土,使之与正常路面平顺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下挖深度≥
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钻孔的深度≥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钢筋的直径≥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横向安设的钢筋≥6根,纵向安设的钢筋≥3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混合料中水泥、砂、碎石的重量比为1: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混合料的夯实系数≥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封口采用C30水泥混凝土。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公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常见的公路病害主要有毁、坍方、滑坡、沙害、害、路基冻胀、沉陷、翻浆、毁以及路面破损等,这些病害轻则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使用,重则甚至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及时对公路病害进行处理尤为重要。
[0003] 目前常用的公路病害处理方法一般都是对路面进行整修,虽然短时间内能够保证正常使用,但长时间使用后病害处往往会脱离原有的道路结构,重新扩大病害;且现有的公路病害处理方法需要很长的处理时间,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正常通行。
[0004] 因此,亟需一种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能够解决现有公路病害处理方法修复效果差,且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公路病害处理方法修复效果差,且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处理病害区域:将公路病害区域的混凝土面层清除,并下挖至路基,形成修复区;
[0009] (2)钻孔:在修复区的底部和侧面钻孔;
[0010] (3)安设支撑架:在孔内安设筋,横向安设的钢筋与纵向安设的钢筋之间通过绑丝固定,形成支撑架;
[0011] (4)拌和:将水泥和砂石料拌合形成混合料;
[0012] (5)回填:将混合料回填至修复区内,回填期间对混合料不断进行激振和夯实;
[0013] (6)封口:采用水泥混凝土对回填的修复区进行封口;
[0014] (7)路面调平:待封口完全凝固后在修复区铺设沥青混凝土,使之与正常路面平顺衔接。
[0015] 优选地,步骤(1)中,下挖深度≥30cm。
[0016] 优选地,步骤(2)中,钻孔的深度≥20cm。
[0017] 优选地,步骤(3)中,钢筋的直径≥6mm。
[0018] 优选地,步骤(3)中,横向安设的钢筋≥6根,纵向安设的钢筋≥3根。
[0019] 优选地,步骤(4)中,混合料中水泥、砂、碎石的重量比为1:3:1。
[0020] 优选地,步骤(5)中,混合料的夯实系数≥85%。
[0021] 优选地,步骤(6)中,封口采用C30水泥混凝土。
[0022]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处理病害区域:将公路病害区域的混凝土面层清除,并下挖至路基,形成修复区;钻孔:在修复区的底部和侧面钻孔;安设支撑架:在孔内安设钢筋,横向安设的钢筋与纵向安设的钢筋之间通过绑丝固定,形成支撑架;拌和:将水泥和砂石料拌合形成混合料;回填:将混合料回填至修复区内,回填期间对混合料不断进行激振和夯实;封口:采用水泥混凝土对回填的修复区进行封口;路面调平:待封口完全凝固后在修复区铺设沥青混凝土,使之与正常路面平顺衔接;通过以上处理方法能够快速修复病害路段,且修复后的结构能够与原有道路结构较好的结合,大大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公路病害处理方法修复效果差,且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
[0026]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 实施例1:
[002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以10mm宽,5m长的公路裂缝为例,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 (1)处理病害区域:将公路病害区域的混凝土面层清除,清除时应将裂缝周围的混凝土面层一并清除,并下挖至路基,形成修复区;
[0030] (2)钻孔:在修复区的底部和侧面钻孔;
[0031] (3)安设支撑架:在孔内安设钢筋,横向安设的钢筋与纵向安设的钢筋之间通过绑丝固定,形成支撑架,通过设置支撑架以提高修复后道路的坚固性和整体性;
[0032] (4)拌和:将水泥和砂石料拌合形成混合料;
[0033] (5)回填:将混合料回填至修复区内,回填期间对混合料不断进行激振和夯实;
[0034] (6)封口:采用水泥混凝土对回填的修复区进行封口;
[0035] (7)路面调平:待封口完全凝固后在修复区铺设沥青混凝土,使之与正常路面平顺衔接。
[0036] 具体地,步骤(1)中,下挖深度为30cm。
[0037] 进一步地,步骤(2)中,钻孔的深度为20cm。
[0038] 进一步地,步骤(3)中,钢筋的直径为6mm。
[0039] 进一步地,步骤(3)中,横向安设的钢筋为20根,纵向安设的钢筋为10根。
[0040] 进一步地,步骤(4)中,混合料中水泥、砂、碎石的重量比为1:3:1。
[0041] 进一步地,步骤(5)中,混合料的夯实系数为85%。
[0042] 进一步地,步骤(6)中,封口采用C30水泥混凝土。
[0043] 本发明提供的公路病害快速处理方法能够快速修复病害路段,且修复后的结构能够与原有道路结构较好的结合,大大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0044] 本发明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