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方法

申请号 CN202110215503.0 申请日 2021-02-26 公开(公告)号 CN112982068B 公开(公告)日 2022-04-01
申请人 安徽虹达道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军; 夏勇飞; 章铭; 童玉贵; 周平静; 阚小磊; 郑圣忠; 章大勇; 刘刚;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一种 沥青 路面裂缝修补方法,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S1、裂缝预处理,S2、开槽,S3、组装加固装置,S4、安装加固装置,S5、灌缝。本申请具有提高道路裂缝加固结构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沥青路面裂缝(1)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裂缝(1)预处理,在出现裂缝(1)的路面进行划线,沿裂缝(1)的边缘进行切缝处理,形成修补槽(11);
S2、开槽,在裂缝(1)中的侧壁上开设环形的施工槽(12),并对裂缝(1)和施工槽(12)内进行清理;
S3、组装加固装置(2),所述加固装置(2)包括板(21)和竖向钢筋(22),钢板(21)上开设有一个浇筑孔(211)和多个安装孔(222),竖向钢筋(22)的上端高于钢板(21)的上端面,竖向钢筋(22)的一侧设置有卡板(24),在施工槽(12)的槽底上固定多个间隔的定位板(3),定位板(3)的一侧延伸至裂缝(1)内,将定位板(3)插接于施工槽(12)内,并通过固定件(5)将定位板(3)与施工槽(12)的槽底进行固定,将竖向钢筋(22)插接于安装孔(222)内;
S4、安装加固装置(2),将钢板(21)放置于修补槽(11)上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使得竖向钢筋(22)插接于裂缝(1)中,推动竖向钢筋(22),使得竖向钢筋(22)的底部与裂缝(1)的底部抵接,转动竖向钢筋(22),使得靠近定位板(3)的钢筋上的卡板(24)上端面与定位板(3)的下端面抵接;
S5、灌缝,将浆料从钢板(21)上的浇筑孔(211)灌入并压实,使用浆料填充钢板(21)与修补槽(11)侧壁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裂缝(1)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3)的上端面设置有插槽(31),插槽(31)靠近定位板(3)延伸至裂缝(1)中的端部;所述插槽(31)内插接有竖直的插杆(32);所述插杆(32)的上端与钢板(21)的下端面抵接;将插杆(32)插接于插槽(31)内后并在插杆(32)的上端刷一层面漆,盖上钢板(21),使得钢板(21)的下端面有面漆形成的印记,在该印记位置钻安装孔(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裂缝(1)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修补槽(11)靠近裂缝(1)的边缘处刷一层面漆,盖上钢板(21),钢板(21)的下端面形成一圈面漆围设成的区域,在该区域内钻安装孔(2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裂缝(1)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在固定定位板(3)之前还包括:对裂缝(1)内进行加热,将第一沥青胶条(4)贴合在裂缝(1)的底部,竖向钢筋(22)插接于裂缝(1)中后,竖向钢筋(22)的底部与第一沥青胶条(4)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裂缝(1)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之前,对钢板(21)的下端面进行加热,将第二沥青胶条(6)贴合于钢板(21)的下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裂缝(1)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槽(12)的槽口直径小于施工槽(12)槽底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裂缝(1)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为加热至160℃‑200℃的沥青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裂缝(1)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包括与定位板(3)上端面抵接的固定(51)和设置于固定块(51)下端面的固定杆(52);所述固定杆(52)自下而上向靠近裂缝(1)中心的位置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裂缝(1)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21)的上端面低于修补槽(11)的上端面;在修补槽(11)内填充沥青,对沥青压实,使得沥青的上端面与地面齐平。

说明书全文

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的道路在长时间使用期间,常常会因为局部过压而导致其产生裂缝,但由于裂缝不影响整体运行,因此不会进行整体改造,会对裂缝处进行局部加固。
[0003] 现有的,公告号为CN10139777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道路修补方法,该方法混凝土凝固快,通车快,不需浇保养,可将新老混凝土连接为一体,新浇混凝土不容易压坏。修补大面积损坏的混凝土道路先清除路面杂质,将处理剂掺入细石混凝土中搅拌均匀浇筑到损坏路面上,使其填充裂缝,再将处理剂掺入普通混凝土中搅拌后继续浇筑。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采用直接浇筑的方式进行,直接浇筑的浆料本身容易受压碎裂,导致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提高道路裂缝加固结构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方法。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裂缝预处理,在出现裂缝的路面进行划线,沿裂缝的边缘进行切缝处理,形成修补槽;S2、开槽,在裂缝中的侧壁上开设环形的施工槽,并对裂缝和施工槽内进行清理;S3、组装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板和竖向钢筋,钢板上开设有一个浇筑孔和多个安装孔,竖向钢筋的上端高于钢板的上端面,竖向钢筋的一侧设置有卡板,在施工槽的槽底上固定多个间隔的定位板,定位板的一侧延伸至裂缝内,将定位板插接于施工槽内,并通过固定件将定位板与施工槽的槽底进行固定,将竖向钢筋插接于安装孔内;S4、安装加固装置,将钢板放置于修补槽上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使得竖向钢筋插接于裂缝中,推动竖向钢筋,使得竖向钢筋的底部与裂缝的底部抵接,转动竖向钢筋,使得靠近定位板的钢筋上的卡板上端面与定位板的下端面抵接;S5、灌缝,将浆料从钢板上的浇筑孔灌入并压实,使用浆料填充钢板与修补槽侧壁的间隙。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裂缝中设置加固装置,能够提高裂缝填充后的连接强度。通过施工槽能够便于安装定位板,使得竖向钢筋上的卡板能够与定位板配合使用,进而能够提高竖向钢筋安装的稳定性,浇筑浆料后,待浆料凝固成型后,能够使得裂缝处强度较高。
[0009]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插槽,插槽靠近定位板延伸至裂缝中的端部;所述插槽内插接有竖直的插杆;所述插杆的上端与钢板的下端面抵接;将插杆插接于插槽内后并在插杆的上端刷一层面漆,盖上钢板,使得钢板的下端面有面漆形成的印记,在该印记位置钻安装孔。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插杆,便于在钢板上进行定位,钻安装孔,使得定位板的边缘插接有竖向钢筋,能够将卡板和定位板进行配合使用,提高加固装置的强度。
[0011] 优选的,在修补槽靠近裂缝的边缘处刷一层面漆,盖上钢板,钢板的下端面形成一圈面漆围设成的区域,在该区域内钻安装孔。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修补槽上刷面漆,能够通过盖上钢板,确定安装孔的位置,便于进行打孔,提高工作效率。
[0013] 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在固定定位板之前还包括:对裂缝内进行加热,将第一沥青胶条贴合在裂缝的底部,竖向钢筋插接于裂缝中后,竖向钢筋的底部与第一沥青胶条抵紧。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裂缝内进行加热,提高裂缝底部的温度,由于第一沥青胶条在加热状态下容易熔化,便于将第一沥青胶条贴合于裂缝中,第一沥青胶条具有一定的厚度,能够使得卡板与定位板紧密贴合。
[0015] 优选的,所述S4步骤之前,对钢板的下端面进行加热,将第二沥青胶条贴合于钢板的下端面。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钢板进行加热,能够方便将第二沥青胶条贴合于钢板的下端面,由于第二沥青胶条具有一定的厚度,粘接于钢板的下端面,将竖向钢筋插接于安装孔内,竖向钢筋在第二沥青胶条的作用下,不易发生晃动,第二沥青胶条对竖向钢筋具有一定的摩檫,能够对竖向钢筋进行定位。
[0017] 优选的,所述施工槽的槽口直径小于施工槽槽底的直径。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槽的槽口直径小于施工槽槽底的直径,在对裂缝中浇筑浆料后,待浆料凝固成一个整体后,能够使得凝固的浆料整体不易与裂缝中发生脱离,加强凝固后的浆料与裂缝的连接强度,使得裂缝的修补质量更高。
[0019] 优选的,所述浆料为加热至160℃‑200℃的沥青混凝土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浆料设置成温度高的沥青混凝土,能够有利于使得过热的沥青混凝土将温度传递于第一沥青胶条和第二沥青胶条,使得第一沥青胶条和第二沥青胶条在高温的作用下转换成接近熔化的状态,能够与竖向钢筋以及裂缝粘接于一体,在冷却凝固后,能够提高裂缝中加固装置与浆料的整体性,进一步提高裂缝修补质量。
[0021]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与定位板上端面抵接的固定和设置于固定块下端面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自下而上向靠近裂缝中心的位置倾斜。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固定杆,不仅便于对定位板进行固定,还有利于提高固定件与地面的固定可靠性,使得固定杆不易松脱。
[0023] 优选的,所述钢板的上端面低于修补槽的上端面;在修补槽内填充沥青,对沥青压实,使得沥青的上端面与地面齐平。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板的上端面设置成较低的结构,能够在钢板上端面再铺设一层沥青,能够使得钢板埋设于沥青和沥青混凝土中,由于浇筑时沥青与沥青混凝土都是流动状态,能够结合于一体,在凝固成型后,整体性更强,能够加强对钢板的安装,提高对裂缝修补的效果。
[0025]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 在裂缝中设置加固装置,能够提高裂缝填充后的连接强度;
[0027] 对钢板进行加热,能够方便将第二沥青胶条贴合于钢板的下端面,由于第二沥青胶条具有一定的厚度,粘接于钢板的下端面,将竖向钢筋插接于安装孔内,竖向钢筋在第二沥青胶条的作用下,不易发生晃动,第二沥青胶条对竖向钢筋具有一定的摩檫力,能够对竖向钢筋进行定位;
[0028] 倾斜设置的固定杆,不仅便于对定位板进行固定,还有利于提高固定件与地面的固定可靠性,使得固定杆不易松脱。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插杆与定位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裂缝修补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1、裂缝;11、修补槽;12、施工槽;2、加固装置;21、钢板;211、浇筑孔;222、安装孔;22、竖向钢筋;23、横向钢筋;24、卡板;25、安装套;3、定位板;31、插槽;32、插杆;4、第一沥青胶条;5、固定件;51、固定块;52、固定杆;6、第二沥青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方法。参照图1、图2,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 S1、裂缝1预处理,通过全站仪在出现裂缝1的路面进行划线,确定修补裂缝1的范围,并且沿裂缝1的边缘进行切缝处理,形成修补槽11。
[0035] S2、开槽,在裂缝1中的侧壁上开设环形的施工槽12,施工槽12的槽口直径小于施工槽12槽底的直径。对裂缝1和施工槽12内进行清理,用水冲洗,清除裂缝1中的碎石和杂物。
[0036] S3、组装加固装置2,裂缝1中安装有加固装置2,用于提高裂缝1修补的强度。施工槽12内固定有多个定位板3,定位板3的上端面开设有插槽31,插槽31靠近定位板3延伸至裂缝1中的端部,插槽31内插接有竖直设置的插杆32。加固装置2包括钢板21、竖向钢筋22和横向钢筋23。钢板21的大小小于修补槽11的截面大小,且钢板21的侧壁与修补槽11的侧壁之间距离2mm,钢板21的厚度小于修补槽11的深度。钢板21上的中部开设有一个浇筑孔211,钢板21上还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孔222,竖向钢筋22的一侧且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有卡板24。竖向钢筋22上套设有安装套25,横向钢筋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相邻两个竖向钢筋22上的安装套25之间,安装套25与竖向钢筋22转动连接。
[0037] S31、对裂缝1内进行加热,在裂缝1的底部贴上第一沥青胶条4,并对第一沥青胶条4进行压实,使得第一沥青胶条4与裂缝1贴合完全。
[0038] S32、将定位板3插接于施工槽12内,并通过固定件5对定位板3进行固定,使得定位板3的一端延伸至裂缝1内。固定件5包括固定块51和固定杆52,固定块51与定位板3的上端面抵接,固定杆52固定于固定块51的下端面,固定杆52插接于地面内,且固定杆52自下而上向靠近裂缝1中心的位置倾斜,能够提高对定位板3的加固可靠性。
[0039] S33、将插杆32插接于插槽31内,在插杆32的上端刷一层面漆,并且在修补槽11靠近裂缝1的边缘处刷一层面漆,将钢板21盖设于修补槽11内,对钢板21进行按压,钢板21的下端面与修补槽11的槽底以及插杆32的上端面均抵紧,修补槽11内涂刷的面漆在钢板21的下端面围设成一片区域,插杆32的上端面涂刷的面漆在钢板21的下端面形成一个印记,在该区域内钻多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孔222,以及在该印记处钻一个安装孔222。
[0040] S34、对钢板21的下端面进行加热,并在钢板21的下端面粘接一层第二沥青胶条6,第二沥青胶条6的厚度大于第一沥青胶条4的厚度。使用钻孔机对安装孔222进一步沉孔,使得第二沥青胶条6与安装孔222对应的位置被贯穿,且第二沥青胶条6上的安装孔222孔径小于钢板21上的安装孔222孔径,对竖向钢筋22进行定位。
[0041] S35、将竖向钢筋22插接于安装孔222内,且竖向钢筋22的上端高于钢板21的上端面。
[0042] S4、安装加固装置2,将加固装置2与裂缝1进行固定。
[0043] S41、将钢板21放置于修补槽11上,通过螺栓使得钢板21固定于地面上,使得竖向钢筋22插接于裂缝1中,推动竖向钢筋22,使得竖向钢筋22的底部与裂缝1的底部粘接的第一沥青胶条4抵接,对竖向钢筋22进行按压并同时转动,使得靠近定位板3的钢筋上的卡板24上端面与定位板3的下端面抵紧。
[0044] S42、在钢板21的上端面对竖向钢筋22与钢板21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固定,加强竖向钢筋22与钢板21的连接。
[0045] S43、对竖向钢筋22的上端进行打磨,使得竖向钢筋22的上端低于地面。
[0046] S5、灌缝,将浆料从钢板21上的浇筑孔211灌入并压实,浆料为加热至160℃‑200℃的沥青混凝土,使用浆料填充钢板21与修补槽11侧壁的间隙。在修补槽11内填充沥青,对沥青压实,使得沥青的上端面与地面齐平。
[0047]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