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088940.6 申请日 2023-08-28 公开(公告)号 CN117107583A 公开(公告)日 2023-11-24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发明人 谭仪忠; 王明洋; 王昱蘅; 马林建; 李超; 程怡豪; 陈昊; 杨众杰;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属于道路抢修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观察路面状态,获取道路滑塌障碍物信息,判断障碍物的范围和种类;获取救灾设备信息,确定救灾设备的通过条件;设计路面滑塌障碍物的处理方案;按照设计的方案,初步处理道路滑塌障碍物,然后在道路滑塌障碍物上铺装固定 复合材料 织物网进行初步固定,再向路面滑塌障碍物高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等待快速发泡材料与道路滑塌障碍物结合且满足救灾设备通过条件后,通过该路面。本发明利用现有道路滑塌障碍物,用速发泡材料作为填充物,铺装固定复合材料织物网增强填充物整体强度,实现道路滑塌障碍物的快速越障,提升应急救援与道路抢通时效。
权利要求

1.一种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观察路面(1)状态,获取道路滑塌障碍物信息,判断障碍物的范围和种类;
获取救灾设备信息,确定救灾设备的通过条件;
根据需求道路滑塌障碍物状态和救灾设备通过条件设计路面(1)障碍物的处理方案,满足救灾设备的通过条件;
按照设计的方案,初步处理道路滑塌障碍物,然后在道路滑塌障碍物上铺装固定复合材料织物网(4)进行初步固定,再向路面(1)障碍物高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5);
等待快速发泡材料(5)与道路滑塌障碍物结合且满足救灾设备通过条件后,通过该路面(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其特征在于:路面滑塌障碍物包括滑塌凸起障碍物(2)和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道路滑塌障碍物为滑塌凸起障碍物(2)时,获取道路滑塌障碍物信息包括获取滑塌凸起障碍物(2)的凸起高度、滑塌凸起障碍物(2)的长度以及滑塌凸起障碍物(2)表面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其特征在于:道路滑塌障碍物进行初步处理包括人工移除局部凸起,无法移除时设计绕行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涂后的发泡材料的厚度不大于10cm,所述发泡材料的坡脚小于3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道路滑塌障碍物为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时,获取道路滑塌障碍物信息包括获取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的范围、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的深度以及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附近的路面(1)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包括四周分散的岩石土体(6),并回填到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的凹坑内,然后用复合材料织物网(4)固定回填的岩石土体(6);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的凹坑内高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5),直到填满凹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凹坑内高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5)时,每间隔30cm‑35cm铺桩固定一层复合材料织物网(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高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5)到路面(1)高程时,在快速发泡材料(5)表面铺装耐磨面板(7)。

说明书全文

一种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道路抢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时,山区道路极易被大体积滑塌岩土体覆盖及路基崩塌破坏阻断,严重制约和影响道路的通行能,给救援车辆、装备的通行带来不便。
[0003] 目前广泛采用的手段是依托清障工程机械逐段清理凸起物或回填凹陷坑,但由于坍塌岩土方量大,加之滑坡体自身的不稳定性,清理障碍过程中还会产生二次滑塌的险,导致救灾效率大幅降低,影响救灾工作的开展。
[0004] 因此,亟需一种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能充分利用坍塌障碍物作为基础喷涂填充轻质高强快的速发泡材料对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
进行快速越障,以满足车辆、装备的顺利通行要求,提升救灾效率。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观察路面状态,获取道路滑塌障碍物信息,判断障碍物的范围和种类;
[0008] 获取救灾设备信息,确定救灾设备的通过条件;
[0009] 根据需求道路滑塌障碍物状态和救灾设备通过条件设计路面滑塌障碍物的处理方案,满足救灾设备的通过条件;
[0010] 按照设计的方案,初步处理道路滑塌障碍物,然后在道路滑塌障碍物上铺装固定复合材料织物网进行初步固定,再向路面滑塌障碍物高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
[0011] 等待快速发泡材料与道路滑塌障碍物结合且满足救灾设备通过条件后,通过该路面。
[0012] 优选的,路面滑塌障碍物包括滑塌凸起障碍物和滑塌凹陷坑障碍物。
[0013] 优选的,当道路滑塌障碍物为滑塌凸起障碍物时,获取道路滑塌障碍物信息包括获取滑塌凸起障碍物的凸起高度、滑塌凸起障碍物的长度以及滑塌凸起障碍物表面的信
息。
[0014] 优选的,道路滑塌障碍物进行初步处理包括人工移除局部凸起,无法移除时设计绕行方案。
[0015] 优选的,喷涂后的发泡材料的厚度不大于0cm,所述发泡材料的坡脚小于30°。
[0016] 优选的,当道路滑塌障碍物为滑塌凹陷坑障碍物时,获取道路滑塌障碍物信息包括获取滑塌凹陷坑障碍物的范围、滑塌凹陷坑障碍物的深度以及滑塌凹陷坑障碍物附近的
路面信息。
[0017] 优选的,滑塌凹陷坑障碍物包括四周分散的岩石土体,并回填到滑塌凹陷坑障碍物的凹坑内,然后用复合材料织物网固定回填的岩石土体;滑塌凹陷坑障碍物的凹坑内高
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直到填满凹坑。
[0018] 优选的,在向凹坑内高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时,每间隔30cm‑35cm铺桩固定一层复合材料织物网。
[0019] 优选的,当高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到路面高程时,在快速发泡材料表面铺装耐磨面板。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通过灾害现场所获取路面上的道路滑塌障碍物信息的信息,如几何尺寸、坡度、地质情况等参数,以及根据越障通道承载力要求设计车辆、装备越障方案,在道路滑塌障碍物上铺装固定复合材料织物网对道路
滑塌障碍物初步固定,再根据设计方案高压喷射速发泡材料,使得道路滑塌障碍物、复合材料织物网及快速发泡材料结合为一个整体,以满足车辆和装备的通行承载要求,实现越障
目标。
[0021] 本发明利用现有道路滑塌障碍物,用速发泡材料作为填充物,铺装固定复合材料织物网增强填充物整体强度,实现道路滑塌障碍物的快速越障,提升应急救援与道路抢通
时效。
附图说明
[0022]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示意图;
[0025] 图中:1、路面;2、滑塌凸起障碍物;3、滑塌凹陷坑障碍物;4、复合材料织物网;5、快速发泡材料;6、岩石土体;7、耐磨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 实施例1
[0029]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 观察路面1状态,获取道路滑塌障碍物信息,判断障碍物的范围和种类;
[0031] 获取救灾设备信息,确定救灾设备的通过条件;
[0032] 根据需求道路滑塌障碍物状态和救灾设备通过条件设计路面1障碍物的处理方案,满足救灾设备的通过条件;
[0033] 按照设计的方案,初步处理道路滑塌障碍物,然后在道路滑塌障碍物上铺装固定复合材料织物网4进行初步固定,再向路面1障碍物高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5;
[0034] 等待快速发泡材料5与道路滑塌障碍物结合且满足救灾设备通过条件后,通过该路面1。
[0035] 通过灾害现场所获取路面1上的道路滑塌障碍物信息的信息,如几何尺寸、坡度、地质情况等参数,以及根据越障通道承载力要求设计车辆、装备越障方案,在道路滑塌障碍物上铺装固定罩网对道路滑塌障碍物初步固定,再根据设计方案高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5,使得道路滑塌障碍物、罩网及快速发泡材料5结合为一个整体,以满足车辆和装备的通行承载要求,实现越障目标。
[0036] 进一步优化方案,路面滑塌障碍物包括滑塌凸起障碍物2和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滑塌凸起障碍物2对应滑坡导致的落实土方截断路面1,而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则对应的塔
防导致的路面1截断。
[0037]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快速发泡材料5包括但不限于硬质发泡聚酯、发泡聚脲等材料。
[0038] 进一步优化方案,当道路滑塌障碍物为滑塌凸起障碍物2时,获取道路滑塌障碍物信息包括获取滑塌凸起障碍物2的凸起高度、滑塌凸起障碍物2的长度以及滑塌凸起障碍物
2表面的信息;道路滑塌障碍物进行初步处理包括人工移除局部凸起,无法移除时设计绕行方案;喷涂后的发泡材料的厚度不大于10cm,发泡材料的坡脚小于30°。
[0039] 本实施例中,当道路滑塌障碍物为滑塌凸起障碍物2时,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0040] 通过现场地质情况调查,获取滑塌凸起障碍物2分布尺寸、坡度等参数,初步制定越障方案,若突起的滑塌凸起障碍物2有局部大石,则需进行人工移除,若块石体积较大则采取绕行的办法;
[0041] 在滑塌凸起障碍物2铺装固定复合材料织物网4,并进行绑扎固定,复合材料织物网4网眼尺寸和织物经纬线直径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确定,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织物网4
网眼尺寸为10cm‑20cm,复合材料织物网4的经纬线直径一般为3mm‑6mm;
[0042] 采用高压喷射装置在滑塌凸起障碍物2表面喷涂一定厚度的快速发泡材料5,具体喷涂厚度根据现场实际凸起障碍物的分布尺寸和坡脚进行确定,但喷涂后的发泡材料厚度
不小于10cm,使得快速发泡材料5有足够的强度,快速发泡材料5的坡通常小于30°,防止救灾设备无法通过。
[0043] 实施例2
[0044]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的道路滑塌障碍物为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
[0045] 进一步优化方案,当道路滑塌障碍物为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时,获取道路滑塌障碍物信息包括获取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的范围、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的深度以及滑塌凹陷坑障
碍物3附近的路面1信息。
[0046] 进一步优化方案,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包括四周分散的岩石土体6,并回填到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的凹坑内,然后用复合材料织物网4固定回填的岩石土体6;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的凹坑内高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5,直到填满凹坑;在向凹坑内高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5时,每间隔30cm‑35cm铺桩固定一层复合材料织物网4;当高压喷射快速发泡材料5到路面1高程时,在快速发泡材料5表面铺装耐磨面板7。
[0047] 山区道路滑塌障碍物快速越障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0048] 通过现场地质情况调查,获取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尺寸、体积、深度等参数,初步制定越障方案;
[0049] 将未损毁的路面1上分散的岩土体清理至滑塌凹陷坑障碍物3的凹坑中,然后通过铺装固定复合材料织物网4进行初步固定,然后采用高压喷射装置在凹陷坑中喷填快速发
泡材料5,按照每喷填30cm‑35cm厚的快速发泡材料5后铺装固定一层复合材料织物网4,复合材料织物网4层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织物网网眼尺寸一般为10cm‑20cm,织物经纬线直径一般为3mm‑6mm;
[0050] 当喷填至最后一层达到路面1高程时,在表面铺设一层路面1耐磨面板7,如木板、轻质复合材料板等,用于提高承载力,方便救灾设备通过。
[005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2]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
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