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或全向树篦

申请号 CN202010359769.8 申请日 2020-04-30 公开(公告)号 CN111441214A 公开(公告)日 2020-07-24
申请人 上海柒合城市家具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鲍诗度; 宋树德; 张瑶; 倪力; 林澄昀; 杨敏;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多向树篦。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全向树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向树篦可以在N个方向上调节树孔的 位置 ,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向树篦可以全方向地调节树孔的位置。因而,本发明可以根据绿化景观树木与人行道边缘之间的具体距离来调节树孔边缘与树篦相应边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在树篦整体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树孔随不同的距离来变化,从而确保了同一排绿化景观树木的所有树篦的两侧边缘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当绿化景观树木与人行道边缘之间的距离过近时,通过调节树孔边缘与树篦相应边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确保树篦能够得到安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向树篦,包括埋设于地基内的基础框架结构,基础框架结构的顶面露于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部有树孔的旋转结构,旋转结构的轮廓为N边形,N≥4,旋转结构设于基础框架结构顶面的旋转空间,旋转空间的轮廓与旋转结构的轮廓相适应,旋转结构的树孔可在基础框架结构顶面所在平面内沿周向进行N个方向的调节,使得树孔边缘与旋转结构的边缘N条边之间的距离分别独立可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树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包括M层内外嵌套的子旋转结构,子旋转结构的轮廓均为N边形,M≥2,将M层子旋转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定义为第
1层子旋转结构至第M层子旋转结构,则有:所述树孔位于第M层子旋转结构,所述树孔的中心与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中心相隔一定距离L,L>0;所述第1层子旋转结构设于所述基础框架结构的顶面;第m+1层子旋转结构可在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子旋转空间内沿周向进行N个方向的调节,m=1,……,M-1,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子旋转空间的中心与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中心相隔一定距离Lm,Lm>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向树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搭接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顶面的旋转空间内;所述第1层子旋转结构搭接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顶面的旋转空间内,所述第m+1层子旋转结构搭接在所述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子旋转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向树篦,其特征在于,所述N边形为正N边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向树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m层子旋转结构由J片子旋转片合围而成,J≥2,相邻两片子旋转片之间通过固件连接固定。
6.一种全向树篦,包括埋设于地基内的基础框架结构,基础框架结构的顶面露于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部有树孔的旋转结构,旋转结构的轮廓为圆形,旋转结构设于基础框架结构顶面的旋转空间,旋转空间的轮廓与旋转结构的轮廓相适应,旋转结构的树孔可在基础框架结构顶面所在平面内沿周向进行全方向的调节,使得树孔边缘与旋转结构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全方向上独立可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向树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包括M层内外嵌套的子旋转结构,子旋转结构的轮廓均为圆形,M≥2,将M层子旋转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定义为第1层子旋转结构至第M层子旋转结构,则有:所述树孔位于第M层子旋转结构,所述树孔的中心与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圆心相隔一定距离L,L>0;所述第1层子旋转结构设于所述基础框架结构的顶面;第m+1层子旋转结构可在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子旋转空间内沿周向进行全向调节,m=1,……,M-1,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子旋转空间的圆心与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圆心相隔一定距离Lm,Lm>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向树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搭接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顶面的旋转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向树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层子旋转结构搭接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顶面的旋转空间内,所述第m+1层子旋转结构搭接在所述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子旋转空间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向树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m层子旋转结构由J片子旋转片合围而成,J≥2,相邻两片子旋转片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多向或全向树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篦,属于城市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树篦是树池盖板的俗名,因各地方言而叫法不一,主要用于园林绿化、市政建设等。树池盖板主体是由二或四块对称的板体对接构成,盖板体的中心处设有树孔,树孔的周围设有多个漏孔,树池盖板主体安装后,树干位于树孔内。树池盖板主要用于街道两旁的绿化景观树木的树池内,起到防护水土流失、美化环境的作用。树池盖板通常由菱镁复合、树脂复合等多种材料制作。
[0003] 城市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为了美观和整齐划一,通常是靠近人行道外缘设置,与人行道平行方向呈直线中心对齐设置,且用于种植行道树的树池大小尺寸和贴边位置相同。行道树大多是在铺设树池盖板前种植的,一方面行道树在种植时无法确保其位于树池的中心位置,另外一方面由于树木自然生长的原因,也会导致行道树在树池中有偏离中心的情况出现。即使行道树在种植时位于树池中心,随着种植后根系和树干的慢慢生长,同样也会出现偏离中心的情况。现有一体成型的树池盖板的树孔是位于中心位置,因而无法满足偏心树的孔洞预留要求,在安装时需要将树池盖板的局部敲掉。树池盖板安装后,随着树根的生长突出,树池盖板也跟着拱起而突出,既影响绿化市容美观,也容易造成绊倒行人的安全事故,是长期制约城市建设者、管理者的一个问题。
[0004] 市面上现有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手段,是用透水混凝土来代替树池盖板。但透水混凝土会影响人行道的整体美观度,而且有一定的施工要求,同时其透气、透水性差,不利于树木和树池中植物生长,美观程度也不及传统的树池盖板,而且同样也存在随着树木根系生长而拱起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施工情况的树篦。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多向树篦,包括埋设于地基内的基础框架结构,基础框架结构的顶面露于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部有树孔的旋转结构,旋转结构的轮廓为N边形,N≥4,旋转结构设于基础框架结构顶面的旋转空间,旋转空间的轮廓与旋转结构的轮廓相适应,旋转结构的树孔可在基础框架结构顶面所在平面内沿周向进行N个方向的调节,使得树孔边缘与旋转结构的边缘N条边之间的距离分别独立可调。
[0007] 优选地,所述旋转结构包括M层内外嵌套的子旋转结构,子旋转结构的轮廓均为N边形,M≥2,将M层子旋转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定义为第1层子旋转结构至第M层子旋转结构,则有:所述树孔位于第M层子旋转结构,所述树孔的中心与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中心相隔一定距离L,L>0;所述第1层子旋转结构设于所述基础框架结构的顶面;第m+1层子旋转结构可在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子旋转空间内沿周向进行N个方向的调节,m=1,……,M-1,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子旋转空间的中心与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中心相隔一定距离Lm,Lm>0。
[0008] 通过上述结构形成的所述树孔相对于所述多向树篦整体的偏心率遵循以下规律,若第1层子旋转结构直径不变,则树孔直径越大偏心率越小;若树孔直径不变,则第1层子旋转结构直径越大偏心率越大。
[0009] 优选地,所述旋转结构搭接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顶面的旋转空间内;所述第1层子旋转结构搭接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顶面的旋转空间内,所述第m+1层子旋转结构搭接在所述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子旋转空间内。
[0010] 优选地,所述N边形为正N边形。
[0011] 优选地,所述第m层子旋转结构由J片子旋转片合围而成,J≥2,相邻两片子旋转片之间通过固件连接固定。
[0012]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全向树篦,包括埋设于地基内的基础框架结构,基础框架结构的顶面露于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部有树孔的旋转结构,旋转结构的轮廓为圆形,旋转结构设于基础框架结构顶面的旋转空间,旋转空间的轮廓与旋转结构的轮廓相适应,旋转结构的树孔可在基础框架结构顶面所在平面内沿周向进行全方向的调节,使得树孔边缘与旋转结构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全方向上独立可调。
[0013] 优选地,所述旋转结构包括M层内外嵌套的子旋转结构,子旋转结构的轮廓均为圆形,M≥2,将M层子旋转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定义为第1层子旋转结构至第M层子旋转结构,则有:所述树孔位于第M层子旋转结构,所述树孔的中心与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圆心相隔一定距离L,L>0;所述第1层子旋转结构设于所述基础框架结构的顶面;第m+1层子旋转结构可在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子旋转空间内沿周向进行全向调节,m=1,……,M-1,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子旋转空间的圆心与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圆心相隔一定距离Lm,Lm>0。
[0014] 通过上述结构形成的所述树孔相对于所述全向树篦整体的偏心率遵循以下规律,若第1层子旋转结构直径不变,则树孔直径越大偏心率越小;若树孔直径不变,则第1层子旋转结构直径越大偏心率越大。
[0015] 优选地,所述旋转结构搭接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顶面的旋转空间内。
[0016] 优选地,所述第1层子旋转结构搭接在所述基础框架结构顶面的旋转空间内,所述第m+1层子旋转结构搭接在所述第m层子旋转结构的子旋转空间内。
[0017] 优选地,所述第m层子旋转结构由J片子旋转片合围而成,J≥2,相邻两片子旋转片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0018]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向树篦可以在N个方向上调节树孔的位置,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向树篦可以全方向地调节树孔的位置。因而,本发明可以根据绿化景观树木与人行道边缘之间的具体距离来调节树孔边缘与树篦相应边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在树篦整体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树孔随不同的距离来变化,从而确保了同一排绿化景观树木的所有树篦的两侧边缘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当绿化景观树木与人行道边缘之间的距离过近时,通过调节树孔边缘与树篦相应边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确保树篦能够得到安装。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全向树篦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中全向树篦的搭接结构的示意图;
[0021] 图3为图1中全向树篦的安装示意图;
[0022]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23] 图5为实施例2公开的一种多向树篦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及图7为图5所示多向树篦不同方向的调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6] 实施例1
[0027]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向树篦如图1所示,包括基础框架结构1及搭接在基础框架结构1上的旋转结构。本实施例中,基础框架结构1为中空的圆形结构件。基础框架结构1的中空部分一亦为圆形,旋转结构搭接在该中空部分一内。本实施例中,旋转结构为内外嵌套的3层结构,包括外圈旋转结构2、中圈旋转结构3及内圈旋转结构4。圆形的外圈旋转结构2搭接在基础框架结构1上,外圈旋转结构2上有圆形的中空部分二,中空部分二相对于外圈旋转结构2的圆心偏心设置。中圈旋转结构3则搭接在外圈旋转结构2的中空部分二内。中圈旋转结构3上有圆形的中空部分三,中空部分三相对于中圈旋转结构3的圆心偏心设置。内圈旋转结构4搭接在中圈旋转结构3的中空部分三内。内圈旋转结构4上有树孔5,树孔5相对于内圈旋转结构4的圆心偏心设置。
[0028] 本实施例中,外圈旋转结构2、中圈旋转结构3及内圈旋转结构4均由两个子旋转结构拼接而成。以外圈旋转结构2为例,外圈旋转结构2由子旋转结构一2-1及子旋转结构二2-2拼接而成。在子旋转结构一2-1与子旋转结构二2-2的两个对接处设有两对螺栓固定结构
2-3,一对螺栓固定结构2-3上的两个螺栓固定结构2-3分别固定在子旋转结构一2-1及子旋转结构二2-2,两个螺栓分别穿入两对螺栓固定结构2-3将子旋转结构一2-1及子旋转结构二2-2连接成为整体。中圈旋转结构3及内圈旋转结构4的结构同外圈旋转结构2,此处不再赘述。
[0029] 前文所述的搭接结构如图2所示,外圈旋转结构2与基础框架结构1之间的搭接结构、外圈旋转结构2与中圈旋转结构3之间的搭接结构、中圈旋转结构3与内圈旋转结构4之间的搭接结构均相同。以外圈旋转结构2与中圈旋转结构3之间的搭接为例,包括位于中圈旋转结构3边缘的一圈Γ形台阶3-1及位于外圈旋转结构2的中空部分二边缘的L形台阶2-4,Γ形台阶3-1搭在L形台阶2-4上,使得中圈旋转结构3搭接在外圈旋转结构2的中空部分二内。
[0030] 将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向树篦安装在人行道上后的效果如图3所示,结合图4,图3及图4所示的树干并没有被种植在种植区域的正中位置,而是偏向一侧,假设偏向右侧。所使用的树篦的大小应该与种植区域的大小相适应。在图3及图4所示的情况中,由于树干偏向右侧,因此以树干为中心,种植区域的右侧小而左侧大。由于常规树篦的树孔位于中心位置,因此树篦位于树孔左侧的部分与位于树孔右侧的部分大小是一致的。而树干需要位于树孔内,但种植区域的右侧小而左侧大,因而若不对树篦进行处理,树干是装不进树孔中的。若采用常规的树篦,则必须要将树篦位于树孔左侧的部分切小,对树篦进行破坏,才能将树干装进树篦的树孔中。采用本实施例公开的全向树篦时,由于中空部分二、中空部分三及树孔5都是偏心设置的,因此,只需要将外圈旋转结构2、中圈旋转结构3及内圈旋转结构4旋转至适当的位置,使得旋转后的树孔5的右侧边缘与外圈旋转结构2右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变小至与种植区域以树干为中心的右侧部分的长度相适应即能将树干装入树孔5中,不需要对本实施例公开的全向树篦进行破开,同时,本实施例公开的全向树篦的整体位置也可以固定在预设位置,从而使得同一排绿化景观树木的所有全向树篦的左、右两侧边缘位于同一直线上。
[0031] 本实施例中,树孔5相对于全向树篦的偏心率如下表1及下表2所示,下表1及下表2中,内圆直径表示树孔5的直径,外圆直径表示外圈旋转结构2的直径。
[0032]
[0033] 表1
[0034]
[0035] 表2
[0036] 通过上表1及上表2可以得出:
[0037] 当外圈旋转结构2的直径为1200mm,且树孔5的直径在400mm至600mm之间,则树孔5相对于全向树篦的偏心率为33%-50%;当外圈旋转结构2的直径为1400mm,且树孔5的直径在400mm至600mm之间,则树孔5相对于全向树篦的偏心率为43%-57%。
[0038] 实施例2
[0039]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多向树篦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基础框架结构6、外圈旋转结构7、中圈旋转结构8及内圈旋转结构9均为正方形,因此与实施例1可以实现全方向调节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多向树篦能够实现4个方向的调节,即本实施例公开的多向树篦能够实现树孔10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边缘与多向树篦的相应四个方向的边之间的距离的独立调节。图6及图7示意性地画出了本实施例公开的多向树篦进行两个不同方向调节之后的效果。
[0040] 本实施例中的树孔10也是方形,应当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实施例中的圆形的树孔5。同样地,实施例1中的树孔5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方形的树孔10。
[0041]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此处不再赘述。
[004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向树篦及多向树篦,巧妙利用构件模数化、标准化设计,以及通过组合拼接、旋转的设计原理,通过多个偏心圆或偏心多边形的组合与旋转,能够适应各个度和偏心位置的孔洞调整需求。并且随着树龄的增长,在树干长粗超过树穴孔洞半径时,本发明还可以由内向外逐层拆除,便于安装与维护。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