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板结合装置

申请号 CN201180065987.X 申请日 2011-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3380253B 公开(公告)日 2016-03-23
申请人 株式会社大罗; 发明人 秋永斗;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在木质板下部面结合的四边形结合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突出面以及多个第二突出面,在所述结合装置的各边 角 部形成为朝上部突出,所述第一突出面朝宽度方向形成在一侧,而所述第二突出面朝宽度方向形成在另一侧;多个结合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面平行,并朝宽度方向切开而延长形成;以及第一延长部,与第二突出面平行而与所述结合部相对,朝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长形成,并朝宽度方向形成有朝上侧突出的多个插入部,所述结合部插入于所述第一延长部的插入部而被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木质板结合装置,在木质板下部面结合的四边形的结合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第一突出面(110)以及多个第二突出面(120),在所述结合装置(100)的各边部朝上部突出形成,所述第一突出面朝宽度方向形成在一侧,而所述第二突出面朝宽度方向形成在另一侧;
多个结合部(130),与所述第一突出面(110)平行,并朝宽度方向切开而延长形成;以及
第一延长部(140),与第二突出面(120)平行地朝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长形成而与所述结合部(130)相对,并朝宽度方向形成有朝上侧突出的多个插入部(141),所述结合部(130)插入于所述第一延长部(140)的插入部(141)而被固定;
所述结合部(130)以及第一延长部(140)形成在所述结合装置(100)的中央部;
所述结合装置(100)在第一突出面(110)以及第二突出面(120)穿设有多个板结合孔(111),在所述第一延长部(140)穿设有多个支架结合孔(1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板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突出面(12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上部方向弯曲形成有弯曲部(160),所述弯曲部(160)紧贴结合于板(200)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质板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160)形成为“┓”字形,所述弯曲部(160)插入并固定于板(200)的第一插入槽(21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木质板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朝所述第一突出面(1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下部以阶梯状延长形成的第二延长部(180),当结合所述结合装置(100)时,所述第二延长部(180)插入于所述第二突出面(120)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质板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朝宽度方向结合于所述结合装置(100)的中央上部的结合构件(1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木质板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构件(170)具备弯曲而成的多个结合构件弯曲部(171),所述结合构件弯曲部(171)插入于第二插入槽(220),从而固定板(2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木质板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构件(170)穿设有多个孔,所述结合构件结合于板(200)的长度方向的侧面后,插入于形成在经结合的板(200)的所述第二插入槽(220)而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木质板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合装置(100)的中央上部朝长度方向形成有凹凸部(150)。

说明书全文

木质板结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结合使用于山路、步行街、人行道、露台、自行车道路等的木质板的结合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即便木质板由于阳光或温度、湿度等而发生收缩或膨胀等变形,也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变形,并通过结合装置而牢固结合,从而使用木质板进行施工时不露出固定单元的木质板结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最近,社会上掀起绿色环保热潮,在山路、步行街、人行道、住宅的露台底面使用的木质板相较于其他的材料更加环保健康,并有效吸收冲击以及振动而能够形成安静的环境,因此,作为地板修饰材料主要使用视觉上柔和且舒适的组装式木质板。
[0003] 组装式木质板,其耐久性出色且维修简单,行走时弹性以及冲击吸收功能强,从而使行人不易感到疲劳。
[0004] 通常,现有组装式木质板构造物将下部构造物以规定形态设置在设置场所的底面,并在其上面以组装式插入木质板后,利用钉子等固定单元结合并固定下部构造物和木质板。
[0005] 为固定木质板而使用钉、铆钉螺栓等固定单元,因此,需在木质板打孔或钉钉子等,由此,使材料直接受损。
[0006] 因此,雨等通过所述受损部位而被浸入,从而降低材料本身的耐久性,且在木材上产生划痕或裂开等问题,施工时耗时长而增加成本费。
[0007] 尤其,使用如上所述的固定单元时,固定单元突出到外部,从而,产生行人光脚使用设施时会受伤的问题。
[0008] 由于阳光或温度、湿度等而木质板发生变形时,木质板虽能短边方向滑动,但木质板的膨胀和收缩主要产生在木质板的长度方向上,且由于将木质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因此不能吸收长度方向的变形,而木质板不能保持原状态,在设置木质板时,需在木质板穿设连接孔等,因此需要在设置现场进行二次加工,由此,不仅施工上有问题,而且增加成本费。
[0009] 为解决所述问题,提出了在木材的侧面形成凹槽后,用结合构件结合于所述凹槽而使固定单元不露出在外的各种专利,但是,当木质板收缩或膨胀时,由于结合构件从木质板脱离而当使用者使用木质板时会发生晃动,且由于振动而发生破损。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是为解决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使用于山路、步行街、人行道、住宅的露台底面的木质板由于阳光或温度、湿度等而发生收缩或膨胀等变形,木质板也不会发生拧曲或破损,且木质板不会从结合装置脱离的木质板结合装置。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在木质板的下部而结合部不露出在外,并吸收木质板的变形,从而提高木质板的耐久性,设置简单,且设置一次后能够节约维修费用的木质板结合装置。
[0012]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木质板下部面结合的四边形的结合装置100,包括:多个第一突出面110以及多个第二突出面120,在所述结合装置100的各边部朝上部突出形成,所述第一突出面朝宽度方向形成在一侧,所述第二突出面朝宽度方向形成在另一侧;多个结合部130,与所述第一突出面110平行,并朝宽度方向切开而延长形成;以及第一延长部140,与第二突出面120平行地朝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长形成而与所述结合部130相对,并朝宽度方向形成有朝上侧突出的多个插入部141,所述结合部130插入于所述第一延长部
140的插入部141而被固定。
[0013] 所述结合部130以及第一延长部140形成在所述结合装置100的中央部。
[0014] 所述结合装置100,在第一突出面110以及第二突出面120穿设有多个板结合孔111,在所述第一延长部140穿设有多个支架结合孔142。
[0015] 在所述第二突出面12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上部方向弯曲形成有弯曲部160,所述弯曲部160紧贴结合于板200的侧面。
[0016] 所述弯曲部160形成为“┐”字形,所述弯曲部160插入并固定于板200的第一插入槽210。
[0017]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朝所述第一突出面1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下部以阶梯状延长形成的第二延长部180,当结合所述结合装置100时,所述第二延长部180插入于所述第二突出面120的下部。
[0018]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朝宽度方向结合于所述结合装置100的中央上部的结合构件170。
[0019] 所述结合构件170具备弯曲而成的多个结合构件弯曲部171,所述结合构件弯曲部171插入于第二插入槽220,从而固定板200。
[0020] 所述结合构件170穿设有多个孔,所述结合构件170结合于板200的长度方向的侧面后,插入于形成在经结合的板200的所述第二插入槽220而进行固定。
[0021] 在所述结合装置100的中央上部朝长度方向形成有凹凸部150。
[0022] 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形成有多个结合孔,且结合装置结合在木质板的下部而结合部不露出在外,木质板和结合装置通过多个结合孔进行结合,从而提高结合性,通过滑动方式进行结合而施工方便,且能够节约维修费用。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的立体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5] 图3是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6] 图4是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和木质板的结合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0027]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木质板结合装置和木质板的结合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0028] 图6是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和下部支撑架的结合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0029] 图7是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的结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30] 图8是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的结合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0031] 图9是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2]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木质板结合装置的结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33]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木质板结合装置的结合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0034] 图中:
[0035] 100:结合装置,110:第一突出面,111:板结合孔,120:第二突出面,130:结合部,140:第一延长部,141:插入部,142:支架结合孔,150:凹凸部,160:弯曲部,170:结合构件,171:结合构件弯曲部,180:第二延长部,200:板,210:第一插入槽,220:第二插入槽,
300:支撑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0037] 但图面只是用于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示出的一例,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不局限于图面的形态。
[0038] 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100的外形和构造。
[0039] 本发明的木质板200结合装置100,包括第一突出面110、第二突出面120、多个结合部130、第一延长部140以及多个插入部141。
[0040] 所述第一突出面110在一侧的边角部朝宽度方向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面120在另一侧的边角部朝宽度方向形成有多个。
[0041] 所述结合部130与所述第一突出面110平行地朝宽度方向切开而延长形成。
[0042] 所述第一延长部140与第二突出面120平行地朝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延长形成而与所述结合部130相对,并朝宽度方向形成有朝上侧突出的多个插入部141。
[0043] 当相互结合所述结合装置100时,所述结合部130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延长部140的插入部141,从而互相被结合。
[0044] 所述结合部130以及第一延长部140形成在所述结合装置100的中央部。
[0045] 换句而言,所述结合部130形成在所述第一突出面110之间,所述第一延长部140形成在所述第二突出面120之间。
[0046] 在所述结合装置100的中央上部朝长度方向形成有凹凸部150,在所述板200的下部面也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凹凸部150的槽,从而,将所述结合装置100结合于所述板200时能够方便抓住中心部。
[0047] 参照图2至图5说明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100的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并详细说明木质板200和结合装置100的结合状态。
[0048] 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100在所述第二突出面12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上部方向弯曲而进一步形成弯曲部160,从而能够提高结合性。
[0049] 当在所述板200结合所述结合装置100时,所述弯曲部160紧贴于所述板200的宽度方向的侧面而螺丝插入于形成在所述弯曲部160的孔,从而所述弯曲部结合于所述板200的宽度方向的侧面。
[0050] 所述弯曲部160可形成为“┐”字形。
[0051] 当所述弯曲部160形成为“┐”字形时,在所述板200的宽度方向的侧面形成第一插入槽210,从而能够插入并固定所述弯曲部160。
[0052]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木质板结合装置和板200的结合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0053] 为将所述结合装置100固定于所述板200,在所述第一突出面110以及第二突出面120穿设多个板结合孔111,而螺丝插入于所述板结合孔111,从而使所述结合装置100紧密结合于所述板200的下部面。
[0054] 所述板200为了紧贴于所述结合装置100而优选形成为与所述结合装置100的形状相同的形状,从而紧密结合。
[0055] 优选地,所述板结合孔111形成为直径朝上部逐渐缩小的圆锥形,以使螺丝不露出于所述结合装置100的下部面。
[0056] 图6是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100和下部支撑架的结合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0057] 为了在结合所述结合装置100和所述板200的状态下,将其固定于下部支撑架,而在所述第一延长部140穿设有多个支架结合孔142。
[0058] 更具体而言,当所述板200结合于所述结合装置100时,在露出于外部的所述第一延长部140穿设有多个支架结合孔142,螺丝插入于所述支架结合孔142,从而将结合装置100固定于支撑构件300。
[0059] 优选,所述支架结合孔142形成为直径朝下部逐渐缩小的圆锥形,以使螺丝从上部朝下部方向结合时,不露出于所述结合装置100的上部面。
[0060] 参照图7以及图8说明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100的结合方法。
[0061] 相互结合所述结合装置100时,多个结合部130插入于形成在所述第一延长部140的所述插入部141的下部而相互被固定,其中,所述结合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面110平行地朝宽度方向切开而延长形成。
[0062] 本发明可进一步包括朝所述第一突出面1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下部以阶梯状延长形成的第二延长部180。
[0063] 当结合所述结合装置100时,所述第二延长部180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二突出面120的下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结合装置100和所述板200之间的结合
[0064] 参照图9至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木质板结合装置100的外形和结合方法。
[0065] 所述结合装置100的第三实施例为如下,朝长度方向结合板200和板200时,所述结合装置位于板200和板200之间,从而结合板200。
[0066]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结合装置100的中央上部朝宽度方向结合的结合构件170。
[0067] 在所述结合构件170弯曲形成有多个结合构件弯曲部171,所述结合构件弯曲部171插入于形成在板200的长度方向的侧面的第二插入槽220而将板200固定于所述结合构件170,从而能够提高板200和板200之间长度方向的结合力。
[0068] 所述结合构件170穿设有多个孔,通过螺丝结合于板200的长度方向的侧面后,滑动插入于第二插入槽220而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插入槽形成在结合有所述结合构件弯曲部171的板200的长度方向的侧面。
[0069] 为了在穿设于所述结合构件170的孔容易结合螺丝,所述孔优选穿设在结合有所述板200的方向。
[0070] 本发明的木质板结合装置100,形成有多个结合孔111、142,所述结合装置100结合在所述板200的下部而固定单元不露出在板200的上部,所述板200和所述结合装置100通过多个结合孔111、142进行结合,从而提高结合性,通过滑动方式进行结合而施工方便,且能够节约维修费用。
[0071] 在结合构件170形成有弯曲部160、171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板和结合构件170的结合力。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