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装置

申请号 CN202110254927.8 申请日 2021-03-09 公开(公告)号 CN112982074B 公开(公告)日 2021-11-16
申请人 江阴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周春; 吴昕; 任凯; 周彬;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市政排 水 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包括铺设于路面的若干透水砖、铺设于透水砖下方的若干 垫 块 ,所述垫块上表面设有沟槽,沟槽长度方向的相邻垫块的沟槽相通,透水砖上表面设有若干道流水槽,流水槽的槽底呈倾斜状,流水槽的槽底最低处位于透水砖边缘,流水槽的槽底最低处设有通槽,通槽的两端分别通至透水砖的上下表面,通槽的下端与沟槽相通,相邻透水砖上 位置 对应的通槽合围成漏水孔,漏水孔内壁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吊设过滤 框架 ,过滤框架内设有可从漏水孔顶部取出的滤网。本申请具有快速排尽透水砖上雨水的功能,使雨水不易在透水砖上形成积水并沉淀杂质,使透水砖不易被堵。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装置,包括铺设于路面的若干透水砖(2)、铺设于透水砖(2)下方的若干(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1)上表面设有沟槽(3),沟槽(3)长度方向的相邻垫块(1)的沟槽(3)相通,透水砖(2)上表面设有若干道流水槽(4),流水槽(4)的槽底呈倾斜状,流水槽(4)的槽底最低处位于透水砖(2)边缘,流水槽(4)的槽底最低处设有通槽(5),通槽(5)的两端分别通至透水砖(2)的上下表面,通槽(5)的下端与沟槽(3)相通,相邻透水砖(2)上位置对应的通槽(5)合围成漏水孔(6),漏水孔(6)内壁设有环形槽(7),环形槽(7)内吊设过滤框架(8),过滤框架(8)内设有可从漏水孔(6)顶部取出的滤网;
所述过滤框架(8)包括漏斗(12)和柱形框架(13),漏斗(12)位于柱形框架(13)顶部,漏斗(12)顶部与环形槽(7)内壁之间、漏斗(12)外壁与漏水孔(6)内壁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漏斗(12)外壁上固定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抵于环形槽(7)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4)包括互相垂直的横槽(9)和纵槽(10),横槽(9)和纵槽(10)的槽底均两端低、中央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槽(10)数量若干且互相平行,所述横槽(9)数量若干且互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2)的上表面呈正方形,两条相邻的纵槽(10)与两条相邻的横槽(9)围成方格(11),相邻两块透水砖(2)的边缘拼成方格(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1)的上表面呈倒V型,相邻垫块(1)围成V型槽(15),透水砖(2)下表面与V型槽(15)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2)下表面设有燕尾槽(16),垫块(1)边缘设有卡块(17),相邻垫块(1)拼接后与燕尾槽(16)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垫块(1)上具有若干道互相平行的凸条(18),相邻凸条(18)围成沟槽(3),位于垫块(1)边缘的凸条(18)与透水砖(2)下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2)下表面设有凹槽(19),凹槽(19)连通沟槽(3)与被垫块(1)上表面堵住的漏水孔(6)。

说明书全文

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市政排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的愈发增长,城市给排水成为市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内容。保证城市有一个科学畅通的排水系统,是城市及时排除积水,避免受到洪灾威胁的重要保障。给排水设计对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与工业生产的供水、排水系统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0003] 目前,年代较老的城区由于建成时间较久,排水设施调整起来难度较大,城市的排沥能较弱。目前生产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主要是通过设置引水设备将城市积水进行排放,透水效率较低,能耗高,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
[0004] 透水砖因其节能环保的优点被广泛用于城市路面的铺装,但透水砖使用一段时间后砖体上表面孔隙就会被污水中杂质堵塞,造成路面积水,积水中杂质沉淀后加速对砖体上表面孔隙的封堵,很快会导致透水砖完全失去透水功能。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透水砖被堵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
[0006] 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包括铺设于路面的若干透水砖、铺设于透水砖下方的若干,所述垫块上表面设有沟槽,沟槽长度方向的相邻垫块的沟槽相通,透水砖上表面设有若干道流水槽,流水槽的槽底呈倾斜状,流水槽的槽底最低处位于透水砖边缘,流水槽的槽底最低处设有通槽,通槽的两端分别通至透水砖的上下表面,通槽的下端与沟槽相通,相邻透水砖上位置对应的通槽合围成漏水孔,漏水孔内壁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吊设过滤框架,过滤框架内设有可从漏水孔顶部取出的滤网。
[0008] 通过采用上水技术方案,下雨时,少部分雨水渗入透水砖,大部分雨水顺着流水槽流入漏水孔,雨水中的杂物被滤网阻拦,使垫块上的沟槽不会被堵,由于雨水不会在透水砖上形成积水,不易沉淀杂质,所以透水砖不易被堵。
[0009] 可选的,所述流水槽包括互相垂直的横槽和纵槽,横槽和纵槽的槽底均两端低、中央高。
[0010] 通过采用上水技术方案,横槽和纵槽将透水砖上的雨水分流,提高了排水效率,使透水砖上更不易积水。
[0011] 可选的,所述纵槽数量若干且互相平行,所述横槽数量若干且互相平行。
[0012] 通过采用上水技术方案,进一步加快了排水速度,使透水砖上不易积水,还可以达到增大与底摩擦的效果。
[0013] 可选的,所述透水砖的上表面呈正方形,两条相邻的纵槽与两条相邻的横槽围成方格,相邻两块透水砖的边缘拼成方格。
[0014] 通过采用上水技术方案,使相邻两块透水砖拼接后没有明显的分界,没有违和感。
[0015] 可选的,所述过滤框架包括漏斗和柱形框架,漏斗位于柱形框架顶部,漏斗顶部与环形槽内壁之间、漏斗外壁与漏水孔内壁之间均具有间隙。
[0016] 通过采用上水技术方案,当柱形框架内垃圾较多造成堵塞时,水从漏斗顶部漫出,通过间隙流入沟槽。
[0017] 可选的,所述漏斗外壁上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抵于环形槽内壁上。
[0018] 通过采用上水技术方案,支撑柱实现了将漏斗架高,使漏斗外壁与漏水孔内壁之间形成间隙。
[0019] 可选的,所述垫块的上表面呈倒V型,相邻垫块围成V型槽,透水砖下表面与V型槽配合。
[0020] 通过采用上水技术方案,由于透水砖与垫块的配合面为斜面,因此透水砖的边被踩不会导致透水砖翘起。
[0021] 可选的,所述透水砖下表面设有燕尾槽,垫块边缘设有卡块,相邻垫块拼接后与燕尾槽配合。
[0022] 通过采用上水技术方案,无需用粘结剂拼接透水砖和垫块,还能使拼接处的缝隙更小。
[0023] 可选的,每个垫块上具有若干道互相平行的凸条,相邻凸条围成沟槽,位于垫块边缘的凸条与透水砖下表面接触
[0024] 通过采用上水技术方案,使透水砖的边缘有凸条支撑,避免透水砖边缘悬空而被踩断。
[0025] 可选的,所述透水砖下表面设有凹槽,凹槽连通沟槽与被垫块上表面堵住的漏水孔。
[0026] 通过采用上水技术方案,保证了透水砖各条边上的漏水孔都能漏水至沟槽。
[0027]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 1.具有快速排尽透水砖上雨水的功能,使雨水不易在透水砖上形成积水并沉淀杂质,使透水砖不易被堵;
[0029] 2.通过透水砖与垫块之间的结构卡接,无需用粘结剂拼接透水砖和垫块,还能使拼接处的缝隙更小。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的立体图;
[0031]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的正视图;
[0032]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透水砖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0033]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透水砖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0034] 图5是图1中A部放大图。
[0035] 附图标记说明:1、垫块;2、透水砖;3、沟槽;4、流水槽;5、通槽;6、漏水孔;7、环形槽;8、过滤框架;9、横槽;10、纵槽;11、方格;12、漏斗;13、柱形框架;14、支撑柱;15、V型槽;16、燕尾槽;17、卡块;18、凸条;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参照图1,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包括若干垫块1和若干透水砖2,透水砖2铺设于垫块1的上表面作为路面。透水砖2的上表面呈正方形,垫块1的上表面呈倒V型。垫块1上表面具有若干道互相平行的沟槽3,沿沟槽3长度方向拼接的相邻垫块1上的沟槽3一一对应地相通,相邻两道沟槽3之间为凸条18,相邻两条凸条18围成沟槽3。位于垫块1边缘的凸条18与透水砖2下表面接触,避免了透水砖2边缘悬空而被踩断。
[0038] 参照图2,沿沟槽3长度方向拼接的相邻垫块1的上表面围成V型槽15,透水砖2下表面与V型槽15配合。透水砖2下表面具有燕尾槽16,垫块1边缘一体成型有凸出垫块1上表面的卡块17,沿沟槽3长度方向拼接的相邻垫块1上的卡块17拼接后与燕尾槽16配合。
[0039] 参照图3,透水砖2上表面具有若干道流水槽4,流水槽4包括若干道互相平行的横槽9和若干道互相平行的纵槽10,横槽9与纵槽10垂直,且横槽9平行于透水砖2上表面的一条边,纵槽10平行于透水砖2上表面的另一条边。两条相邻的纵槽10与两条相邻的横槽9围成方格11,相邻两块透水砖2的边缘也拼成方格11。
[0040] 参照图3,横槽9和纵槽10的槽底均呈两端低、中央高的倒V型,槽底的最低处位于透水砖2边缘。流水槽4的槽底最低处、透水砖2侧面上设有通槽5,通槽5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至透水砖2的上下表面,且通槽5的下端与沟槽3相通。
[0041] 参照图1,相邻透水砖2上位置对应的通槽5合围成漏水孔6,漏水孔6可以是棱柱形或圆柱形。雨水顺着流水槽4流入漏水孔6,再从漏水孔6漏入沟槽3,沟槽3内的水排入市政污水管。
[0042] 参照图4和图1,透水砖2一条边上的一排通槽5通过一条直长的凹槽19连通,凹槽19设于透水砖2的下表面,凹槽19的最低端通至透水砖2边缘处的燕尾槽16,该处燕尾槽16内不设卡块17。雨水顺着流水槽4流入漏水孔6,再从漏水孔6漏入凹槽19,再通过燕尾槽16进入沟槽3,沟槽3内的水排入市政污水管。
[0043] 参照图5,漏水孔6内壁成型有环形槽7,环形槽7与漏水孔6同轴,漏水孔6内设有过滤框架8,过滤框架8内铺设滤网,透水砖2上的雨水夹带垃圾流入漏水孔6,垃圾被滤网拦截,从而避免了沟槽3被垃圾堵死。可以从漏水孔6顶部取出滤网,从而方便了及时清除滤网中的垃圾。
[0044] 参照图5,过滤框架8由共轴的漏斗12与柱形框架13一体成型,漏斗12位于柱形框架13顶部,漏斗12顶部伸至环形槽7内。漏斗12的外壁固定多根支撑柱14,支撑柱14的底端抵于环形槽7的槽底,支撑柱14支撑起漏斗12,使漏斗12顶部与环形槽7内壁之间、漏斗12外壁与漏水孔6内壁之间均形成环形的间隙。当柱形框架13内垃圾较多造成堵塞时,水从漏斗12顶部漫出,通过间隙流入沟槽3。
[0045]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节能环保的城市路面透水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下雨时,少部分雨水渗入透水砖2,大部分雨水顺着流水槽4流入漏水孔6,雨水中的杂物被滤网阻拦,使垫块1上的沟槽3不会被堵,由于雨水不会在透水砖2上形成积水,不易沉淀杂质,所以透水砖2不易被堵。
[0046]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