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010344921.5 申请日 2020-04-27 公开(公告)号 CN111535110B 公开(公告)日 2022-02-01
申请人 台州市市政基础设施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俞朝明; 高林; 吴欣; 杨珍;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道路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市政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 基层 、 蓄 水 层 、透水层和表层;所述的透水层包括透水板和设置在透水板表面的 找平层 ,所述的找平层的表面 覆盖 有阻沙网,所述的表层包括透水砖,所述的透水砖位于阻沙网的上方。本发明能够有效减缓空洞的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层(2)、透水层(3)和表层(4);
所述的透水层(3)包括透水板(31)和设置在透水板(31)表面的找平层(32),所述的找平层(32)的表面覆盖有阻沙网(51),所述的表层(4)包括透水砖(41),所述的透水砖(41)位于阻沙网(51)的上方;
所述的透水板(31)上还设有限位腔(33),所述的找平层(32)位于限位腔(33)内,所述的透水板(31)上还设有透水支撑(311),所述的透水支撑块(311)和透水砖(41)间隔设置;
所述的阻沙网(51)的上方还设有透水土工布(52),所述的透水土工布(52)和阻沙网(51)相连接;
上述道路的施工方法,采用分段施工,每段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基层(1)上先浇筑蓄水板(21),待蓄水板(21)凝固后,将管道铺设在蓄水板(21)上,并通过管道与下水道系统(11)相连通;
步骤2,在蓄水板(21)上浇筑蓄水空腔(22),管道的开口位于蓄水空腔(22)内;
步骤3,在蓄水空腔(22)上安装透水板(31),并在透水板(31)上间隔浇筑透水支撑块(311),相邻的透水支撑块(311)之间形成限位腔(33);
步骤4,在限位腔(33)内铺设找平层(32),并压实找平层(32);
步骤5,在找平层(32)上铺设阻沙网(51)和透水土工布(52),随后将透水砖(41)安装在透水土工布(52)上,并敲击透水砖(41),使透水砖(41)的上表面和透水支撑块(311)的上表面相平齐;
步骤6,对透水板(31)两端的透水砖(41)进行敲击,使其端面与透水支撑块(311)的端面相平齐;
步骤7,在透水砖(41)和透水支撑块(311)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橡胶条(7),并通过橡胶锤敲击橡胶条(7),使橡胶条(7)表面与透水支撑块(311)的上表面相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层(2)包括蓄水板(21),所述的蓄水板(21)上设有若干个蓄水空腔(22),所述的蓄水空腔(22)和下水道系统(1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之后,为步骤8,在蓄水板(21)的一端粘贴橡胶沥青卷材(6),橡胶沥青卷材(6)的上表面与透水支撑块(311)的上表面相平齐。

说明书全文

一种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市政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人行道路是市政道路的一种,在铺设人行道路时,通常包括铺设层、找平层、底基层和基层。其中找平层一般为砂石层,铺设层一般采用透砖,透水砖大致有陶土砖、混凝土透水砖、砂基透水砖和陶瓷透水砖;其中,陶土砖强度可以,并且表面可以细微吸水,但是其水分吸收饱和后会从砖面溢出来,长时间使用后会使得砖面易长青苔,造成砖面很滑;而混凝土透水砖在相同的材料中孔隙越大,透水率越高,对应的强度就越低,高透水性和高强度很难同时达到;而砂基透水砖(砂转)透水性能好,其通过砂石与树脂胶粘合而成,但是容易被干,并且强度不够,从而使用年限太短;以及陶瓷透水砖,其强度高,透水性好,但是价格高,大面积使用不经济,另外花岗岩等石材有强度、不褪色、难风化,但不透水,不能称之为透水砖。
[0003]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因此在遇到雨水天气时,雨水会沿着透水砖下渗至找平层,水渗透过透水砖时,底层的砂石被雨水冲击有所流失,进而形成空洞,雨水会淤积在空洞内,当透水砖受到一定压时,会下陷至空洞内,从而使空洞内的雨水溅起,从而弄脏行人衣物。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道路,其能够有效减缓空洞的形成。
[0005]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 一种道路,包括基层、蓄水层、透水层和表层;
[0007] 所述的透水层包括透水板和设置在透水板表面的找平层,所述的找平层的表面覆盖有阻沙网,所述的表层包括透水砖,所述的透水砖位于阻沙网的上方。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雨水会沿着透水砖下渗至找平层,由于阻沙网的存在,因此能够有效避免雨水冲击导致的找平层的流失,同时由于找平层的下方为透水板,因此雨水会沿着透水板快速渗入至蓄水层内,因此能够有效减小雨水在找平层停留的时间,避免找平层积聚过多的雨水导致的找平层容易流失的问题发生,能够有效减缓空洞的形成。
[0009]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透水板上还设有限位腔,所述的找平层位于限位腔内,所述的透水板上还设有透水支撑,所述的透水支撑块和透水砖间隔设置。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行人在行走在路面上时,对路面造成的压力由透水支撑块和透水砖共同分担,因此能够大大减小对透水砖的压力,因此能够有效减小找平层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空洞的形成,同时找平层位于限位腔内,能够有效对找平层起到限制的作用,避免找平层位移。
[0011]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阻沙网的上方还设有透水土工布,所述的透水土工布和阻沙网相连接。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土工布的存在能够有效的对找平层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在长时间使用下,透水砖发生晃动而导致的找平层从透水砖松动产生的缝隙处逸散的问题发生。
[0013]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蓄水层包括蓄水板,所述的蓄水板上设有若干个蓄水空腔,所述的蓄水空腔和下水道系统相连通。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天气时,由于蓄水空腔的存在,雨水会迅速的从找平层下渗至蓄水空腔内,并从蓄水空腔流至下水道系统内,进而避免找平层积聚较多的雨水。
[0015]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是提供一种道路施工方法,
[0016]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17] 一种道路施工方法,采用分段施工,每段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0018] 步骤1,在基层上先浇筑蓄水板,待蓄水板凝固后,将管道铺设在蓄水板上,并通过管道与下水道系统相连通;
[0019] 步骤2,在蓄水板上浇筑蓄水空腔,管道的开口位于蓄水空腔内;
[0020] 步骤3,在蓄水空腔上安装透水板,并在透水板上间隔浇筑透水支撑块,相邻的透水支撑块之间形成限位腔;
[0021] 步骤4,在限位腔内铺设找平层,并压实找平层;
[0022] 步骤5,在找平层上铺设阻沙网和透水土工布,随后将透水砖安装在透水土工布上,并敲击透水砖,使透水砖的上表面和透水支撑块的上表面相平齐。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完成后,由于找平层被压实且透水砖经过敲击后透水砖的上表面和透水支撑块的上表面相平齐,使得对找平层的压实效果更好,能够有效减少找平层的移动,从而避免空洞的形成。
[0024]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5之后,为步骤6,对透水板两端的透水砖进行敲击,使其端面与透水支撑块的端面相平齐。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使得便于对下一段进行施工,同时也使得位于两端的相邻的透水砖之间接触更为紧密。
[0026]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6之后,为步骤7,在透水砖和透水支撑块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橡胶条,并通过橡胶锤敲击橡胶条,使橡胶条表面与透水支撑块的上表面相平齐。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透水砖和透水支撑块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橡胶条,能够挤压透水砖,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小透水砖在日常使用中晃动的问题,同时通过橡胶锤敲击使得橡胶条对透水砖的挤压效果更好,也能够避免对透水砖造成损伤的问题发生。
[0028]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7之后,为步骤8,在蓄水板的一端粘贴橡胶沥青卷材,橡胶沥青卷材的上表面与透水支撑块的上表面相平齐。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橡胶沥青卷材能够对阻沙网和透水土工布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阻沙网和透水土工布在外力的作用下,移位的问题发生。
[0030]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1] 在使用时,雨水会沿着透水砖下渗至找平层,由于阻沙网的存在,因此能够有效避免雨水冲击导致的找平层的流失,同时由于找平层的下方为透水板,因此雨水会沿着透水板快速渗入至蓄水层内,因此能够有效减小雨水在找平层停留的时间,避免找平层积聚过多的雨水导致的找平层容易流失的问题发生,能够有效减缓空洞的形成;
[0032] 当雨水天气时,由于蓄水空腔的存在,雨水会迅速的从找平层下渗至蓄水空腔内,并从蓄水空腔流至下水道系统内,进而避免找平层积聚较多的雨水。附图说明
[0033] 图1是本发明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是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6] 附图标记:1、基层;11、下水道系统;2、蓄水层;21、蓄水板;22、蓄水空腔;3、透水层;31、透水板;311、透水支撑块;32、找平层;33、限位腔;4、表层;41、透水砖;51、阻沙网;52、透水土工布;6、橡胶沥青卷材;7、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道路,包括基层1、蓄水层2、透水层3和表层4;透水层3包括透水板31和设置在透水板31表面的找平层32,透水板31上还设有限位腔33,找平层32为砂石铺设而成,找平层32位于限位腔33内,参照图3,找平层32的上表面覆盖有阻沙网51,阻沙网51的上方设有透水土工布52,透水土工布52和阻沙网51通过缝纫的方式进行连接,表层4包括透水砖41,透水砖41位于透水土工布52的上方,透水板31上还设有透水支撑块311,透水支撑块311和透水砖41间隔设置。透水板31为透水混凝土材质。
[0039] 参照图2,蓄水层2包括蓄水板21,蓄水板21上设有若干个蓄水空腔22,蓄水空腔22和下水道系统11相连通。
[0040] 一种道路施工方法,采用分段施工,每段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0041] 步骤1,在基层1上先浇筑蓄水板21,待蓄水板21凝固后,将管道铺设在蓄水板21上,并通过管道与下水道系统11相连通;
[0042] 步骤2,在蓄水板21上浇筑蓄水空腔22,管道的开口位于蓄水空腔22内;
[0043] 步骤3,在蓄水空腔22上安装透水板31,并在透水板31上间隔浇筑透水支撑块311,相邻的透水支撑块311之间形成限位腔33;
[0044] 步骤4,在限位腔33内铺设找平层32,并压实找平层32;
[0045] 步骤5,在找平层32上铺设阻沙网51和透水土工布52,随后将透水砖41安装在透水土工布52上,并敲击透水砖41,使透水砖41的上表面和透水支撑块311的上表面相平齐;
[0046] 步骤6,对透水板31两端的透水砖41进行敲击,使其端面与透水支撑块311的端面相平齐;
[0047] 步骤7,在透水砖41和透水支撑块311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橡胶条7,并通过橡胶锤敲击橡胶条7,使橡胶条7表面与透水支撑块311的上表面相平齐;
[0048] 步骤8,在蓄水板21的一端粘贴橡胶沥青卷材6,橡胶沥青卷材6的上表面与透水支撑块311的上表面相平齐。在橡胶沥青卷材6粘贴完成后,该段施工完成。
[0049] 在该段施工完成后,在对下段施工时,在浇筑透水支撑块311时,使透水支撑块311和上一段的透水砖41相对应。因此能够对透水砖41下方的找平层32起到良好的限位效果。同时每段道路接缝处用混凝土抹平。
[0050]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遇到雨水天气时,雨水会沿着透水砖41和透水支撑块311下渗至找平层32,并通过找平层32下渗至透水板31,并由透水板31下渗至蓄水空腔22内,并由蓄水空腔22内流至下水道内。因此雨水会垂直下渗,减小雨水在找平层32内的停留时间以及在找平层32内的流动范围。同时位于找平层32两侧的透水支撑块311的存在也能够对找平层32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找平层32的流动,从而能够有效减缓空洞的形成。
[005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