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质土层道路便携式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011527469.2 申请日 2020-12-22 公开(公告)号 CN112681044B 公开(公告)日 2024-04-23
申请人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丽梅; 黄春生; 苏展; 李娟; 张钊;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淤泥质土层厂区道路便携式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方法在原设计道路做法上增加一层持 力 层对基底进行补强,在所述的第一层持力层上从下至上依次进行第二层持力层以及第三层持力层的铺设,其中下层持力层的施工缝与上一层持力层的施工缝彼此错开设置;根据厂区道路施工特点和工艺要求,充分利用对持力层施工 质量 的控制,分层施工,分层碾压。确保基底回弹模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E0=35MP,并加强后续工序的施工控制,从而保证道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合格。在第三层持力层上依次施工道路底 基层 、 水 泥稳定碎石基层、乳化 沥青 稀浆封层,粗粒式沥青 混凝土 、细粒式 沥青混凝土 。
权利要求

1.一种淤泥质土层厂区道路便携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原始路基上的场地杂物及淤泥土清理,挖槽并平整槽底,槽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每边大于路基45‑55厘米;
(2)在所述的槽底的长度方向分段铺设第一层持层,过程如下:
第一步,铺设第一段持力层并且碾压到设计高度;
第二步,在第一段持力层的右侧铺设与第一段持力层搭接的第二段持力层的搭接部分,所述的第二段持力层的搭接部分的标高高于第一段持力层的标高;
第三步,在第二段搭接部分的右侧铺设第二段持力层的后段部分,所述的第二段持力层的后段部分与搭接部分的标高一致;
第四步,拌合碾压组成第二段持力层的搭接部分和后段部分,直至与第一段持力层标高相同;
第五步,采用第二步至第四步的方法,在前一段持力层的右侧依次施工直至铺设完第一层持力层;
(3)重复步骤(2)在所述的第一层持力层上从下至上依次进行第二层持力层、第三层持力层的铺设,其中下层持力层的施工缝与上一层持力层的施工缝彼此错开设置;
(4)利用推土机在第三层持力层上摊铺厚度为23‑24厘米的回填土形成道路底基层,然后利用平地机进行精平直至道路底基层厚度为18‑19厘米;
(5)在所述的道路底基层上摊铺泥稳定碎石,然后采用人工配合找平、振动压路机压实的方法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铺设;
(6)在所述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施工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在所述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上依次浇筑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质土层厂区道路便携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持力层的材料采用以质量百分比计10%的石灰和90%土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淤泥质土层厂区道路便携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填土中石灰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

说明书全文

一种淤泥质土层道路便携式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厂区道路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淤泥质土层厂区道路便携式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厂区道路作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厂区各个建筑的动脉,包括人行道和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应满足设计要求,安全耐用。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和现场实际情况,如果厂区机动车道施工位置下方存在淤泥层,无法作为持层,则需要对相应的软弱路基部位进行处理,路基质量才能达到设计要求。而且道路施工图中未提及软弱路基处理,还要满足设计要求的基底回弹模量。
[0003] 申请号为CN201811529241.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园林道路施工工艺”,包括步骤一,道路分段;步骤二,道路清表;步骤三,路基挖方,在挖方之前先对土质进行测量,并根据土质和测量的标高确定每段开挖的深度;步骤四,道路填方,填筑完成之后,用夯实机对该处土壤进行夯实,而后分别对推土机和刮平机进行粗平和精平;步骤五,对建筑基坑不密实的位置处打入多排梅花桩,相邻两排梅花桩的桩体交错设置,每个梅花桩均采用原木材质,花桩的顶部与路基的上表面平齐;步骤六,铺设透层;步骤七,浇筑混凝土;步骤八,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对其进行洒水养护;步骤九,铺设砖石层。此申请中的路基基础施工工艺不适用于园林道路的挖方路基。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成本低、方便快捷,施工工效高的淤泥质土层厂区道路便携式施工方法。
[0005] 本发明的一种淤泥质土层厂区道路便携式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1)对原始路基上的场地杂物及淤泥土清理,挖槽并平整槽底,槽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每边大于路基45‑55厘米;
[0007] (2)在所述的槽底的长度方向分段铺设第一层持力层,过程如下:
[0008] 第一步,铺设第一段持力层并且碾压到设计高度;
[0009] 第二步,在第一段持力层的右侧铺设与第一段持力层搭接的第二段持力层的搭接部分,所述的第二段持力层的搭接部分的标高高于第一段持力层的标高;
[0010] 第三步,在第二段搭接部分的右侧铺设第二段持力层的后段部分,所述的第二段持力层的后段部分与搭接部分的标高一致;
[0011] 第四步,拌合碾压组成第二段持力层的搭接部分和后段部分,直至与第一段持力层标高相同;
[0012] 第五步,采用第二步至第四步的方法,在前一段持力层的右侧依次施工直至铺设完第一层持力层;
[0013] (3)重复步骤(2)在所述的第一层持力层上从下至上依次进行第二层持力层、第三层持力层的铺设,其中下层持力层的施工缝与上一层持力层的施工缝彼此错开设置;
[0014] (4)利用推土机在第三层持力层上摊铺厚度为23‑24厘米的回填土形成道路底基层,然后利用平地机进行精平直至道路底基层厚度为18‑19厘米;
[0015] (5)在所述的道路底基层上摊铺水泥稳定碎石,然后采用人工配合找平、振动压路机压实的方法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铺设;
[0016] (6)在所述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施工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在所述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上从下至上依次浇筑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0017] 本方法由于道路施工图中未提及软弱路基处理,还要使其满足设计要求的基底回弹模量。本方法在原设计道路做法上增加一层持力层对基底进行补强,根据厂区道路施工特点和工艺要求,充分利用对持力层施工质量的控制,分层施工,分层碾压。确保基底回弹模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E0=35MP,并加强后续工序的施工控制,从而保证道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合格。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淤泥质土层厂区道路便携式施工方法铺设的第一层持力层中第一段持力层与第二段持力层搭接部分的立面节点示意图;
[0019] 图2是在图1所示的结构的基础上第二段持力层搭接部分与第二段持力层的后段部分立面节点示意图;
[0020] 图3是在图2所示的结构的基础上对第二段持力层搭接部分与第二段持力层的后段部分碾压后的立面节点示意图;
[0021] 图4是采用本发明方法铺设的三层持力层的立面节点示意图;
[0022] 图5是采用本发明的一种淤泥质土层厂区道路便携式施工方法铺设的道路结构立面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
[0024]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淤泥质土层厂区道路便携式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 (1)对原始路基上的场地杂物及淤泥土清理,挖槽并平整槽底,槽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每边大于路基45‑55厘米(如可以为45厘米、50厘米、55厘米),这样可以保证后续铺设持力层的有效宽度;
[0026] (2)在所述的槽底的长度方向分段铺设第一层持力层4,过程如下:
[0027] 第一步,铺设第一段持力层1并且碾压到设计高度;
[0028] 第二步,在第一段持力层的右侧铺设与第一段持力层搭接的第二段持力层的搭接部分2,所述的第二段持力层的搭接部分2的标高高于第一段持力层1的标高。
[0029] 第三步,在第二段搭接部分2的右侧铺设第二段持力层的后段部分3,所述的第二段持力层的后段部分3与搭接部分2的标高一致;
[0030] 第四步,拌合碾压组成第二段持力层的搭接部分2和后段部分3,直至与第一段持力层标高相同;
[0031] 第五步,采用第二步至第四步的方法,在前一段持力层的右侧依次施工直至铺设完第一层持力层;
[0032] 优选的,所述的持力层的材料采用以质量百分比计10%的石灰和90%土的混合物。采用这种经过试验研究的石灰和混合物的特殊配比,加大了这种特殊淤泥质土层的持力层的承载力度。
[0033] (3)重复步骤(2)在所述的第一层持力层上从下至上依次进行第二层持力层5以及第三层持力层6的铺设,其中下层持力层的施工缝与上一层持力层的施工缝彼此错开设置;
[0034] 即:在铺设第二层持力层时,要错开第一层持力层中第一段持力层1和第二段持力层的搭接部分2的施工缝,及第二段持力层的搭接部分2和第二段持力层的后段部分3的施工缝。在铺设第三层持力层时,要错开第二层持力层的施工缝。
[0035] (4)利用推土机在第三层持力层上摊铺厚度为23‑24厘米(如:23厘米、23.5厘米、24厘米)的回填土形成道路底基层,然后利用平地机进行精平直至道路底基层7厚度为18‑
19厘米(如:18厘米、18.5厘米、19厘米);优选的所述的回填土中石灰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
10%。
[0036] (5)在所述的道路底基层7上摊铺水泥稳定碎石,然后采用人工配合找平、振动压路机压实的方法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8的铺设;
[0037] (6)在所述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8上施工乳化沥青稀浆封层9,在所述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9上从下至上依次浇筑粗粒式沥青混凝土10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1。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