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

申请号 CN201711489307.2 申请日 2017-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8018554A 公开(公告)日 2018-05-11
申请人 东莞市天美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海啸; 邱艳波; 房传球; 冯亮;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自动涂搪机涂搪过程中余釉回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包括 支架 ,第一容器、盖体、用于控制盖体开闭第一容器的驱动组件、第二容器、第三容器及总 控制器 ;第一容器连接于支架;驱动组件的连接于支架;驱动组件与盖体铰接;第二容器设于第一出口的下方;第三容器设于第二容器的下方;总控制器控制支架的运动并控制驱动组件;有益效果:通过在支架设置用于中转余釉的第一容器、盖体、驱动组件及回收余釉的第二容器,实现生产过程中余釉的即时回收目的,使釉料快速回流到接釉箱内,解决因使用管道输送余釉,导致余釉堵塞管道的问题,杜绝设备出现报废的概率,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包括活动的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容纳外界余釉的第一容器(2)、用于遮盖第一容器(2)的盖体(3)、用于控制盖体(3)开闭的驱动组件(4)、用于承接第一容器(2)流出的外界余釉的第二容器(5)、用于转运第二容器(5)内的外界余釉的第三容器(6)及用于控制回釉机构的总控制器(7);
所述第一容器(2)连接于支架(1);
所述第一容器(2)设有第一进口(21)及第一出口(22),所述盖体(3)铰接于第一容器(2)并用于密封第一出口(22);
所述驱动组件(4)连接于支架(1);
所述驱动组件(4)与盖体(3)铰接;
所述第二容器(5)设于第一出口(22)的下方;
所述第三容器(6)设于支架(1)的后方;
所述总控制器(7)控制支架(1)的运动并控制驱动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21)设于第一容器(2)的顶壁,第一出口(22)设于第一容器(2)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缸体(41)及活动设置于缸体(41)的活塞杆(42),所述缸体(41)的自由端铰接于支架(1),所述活塞杆(42)的自由端铰接于盖体(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5)设有第二进口(51)及第二出口(52),第二容器(5)内的外界余釉经由第二出口(52)通过回釉(9)输入第三容器(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口(51)与第二出口(52)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第一容器(2)的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11)连接于支架(1),所述第一容器(2)设于支撑件(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件(8),所述过滤件(8)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容器(5),过滤件(8)用于遮盖第二进口(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5)呈漏斗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第二容器(5)内的外界余釉输入第三容器(6)的回釉泵(9)。

说明书全文

一种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自动涂搪机涂搪过程中余釉回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器内胆在线涂搪机回釉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敞开式回釉,在支架的正前方及下方有个大的接釉盒,内胆在最高点开始打釉旋转,然后按工艺配方时间慢慢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多余的釉料直接落入下方的接釉盒中,釉料四处乱溅,釉料造成极大浪费,现场“6S”不易展开;第二种是复杂的管道回釉,在生产时,会使得余釉回流时在折叠的回釉管道中积余太多,不能快速回流到接釉箱内,釉料的粘性性能造成在生产过程回釉管极容易堵塞,而且折叠的回釉管道关节活动范围大,管道关节软接极容易损坏,如若关节损坏未及时发现,摆动架将无法下降,整个设备将面临全部报废。传统回收余釉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回收工序,浪费生产时间,并造成管道堵塞的问题,产生部分余釉不能充分回收的现状,同时也增加生产成本,造成耗材的浪费,同时处理余釉的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实现了涂搪机在回收涂搪过程中密封对接无管路的余釉回流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包括活动的支架,还包括用于容纳外界余釉的第一容器、用于遮盖第一容器的盖体、用于控制盖体开闭的驱动组件、用于承接第一容器流出的外界余釉的第二容器、用于转运第二容器内的外界余釉的第三容器及用于控制回釉机构的总控制器
[0006] 所述第一容器连接于支架;
[0007] 所述第一容器设有第一进口及第一出口,所述盖体铰接于第一容器并用于密封第一出口;
[0008] 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支架;
[0009] 所述驱动组件与盖体铰接;
[0010] 所述第二容器设于支架的后方;
[0011] 所述第三容器设于第二容器的下方;
[0012] 所述总控制器控制支架的运动并控制驱动组件。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口设于第一容器的顶壁,第一出口设于第一容器的侧壁
[0014]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缸体及活动设置于缸体的活塞杆,所述缸体的自由端铰接于支架,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铰接于盖体。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器设有第二进口及第二出口,第二容器内的外界余釉经由第二出口通过回釉输入第三容器。
[0016]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口与第二出口相对设置。
[0017]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支撑第一容器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支架,所述第一容器设于支撑件内。
[0018] 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容器,过滤件用于遮盖第二进口。
[0019]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器呈漏斗型。
[0020]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将第二容器内的外界余釉输入第三容器的回釉泵。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支架设置用于中转余釉的第一容器、盖体、驱动组件及用于回收余釉的第二容器,实现生产过程中余釉的即时回收目的,使釉料快速回流到接釉箱内,解决因使用管道输送余釉,导致余釉堵塞管道的问题,杜绝设备出现报废的概率,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标记包括:
[0024] 1—支架                  11—支撑件              2—第一容器[0025] 21—第一进口             22—第一出口            3—盖体[0026] 4—驱动组件              41—缸体                42—活塞杆[0027] 5—第二容器              51—第二进口            52—第二出口[0028] 6—第三容器              7—总控制器             8—过滤件[0029] 9—回釉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0031] 本实施例是针对热水器内胆涂搪过程产生余釉的回收说明。
[0032]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涂搪机密封对接式无管回釉系统,包括活动的支架1,还包括用于容纳外界余釉的第一容器2、用于遮盖第一容器2的盖体3、用于控制盖体3开闭的驱动组件4、用于承接第一容器2流出的外界余釉的第二容器5、用于转运第二容器5内的外界余釉的第三容器6及用于控制回釉机构的总控制器7;
[0033] 所述第一容器2连接于支架1;
[0034] 所述第一容器2设有第一进口21及第一出口22,所述盖体3铰接于第一容器2并用于密封第一出口22;
[0035] 所述驱动组件4连接于支架1;
[0036] 所述驱动组件4与盖体3铰接;
[0037] 所述第二容器5设于第一出口22的下方;
[0038] 所述第三容器6设于支架1的后方;
[0039] 所述总控制器7控制支架1的运动并控制驱动组件4。
[0040] 所述第一进口21设于第一容器2的顶壁,第一出口22设于第一容器2的侧壁。
[0041] 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缸体41及活动设置于缸体41的活塞杆42,所述缸体41的自由端铰接于支架1,所述活塞杆42的自由端铰接于盖体3。
[0042] 所述第二容器5设有第二进口51及第二出口52,第二容器5内的外界余釉经由第二出口52通过回釉泵9输入第三容器6。
[0043] 所述第二进口51与第二出口52相对设置。
[0044]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热水器内胆涂搪过程中,支架1是处于下降状态,总控制器7控制支架1的位置及时间,对热水器内胆涂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热水器内胆内的釉滴落的现象,该滴落的釉经第一进口21进入第一容器2内,第一容器2可拆卸连接于支架1,支架1运动,第一容器2同时运动,当支架1运动到设定值时,驱动组件4驱动盖体3转动,盖体
3的一端转动,打开第一出口22,位于第一容器2内的余釉经第一出口22进入第二容器5内,第二容器5的位置固定于工作地面,确保第一容器1与第二容器2的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实现第一容器1内余釉准确进入第二容器2的目的,完成一个生产循环中产生余釉的回收,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包括缸体41,缸体41为气压撑,该缸体的一端铰接于支架1,盖体3设有活动件,活塞杆42的一端铰接于活动件,实现盖体3转动灵活的目的。
[0045] 第二容器5内的余釉经第二出口52通过回釉泵9第三容器6,第三容器6内的余釉再投放生产中。
[0046] 有益效果:通过在支架1设置用于中转余釉的第一容器4、盖体3、驱动组件4及用于回收余釉的第二容器5,实现生产过程中余釉的即时回收目的,使釉料快速回流到接釉箱内,解决因使用管道输送余釉,导致余釉堵塞管道的问题,杜绝设备出现报废的概率,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生产成本。
[0047] 还包括用于支撑第一容器2的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11连接于支架1,所述第一容器2设于支撑件11内。
[0048] 具体的,用于固定第一容器2的支撑件11与支架1拆卸连接,支撑件11的形状及承重根据第一容器2的实际情况设计生产,实现支撑第一容器2的灵活性。
[0049] 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件8,所述过滤件8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容器5的内壁并靠近第二进口51。
[0050] 所述第二容器5呈漏斗型。
[0051] 第二容器5呈漏斗型,在第二容器5的第二进口51处,可拆卸联系过滤件8,过滤件8采用金属网板,将流经第二容器5余釉中杂质过滤,确保进入第三容器6余釉的纯净度,达到再次使用的目的。
[0052] 还包括用于将第二容器5内的外界余釉输入第三容器6的回釉泵9。
[0053] 回釉泵9采用隔膜回釉泵,快速将第二容器5内余釉进入第三容器6,提高生产效率。
[0054]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