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热式斜底炭化焦炉

申请号 CN200920016043.3 申请日 2009-07-31 公开(公告)号 CN201442914U 公开(公告)日 2010-04-28
申请人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淑萍; 方会斌;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炼焦 设备,是一种外热式斜底炭化 焦炉 。每组焦炉由一至多个单孔炉组成,每个单孔炉包括炭化室、 燃烧室 、装 煤 炉 门 、出焦炉门、炉 门框 、配 风 装置、烟道,所述的炭化室底部为倾斜结构,由装煤侧至出焦侧向下倾斜;炭化室拱顶为180°半圆形拱顶,与炭化室的倾斜方向相同进行阶梯型砌筑。与 现有技术 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焦炉结构简单、砖型少,硝烟装煤,所产煤气不出炉,自给自足,投资少。上下方向加热 煤层 成焦,加热速度 块 ,结焦时间短,成焦率高,节能、环保。
权利要求

1.一种外热式斜底炭化焦炉,每组焦炉由一至多个单孔炉组成,每个单孔炉包括炭化室、燃烧室、装、出焦炉门、配装置、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化室底部为倾斜结构,由装煤侧至出焦侧向下倾斜;炭化室拱顶为180°半圆形拱顶,与炭化室的倾斜方向相同进行阶梯型砌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热式斜底炭化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位于炭化室下部呈蛇形设置、并以炭化室中心线为界,两侧烟道中间设有挡墙,燃烧室的走向与炭化室底部平行也为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热式斜底炭化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煤炉门和出焦炉门上部为90°或120°拱顶。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外热式斜底炭化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焦炉门与炭化室为相同的宽度,为无障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热式斜底炭化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化室拱顶每段阶梯的宽度为300-7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热式斜底炭化焦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煤炉门两侧设有装煤消烟除尘机构,装煤硝烟除尘机构由硝烟道和控制闸板组成,控制闸板安装在硝烟道上,硝烟道上部与炭化室相连通,下部与垂直烟道相连通。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焦设备,是一种外热式斜底炭化焦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焦化行业使用的焦炉大多是一种平室式焦炉,该种焦炉对入炉质量要求高,主要采用焦煤、肥煤、瘦煤、气煤等配合煤炼焦,由于焦煤储量少,成本高,这样将大大提高了炼焦成本。
专利号为ZL02125355.2、公告号为CN1208425C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铸造焦炭化炉,公开了一种炭化室底部及拱顶为倾斜结构的炭化炉,其炭化室为斜底,燃烧室在炭化室下部由耐火砖铺成20-50°倾斜设置。其不足之处是:燃烧室烟道设计不太合理;出焦炉狭窄、有死,出焦不顺畅;装煤生产操作过程中,烟尘外逸,污染环境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热能,出料无障碍的节能、环保、高效的外热式斜底炭化焦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外热式斜底炭化焦炉,每组焦炉由一至多个单孔炉组成,每个单孔炉包括炭化室、燃烧室、装煤炉门、出焦炉门、炉门框、配装置、烟道,所述的炭化室底部为倾斜结构,由装煤侧至出焦侧向下倾斜;炭化室拱顶为180°半圆形拱顶,与炭化室的倾斜方向相同进行阶梯型砌筑。
所述的燃烧室位于炭化室下部呈蛇形设置、并以炭化室中心线为界,两侧烟道中间设有挡墙,燃烧室的走向与炭化室底部平行也为倾斜设置。
所述的装煤炉门和出焦炉门上部为90°或120°拱顶。
所述的出焦炉门与炭化室为相同的宽度,为无障碍结构。
所述的炭化室拱顶每段阶梯的宽度为300-750mm。
所述的装煤炉门两侧设有装煤消烟除尘机构,装煤硝烟除尘机构由硝烟道和控制闸板组成,控制闸板安装在硝烟道上,硝烟道上部与炭化室相连通,下部与垂直烟道相连通。
在炉门框与炉门接触面上设置倒三角凹槽,内镶耐热纤维绳,实现炉门与炉体的软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焦炉结构简单、砖型少,硝烟装煤,所产煤气不出炉,自给自足,投资少。上下方向加热煤层成焦,加热速度,结焦时间短,成焦率高,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外热式斜底炭化焦炉的单孔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孔炉的外形结构图;
图3是图1的A-A视图;
图4是图1的C-C视图;
图5是燃烧室的结构图;
图6是图5的B-B视图;
图7是图5的D-D视图;
图8是装煤硝烟除尘机构的结构图;
图9是图8的E-E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F-F剖视图;
图11是图8的G-G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一种外热式斜底炭化焦炉,主要用于生产冷压大块铸造型焦。每组焦炉由一至多个单孔炉组成,每个单孔炉为独立结构,耐火砖砌筑。每个单孔炉包括炭化室1、燃烧室2、倒焰孔3、立火道4、助燃空气道5、装煤硝烟除尘机构6、装煤炉门10、出焦炉门11、炉柱12、垂直烟道8、水平烟道9、炉门框14、拉条15、弹簧16,炭化室1底部为倾斜结构,由装煤侧至出焦侧向下倾斜,炭化室长3米~10米,宽2.40米~3.60米,炭化室底倾角28~38°,炭化室上部为180°半圆形拱顶,与炭化室的倾斜方向相同进行阶梯型砌筑,炭化室拱顶每段阶梯的宽度为300-750mm。
燃烧室2在炭化室1底部,与炭化室1底平行呈蛇形布置。见图5,以炭化室中心线为界,烟道系统二路设计,两侧烟道系统中间设有挡墙,互不干扰。汇合烟道7二个,垂直烟道8二个,垂直烟道下部水平烟道9通至炉外。
炭化室1与燃烧室2之间由4~8个立火道4连接,均匀分布在炭化室二侧炉墙内。每个墙上有2~4个;立火道4上部通过倒焰孔3垂直与炭化室相联通,通过助燃空气道5与外界大气相联通;立火道4下部与燃烧室2相连通。
炭化室拱顶设测温孔一个,配风孔1~3个。
型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直接由倒焰孔3经立火道4进入燃烧室2燃烧,提供型焦炭化成熟所需要的热量。本焦炉采用侧装煤方式,装煤炉门10在高端,出焦炉门11在低端,装煤炉门10和出焦炉门11上部为90°或120°的拱形结构,出焦炉门与炭化室为相同的宽度,为无障碍结构。每孔装煤量3~13t。结焦时间10~15小时。装煤产生的烟尘由硝烟道6收集到焦炉垂直烟道8,完全燃烧后与焦炉烟道气一起经水平烟道9排到炉外烟道。
见图1、图8、图9、图10,装煤硝烟除尘机构6设有两个,分布在装煤炉门10两侧。装煤硝烟除尘机构由硝烟道6-1和控制闸板6-2组成,控制闸板6-1安装在硝烟道6-1上。硝烟道上部与炭化室1相连通,下部与垂直烟道8相连通。
装煤时,打开装煤炉门10和硝烟控制闸板6-2,将型煤倒入炭化室1,型煤靠自重在炭化室1斜底面上滑行、平铺,产生的烟尘被硝烟道6-1抽到垂直烟道8完全燃烧,实现硝烟装煤。装完煤后,关闭装煤炉门10和硝烟控制闸板6-2。型煤在炭化室1内干馏炭化,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由倒焰孔3经立火道4进入底部燃烧室2,助燃空气同时从助燃空气道5进入立火道4。荒煤气在燃烧室2完全燃烧,通过炭化室1底砖将热量传递到炭化室1,提供型煤干馏所需要的热量后,经汇合烟道7、垂直烟道8、水平烟道9排到炉外烟道。
型煤经过一个周期的干馏炭化成熟后,打开出焦炉门,成熟的红热型焦自流出炉。
在炭化室顶部设有1至3个配风孔5-2(图11),配风孔5-2上设有调节闸板5-1,通过调节闸板的开度,配入少量的空气。其作用有二:一是让煤气在炭化室顶部空间燃烧,实现对型焦的上下双向加热炭化,提高炭化速度,缩短结焦时间;二是在炭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煤气不足时,燃烧极少量型煤,提供型焦成熟的热量。
装煤炉门和出焦炉门采用灰ZT150材质制作,内衬陶瓷纤维耐热材料。具有重量轻、保温效果好等特点,能有效阻止热量从炉门的散热损失。
炉门框采用球墨铸铁QT500材质制作。
见图1,在每相邻的二个炉子炉头中间有一根炉柱12,装煤侧和出焦侧炉柱之间设上部和中部纵拉条各一根;炉顶有横拉条2至3根。拉条15两端设有弹簧16,控制炉体的膨胀。
见图2,在炉门上下设横拉框13与炉柱12相连,使炉柱之间形成框架结构,保证了炉体的稳定性。炉柱12及横拉框13采用槽制作并辅以加强板结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