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半乳糖神经酰胺的类似物及其用途

申请号 CN200680047094.1 申请日 2006-10-25 公开(公告)号 CN101331146A 公开(公告)日 2008-12-24
申请人 路德维格癌症研究院; 发明人 温琴佐·塞伦多洛; 理查德·施密特; 戈帕尔·雷迪; 伦加拉扬·巴拉穆鲁甘; 格尔德·里特; 居尔戴尔·贝斯拉; 马里奥利纳·萨略; 乔纳森·西尔克;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式I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其中R1代表适于占据人CDId的C’通道的疏 水 性部分,R2代表适于占据人CDId的A’通道的疏水性部分,从而与α-半乳糖神经酰胺的鞘 氨 醇链的末端nC14H29所占据的体积相比,R1在与人CDId结合时充满C’通道所占据体积的至少30%;与α-半乳糖神经酰胺的酰基链的末端nC25H51所占据的体积相比,R2在与人CDId结合时充满A’通道所占据体积的至少30%;R3代表氢或OH,Ra和Rb各自代表氢,此外,当R3代表氢时,Ra和Rb可一起形成单键,X代表-CHA(CHOH)nY或-P(=O)(O-)OCH2(CHOH)mY,其中Y代表CHB1B2,n代表1~4的整数,m代表0或1,A代表氢,B1和B2之一代表H、OH或苯基,另一个代表氢;或者B1和B2之一代表羟基,另一个代表苯基;此外,当n代表4时,则A与B1和B2之一一起形成单键,并且B1和B2中的另一个代表H、OH或OSO3H。式I化合物适用于 治疗 病毒、 微 生物 感染、寄生虫、自身免疫病、癌症、变态反应或哮喘。
权利要求

1.式I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

其中,
R1代表适于占据人CD1d的C’通道的疏性部分,
R2代表适于占据人CD1d的A’通道的疏水性部分,
从而同人CD1d结合时,与α-半乳糖神经酰胺的鞘醇链的末端nC14H29 所占据的体积相比,R1充满C’通道被占据体积的至少30%;同人CD1d 结合时,与α-半乳糖神经酰胺的酰基链的末端nC25H51所占据的体积相 比,R2充满A’通道被占据体积的至少30%;
R3代表氢或OH,
Ra和Rb各自代表氢,此外,当R3代表氢时,Ra和Rb可一起形成单键,
X代表-CHA(CHOH)nY或-P(=O)(O-)OCH2(CHOH)mY,其中Y代表 CHB1B2,
n代表1至4的整数,
m代表0或1,
A代表氢,
B1和B2之一代表H、OH或苯基,另一个代表氢;或者B1和B2之一代表 羟基,另一个代表苯基;
此外,当n代表4时,则A与B1和B2之一一起形成单键,并且B1和B2 中的另一个代表H、OH或OSO3H。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1充满权利要求1所定义的C’通 道被占据体积的至少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化合物,其中R2充满权利要求1 所定义A’通道被占据体积的至少40%。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1代表链中含有5至 14个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直链链。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1代表链中含有11至 14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直链烃链。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2代表链中含有8至 25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直链烃链。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1或R2中的一个或两 个包含一个或多个双键。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1或R2中的一个或 两个包含一个、两个或三个双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键为 顺式(Z)。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X代表 CHA(CHOH)nCHB1B2。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X代表 CH2(CHOH)nCHB1B2。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n代表1、2或3。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3代表氢。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a和Rb均代表氢。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B1和B2之一代表氢, 另一个代表羟基。
16.用作药物的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化合物。
17.为哺乳动物受试者提供针对病毒、生物感染、寄生虫、自身免疫 病、癌症、变态反应或哮喘的保护或治疗的方法,包括对所述受试者施用 药物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 有对抗或治疗这样的病毒、微生物感染、寄生虫、自身免疫病、癌症、变 态反应或哮喘的药物活性。
18.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的化合物 以及与之相混合的可药用赋形剂、载体或佐剂。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新的神经酰胺衍生物及其合成。这些化合物可有效作为 免疫刺激剂,并具有可称为免疫调节作用或佐剂作用的作用。

背景技术

化合物A(α-半乳糖神经酰胺)及其衍生物作为生物活性剂为人们 所知已有时日。参见例如Higa等的美国专利号5,936,076和Taniguchi 等的美国专利号6,531,453,其中描述了作为肿瘤剂以及免疫刺激剂的数 个衍生物,这两篇文献均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

化合物A:α-半乳糖神经酰胺
描述于Nattori等Tetrahedron,50:2271(1994)(该文献通过引用并入 本文中)中的基础化合物,即下文中的α-半乳糖神经酰胺或“αGal-Cer” 本身已显示抑制肿瘤生长。参见Koejuka等Recent Res.Cancer,1:341 (1999)、Sharif等Nature Med.,7:1057(2001)以及Hong等Nature Med., 7:1052(2002),在这些文献中显示了针对I型糖尿病的功效。
对αGal-Cer结构的研究表明其含有鞘醇链。Miyamoto等(Nature, 413:531(2001))已显示,该链的截短产生了预防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化 合物。
在平行的研究工作中,已显示天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识别通过 I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样蛋白例如CD1d呈递的脂质抗原。例如参见 Godfrey等J.Clin.Invest.,114:1379-1388(2004)。
Singh等J.Immunol..163:2373(1999)和Burdin等Eur.J.Immunol., 29:2014(1999)中已显示,αGal-Cer和CD1d通过活化Vα14天然杀伤T (NKT)细胞而增强Th-2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提出的αGal-Cer预防疾病的机制是其通过NKT细胞抑制干扰素-γ、 而不是抑制白细胞介素-4的能。参见例如Brossay等J.Exp.Med., 188:1521(1998);Spada等J.Exp.Med.,188:1529(1998),这两篇文献显示 了NKT细胞对αGal-Cer的识别,提示其在人类中的疗效。
已经开发αGal-Cer作为潜在的治疗化合物,并已进行临床试验,参阅 如Giaccone等Clin Canc.Res.,8,3702-3709(2002)。然而,在采用αGal-Cer 治疗之后,受治癌症患者外周血中NKT细胞的平在治疗24小时内下降 到检测不到的水平,并且在该研究余下的时间过程中未恢复到治疗前的水 平。
NKT细胞循环水平的损失可能代表了治疗上的明显限制,因为这可能 表明NKT细胞的治疗刺激不可用作重复治疗。
因此,合成αGal-Cer类似物是有意义的,所述αGal-Cer类似物作为 NKT细胞的刺激剂,但其不会在治疗性施用之后引起NKT细胞群体循环 水平的快速损失。
有多个出版物描述了αGal-Cer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这些参考文献的一 个示范性而决非穷举的列表包括Morita等J.Med.Chem.,38:2176(1995); Sakai等J.Med.Chem.,38:1836(1995);Morita等Bioorg.Med.Chem. Lett.,5:699(1995);Takakawa等Tetrahedron,54:3150(1998);Sakai等 Org.Lett.,1:359(1998);Figueroa-Perez等Carbohydr.Res.,328:95(2000); Plettenburg等J.Org.Chem.67:4559(2002);Yang等Angew.Chem., 116:3906(2004);Yang等Angew.Chem.Int.Ed.,43:3818(2004);以及Yu 等Proc Natl.Acad.Sci.USA,102(9):3383-3388(2005)。
已进行了研究以考察对其结构进行修饰时αGal-Cer分子的生物学影 响。Higa等,同上和Zhou等Org.Lett.,4:1267(2002);Schmieg等J.Exp. Med.198:1631(2003),Barbieri等J.Org.Chem.,468(2004);以及Fan等 Tetrahedron,61:1855(2005)是此课题的有限文献中的实例。Tsuji等J.Exp. Med.,198:1631(2003)制备了合成的C-糖苷类似物即α-C-Gal-Cer,其在体 内作用于NKT细胞,在小鼠中刺激Th1型免疫应答的增强。针对微生物 感染的保护和抗肿瘤效力(等Infect.Immun.,71:5447(2003);Sharif 等,同上;Hong等,同上)特别有意义。
其它的针对这些化合物作用机理的研究工作参阅如Parekh等J. Immunol.,173:3693-3706(2004)中和Brossay等,同上。
描述这些衍生物和/或αGal-Cer类似物的生物活性的美国专利和专利 申请或国际专利申请的实例包括Higa等的美国专利号5,936,076和 Taniguchi等的美国专利号6,531,453、Modlin等的美国专利号5,853,737、 Jiang等的美国专利申请2003030611、Tsuiji等的美国专利申请 20030157135、Uematsu等的美国专利申请20040242499、以及Yamamura 等的国际专利申请号PCT/JP20021008280。
基本上所有这些现有实例都描述了基于αGal-Cer的类似物结构。非糖 脂分子(如αGal-Cer及其类似物)的鉴定和表征很有限。描述似乎不类 似于αGal-Cer的结构的专利申请实例包括Moody等的美国专利申请号 20040265976和Masunaga等的日本专利申请34540997的酰基肽。
我们现已发现了一组新的化合物,其基本上模拟α-GalCer与人CD1d 分子的结合特性,但在与T细胞受体(TCR)的相互作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这导致了与α-GalCer相比意想不到并有利的性质。
附图说明
图1:OCH和α-Gal Cer的解离速率的比较。hCD1d上配体的解离。 将所标明的hCD1d(α-GalCer或OCH)复合物在t=0时装到表面等离 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Biacore)传感器的表面上,并 使用Fab 9B测量在指定的时间点保留的hCD1d的量。
图2:TCR对OCH和α-GalCer的结合亲和力的比较;
iNKT TCR与同α-GalCer或OCH相复合的hCD1d相结合的亲和 力和动力学。将从0.4μM到194μM递增浓度(两倍稀释度)的iNKT TCR 在5秒钟的期间注射到指定的hCD1d-GSL复合物上。通过叠加显示5 种浓度的结合应答。右图显示平衡时的结合应答。
图3:α-GalCer的低亲和力类似物的表面等离子共振(Biacore)的 测量
测量了可溶性NKT细胞TCR对于与不同α-GalCer类似物一起重 新折叠的人CD1d分子的亲和力。分别对α-GalCer(A和B)、苏糖醇 神经酰胺(C和D)、4S-苏糖醇神经酰胺(E和F)、4R-苏糖醇神经酰 胺(G和H)的平衡结合和动力学测量值。由平衡结合计算Kd值(μM)。 由Koff和Kd值计算Kon值。
图4:当与iNKT细胞共培养时,在体外采用α-GalCer类似物使人 DC成熟。
将所指出的不同α-GalCer类似物或LPS加入到人DC与iNKT细 胞的共培养物中。(A)在40小时后评估所述DC的成熟,对CD11c阳 性细胞设置控。直方图表明来自不同处理的DC的CD83和CD86谱; 百分比显示了CD83hi成熟DC的百分比,括号内的数字表明所标记门 控内所包含群体的平均荧光强度。在α-GalCer不同类似物的存在下, 将DC与iNKT共培养24小时。采用ELISA分析上清液中DC所释放 的IL-12p40的存在情况(B)以及来自iNKT细胞的IFN-γ存在情况(C)。 除了阿拉伯糖醇神经酰胺以外,所有这些测试化合物均诱导了相比于 α-GalCer较弱但仍显著的细胞因子产生。(D)α-GalCer、OCH或苏糖 醇神经酰胺对DC和与iNKT细胞的共培养物的滴定在体外诱导DC的 成熟。在指定浓度的类似物存在下共培养细胞,显示了CD83/CD80提 高的DC的百分比。(E)当与iNKT细胞共培养时,α-GalCer的滴定 在体外诱发DC的显著死亡,而低亲和力的类似物则不然。在iNKT细 胞存在下共培养40小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以α-GalCer或类似物 进行脉冲处理的DC的活力。用碘化丙锭将细胞染色,显示仍保留在培 养基中的活CD11c门控细胞的百分比。
图5:α-GalCer的非糖脂类似物在体内刺激iNKT细胞的活化以及 随后DC的成熟。
对C57BL/6或iNKT-/-小鼠静脉内注射1μg载体、α-GalCer、类似 物或25μg MPL。注射20小时后,用抗CD11c、B220和CD86的抗体 对脾细胞染色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A)对DC(CD11c+)设置门控, 通过在细胞表面CD86的上调来评估成熟。标出了每个直方图的平均荧 光强度。它们是两个独立实验的代表性谱。如所述在注射后2、6和18-24 小时对小鼠取血,并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应答于所述类似物而释放 的(B)IL-4和(C)IFN-γ的存在情况。
图6:非糖脂抗原在与靶标抗原共施用时作为有效的佐剂
(A)对C57BL/6小鼠共注射1μgα-GalCer或类似物以及800μg OVA。6天后,将取自尾静脉的血样离体以荧光性SIINFEKL-Kb四聚 体和抗CD8抗体直接染色,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数据显示为 四聚体阳性细胞占CD8+细胞的百分比。(B)注射后7天,以预防性设 置用1×106个E.G7-OVA肿瘤细胞皮下攻击小鼠,并在随后日子中监测 肿瘤的大小。在与OVA共同注射α-GalCer、阿拉伯糖醇或苏糖醇神经 酰胺的小鼠中没有或几乎没有肿瘤生长。
图7:α-GalCer非糖脂类似物在iNKT细胞存在下体内刺激B细胞 的成熟和随后的抗体产生。
(A)对C57BL/6或iNKT-/-小鼠静脉内注射1μg载体、α-GalCer、 类似物或25μg MPL。注射后20小时,用针对B220和CD86的抗体对 脾细胞染色,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对B细胞(B220+)设置门控, 通过细胞表面CD86的上调来评估成熟。标出了每个直方图的平均荧光 强度。(B)1μg α-GalCer或类似物及400μg OVA的同时施用诱导大量 的OVA特异性IgG。在施用后11-14天对小鼠取血,并通过ELISA检 测血清的抗体。简言之,以10μg/ml OVA包裹ELISA板,然后加入血 清的连续稀释液并在4℃孵育过夜,然后用HRP缀合的绵羊抗小鼠IgG 进行检测。
图8在体外使用经苏糖醇神经酰胺脉冲处理的DC来扩增Melan A 特异性CD8+T细胞至少与用经α-GalCer脉冲处理的DC一样有效。
在体外使用经苏糖醇神经酰胺脉冲处理的DC来扩增Melan A特异 性CD8+T细胞至少与用经α-GalCer脉冲处理的DC一样有效。向人 PBMC中加入不同的α-GalCer类似物和Melan-A26-35肽诱导了DC的 成熟,以及随后Melan A特异性CD8+T细胞的扩增,如通过 HLA-A2/Melan-A26-35四聚体分析所评估的。对与自体的经辐射APC共 培养并以Melan-A26-35肽进行脉冲处理的PBMC10-15天培养物进行的 流式细胞术使用所述四聚体和抗CD8+-FITC来染色。标出了四聚体+细 胞占总CD8+细胞的百分比±SE。
图9基于肌醇的α-GalCer衍生物在体外具有功能性。将源自人单 核细胞的DC用150ng不同的肌醇类似物进行脉冲处理,并与iNKT细 胞共培养24小时。如由CD83和CD86的上调所评估的,6-脱-myo- 肌醇神经酰胺和6-磺基(sulfono)-myo-肌醇神经酰胺类似物的效能仅稍 低于α-GalCer。数值表示对CD11c+细胞设置门控的直方图的平均荧光 强度。6-脱氧-myo-肌醇神经酰胺和6-磺基-myo-肌醇神经酰胺诱导DC 和iNKT共培养细胞上清液中分别由DC和iNKT细胞显著产生(B) IL-12p40和(C)IFN-γ。通过ELISA检测上清液,发现6-脱氧-myo- 肌醇神经酰胺诱导释放与使用α-GalCer时所观察到的浓度相似的 IL-12p40和IFN-γ。与经α-GalCer、6-脱氧-myo-肌醇神经酰胺或6-磺 基-myo-肌醇神经酰胺脉冲处理的CIR-人CD1d细胞培养24小时之后, 从iNKT细胞中释放(D)IFN-g和(E)IL-4。对类似物的滴定提示,人 iNKT细胞TCR对这些化合物的亲和力较低。
发明概述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式I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

其中,
R1代表适于占据人CD1d的C’通道的疏水性部分,
R2代表适于占据人CD1d的A’通道的疏水性部分,
从而在与人CD1d结合时,与α-半乳糖神经酰胺的鞘氨醇链的末端 nC14H29所占据的体积相比,R1充满C’通道被占据体积的至少30%;在 与人CD1d结合时,与α-半乳糖神经酰胺的酰基链的末端nC25H51所占 据的体积相比,R2充满A’通道被占据体积的至少30%,
R3代表氢或OH,
Ra和Rb各自代表氢,此外,当R3代表氢时,Ra和Rb可一起形成单键, X代表-CHA(CHOH)nY或-P(=O)(O-)OCH2(CHOH)mY,其中Y代表 CHB1B2,
n代表1至4的整数,m代表0或1,
A代表氢,
B1和B2之一代表H、OH或苯基,另一个代表氢,或者B1和B2之一代表 羟基,另一个代表苯基,
此外,当n代表4时,则A与B1和B2之一一起形成单键,并且B1和B2 中的另一个代表H、OH或OSO3H。
根据本发明,我们还提供了生产式I化合物或其盐、或其可药用衍 生物的方法,其包括从相应的式II化合物上除去一个或多个保护基,

其中,Xp代表受保护的X,Rp为羟基保护基,R3p代表受保护的羟基或 氢,R1、R2、Ra和Rb如以上所定义。
发明详述
Xp中可用于保护X的合适的保护基包括水化合物合成领域的技 术人员所熟知的保护基,尤其是用于保护分开的羟基和相邻羟基的保护 基。在P.J.Kocienski的Protecting Groups(Publisher,Thieme Publishing Group,ISBN 3131356030)中给出了保护基的实例,其内容通过参考并 入本文中。此外,在Geert-Jan Boons的Carbohydrate Chemistry(Editor, G.J.Boons,Publisher,Springer,ISBN 0751403962)中也给出了实例,其 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文中。
对于Xp来说,具体的OH保护基包括双-O-亚异丙基、双-O-亚环己 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烷基、烯丙基和苄氧基。脱保护反应可在室温下 在甲醇:二氯甲烷混合物中使用三氟乙酸进行数天。在甲醇或甲醇 /EtOAc混合物中,脱保护可在氢气存在下涉及Pd/C。在Xp基团包含 O-P键的情况下,也可加入三乙胺以形成铵盐。
对于Rp和R3p而言,合适的保护基包括O-苄基以及Rp和R3p一起 形成双-O-亚异丙基的情形。
式II化合物(其中ORP和R3p是O-苄基基团,R2是C25H51基团, Xp由下式代表)

可通过还原式IIa化合物来制备,其中Xp是

并且其中ORP和R3p、R2基团如上定义,其中基团W是苯氧基硫代羰 基酯基。该反应可通过在加热至回流的甲苯中用氢化三丁基、AIBN 进行4小时。
式IIa化合物可由式IIb化合物制备,其中Xp由下式所代表

其中ORP、R3p、R2如上所定义,W是氢。该反应可用苯氧基硫代羰基 氯、吡啶、DMAP和二氯甲烷在室温下进行30分钟。
式IIb化合物可由式IIc化合物制备,其中Xp由下式所代表

其中ORP、R3p、R2如上所定义,W是All基团。该反应可使用三(三苯 基膦)钌(II)氯化物、DBU在90℃下进行30分钟,随后加入1M HCl/ 丙
式II和式IIc化合物可通过使式III化合物(其中R2如上所定义)

与式IV化合物

反应来制备,其中Xp、ORP、R3p、R1、Ra和Rb如上所定义,只要Xp 不是下式即可

该反应可在45℃下在DMF中用EDC、HOBt、TEA进行24小时。
式III化合物本身是市售的,或可通过常规方法由商品材料制得。
式IV化合物可通过使式V化合物发生反应来制备

其中Xp、ORP、R3p、R1、Ra和Rb如上所定义。该反应可在0℃至室温 下用LiAlH4进行1小时以上。
式V化合物(其中ORP和R3p是苄氧基,Xp由下式代表)

可通过将式Va化合物进行苄基保护而制得,其中ORP和R3p如上所定 义,Xp由以下基团代表

该反应可在NaH、BnBr、DMF存在下在室温下进行5小时。
式Va化合物可通过将式Vb化合物(其中ORP、R3p如上所定义, Xp由以下基团代表)脱保护来制备。

该反应可在盐酸存在下在甲苯/乙醇混合物中进行。
式V和Vb化合物可通过使式VI化合物(其中ORP、R3p、R1、Ra 和Rb如上所定义)

与式VII化合物
Xp-O-L VII
反应而制备,其中基团Xp如上所定义,只要基团Xp不由下式代表即可。

该反应可在THF中在氢化钠存在下以0℃至室温进行过夜。
式VI化合物本身是市售的,或可通过常规方法由商品材料制得。
式VII化合物可通过使式VIII化合物(其中Xp如上所定义)
Xp-OH VIII
与三氟甲磺酸酐在二氯甲烷和2,6-二叔丁基吡啶中反应而制备。
式VIII化合物本身是市售的,或者可通过常规方法由商品材料制 得。
或者,式VIII化合物可采取式IX化合物的形式:

其中R3是氢。式IX化合物可通过催化氢化使式X化合物

脱保护来制备,其中基团R3如上所定义,保护基P为苄基。该反应可 采用10%Pd/C、H2在MeOH/EtOAc(2∶3)中进行过夜。
式X化合物可由式XI化合物制备

其中P如上所定义,R3是苯氧基硫代羰基酯。该反应可在加热至回流的 甲苯中用氢化三丁基锡、AIBN进行4小时。
式XI化合物可由式XII化合物制备,

其中P如上所定义,R3是羟基。该反应可用苯氧基硫代羰基氯、吡啶、 DMAP和二氯甲烷在室温下进行30分钟。
式XII化合物本身是市售的,或者可通过常规方法由商品材料制得。
再或者,式VIII化合物可采取式XIII化合物的形式:

其中P2是氢,P3是苄基或All基团。式XIII化合物可通过用苄基保护 式XIV化合物来制备,

其中P2和P3如上所定义。该反应可用NaH、BnBr在加热至回流的甲 苯中进行10小时,随后分离异构体。
式XIV化合物本身是市售的,或者可通过常规方法由商品材料制 得。
R2是C25H51、ORP和R3p一起形成双-O-亚异丙基保护基并且Xp由 下式代表的式II化合物

可通过使式XV化合物(其中R2如上所定义)与式XVI化合物反应来 制备。

该反应可以用二氯甲烷中的四唑作为活化剂在室温下进行3小时, 然后加入作为氧化剂的叔-BuOOH。
化合物XV和XVI本身是市售的,或者可通过常规方法由商品材料 制得。
式III化合物可采取式XVII化合物的形式。

n=20,


式XVII化合物可由式XVIII化合物制备,其中n和Q如上所定义。

该反应可在NaOH(当n=20时)和LiOH(当n=17时)存在下在 加热至回流的甲醇中进行2小时,然后加入酸。
式XVIII化合物可由式XIX化合物制备。

该反应可在正丁基三苯基溴化鏻(当n=20时)和庚烯三苯基溴化 鏻(当n=17时)存在下在-78℃用双(三甲基硅烷基)氨基钠进行过夜。
式XIX化合物可由式XX化合物制备,其中n如上所定义。

该反应可在DMP存在下在二氯甲烷中室温进行3-4小时。
式XX化合物可由式XXI化合物制备,其中n如上所定义。

该反应可在对TSA存在下在甲醇中进行3-4小时。
式XXI化合物可由式XXII化合物制备,其中n如上所定义。

该反应可在重氮甲烷存在下在THF中以0℃至室温进行4小时。
式XXII化合物可由式XXIII化合物(其中m=9(当n=20时), 以及m=6(当n=17时))与式XXIV化合物制备。

该反应可在MeMgCl、Li2CuCl4存在下在THF中以-20℃至室温进 行16个小时。
式XXIII化合物可由式XXV化合物制备,其中m如上所定义。

该反应可在Mg、THF回流存在下进行4小时。
式XXV化合物可由式XXVI化合物制备,其中m如上所定义。

该反应可在3,4-二氢-2H-吡喃、PPTS存在下进行。
化合物XXTV和XXVI本身是市售的,或者可通过常规方法由商品 材料制得。
式I化合物合适的可药用盐包括与合适的形成的盐。这些盐的实 例包括碱金属(例如钠和)盐以及碱土金属(例如和镁)的盐。
式I化合物可以盐的形式获得,便利地以可药用盐的形式获得。
在需要时,可使用常规方法将这些盐转化为游离碱。可在合适溶剂 的存在下,通过使式I化合物与合适的酸或碱反应来制备可药用盐。
式I化合物可表现出互变异构,还可包含一个或多个不对称碳原子, 并由此可表现出光学异构和/或非对映异构。可使用常规技术(例如层 析或分步结晶)分离非对映异构体。可使用常规技术(例如分步结晶或 HPLC)通过分离化合物的外消旋混合物或其它混合物来分离各种光学 异构体。或者,可以通过使具有适当光学活性的起始原料在不引起消旋 的条件下反应来制得期望的光学异构体。我们特别优选其中亲水部分的 立体化学与α-GalCer的α-半乳糖部分相似的式I化合物。
如α-GalCer所表现的A’通道和C’通道均基本完全占据的情况详细 描述于Koch等Nature Immunology,6(8)819-826(2005)。在Koch等的文 献中,使用VOLUMES程序将腔鉴定为水分子(半径,1.4)可表面接 近,但大探针(半径,6)则不能(R.Esnouf,University of Oxford,Oxford, UK)。TCR识别表面处口袋的开放性质需要对该口袋的外部界限引入 自洽的限定,在此基础上,作者计算了对于小鼠CD1d、CD1a和CD1b 以及人CD1d来说的口袋体积。尽管这得到的绝对值与以前所报道的绝 对值有一些差异,但注意到了同样的相对趋势。使用程序SC(http://www. ccp4.ac.uk/ccp4i main.html)进行了形状互补性分析。我们特别优选以 良好的形状互补性结合人CD1d的式I化合物,即具有大于0.50、更优 选大于0.55、特别是大于0.60的Sc。
α-GalCer的26号碳酰基链和18号碳鞘氨醇链分别以良好的形状互 补性(Sc 0.61)装入A’袋和C’口袋。人CD1d结合沟中这些腔的总体积 (1,400)被链基本充满。所述酰基链通过采取从结合沟上方看为 逆时针方向的圆曲线来装入A’袋中,填充该口袋。所述鞘氨醇链采取更 直一些的构象来装入所述C’袋并在所述结合沟的末端终止。因此, α-GalCer可能具有能够装入人CD1d抗原结合沟的最大脂链长度。因此, 我们优选R2(酰基链)的长度不超过25个碳-碳单键,R1(鞘氨醇链) 的长度不超过13个碳-碳单键。从文献中报道的结合研究了解到,碳- 碳双键可被数种碳-碳单键取代,前提是所述疏水性部分仍能够采取结 合其相应通道所必需的构象。例如,一些研究已经显示,这些通道能接 纳相对大的疏水性残基,比如苯基。
我们优选其中R1充满上文所定义的C’通道被占据体积的至少 35%、更优选至少60%、还更优选至少80%并且特别优选至少90%的 的式I化合物。
我们优选其中R2充满上文所定义的A’通道被占据体积的至少40%、 更优选至少50%、还更优选至少60%、特别优选至少70%并且尤其优 选至少80%的式I化合物。
根据X-射线衍射研究和建模实验,似乎当R2基团短于所述优选最 大长度时,余下的空间可被“间隔基”分子占据,所述间隔基分子在体 内天然存在并完全可供于占据CD1d分子内的未用空间。这些间隔基分 子是脂质等。因此,其中R2比最大占据A’通道小得多的式1化合物仍 将与CD1d分子良好结合。
优选地,R2的长度至少为一碳单位(即甲基),更优选长度至少为 五碳单位,特别是长度至少为八碳单位。我们优选其中R2代表包含1 至25个、更优选5至25个、特别是8至25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和 线型烃链的式1化合物。
与酰基链结合A’通道相比,鞘氨醇链的结合似乎更依赖于占据C’ 通道的比例,因为据本发明人了解,迄今尚未观察到间隔基分子对该通 道的占据。因此,R1的长度优选为至少5个碳-碳单键,更优选长度为 11个碳-碳单键,特别是长度为12或13个碳-碳单键。
我们优选R1和R2中任一个或二者包含一个或多个双键的式I化合 物。我们特别优选R1和R2中任一个或两者包含一个、两个或三个双键 的化合物。我们优选R2包含双键的化合物。
我们优选所述双键为顺式(Z)的化合物。
我们优选X代表CHA(CHOH)nCHB1B2的化合物。
我们优选X代表CH2(CHOH)nCHB1B2的式I化合物。
我们优选n代表1、2或3(特别是2)的式I化合物。
我们优选n代表2且为苏式(与赤式相反)构型的式I化合物。
我们优选R3代表氢的式I化合物。
我们优选Ra和Rb均代表氢的式I化合物。
我们优选B1和B2中之一代表氢而另一个代表羟基的式I化合物。
我们优选m代表1的式I化合物。
我们优选Y代表CH2OH、CH2PH或C(OH)(Ph)的式I化合物。我 们尤其优选Y代表CH2OH的化合物。
我们还优选n代表4且其中A与B1和B2一起形成单键且B1和B2 中另一个是OH或OSO3H的式I化合物。
式I化合物调节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使得该化合物可用于 癌症治疗、预防性及治疗性疫苗、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作药物的式I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针对病毒、微生物感染、寄生虫、自身免 疫病、癌症、变态反应或哮喘为哺乳动物受试者提供保护或者治疗上述 疾病的方法,包括对所述受试者施用药物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所述 化合物具有对抗或治疗比如病毒、微生物感染、寄生虫、自身免疫病、 癌症、变态反应或哮喘的药物活性。
根据本发明,我们还提供了式I化合物及其盐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 防病毒、微生物感染、寄生虫、自身免疫病、癌症、变态反应或哮喘的 药物中的用途。
具体地,式I化合物可用于治疗或预防以下疾病:
癌症:例如基底细胞癌、乳腺癌、白血病、伯基特淋巴瘤、结肠癌、 食管癌、膀胱癌、胃癌、头颈癌、肝细胞癌、何杰金淋巴瘤、毛细胞白 血病、肾母细胞瘤、甲状腺癌、胸腺瘤和胸腺癌、睾丸癌、T细胞淋巴 瘤、前列腺癌、非小细胞癌、肝癌、肾细胞癌以及黑色素瘤。
可提及的病毒感染包括:
病毒性肝炎例如HBV、HCV;
疱疹病毒感染例如单纯疱疹病毒。
其它皮肤趋向性病毒(skin tropic virus)如人乳头瘤病毒。
肺趋向性病毒(lung tropic virus)如流感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
HIV、EBV或CMV的慢性或急性病毒感染或者病毒联合感染或者 病毒和细菌联合感染。
肺的细菌感染,例如流感嗜血杆菌或分枝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以 及肠的细菌感染例如幽门螺杆菌或皮肤样金黄色葡萄球菌。
哮喘、变态反应诱导的哮喘、接触性皮炎、屑病、克罗恩病。
更特别地,可用式I化合物治疗的疾病是病毒、微生物感染、寄生 虫、癌症。
式I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它治疗剂组合使用。与其它治疗剂 的组合包括:
免疫调节剂如抗CD40/CD40L抗体、抗CTLA-4封闭抗体或基于 可溶性LAG3的免疫调节剂;Toll样受体激动剂如MPL、CpG;单链 RNA、核苷酸、核苷酸类似物如CL087或洛索立宾;聚肌胞、鞭毛蛋 白、瑞喹莫德或咪喹莫特(immiquimod)、gardiquimod等。NOD配体 如胞壁酰二酞、莫拉丁酯或肽聚糖、胞壁酰二酞等。抗病毒剂如磷酸奥 斯米韦、抗真菌剂如两性霉素B以及抗生素。抗病毒抗体如帕利珠单抗。
其它有用的组合包括其它癌症免疫治疗剂如赫塞汀、阿仑单抗、 吉姆单抗、利妥昔单抗、替伊莫单抗以及其它基于单克隆抗体的癌症治 疗。化学治疗剂、激酶抑制剂如伊替尼(Imatinib)或埃洛替尼 (Erlotinib)或细胞毒剂如环磷酰胺。平喘剂和抗组胺剂以及抗炎药也 可用在组合中。其它可能的组合包括疫苗佐剂如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脂质体以及人工抗原呈递细胞。它可作为添加剂用于 活细胞治疗,例如基于DC的免疫疗法。
其它可能的组合包括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阻断抗体,如英夫利昔 单抗、阿达木单抗和巴利昔单抗。
我们还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与可药用赋形剂、载体或佐剂 混合的本发明化合物。这些制剂通常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并可与 EP 0609437B、EP-A-1437358和WO 2004/028475中所描述的相似, 这些文献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适于对肺局部给药的组合物形式包括气雾剂,例如加压或未加压 的粉剂组合物;
适于食管给药的组合物形式包括片剂、胶囊剂和糖锭剂;
适于皮肤给药的组合物形式包括霜剂,例如水包油型乳剂或油包 水型乳剂;
适于静脉内给药的组合物形式包括注射剂和输注剂;适于眼部给 药的组合物形式包括滴剂和软膏剂。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其包含与可药用稀释剂或载 体混合的优选少于80%、更优选少于50%(以重量计)的式I化合物 或其可药用衍生物。
这些稀释剂和载体的实例是:
对于片剂和糖锭剂-乳糖、淀粉、滑石、硬脂酸
对于胶囊剂-酒石酸或乳糖;
对于注射液-水、醇、甘油、植物油。
打算将式I化合物对肺施用时,可将式I化合物作为加压或不加压 的粉剂吸入。式I化合物的加压粉剂组合物可包含液化气体推进剂或压 缩气体。在不加压的粉剂组合物中,处于细分形式的活性成分可与较大 粒径的可药用载体混合而使用,所述可药用载体包含高达如100μm直 径的颗粒。
合适的惰性载体包括如结晶乳糖。
对于上述用途而言,所施用的剂量当然将随所施用的化合物、给 药模式和所需的治疗而变化。然而,一般来说,当式I化合物以约1μg 至约20mg/千克动物体重、优选以每日1至4次分剂量或以持续释放形 式施用时,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对于人而言,总日剂量为70μg至1,400mg,适于施用的单位剂型 包含与固体或液体的药物稀释剂或载体混合的20mg~1,400mg的该化 合物。
与类似结构的化合物(例如GalCer)相比,式I化合物具有毒性 更低、更有效、作用时间更长、具有更广泛的活性范围、效力更强、产 生更少的副作用、更易于吸收的优点,或具有其它有用的药理性质。
本发明的几种类似物表现出了优秀的免疫调节活性,如以下事实 所显示的:当与抗原一起注射进小鼠时,类似物发挥免疫刺激剂或佐剂 作用,其证据为产生了抗原特异性的IgG应答,或产生了抗原特异性的 细胞毒性CD8+T淋巴细胞应答,或如在将类似物作为单一治疗剂注射 进入保护的动物中或成熟的肿瘤生长模型的动物中时保护小鼠免于死 亡所证实的。
此外,当作为单一治疗剂注射进小鼠时,类似物发挥免疫刺激剂 作用,其证据为诱导了IL-12应答,或者证据为在成熟的流感感染模型 中保护小鼠免于体重降低和/或死亡。
此外,类似物在加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样品中时发挥 免疫刺激剂或佐剂作用,其证据为在这些PBL样品中诱导了树突细胞 成熟的标记,或者在加入人PBL样品中时(通过加入已知的免疫原性 MelanA26-35肽ELAGIGILTV(SEQ ID NO:1)而进行了脉冲处理)发挥 免疫刺激剂作用,其证据为诱导了对靶标MelanA26-35肽具有特异性的 CD8+T淋巴细胞。
重要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很多αGal-Cer类似物在体内诱导如此强 的NKT细胞因子应答,以致于迫使NKT细胞进入无应答状态,并对进 一步的免疫刺激产生耐受,参见Parekh等J.Clin.Invest.,115:2572-2583 (2005)。
与现有技术中的化合物相反,本发明的某些类似物是人树突细胞 成熟的高效诱导剂,而同时与αGal-Cer相比在人NKT细胞中仅产生有 限的NKT细胞因子应答。这种树突细胞刺激与其后缺乏NKT细胞因子 分泌情况下成熟的分离是本发明的一个独特的方面。
预计这个独特而新颖的方面允许在施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后对树突 细胞进行重复刺激,而不耗尽或清除NKT细胞群。
在以下的实例中描述了新的分子以及其合成方法。在这些实例后 显示了这些分子的免疫调节特性。
可以看到,上文提到的刺激可提供针对其中期望免疫系统有效应 答的病症(比如感染性疾病或癌症)的保护。
此外,本发明化合物可与TLR配体比如多聚I:C(TLR3)、MPL (TLR4)、咪喹莫特(TLR7)、R848(TLR8)或CpG(TLR9)组合 使用,以产生增强的免疫刺激并产生对其中期望免疫系统有效应答的病 症(比如感染性疾病或癌症)的保护。
本发明化合物还可用作免疫刺激剂或佐剂与抗原材料(例如但不 仅限于蛋白质、肽或核酸等)组合使用,以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比如 对所施用抗原的B细胞和IgG抗体应答。
本发明化合物还可用作免疫刺激剂或佐剂与抗原材料(例如,但 不限于蛋白质、肽或核酸等)组合使用,以产生保护性的免疫应答,比 如对所施用抗原的T细胞或CTL应答。
这些抗原材料可以是适于预防或治疗该特定疾病的任何材料。具 体地,对于癌症而言,可施用以诱导或增强免疫应答的肿瘤相关肽或蛋 白抗原的实例来自肿瘤相关基因和所编码的蛋白质,包括MAGE-A1、 MAGE-A2、MAGE-A3、MAGE-A4、MAGE-A5、MAGE-A6、MAGE-A7、 MAGE-A8、MAGE-A9、MAGE-A10、MAGE-A11、MAGE-A12、 MAGE-A13、GAGE-1、GAGE-2、GAGE-3、GAGE-4、GAGE-5、GAGE-6、 GAGE-7、GAGE-8、BAGE-1、RAGE-1、LB33/MUM-1、PRAME、NAG、 MAGE-Xp2(MAGE-B2)、MAGE-Xp3(MAGE-B3)、MAGE-Xp4 (MAGE-B4)、酪氨酸酶、脑糖原磷酸化酶、Melan-A、MAGE-C1、 MAGE-C2、NY-ESO-1、LAGE-1、SSX-1、SSX-2(HOM-MEL-40)、SSX-1、 SSX-4、SSX-5、SCP-1和CT-7。例如,肿瘤特征性抗原肽包括已公开 的PCT申请WO00/20581(PCT/US99/21230)中所列出的那些。
已经显示,本发明化合物在体外和体内均有效,并且在小鼠和人 中均有效。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通过施用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化 合物(与抗原分子一起或不与抗原分子一起)来刺激受试者的免疫应答, 其中所施用本发明化合物的量足以在这些受试者中刺激有利的免疫应 答。
还将明确,包含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衍生物以及一种或多种免疫原 性蛋白质或肽(作为组合物)、或作为单独部分的衍生物和蛋白或肽(作 为试剂盒)的组合物和/或试剂盒是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将是清楚的,且无需 在此赘述。
有两个确定NKT细胞被其配体CD1d活化的主要参数,
1)iNKT TCR对CD1d的亲和力(主要由CD1d结合配体的性质决 定)。
2)CD1d复合物的稳定性(由CD1d结合配体的性质所决定)。
对结合CD1d-脂质复合物的可溶性TCR的复合结构、动力学及功 能的分析以及不变NKT(iNKT)细胞的活化已经为鉴定供临床使用的 最佳iNKT细胞激动剂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这些研究的目的是鉴定iNKT 细胞激动剂,所述iNKT细胞激动剂与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Cer) 不同,能够符合3个标准:a)能够诱导iNKT细胞活化而不会过度刺激 iNKT细胞,以使iNKT细胞依赖性树突细胞(DC)裂解和细胞因子扰 动(storm)最小化;b)能够保证DC成熟;c)能够保证最佳抗原特异 性T细胞的引发。
来自CD1d-α-GalCer特异性TCR结构(Gadola,Koch等,J Exp Med,2006,203;699-710)以及来自空的和载有α-GalCer的人CD1d分子 结构的知识(Koch,Strange等,Nat Immunol,2005,6;819-26)推动我们 进行了一系列动力学和功能实验,以评估α-GalCer烷基链的极性头和 长度以及饱和度在控制结合CD1d分子的脂质的解离速率和结合脂质特 异性TCR的亲和力上的作用。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两种试剂:i)来自iNKT细胞克隆 的可溶性TCR,以及ii)对CD1d-α-GalCer复合物具有特异性的抗体。 使用这两种试剂,我们进行了组合动力学和功能研究,以将iNKT TCR 与载有α-GalCer或其类似物的人CD1d分子结合的亲和力进行比较, 所述类似物具有截短的酰基和鞘氨醇链或者修饰的极性头。
脂质长度在控制CD1d/脂质复合物iNKT的稳定性和调节TCR与CD1d- 脂质复合物的结合亲和力上的作用
我们在体外重新折叠了还原的和生物素化的CD1d单体,并对其装 入带有截短的酰基或鞘氨醇链的多种α-GalCer类似物。然后,我们独 立地分析了所述类似物从CD1d分子上解离的速率以及结合可溶性 iNKT TCR的亲和力。
我们测试了α-GalCer和(2S,3S,4R)-1-O-(α-D-半乳吡喃糖基)-N-二十 四酰基-2-氨基-1,3,4-壬三醇(以下称OCH),后者具有比α-GalCer短的 鞘氨醇链,并且先前已显示以较短的半衰期结合小鼠CD1d分子,导致 小鼠iNKT细胞较弱的活化(Miyamoto,Miyake等,Nature,2001,413; 531-4,Oki,Chiba等,J Clin Invest,2004,113;1631-40)。
为测量从CD1d分子上的解离速率,我们通过噬菌体展示文库制备 了对载有α-GalCer的CD1d分子具有特异性的Fab抗体(以下称9B Fab)。最初的Biacore测量和以脂质脉冲处理的C1R-CD1d细胞的FACS 染色证明,9B Fab特异性识别载有所有测试化合物的人CD1d分子,而 同时它又不能染色未经脉冲处理的C1R-CD1d细胞(数据未显示)。使 用9B Fab,我们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考察了所有测试化合物从可溶性人 CD1d分子上解离的速率。将生物素化的CD1d-脂质复合物固定到包被 了链霉抗生物素蛋白的芯片上,并随时间测定9B Fab的结合水平。使 用抗体结合随时间的丧失来确定脂质从CD1d分子上解离的速率。
结果:OCH的解离速率是α-GalCer的3.9倍(图1)。这些结果与 以前公开的数据是一致的,这证实了结合CD1d分子的糖脂的稳定性取 决于烷基链的长度(Oki,Chiba等,J Clin Invest,2004,113;1631-40)。
然后,我们评估了酰基和鞘氨醇链的长度是否可影响iNKT TCR 结合糖脂-CD1d复合物的亲和力。我们如前述重新折叠了iNKT TCR的 Vα24和Vβ11链(Gadola,Koch等,J Exp Med,2006,203;699-710), 并将纯化的重折叠iNKT TCR用于针对载有α-GalCer或OCH的固定化 生物素化CD1d单体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研究中。这些实验的结果证明, 鞘氨醇链长度的增加与TCR结合亲和力的增加相关,这提示脂质链长 度的减少会不利地影响TCR对脂质-CD1d复合物的结合亲和力(图2)。
结论:人CD1d-GalCer的晶体结构证明,α-GalCer充分利用了 CD1d的结合能力。我们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发现:i)缩短任一烷基链 均显著降低CD1d/脂质复合物的稳定性(图1,数据未显示);ii)缩短 α-GalCer的鞘氨醇链使iNKT细胞TCR亲和力降低100倍(图2),导 致iNKT细胞免疫突触(immunological synapse)、iNKT细胞细胞毒性 颗粒的极化以及iNKT细胞活化的变化(数据未显示)。与此相反,酰 基链的长度或饱和度的变化不改变iNKT细胞TCR的亲和力(数据未 显示)。对以前报道的空的和载有人CD1d分子的结构的分析提示,以 缩短的鞘氨醇链不完全占据结合沟可导致TCR识别表面的构象差异。 这种间接影响提供了占据CD1d C’通道的脂质链长度在控制脂质特异 性CD1d限制性T细胞的亲和力方面发挥作用的一般机制。
因此,实现所观察到的调节OCH/CD1d复合物对TCR的结合亲和 力的代价为CD1d脂质复合物更大的不稳定性,这是由缩短的鞘氨醇链 导致的。由于带有较短鞘氨醇链的NKT细胞激动剂在体内具有较短的 寿命,因此我们的目标是确定能以高亲和力与CD1d结合的一个新化合 物家族。这些新的分子类别将为我们提供精细调节NKT TCR与CD1d/ 脂质复合物之间的结合亲和力范围的机会。
极性头的修饰
i.甘油神经酰胺衍生物
不变TCR(invariant TCR)对a-GalCer类似物的低亲和力
为表征α-GalCer类似物的亲和力,采用前述的方案(Karadimitris, Gadola等,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1,98;3294-8)产生与不同类似物 结合的生物素化hCD1d单体。使用二硫键连接的可溶性人不变 Vα24+/Vβ11+TCR(Gadola,Koch等,J Exp Med,2006,203;699-710)进 行表面等离子共振(Biacore),以测量TCR与不同单体结合的平衡解离 常数(Kd)(图3)。
TCR与含有α-GalCer的单体结合的Kd为1.29μM,而苏糖醇神经 酰胺的Kd则为5.78μM,具有较低亲和力。TCR与4S和4R苏糖醇神 经酰胺单体的结合稍高于与未修饰苏糖醇神经酰胺的结合,分别为3.84 μM和4.25μM。
如平衡研究(图3)中所显示的,TCR与不同单体之间的解离速率 (Koff)动力学测量值的差异在类似物之间程度相似,对于α-GalCer为 0.37s-1,对于4R和4S苏糖醇神经酰胺衍生物分别为0.506和0.650s-1。 在这些测试化合物中,最快的Koff是与未修饰苏糖醇神经酰胺类似物, 为1.04s-1,指示较低亲和力的相互作用。由此可以推测,在4S和4R变 体之间所观察到的亲和力差异是由于苯基-苏糖醇头基与TCR相互作用 的稳定性增加所致。这些数据提示,先前产生的结构可用于推理性设计 具有不同于α-GalCer特性的结合CD1d的类似物。
在确定刺激iNKT细胞所需的最小残基的努力过程中,我们决定生 成一类化合物,所述化合物保留了与CD1d分子的高亲和力(即具有最 大长度的两个烷基链),并包含3碳(即模拟甘油的头基)、4碳(即模 拟苏糖醇的头基,以下称为苏糖醇-神经酰胺)或5碳(即模拟阿拉伯 糖醇(arabinitol)的头基)。
将未成熟人DC在人iNKT细胞克隆存在下与不同浓度的类似物或 载体一起或不与之一起培养。24小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对DC评估不 同成熟标记的上调。α-GalCer诱导所有检测标记(CD83、CD86和CD38) 的显著上调(图4,数据未公开)。在每种情况下,使用类似物观察到的 成熟度都低于α-GalCer。苏糖醇神经酰胺比甘油神经酰胺和阿拉伯糖醇 神经酰胺更有效,而苯基变体4R-苏糖醇神经酰胺和4S-苏糖醇神经酰 胺中的修饰则似乎没有影响其功能。有趣的是,阿拉伯糖醇神经酰胺似 乎在该系统中仅有很弱的功能,这可能是很重要的,并指示了通过人不 变TCR进行刺激所必需的相互作用的程度。
DC释放IL-12p40(以及生物活性p75)是活化的标记,并且被认 为在应答于那些DC而产生的免疫应答谱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Trinchieri等,Nat Rev Immunol,2003,3;133-46)。从混合培养物的上 清液中测量IL-12p40,所释放的IL-12p40的浓度(图4B)反映了前述 的成熟应答(图4A)。α-GalCer诱导了显著水平的IL-12p40,而苏糖醇 神经酰胺和甘油神经酰胺诱导了在α-GalCer存在下可见水平的约50 %。4R和4S苏糖醇神经酰胺均诱导了效力较低的应答,而在阿拉伯糖 醇神经酰胺存在下几乎检测不到IL-12p40。
检验iNKT细胞活化时得到了相似的应答。iNKT细胞应答于DC 所呈递类似物的刺激而释放IFN-γ在α-GalCer存在下诱导约40ng/ml 的IFN-γ,在苏糖醇神经酰胺和甘油神经酰胺存在下为20ng/ml,当向 培养物中加入阿拉伯糖醇神经酰胺时,则没有可检测的IFNγ(图4C)。
根据这些试验,发现苏糖醇神经酰胺是一种高效、低亲和力的 α-GalCer类似物。为了将高亲和力的α-GalCer、中间亲和力的苏糖醇神 经酰胺的功能与已知低亲和力的类似物OCH进行比较,将这三种化合 物滴定到DC上,并用于对iNKT细胞呈递。在48小时后检查DC的成 熟状况和DC活力。尽管与苏糖醇神经酰胺或OCH的67ng/ml相比, α-GalCer仅在0.8ng/ml下即诱导最大的DC成熟,但在相同浓度下(图 4D),当以α-GalCer刺激时仅10%的DC仍有活力,而当使用任一种 类似物时,明显更大比例的DC为碘化丙锭阴性(图4E)。这些数据表 明,苏糖醇神经酰胺可在体外诱导iNKT细胞良好的功能性应答,而同 时与α-GalCer相比又保持显著的DC活力。
这些数据表明α-GalCer的较低亲和力类似物可刺激高效的iNKT 细胞依赖性DC成熟,而没有使用α-GalCer时所观察到的对DC的显 著杀伤。不同于OCH,苏糖醇神经酰胺对于CD1d应当具有同样的结 合亲和力,因为其鞘氨醇和酰基链与α-GalCer中相同。
以下实验进一步举例说明这一新类别的CD1d配体的潜在用途:
在CD1d的情形中,α-GalCer对iNKT细胞的刺激迅速诱导释放 显著水平的多种细胞因子,包括IFN-γ和IL-4(Burdin,Brossay等,J Immunol,1998,161;3271-81)、IL-3和GM-CSF(Leite-de-Moraes, Lisbonne等,Eur J Immunol,2002,32;1897-904),并活化其它下游细胞 类型,包括DC(Kitamura,Iwakabe等,J Exp Med,1999,189;1121-8) 和NK细胞(Carnaud,Lee等,J Immunol,1999,163;4647-50)。已经显 示类似物如OCH(Miyamoto,Miyake等,Nature,2001,413;531-4)和20:2 (Yu,Im等,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5,102;3383-8)诱导改变的细 胞因子应答,并释放IL-4,但没有或几乎没有IFN-γ。像由于缺乏iNKT 细胞依赖性DC而预料到的那样(图5A),向野生型小鼠体内注射甘油 神经酰胺并未诱导任何可检测的细胞因子释放(图5B和C)。然而,当 注射苏糖醇神经酰胺或阿拉伯糖醇神经酰胺时,在血清中检测到了IL-4 (图4B)、IFN-γ(图5C)和IL-12p40/70(数据未显示),其时程与使 用α-GalCer所观察到的相似。在等效剂量下,两种化合物效力均低于 α-GalCer。两种化合物均未显示像使用OCH时所见到的偏向性Th2细 胞因子应答(Miyamoto,Miyake等,Nature,2001,413;531-4,Silk, Hermans等,J Clin Invest,2004,114;1800-11)。
a-GalCer类似物在体内诱导有效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佐剂功能
先前,我们和他人已经显示,模型抗原(如OVA)(Silk,Hermans 等,J Clin Invest,2004,114;1800-11,Fujii,Shimizu等,J Exp Med,2003, 198;267-79,Hermans,Silk等,J Immunol,2003,171;5140-7)和β-半乳糖 苷酶(Silk,Hermans等,J Clin Invest,2004,114;1800-11)与α-GalCer一 起的共注射诱导增强的CD8+、CD4+T细胞和B细胞应答。它们有效地 用于针对表达靶抗原的肿瘤细胞的治疗。将多种类似物与OVA共注射 到野生型小鼠体内,6天后使用荧光Kb-SIINFEKL四聚体检查血液中抗 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存在情况。尽管效力不及α-GalCer,但阿拉伯 糖醇神经酰胺和苏糖醇神经酰胺均在6天后诱导显著的CD8+T细胞应 答,而甘油神经酰胺则不诱导应答(图6A)。使用ELISA检查小鼠血 清中OVA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情况,并显示出与使用CD8+T细胞时所见 数量级相似的应答(图7B和7C)。
B细胞应答
在iNKT细胞存在下,α-GalCer的非糖脂类似物在体内刺激B细 胞成熟和随后的抗体产生。(A)对C57BL/6或iNKT-/-小鼠静脉内注射 1μg载体、α-GalCer、类似物或25μg MPL。注射后二十小时用针对B220 和CD86的抗体将脾细胞染色,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对B细胞 (B220+)设置门控,通过细胞表面的CD86上调来评估成熟情况(图 7A)。标出了每个直方图的平均荧光强度。(B)同时施用1μg α-GalCer 或类似物以及400μg OVA诱导显著的OVA特异性IgG。施用后11-14 天对小鼠取血,并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图7B)。
使用人体外引发模型来引发(priming)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应答。
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的实验证实,苏糖醇-神经酰胺在扩增 Melan-A26-35特异性T细胞应答方面优于甘油-神经酰胺(图8)。
II.α-GalCer的肌醇衍生类似物
随后,产生了新的一类新型α-GalCer类似物。第一种是含有25 碳脂肪酸链的肌醇神经酰胺(INOC-25)。INOC-25诱导可检测的DC 成熟和来自iNKT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数据未显示)。进行了进一步 的结构修饰以产生6-磺基-myo-肌醇神经酰胺和6-脱氧-myo-肌醇神经 酰胺。在人共培养系统(图9A)中以及在小鼠体内(数据未公开)测 试这些化合物对DC成熟的作用。尽管肌醇衍生物INOC-25通过上调 CD83和CD86仅诱导极少的DC成熟(数据未显示),但6-myo-脱氧- 肌醇神经酰胺和6-磺基-myo-肌醇神经酰胺均以iNKT细胞依赖性方式 (图9)诱导DC成熟,其程度与使用α-GalCer所观察到的相似。
与对DC成熟所观察到的相似(图9A),DC的IL-12p40产生在 α-GalCer与6-脱氧-myo-肌醇神经酰胺之间几乎相同,而6-磺基衍生物 则稍弱(图9B)。然而,DC应答于经6-脱氧和6-磺基衍生类似物刺激 的iNKT细胞而产生的IL-12p40量显著高于由于INOC-25(未显示) 而产生的量,也高于使用LPS所观察到的量。检测来自DC与肌醇衍生 化合物共培养物的上清液中的IFN-γ,作为iNKT细胞活化的度量。尽 管6-脱氧化合物诱导与加入α-GalCer时所见相似的IFN-γ释放(图9C), 但6-磺基-myo-肌醇神经酰胺几乎不诱导iNKT细胞释放IFN-γ。
将这三种肌醇化合物对表达人CD1d的C1R细胞进行滴定,并用 于刺激iNKT细胞克隆。从IFN-γ(图9D)和IL-4(图9E)的释放中均可 看出,似乎尽管INOC-25不诱导或几乎不诱导IFN-γ和IL-4,但6-脱 氧-肌醇神经酰胺刺激iNKT细胞释放显著水平的这两种细胞因子。有趣 的是,像与DC共培养时所观察到的那样(图9C),尽管6-磺基-肌醇 神经酰胺刺激不刺激或几乎不刺激IFN-γ释放(图9D),但在使用更高 浓度的化合物时产生了可检测的IL-4(图9E)。
与α-GalCer相比,每种肌醇衍生物化合物似乎都具有较低的亲和 力。就IFN-γ(图9C)和IL-4(图9B)而言,α-GalCer均诱导释放明 显更高浓度的细胞因子。当以200ng/ml的α-GalCer进行刺激时,IFN-γ 和IL-4似乎开始到达平台。尽管由肌醇衍生物诱导的IFN-γ和IL-4似 乎也随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它们并未达到由α-GalCer诱 导的水平。
有可能尽管C1R细胞有效呈递较高亲和力的配体(比如 α-GalCer),但其在呈递亲和力较低亲和力化合物方面效力低于专职 APC(比如DC)。这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DC和转染了CD1d的C1R 细胞所呈递的类似物之间在细胞因子产生量上的差异。
结论:精细调节iNKT TCR与CD1d/脂质复合物的结合亲和力以 及脂质配体对CD1d分子的稳定性已导致鉴定了一组新的化合物,它们 能诱导iNKT细胞活化,而不过度刺激iNKT细胞。这类新化合物可有 效稳定CD1d分子,对于NKT刺激而言是优化的,因为它使NKT细胞 依赖性DC裂解和细胞因子释放最小化,而同时又确保DC成熟和抗原 特异性T细胞与B细胞引发。这种分子与生物属性的有用新组合是通 过设计一类优化iNKT/CD1d相互作用而不损害CD1d/配体复合物稳定 性的CD1d配体而实现的。因此,这样的化合物可以比现有化合物更广 泛的有效剂量范围使用。
实施例A
这些实验描述了树突细胞(以下称为“DC”)的引发。在本实施例 以及以下实施例中使用了化合物1(阿拉伯糖醇神经酰胺)、化合物2(甘 油神经酰胺)或化合物3(苏糖醇神经酰胺)衍生物。
遵循Salio等J.Immunol.,167:1188-1197(2001)(其通过引用并入本 文中)的方法。简言之,用100ng/ml化合物2、3、αGal-Cer或载体溶 液(作为对照)中之一对源于DC的2×105人单核细胞进行脉冲处理。 对于DC脉冲处理来说,将阿拉伯糖醇神经酰胺(化合物1)、苏糖醇神 经酰胺(化合物3)、甘油神经酰胺(化合物2)和αGal-Cer各自溶于 载体溶液(0.5%Tween 20/PBS)中,并加入DC培养物的培养基中。还 以10DC/NKT细胞的比例向所述DC培养物中加入NKT细胞。36小 时后,从培养物中移出上清液,并分析已知DC成熟标记CD83、CD80、 CD86、CD25和CD38的存在情况,所有这些都使用熟知的方法通过 FACS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当DC在化合物1(阿拉伯糖醇神经酰胺)或化合物2 (甘油神经酰胺)或化合物3(苏糖醇神经酰胺)中任一种存在下与NKT 组合时,均诱导DC成熟标记。成熟标记诱导的水平与使用αGal-Cer 所见的相似。使用对照时未见上调。
另外,还使用标准方法通过用ELISA检测IL-12的p40形式来测 量白介素-12(IL-12)水平,作为DC刺激的指示。由于NKT细胞不产生 IL-12,所以这代表了DC特异性应答。所有化合物在本测定中均产生 IL-12分泌。在本测定中,发现化合物3的效力约为αGal-Cer的50%, 而化合物1和2的效力则约为化合物3的1/1000以下,这证实在本测定 系统中这些化合物有不同的生物活性。
实施例B
在这些实验中,通过使用100nM已知的免疫原性肽MelanA26-35 ELAGIGILTV对来自PBL的人DC进行脉冲处理来测量T细胞扩增。 将该肽与来自同样供体的同基因(syngeneic)PBL一起加入到DC中。 为更充分详述这些实验,以3000拉德辐射DC样品,然后在无血清培 养基中用该肽脉冲处理3小时。
然后将细胞充分洗涤,并在RPMI 1640/5%人血清中以1∶10的比 例与自体PBL一起孵育。从第4天至第7天以10U/ml加入重组人IL-2。 在第10天,在加入PBL后分析细胞。将培养的细胞用抗CD8和 A2/MelanA25-35四聚体染色。通过FACS分析测定MelanA特异性CD8 T细胞在总CD8阳性细胞中所占的百分比。
结果表明,当人DC在NKT细胞存在下进行培养时,发生苏糖醇 和甘油交叉引发(cross-priming),且两种化合物在体外均为比αGal-Cer 更有效的抗原特异性CTL应答刺激剂。这证实了化合物2——甘油神 经酰胺和化合物3——苏糖醇神经酰胺均可能用作CD8+CTL免疫刺激 剂,并提示本发明的其它化合物也可有类似表现。
实施例C
这些动物实验详细地说明了设计成研究本发明化合物的体内影响 工作。
使每5只小鼠一组的受试动物在检查下接受静脉注射的400μg卵 清蛋白(OVA)与1μg本发明化合物之一或等体积以PBS稀释的载体 溶液。对小鼠亚组注射溶于PBS中的25μg分子MPL(Sigma-Aldrich; 从明尼苏达沙门氏菌中提取)。
注射后,从侧尾静脉取血并采用标准方法分离PBL。然后按照 Palmowski等的方法(J.Immunol.,168:4391-4398(2002))(通过引用并 入本文中)用四聚体H-2Kb/OVA 257-264、H-2Kb复合物在体内直接将 PBL染色。所述四聚体根据Whilan等J.Immunol.,163:4342-4348 (1999)(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进行制备。
当将来自未处理动物的PBL与来自以无关四聚体进行染色的动物 的PBL相比时,背景染色是等同的。
当使用αGal-Cer、化合物1——阿拉伯糖醇神经酰胺或化合物3— —苏糖醇神经酰胺时,OVA特异性应答增强。对于化合物2——甘油神 经酰胺而言增强最弱。
当将MPL与αGal-Cer或化合物3苏糖醇神经酰胺共注射时,CTL 应答增强,正如从Silk等J.Clin.Invest.,114:1800-1811,2004可预见到的。
实施例D
这些实验评估了在已注射OVA蛋白的小鼠的血清中OVA特异性 IgG抗体的存在情况。
使用熟知的方法制备包被了OVA蛋白的ELISA板。然后在免疫后 10天取血样,制备血清。
从已用以下物质免疫的小鼠中取得样品:仅OVA、OVA和化合物1 阿拉伯糖醇神经酰胺、OVA和αGal-Cer或者OVA和化合物2甘油神经 酰胺。此外,将小鼠用这些方案中的每种并加上MPL进行免疫。通过加 入连续稀释的小鼠血清来测定血清IgG效价,使用缀合了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的α-小鼠IgG进行检测。
数据表明,本发明化合物产生OVA特异性抗体应答。发现化合物1 阿拉伯糖醇神经酰胺和αGal-Cer作为佐剂比MPL更有效,而化合物2甘 油神经酰胺则没有MPL有效,但仍产生OVA特异性抗体。
另外,当加入MPL时,在所有情况下都可见应答的强烈增强,这证 明当与TLR4配体组合使用时,本发明化合物在扩增抗原特异性抗体的效 价方面极为有效。
实施例E
在这些实验中,对得自受试动物的脾的DC进行表型确定。
简言之,在每个实验中,将1μg所选择的本发明化合物注射进受试 小鼠的尾静脉中。24小时后,从动物中取出脾组织并通过纱网轻柔地挤进 含有5mM EDTA的完全培养基中。通过抗CD11磁珠采用已公开的技术 在针对CD11c富集细胞。富集后,使用抗体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的 成熟标记。使用对Fc-RIII/II受体具有特异性的抗体来显示非特异性染色。
化合物1阿拉伯糖醇神经酰胺和化合物2苏糖醇神经酰胺以及 αGal-Cer均类似地在体内诱导CD86,这证实了这两种化合物在小鼠体内 高效产生T细胞和B细胞应答。相反,化合物3甘油神经酰胺并不显著诱 导DC86标记。这些结果显示,尽管MPL与甘油的组合在小鼠中有效驱 动抗原特异性B细胞应答(实施例25和26),但DC成熟和T细胞扩增 似乎并未被化合物2甘油神经酰胺显著增强。这与在人中的发现相反,其 中在人中化合物2甘油神经酰胺在NKT细胞存在下使DC细胞成熟,其 后DC细胞作为人CTL的有效引发剂。
实施例F
进行这些实验以确定选定的本发明化合物在刺激受试动物产生IL-12 中的作用。使动物接受1μg或10μg苏糖醇、甘油或Gal-Cer。一组动物 还接受50μg MPL。在注射后6小时,采集尾血样,并使用ELISA测定 IL-12p70蛋白,所有操作均按标准程序进行。
在化合物3苏糖醇神经酰胺处理的小鼠中观察到了剂量依赖性 IL-12/p70分泌增加,这证实了此分子在诱导IL-12/p70释放方面的效能。 化合物3的有效性与MPL相比极为有利。
优选实施方案详述
化合物1:阿拉伯糖醇神经酰胺
(a)按照熟知的方法将L(+)阿拉伯糖转化为阿拉伯糖醇三氟甲磺酸 酯(arabinitol triflate)化合物,即

参见Zinner等Chem.Ber.,92:1614(1959);Qin等Can.J.Chem.,77:481 (1999);以及Yann等Carbohydr.Res.,74:323(1979),所有这些文献均通 过引用并入本文中。此化合物与鞘氨醇成分即

结合,鞘氨醇按照Zimmermiann等Liebigs Ann.Chem.,663(1988); Schmidt等Carbohydr.Res.,172:169(1988)和Figueroa-Perez等 Carbohydr.Res.,328:95(2000)中的任何方法由4,6-O-亚苄基-D-半乳糖 (Gros等J.Org.Chem.,29:3647(1941))合成。
一旦有这两种化合物可供利用,在0℃下加入鞘氨醇成分(220mg, 0.575mmol)在3ml无水THF中的溶液和95%NaH(17mg,0.708mmol)。 搅拌15分钟后,在同样温度下加入阿拉伯糖醇三氟甲磺酸酯化合物(251 mg,0.690mmol)在2mL无水THF中的溶液。将所得混合物缓慢温热至 室温,然后搅拌过夜。以NH4Cl水溶液猝灭反应混合物,置于EtOAc中 并将层分离。
以水洗涤有机层,以无水MgSO4干燥,蒸发至干。通过快速层析(1∶9, 乙酸乙酯∶石油醚)纯化粗材料,得到无色液体

产率95%。Rf=0.54(1∶9,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5.2 ( c 1.0 , CHC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4.19-4.00(m,5H),3.99-3.86(m, 2H),3.84-3.61(m,5H),1.60-1.25(m,26H),1.41(s,3H),1.40(br s,6H),1.38(s,3H), 1.33(s,3H),1.30(s,3H),0.87(t,J=6.5Hz,3H).13C NMR(62.5MHz,CDCl3):δ 109.6,108.2,96.0,79.7,77.7,77.07,77.3,75.7,72.8,71.8,67.5,60.0,31.9,29.6,29.5, 29.66,29.6229.59,29.56,29.4,29.3,28.1,26.9,26.6,26.4,25.6,25.2,22.6,14.1. MALDI-MS(正性模式,Matrix CHCA):m/z 620.2[M+Na]+.C32H59N3O7 (597.43)计算值:C,64.29;H,9.95;N,7.03.实测值:C,64.35;H,10.01;N,7.15
(b)室温下,在H2气氛下将上述(a)的产物(150mg,0.251mmol) 与4ml甲醇中的10%Pd/C(100mg)以及一滴乙酸搅拌20小时。然后 将混合物过滤,浓缩,并与甲苯共蒸发。将所得糖浆溶于5ml无水DMF 中,然后依次加入二十六酸(FLuka)(120mg,0.303mmol)、N-羟基-苯并 三唑(40mg,0.301mmol)和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 盐(EDC,58mg,0.303mmol),并将所得混合物在45℃下搅拌1天。将 所述化合物置于乙酸乙酯中并以水、饱和盐水溶液洗涤,以无水MgSO4 干燥,浓缩。通过快速层析纯化残留物,得到182mg无色固体

产率75%。mp 89℃。Rf=0.46(2∶8,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11.4 ( c 1.0 , CHC 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5.84(d,J=8.5Hz, 1H ),4.25-4.00(m,6H),3.98-3.92(m,1H),3.85-3.74(m,2H),3.70-3.62(m,1H),3.56- 3.49(m,2H),2.17-2.11(m,2H),1.60-1.24(m,72H),1.41(s,3H),1.38(s,6H),1.36(s, 3H),1.32(宽峰,s,6H),0.86(t,J=6.7Hz,3H).3C NMR(62.5MHz,CDCl3):δ172.4, 109.6,107.8,79.8,77.9,77.8,77.1,76.1,72.4,71.3,67.6,48.3,36.9,29.69,29.64,29.5, 29.3,29.0,28.0,27.1,27.0,26.7,26.4,25.77,25.72,25.2,22.6,14.0.MALDI-MS (正性模式,Matrix CHCA):m/z 972.6[M+Na]+.C58H111NO8(949.83)
计算值:C,73.29;H,11.77;N,1.47实测值:C,73.59;H,11.99;N,1.41
(c)在室温下将上述(b)的产物(120mg,0.123mmo1)在含有TFA (100μl)的MeOH∶CH2Cl2(10∶1,22ml)中搅拌3天。将所得固体过滤并干 燥,得到

以下称为化合物1(“阿拉伯糖醇-神经酰胺”)63mg,产率60%,mp 125 ℃。
1H NMR (400MHz,C5D5N):δ8.66(d,J=8.8Hz,1H),5.30-5.25(m,2H),4.98- 4.94(m,1H),4.66-4.58(m,2H),4.44-4.22(m,7H),2.57-2.53(m,2H),2.07-1.37(m, 72H),0.99(t,J=6.7Hz,6H).13C NMR (150.9MHz,C5D5N):δ173.3,78.1,76.3,74.6, 73.2,72.7,71.3,70.0,65.4,51.8,36.8,32.1-29.6(m),26.4,22.9,14.1.MALDI-MS (正性模式,Matrix CHCA):m/z 853.3[M+Na]+.C49H99NO8(830.73)
计算值:C,70.88;H,12.02;N,1.69.实测值C,73.59;H,11.99;N,1.41.
化合物2:甘油神经酰胺
使用作为三氟甲磺酸酯起始材料,重复1(a)的操作 (Cassel等Eur.J.Org Chem.,875(2001)),得到无色固体

(产率:90%)。Rf=0.47(1∶9,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24.6 ( c 1.0 , CHC 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4.32-4.23(m,1H),4.16-4.04(m, 2H),3.96(d,J=7.8Hz,1H),3.87-3.76(m,2H),3.68-3.48(m,4H),1.57-1.18(m,26H), 1.42(s,3H),1.40(s,3H),1.36(s,3H),1.30(s,3H),0.87(t,J=6.5Hz,3H).13C NMR (62.5MHz,CDCl3):δ109.3,108.2,77.7,75.6,74.5,72.8,72.4,66.7,59.8,31.8,29.6, 29.5,29.4,29.3,29.1,28.0,26.7,26.3,25.6,25.3,22.6,14.1.MALDI-MS(正性 模式,Matrix CHCA):m/z 520.1[M+Na]+.C27H51N3O5(497.38)计算值:C, 65.16;H,10.33;N,8.44.实测值:C,65.25;H,10.41;N,8.50.
(b)使用上述(a)的产物重复1(b)的操作,得到无色固体

产率72%,mp 81℃。Rf=0.43(2∶8,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13.5 ( c 1.0 , CHC l 3 ) . 1H NMR(400MHz,CDCl3):δ5.75(d,J=9.0Hz, 1H),4.27-4.00(m,5H),3.74(dd,J =9.3,3.1Hz,1H),3.69(dd,J =8.2,6.2Hz,1H), 3.54-3.45(m,3H),2.20-2.07(m,2H),1.60-1.23(m,72H),1.40(s,6H),1.34(s,3H),1.31 (s,3H),0.86(t,J=6.8Hz,6H).13C NMR (100MHz,CDCl3):δ172.4,109.4,107.8, 77.7,75.9,74.7,72.5,66.4,48.1,36.9,31.8,29.6,29.5,29.39,29.34,29.2,28.9,27.9, 26.7,26.4,25.7,25.3,22.6,14.1.MALDI-MS(正性模式,Matrix CHCA):m/z 873.2[M+Na]+.C53H103NO6(849.77)计算值:C,74.86;H,12.21;N,1.65. 实测值:C,74.81;H,12.26;N,1.70.
(c)使用上述(b)的产物重复1(c)的操作,得到无色固体

以下称为化合物2(“甘油神经酰胺”)。产率70%,mp 140℃。
1H NMR(400MHz,C5D5N):δ8.64(d,J=8.67Hz,1H),4.92-4.83 (m,1H),4.60-4.56(m,1H),4.41-4.31(m,2H),4.12-3.96(m,6H),2.57(t,J=7.2Hz, 2H),2.03-1.37(m,72H),0.99(t,J=6.8Hz,6H).MALDI-MS(正性模式,Matrix CHCA):m/z 793.6[M+Na]+.C47H95NO6(769.72)计算值:C,73.29;H,12.43; N,1.82.实测值:C,73.33;H,12.47;N,1.91.
化合物3:苏糖醇神经酰胺
将根据熟知的方法(参见Wagner等J.Cliem.Soc.,Perkin Trans. 1,780(2001))制备的化合物(100mg,0.4mmol)

加入无水CH2Cl2(1mL)中的2,6-二叔丁基吡啶(92mg,0.48mmol)中,将 Tf2O(0.08mL,0.48mmol)在0℃下搅拌溶于无水CH2Cl2(1mL)中。将反 应混合物在同样温度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置于乙酸乙酯中并以冷 水洗涤(2×15mL)。将合并的有机层以盐水溶液洗涤、干燥并蒸发以得 到粗产物,将所述粗产物通过硅胶柱层析(1∶10,乙酸乙酯∶石油醚,含有 数滴Et3N)纯化以得到

145mg,95%。Rf=0.41(1∶10,乙酸乙酯∶石油醚)。
1H NMR(250MHz, CDCl3):δ7.41-7.27(m,5H),4.71(dd,J=10.9,2.8Hz,1H),4.57(s,2H),4.50(dd,J= 10.9,4.9Hz,1H),4.14(ddd,J=8.0,4.9,2.8Hz,1H),4.05(ddd,J=8.1,6.3,4.5Hz, 1H),3.73(dd,J=9.7,4.5Hz,1H),3.55(dd,J=9.7,6.3Hz,1H),1.42(s,6H).13C NMR (62.5MHz,CDCl3):δ128.6,128.5,128.0,127.7,110.7,76.8,75.03,75.00,73.8,69.9, 26.9,26.6.
(b)使用上述(a)的产物进行上述1(a)的操作,得到

将其通过快速层析(1∶9,乙酸乙酯∶石油醚)纯化,得到无色液体(306mg, 94%)。Rf=0.46(1∶9,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7.3 ( c 1.0 , CHC 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7.36-7.23(m,5H),4.50(s,2H), 4.17-3.98(m,3H),3.94(dd,J=9.8,2.0Hz,1H),3.83(dd,J=9.2,5.6Hz,1H),3.70- 3.53(m,6H),1.62-1.21(m,26H),1.43(s,6H),1.40(s,3H),1.30(s,3H),0.88(t,J=6.2 Hz,3H).13C NMR(62.5MHz,CDCl3):δ138.0,128.3,127.63,128.60,109.6,108.2, 77.8,77.5,77.4,75.7,73.5,72.9,72.2,70.6,60.0,31.9,29.7,29.62,29.57,20.5,29.4, 29.3,28.1,27.0,26.4,25.6,22.7,14.1,4.8.MALDI-MS(正性模式,Matrix DHB): m/z 640.9[M+Na]+.
(c)使用上述(b)的产物进行上述1(b)的操作,得到

将其通过快速层析(4∶6,乙酸乙酯∶石油醚)纯化,得到无色固体(116mg, 81%)。Rf=0.23(3∶7,乙酸乙酯∶石油醚)。
1H NMR (250MHz,CDCl3):δ5.74(d,J=8.7Hz,1H),4.27-4.14(m,1H),4.13-3.99(m,3H), 3.93-3.87(m,1H),3.81(3.55(m,6H),2.20-2.13(m,2H),1.65-1.20(m,72H),1.42(s, 9H),1.33(s,3H),0.88(t,J=6.3Hz,6H).13C NMR(62.5MHz,CDCl3):δ172.6,109.2, 107.9,79.2,77.7,76.7,76.2,71.9,71.6,62.4,48.1,36.9,31.9,296,29.5,29.4,29.3, 29.0,27.9,26.9,26.4,25.7,25.6,22.6,14.4,14.0.MALDI-MS(正性模式,Matrix DHB):m/z 9024[M+Na]+
(d)使用上述(c)的产物重复上述1(c)的操作,得到无色固体

(71mg,产率71%),以下称为化合物3(“苏糖醇神经酰胺”)。
1H NMR(250MHz,C5D5N):δ8.62(d,J=8.6Hz,1H),4.81-4.05(m,9H), 2.52-2.39(m,2H),2.35-1.15(m,72H),0.87-0.83(m,6H).MALDI-MS(正性模式, Matrix CHCA):m/z 822.9[M+Na]+.
化合物4:苏糖醇神经酰胺C15酰基
(a)将含有一滴乙酸的甲醇(3mL)中的上述3(b)产物例如 (175mg,0.284mmol)和10%Pd/C(150mg) 在H2气氛(气球)下于室温下搅拌22小时。然后将混合物过滤、浓缩并 与甲苯共蒸发。将所得糖浆溶于无水DMF(4mL)中。依次加入棕榈酸 (Fluka)(73mg,0.284mmol)、N-羟基苯并三唑(38mg,0.284mmol) 和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54mg,0.284mmol), 并将所得混合物在45℃下搅拌1天。然后将其置于乙酸乙酯中并用水、饱 和盐水溶液洗涤,以无水MgSO4干燥,浓缩。将残留物通过硅胶层析(4∶6, 乙酸乙酯∶石油醚)纯化,得到

(168mg,80%)。Rf=0.16(7∶3,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11.6 ( c 1.0 , CHC 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5.77(d,J=9.4Hz,1H),4.27-4.14(m,1H), 4.13-3.99(m,3H),3.93-3.87(m,1H),3.81-3.55(m,6H),2.20-2.13(m,2H),1.75-1.20 (m,52H),1.42(s,9H),1.33(s,3H),0.88(t,J=6.4Hz,6H).MALDI-MS(正性 模式,CHCA):m/z 762.9[M+Na]+.778.8[M+K]+.
(b)将含有TFA(100μL)的MeOH/CH2Cl2(10∶1,22mL)中的上述 (a)的产物(120mg,0.162mmol)在室温下搅拌65小时。将析出的固体 过滤并干燥,以得到

(75mg,产率65%),以下称为化合物4(“苏糖醇神经酰胺C15酰基”)。
1H NMR(250MHz,DMSO-d6):δ5.45-5.35(m,1H),4.60-3.75(m,10H),2.04-1.89(m, 2H),1.57-1.02(m,52H),0.83-0.72(m,6H).MALDI-MS(正性模式,CHCA):m/z 682.8[M+Na]+,698.6[M+K]+.
合成22-(Z)-二十六酸
(a)将以THP保护的11-溴代十一醇(10.0g,29.85mmol)如 与无水THF(150mL)中的镁(1.0g,41.66mmol)在回 流下加热3-4小时以制备格氏试剂。在-20℃下,将其在氩气下加入无水 THF(100mL)中的11-溴代十一烷酸(8.0g,30.22mmol)中,例如

加入THF中的甲基氯化镁(~10.2ml,3M)直到停止释放气体,然后加 入Li2CuCl4,继续在-20℃下搅拌1小时,然后使温度上升到室温。15小 时后,将反应混合物用10%H2SO4小心地中和,并以乙酸乙酯萃取(2×150 mL)。将有机层以MgSO4干燥,浓缩得到无色固体,将其通过快速层析 (1∶9,乙酸乙酯∶石油醚)纯化,得到

(10.9g,产率82%)。将此化合物溶于THF(50mL)中并以重氮甲烷酯化。 蒸发溶剂,通过层析(5∶95,乙酸乙酯∶石油醚)纯化,得到THP保护的 11-溴代十一醇的酯,例如无色固体

(10.9g,产率97%)。Rf=0.65(5∶95,乙酸乙酯∶石油醚)。
1H NMR(250MHz,CDCl3):δ4.56(t,J=3.3Hz,1H),3.90-3.81(m,1H),3.76-3.65(m, 1H),3.65(s,3H),3.52-3.45(m,1H),3.40-3.31(m,1H),2.28(t,J=7.5Hz,2H),1.62- 1.51(m,10H),1.23(宽峰,s,32H).13C NMR(62.5MHz,CDCl3):δ174.3,98.8,67.7,62.3, 51.4,34.1,30.7,29.7,29.68,29.63,29.60,29.49,29.44,29.2,29.1,26.2,25.5,24.9,19.6. MALDI-MS(正性模式,CHCA):m/z 477.3[M+Na]+.
(b)用对甲苯磺酸(6.7g,35.26mmol)处理甲醇(200mL)中 上述(a)的产物(8.0g,17.62mmoL)。将反应混合物搅拌3-4小时。 在反应完成(TLC监测)后,蒸发溶剂,将残留物溶于氯仿中并以饱 和NaHCO3溶液洗涤。将氯仿层干燥并浓缩,得到无色固体,将其重结 晶(石油醚/乙酸乙酯),得到无色晶体的

(6.4g,产率98%)。Rf=0.21(2∶8,乙酸乙酯∶石油醚)。
1H NMR(250MHz,CDCl3):δ3.66(s,3H),3.63(t,J=6.5Hz,2H),2.30(t,J=7.5Hz, 1H),1.64-1.53(m,4H),1.25(br.s,32H).13C NMR(62.5MHz,CDCl3):δ174.3,63.0, 51.4,34.1,32.8,29.6,29.59,29.58,29.4,29.2,29.1,25.7,24.9.MALDI-MS(正性 模式,CHCA):m/z 393.8[M+Na]+.
(c)用Dess-Martin periodinane(DMP)(13.74g,32.42mmol) 处理无水CH2Cl2(200mL)中的上述(b)产物(6.0g,16.21mmol)。 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4小时。反应完全后,蒸发溶剂;将残留 物悬于乙醚中并滤除。将滤出液以NaHCO3溶液洗涤,然后以盐水溶液 洗涤。将醚层干燥并浓缩以得到固体,将其通过快速层析(5∶95,乙酸乙 酯∶石油醚)纯化,得到无色固体的

(5.5g,产率92%)。Rf=0.62(5∶95,乙酸乙酯∶石油醚)。
1H NMR(250MHz,CDCl3):δ9.73(t,J=1.8Hz,1H),3.63(s,3H),2.39(dt,J=14.0, 7.5,2.0Hz,2H),2.26(t,J=7.5Hz,2H),1.66-1.56(m,4H),1.21(br,s,32H).13C NMR (62.5MHz,CDCl3):δ202.8,174.2,51.3,43.8,34.0,29.65,29.61,29.5,29.49,29.42, 29.40,29.3,29.2,29.1,24.9,22.0.MALDI-MS(正性模式,CHCA):m/z 391.9[M+ Na]+.
(d)在氩气下于-78℃用双(三甲硅烷基)氨基钠(21.73mL,1.0M) 处理无水THF(80mL)中的正丁基三苯基溴化鏻(8.66g,21.73mmol) 悬液。将反应混合物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5分钟,然后加入上述(c)产物 (5g,13.58mmol)在无水THF(30mL)中的溶液,然后使温度上升 到室温。在反应完成后,将其以NH4Cl水溶液猝灭并以乙醚萃取(2×80 mL)。将醚层以盐水洗涤、干燥并蒸发,得到残留物,将所述残留物通 过快速层析(5∶95,乙酸乙酯∶石油醚)纯化,得到无色固体

(5.42g,产率98%)。Rf=0.65(乙酸乙酯∶石油醚)。
1H NMR(250MHz,CDCl3):δ5.38-5.33(m,2H),3.66(s,3H),2.30(t,J=7.5Hz,2H), 2.04-196(m.4H),1.67-1.56(m,2H),1.40-1.25(m,36H),0.90(t,J=7.5Hz,3H).13C NMR(62.5MHz,CDCl3):δ174.3,130.0,129.5,51.3,34.1,29.7,29.69,29.64,29.59, 29.56,29.4,29.3,29.28,29.25,29.1,27.2,24.9,22.8,13.7.MALDI-MS (正性模式, CHCA):m/z 431.8[M+Na]+.
冷却后,将甲醇中的上述(d)产物(2g,4.893mmol)和氢氧化 钠(2.3g,5.872mmol)加热至回流2小时,将沉淀收集、悬于水中并 以浓盐酸(~pH 1)酸化。滤出产物并以冰乙酸重结晶,得到22-(Z)- 二十六酸,例如无色晶体的

(1.9g,产率98%)。
1H NMR(250MHz,CDCl3):δ12.11(s,1H),5.38- 3.33(m,2H),2.26(t,J=7.5Hz,2H),2.02-1.99(m,4H),1.64-1.58(m,2H),1.38-1.26 (m,36H),0.90(t,J=7.5Hz,3H).13C NMR(62.5MHz,CDCl3):δ176.6,129.8,129.3, 33.9,29.5,29.49,29.41,29.38,29.35,29.31,29.2,29.1,29.0,28.9,26.9,24.7,22.6, 13.5.
化合物5:苏糖醇-22-(Z)-神经酰胺
(a)使用22-(Z)-二十六酸和3(b)的产物例如

重复1(b)的操作,得到无色固体

(产率68%)。Rf=0.23(3∶7,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12.7 ( c 1.0 , CHC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5.71(d,J=9.5Hz,1H),5.35-5.31 (m,2H),4.21-3.97(m,4H),3.91-3.84(m,1H),3.78-3.63(m,5H),3.59-3.52(m,1H), 2.35(宽峰,t,J=6.7Hz,1H),2.14(dt,J=10.5,7.5,3.0Hz,2H),2.01-1.94(m,4H),1.61- 1.22(m,76H),0.90-0.82(m,6H).13C NMR (62.5MHz,CDCl3):δ172.5,130.0,129.5, 109.2,107.9,79.1,77.7,76.6,76.1,71.8,71.6,62.3,48.1,36.8,31.8,29.66,29.60,29.5, 29.37,29.32,29.28,29.26,29.23,28.9,27.8,27.1,26.9,26.4,25.69,25.64,22:8,22.6, 14.0,13.7.MALDI-MS(正性模式,DHB):m/z 902.3[M+Na]+.C54H103NO7 (877.77)计算值:C,73.84;H,11.82;N,1.59.实测值:C,73.97;H,11.96;N,1.67.
(b)使用上述(a)的产物进行上述1(c)的操作,得到无色固体

(产率81%),以下称为化合物5(‘苏糖醇-22-(Z)-神经酰胺’)。
1H NMR(250MHz,C5D5N):δ8.48(d,J=8.7Hz,1H),5.39-5.30(m, 2H),4.39-4.35(m,1H),4.42-4.08(m,8H),3.97-3.95(m,2H),2.32(t,J=7.5Hz,2H), 1.99-1.87(m,4H),1.81-1.64(m,4H),1.77-1.12(m,60H),0.78-0.71(m,6H).MALDI- MS(正性模式,Matrix CHCA):m/z 820.8[M+Na]+.C48H95NO7(797.71) 计算值:C,72.22;H,12.00;N,1.75:C,72.29;H,11.93;N,1.80.
化合物6:4-脱氧-4-苯基-苏糖醇-神经酰胺
(a)采用熟知的方法(参见Su等Tetrahedron,57:2147(2001); Surivet等Tetrahedron Lett.,39:7299(1998)和Surivet等Tetrahedron, 55:1311(1999))制备化合物

CH2Cl2(20mL)中的上述化合物(1g,3.048mmol)以吡啶(1.48mL, 18.291mmol)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4-DMAP)(110mg,0.901mmol)、 随后用苯氧基硫代羰基氯(phenoxythiocarbonyl chloride)(0.630mL, g 4.56mmol)在室温下进行处理。30分钟后,将反应混合物以CH2Cl2 稀释,以10%NaHCO3溶液、水洗涤,以MgSO4干燥并与甲苯共蒸发 得到残留物。将粗产物溶于甲苯(30mL)中,加入氢化三丁基锡(2.45 mL,9.144mmol)和AIBN(150mg,0.914mmol),并将反应混合物在 氩气氛下回流4小时。浓缩并通过快速层析(1∶9,乙酸乙酯∶石油醚) 纯化,得到无色液体的还原产物

(900mg,产率95%)。Rf=0.40(1∶9,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10.2 ( c 1.0 , CHC 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7.31-7.13(m,10H), 3.99(宽峰,s,2H),4.01-3.93(m,2H),3.87-3.80(m,2H),3.31-3.18(m,2H),2.92(dd,J= 13.7,6.5Hz,1H),2.77(dd,J=13.7,6.5Hz,1H),1.31(s,6H).13C NMR(62.5MHz, CDCl3):δ137.9,137.2,129.3,128.2,127.5,126.4,108.9,79.6,78.4,76.4,73.3,70.3, 39.4,27.1,26.9.MALDI-MS(正性模式,CHCA):m/z 335.1[M+Na]+.
(b)将上述(a)的产物(890mg,2.852mmol)与乙酸乙酯∶甲醇 (3∶2,20mL)中的10%Pd/C(200mg)在H2气氛(气球)下于室温 搅拌8,然后将混合物过滤,浓缩并通过快速层析(2∶8,乙酸乙酯∶石 油醚)纯化以得到

(608mg,产率96%)。Rf=0.20(2∶8,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19.0 ( c 1.0 , CHC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7.28-7.19(m,5H),4.12(dt,J=12.5,8.2, 6.2Hz,1H),3.80(ddd,J=8.0,4.7,3.0Hz,1H),3.51(dd,J=12.0,3.0Hz,1H),3.28 (dd,J=12.0,4.7Hz,1H),3.04(dd,J=14.0,6.5Hz,1H),2.82(dd,J=14.0,6.5Hz, 1H),1.40(s,6H).13C NMR(62.5MHz,CDCl3):δ136.9,129.2,128.4,126.6,108.7, 81.1,77.06,61.9,39.3,27.2,27.0.MALDI-MS(正性模式,CHCA):m/z 345.0[M+ Na]+.
(c)使用在上述操作1(a)中提及的方法,将上述(b)的化合物转 化为三氟甲磺酸酯产物,得到无色液体

(产率:78%)。
[ α ] D 25 = - 15.5 ( c 1.0 , CHC l 3 ) . 1H NMR(250MHz, CDCl3):δ7.32-7.19(m,5H),4.23-4.08(m,2H),4.01-3.91(m,2H),3.16(dd,J=13.5, 6.0Hz,1H),2.81(dd,J=13.5,6.0Hz,1H),1.42(s,3H),1.39(s,3H).13C NMR(62.5 MHz,CDCl3):δ211.4,135.8,129.1,128.8,127.2,110.0,77.7,76.9,74.5,39.2,27.2, 26.6.
(d)使用上述(c)的产物重复上述1(a)的操作,得到

其通过快速层析(1∶9,乙酸乙酯∶石油醚)纯化成无色液体(产率:93%)。 Rf=0.42(15∶85,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4.9 ( c 1.0 , CHC 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7.30-7.22(m,5H),4.13-4.05(m, 2H),3.92-3.80(m,3H),3.61-3.53(m,2H),3.45-3.34(m,2H),3.03(dd,J=14.0,6.7Hz, 1H),2.8g(dd,J=14.0,6.7Hz,1H),1.53-1.24(m,26H),1.37(宽峰,s,12H),0.86(t,J=6.5 Hz,3H).13C NMR(62.5MHz,CDCl3):δ137.3,129.3,128.3,127.6,126.5,108.9, 108.2,79.7,78.2,77.7,75.6,72.7,71.9,59.8,39.5,31.9,29.67,29.64,29.58,29.54,29.4, 29.3,28.1,27.2,26.9,26.4,25.6,22.6,14.1.MALDI-MS(正性模式,CHCA):m/z 610.9[M+Na]+.
(e)使用上述(d)的产物重复上述1(b)的操作,得到

其通过快速层析(15∶85,乙酸乙酯∶石油醚)纯化成无色固体(产率: 72%)。Rf=0.35(2∶8,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9.2 ( c 1.0 , CHC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7.31-7.23(m,5H),5.70(d,J=9.0 Hz,1H),4.19-4.00(m,4H),3.95-3.88(m,1H),3.71(dd,J=9.7,3.0Hz,1H),3.46-3.33 (m,3H),3.03(dd,J=14.0,6.5Hz,1H),2.88(dd,J=14.0,6,5Hz,1H),2.14(dt,J= 10.5,7.2,2.7Hz,1H),1.66-1.27(m,84H),0.90(t,J=6.5Hz,6H).13C NMR(62.5 MHz,CDCl3):δ172.3,137.2,129.3,128.3,126.5,109.0,107.8,79.7,78.4,77.7,75.9, 72.1,48.1,39.6,36.9,31.9,29.6,29.5,29.4,29.35,29.32,29.0,28.0,27.3,27.1,26.4, 25.79,25.72,22.6,14.1.MALDI-MS(正性模式,DHB):m/z 962.4[M+Na]+.
C60H109NO6(939.83)计算值:C,76.62;H,11.68;N,1.49.实测值C,76.70;H, 11.59;N,1.53.
(f)使用上述(e)的产物重复上述1(c)的操作,得到无色固体

(产率:70%),以下称为化合物6(“4-脱氧-4-苯基-苏糖醇-神经酰胺 类似物”)。
1H NMR(250MHz,C5D5N):δ8.46(d,J=8.5Hz, 1H),7.37-7.13(m,5H),4.22-4.04(m,7H),3.94-3.92(m,2H),3.17(dd,J=14.0,4.6Hz, 1H),3.03(dd,J=14.0,7.5Hz,1H),2.31(宽峰,t,J=7.2Hz,2H),1.73-1.70(m,4H), 1.19-1.13(m,68H),0.74(t,J=6.7Hz,6H).MALDI-MS(正性模式,DHB):m/z 882.9[M+Na]+.C54H101NO6(859.76)计算值:C,75.38;H,11.83;N,1.63.
实测值:C,75.36;H,12.03;N,1.68.
化合物7:4-脱氧-4-苯基-苏糖醇-22-(Z)-神经酰胺
(a)使用22-(Z)-二十六酸和上述6(d)的产物例如

重复1(b)的操作,得到无色固体

(产率:72%)。Rf=0.38(2∶8,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8.0 ( c 1.0 , CHC 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7.31-7.22(m,5H),5.66(d,J=9.2 Hz,1H),5.36-5.31(m,2H),4.12-3.98(m,4H),3.91-3.84(m,1H),3.67(dd,J=10.0,3.5 Hz,1H),3.43-3.28(m,3H),2.99(dd,J=14.0,6.6Hz,1H),2.84(dd,J=14.0,6.5Hz, 1H),2.00(dt,J=10.5,7.2,2.7Hz,2H),2.02-1.97(m,4H),1.57-1.23(m,76H),0.91- 0.81(m,6H).13C NMR(62.5MHz,CDCl3):δ172.3,137.2,130.1,129.5,129.3,128.4, 126.6,109.0,107.8,79.7,78.4,77.7,75.9,72.2,71.2,48.1,39.6,36.9,31.9,29.76,29.71, 29.5,29.4,29.36,29.31,29.2,29.0,28.0,27.3,27.2,27.1,26.4,25.8,25.7,22.8,22.6, 14.1,13.8.MAL.DI-MS(正性模式,DHB):m/z 960.1[M+Na]+.C60H107NO6 (937.81)计算值:C,76.79;H,11.49;N,1.49.实测值:C,76.86;H,11.57;N,1.55.
(b)使用上述(a)的产物重复上述1(c)操作,得到无色固体

以下称为化合物7(“4-脱氧-4-苯基-苏糖醇-22-(Z)-神经酰胺”)(产率: 68%)。
1H NMR(250MHz,C5D5N):δ8.46(d,J=8.4Hz, 1H),7.37-7.13(m,5H),5.41-5.25(m,2H),4.22-4.05(m,7H),3.94-3.92(m,2H),3.17 (dd,J=14.0,4.6Hz,1H),3.05(dd,J=14.0,7.5Hz,1H),2.31(宽峰,t,J=7.2Hz,2H), 1.99-1.87(m,4H),1.80-1.64(m,4H),1.17-1.13(m,60H),0.79-0.71(m,6H).MALDI- MS(正性模式,DHB):m/z 881.1[M+Na]+.C54H99NO6(857.75)计算值: C,75.56;H,11.63;N,1.63实测值C,75.47;H,11.58;N,1.68.
化合物8:D-磷酸甘油神经酰胺
(a)按Maye等Angew.Chem.,106:2289(1994);Angew.Chem.,Int. Ed.,33:2177(1994)和Kratzer等Eur.J.Org.Chem.,291(1998)所描述制 备

(150mg,0.204mmol)在CH2Cl2(4mL)中的溶液,并在室温下与乙腈 (1.16mL,0.50mmol)中的0.45M四唑溶液合并。搅拌10分钟后,在 同样温度下加入Chen等J.Qrg.Chem.,63:6511(1998)中所述的化合物

(97mg,0.265mmol)在无水CH2Cl2(3mL)中的溶液。将反应混合物搅 拌2.5小时,然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0.26mL,0.266 mmol)。将反应混合物再搅拌15分钟,并以CH2Cl2和水萃取混合物, 将有机层以饱和NaHCO3和盐水洗涤,以无水MgSO4干燥。蒸发溶剂 得到粗材料,将其通过快速层析(4∶6,乙酸乙酯∶石油醚)进行纯化得 到无色固体形式的纯

(191mg,92%),mp 87℃。Rf 0.40(6∶4,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4.0 ( c 1.0 , CHCl 3 ) . 1H NMR(400MHz,CDCl3,非对映体 混合物):δ7.36-7.32(m,5H),6.01(d,J=8.9Hz,1H),5.89(d,J=9.3Hz,1H), 5.07(d,J=8.5Hz,2H),5.04(d,J=8.6Hz,2H),4.29-4.19(m,3H),4.10-3.86(m,6H), 3.76-3.69(m,1H),2.11-2.03(m,2H),1.55-1.18(m,72H),1.38(s,6H),1.37(s,3H),1.36 (s,3H),1.31(s,6H),1.28(s,3H),1.27(s,3H),0.85(t,J=6.6Hz,6H).13C NMR(100 MHz,CDCl3):δ172.64,172.61,135.6,135.5,128.6-127.7(m),109.9,108.0,77.5,75.3, 73.9,65.9,48.2,36.7,31.9,29.6,29.5,29.3,27.8,26.5,25.5,25.1,22.6,14.1.31P NMR (162MHz,CDCl3):δ0.1,0.04.MALDI-MS(正性模式,Matrix CHCA):m/z 1043.2 [M+Na]+.C60H110NO9P(1019.79)计算值:C,70.62;H,10.86;N,1.37.实测值: C,70.66;H,10.94;N,1.41.
(b)在H2气氛中于室温下将上述(a)的产物(160mg,0.157mmol) 和甲醇(8mL)中的10%Pd/C(50mg)搅拌1小时。向此反应混合物 中加入三乙胺(26μL,0.188mmol),搅拌15分钟后,通过硅藻土过滤 并蒸发得到粗材料,所述粗材料不经进一步纯化而用于随后的反应中。 将所得化合物

溶于含有TFA(150μL)的MeOH/CH2Cl2(10∶1,22mL))中,并在室 温下搅拌3天。蒸发溶剂得到固体。将所述固体过滤并以乙酸乙酯和 CH2Cl2充分洗涤(以除去可溶性有机材料)。将此固体溶于二氧六环(1 mL)中,向其中加入数滴MeOH和三乙胺(26μL,0.188mmol)并加 热到60℃。将此混合物冷冻干燥以得到未受保护的无色固体形式目标分 子

(97mg,60%),以下称为化合物8(“D-磷酸甘油神经酰胺”)。
1H NMR(250MHz,C5D5N):δ9.09(d,J=8.5Hz,1H),5.24-5.09 (m,2H),4.96-4.90(m,1H),4.80-4.75(m,2H),4.60-4.52(m,2H),4.44-4.40(m,1H), 4.28(宽峰,d,J=5.5Hz,2H),3.10(q,J=7.5Hz,6H),2.60(t,J=6.7Hz,2H),2.05-1.32 (m,81H),0.97-0.95(m,6H).13C NMR(150.9MHz,C5D5N):δ173.4,75.5,72.67, 72.65,72.5,68.3,65.94,65.92,65.8,45.7,36.8,33.3,32.1;30.3,30.2,30.0,29.8,29.6, 29.2,6.4,22.9,14.2.31P NMR(162MHz,C5D5N):δ3.0.MALDI-MS(负性模式 Matrix ATT):m/z 929.1[M-HNEt3)]-.C59H119NO9P(1031.86)计算值:C, 68.70;H,11.63;N,2.72.实测值:C,68.75;H,10.99;N,2.79.
化合物9:L-磷酸甘油神经酰胺
使用异构体

进行上述8(a)中的操作,得到粗材料,将其通过快速层析(4∶6,乙 酸乙酯∶石油醚)进行纯化以得到无色固体形式的纯

(195mg,94%),mp 85℃。Rf 0.47(6∶4,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2.5 ( c 1.0 , CHCl 3 ) . 1H NMR(400MHz,CDCl3,非对映体 混合物):δ7.40-7.30(m,5H),6.05(d,J=9.1Hz,1H),5.99(d,J=9.2Hz,1H), 4.32-4.20(m,3H),4.13-3.93(m,6H),3.75(宽峰,dd,J=8.8,5.6Hz,1H),2.20-2.09(m, 2H),1.58-1.13(m,72H),1.38(s,6H),1.34(s,3H),1.35(s,3H),1.31(s,6H),1.29(s, 3H),1.25(s,3H),0.93(t,J=6.6Hz,6H).13C NMR(100MHz,CDCl3):δ172.64, 172.61,135.6,135.5,128.6-127.7(m),109.9,108.0,108.0,77.65,77.63,75.46,75.43, 73.9,73.8,65.9,48.2,36.7,31.9,29.6,29.5,29.3,28.9,27.9,27.8,26.6,26.5,25.5,25.1, 22.6,14.1.31P NMR(162MHz,CDCl3):δ0.3,0.2.MALDI-MS(正性模式,Matrix CHCA):m/z 1043.2[M+Na]+.C60H110NO9P(1019.79)计算值:C,70.62;H, 10.86;N,1.37.实测值:C,70.69;H,10.98;N,1.47.
(b)使用上述8(a)的操作得到无色固体

(83mg,55%),以下称为化合物9(“L-磷酸甘油神经酰胺”)。
1H NMR(250MHz,C5D5N):δ9.09(d,J=8.4Hz,1H),4.87-4.65 (m,5H),4.59-4.33(m,3H),4.28(宽峰,d,J=5.0Hz,2H),3.10(q,J=7.5Hz,6H),2.63(t, J=6.7Hz,2H),2.05-1.37(m,81H),0.99-0.96(m,6H).13C NMR(150.9MHz,C5D5N): δ173.4,.75.6,72.65,72.5,68.4,65.96,65.7,46.0,36.9,33.4,32.1,31.6,31.2,31.0,29.8, 29.6,29.2,26.4,22.9,14.2.31P NMR(162MHz,C5D5N):δ3.6.MALDI-MS(负性 模式,Matrix ATT):m/z 929.1[M-HNEt3)]-.C59H119NO9P(1031.86)计算值: C,68.70;H,11.63;N,2.72.实测值:C,68.79;H,10.95;N,2.78.
化合物10:肌醇神经酰胺
(a)将根据熟知方法(参见Mayer等Liebigs Ann./Recueil,859 (1997)和Jiang等J.Carbohydr.Chem.,6:319(1987))得到的化合物

(366mg,0.691mmol)的经搅拌溶液与在无水CH2Cl2(3ml)中的2,6- 二叔丁基吡啶(159mg,0.83mmol)以及Tf2O(136μl,0.83mmol)(溶于 2mL CH2Cl2中)在0℃下混合。将反应混合物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小 时。将反应混合物置于乙酸乙酯中并以冷水洗涤(2×25mL)。将合并的 有机层以盐水洗涤,干燥并蒸发以得到粗产物,将其通过快速层析(8∶92, 乙酸乙酯∶石油醚,含有数滴Et3N)纯化以得到

(413mg,90%),Rf0.41(1∶9,乙酸乙酯∶石油醚)。
1H NMR(250MHz,CDCl3):δ7.41-7.28 (m,15H),4.88(d,J=11.9Hz,1H),4.78-4.67(m,5H),4.30(dd,J=6.0,3.7Hz,1H), 4.17(t,J=6.4Hz,1H),4.03(t,J=7.6Hz,1H),3.97(dd,J=9.1,6.5Hz,1H),3.77(dd, J=8.0,3.6Hz,1H),1.83-130(m,10H).13C NMR(62.5MHz,CDCl3):δ137.6, 137.32,137.29,128.4,128.3,128.2,128.1,128.0,127.9,127.7,111.1,87.7,79.0,77.83, 77.77,76.4,74.6,73.6,73.3,37.0,34.5,25.0,23.9,23.6.
(b)使用NaH(60%,7mg,0.181mmol)、58mg(0.151mmol) 鞘氨醇成分即

在1ml无水DMF中的溶液,重复上述1(a)的操作。搅拌30分钟 后,在相同温度下加入上述(a)的产物(100mg,0.151mmol)在无水 DMF(1.5ml)中的溶液。搅拌过夜后,通过加入NH4Cl水溶液猝灭反 应混合物。将其置于EtOAc中并分离层。将有机层以水洗涤,以无水 MgSO4干燥,蒸发至干。将粗材料通过快速层析(1∶9,乙酸乙酯∶石油 醚)纯化以得到无色液体形式的纯化合物

(108mg,80%),Rf=0.44(1∶9,乙酸乙酯∶石油醚)。
1H NMR(250MHz,CDCl3):δ7.45-7.23(m,15H),4.88-4.63(m,6H),4.30-3.83(m,8H, 3.75-3.69(m,1H),3.56-3.47(m,1H),3.40-3.35(m,1H),1.72-1.26(m,36H),1.37(s, 3H),1.35(s,3H),0.88(t,J=7.2Hz,3H).13C NMR (62.5MHz,CDCl3):δ139.0,138.8, 138.7,138.6,138.4,138.3,128.3,128.22,128.18,128.1,128.0,127.59,127.55,127.5, 127.4,127.3,109.7,108.0,79.2,79.1,78.9,78.8,78.7,78.0,77.9,77.8,77.2,76.25, 76.20,75.4,75.3,74.2,73.9,73.7,73.4,73.3,73.13,73.09,71.7,71.5,60.22,60.16,37.9, 35.3,31.9,29.64,29.61,29.5,29.3,28.13,28.10,26.4,25.7,25.1,24.0,23.5,22.6,14.0. MALDI-MS(正性模式,DHB):m/z 919.8[M+Na]+.C54H77N3O8(896.20) 计算值:C,72.37;H,8.66;N,4.69.实测值:C,71.91;H,8.36;N,4.68.
(c)将上述(b)的产物160mg(0.178mmol)和MeOH/CH2Cl2/H2O (7.5∶7.5∶1,3mL)中的少量Pd(OH)2/C在H2气氛中于室温搅拌过夜。然 后将混合物过滤,浓缩并与甲苯共蒸发。将所得糖浆溶于无水DMF(4 mL)中。依次加入二十六酸(71mg,0.178mmol)、N-羟基苯并三唑(24 mg,0.178mmol)和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34 mg,0.178mmol),并在45℃搅拌所得混合物1天。然后将其置于乙酸 乙酯中并以水、饱和盐水溶液洗涤,以无水MgSO4干燥并浓缩。通过 快速柱层析(7∶3,乙酸乙酯∶石油醚)将残留物进行纯化以得到化合物

(75mg,43%)。Rf=0.23(7.5∶2.5,乙酸乙酯∶石油醚)。
1H NMR(250MHz, CDCl3):δ6.09(t,J=9.5Hz,1H),4.47-4.40(m,1H),4.27-3.68(m,10H),2.36-2.11(m, 2H),1.72-1.18(m,82H),1.44(s,3H),1.34(s,3H),0.88(t,J=6.4Hz,6H).MALDI- MS(正性模式,DHB):1002.0[M+Na]+.C59H111NO9(978.51)计算值:C, 72.42;H,11.43;N,1.43.实测值:C,72.16;H,11.46;N,1.36.
(d)将上述产物(c)(46mg,0.047mmol)在MeOH/CH2Cl2(1∶1, 2ml)中的溶液与少许CSA晶体在室温下搅拌2天。将析出的固体干燥 得到22mg化合物

(产率55%),以下称为化合物10(“肌醇-神经酰胺”)。
1H NMR(250 MHz,C5D5N):δ5.20-4.15(m,11H),2.49-2.38(m,2H),2.38-1.10(m,72H),0.91-0.80 (m,6H).MALDI-MS(正性模式,DHB):m/z 881.6[M+Na]+.C50H99NO9 (858.32)计算值:C,69.97;H,11.63;N,1.63.Found:C,70.07;H,11.70;N,1.67.
化合物11:肌醇神经酰胺C15酰基
(a)将10(b)的产物如

(114mg(0.127mmol))与MeOH/CH2Cl2/H2O(7.5∶7.5∶1,3mL)中的 10%Pd/C(100ng)合并,并在H2气氛中于室温下搅拌过夜。然后将化合 物过滤,浓缩并与甲苯共蒸发。将所得糖浆溶于无水DMF(4mL)中。 依次加入棕榈酸(33mg,0.127mmol)、N-羟基苯并三唑(17mg,0.127 mmol)和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24mg,0.127 mmol),将所得混合物在45℃下搅拌1天。然后将其置于乙酸乙酯中并 以水、饱和盐水溶液洗涤,以无水MgSO4干燥并浓缩。将残留物通过 快速层析(7∶3,乙酸乙酯∶石油醚)纯化,得到

(48mg,45%)。Rf=0.24(3∶4,乙酸乙酯∶石油醚)。
1H NMR(250MHz, CDCl3):δ6.05(t,J=9.3Hz,1H),4.47-4.39(m,1H),4.27-3.67(m,10H),2.28-2.13(m, 2H),1.72-1.20(m,62H),1.44(s,3H),1.34(s,3H),0.88(t,J=6.4Hz,6H).MALDI- MS(正性模式,DHB):861.7[M+Na]+.C49H91NO9(838.24)计算值:C, 70.11;H,10.94;N,1.67.实测值:C,70.19;H,11.03;N,1.69.
(b)将含有少许CSA晶体的MeOH∶CH2Cl2(1∶12ml)中的上述(a) 产物(44mg,0.047mmol)在室温下搅拌36小时。将析出的固体过滤 并干燥以得到

(19mg,50%),以下称为化合物11(“肌醇-神经酰胺C15酰基”)。
1H NMR(250MHz,C5D5N):δ5.35-4.25(m,11H),2.48-2.37(m,2H),2.37-1.10(m,52H), 0.90-0.78(m,6H).MALDI-MS(正性模式,DHB):741.2[M+Na]+.C40H79NO9 (718.05)计算值:C,66.91;H,11.09;N,1.95.实测值:C,66.98;H,11.47;N,1.39.
化合物12:D-myo-肌醇神经酰胺
(a)采用熟知的方法(参见Stadelmaier等Carbohydr.Res., 338:2557(2003))制备化合物

使用NaH(95%,在矿物油中,200mg,8.333mmol)、苄基溴(900μL, 7.578mmol)处理无水甲苯(25mL)中的上述化合物(2.66g,6.820 mmol)。将反应混合物回流10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以乙 酸乙酯稀释,以水洗涤,以MgSO4干燥并蒸发以得到残留物,将其通 过快速层析(15∶85,乙酸乙酯∶石油醚)从异构体混合物(~1∶1.4)中进 行纯化,得到

(产率75%),Rf=0.32(15∶85,乙酸乙酯∶石油醚)。
1H NMR(600MHz,CDCl3):δ7.37- 7.28(m,10H),5.96-5.90(m,1H),5.29(dd,J=17.4,1.8Hz,1H),5.18(dd,J=10.8,1.8 Hz,1H),4.87(d,J=11.4Hz,1H,苄基-H)),4.76-4.71(m,3H,苄基-H),4.38-4.36 (m,1H,烯丙基-H),4.29(dd,J=6.0,4.2Hz,1H,H-4),4.23-4.21(m,1H,烯丙基-H),4.01(dd, J=7.2,6.0Hz,1H,H-5),3.79(t,J=8.1Hz,1H,H-2),3.68(dd,J=8.1,3.9Hz,1H,H- 3),3.59(dd,J=9.6,7.2Hz,1H,H-6),3.44(dd,J=9.6,8.1Hz,1H,H-1),2.32(br.s,1H, -OH),1.80-1.41(m,10H).13C NMR(150MHz,CDCl3):δ138.5,138.1,135.0,128.59, 128.57,128.47,128.43,128.0,127.98,127.94,127.8,127.7,117.2,110.4,81.4(C-6), 80.6(C-2),78.4(C-5),77.4(C-3),74.6,74.0(C-4),73.3(C-1),72.8,72.2,37.3,35,0, 25.0,23.9,23.6.MALDI-MS(正性模式,DHB):m/z 503.5[M+Na]+.
(b)使用上述(a)的产物,重复1(a)和1(b)的操作,得到

通过快速层析(5∶95,乙酸乙酯∶石油醚)将其纯化(产率87%)。Rf=0.54 (1∶9,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1.4 ( c 1.0 , CHCl 3 ) .
1H NMR(600MHz.CDCl3):δ′.39-7.23(m,20H),5.96-5.90(m,1H),5.20(dd,J=17.4, 1.8,Hz,1H,),5.10(dd,J=10.8,1.8Hz,1H),4.84-4.81(m,2H,苄基-H),4.72(d,J= 12.0Hz,1H,苄基-H),4.68-4.64(m,2H,苄基-H),4.59-4.54(m,2H,苄基-H),4.46 (d,J=11.4Hz,1H,苄基-H),4.26(t,J=4.8Hz,1H,H-4),4.19-4.16(m,3H,H-5,H-3, 烯丙基-H),4.14-4.06(m,2H,H-1,烯丙基-H),3.99-3.96(m,1H,H-1′),3.81(d,J=1.8Hz, 1H,H-1),3.75(dd,J=9.6,1.8Hz,1H,H-2),3.72-3.70(m,1H,H-2′),3.58-3.56(m,2H, H-3′,H-4′),3.33(dd,J=8.4,2.4Hz,1H,H-6),1.61-1.41(m,10H),1.26-1.24(m,26H), 0.88(t,J=7.2Hz,1H,3H).13C NMR(150MHz,CDCl3):δ138.5-127.4(m,24C), 135.1,116.8,109.7,79.6(C-4′),79.1(C-1,C-6),78.8(C-2),78.7(C-3′),78.0(C-5),76.3 (C-3),73.8(C-4),73.6,73.5(C-1′),73.3,71.9,70.9,62.4(C-2′),37.5,35.0,25.0,23.9, 23.6,22.7,14.1.MALDI-MS(正性模式DHB):m/z 1009.1[M+Na]+.
C61H83N3O8(985.62)计算值:C,74.28;H,8.48;N,4.26.实测值:C,74.19;H,8.42;N, 4.28.
将甲苯/乙醇/1M盐酸水溶液(3∶6∶1,15mL)混合物中的上述(b) 的产物(700mg,0.710mmol)于60℃下加热3小时。溶剂与甲苯共蒸 发,真空干燥,将残留物溶于无水DMF(10mL)中,加入NaH(60%, 矿物油,85mg,3.553mmol)并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苄基溴 (220μL,1.77mmol)。将反应混合物再搅拌5小时,然后以乙醚萃取 (2×20mL),将醚层以水洗涤,以MgSO4干燥并蒸发以得到粗材料, 将所述粗材料通过快速层析(5∶95,乙酸乙酯∶石油醚)纯化,得到

(655mg,产率85%)。Rf=0.40(5∶95,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2.8 ( c 1.0 , CHCl 3 ) . 1H NMR(600MHz,CDCl3):δ7.44-7.28(m,30H),5.96-5.90(m,1H),5.32 (dd,J=17.4,1.8Hz,1H),5.14(dd,J=10.8,1.8Hz,1H),4.88-4.62(m,11H),4.54(d,J =11.4Hz,1H),4.29-4.27(m,1H),4.22-4.12(m,3H),4.08(br.s,1H),3.96(宽峰,s,3H), 3.87-3.83(m,3H),3.68-3.66(m,2H),1.49-1.32(m,26H),0.94(t,J=7.2Hz,3H).13C NMR(150MHz,CDCl3):δ138.5-127.2(m,36C),135.4,116.2,79.8,79.2,79.0,78.9, 78.7,78.38,78.36,76.0,74.6,74.4,73.8,73.17,73.15,73.0,72.18,72.10,62.5,32.0, 29.9,29.89,29.80,29.79,29.76,29.4,27.0,25.7,22.7,14.2.MALDI-MS(正性 模式,DHB):m/z 1110.4[M+Na]+.C69H87N3O8(1085.65)计算值:C,76.28; H,8.07;N,3.87.实测值:C,76.36;H,8.17;N,3.95.
(d)在0℃下将乙醚(5mL)中的上述(c)产物(650mg,0.598mmol) 滴加到LiAlH4(46mg,1.210mmol)在乙醚(10mL)中的悬液中。使反 应混合物缓慢升至室温并回流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猝灭并以乙 酸乙酯(2×15mL)和水萃取。将有机层以盐水洗涤,以MgSO4干燥。 除去溶剂,得到粗胺。重复上述1(b)的操作,用于将这种胺与羧酸 偶联,得到

(产率65%)。Rf=0.57(15∶85,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1.6 ( C 1.0 , CHCl 3 ) . 1H NMR(600MHz,CDCl3):δ7.37-7.17(m,30H),7.04(d,J=8.6Hz,1H), 5.96-5.91(m,1H),5.27(dd,J=17.4,1.8Hz,1H),5.15(dd,J=10.8,1.8Hz,1H),4.83- 4.43(m,13H,苄基-H,H-1′),4.33-4.31(m,1H),4.23-4.21(m,1H),4.19-4.02(m,2H, H-4,H-2′),3.91(dd,J=9.6,2.4Hz,H-2),3.88-382(m,3H,H-3′,H-6,H-1),3.73(dd,J =9.6,3.0Hz,1H,H-3),3.70(dd,J=10.2,2.4Hz,1H,H-5),3.66-3.62(m,1H,H-1′), 3.48-3.44(m,1H,H-4′),2.21-2.17(m,2H),1.57-1.27(m,72H),0.91(t,J=7.2H2,6H). 13C NMR.(150MHz,CDCl3):δ172.8,139.2-127.2(m,36C),135.1,117.1,80.8(C-4′), 80.0(C-1),79.6(C-3),79.44(C-2),79.41,79.3(C-5,C-6),78.2(C-3′),75.3(C-4),74.6, 74.4,73.8,73.8(C-1′),73.6,73.1,72.8,72.7,71.6,51.0(C-2′),36.8,32.0,29.9,29.79, 29.77,29.72,29.6,29.44,29.43,26.4,25.9,25.8,22.7,14.1.MALDI-M.S(正性 模式,DHB):m/z 1464.2[M+Na]+.C95H139NO9(1438.04)计算值:C,79.29; H,9.74;N,0.97.实测值:C,79.35;H,9.81;N,1.09.
(e)用DBU(10μL,0.065mmol)和三(三苯基膦)氯化钌(II)(130 mg,0.135mmol)处理上述(d)的化合物(650mg,0.452mmol)在乙醇 (15mL)中的溶液。将反应混合物在90℃加热至回流30分钟。蒸发 溶剂以得到异构化的产物(Rf=0.54,15∶85,乙酸乙酯∶石油醚),将其溶 于丙酮中的1M盐酸水溶液(1∶9,15ml)中,将反应混合物在70℃加热 至回流15分钟。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以Et3N中和并以乙酸乙酯萃取 (2×20mL),将有机层以水和盐水洗涤,以MgSO4干燥并蒸发以得到 粗材料。通过快速层析(18∶82,乙酸乙酯∶石油醚)进行纯化,得到

(655mg,产率78%)。Rf=0.2(15∶85,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6.4 ( c 1.0 , CHCl 3 ) . 1H NMR(600MHz,CDCl3):δ7.37-7.23(m,30H),7.16(d,J=8.7Hz, 1H),4.88(d,J=12.0Hz,1H),4.78-4.68(m,5H),4.59-4.54(m,4H),4.47-4.42(m,3H), 4.09-4.06(m,3H),3.95-3.93(m,2H),3.76-3.3.73(m,2H),3.66(br.d,J=8.4Hz,1H), 3.51-3.46(m,2H),1.97-2.14(m,2H),1.52-1.24(m,72H),0.89(t,J=7.2Hz,6H).13C NMR(150MHz,CDCl3):δ172.9,138.9-127.3(m,36C),80.7,80.3,79.9,79.3,79.1, 74.4,74.2,74.0,73.9,73.5,73.3,72.0,71.7,70.2,51.9,36.9,31.9,29.9,29.77,29.75, 29.70,29.5,29.42,29.4,26.3,25.8,22.7,14.1.MALDI-MS(正性模式,DHB):m/z 1424.7[M+Na]+.C92H135NO9(1398.01)计算值:C,78.98;H,9.73;N,1.00. 实测值:C,79.08;H,9.84;N,1.13.
(f)使用上述(e)的产物,重复用于还原OH基的6(a)操作, 得到

其通过快速层析(2∶98,乙酸乙酯∶甲苯)纯化成无色固体(60%)。Rf= 0.57(4∶96,乙酸乙酯∶甲苯)。
[ α ] D 25 = + 11.2 ( c 1.0 , CHCl 3 ) . 1H NMR(600MHz,CDCl3):δ7.38-7.17(m,30H),6.36(d,J=8.6Hz,1H,-NH),4.83-4.36 (m,12H,苄基-H),4.18-4.14(m,2H,H-2′,H-4),4.00(br.d,J=9.0Hz,1H,H-1′), 3.93(dd,J=10.0,3.0Hz,1H),H-2),3.84(t,J=4.0Hz,1H,H-3′),3.78(d,J=3.0Hz, 1H,H-1),3.76(br.t,J=9.0Hz,1H,H-5),3.72(dd,J=10.0,2.0Hz,1H,H-3),3.66(宽峰, d,J=9.0Hz,1H,H-1′),3.51(ddd,J=12.0,8.0,4.0Hz,1H,H-4′),1.98-1.94(m,1H,H- 6),1.82-1.72(m,2H),1.63-1.61(m,1H,H-6),1.43-1.24(m,72H),0.86(t,J=6.5Hz, 6H).13C NMR(150MHz,CDCl3):δ173.3,139-127.2(m,36C),80.2(C-2,C-3′),79.8 (C-3,C-4′),75.9(C-4),75.8(C-1),75.1(C-5),74.0,73.8,72.5,71.9,71.0(C-1′),51.3 (C-2′),36.6,31.9,30.5,30.2,29.8,29.75,29.73,29.69,29.65,29.5,29.4,29.3,26.0, 25.7,22.7,14.1.MALDI-MS(正性模式,DHB):m/z 1408.6[M+Na]+.
C92H135NO8(1382.02)计算值:C,79.89;H,9.84;N,1.01.实测值:C,79.98;H,9.99; N,1.18.
(g)将上述(f)的产物(150mg,0.108mmol)与MeOH/CH2Cl2/H2O (7.5∶7.5∶1,6mL)中的20%Pd(OH)2/C(150mg)在H2气氛中于室温下 搅拌2小时。沉淀产物,并通过加入溶剂甲醇/CH2Cl2/石油醚的混合物 并温热而将其溶解。过滤后,将滤液浓缩以得到无色固体

(86mg,产率95%),以下称为化合物12(“D-myo-肌醇神经酰胺类似 物”)。
1H NMR(250MHz,C5D5N):δ8.45(d,J=8.5Hz,1H),5.16(dd,J=8.0,4.2Hz, 1H),4.58-4.43(m,4H),4.33-4.22(m,5H),2.45-2.30(m,3H),1.91-1.77(m,3H),1.28- 1.21(m,70H),0.83(t,J=6.7Hz,6H).MALDI-MS(正性模式,DHB):m/z 864.4 [M+Na]+.C50H99NO8(841.74)计算值:C,71.30;H,11.85;N,1.66实测值:C, 71.41;H,11.98;N,1.73.
化合物13:D-myo-肌醇神经酰胺盐
(a)向搅拌过后的上述12(e)的产物如

(200mg,0.143mmol)在DMF/THF(1∶1,2mL)中的溶液中加入 SO3.NMe3络合物(40mg,0.287mmol),并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 24小时。反应完成后,以CH2Cl2(2×10mL)进行萃取,将有机相干燥 并浓缩,通过快速层析纯化以得到无色固体。将所述无色固体溶于 MeOH/CH2Cl2(1∶1,2mL)中并通过Dowex 50X 8H+离子交换树脂(Na+ 型),以MeOH/CH2Cl2(1∶1,100mL)混合物进行洗脱。蒸发溶剂得到固 体

将其通过快速层析进行纯化以得到无色固体(203mg,产率95%)。使 用针对上述化合物12(f)而描述的类似操作将此化合物去苯甲基化, 得到无色固体

以下称为化合物13(“D-myo-肌醇神经酰胺”)(产率40%)。
1H NMR(400MHz,C5D5N:CD3OD):δ8.50(d,J=8.5Hz,1H),5.10(dd,J=10.0,2.0 Hz,1H),4.58-4.55(m,2H),4.48-4.42(m,2H),4.26-4.17(m,3H),4.06-3.99(m,2H), 3.91-3.88(m,1H),2.31-2.26(m,2H),1.63-1.10(m,72H),0.90(t,J=5.7Hz,6H). MALDI-MS(正性模式,ATT):m/z 938.7[M-Na]-.C50H98NNaO12S (959.67)计算值:C,62.53;H,10.29;N,1.46.实测值:C,62.59;H,10.38;N, 1.51.
化合物14:4-(S)-苯基苏糖醇神经酰胺
(a)按照熟知的方法(参见Wagner等J.Chem.Soc.Perkins Trans., 1,780(2001);Su等Tetrahedron.,57 2147(2001);Surivet等Tetrahedron Lett.,39:7249(1998)和Surivet等Tetrahedron.,55:1311(1999),所有这些 参考文献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将L-(+)-酒石酸转化为相应的三氟甲 磺酸盐。这种三氟甲磺酸盐的合成得到非对映体混合物。按照上述引用 的参考文献将此混合物分离,得到两种化合物。

(b)使用来自上述(a)的三氟甲磺酸酯(其中R1=OTBDPS, R2=H)如

重复上述1(a)的操作得到

将其通过快速层析进行纯化得到无色液体,产率为84%。Rf=0.62(1∶9, 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20.5 ( c 1.0 , CHC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7.71-7.17(m,15H),4.90(d,J=4.5Hz,1H),4.27-4.20(m, 1H),4.15-4.06(m,1H),3.95(dd,J=8.0,4.5Hz,1H),3.79-3.70(m,2H),3.52(dt,J= 8.7,2.0Hz,1H),3.40(t,J=9.0Hz,1H),3.28-3.16(m,2H),1.54-1.20(m.26H),1.42(s, 3H),1.37(s,3H),1.32(s,3H),1.28(s,3H),1.06(s,9H),0.88(t,J=6.5Hz,3H).13C NMR(62.5MHz,CDCl3):δ140.4,136.07,136.02,133.5,133.2,129.5,129.4,127.7, 127.4,127.3,127.2,127.0,109.2,108.1,81.1,77.7,76.8,75.7,75.5,72.8,72.6,59.7, 31.9,29.6,29.59,29.53,29.4,29.3,28.0,27.0,26.88,26.82,26.4,25.6,22.6,19.3,14.1. MALDI-MS(正性模式,CHCA):m/z 865.2[M+Na]+.C50H75N3O6Si (842.23)计算值:C,71.30;H,8.98;N,4.99.实测值:C,71.39;H,9.03;N,5.07.
(c)使用上述(b)的产物,重复上述1(b)的操作,得到

将其通过快速层析(8∶9.2,乙酸乙酯∶石油醚)进行纯化得到无色固体, 产率72%。Rf=0.52(1∶9,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17.9 ( c 1.0 , CHC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7.69-7.16(m,15H),5.72(d,J=8.7 Hz,1H),4.84(d,J=4.7Hz,1H);4.19-4.08(m,4H),3.87(dd,J=7.6,4.5Hz,1H),3.59 (br.d,J=9.2Hz,1H),3.33(br,d,J=10.5Hz,1H),3.17(br.d,J=4.5Hz,2H),2.12- 2.06(m,2H),1.56-1.25(m,72H),1.40(s,3H),1.31(s,3H),1.30(s,3H),1.19(s,3H), 1.05(s,9H),0.89(t,J=6.7Hz,6H).13C NMR(62.5MHz,CDCl3):δ170.4,139.5- 127.1(m),109.1,108.1,80.3,77.6,77.1,75.7,72.6,71.7,65.2,58.9,.31.8,29.6,29.5, 29.3,29.2,28.0,26.9,26.6,26.5,26.3,25.5,22.6,20.6,14.0.MALDI-MS(正性 模式,DHB):m/z 1217.7[M+Na]+.C76H127NO7Si(1194.90)计算值:C,76.39; H,10.71;N,1.17.实测值:C,76.45;H,10.81;N,1.21.
(d)将THF中的上述(c)的产物(200mg,0.169mmol)与1.0M TBAF (0.2ml,0.203mmol)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置 于乙酸乙酯中,以水洗涤,然后以饱和盐水溶液洗涤,然后以无水MgSO4 干燥并浓缩。通过快速层析将残留物纯化以得到无色固体

(132mg,产率82%)。Rf=0.42(4∶6,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6.7 ( c 0.5 , CHC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7.41-7.32(m,5H),5.68(d, J=9.0Hz,1H),4.87(d,J=5.5Hz,1H),4.32-3.96(m,5H),3.60(dd,J=10.0,3.8Hz, 1H),3.39(dd,J=10.0,2.5Hz,1H),3.24(dd,J=10.5,5.5Hz,1H),3.14(dd,J=10.5, 4.0Hz,1H),2.12(dt,J=7.5,3.5Hz,2H),1.54-1.25(m,72H),1.43(s,3H);1.41(s,3H), 1.38(s,3H),1.33(s,3H),0.88(t,J=6.7Hz),6H).13C NMR(62.5MHz,CDCl3):δ 172.5,139.5,128.3,127.8,126.1,109.3,107.9,81.0,77.6,76.1,73.0,72.1,71.2,48.1, 36.9,31.9,29.6,29.5,29.3,29.0,27.05,27.01,26.4,25.7,22.6,14.1.MALDI-MS (正性模式,CHCA):m/z 979.4[M+Na]+.C60H109NO7(956.51)计算值:C, 75.34;H,11.49;N,1.46.实测值:C,75.40;H,11.55;N,1.51
(e)使用上述(d)的产物,重复上述1(c)的操作,以68%的产 率得到无色固体

以下称为化合物14(“4-(S)-苯基苏糖醇神经酰胺”)。
1H NMR(600MHz,C5D5N):δ8.52(d,J=8.5Hz,1H),7.79-7.27(m,5H),5.39 (d,J=7.8Hz,1H),5.18-4.94(m,1H),4.93-4.91(m,1H),4.30-4.19(m,5H),4.12-4.08 (m,2H),2.41(宽峰,t,J=7.5Hz,2H),1.92-1.25(m,72H),0.87(t,J=6.5Hz,6H).13C NMR(150.9MHz,C5D5N):δ173.3,114.4,128.3,128.1,127.2,76.2,75.4,75.2,74.6, 72.8,71.3,70.0,51.8,36.8,32.1,30.3,30.0,29.7,29.6,26.6,26.4,22.9,14.3.MALDI- MS(正性模式,CHA):m/z 899.1[M+Na]+.C54H101NO7(876.38)计算值: C,74.01;H,11.62;N,1.60.实测值:C,73.98;H,11.59;N,1.62.
化合物15:4-(R)-苯基苏糖醇神经酰胺
(a)使用上述14(a)的产物(其中R1=H,R2=OTBDPS)如

重复上述1(a)的操作,得到

其通过快速层析(7∶9.3,乙酸乙酯∶石油醚)纯化成无色液体,产率86%。 Rf=0.59(1∶9,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15.0 ( c 1.0 , CHC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7.76-7.14(m,15H),4.82(d,J= 6.5Hz,1H),4.21-4.06(m,3H),3.86(dd,J=9.5,5.5Hz,1H),3.87-3.68(m,3H),3.51 (dt,J=9.5,2.2Hz,1H),3.34(dd,J=10.0,8.5Hz,1H),1.58-1.25(m,26H),1.41(s, 3H),1.36(s,3H),1.33(s,3H),1.31(s,3H),1.04(s,9H),0.87(t,J=6.7Hz).13C NMR (62.5MHz,CDCl3):δ139.5,136.1,135.9,133.6,133.3,129.4,129.3,127.88,127.80, 127.4,127.2,127.1,109.1,108.1,80.3,77.7,77.5,77.1,75.7,72.6,71.7,59.7,31.8,29.6, 29.5,29.55,29.50,29.47,29.41,29.3,29.2,28.0,27.0,26.6,26.4,26.3,25.5,25.4,22.6, 19.3,14.1.MALDI-MS(正性模式,CHCA):m/z 865.4[M+Na]+.C50H75N3O6Si (842.23)计算值:C,71.30;H,8.98;N,4.99.实测值:C,71.42;H,9.07;N,5.04.
(b)重复上述14(b)的操作,但其中使用上述(a)的产物,得到

将其通过快速层析(1∶9,乙酸乙酯∶石油醚)进行纯化,以69%的产率 得到无色固体形式的纯化合物。Rf=0.49(1∶9,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5.9 ( c 1.0 , CHC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 7.77-7.18(m,15H),5.88(d,J=9.0Hz,1H),4.74(d,J=6.5Hz,1H),4.10-4.07(m,3H), 3.97(dd,J=8.0,6.5Hz,1H),3.77(dt,J=5.7,2.2Hz,1H),3.55(宽峰,d,J=9.0Hz,1H), 3.27(宽峰,d,J=8.5Hz,1H);3.00-2.97(m,2H),2.16-2.08(m,2m),1.58-1.25(M,72H), 1.39(s,3H),1.35(s,3H),1.29(s,3H),1.18(s,3H),1.04(s,9H),0.88(t,J=6.5Hz,6H). 13C NMR(62.5MHz,CDCl3):δ172.6,139.6,136.1,135.9,133.6,133.2,129.4,127.9, 127.4,127.3,127.2,109.2,107.7,80.6,77.7,77.1,76.9,75.7,72.0,70.8,49.4,36.9,31.9, 29.7,29.5,29.3,29.2,28.4,27.0,26.6,26.4,26.3,25.5,25.4,22.6,19.3,14.1.MALDI- MS(正性模式,DHB):m/z 1217.7[M+Na]+.C76H127NO7Si(1194.90)计算值 :C,76.39;H,10.71;N,1.17.实测值:C,76.41;H,10.75;N,1.22.
(c)重复上述14(c)的操作,但其中使用上述(b)的产物,得到

将其通过快速层析(3∶7,乙酸乙酯/石油醚)进行纯化,以85%的产率 得到无色固体形式的化合物。Rf=0.40(4∶6,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3.1 ( c 0.5 , CHC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 7.38-7.36(m,5H),5.58(d,J=9.0Hz,1H),4.69(d,J=5.2Hz,1H),4.13-3.91(m,5H), 3.60(dd,J=9.7,3.2Hz,1H),3.33(dd,J=9.7,2.5Hz,1H),3.21(dd,J=10.5,5.2Hz, 1H),3.10(dd,J=10.5,3.5Hz,1H),2.12(dt,J=7.5,3.2Hz,2H),1.58-1.24(m,72H), 1.42(s,6H),1.39(s,3H),1.31(s,3H),0.87(t,J=6.5Hz,6H).13C NMR(62.5MHz, CDCl3):δ172.4,139.6,128.5,128.3,126.9,109.9,107.8,81.9,77.7,77.2,76.8,75.9, 74.9,71.7,71.1,48.1,36.9,31.9,29.7,29.5,29.3,28.9,28.0,27.3,27.2,26.4,25.8,25.7, 22.6,14.1.MALDI-MS(正性模式,CHCA):m/z 979.5[M+Na]+.C60H109NO7 (956.51)计算值:C,75.34;H,11.49;N,1.46.实测值:C,75.43;H,11.48;N,1.44.
(d)重复上述14(d)的操作,但其中使用上述(c)的产物,以 60%产率而得到无色固体

以下称为化合物15(“4-(R)-苯基苏糖醇神经酰胺”)。
1H NMR(600MHz,C5D5N):δ8.46(d,J=8.5 Hz,1H),7.82-7.28(m,5H),5.46(d,J=5.4Hz,1H),5.14-511(m.1H),4.25-4.00(m, 8H),2.38(m,2H),1.88-1.25(m,72H),0.86(t,J=6.5Hz,6H).13C NMR(150.9MHz, C5D5N):δ173.3,144.4,128.4,127.7,127.3,76.6,76.2,75.3,74.4,72.7,71.2,71.0,51.7, 36.8,33.8,32.1,30,3,30.1,30.0,29.8,29.7,29.6,26.6,26.3,22.9,14.2.MALDI-MS (正性模式,CHCA):m/z 899.5[M+Na]+.C54H101NO7(876.38)计算值:C, 74.01;H,11.62;N,1.60.实测值:C,74.05;H,11.68;N,1.65.
化合物16:4-(S)-苯基苏糖醇-22-(Z)-神经酰胺
(a)使用22-(Z)-二十六酸与上述9(b)的产物如

重复上述1(b)的操作,得到

其通过快速层析(5∶9.5,乙酸乙酯∶甲苯)纯化成无色固体,产率72%。 Rf=0.53(5∶9.5,乙酸乙酯∶甲苯)。

1H NMR(250MHz,CDCl3):δ7.70-7.15(m,15H),5.65(d,J=8.5Hz, 1H),5.36-5.31(m,2H),4.83(d,J=4.5Hz,1H),4.17-4.06(m,4H),3.84(dd,J=7.5,4.5 Hz,1H),3.58(dd,J=9.2,2.2Hz,1H),3.38(dd,J=9.7,2.1Hz,1H),3.16(br,d,J=4.5 Hz,2H),2.13-1.94(m,6H),1.61-1.17(m,76H),1.04(s,9H),0.91-0.83(m,6H).13C NMR(62.5MHz,CDCl3):δ172.2,140.3-127.0(m,17C),109.2,107.6,81.5,77.7,76.8, 75.8,75.6,73.0,70.9,60.2,48.1,36.8,31.8,29.7,29.6,29.5,29.4,29.35,29.31,29.2, 28.9,28.0,27.15,27.11,27.0,26.8,26.4,25.7,25.6,22.8,22.6,14.1,13.8.MALDI-MS (正性模式,DHB):m/z 1214.3[M+Na]+.
(b)使用上述(a)的产物,重复上述14(c)的操作,并通过快速 层析(4∶6,乙酸乙酯∶石油醚)进行纯化,得到无色固体

(产率98%)。Rf=0.31(3∶7,乙酸乙酯∶石油醚)。

1H NMR(250MHz,CDCl3):δ7.40-7.26(m,5H),5.66(d,J=9.0 Hz,1H),5.37-5.33(m,2H),4.88(dd,J=5.5,2.7Hz,1H),4.23-3.96(m,5H),3.60(dd,J =10.0,4.0Hz,1H),3.39(dd,J=9.5,2.2Hz,1H),3.23(dd,J=10.5,5.2Hz,1H),3.13 (dd,J=10.5,4.0Hz,1H),3.09(d,J=2.7Hz,1H),2.12(dt,J=10.5,7.5,3.5Hz,2H), 2.05-1.96(m,4H),1.60-1.25(m,76H),0.92-0.85(m,6H).13C NMR(62.5MHz, CDCl3):δ172.4,139.6,130.0,129.5,128.2,126.1,109.2,107.8,80.9,77.6,76.6,76.0, 73.0,72.0,71.1,48.1,36.8,31.8,29.7,29.67,29.60,29.5,29.38,29.33,29.27,29.24, 28.8,27.9,27.1,27.0,26.9,26.4,25.69,25.67,22.8,22.6,14.0,13.7.MALDI-MS (正性模式,DHB):m/z 976.7[M+Na]+.
(c)使用上述(b)的产物,重复上述14(d)的过程,以得到无色 固体

(产率67%),以下称为化合物16(“4-(S)-苯基苏糖醇-22-(Z)-神经酰胺”)。
1H NMR(250MHz,C5D5N):δ8.43(d,J=8.7Hz,1H),7.70-7.16(m,5H),5.39- 5.28(m,3H),5.08-5.02(m,1H),4.89-4.79(m,1H),4.23-4.07(m,5H),4.05-3.95(m, 2H),2.30(br.t,J=7.5Hz,2H),1.99-1.87(m,4H),1.80-1.67(m,4H),1.17-1.13(m, 60H),0.78-0.73(m,6H).MALDI-MS(正性模式DHB):m/z 897.1[M+Na]+. C54H99NO7(873.74)计算值:C,74.18;H,11.41;N,1.60.实测值:C,74.16;H, 11.49;N,1.68.
化合物17:4-(R)-苯基苏糖醇-22-(Z)-神经酰胺
(a)使用22-(Z)-二十六酸和上述15(b)的产物如

重复1(b)的操作,得到

其通过快速层析(5∶9.5,乙酸乙酯∶甲苯)纯化成无色固体(产率:75%)。 Rf=0.57(5∶9.5,乙酸乙酯∶甲苯)。 [ α ] D 25 = - 6.0 ( c 1.0 , CHC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7.75-7.18(m,15H),5.68(d,J=8.0Hz, 1H),5.40-5.33(m,2H),4.72(d,J=6.5Hz,1H),4.12-4.00(m,3H),3.93(dd,J=8.0,6.5 Hz,1H),3.79-3.72(m,1H),3.53(br.d,J=9.5Hz,1H),3.24(宽峰,i,J=9.5Hz,1H), 3.02-2.91(m,2H),2.16-1.96(m,6H),1.60-1.25(m,76H),1.04(s,9H),0.92-0.85(m, 6H).13C NMR(62.5MHz,CDCl3):δ172.3,139.6-127.2(m,17C),109.1,107.7,80.6, 77.7,77.1,76.9,75.7,72.1,70.8,48.1,36.9,31.9,29.74,29.7029.6,29.5,29.39,29.35, 29.30,29.2,29.0,28.0,27.2,26.9,26.7,26.4,25.8,25.7,22.8,22.6,14.1,13.7.MALDI- MS(正性模式,DHB):m/z 12144[M+Na]+.
(b)使用上述(a)的产物,重复15(c)的操作,并通过快速层析 (4∶6,乙酸乙酯∶石油醚)进行纯化,得到无色固体的纯

(产率98%)。Rf=0.32(3∶7,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5.5 ( c 1.0 , CHC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7.39-7.30(m,5H),5.56(d,J=9.2 Hz,1H),5.37-5.32(m,2H),4.68(t,J=4,5Hz,1H),4.13-3.94(m,5H),3.59(dd,J=9.5, 3.5Hz,1H),3.32(dd,J=9.5,3.5Hz,1H),3.20(dd,J=10.5,5.2Hz,1H),3.10(dd,J= 10.2,3.8Hz,1H),2.92(d,J=4.5Hz,1H),2.11(dt,J=10.5,7.5,3.5Hz,2H),2.03-1.95 (m,4H),1.60-1.24(m,76H),0.91-0.84(m,6H).13C NMR(62.5MHz,CDCl3):δ172.3, 139.6,130.0,129.5,128.4,126.9,109.8,107.7,81.8,77.6,76.7,75.8,74.9,71.7,71.1, 48.0,36.8,31.8,29.7,29.69,29.60,29.5,2938,29.32,29.28,29.27,29.24,28.9,27.9, 27.29,27.22,27.1,26.4,25.7,25.6,22.8,22.6,14.0,13.7.MALDI-MS(正性模式, DHB):m/z 976.6[M+Na]+.
(c)使用上述(b)的产物,重复15(d)的操作,得到无色固体

(产率:63%),以下称为化合物17(“4-(R)-苯基苏糖醇-22-(Z)-神经酰胺”)。
1H NMR(250MHz,C5D5N):δ8.42(d,J=8.7Hz,1H),7.73-7.16(m,5H),5.38- 5.30(m,3H),5.05-5.00(m,1H),4.19-3.98(m,7H),3.92-3.86(m,1H),2.28(br.t,J= 7.5Hz,2H),1.98-1.87(m,4H),1.80-1.65(m,4H),1.17-1.12(m,60H),0.78-0.71(m, 6H).MALDI-MS(正性模式,DHB):m/z 897.4[M+Na]+.C54H99NO7 (873.74)计算值:C,74.18;H,11.41;N,1.60.实测值:C,74.11;H,11.51;N,1.66.
合成(19Z,22Z)-二十六碳二烯酸
(a)由11-溴代十一酸开始,重复上述“合成22-(Z)-二十六酸”操 作的步骤(a),以得到

(产率97%),
1H NMR(250MHz,CDCl3):δ4.58(t,J=3.2Hz,1H),3.92-3.83(m,1H), 3.78-3.72(m,1H),3.65(s,3H),3.52-3.46(m,1H),3.42-3.36(m,1H),2.30(t,J=7.5Hz, 2H),1.88-1.15(m,10H),1.25(br.s,28H).13C NMR(62.5MHz,CDCl3):δ174.2,98.7, 67.6,62.2,51.3,34.0,30.7,29.7,29.63,29.60,29.5,29.45,29.40,29.2,29.1,26.2,25.4, 24.9,19.6.MALDI-MS(正性模式,CHCA):m/z 436.1[M+Na]+.
(b)对上述(a)重复上述“合成22-(Z)-二十六酸”操作的步骤(b), 得到

产率98%,
1H NMR(250MHz,CDCl3):δ3.67(s,3H),3.63(t,J=6.5Hz,2H),2.30 (t,J=7.5Hz,1H),1.64-1.51(m,4H),1.25(br.s,26H)13C NMR(62.5MHz,CDCl3):δ 174.3,63.0,51.4,34.0,32.7,29.63,29.60,29.5,29.58,29.56,29.4,29.2,29.1,25.7,24.9. MALDI-MS(正性模式,CHCA):m/z 351.9[M+Na]+.
(c)对上述(b)重复上述“合成22-(Z)-二十六酸”操作的步骤(c), 得到

产率90%,
1H NMR(250MHz,CDCl3):δ9.76(s,1H),3.66(s,3H),2.39(dt,J=14.0, 7.5,2.0Hz,2H),2.26(t,J=7.5Hz,2H),1.66-1.56(m,4H),1.25(宽峰,s,26H).13C NMR (62.5MHz,CDCl3):δ202.6,173.4,50.7,43.4,33.5,29.29,29.23,29.08,29.01,28.9, 28.79,28.76,24.5,21.6.ESI-MS(正性模式)(326.2):349.3[M+Na]+.
(d)对上述(c)重复上述“合成22-(Z)-二十六酸”操作的步骤(d), 得到

产率98%,
1H NMR(250MHz,CDCl3):δ5.37-5.34(m,4H),3.66(s,3H),2.78(t,J= 6.2Hz,2H),2.30(t,J=7.5Hz,2H),2.08-1.99(m.4H),1.64-1.58(m,2H),1.42-1.25(m, 30H),0.91(t,J=7.5Hz,3H).13C NMR(62.5MHz,CDCl3):δ174.1,130.0,129.7, 128.0,127.8,51.2,34.0,29.64,29.60,29.55,29.51,29.4,29.27,29.22,29.1,27.1,25.5, 24.8,22.7,13.7.
(e)将THF(10mL)中的上述(d)产物(1.23g,3.022mmol)与 2N氢氧化钾(12mL)加热至回流8小时,并以2N盐酸(~pH 1-2)酸 化。以乙醚萃取(2×30mL),干燥,浓缩以得到无色固体,将所述无色 固体从冰乙酸中重结晶,得到无色晶体(产率:52%),将母液浓缩并通过 快速层析纯化以得到无色晶体的(19Z,22Z)-二十六碳二烯酸

(产率42%),
1H NMR(250MHz, CDCl3):δ5.37-3.32(m,4H),2.76(t,J=6.2Hz,2H),2.33(t,J=7.5Hz,2H),2.06-1.98 (m,4H),1.67-1.55(m,2H),1.32-1.23(m,30H),0.90(t,J=7.5Hz,3H).13C NMR(62.5 MHz,CDCl3):δ180.1,130.1,129.8,128.1,127.9,34.0,29.6,29.59,29.55,29.4,29.3, 29.2,29.0,27.2,25.6,24.6,22.8,13.8.ESI-MS(负性模式)(392.3):391.4[M-H]-.
化合物18:苏糖醇-(19Z,22Z)-神经酰胺
(a)使用(19Z,22Z)-二十六碳二烯酸和3(b)的产物如

重复上述1(b)的操作,得到无色液体

(产率:71%),其在静置时凝固。Rf=0.24(3∶7,乙酸乙酯∶石油醚)。
[ α ] D 25 = + 13.6 ( c 1.0 , CHC l 3 ) . 1H NMR(250MHz,CDCl3):δ 5.73(d,J=9.5Hz,1H),5.43-5.33(m,4H),4.24-4.15(m,1H),4.08-3.99(m,3H),3.92- 3.86(m,1H),3.80-3.65(m,5H),3.60-3.54(m,2H),2.77(t,J=6.2Hz,2H),2.14(dt,J= 10.5,7.5,3.0Hz,2H),2.07-1.99(m,4H),1.61-1.24(m,74H),0.93-0.84(m,6H).13C NMR(62.5MHz,CDCl3):δ172.5,130.0,129.7,128.0,127.8,109.2,107.9,79.1,77.6, 76.6,76.1,71.8,71.6,62.3,48.1,36.8,31.8,29.6,29.5,29.4,29.36,29.30,29.26,29.21, 28.9,27.8,27.1,26.9,26.4,25.67,25.63,25.5,22.7,22.6,14.0,13.7.MALDI-MS (正性模式,DHB):m/z 899.1[M+Na]+.
(b)使用上述(a)的产物,进行上述1(c)的操作,得到无色固 体

(产率:67%),以下称为化合物18(“苏糖醇-(19Z,22Z)-神经酰胺”)。
1H NMR(250MHz,C5D5N):δ8.65(d,J=8.5Hz,1H),5.66-5.55(m, 4H),5.30-5.24(m,1H),4.63-4.45(m,1H),4.42-4.32(m,9H),4.18(d,J=5.5Hz,2H), 3.01(t,J=6.2Hz,2H),2.54(t,J=7.5Hz,2H),2.28-2.14(m,4H),2.03-1.87(m,4H), 1.48-1.36(m,58H),1.02-0.97(m,6H).MALDI-MS(正性模式,Matrix CHCA): m/z 819.8[M+Na]+.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