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杂环化合物 / 杂环化合物,含五元环,有两个氧原子作为仅有的杂环原子 / 2,3-亚甲二氧基二苯并[a,g]喹嗪鎓盐酸盐及制备抗糖尿病药物的制药用途

2,3-亚甲二基二苯并[a,g]喹嗪鎓盐酸盐及制备抗糖尿病药物的制药用途

申请号 CN200410026225.0 申请日 2004-06-10 公开(公告)号 CN1253455C 公开(公告)日 2006-04-26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发明人 边晓丽; 贺浪冲; 杨广德; 李西玲; 张健; 赵良;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化合物2,3-亚甲二 氧 基二苯并〔a,g〕喹嗪鎓 盐酸 盐,该化合物具有降血糖作用,其结构式为:并证明了化合物2,3-亚甲二氧基二苯并〔a,g〕喹嗪鎓盐酸盐用于制备抗糖尿病药物的制药用途。
权利要求

1.化合物2,3-亚甲二基二苯并〔a,g〕喹嗪鎓盐酸盐,其特征在于, 该化合物具有降血糖作用,其结构式为:

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2,3-亚甲二氧基二苯并〔a,g〕喹嗪鎓盐酸盐 用于制备抗糖尿病药物的制药用途。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药,特别涉及化合物2,3-亚甲二基二苯并〔a,g〕喹 嗪鎓盐酸盐及其制备抗糖尿病药物的制药用途。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DM)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病,其病理改 变是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维生素、 电解质代谢紊乱,异常高血凝状态,表现为血糖、尿糖升高,病人表现 多饮、多食、多尿、口干及全身无等症状及心血管疾病、失明等多种并发 症。

全世界大约有1.9亿糖尿病患者,且具有日渐增高的趋势,它与癌症、 心脑血管疾病被称为世界性三大疾病。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一直是药物研究 领域的热点之一。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I型,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 (II型,NIDDM)两类,其中II型糖尿病占90%之多。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 的药物主要分为(1)胰岛素分泌促进剂:包括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2)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药物,如噻唑烷二类,(3)影响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 如双胍类等。这些药物疗效肯定,但长期使用需逐渐加量,大多具有不同的 不良反应,且不能有效控制并发症,而中医治疗糖尿病,有疗效稳定,不良 反应少,有效防治并发症等优点,因此,采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从中药中发 现筛选先导化合物,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多种传统消渴方剂中都 含有黄连或黄柏,亦有文献报道黄连素具有降血糖活性,但由于其抗菌活性 会导致菌群失调、便秘等副作用而无法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细胞膜色谱为体外筛选模型,结合高血糖动物模型,以小黄连 素为先导物,通过化学结构的改变,从小檗生物中发现无抗菌活性的化 合物2,3一亚甲二氧基二苯并〔a,g〕喹嗪鎓盐酸盐,其结构式为:

该化合物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抗糖尿病药物的制药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发明人给出的该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抑菌实验,证明该化合 物的降血糖作用。

一、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

以下述两条途径分别合成小檗碱衍生物。

小檗碱

1 R=H

2 R=-CH3

3

2,3-亚甲二氧基二苯并〔a,g〕喹嗪鎓盐的制备

胡椒乙胺5.0g、苯甲4.0mL,110℃油浴加热1小时。减压抽去生成的 水分,冷却,溶于50mL甲醇中,滴加二乙胺至pH8.5左右,分批加入氢 化钠3.5g,室温搅拌反应2小时,减压蒸去甲醇,加入100mL水和15mL丙 酮分解未反应的硼氢化钠,并以乙醚(50mL×3次)萃取,水洗醚液(50mL×3 次),无水硫酸镁干燥,蒸除乙醚,所得产物用50%硫酸酸化至pH2,析出大 量白色结晶,抽滤,乙醇洗涤,得N-苄基胡椒乙胺白色结晶5.7g,产率62.5%, mp 175-179℃。

圆底烧瓶中加入醋酸55mL、无水硫酸6.0g、氯化钠4.5g和40%乙 二醛4.0g,55-60℃搅拌30分钟,加入N-苄基胡椒乙胺5.7g,于90℃搅拌 反应6小时。减压回收冰醋酸,黑色残留物加水并加热至90℃,放冷后抽滤, 并水洗一次。固状物加入4-5%氯化钠水溶液250mL,加热至90℃,固状物全 溶,得棕黄色液体。降温至约50℃时,有黑色油状黏稠物析出,抽滤得黄色 液体。用1∶1盐酸调PH至2-3,滤液放冷后析出大量黄色粉末状固体,5% 氯化钠水溶液重结晶得产物(9)3.1g,产率52.9%,mp 210-213℃,1HNMR (CDCl3)6:3.23(t,2H,5-H),4.71(t,2H,6-H),6.08(s,2H,-OCH2O 一),6.97~8.21(m,6H,ArH),8.56(s,1H)9.43(s,1H)。

二、体外抑菌实验

采用液体试管法,首先将待测药品用无菌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8‰的待 测药液,取灭菌小试管21支,各放入灭菌培养液1mL,在无菌条件下吸待测 药液1mL放入第1中混匀;吸出1mL加至第2管.....,如此稀释至第7 管,弃去1mL。最后1管作空白对照,这样药物浓度分别为4‰、2‰、1‰、 0.5‰、0.25‰、0.125‰,各管加入0.1mL稀释10-3的新鲜菌液,于38℃ 培养18小时,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细菌不生长的最高药物稀释度,即为该药 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BR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5‰, 而其他化合物在浓度4‰时仍无抑菌活性,即为BR MIC的8倍时,仍无明显 的抑菌活性,因此可以认为,与BR的抑菌活性相比较,结构改变后所得的衍 生物均无抗菌活性。

三、胰岛细胞膜色谱筛选

1.胰岛细胞膜色谱柱的制备:将兔胰岛细胞经消化处理后的细胞膜,固 定于胶表面制备成胰岛细胞膜色普柱。

2.色普条件为:流动相:25mmol/L PH7.4(NH4)2SO4缓冲液;流速: 0.5mL/min;检测波长:262nm;灵敏度:0.2AUFS;柱温:37℃。

3.细胞膜色谱筛选:将上述化合物用甲醇溶解,按照方法2的色谱条件 进行筛选,以化合物在细胞膜色谱上的相对保留因子k表示其体外活性。结 果显示,化合物5和化合物7与胰岛细胞膜有良好的结合,其余化合物在细 胞膜色谱模型上无保留,见表1。

表1 小檗碱衍生物在胰岛细胞膜色谱模型上的保留因子k   化合物   5   7   BR   其它化合物   均无保留   k   6.6   10.2   11.0

四、降血糖药理实验

取雄性昆明小白鼠110只,随即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者当晚禁 食过夜,第二天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sigma com.)75mg/Kg,36h后造模鼠 禁食(不禁水)12h,眼眶采血,用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公司的血糖盒测定血糖, 血糖>30mmol/L,体重接近的小鼠90只作为糖尿病模型鼠,随机分为7 组,分别为模型组和6个给药组(其中化合物IV2由于毒性未包括在内),分 别给予待测药液和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14d,末次给 药前动物禁食12h,末次给药后2h经眼眶取血,测血糖值。结果表明,化 合物I4和IV具有明显的降糖活性,见表2。

表2 小檗碱衍生物对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x±s)   组别       剂量   (mg/kg)  例数       药前       药后     血糖值(mmol/L)          差值     (药后-药前)   正常组   10   6.8±1.3   6.1±1.1   -0.8±1.3   模型组   13   32.2±8.6   31.0±7.1   -1.2±7.51)   小檗碱     200     14     31.8±9.4     28.4±10.5     -3.4±6.12)   5   200   14   31.6±4.8   30.2±2.9   -1.4±3.6   7     200     13     31.0±2.5     22.9±5.4     -8.1±3.22)  

注:1)与正常组比较:p<0.012)与模型组比较:p<0.05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