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酯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01814586.8 申请日 2001-04-17 公开(公告)号 CN1449394A 公开(公告)日 2003-10-15
申请人 联合碳化化学及塑料技术公司; 发明人 R·加利;
摘要 公开了由羟基酸如6-羟基己酸制造内酯如己内酯的方法。该反应在 水 存在的条件下在适当的催化剂上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内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i)将包括每个分子中具有大约4~10个原子的活泼羟基酸的原 料流以蒸汽相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区,其中该催化剂处于可有效促 进羟基酸转化为其相应内酯和的条件下;
(ii)从反应区取出含有内酯和水的产物流,其特征在于该原料流 包括有效量的水蒸气以提高转化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原料流包括大约20-90wt%的 水蒸气,基于水蒸气和羟基酸的总重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原料流包括大约50-90wt%的 水蒸气,基于水蒸气和羟基酸的总重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催化剂是多相化催化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催化剂包括二氧化、氧化 或其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催化剂包括I族金属氧化物或 II族金属氧化物或其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产物流中去除至少部分水并 将该水循环至反应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羟基酸选自5-羟基戊酸、5- 羟基-4-甲基戊酸、5-羟基-2-甲基戊酸和6-羟基己酸及其混合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内酯选自δ-戊内酯、δ-己内酯、 ε-己内酯及其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羟基酸是6-羟基己酸且该内 酯是ε-己内酯。

说明书全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羟基酸比如6-羟基己酸制造内酯比如己内酯的方 法。

发明背景

己内酯是在制备低聚物和聚合物中通常用做原材料的环酯。
一种制备己内酯的方法包括在过酸比如过乙酸存在下对环己进 行拜尔-维利格(Baeyer-Villiger)化。在比如《有机反应》(Organic Reaction)43卷,251~798页(1993)中就叙述了这种方法。
美国专利3,189,619公开了另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在第一步, 6-羟基己酸酯和酸三烷基酯反应,然后在减压下,在200℃~250℃下 加热,将反应产物转化为己内酯。在法国专利1,474,903中公开的另一 种方法中,在氧化物比如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镉、氧化和二氧化 存在下,在减压下将液相的6-羟基己酸酯加热到150℃~350℃,连续 地蒸出己内酯。
美国专利5,068,361公开了一种制备己内酯的方法,在该方法中, 在氧化催化剂存在下,在150℃~450℃下加热6-羟基己酸酯,其中把 6-羟基己酸酯蒸汽与惰性载气一起通过固定床或流化床氧化催化剂。
在第1栏,53~57行,该专利申请人公开了:
在180~300℃下把6-羟基己酸酯有利地汽化。如果在反应条 件下是惰性的溶剂,比如酯类比如二噁烷或四氢呋喃同时被汽化, 则被证实是有利的。有利地,在该溶剂中,使用了浓度为50~90wt% 的6-羟基己酸酯溶液。
然而,使用有机溶剂比如二噁烷或四氢呋喃可能给人类的健康带 来险并且会污染环境。因此,必须适当地加以注意,以避免如此的 健康风险和环境污染。
此外,由上述方法把6-羟基己酸酯转化为己内酯的副产物是相应 的醇。比如每摩尔6-羟基己酸酯转化为己内酯,就要产生1mol的甲醇。 该副产物醇对环境也是潜在有害的,必须回收处理。
希望有制造己内酯和其他内酯的新方法,其可限制或者基本上排 除使用潜在有害的溶剂和醇类副产物。
发明概要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由每个分子具有大约4~10个原子的羟基 酸,比如6-羟基己酸制造内酯,比如己内酯的方法。在本发明的方法 中,在,比如水蒸气存在下,将羟基酸在可有效去除所述羟基酸中 水的催化剂上发生反应并形成内酯。在含有羟基酸的原料流中使用水 的量要有效地增强此转化反应。
根据本发明,现在能够不使用有机溶剂或者不产生不希望的副产 物而制造出己内酯。 发明叙述
按照本发明适合于使用的羟基酸是每个活泼分子具有大约4~10个 碳原子的那些。如在此使用的,术语“活泼羟基酸”意味着在本发明 方法的条件下能够进行反应以形成它们的相应内酯的羟基酸。这样的 羟基酸的例子包括诸如4-羟基丁酸、5-羟基戊酸、5-羟基-2-甲基戊酸、 5-羟基-4-甲基-戊酸、6-羟基己酸和10-羟基癸酸的羟基酸。优选的羟基 酸是6-羟基己酸。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羟基酸的来源不是关键的。比如可以通过相应 的羟基氧化得到羟基酸。作为例子,如在美国专利5,817,883和美国 专利5,821,389中所述,6-羟基己酸可由6-羟基己醛氧化得到,而其可 由丁二烯制造。
如在美国专利5,981,769中所述,适当的6-羟基己酸的另一个来源 是从由环己烷氧化制造环己酮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流回收的。
适合于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6-羟基己酸的另一个来源是在比 如由拜尔-维利格反应或者用过酸与环己酮反应制造己内酯时产生的废 物流。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原料还可以是羟基酸的低分子量低聚物。作为 例子,6-羟基己酸的二聚体或三聚体是合适的原料。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一种或多种羟基酸和水的原料流。有 利的是,水的含量要有效地提高羟基酸对相应内酯的选择性。选择性 优选至少为50%,更优选为至少70%,最优选为至少80%。在此使用 的术语“选择性”意味着在反应中消耗每摩尔羟基酸所产生的内酯的 摩尔数。典型地,该原料流含有大约5~80wt%,优选大约10~50wt%的 羟基酸和大约20~95wt%,优选大约50~90wt%的水。优选转化率至少 为50%,更优选至少80%,最优选至少90%。如在此使用的,术语“转 化率”意味着加入到反应中的每摩尔羟基酸所消耗的羟基酸的摩尔数。 原料流还可以含有其它物质,比如羟基酸的异构体,以该领域技术人 员已知的量添加。
按照本发明,将该原料通过装有可有效促进羟基酸转化为相应内 酯的催化剂的反应区。该反应区可包括进行反应的任何适当装置,比 如一个或多个固定床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
适当催化剂的例子是周期表主族2~5族或副族1~8族的元素的氧 化物或者稀土金属氧化物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其例子是氧化镁、氧化 、氧化锌、三氧化二硼、二氧化钛、二氧化、氧化铝、二氧化、 氧化铋、氧化、氧化镧、二氧化锆、氧化、氧化铬、氧化钨、氧 化、二氧化铈和氧化钕。
二氧化硅、氧化铝或二氧化硅-氧化铝混合催化剂是优选的。用I 族金属氧化物比如氧化钠或者II族金属氧化物比如氧化镁或氧化钙改 性的氧化铝以及用I族金属氧化物和II族金属氧化物改性的二氧化硅- 氧化铝混合催化剂是特别优选的。如果使用二氧化硅-氧化铝混合催化 剂,二氧化硅对氧化铝的重量比优选为大约3∶1至大约10∶1。可以使用 一种以上的催化剂。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适合于使用的催化剂都是可从 市场上购得的。
非必要地,可以使用稀释剂,例如惰性气体如氮气。当使用时, 稀释剂的典型用量是每摩尔羟基酸大约0.5~5.0mol稀释剂。
典型地,原料流以蒸汽相以每小时每升催化剂大约100~1000L蒸 汽原料的空速通过反应区。
典型地,反应在大约150~350℃,优选大约250~325℃的温度下和 大约0.001~1.0大气压(atm),优选大约0.01~0.7atm的压下进行。
反应优选在基本上不含有机溶剂,比如二噁烷和四氢呋喃的条件 下进行。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基本上不含”意味着少于大约10wt%, 优选少于大约5wt%,更优选少于大约1wt%,基于原料流的总重量。
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从反应区取出含有内酯和水的产物流。
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内酯包括在内酯环中具有大约4~10个碳原 子的那些。优选的内酯包括γ-丁内酯、δ-戊内酯和ε-己内酯。特别优选 的是ε-己内酯。
典型地,产物流含有大约5~60wt%,优选大约10~40wt%的内酯和 大约40~95wt%,优选大约60~90wt%的水。
对于每摩尔反应的羟基酸,该反应产生1mol的水。按照本发明, 很有利地是,至少一部分在反应中产生的水可以循环使用组成原料的 一部分。可以通过常规手段从过程中除去任何过量的水。实际上,在 该方法开始以后,在达到稳态的条件下,该方法优选无需向过程中添 加任何水,这是由于该反应产生足够的水。此外,可以调节循环到反 应器中的水量以达到所需的转化率。
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内酯具有多种最终用途。例如用己内酯可典 型地与其它单体如二元醇一起用于制造低聚物、多元醇、均聚物和共 聚物,这些产物具有很宽的分子量范围,比如从大约1000到 100,000g/gmol(重量平均)。
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提供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的目的, 并非用于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实施例 比较实施例1 (热反应)
在内径0.77英寸的长28英寸的不锈管中加入215立方厘米(cc) 惰性不锈钢海绵状物。将该管加热到300℃并减压到10毫米(mm)Hg。 以65克/小时(gph)的流速向反应器中加入10wt%的6-羟基己酸水溶 液。并以40cc/min的流速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将产物在冷冻的接收 器中收集3.2小时,然后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6-羟基己酸的转化率是 58%,对己内酯的选择性是24%。主要的副产物是6-羟基己酸的低聚 物。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叙述的反应器中加入215cc的4~10目二氧化硅凝胶。 将催化剂加热到300℃并减压到10mmHg。以49gph的流速向反应器 中加入10%的6-羟基己酸水溶液,进料时间为4.2小时。并以40cc/min 的流速通入氮气。在冷冻的接收器中收集产物并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6-羟基己酸的转化率是94%,对己内酯的选择性是59%。主要的副产 物是6-羟基己酸的低聚物。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叙述的反应器中加入76cc的氧化铝。将催化剂加热到 300℃并减压到10mmHg。以45gph的流速向反应器中通入10wt%的 6-羟基己酸水溶液,进料时间为4.5小时。并以40cc/min的流速通入氮 气。在冷冻的接收器中收集产物并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没有残留6- 羟基己酸,对己内酯的选择性是46%。 实施例4
在250℃下重复实施例3。收集产物5小时并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6-羟基己酸的转化率是92%,对己内酯的选择性是67%。主要的副产 物是羟基己酸的低聚物。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叙述的反应器中加入76cc含有91%二氧化硅和9%氧 化铝的商品硅藻土催化剂。将催化剂加热到300℃并减压到10mmHg。 以22gph的流速向反应器中加入10%的6-羟基己酸水溶液,进料时间 为2.4小时。并以40cc/min的流速通入氮气。在冷冻的接收器中收集 产物并用气相色谱和尺寸排阻色谱法进行分析。6-羟基己酸的转化率是 78%,对己内酯的选择性是96%。 实施例6
在325℃下重复实施例5。收集产物5小时并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6-羟基己酸的转化率是88%,对己内酯的选择性是76%。主要的副产 物是羟基己酸的低聚物。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叙述的反应器中加入76cc含有72%二氧化硅、8%氧化 铝和20%氧化钙的商品硅藻土催化剂。将催化剂加热到300℃并减压 到10mmHg。以23gph的流速向反应器中加入10%的6-羟基己酸水溶 液,进料时间为4.5小时。并以40cc/min的流速通入氮气。在冷冻的 接收器中收集产物并用气相色谱和尺寸排阻色谱法进行分析。6-羟基己 酸的转化率是92%,对己内酯的选择性是92%。 实施例8
在325℃下重复实施例7。收集产物4.5小时并用气相色谱进行分 析。6-羟基己酸的转化率是97%,对己内酯的选择性是94%。主要的 副产物是羟基己酸的低聚物。 实施例9
将进料速度提高到46gph使用10%的6-羟基己酸水溶液重复实施 例8。收集产物4.5小时并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6-羟基己酸的转化率 是92%,对己内酯的选择性是85%。主要的副产物是羟基己酸的低聚 物。 实施例10
将进料速度提高到102gph使用10%的6-羟基己酸水溶液重复实施 例8。收集产物2小时并用气相色谱和尺寸排阻色谱法进行分析。6- 羟基己酸的转化率是85%,对己内酯的选择性是86%。主要的副产物 是羟基己酸的低聚物。 实施例11
以25gph的进料速度使用50%的6-羟基己酸水溶液重复实施例8。 收集产物4.3小时并用气相色谱和尺寸排阻色谱法进行分析。6-羟基己 酸的转化率是88%,对己内酯的选择性是94%。 实施例12
在325℃和大气压下重复实施例8。以55.5gph的加料速度加入10% 的羟基己酸水溶液。收集产物3.8小时并用气相色谱和尺寸排阻色谱法 进行分析。6-羟基己酸的转化率是95%,对己内酯的选择性是66%。 产物是浑浊的并含有羟基己酸的低聚物。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叙述的反应器中加入76cc含有66%二氧化硅、30%氧 化镁和4%石墨的商品催化剂。将催化剂加热到325℃并减压到 10mmHg。以60gph的流速向反应器中加入10%的6-羟基己酸水溶液, 进料时间为6.0小时。并以40cc/min的流速通入氮气。在冷冻的接收 器中收集产物并用气相色谱和尺寸排阻色谱法进行分析。6-羟基己酸的 转化率是86%,对己内酯的选择性是59%。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叙述的反应器中加入76cc含有16%氧化钙和0.1%氧化 钠的γ-氧化铝催化剂。在大气压下将催化剂加热到325℃。以60gph 的流速向反应器中加入10%的6-羟基己酸水溶液,进料时间为2小时。 并以40cc/min的流速通入氮气。在冷冻的接收器中收集产物并用气相 色谱和尺寸排阻色谱法进行分析。6-羟基己酸的转化率是100%,对己 内酯的选择性是43%。然后把压力降到250mmHg,并使反应继续进行 2小时,之后6-羟基己酸的转化率是97%,对己内酯的选择性增加到 71%。然后降低压力到10mmHg,再进行6hr的反应,之后6-羟基己酸 的转化率是96%,对己内酯的选择性增加到95%。 实施例15
把在实施例14中使用的催化剂加热到325℃并把反应器中的压力 降低到10mmHg。以大约45gph的流速在反应器中加入10%的5-羟基 戊酸水溶液,进料时间为3.3小时。以40cc/min的流速向反应器中通 入氮气。在冷冻的接收器中收集产物并用气相色谱和尺寸排阻色谱法 进行分析。5-羟基戊酸的转化率是100%,对δ-戊内酯的选择性是82%。 实施例16
在250℃下重复实施例14。在冷冻的接收器中收集产物并用气相 色谱和尺寸排阻色谱法进行分析。5-羟基戊酸的转化率是96%,对δ- 戊内酯的选择性是69%。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