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芳基脲类衍生物及用途

申请号 CN200980147890.6 申请日 2009-01-22 公开(公告)号 CN102216280B 公开(公告)日 2014-06-18
申请人 沈阳药科大学; 发明人 宫平; 赵燕芳; 刘亚婧; 翟鑫;
摘要 通式I所示的双芳基脲类衍 生物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可用于制备受体蛋白酪 氨 酸激酶 抑制剂 ,以及在制备 治疗 和/或 预防 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

1.通式I的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所述衍生物选自:
1-[4-[[4-(2-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氯苯基)脲;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5-双三氟甲基苯基)脲;
1-[4-[[4-(2-氨 基 -6- 三 氟 甲 基 嘧 啶 -4- 基) 哌 嗪 -1- 基] 甲 基 ]苯基]-3-(3-氯-4-氟苯基)脲;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三氟甲基-4-氟苯基)脲;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4-二氯苯基)脲;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5-二氟苯基)脲;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2-氟苯基)脲;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4-氯苯基)脲。
2.一种药用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的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
3.权利要求1的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的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各种癌症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双芳基脲类衍生物及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双芳基脲类衍生物,以及以该衍生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在制备受体蛋白酪酸激酶抑制剂以及用于治疗和/或预防各种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癌症,又称为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发病机制以及细胞分子平的进一步认识,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正在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向靶向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中多个环节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转变。
[0003] 随着对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实体瘤的信号传导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蛋白网络系统,抑制单一信号传导往往不足以遏制肿瘤的发展。将多种作用于不同靶点的选择性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RTKs)抑制剂联合用药,可以从多个环节抑制肿瘤的生长。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多种不同结构的药物分子同时使用,会出现药物交叉作用,使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复杂化,并加重药物的毒副作用,降低药物的抗肿瘤疗效。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多靶点抑制剂在治疗方面优于单靶点抑制剂,同时对多个受体酪氨酸激酶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分子可以同时阻断癌细胞生长中多个信号转导通路,可更为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多靶点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目前肿瘤治疗和药物开发的新的发展方向。
[0004] 索拉非尼(Sorafenib)为双芳基脲类化合物,是由德国拜公司和ONYX公司共同研制的口服多靶点抗肿瘤药物,2005年12月20日在美国上市,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并于2006年11月29日在中国上市。索拉非尼具有双重的抗肿瘤作用,一方面通阻断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通过抑制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受体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0005] 本发明人合成了一系列的双芳基脲类衍生物,经体外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筛选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具有强的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和抗肿瘤活性。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涉及定义如下的通式I的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07]
[0008] 其中,
[0009] Ar1为苯基、基或5-10元杂芳基,所述杂芳基含有1-3个选自O、N和S的杂原子,且Ar1任选1-3个R1取代;
[0010] Ar2为苯基、萘基或5-10元杂芳基,所述杂芳基含有1-3个选自O、N和S的杂原子,且Ar2任选1-3个R2取代;
[0011] n为0-4之间的整数;
[0012] X为氢、C1-C4烷基和C1-C4烷基;
[0013] R1为氢、卤素、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羟基、羧基、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N-(C1-C4)烷基氨基、N,N-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甲基、(C1-C4)烷氧基乙基、(C1-C4)烷基酰基、氨基甲酰基、N-(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
[0014] R2为氢、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氨基、羟基、羧基、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N-(C1-C4)烷基氨基、N,N-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甲基、(C1-C4)烷氧基乙基、(C1-C4)烷基酰基、氨基甲酰基、N-(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
[0015] 限制条件为:当Ar2为苯基时,n不为0。
[0016] 本发明优选涉及定义如下的通式I的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0017] Ar1为苯基或5-10元杂芳基,所述杂芳基含有1-3个选自O、N和S的杂原子,且Ar1任选1-3个R1取代;
[0018] Ar2为苯基或5-10元杂芳基,所述杂芳基含有1-3个选自O、N和S的杂原子,且Ar2任选1-3个R2取代;
[0019] n为0-4之间的整数;
[0020] X为氢;
[0021] R1为氢、卤素、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羟基、羧基、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N-(C1-C4)烷基氨基、N,N-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甲基、(C1-C4)烷氧基乙基、(C1-C4)烷基酰基、氨基甲酰基、N-(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
[0022] R2为氢、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氨基、羟基、羧基、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N-(C1-C4)烷基氨基、N,N-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甲基、(C1-C4)烷氧基乙基、(C1-C4)烷基酰基、氨基甲酰基、N-(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
[0023] 限制条件为:当Ar2为苯基时,n不为0。
[0024] 本发明优选还涉及定义如下的通式I的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0025] Ar1为苯基,且Ar1任选1-3个R1取代;
[0026] Ar2为5-6元杂芳基,所述杂芳基含有1-3个选自O、N和S的杂原子,且Ar2任选1-3个R2取代;
[0027] n为0-4之间的整数;
[0028] X为氢;
[0029] R1为氢、卤素、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羟基、羧基、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N-(C1-C4)烷基氨基、N,N-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甲基、(C1-C4)烷氧基乙基、(C1-C4)烷基酰基、氨基甲酰基、N-(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
[0030] R2为氢、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氨基、羟基、羧基、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N-(C1-C4)烷基氨基、N,N-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甲基、(C1-C4)烷氧基乙基、(C1-C4)烷基酰基、氨基甲酰基、N-(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
[0031] 本发明特别优选涉及定义如下的通式I的衍生物,其中,
[0032] Ar1为苯基,且Ar1任选1-3个R1取代;
[0033] Ar2为嘧啶基,所述嘧啶基任选1-3个R2取代;
[0034] n为0-4之间的整数;
[0035] X为氢;
[0036] R1为氢、卤素、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羟基、羧基、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N-(C1-C4)烷基氨基、N,N-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甲基、(C1-C4)烷氧基乙基、(C1-C4)烷基酰基、氨基甲酰基、N-(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
[0037] R2为氢、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氨基、羟基、羧基、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N-(C1-C4)烷基氨基、N,N-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甲基、(C1-C4)烷氧基乙基、(C1-C4)烷基酰基、氨基甲酰基、N-(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
[0038] 本发明特别优选涉及定义如下的通式I的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0039] Ar1为苯基,且Ar1任选1-3个R1取代;
[0040] Ar2为嘧啶基,所述嘧啶基任选1-3个R2取代;
[0041] n为1;
[0042] X为氢;
[0043] R1为氢、卤素、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羟基、羧基、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N-(C1-C4)烷基氨基、N,N-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甲基、(C1-C4)烷氧基乙基、(C1-C4)烷基酰基、氨基甲酰基、N-(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
[0044] R2为氢、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氨基、羟基、羧基、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N-(C1-C4)烷基氨基、N,N-二(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硫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甲基、(C1-C4)烷氧基乙基、(C1-C4)烷基酰基、氨基甲酰基、N-(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N-(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N,N-二(C1-C4)烷基氨基磺酰基、C1-C3亚烷基二氧基。
[0045] 本发明特别优选涉及定义如下的通式I的衍生物,其中,
[0046] Ar1为苯基,且Ar1任选1-3个R1取代;
[0047] Ar2为2-氨基-3-三氟甲基-6-嘧啶基;
[0048] R1为氢、卤素、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
[0049] n为1;
[0050] X为氢;
[0051] 本发明非常特别优选下列通式I的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52]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氯苯基)脲;
[0053]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5-双三氟甲基苯基)脲;
[0054] 1-[4-[[4-(2-氨 基-6-三 氟 甲基 嘧 啶-4-基 )哌 嗪-1-基]甲 基] 苯基]-3-(3-氯-4-氟苯基)脲;
[0055]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三氟甲基-4-氟苯基)脲;
[0056]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氟苯基)脲;
[0057]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4-二氯苯基)脲;
[0058]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5-二氯苯基)脲;
[0059]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5-二氟苯基)脲;
[0060]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2-氟苯基)脲;
[0061]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4-氯苯基)脲;
[0062]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三氟甲基苯基)脲。
[0063] 而且,按照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些通常方法,本发明的通式I的双芳基脲类衍生物可以与酸生成它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酸可以包括无机酸有机酸,与下列酸形成的盐是特别优选的:盐酸草酸来酸、富马酸、柠檬酸、洒石酸、苹果酸、羟乙磺酸、酒石酸、甲磺酸、乙磺酸、氢溴酸硫酸磷酸、萘二磺酸、乙酸、丙酸、乳酸、三氟乙酸、苯甲酸甲苯磺酸等。
[0064] 此外,本发明还包括本发明衍生物的前药。依据本发明,前药是通式I的衍生物,它们自身可能具有较弱的活性或甚至没有活性,但是在给药后,在生理条件下(例如通过代谢、溶剂分解或另外的方式)被转化成相应的生物活性形式。
[0065] 除非另外指出,本发明所用的术语“卤素”是指氟、氯、溴或碘代;“烷基”是指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亚烷基”是指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环烷基”是指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杂芳基包括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O、N和S的杂原子,可以是单环或多环的,环状体系是芳香性的,可以举出例如咪唑基、吡啶基、嘧啶基、(1,2,3)-和(1,2,4)-三唑基、吡嗪基、四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异噁唑基、噁唑基、吡唑基、吡咯基、噻唑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吲哚基、喹啉基等;饱和杂环基包括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O、N和S的杂原子,环状体系可以是单环或多环的,可以举出例如吡咯烷基、吗啉基、哌嗪基、哌啶基、吡唑烷基、咪唑烷基和噻唑啉基等。
[0066] 本发明包括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通式I的双芳基脲类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化物作为活性成分,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是指任何可用于药学领域的稀释剂、辅助剂和/或载体。本发明的衍生物可以与其他活性成分组合使用,只要它们不产生其他不利的作用,例如过敏反应。
[0067]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配制成若干种剂型,其中含有药学领域中常用的一些赋形剂;例如,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溶液或混悬液);可注射的制剂(如可注射的溶液或混悬液,或者是可注射的干燥粉末,在注射前加入注射用水可立即使用);局部制剂(例如软膏或溶液)。
[0068] 用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载体是药学领域中可得到的常见类型,包括:口服制剂用的粘合剂润滑剂、崩解剂、助溶剂、稀释剂、稳定剂、悬浮剂、无色素、矫味剂等;可注射制剂用的防腐剂、加溶剂、稳定剂等;局部制剂用的基质、稀释剂、润滑剂、防腐剂等。药物制剂可以经口服或胃肠外方式(例如静脉内、皮下、腹膜内或局部)给药,如果某些药物在胃部条件下是不稳定的,可将其配制成肠衣片剂。
[0069] 我们已发现本发明化合物具有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因此本发明化合物具有抗增生性质。本发明化合物可以用于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单独或部分间介的疾病或病症的治疗,即化合物可以在需要这类治疗的哺乳动物体内用于产生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作用。
[0070]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用于提供抗增生作用的癌症的治疗,尤其治疗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敏感的癌症如乳腺、、结肠、直肠、胃、前列腺、膀胱、胰腺和卵巢的癌。本发明化合物也被期望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细胞增生疾病如皮癣、良性前列腺肥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另外预期本发明的双芳基脲类衍生物将具有抗白血病、淋巴恶性和固体肿瘤如在组织如肝、肾、前列腺和胰腺中的癌和肉瘤范围的活性。
[0071] 另外,也预期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其它细胞增生的疾病,其中包括通过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标记,包括还未确定的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的畸变细胞。这类疾病包括,例如,炎症、血管生成、血管再狭窄,免疫学疾病、胰腺病、肾病和胚成熟和移植。
[0072] 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表明本发明的通式I的双芳基脲类衍生物具有抗癌作用,因此,它可以用作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癌症的药物。
[0073] 根据本发明的衍生物可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各种癌症,本发明也提供治疗或预防上述疾病的方法,包括给予患有或易患有此病的病人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本发明的衍生物。通式I的双芳基脲类衍生物用于患者的临床剂量必需依赖被治疗的主体、给药的具体途径、被治疗疾病的严重性而变化,而最佳剂量由治疗具体患者的医生确定。
[0074] 本发明活性化合物可作为唯一的抗癌药物使用,或者可以与一种或多种其它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联合治疗通过将各个治疗组分同时、顺序或隔开给药来实现。
[0075] 下文中提供的实施例和制备例进一步阐明和举例说明本发明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当理解,下述实施例和制备例的范围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76] 下面合成路线A描述了本发明的通式I衍生物的制备,所有的原料都是通过这些示意图中描述的方法、通过有机化学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制备的或者可商购。本发明的全部最终衍生物都是通过这些示意图中描述的方法或通过与其类似的方法制备的,这些方法是有机化学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这些示意图中应用的全部可变因数如下文的定义或如权利要求中的定义。
[0077] 按照本发明的通式I衍生物,在路线A中,Ar1、Ar2、X和n如发明内容所定义。
[0078]
[0079] 路线A 通式I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0080] 在化合物A-1为起始原料,在性条件下,与过量的哌嗪进行取代反应,制得化合物A-2,继而与Ar2Cl进行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A-3。在乙醇中,A-3经水合肼还原制得A-4,化合物A-4与Ar1取代的异氰酸酯缩合,得到双芳脲类衍生物I。

具体实施方式

[0081] 实施例旨在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衍生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用Bruker ARX-300测定,质谱用Agilent 1100LC/MSD测定;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化学纯。
[0082]
[0083] 表1.实施例1-26的结构式
[0084]
[0085]
[0086]
[0087] 实施例1: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氯苯基)脲盐酸盐
[0088] 步骤A:2-氨基-4-羟基-6-三氟甲基嘧啶的制备
[0089] 将金属钠4.6g(0.20mol)逐渐加入正丁醇80mL中,加热至钠完全溶解后,加入硝酸胍11.6g(0.10mol),回流15min后,逐渐滴加27.6g(0.15mol)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回流反应约6h,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用10%盐酸调节pH至4~5,析出大量固体,抽滤,冷水洗涤滤饼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固体14.9g,收率:83.4%,MS:180.2(M+1)。
[0090] 步骤B:2-氨基-4-氯-6-三氟甲基嘧啶的制备
[0091] 将2-氨基-4-羟基-6-三氟甲基嘧啶18.0(0.10mol)分批逐渐加入无水乙腈200mL与三氯氧磷100mL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升温至75℃,滴加100mL含有三乙胺
4g(0.04mol)的乙腈溶液,回流反应12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减压浓缩,向残余液中加入水600mL,50℃下搅拌3h。抽滤,冷水洗涤滤饼,干燥得灰白色固体15.5g,收率:78.5%,MS:198.7(M+1)。
[0092] 步骤C:1-(4-硝基苯甲基)哌嗪的制备
[0093] 将无水12.8g(0.093mol)、无水乙醇250mL加入到三颈瓶500mL中,加入无水哌嗪80g(0.93mol),0-5℃下分批逐渐加入对硝基溴苄20g(0.093mol),加毕,0-5℃反应1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倾入300mL水中,二氯甲烷提取,合并提取液,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干得17.3g淡黄色固体,收率:84.2%,MS:222.0(M+1)。
[0094] 步骤D:2-氨基-4-[4-(4-硝基苯甲基)哌嗪-1-基]-6-三氟甲基嘧啶的制备[0095] 将2-氨基-4-氯-6-三氟甲基嘧啶8.3g(0.031mol)及1-(4-硝基苯基)哌嗪7.0g(0.031mol)加入到无水乙醇85mL中,升温至50℃,逐渐向反应液中加入三乙胺3.2g(0.031mol),滴加完毕后,回流反应8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冷却,冰箱过夜静置析晶。抽滤,滤饼水洗,少量乙醚洗,干燥得白色粉末固体8.2g,收率:69.5%,MS:
383.1(M+1)。
[0096] 步骤E:2-氨基-4-[4-(4-氨基苯甲基)哌嗪-1-基]-6-三氟甲基嘧啶的制备[0097] 取2-氨 基 -4-[4-(4-硝 基 苯 甲 基 )哌 嗪-1-基 ]-6-三 氟 甲 基 嘧 啶8.2g(0.021mol)加入到无水乙醇40mL中,搅拌,向反应液中加入DMF 20mL、聚乙二醇
4005mL和0.1g(0.011mol)活性炭,80℃搅拌5min,然后向反应液中加入六水合三氯化
1.7g(0.006mol),搅拌。向反应液中逐滴加入13.4g(0.21mol)含量为80%的水合肼,滴毕后于80℃反应12h。反应完毕后,趁热抽滤,蒸出滤液中的乙醇,向残留液体加入200mL水,析出大量固体,抽滤,水洗,干燥得淡粉色粉末固体6.0g(收率:78.7%)。MS:353.4(M+1)。
[0098] 步骤F:3-氯苯基异氰酸酯的制备
[0099] 将间氯苯胺30g(0.24mol)加入到干燥的二氧六环200mL中,升温至50℃,分批次加入固体光气68.7g(0.24mol),加毕,80℃反应24h。反应毕,减压蒸馏,收集馏分b.p.125-128℃/30-40mmHg,得无色液体14.9g,收率:45.2%。
[0100] 步骤G: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氯苯基)脲盐酸盐的制备
[0101] 取2-氨基-4-[1-4-(4-氨基 苯甲基)哌嗪-1-基]-6- 三氟甲基嘧 啶0.35g(0.001mol)加入到5mL干燥的四氢呋喃中,搅拌下加入0.23g(0.0015mol)3-氯苯基异氰酸酯,5-10℃反应8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倾入水15mL中,析出固体,抽滤,水洗,干燥得白色粉末固体。将白色固体加入到5mL丙中,室温搅拌下滴加盐酸乙醚调pH 1~2,继续搅拌0.5h,抽滤,少量乙醚洗,干燥得实施例1化合物0.39g,收率:72.0%,m.p.206~
210℃,MS:506.2(M+1)。
[010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原料和试剂,分别制得实施例2-28化合物:
[0103] 实施例2:
[0104]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4-三氟甲氧基苯基)脲盐酸盐;
[0105] MS:556.5(M+1)。
[0106] 实施例3:
[0107]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5-双三氟甲基苯基)脲盐酸盐;
[0108] MS:608.0(M+1);
[0109] 1H-NMR(DMSO-d6)δ(ppm):10.4(s,1H),9.79(s,1H),8.10(s,2H),7.65(s,1H),7.47 ~ 7.56(m,4H,J = 8.7Hz),6.57(s,1H),4.50(brs,2H),4.25(s,2H),3.37(m,4H),
3.02(m,2H)。
[0110] 实施例4:
[0111]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4-三氟甲基苯基)脲盐酸盐;
[0112] MS:540.5(M+1)。
[0113] 实施例5:
[0114]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4-二氟苯基)脲盐酸盐;
[0115] MS:508.5(M+1)。
[0116] 实施例6:
[0117]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2,5-二甲基苯基)脲盐酸盐;
[0118] MS:500.5(M+1)。
[0119] 实施例7:
[0120] 1-[4-[[4-(2-氨 基-6-三 氟 甲基 嘧 啶-4-基 )哌 嗪-1-基]甲 基] 苯基]-3-(3-氯-4-氟苯基)脲盐酸盐;
[0121] MS:624.9(M+1);
[0122] 1H-NMR(DMSO-d6)δ(ppm):9.68(s,1H),9.56(s,1H),7.78(dd,1H,J1 = 1.8Hz,J2 = 2.1Hz),7.45 ~ 7.53(m,4H),7.32(m,2H),6.58(s,1H),4.54(brs,2H),4.24(s,2H),3.38(m,4H),3.00(m,2H)。
[0123] 实施例8:
[0124]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三氟甲基-4-氟苯基)脲盐酸盐;
[0125] MS:558.5(M+1);
[0126] 1H-NMR(DMSO-d6)δ(ppm):9.89(s,1H),9.64(s,1H),8.00(dd,1H,J = 2.4Hz),7.64(m,1H),7.41 ~ 7.56(m,5H),6.59(s,1H),4.56(brs,2H),4.26(s,2H),3.39(m,4H),
3.00(m,2H)。
[0127] 实施例9:
[0128]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氟苯基)脲盐酸盐;
[0129] MS:490.5(M+1);
[0130] 1H-NMR(DMSO-d6)δ(ppm):9.71(s,1H),9.63(s,1H),7.34~7.55(m,5H),7.29(m,1H),7.11(d,1H,J = 8.7Hz),6.77(m,1H),6.61(s,1H),4.56(brs,2H),4.26(s,2H),
3.37(m,4H),3.00(m,2H)。
[0131] 实施例10:
[0132]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4-二甲基苯基)脲盐酸盐;
[0133] MS:500.5(M+1)。
[0134] 实施例11:
[0135]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4-二氯苯基)脲盐酸盐;
[0136] MS:541.4(M+1)
[0137] 1H-NMR(DMSO-d6)δ(ppm):9.79(s,1H),9.61(s,1H),7.88(d,1H,J = 2.4Hz),7.47 ~ 7.56(m,5H),7.34(dd,1H,J = 2.4Hz),6.61(s,1H),4.56(brs,2H),4.26(s,2H),
3.37(m,4H),3.05(m,2H)。
[0138] 实施例12:
[0139]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5-二氯苯基)脲盐酸盐;
[0140] MS:541.4(M+1);
[0141] 1H-NMR(DMSO-d6)δ(ppm):9.93(s,1H),9.64(s,1H),7.46 ~ 7.54(m,6H),7.15(dd,1H,J = 1.8Hz),6.56(s,1H),4.50(brs,2H),4.25(s,2H),3.34(m,4H),3.01(m,
2H)。
[0142] 实施例13:
[0143]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5-二氟苯基)脲盐酸盐;
[0144] MS:508.5(M+1)。
[0145] 实施例14:
[0146]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2,6-二氯苯基)脲盐酸盐;
[0147] MS:541.4(M+1)。
[0148] 实施例15:
[0149]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2-氟苯基)脲盐酸盐;
[0150] MS:490.5(M+1);
[0151] 1H-NMR(DMSO-d6)δ(ppm):9.70(s,1H),8.80(s,1H),8.11(t,1H,J = 8.1Hz),7.47~7.55(m,4H,J=8.7Hz),7.23(t,1H,J=8.4Hz),7.13(t,1H,J=7.8Hz),7.04(m,
1H),6.56(s,1H),4.50(brs,2H),4.24(s,2H),3.37(m,4H),3.01(m,2H)。
[0152] 实施例16:
[0153]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5-三氟甲基-2-氯苯基)脲盐酸盐;
[0154] MS:574.9(M+1)。
[0155] 实施例17:
[0156]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4-氯苯基)脲盐酸盐;
[0157] MS:506.9(M+1);
[0158] 1H-NMR(DMSO-d6)δ(ppm):9.52(s,2H),8.11(t,1H,J=8.1Hz),7.45~7.54(m,6H),7.33(s,1H),7.30(s,1H),6.56(s,1H),4.50(brs,2H),4.24(s,2H),3.36(m,4H,),
3.01(m,2H)。
[0159] 实施例18:
[0160]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三氟甲氧基苯基)脲盐酸盐;
[0161] MS:556.5(M+1)。
[0162] 实施例19:
[0163]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2-三氟甲基苯基)脲盐酸盐;
[0164] MS:540.5(M+1)。
[0165] 实施例20:
[0166]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苯基]-3-(4-氯苯基)脲盐酸盐;
[0167] MS:492.2(M+1)。
[0168] 实施例21:
[0169] 1-[4-[4-(4-苯基哌嗪-1-基)-2-甲氧基]苯基]-3-(3-异丙基苯基)脲盐酸盐;
[0170] MS:445.3(M+1)。
[0171] 实施例22:
[0172]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乙基]苯基]-3-(2-氟苯基)脲盐酸盐;
[0173] MS:504.5(M+1)。
[0174] 实施例23:
[0175] 1-[4-[[2-(4-呋喃基-2-基)哌嗪-1-基]乙基]苯基]-3-(2-三氟甲基苯基)脲盐酸盐;
[0176] MS:489.2(M+1)。
[0177] 实施例24:
[0178] 1-[4-[4-(4-苯基哌嗪-1-基)-丁基]苯基]-3-(2,5-二甲基苯基)脲盐酸盐;
[0179] MS:457.6(M+1)。
[0180] 实施例25:
[0181] 1-[4-[[4-(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4-基)哌嗪-1-基]丁基]苯基]-3-(2,6-二氯苯基)脲盐酸盐;
[0182] MS:683.4(M+1)。
[0183] 实施例26:
[0184] 1-[3-甲基-4-[[4-(吡啶-2-基)哌嗪-1-基]甲基]苯基]-3-(3-三氟甲基-4-氟苯基)脲盐酸盐;
[0185] MS:688.5(M+1)。
[0186] 本发明产物的药理研究
[0187] 对按照本发明的上式I的双芳基脲类衍生物进行了体外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筛选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0188] 一、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筛选
[0189] (1)在96孔板的每孔中加入50uL的激酶反应液。在96孔板的2-11列加入受试样品10uL(浓度为9μg/mL),用排枪在1和12列加入激酶反应液10uL。在96孔板的每孔中加入50uL的大鼠脑组织酪氨酸提取液[蛋白质含量约为0.4mg/mL],振荡混匀,37℃孵育1小时,以200uL的洗脱液洗3次。
[0190] (2)用personal pipettor在96孔板的每孔中加入100uL的用洗脱液2000倍稀释的连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抗磷酸多肽抗体液,振荡混匀,室温孵育30分钟。
[0191] (3)以洗脱液洗3次。
[0192] (4)每孔加入100uL邻苯二胺溶液。室温下避光孵育7-10分钟。
[0193] (5)每孔中加入100uL 1mol/L硫酸以终止反应。
[0194] (6)在30分钟内用酶标仪测定在492nm处的吸光度。
[0195] (7)由酶标仪测定的样品吸光度和同板测定的未加药物的对照吸光度计算药物对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率。计算方法如下:
[0196] 抑制率%=(对照OD-样品OD)/(对照OD-空白OD)×100%
[0197] 所述对照品是由德国拜耳公司和ONYX公司共同研制的作为口服多激酶抑制剂的Sorafenib,结构式如下,
[0198]
[0199] 随机选择的部分化合物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结果见表2。
[0200] 表2.
[0201]实施例序号 浓度(μg/mL) 抑制率(%)
Sorafenib 9 75
实施例1 9 81
实施例2 9 82
实施例3 9 79
实施例5 9 72
实施例6 9 76
实施例7 9 86
实施例8 9 85
实施例9 9 84
实施例11 9 85
实施例13 9 80
实施例15 9 86
实施例19 9 79
实施例20 9 84
实施例21 9 81
实施例23 9 85
实施例24 9 80
实施例25 9 79
实施例26 9 79
[0202] 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0203] (1)将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Bel-7402(人肝癌细胞)和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复苏并传代2-3次稳定后,用胰蛋白酶溶液(0.25%)使其从培养瓶底部消化下来。将细胞消化液倒入离心管中而后加入培养液以终止消化。将离心管在1300r/min下离心3min,轻轻弃去上清液后加入5mL培养液,吹打混匀细胞,吸取10uL细胞混悬液加入细4
胞计数板中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10 个/孔。96孔板中除A1孔为空白孔不加细胞外,其余皆加入100uL细胞混悬液。将96孔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24h。
[0204] (2)用50μl二甲基亚砜溶解受试样品,然后加入适量培养液,使样品溶解成2mg/mL药液。然后在24孔板中将样品稀释为100,20,4,0.8,0.16μg/mL。每个浓度加入3孔,其中周围两行两列细胞长势受环境影响较大,只作为空白细胞孔使用。将96孔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72h。
[0205] (3)将96孔板中带药培养液弃去,用磷酸缓冲溶液(PBS)将细胞冲洗两遍,在每孔中加入MTT(四氮唑)(0.5mg/mL)100uL放入培养箱中4h后,弃去MTT溶液,加入二甲基亚砜100uL。在磁振荡器上振荡使存活细胞与MTT反应产物甲臜充分溶解,放入酶标仪中测定结果,通过Bliss法可求出药物IC50值。
[0206] 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结果见表3。
[0207] 表3 实施例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
[0208]
[0209]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