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实质审查;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2411349986.3 | 申请日 | 202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8851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4-10-29 |
申请人 | 山东佰隆医药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刘凡磊; 高称心; | 第一发明人 | 刘凡磊 |
权利人 | 山东佰隆医药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山东佰隆医药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山东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山东省济南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春兰路1177号银丰国际生物城6地块28号楼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50100 |
主IPC国际分类 | C07C253/0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C07C253/00 ; C07C253/34 ; C07C255/24 ; C07C269/06 ; C07C271/18 |
专利引用数量 | 2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10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山东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祁鹏飞; |
摘要 | 本 发明 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3‑ 氨 基丁腈 盐酸 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步骤一:(S)‑(4‑羟基丁‑2‑基)氨基 甲酸 叔丁酯与二 氧 化锰反应,合成(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2)步骤二:步骤一制得的(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和盐酸羟胺盐在氯化锌催化下,合成(S)‑3‑氨基丁腈盐酸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反应总收率高,制得的(S)‑3‑氨基丁腈盐酸盐纯度高,操作简单,且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无需氰化物参与反应,从而减少了生产成本,且便于进行大规模生产,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氰化物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 ||
权利要求 | 1.一种(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0002] (S)‑3‑氨基丁腈盐酸盐是手性化合物,作为手性诱导剂在有机合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作为医药中间体,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0003] 专利WO2024137426介绍了一种(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此方法在制备过程中用到了氰化钠,氰化钠是剧毒品,生产操作风险高,不宜于安全生产。同时专利CN118420491A公开了一种(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以L‑氨基丙醇为原料,依次进行烷氧羰基化、酰化、氰化、脱除烷氧羰基反应制得(S)‑3‑氨基丁腈盐酸盐,该方法的氰化反应虽没用到氰化钠,但反应收率和产物纯度均较低,反应步骤复杂,从而难以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无需氰化物参与反应,且反应收率和产物纯度高,同时反应步骤简洁的(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涉及一种(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步骤一:合成(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将(S)‑(4‑羟基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与二氧化锰均加入到反应溶剂中,先升温再进行保温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过滤,洗涤滤饼,得一次母液,一次母液加活性炭脱色,将脱色后的一次母液过滤,洗涤滤饼,得二次母液,二次母液减压浓缩至不出馏分,得(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2)步骤二:合成(S)‑3‑氨基丁腈盐酸盐: 将步骤一制得的(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氯化锌和盐酸羟胺盐均加入到反应溶剂中,先升温再进行保温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至不出馏分,降温后加入甲醇打浆,再次降温后过滤,洗涤滤饼,将滤饼烘干得(S)‑3‑氨基丁腈盐酸盐。 [0006] 作为优选,合成路线如下:。 [0007]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所述(S)‑(4‑羟基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与二氧化锰的摩尔比为1:1~1.5。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石油醚、己烷或丙酮。 [0009]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升温至20~40℃,保温反应的时间为18~20h。 [001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活性炭的质量为所述(S)‑(4‑羟基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质量的2%~8%。 [0011]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所述(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氯化锌和盐酸羟胺盐的摩尔比为1:0.02~0.08:1~1.3。 [0012]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或二甲苯。 [0013]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升温至80~120℃,保温反应的时间为2~4h;降温至25~30℃;所述甲醇的体积以毫升计,所述(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的质量以克计,所述甲醇的体积为所述(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质量的0.5~1.5倍;再次降温至0~5℃,洗涤滤饼所用溶剂的温度控制在0~5℃。 [0014] 作为优选,两步反应的总收率大于85%,所述(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纯度大于99.0%。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该(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反应总收率高,制得的(S)‑3‑氨基丁腈盐酸盐纯度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该(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且反应时间短,减少了人工成本,且便于进行大规模生产; (3)该(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从而放大至工业化生产规模不会影响反应性能; (4)该(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无需氰化物参与反应,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氰化物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核磁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0017]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9] 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步骤一:合成(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将50.0g(S)‑(4‑羟基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和34.4g二氧化锰均加入到200ml二氯甲烷中,搅拌均匀后,升温至25℃,搅拌并保温反应20h,TLC监控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过滤,用25ml二氯甲烷洗涤滤饼,得一次母液,一次母液加入2.5g活性炭脱色1h,然后过滤,用50ml二氯甲烷洗涤滤饼,得二次母液,二次母液减压浓缩至不出馏分,得43.5g(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纯度为98.6%,反应收率为88.0%。 [0020] 2)步骤二:合成(S)‑3‑氨基丁腈盐酸盐:将43.5g步骤一制得的(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1.0g氯化锌和 17.7g盐酸羟胺盐均加入到130ml甲苯中,搅拌均匀后,升温至100℃,搅拌并保温反应2h,TLC监控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至不出馏分,降温至30℃,加入50ml甲醇打浆 0.5h,再降温至5℃后搅拌1h,过滤,用25ml的5℃甲醇洗涤滤饼,将滤饼在55℃下烘干,得 27.5g(S)‑3‑氨基丁腈盐酸盐,纯度为99.2%,反应收率为98.3%。 [0021] 实施例2一种(S)‑3‑氨基丁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步骤一:合成(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将100.0g(S)‑(4‑羟基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和45.9g二氧化锰均加入到400ml丙酮中,搅拌均匀后,升温至40℃,搅拌并保温反应18h,TLC监控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过滤,用50ml丙酮洗涤滤饼,得一次母液,一次母液加入8.0g活性炭脱色1h,然后过滤,用 100ml丙酮洗涤滤饼,得二次母液,二次母液减压浓缩至不出馏分,得88.9g(S)‑(4‑氧代丁‑ 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纯度为98.3%,反应收率为89.9%。 [0022] 2)步骤二:合成(S)‑3‑氨基丁腈盐酸盐:将88.9g步骤一制得的(S)‑(4‑氧代丁‑2‑基)氨基甲酸叔丁酯、5.2g氯化锌和 43.5g盐酸羟胺盐均加入到25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均匀后,升温至80℃,搅拌并保温反应3h,TLC监控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至不出馏分,降温至25℃,加入 90ml甲醇打浆0.5h,再降温至0℃后搅拌1h,过滤,用45ml的0℃甲醇洗涤滤饼,将滤饼在55℃下烘干,得56.2g(S)‑3‑氨基丁腈盐酸盐,纯度为99.0%,反应收率为98.1%。 [002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