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 一种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787391.1 申请日 2023-12-22 公开(公告)号 CN118005533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西湖大学; 发明人 邓力; 柳祥圆; 罗济生; 邓禹;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手性 氰基胺衍 生物 的制备方法,以无毒的 氨 基乙腈 盐酸 盐和芳基 酮 为原料制备前体I;前体I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 试剂 通过共轭加成,生成单官能团化的手性叔 碳 中心氰基胺衍生物;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所述前体II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通过共轭加成,生成双官能团化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本发明首次提出并实现了氨基乙腈催化不对称α‑C‑H官能团化的策略,模 块 化制备得到了不同构型的手性氰基胺衍生物;所用原料和产物均无毒,对环境友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以基乙腈盐酸盐和芳基为原料制备前体I,前体I的结构式如下:
S2:所述前体I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通过共轭加成,生成单官能团化的手性叔中心氰基胺衍生物,所述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
1
式中,R 选自苄基、取代苄基、烯丙基、炔丙基、C1~C10的任何链状或环状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S3:所述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所述前体II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通过共轭加成,生成双官能团化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所述前体II的结构式如下:
所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
2
式中,R 选自苄基、取代苄基、烯丙基、炔丙基、C1~C10的任何链状或环状烷基中的任意
1 2
一种,且R和R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相转移催化剂由金鸡纳衍生得到,合成反应式如下:
1
式中:Ar选自芳基或取代苯环;所述取代苯环上的取代基选自3,5‑二甲基‑4‑叔丁氧基、3,5‑二叔丁基‑4‑叔丁氧基、3,4,5‑三甲氧基‑4‑叔丁氧基、3,4,5‑三甲氧基‑4‑甲氧基、
4
3,4,5‑三甲氧基‑4‑三异丙基氧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芳基包括:苯基、、蒽、菲、芘;R选自苯基或取代苯基;MeCN表示乙腈,CHCl3代表氯仿;
将化合物I或II和苄溴以当量比1:1.1的比例溶解于乙腈和氯仿混合溶液中,乙腈和氯仿的比例为3:1;在室温或零度条件下搅拌至反应完全,反应液减压旋蒸浓缩后,粗产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物,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比例为15:1,得到相转移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亲电试剂选择不饱和、不饱和酮、不饱和羧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制备前体I的反应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制备前体II的反应式如下:
1
式中,R 选自苄基、取代苄基、烯丙基、炔丙基、C1~C10的任何链状或环状烷基中的任意一种;EWG为吸电子基团,选自醛羰基 酮羰基 酯基 硝基 磺酰基
氰基 中的任意一种;X为卤素,包括:氯、溴、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制备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的反应式如下:
式中,EWG为吸电子基团,选自醛羰基 酮羰基 酯基 硝基 磺酰基
3
氰基 中的任意一种;R选自C1~C10的任何链状或环状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制备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的反应式如下:
式中,EWG为吸电子基团,选自醛羰基 酮羰基 酯基 硝基 磺酰基
3
氰基 中的任意一种;R选自C1~C10的任何链状或环状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说明书全文

一种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新骨架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手性α‑氰基胺不仅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而且在化学合成中被广泛用作合成子,常见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0003]
[0004] 如下式所示,经典的Strecker反应、氰基的α‑基化和乙腈的α‑官能团化是不对称合成手性α‑氰基胺的三种主要策略。
[0005]
[0006] 其中,催化不对称Strecker反应被认为是最实用的方法。然而,由于其不可避免地使用氰化钠、氰化、氢氰酸等有毒氰化物作为氰源,给技术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危险。为了减少有毒氰化物的危害,一系列无毒的氰化物试剂不断被发明出来,如三甲基基氰化物、丙氰化醇等。这些新试剂依赖于原位生成亲核氰化物或通过Strecker反应中活性氰化物的可控释放从而提供氰源。然而,这些试剂并不能消除有毒氰化物的危险,因为在反应过程中或后处理中仍然会伴随氰化物的释放。因此,亟需开发出一种更安全实用的手性氰基胺的制备新方法。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氨基乙腈不对称催化α‑C‑H官能团化是一种非常有吸引的策略,在该策略中,通过单官能团化调控制备叔中心的手性α‑氰基胺衍生物,通过双官能团化调控制备季碳中心的手性α‑氰基胺衍生物,如下式所示。
[0008]
[0009] 该策略是一种独特的发散合成方法,以模化组装的方式制备各种手性α‑氰基胺。此外,氨基乙腈盐酸盐是一种无毒、廉价商业可得的原料。同时,这一策略也具备环境友好且绿色的合成特点。基于氨基乙腈催化不对称α‑C‑H官能团化合成手性α‑氰基胺的概念的建立,为后续的研究以及商业化奠定了基础
[0010]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1] 一种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 S1:以氨基乙腈盐酸盐和芳基酮为原料制备前体I,前体I的结构式如下:
[0013]
[0014] S2:所述前体I在相转移催化剂(Phase Transfer Catalyst,以下简称PTC)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通过共轭加成,生成单官能团化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所述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
[0015]
[0016] 式中,R1选自苄基、取代苄基、烯丙基、炔丙基、C1~C10的任何链状或环状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7] S3:所述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所述前体II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通过共轭加成,生成双官能团化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所述前体II的结构式如下:
[0018]
[0019] 所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
[0020]
[0021] 式中,R2选自苄基、取代苄基、烯丙基、炔丙基、C1~C10的任何链状或环状烷基中的1 2
任意一种,且R和R不相同。
[0022] 进一步地,所述S2中,相转移催化剂由金鸡纳衍生得到,合成反应式如下:
[0023]
[0024] 式中:Ar1选自芳基或取代苯环;所述取代苯环上的取代基选自3,5‑二甲基‑4‑叔丁氧基、3,5‑二叔丁基‑4‑叔丁氧基、3,4,5‑三甲氧基‑4‑叔丁氧基、3,4,5‑三甲氧基‑4‑甲氧基、3,4,5‑三甲氧基‑4‑三异丙基硅氧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芳基包括:苯环、、蒽、4
菲、芘;R选自苯基或取代苯基;MeCN表示乙腈,CHCl3代表氯仿;
[0025] 将化合物I或II和苄溴以当量比1:1.1的比例溶解于乙腈和氯仿混合溶液中,乙腈和氯仿的比例为3:1;在室温或零度条件下搅拌12~48小时至反应完全,反应液减压旋蒸浓缩后,粗产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物,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比例为15:1,得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白色固体。
[0026] 进一步地,所述S2中,亲电试剂选择不饱和、不饱和酮、不饱和羧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0027] 进一步地,所述S1中,制备前体I的反应式如下:
[0028]
[0029] 进一步地,所述S3中,制备前体II的反应式如下:
[0030]
[0031] 式中,R1选自苄基、取代苄基、烯丙基、炔丙基中的任意一种;EWG为吸电子基团,选自醛羰基 酮羰基 酯基 硝基 磺酰基 氰基 中的任意一种,这些基团的选择更易制备得到前体II;X为卤素,包括:氯、溴、碘。
[0032] 进一步地,所述S2中,制备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的反应式如下:
[0033]
[0034] 式中,EWG为吸电子基团,选自醛羰基 酮羰基 酯基 硝基 磺酰基 氰基 中的任意一种;这些基团的选择能提高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对映选择
3
性,其中醛羰基和酮羰基的反应活性以及对映选择性最好;R 选自C1~C10的任何链状或环状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0035] 进一步地,所述S3中,制备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的反应式如下:
[0036]
[0037] 式中,R1选自苄基、取代苄基、烯丙基、炔丙基、C1~C10的任何链状或环状烷基中的3
任意一种;R选自C1~C10的任何链状或环状烷基中的任意一种;EWG为吸电子基团,选自醛羰基 酮羰基 酯基 硝基 磺酰基 氰基 中的任意一种;这些
基团的选择能提高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对映选择性,其中醛羰基和酮羰基的反应活性以及对映选择性最好。
[0038] 进一步地,所述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和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分别解得到手性氰基胺,所述手性氰基胺的结构式如下:
[0039]
[0040] 所述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经简单衍生化得到各种手性α‑氨基酸,同时产生的副产物芳基酮能回收作为起始原料重复利用。
[0041] 制备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方法整体流程为:首先,利用无毒、廉价易得的氨基乙腈盐酸盐作为起始氰源,通过廉价易得的芳基酮缩合形成手性氰基胺的前体I,然后在金鸡纳碱衍生的相转移催化剂催化的条件下,以各种廉价易得的不饱和醛、不饱和酮、不饱和羧酸酯等作为亲电试剂,然后通过氨基乙腈不对称催化α‑C‑H官能团化的策略,模块化制备高对映选择性的手性氰基胺衍生物(光学活性大于99%,产率为70%~90%),手性氰基胺衍生物在酸性条件下处理可得到多官能团化手性氰基胺,同时得到的副产物芳基酮可以回收重复利用。整体流程如下:
[0042]
[004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44] 本发明首次提出并实现了氨基乙腈催化不对称α‑C‑H官能团化的策略,通过单官能团化和双官能团化调控,模块化制备得到了不同构型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和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对小分子药物的筛选具有潜在的意义;与传统的strecker反应相比,本发明用无毒且廉价易得的氨基乙腈盐酸盐作为腈源,代替了传统的像剧毒的氰化钠、氰化钾以及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氢氰酸的氰基试剂,对人员以及环境非常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根据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6] 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 S1:以氨基乙腈盐酸盐和芳基酮为原料制备前体I,合成反应式如下:
[0048]
[0049] 式中,NH3H2O代表氨水,AcOH代表醋酸,MS代表分子筛,CH2Cl2代表二氯甲烷。
[0050]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氨基乙腈盐酸盐,然后加入适量的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溶解,在搅拌的同时慢慢加入适量的氨水,待搅拌5~10分钟后,加入硫酸镁除去多余的水,然后抽滤旋蒸除去溶剂得到油状氨基乙腈;将氨基乙腈加入到有干燥分子筛的二氯甲烷溶剂的烧瓶中,氮气保护,然后加入0.5倍当量的芳基酮和3倍当量的醋酸回流,反应24小时后,直接旋干溶剂低温条件下过硅胶柱纯化得到前体I(单官能团化前体),前体I为白色固体。
[0051] S2: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前体II的合成反应式如下:
[0052]
[0053] 式中,R1选自苄基、取代苄基、烯丙基、炔丙基、C1~C10的任何链状或环状烷基中的任意一种;EWG为吸电子基团,选自醛羰基 酮羰基 酯基 硝基 磺酰基 氰基 中的任意一种;KOH代表氢氧化钾,R.T.代表室温。
[0054] 前体I在0.5倍到2倍当量的氢氧化钾条件下,与1.2倍当量不饱和烯发生共轭加成(本实施例中采用1,4‑加成),或与苄基溴代物发生烷基化,制备得到相应的目标前体II(双官能团化前体),可以通过硅胶柱纯化,产率为40%~70%。
[0055] S3:前体I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通过共轭加成,生成单官能团化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前体II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通过共轭加成,生成双官能团化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
[0056] 当亲电试剂为β取代链状不饱和醛时,手性氰基胺衍生物(包括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和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的合成反应式如下:
[0057]
[0058] 式中,当化合物1中的R1为氢时,得到的产物3为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当化1 3
合物1中的R为除氢以外其它取代基时,得到的产物3为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R 选自C1~C10的任何链状或环状烷基中的任意一种;C1为相转移催化剂,KOH代表氢氧化钾,toluene代表甲苯,NaBH4代表还原剂氢化钠,TESCl代表三乙基氯硅烷,imidazole代表咪唑。
[0059] 在反应瓶中加入前体I(1.0eq)和催化剂C1(2mol%),然后加入甲苯(0.1M)作溶3
剂,最后加入β取代链状不饱和醛(1.2eq,当R为氢时,为4.0eq)置于‑20摄氏度的条件下搅拌5~10分钟,然后加入20%摩尔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于‑20℃下反应5~12小时;核磁监测待反应完全后(此时得到含醛基的手性氰基胺衍生物),用硅藻土抽滤,乙醚为洗脱剂,然后加入100微升左右的乙醇置于0℃下,加入1.5~2倍当量的硼氢化钠NaBH4还原剂,待反应完全后(大约一小时),硅藻土抽滤旋干溶剂加入适量的二氯甲烷作为溶剂,然后加入2倍当量的三乙基氯硅烷和2.3倍当量的咪唑,于室温条件下反应1小时,然后过硅胶柱纯化,最终得到油状目标产物2或3,即含羟基或羟基保护的手性氰基胺衍生物(对映选择性为90%~
96%,立体选择性大于20:1,产率为70%~85%)。
[0060] 优选的,得到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结构式举例如下:
[0061]
[0062] 得到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结构式举例如下:
[0063]
[0064] 当亲电试剂为环状不饱和酮时,由前体II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的合成反应式如下:
[0065]
[0066] 式中,C2代表催化剂。
[0067] 在反应瓶中加入原料1(1.0eq)、催化剂C2(2mol%)、甲苯(0.1M),于‑20℃的条件下搅拌5~10分钟,然后加入氢氧化钾(20mol%),待反应完全后(反应12~24小时),然后硅胶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10:1为洗脱剂,得到相应的目标产物4(即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为油状液体或浅黄色固体(对映选择性为91%~98%,立体选择性大于20:1,产率为70%~93%)。
[0068] 优选的,得到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结构式举例如下:
[0069]
[0070]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0071] 实施例1
[0072] 以氨基乙腈盐酸盐和芳基酮为原料制备前体I;由金鸡纳碱衍生得到辛可尼类相1 3
转移催化剂,其中Ar选择3,5‑二叔丁基‑4‑叔丁氧基,亲电试剂选用R为甲基的β取代链状不饱和醛。使用前体I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通过共轭加成,然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一锅法制备得到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2A,反应式如下:
[0073]
[0074] 制备得到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S,2S)‑2A的表征如下:
[0075] 性状:黄色固体。
[0076] 产率:26毫克,93%。
[0077] 光学纯度:90%ee,95:5dr。
[0078]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G‑3,CO2/IPA=90:10,35℃,2mL/min,λ280nm,
[0079] tmajor=2.54min,tminor=2.12min。
[0080] 1H NMR(500MHz,CDCl3)δ8.26(d,J=8.9Hz,2H),8.00(d,J=8.9Hz,2H),4.50(d,J=5.5Hz,1H),3.90‑3.81(m,1H),3.81‑3.72(m,1H),2.45(s,3H),2.38‑2.29(m,1H),1.94‑1.84(m,1H),1.77‑1.70(m,1H),1.70‑1.64(m,1H),1.27(d,J=6.8Hz,3H)。
[0081] 13C NMR(126MHz,CDCl3)δ169.0,149.1,144.9,128.0,123.6,117.6,60.3,56.6,35.8,35.4,16.9,16.1。
[0082] HRMS(ESI/[M+H]+):计算值C14H18N3O3 m/z 276.1343,检测值m/z 276.1345。
[0083] 对比例1
[0084] 相转移催化剂中,Ar1选自芳基或取代苯环;取代苯环上的取代基选自3,5‑二甲氧基‑4‑叔丁氧基、3,5‑二叔丁基‑4‑叔丁氧基、3,4,5‑三甲氧基‑4‑叔丁氧基、3,4,5‑三甲氧基‑4‑甲氧基、3,4,5‑三甲氧基‑4‑三异丙基硅氧基中的任意一种;芳基包括:苯基、萘、蒽、4
菲、芘;R选自苯基或取代苯基。本对比例对不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做了考察,部分催化剂(C1~C6)对照结果如表1所示,除了选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不同,其余条件与实施例
1相同。
[0085]
[0086]
[0087] 选用Ar1基团不同的相转移催化剂最终制备得到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2A1
的产率、非对映过量比(dr)和对映体过量(ee)如下表1所示,由表1可知,Ar基团为3,5‑二叔丁基‑4‑叔丁氧基苯的辛可宁类催化剂C1效果最好。
[0088] 表1
[0089]催化剂(C) C1 C3 C4 C5 C6 C7
产率(%) 93% 80% 85% 78% 70% 79%
非对映体过量比(dr) 95:5 91:9 92:8 95:5 86:14 90:10
对映体过量(ee) 90% 87% 87% 89% 80% 85%
[0090] 实施例2
[0091] 亲电试剂选用R3为正丙基的β取代链状不饱和醛,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前体I在实施例1相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通过共轭加成,然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一锅法制备得到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2B,反应式如下:
[0092]
[0093] 制备得到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S,2S)‑2B的表征如下:
[0094] 性状:黄色固体。
[0095] 产率:24.5毫克,81%。
[0096] 光学纯度:88%ee,95:5dr。
[0097]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G‑3,CO2/IPA=90:10,35℃,2mL/min,λ280nm,tmajor=2.54min,tminor=2.12min。
[0098] 1H NMR(600MHz,CDCl3)δ8.27(d,J=8.9Hz,2H),7.98(d,J=8.9Hz,2H),4.62(d,J=5.1Hz,1H),3.89‑3.80(m,1H),3.80‑3.72(m,1H),2.47(s,3H),2.25‑2.15(m,1H),2.02(t,J=5.2Hz,1H),1.98‑1.89(m,1H),1.89‑1.81(m,1H),1.77‑1.68(m,1H),1.56‑1.50(m,1H),1.50‑1.42(m,1H),1.42‑1.31(m,1H),0.96(t,J=7.3Hz,3H)。
[0099] 13C NMR(151MHz,CDCl3)δ169.6,149.1,144.9,128.0,123.7,118.0,60.5,54.8,40.2,33.4,32.9,20.2,17.0,14.2。
[0100] HRMS(ESI/[M+H]+):计算值C16H22N3O3 m/z 304.1656,检测值m/z 304.1660。
[0101] 实施例3
[0102] 亲电试剂选用R3为异丁基的β取代链状不饱和醛,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前体I在实施例1相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通过共轭加成,然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一锅法制备得到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2D,反应式如下:
[0103]
[0104] 制备得到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S,2S)‑2D的表征如下:
[0105] 性状:黄色固体。
[0106] 产率:25.6毫克,81%。
[0107] 光学纯度:90%ee,95:5dr。
[0108]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G‑3,35℃,CO2/IPA=85:15,2mL/min,λ254nm,
[0109] tmajor=2.13min,tminor=6.06min。
[0110] 1H NMR(500MHz,MeOD)δ8.29(d,J=8.9Hz,2H),8.10(d,J=8.9Hz,2H),4.89(d,J=4.6Hz,1H),3.79‑3.65(m,2H),2.47(s,3H),2.19‑2.09(m,1H),1.85‑1.77(m,2H),1.77‑1.69(m,1H),1.67‑1.57(m,1H),1.46‑1.32(m,1H),0.95(d,J=6.5Hz,3H),0.89(d,J=
6.5Hz,3H)。
[0111] 13C NMR(126MHz,MeOD)δ169.3,149.1,145.3,127.9,123.1,118.2,59.2,55.1,40.1,37.7,33.9,25.3,22.3,21.2,15.4。
[0112] HRMS(ESI/[M+H]+):计算值C17H24N3O3 m/z 318.1812,检测值m/z 318.1807。
[0113] 实施例4
[0114] 亲电试剂选用R3为苄基的β取代链状不饱和醛,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前体I在实施例1相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通过共轭加成,然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一锅法制备得到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2E,反应式如下:
[0115]
[0116] 制备得到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S,2S)‑2E的表征如下:
[0117] 性状:黄色固体。
[0118] 产率:22.5毫克,64%。
[0119] 光学纯度:88%ee,95:5dr。
[0120]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G‑3,35℃,CO2/IPA=85:15,2mL/min,λ254nm,
[0121] tmajor=4.02min,tminor=10.76min。
[0122] 1H NMR(600MHz,CDCl3)δ8.28(d,J=8.8Hz,2H),7.99(d,J=8.9Hz,2H),7.32‑7.27(m,2H),7.25‑7.19(m,1H),7.17‑7.10(m,2H),4.54(d,J=4.0Hz,1H),3.91‑3.84(m,1H),3.81‑3.71(m,1H),3.01(dd,J=13.9,7.5Hz,1H),2.84(dd,J=13.9,7.5Hz,1H),2.58‑2.50(m,1H),2.34(s,3H),2.01(q,J=6.1Hz,1H),1.90(dd,J=5.9,4.6Hz,1H)。
[0123] 13C NMR(126MHz,CDCl3)δ170.2,149.2,144.8,139.1,129.1,128.7,128.0,126.6,123.7,117.8,60.4,53.3,42.1,36.7,33.3,17.1。
[0124] HRMS(ESI/[M+H]+):计算值C20H22N3O3 m/z 352.1656,检测值m/z 352.1660。
[0125] 实施例5
[0126] 亲电试剂选用R3为5‑甲基‑2‑乙基四氢呋喃的β取代链状不饱和醛,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前体I在实施例1相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通过共轭加成,然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一锅法制备得到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2G,反应式如下:
[0127]
[0128] 制备得到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S,2S)‑2G的表征如下:
[0129] 性状:黄色固体。
[0130] 产率:21.4毫克,58%。
[0131] 光学纯度:86%ee,85:15dr。
[0132]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G‑3,35℃,CO2/IPA=85:15,2mL/min,λ254nm,tmajor=2.67min,tminor=3.59min。
[0133] 1H NMR(500MHz,CDCl3)δ8.25(d,J=8.9Hz,2H),7.91(d,J=8.9Hz,2H),7.40‑7.27(m,5H),4.77(d,J=5.2Hz,1H),4.58(d,J=11.8Hz,1H),4.46(d,J=11.8Hz,1H),3.84‑3.69(m,3H),3.62(dd,J=9.5,6.5Hz,1H),2.60‑2.50(m,1H),2.43(s,3H),2.27(t,J=
5.6Hz,1H),2.06‑1.88(m,2H)。
[0134] 13C NMR(126MHz,CDCl3)δ170.3,149.1,144.8,137.6,128.5,128.0,128.0,127.9,123.6,117.8,73.5,69.3,60.4,51.8,40.9,31.5,17.1。
[0135] HRMS(ESI/[M+H]+):计算值C20H24N3O4 m/z 370.1761,检测值m/z 370.1758。
[0136] 实施例6
[0137] 以氨基乙腈盐酸盐和芳基酮为原料制备前体I,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1 2
体II,R基团为2‑萘苄基;亲电试剂选用R为甲基的β取代链状不饱和醛。使用前体II在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巴豆醛通过共轭加成,然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和三乙基氯硅烷(TESCl)反应一锅法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3Aa,反应式如下:
[0138]
[0139] 制备得到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R,2S)‑3Aa的表征如下:
[0140] 性状:无色油状物。
[0141] 产率:41.8毫克,79%。
[0142] 光学纯度:93%ee,95:5dr。
[0143]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C‑3,Hexane/IPA=95/5,25℃,1.0mL/min,λ=254nm,tmajor=2.39min,tminor=3.65min。
[0144] 1H NMR(500MHz,CDCl3)8.20(d,J=8.9Hz,2H),7.84‑7.76(m,3H),7.73(d,J=8.4Hz,1H),7.70‑7.66(m,1H),7.65‑7.61(m,1H),7.49‑7.42(m,2H),7.33(dd,J=8.4,
1.7Hz,1H),3.78(ddd,J=10.1,7.1,4.4Hz,1H),3.71(ddd,J=10.2,8.5,5.9Hz,1H),3.50(d,J=13.3Hz,1H),3.22(d,J=13.4Hz,1H),2.42(dtd,J=13.4,6.7,2.6Hz,1H),1.98(dddd,J=13.3,9.3,7.4,2.5Hz,1H),1.80(s,3H),1.62‑1.49(m,2H),1.32(d,J=6.8Hz,
3H),0.95(t,J=8.0Hz,9H),0.60(q,J=7.9Hz,6H)。
[0145] 13C NMR(126MHz,CDCl3)δ165.7,148.6,146.7,133.1,132.5,132.4,130.0,128.7,127.8,127.6,127.6,126.2,126.1,123.4,120.8,66.7,60.6,43.6,41.1,35.3,17.2,14.5,
6.8,4.4。
[0146] HRMS(ESI/[M+H]+):计算值C31H40N3O3Si m/z 530.2839,检测值m/z 530.2844。
[0147] 实施例7
[0148] 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R1基团为苄基,其余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使用前体II在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巴豆醛通过共轭加成,然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和三乙基氯硅烷反应一锅法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3Ba,反应式如下:
[0149]
[0150] 制备得到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R,2S)‑3Ba的表征如下:
[0151] 性状:无色油状物。
[0152] 产率:37.9毫克,79%。
[0153] 光学纯度:95%ee,96:4dr。
[0154]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C‑3,Hexane/IPA=95/5,25℃,1.0mL/min,λ=254nm,tmajor=1.09min,tminor=1.56min。
[0155] 1H NMR(500MHz,CDCl3)δ8.21(d,J=8.9Hz,2H),7.84(d,J=8.9Hz,2H),7.31‑7.22(m,3H),7.19(dd,J=7.6,1.9Hz,2H),3.77(ddd,J=10.1,7.2,4.5Hz,1H),3.69(ddd,J=10.1,8.5,5.9Hz,1H),3.35(d,J=13.3Hz,1H),3.03(d,J=13.4Hz,1H),2.38(ddt,J=
11.1,7.0,3.5Hz,1H),1.99‑1.90(m,1H),1.88(s,3H),1.53(dddd,J=13.2,10.4,5.9,
4.4Hz,1H),1.28(d,J=6.8Hz,3H),0.95(t,J=8.0Hz,9H),0.60(q,J=8.0Hz,6H)。
[0156] 13C NMR(126MHz,CDCl3)δ165.5,148.6,146.7,134.9,130.9,128.3,127.6,127.5,123.4,120.8,66.7,60.6,43.4,41.1,35.3,16.9,14.5,6.8,4.4。
[0157] HRMS(ESI/[M+H]+):计算值C27H38N3O3Si m/z 480.2682,检测值480.2682。
[0158] 实施例8
[0159] 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R1基团为2‑氟‑苄基,其余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使用前体II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巴豆醛通过共轭加成,然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和三乙基氯硅烷反应一锅法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3Ca,反应式如下:
[0160]
[0161] 制备得到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R,2S)‑3Ca的表征如下:
[0162] 性状:无色油状物。
[0163] 产率:39.8毫克,80%。
[0164] 光学纯度:90%ee,96:4dr。
[0165]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C‑3,Hexane/IPA=95/5,25℃,1.0mL/min,λ=254nm,tmajor=6.32min,tminor=4.26min。
[0166] 1H NMR(600MHz,CDCl3)δ8.21(dd,J=8.7,1.2Hz,2H),7.86(dd,J=8.7,1.2Hz,2H),7.34‑7.29(m,1H),7.27‑7.22(m,1H),7.06(t,J=7.4Hz,1H),7.00‑6.91(m,1H),3.76(ddd,J=11.1,7.1,4.5Hz,1H),3.69(td,J=9.3,6.2Hz,1H),3.38(d,J=13.6Hz,1H),3.24(d,J=13.6Hz,1H),2.41(tdd,J=9.5,8.0,6.8,4.3Hz,1H),2.11(s,3H),2.01‑1.90(m,
1H),1.58‑1.48(m,1H),1.29(d,J=6.8Hz,3H),0.94(td,J=7.9,1.1Hz,9H),0.58(qd,J=
7.9,1.1Hz,6H)。
[0167] 13C NMR(151MHz,CDCl3)δ165.3,162.3,160.6,148.7,146.6,132.8,132.7,129.5,129.5,127.7,124.0,124.0,123.3,122.2,122.1,120.7,115.5,115.4,65.9,60.6,40.7,
19
35.7,35.1,17.1,14.5,6.8,4.4;F NMR(565MHz,CDCl3)δ‑78.87,‑117.08。
[0168] HRMS m/z(ESI/[M+H]+):计算值C27H37FN3O3Si m/z 498.2588,检测值498.2597。
[0169] 实施例9
[0170] 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R1基团为3‑苯基烯丙基,其余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使用前体II在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巴豆醛通过共轭加成,然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和三乙基氯硅烷反应一锅法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3Ga,反应式如下:
[0171]
[0172] 制备得到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R,2S)‑3Ga的表征如下:
[0173] 性状:无色油状物。
[0174] 产率:39.4毫克,78%。
[0175] 光学纯度:91%ee,94:6dr。
[0176]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C‑3,Hexane/IPA=95/5,25℃,1.0mL/min,λ=254nm,tmajor=3.68min,tminor=4.35min。
[0177] 1H NMR(600MHz,CDCl3)δ8.22(dd,J=8.8,1.3Hz,2H),7.93(dd,J=8.8,1.3Hz,2H),7.37‑7.26(m,4H),7.27‑7.19(m,1H),6.53‑6.48(m,1H),6.23‑6.13(m,1H),3.77(ddd,J=11.1,7.0,4.4Hz,1H),3.68(td,J=9.3,5.9Hz,1H),2.90(dd,J=13.9,6.9Hz,1H),2.81(dd,J=14.0,8.0Hz,1H),2.64(s,3H),2.36(ddt,J=13.8,9.9,5.0Hz,1H),2.04‑1.90(m,
1H),1.58‑1.46(m,1H),1.19(d,J=6.7Hz,3H),0.94(td,J=8.0,1.2Hz,9H),0.58(qd,J=
8.0,1.2Hz,6H)。
[0178] 13C NMR(151MHz,CDCl3)δ165.2,148.8,146.5,136.6,135.3,128.6,127.8,127.7,126.2,123.4,122.3,121.0,65.1,60.5,40.7,39.1,34.6,18.2,14.4,6.8,4.4。
[0179] HRMS m/z(ESI/[M+H]+):计算值C29H40N3O3Si m/z 506.2839,检测值506.2845。
[0180] 实施例10
[0181] 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R1基团为3,3‑二甲基烯丙基,其余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使用前体II在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巴豆醛通过共轭加成,然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和三乙基氯硅烷反应一锅法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3Ha,反应式如下:
[0182]
[0183] 制备得到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R,2S)‑3Ha的表征如下:
[0184] 性状:无色油状物。
[0185] 产率:24.5毫克,75%。
[0186] 光学纯度:91%ee,98:2dr。
[0187]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G‑3,Hexane/IPA=97/3,25℃,1.0mL/min,λ=254nm,tmajor=5.95min,tminor=6.43min。
[0188] 1H NMR(500MHz,CDCl3)δ8.23(d,J=9.0Hz,2H),7.94(d,J=8.9Hz,2H),5.21(dddd,J=8.6,7.2,2.9,1.5Hz,1H),3.76(ddd,J=10.2,7.3,4.4Hz,1H),3.67(ddd,J=10.2,8.5,6.0Hz,1H),2.73‑2.66(m,2H),2.65(s,3H),2.31(dtt,J=13.5,6.8,3.4Hz,1H),
1.91(dtd,J=13.3,7.7,2.6Hz,1H),1.72(d,J=1.4Hz,3H),1.60(d,J=1.4Hz,3H),1.50(dddd,J=13.3,10.4,6.0,4.4Hz,1H),1.15(d,J=6.7Hz,3H),0.95(t,J=7.9Hz,9H),0.59(q,J=7.9Hz,6H)。
[0189] 13C NMR(126MHz,CDCl3)δ164.5,148.7,146.6,137.0,127.7,123.4,121.3,116.9,65.1,60.7,39.1,35.7,34.6,26.0,18.2,18.0,14.5,6.8,4.4。
[0190] HRMS m/z(ESI/[M+H]+):计算值C19H24N3O2 m/z 326.1869,检测值326.1868。
[0191] 实施例11
[0192] 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R1基团为炔丙基,其余条件与实施例6相同。使用前体II在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通过共轭加成,然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一锅法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2Ja,反应式如下:
[0193]
[0194] 制备得到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R,2S)‑2Ja的表征如下:
[0195] 性状:无色油状物。
[0196] 产率:21.7毫克,69%。
[0197] 光学纯度:93%ee,96:4dr。
[0198]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A‑3,CO2/MeOH=95/5,35℃,2.0mL/min,λ=254
[0199] nm,tmajor=29.86min,tminor=32.11min。
[0200] 1H NMR(600MHz,CDCl3)δ8.25(d,J=8.9Hz,2H),7.94(d,J=8.9Hz,2H),3.79(ddd,J=10.7,6.1,3.2Hz,1H),3.69(ddt,J=11.0,8.0,5.7Hz,1H),2.96‑2.81(m,2H),2.75(s,3H),2.61‑2.53(m,1H),2.17(t,J=2.7Hz,1H),1.93(dddd,J=14.3,8.2,6.4,3.4Hz,1H),
1.88‑1.80(m,1H),1.70‑1.58(m,1H),1.21(d,J=6.9Hz,3H)。
[0201] 13C NMR(151MHz,CDCl3)δ167.5,148.9,146.2,127.9,123.6,120.0,72.9,63.5,60.3,39.4,34.3,28.0,18.5,14.6。
[0202] HRMS m/z(ESI/[M+H]+):计算值C17H20N3O3 m/z 314.1505,检测值m/z 314.1508。
[0203] 实施例12
[0204] 以氨基乙腈盐酸盐和芳基酮为原料制备前体I,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1 1
体II,R基团为苄基;由金鸡纳碱衍生得到辛可尼类相转移催化剂,其中催化剂Ar选择3,5‑二叔丁基‑4‑叔丁氧基苯。使用前体II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环戊烯酮通过共轭加成,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4A,反应式如下:
[0205]
[0206] 制备得到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S,2S)‑4a的表征如下:
[0207] 性状:无色油状物。
[0208] 产率:30.1毫克,80%。
[0209] 光学纯度:98%ee,96:4dr。
[0210]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G‑3,CO2/MeOH=90/10,35℃,2.0mL/min,λ=254
[0211] nm,tmajor=5.37min,tminor=10.72min。
[0212] 1H NMR(500MHz,CDCl3)δ8.24(d,J=8.8Hz,2H),7.84(d,J=8.9Hz,2H),7.36‑7.28(m,3H),7.25‑7.18(m,2H),3.23(d,J=13.5Hz,1H),3.12(d,J=13.6Hz,1H),2.96(tdd,J=10.9,7.5,5.8Hz,1H),2.58(dd,J=18.2,7.8Hz,1H),2.48(dd,J=16.5,8.6Hz,1H),2.37(ddd,J=18.1,11.3,1.5Hz,1H),2.32‑2.18(m,2H),2.19‑2.08(m,1H),1.99(s,3H)。
[0213] 13C NMR(126MHz,CDCl3)δ215.9,167.4,148.8,146.3,133.9,130.6,128.7,127.9,127.6,123.6,120.2,64.8,47.6,43.8,40.7,38.2,24.5,17.5。
[0214] HRMS m/z(ESI/[M+H]+):计算值C22H22N3O3 m/z 376.1661,检测值m/z 376.1663。
[0215] 对比例2
[0216] 相转移催化剂中,Ar1选自芳基或取代苯环;取代苯环上的取代基选自3,5‑二甲氧基‑4‑叔丁氧基、3,5‑二叔丁基‑4‑叔丁氧基、3,4,5‑三甲氧基‑4‑叔丁氧基、3,4,5‑三甲氧基‑4‑甲氧基、3,4,5‑三甲氧基‑4‑三异丙基硅氧基中的任意一种;芳基包括:苯基、萘、蒽、4
菲、芘;R选自苯基或取代苯基。本对比例对不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做了考察,部分催化剂(C1~C7)对照结果如表2所示,除了选用的相转移催化剂不同,其余条件与实施例
12相同。
[0217]
[0218] 选用Ar1基团不同的相转移催化剂最终制备得到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4a4 1
的产率、非对映过量比(dr)和对映体过量(ee)如下表2所示,由表2可知,R选择苯基;Ar 基团为3,5‑二叔丁基‑4‑叔丁氧基苯的辛可尼丁类催化剂C2效果最好。
[0219] 表2
[0220] 催化剂(C) C1 C2 C3 C5 C6 C7产率(%) 75% 80% 65% 52% 60% 68%
非对映体过量比(dr) 90:10 96:4 85:15 90:10 70:30 80:20
对映体过量(ee) 94% 98% 95% 92% 60% 75%
[0221] 实施例13
[0222] 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R1基团为2‑萘苄基,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2相同。使用前体II在与实施例12完全相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环戊烯酮通过共轭加成,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4b,反应式如下:
[0223]
[0224] 制备得到的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S,2S)‑4b的表征如下:
[0225] 性状:白色固体。
[0226] 产率:36.2毫克,85%。
[0227] 光学纯度:97%ee,96:4dr。
[0228]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G‑3,CO2/MeOH=90/10,35℃,2.0mL/min,λ=254
[0229] nm,tmajor=11.85min,tminor=25.56min。
[0230] 1H NMR(500MHz,CDCl3)δ8.25(d,J=8.5Hz,2H),7.88‑7.83(m,1H),7.82‑7.75(m,3H),7.75‑7.71(m,1H),7.68(s,1H),7.55‑7.46(m,2H),7.36(d,J=8.4Hz,1H),3.40(d,J=
13.6Hz,1H),3.30(d,J=13.5Hz,1H),3.00(ddd,J=14.1,10.9,6.7Hz,1H),2.62(dd,J=
18.1,7.7Hz,1H),2.56‑2.46(m,1H),2.47‑2.37(m,1H),2.31(dt,J=18.0,9.0Hz,2H),
2.23‑2.11(m,1H),1.94(s,3H)。
[0231] 13C NMR(126MHz,CDCl3)δ215.9,167.6,148.9,146.3,133.2,132.6,131.3,129.8,128.3,128.2,127.7,127.6,126.6,126.4,123.6,120.3,64.9,47.6,44.0,40.7,38.2,
24.5,17.8。
[0232] HRMS m/z(ESI/[M+H]+):计算值C26H24N3O3 m/z 426.1818,检测值m/z 426.1823。
[0233] 实施例14
[0234] 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R1基团为2,6‑二甲基苄基,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2相同。使用前体II在与实施例12完全相同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环戊烯酮通过共轭加成,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4c,反应式如下:
[0235]
[0236] 制备得到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S,2S)‑4c的表征如下:
[0237] 性状:白色固体。
[0238] 产率:31.5毫克,78%。
[0239] 光学纯度:98%ee,95:5dr。
[0240]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D‑3,CO2/MeOH=95/5,35℃,2.0mL/min,λ=254
[0241] nm,tmajor=6.92min,tminor=7.68min。
[0242] 1H NMR(500MHz,CDCl3)δ8.22(d,J=8.4Hz,2H),7.79(d,J=8.5Hz,2H),7.10(t,J=7.5Hz,1H),6.97‑6.87(m,2H),3.56(d,J=14.4Hz,1H),3.24(d,J=14.4Hz,1H),3.13(tt,J=11.2,6.6Hz,1H),2.68(dd,J=18.0,7.7Hz,1H),2.60‑2.49(m,1H),2.49‑2.20(m,7H),2.14(q,J=10.1Hz,2H),1.70(s,3H),1.59(s,1H)。
[0243] 13C NMR(126MHz,CDCl3)δ215.8,167.2,148.9,146.0,138.4,131.5,128.8,127.9,127.6,123.5,121.0,64.2,50.3,40.7,38.3,37.5,24.7,21.0,17.1。
[0244] HRMS m/z(ESI+):计算值C24H26N3O3(ESI/[M+H]+)m/z 404.1974,检测值m/z404.1978。
[0245] 实施例15
[0246] 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R1基团为3,5‑二叔丁基苄基,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2相同。使用前体II在与实施例12完全相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环戊烯酮通过共轭加成,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4d,反应式如下:
[0247]
[0248] 制备得到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S,2S)‑4d的表征如下:
[0249] 性状:白色固体。
[0250] 产率:40.5毫克,83%。
[0251] 光学纯度:98%ee,93:7dr。
[0252]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C‑3,CO2/MeOH=95/5,35℃,2.0mL/min,λ=254
[0253] nm,tmajor=8.12min,tminor=10.58min。
[0254] 1H NMR(500MHz,CDCl3)δ8.23(d,J=8.8Hz,2H),7.88(d,J=8.9Hz,2H),7.34(s,1H),7.04(d,J=1.8Hz,2H),3.25(d,J=13.4Hz,1H),3.08(d,J=13.4Hz,1H),3.02‑2.92(m,1H),2.60(dd,J=18.1,7.7Hz,1H),2.54‑2.45(m,1H),2.39(ddd,J=18.1,11.4,1.5Hz,
1H),2.30(qd,J=9.2,4.6Hz,2H),2.15(dt,J=16.2,6.1Hz,1H),1.83(s,3H),1.21(s,
18H)。
[0255] 13C NMR(126MHz,CDCl3)δ216.0,166.6,151.3,148.8,146.0,132.9,127.7,125.0,123.5,121.5,120.4,65.1,48.3,44.4,40.8,38.3,34.7,31.3,24.6,16.9。
[0256] HRMS m/z(ESI/[M+H]+):计算值C30H38N3O3 m/z 488.2913,检测值m/z 488.2917。
[0257] 实施例16
[0258] 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R1基团为3,5‑二甲基苄基,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2相同。使用前体II在与实施例12完全相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环戊烯酮通过共轭加成,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4e,反应式如下:
[0259]
[0260] 制备得到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S,2S)‑4e的表征如下:
[0261] 性状:白色固体。
[0262] 产率:30.7毫克,76%。
[0263] 光学纯度:96%ee,95:5dr。
[0264]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D‑3,CO2/MeOH=95/5,35℃,2.0mL/min,λ=254
[0265] nm,tmajor=5.10min,tminor=10.20min。
[0266] 1H NMR(500MHz,CDCl3)δ8.25(d,J=8.9Hz,2H),7.83(d,J=8.6Hz,2H),6.95(s,1H),6.82(s,2H),3.14(d,J=13.5Hz,1H),3.03(d,J=13.4Hz,1H),2.94(tt,J=11.0,
6.5Hz,1H),2.57(dd,J=18.2,7.7Hz,1H),2.48(dd,J=16.4,8.8Hz,1H),2.43‑2.34(m,
1H),2.35‑2.27(m,2H),2.24(s,6H),2.19‑2.08(m,1H),2.03(s,3H)。
[0267] 13C NMR(126MHz,CDCl3)δ216.1,167.5,148.8,146.5,138.2,133.6,129.4,128.5,127.6,123.6,123.5,120.3,64.8,47.5,43.6,40.8,38.2,24.5,21.1,17.7。
[0268] HRMS m/z(ESI/[M+H]+):计算值C24H26N3O3 m/z 404.1974,检测值404.1973。
[0269] 实施例17
[0270] 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R1基团为烯丙基,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2相同。使用前体II在与实施例12完全相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环戊烯酮通过共轭加成,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4g,反应式如下:
[0271]
[0272] 制备得到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S,2S)‑4g的表征如下:
[0273] 性状:无色油状物。
[0274] 产率:29.7毫克,91%。
[0275] 光学纯度:97%ee,95:5dr。
[0276]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G‑3,CO2/MeOH=95/5,35℃,2.0mL/min,λ=254
[0277] nm,tmajor=10.29min,tminor=18.59min。
[0278] 1H NMR(500MHz,CDCl3)δ8.24(d,J=8.6Hz,2H),7.92(d,J=8.7Hz,2H),5.88(ddt,J=17.2,10.0,7.4Hz,1H),5.48‑5.10(m,2H),2.98‑2.87(m,1H),2.69(s,3H),2.68‑2.65(m,2H),2.56‑2.41(m,2H),2.36‑2.17(m,3H),2.16‑2.01(m,1H)。
[0279] 13C NMR(126MHz,CDCl3)δ216.1,167.2,148.9,145.9,130.3,127.7,123.6,121.2,120.1,62.3,45.7,41.4,40.5,38.2,23.7,18.6。
[0280] HRMS m/z(ESI/[M+H]+):计算值C18H20N3O3 m/z 326.1505,检测值326.1510。
[0281] 实施例18
[0282] 前体I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前体II,R1基团为炔丙基,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2相同。使用前体II在与实施例12完全相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亲电试剂环戊烯酮通过共轭加成,制备得到手性季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4j,反应式如下:
[0283]
[0284] 制备得到的手性叔碳中心氰基胺衍生物(1S,2S)‑4j的表征如下:
[0285] 性状:无色油状物。
[0286] 产率:27.0毫克,87%。
[0287] 光学纯度:98%ee,96:4dr。
[0288] HPLC分析条件:Daicel Chiralpak IG‑3,CO2/MeOH=95/5,35℃,2.0mL/min,λ=254
[0289] nm,tmajor=4.29min,tminor=6.96min。
[0290] 1H NMR(500MHz,CDCl3)δ8.25(d,J=8.6Hz,2H),7.93(d,J=8.6Hz,2H),3.18(qd,J=10.7,6.5Hz,1H),2.91‑2.77(m,2H),2.74(s,3H),2.56(dd,J=18.1,7.8Hz,1H),2.47(dd,J=17.1,8.6Hz,1H),2.41‑2.19(m,4H),2.16‑1.99(m,1H)。
[0291] 13C NMR(126MHz,CDCl3)δ215.7,168.7,149.1,145.6,127.9,123.6,119.4,76.5,73.4,61.2,45.9,40.4,38.2,27.7,23.6,18.7。
[0292] HRMS m/z(ESI/[M+H]+):计算值C17H16N3O3 m/z 310.1192,检测值310.1190。
[0293] 本发明利用廉价商业可得的氨基乙腈盐酸盐代替传统的strecker反应不可避免的剧毒氰化钾或氢氰酸作为氰基源,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快速构建高对映选择性以及高立体选择性的多功能未见报道的手性氰基胺衍生物,从而进一步便捷地克级乃至公斤级制备各种普通手段难以获取的手性氨基酸新骨架,同时,最终水解所得的副产物芳基酮可以进一步作为原料回收利用,具有很高的原子经济性。
[0294]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