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起重机的悬臂系统以及移动起重机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 当前状态 授权
申请号 CN201680000700.8 申请日 2016-02-05
公开(公告)号 CN106103333A 公开(公告)日 2016-11-09
申请人 利勃海尔爱茵根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汉斯-迪特尔·维利姆; 约阿希姆·亨克尔; 诺贝特·洛伊策; 第一发明人 汉斯-迪特尔·维利姆
权利人 利勃海尔爱茵根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利勃海尔爱茵根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德国爱茵根汉斯利勃海尔大街1号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
主IPC国际分类 B66C23/687 所有IPC国际分类 B66C23/687B66C23/70
专利引用数量 4 专利被引用数量 3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14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专利代理人 程钢; 卜劲鸿;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 起重机 、尤其是移动起重机的悬臂系统,其具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主悬臂和至少一个可借助 螺栓 固定在主悬臂的伸缩管孔眼上的尖状悬臂(Spitzenauslger),其中容纳着该尖状悬臂的伸缩管孔眼在驶入状态下能够借助螺栓与至少一个环绕式伸缩管孔眼(Telekopschuss)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起重机、尤其是移动起重机的悬臂系统,其具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主悬臂和至少一个可借助螺栓固定在主悬臂的伸缩管孔眼上的尖状悬臂,其特征在于,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在驶入状态下能够借助螺栓与至少一个环绕式伸缩管孔眼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系统,其特征在于,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在端侧具有轮缘,其能够借助螺栓与所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的端侧的轮缘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系统,其特征在于,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具有滚轮顶部,其能够借助螺栓与所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的端侧的轮缘固定。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悬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孔眼借助一个或多个支承元件交错地支承着,所述螺栓尤其在轮缘区域中设置有竖直间隙,以确保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的通过所述支承元件传递到借助螺栓固定的所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臂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双向的竖直间隙,尤其所述螺栓在原始位置中设置在螺栓容纳部的中心,以便实现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其中所述竖直间隙的尺寸优选设置为能够平衡所述支承元件的磨损。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悬臂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上和/或在所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上设置有机械加工的挡,以便能够在缩入时实现螺栓的简单定向。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悬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器通过上方皮带或下方皮带上的至少两个螺栓构成,或者通过上方皮带或下方皮带上的至少各两个螺栓构成。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悬臂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方皮带或下方皮带上设置有两个螺栓,并且在未借助螺栓固定的皮带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挡块面。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悬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器的至少一个螺栓横向于所述摆动面进行延伸。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悬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器的至少一个螺栓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摆动面进行延伸。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悬臂系统,其特征在于,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在驶入状态下能够借助螺栓与直接相邻的所述伸缩管孔眼固定。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悬臂系统,其特征在于,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在驶入状态下能够借助螺栓与至少一个包围着直接相邻的所述伸缩管孔眼的伸缩管孔眼固定。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悬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状悬臂是摆动尖部或固定的尖部,尤其以桁架式悬臂的形式构成。
14.一种起重机、尤其是移动起重机,其具有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悬臂系统。

说明书全文

用于移动起重机的悬臂系统以及移动起重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尤其是移动起重机的悬臂系统,其具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主悬臂和至少一个可借助螺栓固定在主悬臂的伸缩管孔眼上的尖状悬臂。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需要非常高的行程高度和卸载高度,其超过了常规伸缩式起重机的有效范围。由于使用位置上的可能的干扰边缘,尖状悬臂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在伸缩式悬臂上,以便能够达到非常长的长度,该长度能够远远超过主悬臂的长度。这种尖状悬臂能够由摆动尖部或固定的尖部构成。
[0003] 悬臂系统(包含尖状悬臂在内)的最大可能的负荷通常受容纳着尖状悬臂的伸缩管孔眼的型材限制。尖状悬臂通常安装在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上。尖状悬臂在此如弯曲棒状物一样作用在主悬臂中的最弱环节上,伸缩管孔眼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最小的横截面。对于最小的伸缩式型材来说最大的负荷尤其出现在借助尖状悬臂进行运转时,并且既在卸载量较大时出现,也在所述尖状悬臂定向时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案(如增加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的片材厚度、在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的上罩或下罩中设置对接薄板以及在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上的隆起或衬里)都无法达到期望的效果。
[0004] 由DE2020280022U1已知一种变形方案,其中尖状悬臂不是铰接在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上,而是铰接在具有第二大横截面的伸缩管孔眼上。但通过此变形方案,会影响伸缩式悬臂的最大长度。
[0005] DE1020070655289B4阐述了又长又重的尖状悬臂是如何竖起的,该尖状悬臂安装在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上。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的横截面在此不能将尖状悬臂施加的传递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中。

发明内容

[0006]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将尖状悬臂连接到可伸缩的主悬臂上,以便优化尖状悬臂和主悬臂之间的力传递,并因此达到更高的承载能力。
[0007] 此目的通过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悬臂系统得以实现,其由至少一个可伸缩的主悬臂和至少一个可借助螺栓固定在主悬臂的伸缩管孔眼上的尖状悬臂构成。所述悬臂系统的有利的构造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
[0008] 根据本发明,所述尖状悬臂借助螺栓固定在所述主悬臂的至少一个伸缩管孔眼上,理想状态下是固定在主悬臂的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上。
[0009] 为了更好地使力从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传递到所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中,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在驶入状态下能够借助螺栓与这些环绕式伸缩管孔眼中的至少一个固定。通过处于驶入状态中的螺栓连接器,从尖状悬臂引导到伸缩管孔眼上的力能够最佳地传递到这些环绕式伸缩管孔眼中的至少一个中。因此提高了尖状悬臂的连接刚性。此外,还减少了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的负荷。因此能够降低尖状悬臂上的负荷。
[0010] 如果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在安装尖状悬臂时不伸出并且同时借助螺栓与环绕式伸缩管孔眼固定,则能够传递更高的力。一部分负荷通过外部伸缩管孔眼的更大横截面进行传递。
[0011] 还存在的可能性是,在所述至少两个伸缩管孔眼之间的螺栓连接器在驶入状态下只用于尖状悬臂的安装过程。尤其如果需要高的负荷,则容纳着尖状悬臂的伸缩管孔眼通常也在起重机运行时在驶入状态下借助螺栓与所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固定。在负荷较小时,该伸缩式悬臂能够完全伸出,以便能够充分利用最大的伸缩长度。
[0012] 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优选在端侧具有轮缘,其能够借助螺栓与所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的端侧的所述轮缘固定。通过螺栓拉动装置,优选能够建立或松开两个伸缩管孔眼的轮缘之间的直接连接。备选地或附加的是,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在端侧具有滚轮顶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滚轮顶部能够借助螺栓与所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的轮缘固定。
[0013] 相邻的伸缩管孔眼通常借助一个或多个支承元件交错地支承着,它们通常用来实现伸缩管孔眼之间的力传递。这些支承元件优选设置在这些伸缩管孔眼的轮缘区域中。这两个伸缩管孔眼之间的螺栓连接现在这样构成,即既已知的支承位置以支承元件的形式传递力,这两个伸缩管孔眼之间的按本发明的所述螺栓连接器也能够传递力。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螺栓连接器用来沿所述主悬臂的方向来传递力。为此有利的是,形成的螺栓在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和所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之间具有竖直间隙,因此确保通过支承元件进行力传递。竖直间隙是指,在所述主悬臂处于平位置时处于竖直方向的螺栓间隙。
[0014] 所述间隙在调节支承位置时设定尺寸,例如由DE29613042U1已知的一样,在此完全参照其公开内容。所述竖直间隙通过螺栓容纳部的相应调节来实现,例如通过长孔状的螺栓容纳部实现。尤其规定,竖直间隙能够从原始位置沿双向方向、即朝下或朝下延伸。为此,所述螺栓在原始位置中优选定位在螺栓容纳部的中心,以便能够沿两个位置运动。整个竖直间隙优选这样设定尺寸,从而能够平衡所述支承元件的磨损。
[0015] 为了能够插入螺栓,优选能够设置以机械方式加工的挡。以机械方式加工的所述挡块能够构成为突出的元件,例如是从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的滚轮顶部或轮缘上突出来的销子,其沿所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的方向进行定向。当然也能够将所述档块设置在所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上,尤其设置在其轮缘上。在缩入时,所述伸缩式汽缸驶向所述挡块。在此状态下,该螺栓为了实现连接能够插入所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的轮缘和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顶部的滚轮顶部或轮缘之间。
[0016] 所述伸缩管孔眼之间的螺栓连接器能够借助四点螺栓连接器实现,其中分别为上方皮带和下方皮带设置有两个螺栓。同样还可考虑的是,一部分螺栓通过简单的挡块面代替。尤其适合的结构是,在上方皮带上具有两个螺栓且在下方皮带上具有挡块面,或者在下方皮带上具有螺栓且在上方皮带上具有相应的挡块面。
[0017] 所述螺栓连接器的方向能够调节。水平的螺栓方向(即横向于摆动面)亦或垂直的螺栓方向(即平行于摆动面)是合适的。
[0018] 在理想状态下,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优选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在驶入状态下能够借助螺栓与直接相邻的所述伸缩管孔眼固定。同样还可考虑的是,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不与直接相邻的所述伸缩管孔眼相连,而是与所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相连。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既能够借助螺栓与直接相邻的伸缩管孔眼固定,也能够与至少另一个环绕式伸缩管孔眼固定。如果容纳着所述尖状悬臂的所述伸缩管孔眼借助螺栓与另一包围着相邻伸缩管孔眼的伸缩管孔眼固定,则位于它们之间的伸缩管孔眼不能再伸缩。因此这些连接面的间距应适当地进行选择。
[0019] 所述尖状悬臂能够以摆动尖部亦或以固定尖部的形式构成。尖状悬臂优选构成为桁架式悬臂。
[0020] 所述螺栓形式能够设计成圆周形或有的。
[0021] 除了按本发明的悬臂系统以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起重机、尤其是移动起重机,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悬臂系统。因此所述起重机的特征在于这些与按本发明的悬臂系统一样的优点和特征,因此在此不再重复描述。附图说明
[0022] 下面借助多个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进行详细阐述。其中:
[0023] 图1:在侧视和俯视图中示出了按本发明的悬臂系统;
[0024] 图2:在横截视图中示出了沿着图1的剖开线A-A的主悬臂;
[0025] 图3:在细节图X中示出了正中心和包围着该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之间的按本发明的连接位置;
[0026] 图4:在细节图中示出了按图3的标出的连接位置B;
[0027] 图5:示出了图4的结构,其具有松开的螺栓;
[0028] 图6:在横截视图中示出了沿着图4的剖开线C-C的螺栓;
[0029] 图7:在细节图中示出了在图6中标出的螺栓Z;
[0030] 图8:示出了图6的视图,其具有松开的螺栓;
[0031] 图9:示出了图7的细节图,其具有松开的螺栓;
[0032] 图10:示出了按本发明的悬臂系统的备选实施方案;
[0033] 图11:示出了按本发明的悬臂系统的第三实施方案;
[0034] 图12:示出了按本发明的悬臂系统的第四实施方案;以及
[0035] 图13:在两个视图中示出了用于按本发明的螺栓位置的螺栓几何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图1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中示出了按本发明的悬臂系统。所述悬臂系统由可伸缩的主悬臂10以及借助螺栓固定在其上的尖状悬臂构成,所述尖状悬臂的形式是可摆动的桁架式尖部20。该伸缩式悬臂10由总共七个伸缩管孔眼11、12、13、14、15、16、17构成,它们通常交错地通过支承元件相互支承着。这些支承元件从内部固定在伸缩管孔眼11至17的设置在端面上的轮缘18上。该伸缩过程通过未示出的伸缩汽缸来执行。
[0037] 在图3中示出了尖状悬臂20和主悬臂10之间的区域X中的连接位置。可看到的是,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11在端侧具有滚轮顶部30,尖状悬臂20通过四点螺栓固定在其端部上。
[0038] 按本发明,悬臂延长部位20还设置在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11上。为了使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11的力最佳地传导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12中,在两个轮缘18或滚轮顶部30上设置有连接位置50。现在通过螺栓拉动装置,能够建立或松开轮缘/滚轮顶部18、30之间的直接连接。
[0039] 该结构性连接50在此这样构成,即既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支承位置能够传递力,这两个伸缩管孔眼11、12之间的按本发明的螺栓50也能够传递力。该螺栓50用来将力传递到主悬臂10的纵向方向中,而支承元件主要用来传递横向力。
[0040] 图4再次示出了图3的标有B的区域的细节图,其具有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11的滚轮顶部30以及环绕式伸缩管孔眼12。图5示出了两个管孔眼11、12,它们具有松开螺栓连接,其中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11未完全缩入。可看到的是,在滚轮顶部30以及在环绕式伸缩管孔眼12的轮缘18上都设置有连接元件51、52,它们设置有用来容纳螺栓的长方形缺口53、54。这些缺口的形状原则上与螺栓形状(在此是长方形螺栓)相匹配。从图13b中可看到这种螺栓形状的例子。在应用圆形螺栓时(图13a)时,这些连接元件51、52设置有圆形洞口。
[0041] 这些连接元件52构成为托架,其从环绕式伸缩管孔眼12的轮缘中突出来并且指向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11的方向。这些连接元件51是滚轮顶部30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板51,它们包括相应遮盖的缺口53。
[0042] 从图6中可看到沿剖开轴线C-C的剖视图。在此可看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12的轮缘18的托架52能够从对置连接元件51的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板51之间取出,因此这两个连接元件51、52的洞口是重叠的,并且螺栓55能够插入。因此,在这些伸缩管孔眼11、12之间产生了叉-指-连接。此外还可看到,该托架52的缺口54的尺寸在竖直方向上设定得比滚轮顶部-板51的缺口53更大。因此,螺栓55相对于环绕式伸缩管孔眼12产生了竖直间隙。在水平地设立主悬臂时沿竖直方向的间隙称为垂直间隙。此间隙在调节该支承位置时确定,并且优选将此间隙放置在中心,也就是说,该螺栓55在其原始位置时位于这些缺口中54的中间,因此朝上和朝下的竖直间隙都是可能的。因此,还能够平衡轴承套中的磨损。
[0043] 通过所述竖直间隙,确保可能的横向力通过支承位置从内部的伸缩管孔眼传递到环绕式伸缩管孔眼中。通过所述螺栓连接器50消除了所述主悬臂10的纵向方向上的力。
[0044] 为了能够插入螺栓55,能够设置以机械方式加工的挡块60。该挡块60以销子的形式从滚轮顶部30的片材部段沿环绕式伸缩管孔眼12的方向突出来。在缩入时,该伸缩汽缸移到挡块60上,并且在这两个伸缩管孔眼11、12之间将螺栓连接器50插入驶入的位置中。那么在此状态下,该螺栓55为了实现连接能够插入环绕式伸缩管孔眼12和滚轮顶部30之间。通过螺栓拉动装置57来操纵此螺栓。在图8中示出了图6的剖视图,其具有松开的螺栓连接器50。在此可看到,将螺栓朝外拉出。
[0045] 在图1至9的实施例中,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与最近的伸缩管孔眼12相连,该正中心的伸缩管孔眼承载着尖状悬臂延长部位20。当然,也能够建立朝另一位于外面的伸缩管孔眼13至17的连接。当然由此会影响该伸缩式悬臂的最大长度。在此有利的效果是,一部分力能够直接地引导到具有更大横截面的更大伸缩管孔眼中。例如伸缩管孔眼11可以不是借助螺栓与伸缩管孔眼12固定在一起,而是与伸缩管孔眼14固定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伸缩管孔眼11、12和13不再是可伸缩的。这些连接面的间距应适当地进行选择。
[0046] 在图10至12中示出了按本发明的悬臂系统的其它变形方案。在此对螺栓连接器50的方向进行调节,因此该螺栓55不再水平地延伸,而是垂直地、即与摆动面平行地延伸。此外,该四点螺栓连接器50还能够由挡块面代替。图10例如示出了两个螺栓55,其垂直地、即与摆动面平行地延伸,并且借助螺栓使滚轮顶部30与环绕式伸缩管孔眼12在上方皮带和下方皮带的区域中固定在一起。即总共设置四个垂直的螺栓55。
[0047] 图12示出的变形方案在上方皮带中具有两个垂直螺栓55,在下方皮带的区域中没有设置螺栓连接器,其通过相应的挡块代替。但上方皮带上的螺栓55也能够通过挡块面代替,并且只在下方皮带上设置一个螺栓连接器。
[0048] 图11示出了一个变形方案,其中环绕式伸缩管孔眼的上方皮带上的螺栓连接器像图1至9的实施例一样水平地、即横向于摆动面进行延伸。下方皮带的螺栓连接器如图12一样通过相应的挡块面代替,其中在此实施例中还适用的是,在下方皮带上设置螺栓连接器,并且在上方皮带上设置相应的挡块面。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