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
专利有效性 | 公开 | 当前状态 | 公开 |
申请号 | CN202510315874.4 | 申请日 | 202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9841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5-04-18 |
申请人 | 福建南建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李亮冰; 李佳欣; 胡泉; 邱奕德; 黄熠凯; 许沂铮; 陈明德; 陈信行; 骆贤明; | 第一发明人 | 李亮冰 |
权利人 | 福建南建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福建南建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福建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福建省泉州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溪美街道安定路53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62300 |
主IPC国际分类 | B66C13/06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66C13/06 ; B66C1/22 ; B66C13/00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9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专利代理人 | 罗剑强; |
摘要 | 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花篮悬挑架 钢 材运输装置,涉及钢材运输的技术领域,包括升降部,升降部对称设置有升降绳;吊篮 底板 ,吊篮底板顶部环绕设置有吊篮 围栏 ,升降绳连接于吊篮围栏顶部,吊篮底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 支撑 板,支撑板包括第一承载区以及第二承载区;吊篮底板上设置有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舒张时,第一承载区与第二承载区处于平衡状态; 配重 部,配重部包括第一配重 块 以及第二配重块;调节组件,第一承载区靠近吊篮底板且第二承载区远离吊篮底板时,调节组件控制第二配重块朝第一承载区滑动;第二承载区靠近吊篮底板且第一承载区远离吊篮底板时,调节组件控制第一配重块朝第二承载区滑动。本申请能够降低出现吊篮摇晃的可能。 | ||
权利要求 | 1.一种花篮悬挑架钢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部(1),所述升降部(1)对称设置有升降绳(12);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花篮悬挑架钢材运输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申请涉及钢材运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花篮悬挑架钢材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0003] 目前,花篮悬挑架主要由大量的横向钢梁以及花篮拉杆进行组装固定而形成,安装时,经常使用组成吊篮将花篮悬挑架的钢材吊运至安装位置,然后再将钢材在建筑外表面进行安装固定,形成花篮悬挑架。 [0004] 但是,在通过吊篮进行花篮悬挑架钢材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将钢材放置在吊篮中的过程中,吊篮靠近吊索的两侧重量较难保持平衡状态,因此,吊运过程中吊篮比较容易出现摇晃的现象。发明内容 [0005] 为了降低出现吊篮摇晃的可能,本申请提供一种花篮悬挑架钢材运输装置。 [0006] 本申请提供一种花篮悬挑架钢材运输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花篮悬挑架钢材运输装置,包括升降部,所述升降部对称设置有升降绳; 吊篮底板,所述吊篮底板顶部环绕设置有吊篮围栏,所述升降绳连接于所述吊篮 围栏顶部,所述吊篮底板顶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轴;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转动轴底部,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承载区以及第二承载区,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区以及所述第二承载区之间; 所述吊篮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舒张 时,所述第一承载区与所述第二承载区处于平衡状态; 配重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内,所述配重部包括第一配重块以及第二配重块; 所述第一配重块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区内,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配重块 从所述第一承载区滑动至所述第二承载区的第一配重槽; 所述第二配重块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区内,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配重块 从所述第二承载区滑动至所述第一承载区的第二配重槽; 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吊篮底板,所述第一承载区靠近所述吊篮底板且所述第二 承载区远离所述吊篮底板时,所述调节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配重块朝所述第一承载区滑动; 所述第二承载区靠近所述吊篮底板且所述第一承载区远离所述吊篮底板时,所述 调节组件控制所述第一配重块朝所述第二承载区滑动。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时,将花篮悬挑架钢材放置在支撑板上,此时钢材的两端分别处于第一承载区以及第二承载区。支撑板根据第一承载区以及第二承载区承载钢材重量的不同进行翻转,此时配重部滑动于滑动管道内,对第一承载区以及第二承载承载的重量进行调整,使得重心靠近吊篮底板中间位置,有利于降低起升时出现晃动的可能。 [0008] 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供气气囊、伸缩管以及输气管;所述供气气囊设置于所述吊篮底板上且与所述配重部一一对应,所述伸缩管设置 于所述支撑板内,所述伸缩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板,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配重部远离所述转动轴一侧; 所述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气气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伸缩管; 所述供气气囊受到挤压时,所述伸缩管驱动所述配重部远离所述输气管。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通过供气气囊、伸缩管以及输气管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配重部位置的控制。当供气气囊受到挤压时,通过输气管向伸缩管内充气,伸缩管随之伸长,驱动配重部远离输气管,从而改变支撑板的重心位置。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风琴管结构作为伸缩管,使得伸缩管在充气时能够顺利伸长,而在放气时能够迅速回缩,保证了调节组件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同时,风琴管结构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用性,能够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下的使用需求,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012]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内活动设置有供所述配重部滑动的滑动管道,所述滑动管道外壁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转动轴正上方;所述支撑板内设置有分别用于支撑所述滑动管道处于平行的弹性驱动件; 所述支撑板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承载区靠近所述吊篮底板时,所述控制组 件控制所述第一承载区内的部分所述滑动管道翻转远离所述吊篮底板; 所述第二承载区靠近所述吊篮底板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承载区内的部 分所述滑动管道翻转远离所述吊篮底板。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内活动设置的滑动管道,为配重部的滑动提供了稳定的轨道,确保了配重部在调节过程中的平稳移动。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绳与滑动管道的连接,实现了对滑动管道翻转角度的精确控制,从而进一步调整支撑板的重心位置。 [0014] 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多个控制绳,所述控制绳滑动穿设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控制绳与所述滑动管道一一对应;所述控制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吊篮底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动管道底部远离所 述配重部的位置。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组件采用多个控制绳与滑动管道一一对应的设计,通过控制绳的滑动来带动滑动管道的翻转,从而实现对配重部位置的精确调节。 [0016] 可选的,所述弹性驱动件为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内,所述驱动弹簧对称设置,所述连接轴位于相对所述驱动弹簧之间。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驱动弹簧作为弹性驱动件,为滑动管道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力,保证了滑动管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平行状态。同时,驱动弹簧的对称设置和连接轴的位置设计,使得滑动管道在翻转过程中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18] 可选的,所述伸缩管远离所述输气管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伸缩管一侧连接于所述配重部;所述连接块侧壁设置有滑动齿,所述滑动管道内壁均匀间隔设置有限制齿,所述 滑动齿与所述限制齿相啮合且滑动连接。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管远离输气管一侧设置的连接块,以及连接块侧壁设置的滑动齿与滑动管道内壁的限制齿相啮合且滑动连接的设计,确保了伸缩管在伸长或回缩过程中能够稳定地驱动配重部移动。 [0020] 可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为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吊篮底板。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支撑弹簧作为弹性支撑件,为支撑板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力,保证了支撑板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平衡状态。同时,支撑弹簧的弹性和可调节性使得整个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下的使用需求,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0022] 可选的,所述吊篮围栏滑动连接有锁定柱,所述支撑板形成有供所述锁定柱插接的锁定槽。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用于承载长度、大小等相同的花篮悬挑架钢材,使得第一承载区与第二承载区能够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将锁定柱插入锁定槽内,提升支撑板的稳定性,降低支撑板出现翻转的可能,进一步降低起升时出现晃动的可能。 [0024]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运输时,将花篮悬挑架钢材放置在支撑板上,此时钢材的两端分别处于第一承 载区以及第二承载区。支撑板根据第一承载区以及第二承载区承载钢材重量的不同进行翻转,此时配重部滑动于滑动管道内,对第一承载区以及第二承载承载的重量进行调整,使得重心靠近吊篮底板中间位置,有利于降低起升时出现晃动的可能; 2.支撑板内活动设置的滑动管道,为配重部的滑动提供了稳定的轨道,确保了配 重部在调节过程中的平稳移动。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绳与滑动管道的连接,实现了对滑动管道翻转角度的精确控制,从而进一步调整支撑板的重心位置。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板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板平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部放大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1、升降部;11、升降机;12、升降绳;13、升降机架;2、吊篮底板;21、吊篮围栏;211、锁定柱;22、转动轴;23、支撑弹簧;3、支撑板;31、第一承载区;32、第二承载区;33、第一配重槽;34、第二配重槽;35、锁定槽;4、配重部;41、第一配重块;42、第二配重块;5、调节组件;51、供气气囊;52、伸缩管;521、连接块;522、滑动齿;53、输气管;6、滑动管道;61、连接轴;62、驱动弹簧;63、限制齿;64、第一管道;65、第二管道;7、控制绳;71、第一控制绳; 72、第二控制绳。 具体实施方式[0027]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花篮悬挑架钢材运输装置。 [0029] 参见图1,运输装置包括升降部1,升降部1包括升降机11以及升降机架13,升降机架13安装固定在建筑物的顶部。升降机11对称设置,升降机11设置有升降绳12,升降绳12滑动穿设于升降机架13,启动时,升降机11能够收卷或者放出升降绳12。由于升降部1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多做赘述。 [0030] 运输装置还包括吊篮底板2,吊篮底板2为长方体结构,吊篮底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吊篮围栏21,吊篮围栏21环绕吊篮底板2设置,并且吊篮围栏21位于吊篮底板2的边缘位置。升降机11安装固定在吊篮围栏21宽度方向的两侧侧壁上,两个升降绳12远离升降机11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吊篮围栏21宽度方向一侧的顶部。升降机11收卷升降绳12时,吊篮向上起升;升降机11放出升降绳12时,吊篮向下降落。 [0031] 参见图2,吊篮底板2的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分别位于吊篮底板2的长度方向两侧的中间位置。两个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2,转动轴22的中轴线与吊篮底板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0032] 运输装置还包括支撑板3,支撑板3为长方体结构,支撑板3固定连接于转动轴22外周侧,支撑板3位于吊篮底板2的正上方,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与吊篮底板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0033] 参见图2与图3,吊篮底板2上设置有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为支撑弹簧23,支撑弹簧23有两组且对称设置,转动轴22位于两组支撑弹簧23之间。每组支撑弹簧23有多个且沿吊篮底板2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支撑弹簧2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吊篮底板2上,支撑弹簧23的顶部抵接于支撑板3底部。支撑板3包括第一承载区31以及第二承载区32,转动轴22位于支撑板3包括第一承载区31以及第二承载区32之间。支撑弹簧23弹性释放时,第一承载区31与第二承载区32处于平衡状态。吊篮围栏21滑动连接有锁定柱211,支撑板3侧壁上开设有锁定槽35,锁定槽35与锁定柱211一一对应且相对准。当支撑板3用于承载长度、大小等相同的花篮悬挑架钢材,使得第一承载区31与第二承载区32能够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将锁定柱211插入锁定槽35内,提升支撑板3的稳定性,降低支撑板3出现翻转的可能,进一步降低起升时出现晃动的可能。 [0034] 参见图4与图5,支撑板3内开设有第一配重槽33以及第二配重槽34,第一配重槽33以及第二配重槽34沿支撑板3宽度方向交错设置有多个且数量相等。第一配重槽33以及第二配重槽34分别沿支撑板3长度方向进行延伸,使得第一配重槽33以及第二配重槽34两侧分别延伸至第一承载区31以及第二承载区32内。 [0035] 参见图5与图6,支撑板3设置有滑动管道6,滑动管道6为中空的长条方柱状结构。滑动管道6包括第一管道64以及第二管道65,第一管道64位于第一配重槽33内且一一对应,第一管道6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承载区31以及第二承载区32。第二管道65位于第二配重槽34内且一一对应,第二管道6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承载区31以及第二承载区32。第一管道64相背侧竖直侧壁上以及第二管道65的相背侧竖直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1,连接轴61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上,连接轴61位于转动轴22正上方,并且连接轴61的中轴线与转动轴22的中轴线相平行。 [0036] 参见图5与图7,支撑板3设置有弹性驱动件,弹性驱动件为驱动弹簧62,驱动弹簧62有多组,每组驱动弹簧62对应一个滑动管道6,每组驱动弹簧62有两个且对称设置。连接轴61位于同组两个连接轴61之间,驱动弹簧62的顶部抵接于滑动管道6的底部,驱动弹簧6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3。驱动弹簧62弹性释放时,驱动滑动管道6向上翻转,使得连接轴 61两侧的滑动管道6处于平衡状态。 [0037] 参见图5与图6,支撑板3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多个控制绳7,控制绳7与滑动管道6之间一一对应。控制绳7滑动穿设于支撑板3,控制绳7包括第一控制绳71(第一控制绳71在图3中标出)以及第二控制绳72,第一控制绳7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吊篮底板2上,第一控制绳7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管道64底部且远离配重部4的位置;第二控制绳7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吊篮底板2上,第二控制绳7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管道65底部且远离配重部4的位置。 [0038] 运输装置还包括配重部4,配重部4包括第一配重块41以及第二配重块42,第一配重块41以及第二配重块42分别为长方体结构。第一配重块41滑动连接在第一管道64内,第二配重块42滑动连接在第二管道65内。初始状态时,第一配重块41位于第一承载区31,第二配重块42位于第二承载区32,第一配重块41带动第一管道64向下翻转,使得第一承载区31内的部分第一管道64挤压驱动弹簧62,第二承载区32内的部分第二管道65挤压驱动弹簧62,控制绳7处于绷紧状态。 [0039] 参见图6与图7,运输装置还包括调节组件5,调节组件5包括供气气囊51、伸缩管52以及输气管53。供气气囊51固定连接于吊篮底板2顶部,供气气囊51有多个且与配重部4之间一一对应。伸缩管52成风琴管结构,伸缩管52有多个且与配重部4之间一一对应。伸缩管52位于滑动管道6内,伸缩管52靠近连接轴6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21,连接块 521远离伸缩管52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于配重部4远离转动轴22的一侧,伸缩管52远离配重部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管道6上。 [0040] 输气管53为软管结构,输气管53与供气气囊51之间一一对应,输气管53滑动穿设于支撑板3上。输气管5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供气气囊51,并且输气管53与供气气囊51之间相连通。输气管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伸缩管52远离配重部4的一侧,并且输气管53与伸缩管52之间相互连通。 [0041] 当花篮悬挑架钢材运输时,将钢材放置在支撑板3上,此时钢材的一部分处于第一承载区31,另一部分处于第二承载区32。但是,由于钢材的大小、长度等的不同,第一承载区31以及第二承载区32内承载的钢材重量不同,支撑板3从平衡状态进入上下翻转状态。 [0042] 参见图5与图6,当第一承载区31向下翻转靠近吊篮底板2且第二承载区32向上翻转远离吊篮底板2时,第一控制绳71拉动第一管道64翻转,使得第一配重块41能够顺着第一管道64的倾斜方向向下朝第二承载区32滑动,而第二控制绳72进入放松状态,第二管道65朝第二承载区32方向倾斜向下延伸,第二管道65的倾斜方向限制第二配重块42朝第一承载区31滑动。同时第一承载区31向下翻转靠近吊篮底板2的过程中,支撑板3挤压第一承载区31下方的供气气囊51(供气气囊51在图7中标出),使得气流通过输气管53流入伸缩管52(伸缩管52在图7中标出)内,推动第一配重块41从第一承载区31向第二承载区32滑动,增加第二承载区32承载的重量,使得第一承载区31以及第二承载区32的重量相互接近,有利于使重心向吊篮底板2中间位置靠近,降低起升过程中出现晃动的可能。而第二承载区32向上翻转远离吊篮底板2的过程中,支撑板3带动第二承载区32下方的供气气囊51舒张,使得伸缩管52不断收缩,进一步降低第二配重块42朝第一承载区31滑动的可能。 [0043] 当第二承载区32向下翻转靠近吊篮底板2且第一承载区31向上翻转远离吊篮底板2时,第二控制绳72拉动第二管道65翻转,使得第二配重块42能够顺着第二管道65的倾斜方向向下朝第一承载区31滑动,而第一控制绳71进入放松状态,第一管道64朝第一承载区31方向倾斜向下延伸,第一管道64的倾斜方向限制第一配重块41朝第二承载区32滑动。同时第二承载区32向下翻转靠近吊篮底板2的过程中,支撑板3挤压第二承载区32下方的供气气囊51,使得气流通过输气管53流入伸缩管52内,推动第二配重块42从第二承载区32向第一承载区31滑动,增加第一承载区31承载的重量,使得第一承载区31以及第二承载区32的重量相互接近,有利于使重心向吊篮底板2中间位置靠近,降低起升过程中出现晃动的可能。 而第一承载区31向上翻转远离吊篮底板2的过程中,支撑板3带动第一承载区31下方的供气气囊51舒张,使得伸缩管52不断收缩,进一步降低第一配重块41朝第二承载区32滑动的可能。 [0044] 参见图5与图7,进一步的,为了提升对配重部4滑动距离的控制,连接块521顶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齿522,滑动管道6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制齿63,限制齿63有多个且沿滑动管道6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滑动齿522与限制齿63相啮合。当伸缩管52伸缩时,滑动齿522滑动连接于限制齿63,降低配重部4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远离输气管53,有利于提升对配重部4滑动距离的控制。滑动齿522与限制齿63采用等腰三角齿状,滑动齿522与限制齿63采用具有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橡胶等。 [0045]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花篮悬挑架钢材运输装置的实施原理为:运输时,将花篮悬挑架钢材放置在支撑板3上,此时钢材的两端分别处于第一承载区31以及第二承载区32。支撑板3根据第一承载区31以及第二承载区32承载钢材重量的不同进行翻转,此时配重部4滑动于滑动管道6内,对第一承载区31以及第二承载承载的重量进行调整,使得重心靠近吊篮底板2中间位置,有利于降低起升时出现晃动的可能。 [0046]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