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
专利有效性 | 实质审查 | 当前状态 | 实质审查 |
申请号 | CN202411053350.4 | 申请日 | 2024-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9018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4-11-26 |
申请人 | 中机建(上海)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李兆瑞; 任鹏飞; 李帅; 申国涛; 李晓飞; 郭平飞; 韩占立; 张鹏; 李威威; | 第一发明人 | 李兆瑞 |
权利人 | 中机建(上海)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中机建(上海)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上海市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上海市闵行区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莘庄工业区FD块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01100 |
主IPC国际分类 | B66C19/00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66C19/00 ; B66C5/02 ; B66C11/04 ; B66C1/14 ; B66C1/36 ; B66C6/00 ; B66C7/00 ; B66C13/08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9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专利代理人 | 严燕; |
摘要 |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包括 支撑 架,所述支撑架外侧固定设置有矩形架,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顶端安装有第一轨道车,所述第一轨道 车顶 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顶端安装有第二轨道车。本发明减速机带动缠绕辊转动,使得吊装 钢 丝被松开,吊钩在重 力 作用下向下移动,然后将穿芯千斤顶吊装在吊钩上,之后控制减速机反向转动,如此带动缠绕辊转动将吊装钢丝重新缠绕在缠绕辊外侧,使得穿芯千斤顶被吊起,之后控制第一轨道车沿着第一轨道移动,如此带动穿芯千斤顶平移靠近锚索 位置 ,如此无需二次调节穿芯千斤顶高度位置,方便穿芯千斤顶的使用。 | ||
权利要求 | 1.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外侧固定设置有矩形架(2),所述支撑架(1)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梁(3),所述横梁(3)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轨道(4),所述第一轨道(4)顶端安装有第一轨道车(5),所述第一轨道车(5)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轨道(6),所述第二轨道(6)顶端安装有第二轨道车(7),所述第二轨道车(7)一侧开设有槽体(11),所述第二轨道车(7)顶端固定设置有减速机(8),所述第二轨道车(7)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内侧活动安装有缠绕辊(10),所述缠绕辊(10)外侧缠绕设置有吊装钢丝(12),所述吊装钢丝(12)通过槽体(11)延伸至第二轨道车(7)下端,所述吊装钢丝(12)下端缠绕设置有吊钩(13),所述吊钩(13)一侧设置有防止穿芯千斤顶脱离吊钩(13)的防脱机构,所述支撑架(1)外侧设置有方便装置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矩形架(2)上设置有方便固定装置的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架(1)一侧镶嵌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控制开关(23)。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吊装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0003] 穿芯千斤顶的设计独特,具备通孔设计,可供电缆、轴类、锚杆、钢铰线等通过,在预应力施工中起到重要作用;它的结构特点使其不仅具备起重功能,还具有张拉功能;穿芯千斤顶有单作用和双作用之分,单作用穿心千斤顶采用弹簧回程,操作简单;而双作用空心千顶则使用油压回缩,使得回程速度可控,操作更加方便。 [0004] 穿芯千斤顶在使用时部分由于重量较重,人工无法搬运装置至合适高度使用,此时穿芯千斤顶在位移至锚索位置时需要吊装装置进行辅助吊装升高工作,吊装后需要人工侧向移动穿芯千斤顶,使得穿芯千斤顶穿过锚索,穿芯千斤顶在侧向移动时,由于吊索长度固定,弧形移动穿芯千斤顶会导致穿芯千斤顶位置高于锚索位置,如此还需要进行二次调整,降低了穿芯千斤顶的使用便捷性;并且穿芯千斤顶在使用时完成一侧锚索拉伸时,此时需要移动至另一侧位置进行工作,而由于施工工地地面不平整,当吊装装置移动至目的地位置后,若地面不平整容易导致吊装装置稳定性降低,不方便穿芯千斤顶的正常使用,容易导致吊装装置侧翻;所以急需要一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外侧固定设置有矩形架,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顶端安装有第一轨道车,第一轨道车沿着第一轨道移动,所述第一轨道车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顶端安装有第二轨道车,所述第二轨道车一侧开设有槽体,所述第二轨道车顶端固定设置有减速机,所述第二轨道车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活动安装有缠绕辊,所述缠绕辊外侧缠绕设置有吊装钢丝,所述吊装钢丝通过槽体延伸至第二轨道车下端,所述吊装钢丝下端缠绕设置有吊钩,所述吊钩一侧设置有防止穿芯千斤顶脱离吊钩的防脱机构,所述支撑架外侧设置有方便装置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矩形架上设置有方便固定装置的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架一侧镶嵌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控制开关,在使用时启动减速机,减速机带动缠绕辊转动,使得吊装钢丝被松开,吊钩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然后将穿芯千斤顶吊装在吊钩上,之后控制减速机反向转动,如此带动缠绕辊转动将吊装钢丝重新缠绕在缠绕辊外侧,使得穿芯千斤顶被吊起,之后控制第一轨道车沿着第一轨道移动,如此带动穿芯千斤顶平移靠近锚索位置,如此无需二次调节穿芯千斤顶高度位置,方便穿芯千斤顶的使用,并且通过第二轨道车沿着第二轨道移动带动穿芯千斤顶移动,方便拉伸完成后进行相邻点的拉伸工作,直到第一轨道车横跨距离中的拉伸点全面拉伸完成,之后移动装置进行后续的拉伸工作。 [0007] 优选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活动板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在吊钩一侧,所述活动板铰接安装在第一固定块外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活动板与吊钩之间位置,在使用时按压活动板,使得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之后将穿芯千斤顶通过穿芯千斤顶外侧固定的吊环固定在吊钩上,松开活动板,此时第一弹簧复位,带动活动板复位紧贴在吊钩的钩尖位置,如此封闭吊钩暴露位置,防止穿芯千斤顶在吊装移动过程中脱离吊钩位置,从而提高吊装的安全性。 [0008]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一电机、第一螺杆、第三固定块、移动块和运动轮,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在支撑架外侧,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在支撑架一侧,所述第一电机镶嵌固定在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螺杆固定在第一电机输出端位置,所述第一螺杆下端活动镶嵌在第三固定块顶端,所述移动块活动套接在支撑架外侧,所述第一螺杆通过螺纹穿过移动块,所述运动轮通过轮轴安装在移动块一侧,在使用时通过运动轮方便整个装置移动,当装置移动至目的地位置后,若目的地位置不平整,此时启动未接触地面位置的运动轮对应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如此使得移动块沿着第一螺杆移动,带动运动轮向下移动,直到运动轮接触地面位置,如此保证装置处于平稳状态,防止一侧运动轮悬空,此时装置不平稳,造成的倾斜甚至是倒伏。 [0009]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四固定块、第二螺杆、竖直杆、套杆、弧形齿条、第一齿环、第二弹簧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矩形架顶端,方便转动竖直杆并且带动所有竖直杆同步转动,所述第四固定块固定在移动块一侧,所述第二螺杆通过螺纹穿过第四固定块中心位置,所述第一齿环环绕固定在运动轮的轮轴外侧,所述套杆活动套接在第二螺杆下端,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在套杆内部,所述第二弹簧一侧紧贴在第二螺杆下端,另一侧紧贴在套杆内部底端,所述弧形齿条固定在套杆下端,所述竖直杆固定在第二螺杆顶端,当装置移动至目的地位置后,此时转动竖直杆,竖直杆带动第二螺杆转动,使得第二螺杆沿着第四固定块向下移动,带动弧形齿条向下移动,直到弧形齿条紧贴在第一齿环顶端,并且第二弹簧被挤压压缩,通过弧形齿条与第一齿环啮合,防止运动轮转动,从而保证装置在使用时处于固定状态。 [0010]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挤压辊、转向辊、齿轮、第二电机、第二齿环、传动带和传动轮,所述传动轮活动镶嵌在矩形架顶端,所述竖直杆活动穿过传动轮,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矩形架一侧,所述齿轮固定在第二电机输出端位置,所述第二齿环固定在传动轮顶端,所述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挤压辊活动镶嵌设置在矩形架顶端,所述挤压辊对称设置在传动轮两侧,所述转向辊活动镶嵌设置在矩形架顶端,所述传动带环绕设置在传动轮外侧,并且绕过挤压辊和转向辊,通过挤压辊使得传动带紧贴在传动轮外侧,在使用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即可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如此即可带动传动轮转动,并且通过传动带联动所有的传动轮,使得竖直杆转动,从而同步对所有的运动轮进行锁定工作,保证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在运动轮高度调整时,此时带动移动块移动,同步带动第二螺杆向下移动,如此调节运动轮高度位置时,不影响弧形齿条与第一齿环之间的间距,从而保证联动能够锁定所有的运动轮。 [0011] 优选的,所述缠绕辊一侧固定在减速机输出端位置。 [0012] 优选的,所述横梁下端镶嵌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方便进行夜间照明工作的照明灯。 [0013] 优选的,所述竖直杆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竖直杆通过圆形孔槽活动贯穿矩形架,延伸至矩形架顶端。 [0014] 优选的,所述竖直杆与传动轮接触位置具有阻碍竖直杆移动的摩擦力。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发明启动减速机,减速机带动缠绕辊转动,使得吊装钢丝被松开,吊钩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然后将穿芯千斤顶吊装在吊钩上,之后控制减速机反向转动,如此带动缠绕辊转动将吊装钢丝重新缠绕在缠绕辊外侧,使得穿芯千斤顶被吊起,之后控制第一轨道车沿着第一轨道移动,如此带动穿芯千斤顶平移靠近锚索位置,如此无需二次调节穿芯千斤顶高度位置,方便穿芯千斤顶的使用,并且通过第二轨道车沿着第二轨道移动带动穿芯千斤顶移动,方便拉伸完成后进行相邻点的拉伸工作,直到第一轨道车横跨距离中的拉伸点全面拉伸完成,之后移动装置进行后续的拉伸工作; [0017] 2、本发明通过运动轮方便整个装置移动,当装置移动至目的地位置后,若目的地位置不平整,此时启动未接触地面位置的运动轮对应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如此使得移动块沿着第一螺杆移动,带动运动轮向下移动,直到运动轮接触地面位置,如此保证装置处于平稳状态,防止一侧运动轮悬空,此时装置不平稳,造成的倾斜甚至是倒伏; [0018] 3、本发明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即可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如此即可带动传动轮转动,并且通过传动带联动所有的传动轮,使得竖直杆转动,从而同步对所有的运动轮进行锁定工作,保证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在运动轮高度调整时,此时带动移动块移动,同步带动第二螺杆向下移动,如此调节运动轮高度位置时,不影响弧形齿条与第一齿环之间的间距,从而保证联动能够锁定所有的运动轮。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仰视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第一剖视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第二剖视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A处放大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B处放大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C处放大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D处放大示意图。 [0027] 图中:1、支撑架;2、矩形架;3、横梁;4、第一轨道;5、第一轨道车;6、第二轨道;7、第二轨道车;8、减速机;9、固定架;10、缠绕辊;11、槽体;12、吊装钢丝;13、吊钩;14、照明灯;15、活动板;16、第一固定块;17、第一弹簧;18、第二固定块;19、第一电机;20、第一螺杆;21、移动块;22、第三固定块;23、控制开关;24、第四固定块;25、第二螺杆;26、竖直杆;27、套杆; 28、;29、第一齿环;30、弧形齿条;31、第二弹簧;32、第二电机;33、齿轮;34、第二齿环;35、传动轮;36、转向辊;37、传动带;38、挤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穿芯千斤顶吊装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矩形架2,所述支撑架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横梁3,所述横梁3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第一轨道4,所述第一轨道4顶端安装有第一轨道车5,第一轨道车5沿着第一轨道4移动,所述第一轨道车5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第二轨道6,所述第二轨道6顶端安装有第二轨道车7,所述第二轨道车7一侧开设有槽体11,所述第二轨道车7顶端通过安装架固定设置有减速机8,所述第二轨道车7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内侧活动安装有缠绕辊10,所述缠绕辊10一侧通过联轴器固定在减速机8输出端位置,所述缠绕辊10外侧缠绕设置有吊装钢丝12,所述吊装钢丝12通过槽体11延伸至第二轨道车7下端,所述吊装钢丝12下端缠绕设置有吊钩13,所述吊钩13一侧设置有防止穿芯千斤顶脱离吊钩13的防脱机构,所述横梁3下端镶嵌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方便进行夜间照明工作的照明灯14,所述支撑架1外侧设置有方便装置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矩形架2上设置有方便固定装置的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架1一侧镶嵌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控制开关23,在使用时启动减速机8,减速机8带动缠绕辊10转动,使得吊装钢丝12被松开,吊钩13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然后将穿芯千斤顶吊装在吊钩13上,之后控制减速机8反向转动,如此带动缠绕辊10转动将吊装钢丝12重新缠绕在缠绕辊10外侧,使得穿芯千斤顶被吊起,之后控制第一轨道车5沿着第一轨道4移动,如此带动穿芯千斤顶平移靠近锚索位置,如此无需二次调节穿芯千斤顶高度位置,方便穿芯千斤顶的使用,并且通过第二轨道车7沿着第二轨道6移动带动穿芯千斤顶移动,方便拉伸完成后进行相邻点的拉伸工作,直到第一轨道车5横跨距离中的拉伸点全面拉伸完成,之后移动装置进行后续的拉伸工作。 [0030] 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16、活动板15和第一弹簧17,所述第一固定块16焊接固定在吊钩13一侧,所述活动板15铰接安装在第一固定块16外侧,所述第一弹簧17焊接固定在活动板15与吊钩13之间位置,在使用时按压活动板15,使得第一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之后将穿芯千斤顶通过穿芯千斤顶外侧固定的吊环固定在吊钩13上,松开活动板15,此时第一弹簧17复位,带动活动板15复位紧贴在吊钩13的钩尖位置,如此封闭吊钩13暴露位置,防止穿芯千斤顶在吊装移动过程中脱离吊钩13位置,从而提高吊装的安全性。 [0031]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块18、第一电机19、第一螺杆20、第三固定块22、移动块21和运动轮28,所述第二固定块18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1外侧,所述第三固定块22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1一侧,所述第一电机19镶嵌固定在第二固定块18上,所述第一螺杆20通过联轴器固定在第一电机19输出端位置,所述第一螺杆20下端活动镶嵌在第三固定块22顶端,所述移动块21活动套接在支撑架1外侧,所述第一螺杆20通过螺纹穿过移动块21,所述运动轮28通过轮轴安装在移动块21一侧,在使用时通过运动轮28方便整个装置移动,当装置移动至目的地位置后,若目的地位置不平整,此时启动未接触地面位置的运动轮28对应的第一电机19,第一电机19带动第一螺杆20转动,如此使得移动块21沿着第一螺杆20移动,带动运动轮28向下移动,直到运动轮28接触地面位置,如此保证装置处于平稳状态,防止一侧运动轮28悬空,此时装置不平稳,造成的倾斜甚至是倒伏。 [0032]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四固定块24、第二螺杆25、竖直杆26、套杆27、弧形齿条30、第一齿环29、第二弹簧31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矩形架2顶端,方便转动竖直杆26并且带动所有竖直杆26同步转动,所述第四固定块24焊接固定在移动块21一侧,所述第二螺杆25通过螺纹穿过第四固定块24中心位置,所述第一齿环29环绕焊接固定在运动轮28的轮轴外侧,所述套杆27活动套接在第二螺杆25下端,所述第二弹簧31安装在套杆27内部,所述第二弹簧31一侧紧贴在第二螺杆25下端,另一侧紧贴在套杆27内部底端,所述弧形齿条30焊接固定在套杆27下端,所述竖直杆26焊接固定在第二螺杆25顶端,所述竖直杆26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竖直杆26通过圆形孔槽活动贯穿矩形架2,延伸至矩形架2顶端,当装置移动至目的地位置后,此时转动竖直杆26,竖直杆26带动第二螺杆25转动,使得第二螺杆25沿着第四固定块24向下移动,带动弧形齿条30向下移动,直到弧形齿条30紧贴在第一齿环 29顶端,并且第二弹簧31被挤压压缩,通过弧形齿条30与第一齿环29啮合,防止运动轮28转动,从而保证装置在使用时处于固定状态。 [0033]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挤压辊38、转向辊36、齿轮33、第二电机32、第二齿环34、传动带37和传动轮35,所述传动轮35活动镶嵌在矩形架2顶端,所述竖直杆26活动穿过传动轮35,所述竖直杆26与传动轮35接触位置具有阻碍竖直杆26移动的摩擦力,所述第二电机32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矩形架2一侧,所述齿轮33通过联轴器固定在第二电机32输出端位置,所述第二齿环34焊接固定在传动轮35顶端,所述齿轮33与第二齿轮34啮合,所述挤压辊38活动镶嵌设置在矩形架2顶端,所述挤压辊38对称设置在传动轮35两侧,所述转向辊36活动镶嵌设置在矩形架2顶端,所述传动带37环绕设置在传动轮35外侧,并且绕过挤压辊38和转向辊 36,通过挤压辊38使得传动带37紧贴在传动轮35外侧,在使用时启动第二电机32,第二电机 32带动齿轮33转动,即可带动第二齿轮34转动,如此即可带动传动轮35转动,并且通过传动带37联动所有的传动轮35,使得竖直杆26转动,从而同步对所有的运动轮28进行锁定工作,保证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在运动轮28高度调整时,此时带动移动块21移动,同步带动第二螺杆25向下移动,如此调节运动轮28高度位置时,不影响弧形齿条30与第一齿环29之间的间距,从而保证联动能够锁定所有的运动轮28。 [0034]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启动减速机8,减速机8带动缠绕辊10转动,使得吊装钢丝12被松开,吊钩13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然后将穿芯千斤顶吊装在吊钩13上,之后控制减速机8反向转动,如此带动缠绕辊10转动将吊装钢丝12重新缠绕在缠绕辊10外侧,使得穿芯千斤顶被吊起,之后控制第一轨道车5沿着第一轨道4移动,如此带动穿芯千斤顶平移靠近锚索位置,如此无需二次调节穿芯千斤顶高度位置,方便穿芯千斤顶的使用,并且通过第二轨道车7沿着第二轨道6移动带动穿芯千斤顶移动,方便拉伸完成后进行相邻点的拉伸工作,直到第一轨道车5横跨距离中的拉伸点全面拉伸完成,之后移动装置进行后续的拉伸工作; [0035] 在使用时按压活动板15,使得第一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之后将穿芯千斤顶通过穿芯千斤顶外侧固定的吊环固定在吊钩13上,松开活动板15,此时第一弹簧17复位,带动活动板15复位紧贴在吊钩13的钩尖位置,如此封闭吊钩13暴露位置,防止穿芯千斤顶在吊装移动过程中脱离吊钩13位置,从而提高吊装的安全性; [0036] 在使用时通过运动轮28方便整个装置移动,当装置移动至目的地位置后,若目的地位置不平整,此时启动未接触地面位置的运动轮28对应的第一电机19,第一电机19带动第一螺杆20转动,如此使得移动块21沿着第一螺杆20移动,带动运动轮28向下移动,直到运动轮28接触地面位置,如此保证装置处于平稳状态,防止一侧运动轮28悬空,此时装置不平稳,造成的倾斜甚至是倒伏; [0037] 当装置移动至目的地位置后,此时转动竖直杆26,竖直杆26带动第二螺杆25转动,使得第二螺杆25沿着第四固定块24向下移动,带动弧形齿条30向下移动,直到弧形齿条30紧贴在第一齿环29顶端,并且第二弹簧31被挤压压缩,通过弧形齿条30与第一齿环29啮合,防止运动轮28转动,从而保证装置在使用时处于固定状态; [0038] 在使用时启动第二电机32,第二电机32带动齿轮33转动,即可带动第二齿轮34转动,如此即可带动传动轮35转动,并且通过传动带37联动所有的传动轮35,使得竖直杆26转动,从而同步对所有的运动轮28进行锁定工作,保证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在运动轮28高度调整时,此时带动移动块21移动,同步带动第二螺杆25向下移动,如此调节运动轮28高度位置时,不影响弧形齿条30与第一齿环29之间的间距,从而保证联动能够锁定所有的运动轮28。 [003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