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上料喂料

申请号 CN202311870478.5 申请日 2023-12-29 公开(公告)号 CN117602388A 公开(公告)日 2024-02-27
申请人 焦作科瑞森重装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接喜; 宋志杰; 张小鹏; 王登; 王延聪; 赵峰; 石宝中; 卢明远;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上料设备技术领域的 卡车 上料 喂料 机,包括移动小车,移动小车包括车架及行走轮;车架上还设有两个进料 输送机 及一个出料输送机,两个进料输送机的出料端均位于出料输送机的进料端的上方;两个所述进料输送机分别位于车架的两端且关于车架的中心对称设置,进料输送机的 机架 一与车架铰连接;机架一与车架之间铰连接有伸缩杆一,出料输送机的机架二与车架铰连接,机架二与车架之间铰连接有伸缩杆二。本发明采用移动小车将两个进料输送机及一个出料输送机衔接设置在一起,便于灵活移动与港口的其他运输设备配合衔接,实现高效、连续、有序的卡车进料、喂料;避免卡车排队拥堵;减少了扬尘,实现了卡车散料输送连续环保的装卸。
权利要求

1.卡车上料喂料机,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行走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还设有两个进料输送机及一个出料输送机,两个所述进料输送机的出料端均位于出料输送机的进料端的上方;
两个所述进料输送机分别位于车架的两端且关于车架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进料输送机包括机架一及设置在机架一上的输送带皮一,所述机架一的底部固定有铰接座一,所述铰接座一通过铰接轴一与车架铰连接,所述铰接座一与输送带皮一的进料端之间的机架一上固定有铰接座二,所述铰接座二通过铰接轴二铰连接有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的另一端与车架铰连接;
所述出料输送机位于车架的一侧,所述出料输送机包括机架二及设置在机架二上的输送带皮二,所述机架二的进料端通过铰接轴三与车架铰连接,所述机架二上固定有铰接座四,所述铰接座四通过铰接轴四铰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连接有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二的另一端与车架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上料喂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一的两端分别设有头部滚筒和尾部滚筒,所述输送皮带一循环绕设在头部滚筒和尾部滚筒之间,所述头部滚筒位于输送皮带一的进料端,所述尾部滚筒位于输送皮带一的出料端,所述尾部滚筒传动连接有输送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上料喂料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料输送机为大倾皮带输送机,所述出料输送机为槽型三联托辊皮带输送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上料喂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输送机的机架上设有防尘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上料喂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设有与进料卡车配合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导向坡道,两个所述导向坡道分别与卡车两侧的车轮对应,所述导向坡道的一端通过铰接轴五与进料输送机进料端的机架一铰连接,所述导向坡道的底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为伸缩杆三,所述伸缩杆三的固定端与机架一铰连接,伸缩杆三的伸缩端与导向坡道的底部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车上料喂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一、伸缩杆二、伸缩杆三均为液压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车上料喂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输送机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包括锥形管及圆管,所述锥形管的大直径端与出料输送机的出料端连接,锥形管的小直径端与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圆管外固定套设有上窄下宽的防尘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车上料喂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帽的下端面设置有多个万向滚珠,多个万向滚珠沿防尘帽下端面的周向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车上料喂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管通过铰接轴六与出料输送机的出料端铰连接,所述铰接轴六连接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固定在出料输送机的机架二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车上料喂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有中控室,所述中控室内设有控制系统,所述行走轮、进料输送机、出料输送机、伸缩杆一、伸缩杆二、伸缩杆三及正反转电机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说明书全文

卡车上料喂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卡车上料喂料机。

背景技术

[0002] 运系是我国的区域贸易和对外贸易的主要运输体系,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港口发展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鼓励开发自动控制技术与生产作业优化,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安全、高效和低损为目标,不断提高装卸工艺水平。港口装卸工艺系统是由货场劳动、装卸设备、工属具、船舶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为了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拓宽装卸货物的范围,提高单台设备的作业效率,则需要提高装备水平、装卸设备等级。目前港口装卸设备存在以下问题:1、小型港口卡车来料不能快速的装卸;2、装卸效率低,不能进行连续喂料,存在卡车排队、拥堵等问题;3、散料装卸过程中,存在扬尘大,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需要卡车上料喂料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卡车上料喂料机,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行走轮;所述车架上还设有两个进料输送机及一个出料输送机,两个所述进料输送机的出料端均位于出料输送机的进料端的上方;
[0004] 两个所述进料输送机分别位于车架的两端且关于车架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进料输送机包括机架一及设置在机架一上的输送带皮一,所述机架一的底部固定有铰接座一,所述铰接座一通过铰接轴一与车架铰连接,所述铰接座一与输送带皮一的进料端之间的机架一上固定有铰接座二,所述铰接座二通过铰接轴二铰连接有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的另一端与车架铰连接;通过伸缩杆一的伸缩可使进料输送机绕铰接轴一转动,从而改变进料输送机进料端的高度,确保在其随移动小车移动时,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不与地面接触
[0005] 所述出料输送机位于车架的一侧,所述出料输送机包括机架二及设置在机架二上的输送带皮二,所述机架二的进料端通过铰接轴三与车架铰连接,所述机架二上固定有铰接座四,所述铰接座四通过铰接轴四铰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连接有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二的另一端与车架铰连接。通过伸缩杆二的伸缩可灵活调整出料输送机的倾斜度,使出料输送机的出料端与其他输送设备配合。
[0006] 本发明通过将两个进料输送机及一个出料输送机设置在移动小车上,可随移动小车移动,两个进料输送机分设在移动小车的两端,可同时进料,互不干涉,减少了卡车排队拥堵的现象,提高了进料效率,实现了连续的进料,两个进料输送机输送的物料从进料输送机的出料端进入出料输送机的进料端,被运送至另一输送装置。
[0007] 优选的,所述机架一的两端分别设有头部滚筒和尾部滚筒,所述输送皮带一循环绕设在头部滚筒和尾部滚筒之间,所述头部滚筒位于输送皮带一的进料端,所述尾部滚筒位于输送皮带一的出料端,所述尾部滚筒传动连接有输送驱动电机。通过输送驱动电机带动尾部滚筒转动,从而带动输送皮带一传动,达到输送物料的效果。
[0008] 优选的,两个所述进料输送机为大倾角皮带输送机,所述出料输送机为槽型三联托辊皮带输送机。该设置可更好的与两个进料输送机的出料端配合,使两个进料输送机出料端的物料充分的落入出料输送机的进料端,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可减少漏料。
[0009] 优选的,所述进料输送机的机架上设有防尘罩。该处设置避免了卡车向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卸料时,造成扬尘。
[0010] 优选的,所述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设有与进料卡车配合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导向坡道,两个所述导向坡道分别与卡车两侧的车轮对应,所述导向坡道的一端通过铰接轴五与进料输送机进料端的机架一铰连接,所述导向坡道的底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为伸缩杆三,所述伸缩杆三的固定端与机架一铰连接,伸缩杆三的伸缩端与导向坡道的底部铰连接。该处设置可使卡车更加精准的驾驶至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并停靠在导料板与机架一的铰接处,随后卡车翻斗卸料,使卡车上的物料精准的倾卸在输送带皮一上被运送走。
[0011]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一、伸缩杆二、伸缩杆三均为液压杆。
[0012] 优选的,所述出料输送机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包括锥形管及圆管,所述锥形管的大直径端与出料输送机的出料端连接,锥形管的小直径端与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圆管外固定套设有上窄下宽的防尘帽。该处设置可使出料输送机的出料端送出的物料经过出料管进入另一输送装置,出料管提高了出料输送机的出料端与另一输送装置进料口的衔接配合度,防尘帽可起到防扬尘的作用。
[0013] 优选的,所述防尘帽的下端面设置有多个万向滚珠,多个万向滚珠沿防尘帽下端面的周向均匀分布。该处设置可减小防尘帽与另一输送装置之间的摩擦,可在出料管与另一输送装置进料口衔接时,另一输送装置绕出料管为圆心转动。
[0014] 优选的,所述锥形管通过铰接轴六与出料输送机的出料端铰连接,所述铰接轴六连接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固定在出料输送机的机架二上。该处设置可通过正反转电机的正反转动,合理调节出料管与出料输送机的出料端的角度,确保出料管与另一输送装置进料口的衔接。
[0015] 优选的,所述车架上设有中控室,所述中控室内设有控制系统,所述行走轮、进料输送机、出料输送机、伸缩杆一、伸缩杆二、伸缩杆三及正反转电机均与控制系统连接。该处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与各组件的电连接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0016] 本发明还包括能够使卡车上料喂料机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常用设备,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发明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如输送带皮一、头部滚筒和尾部滚筒、输送驱动电机、大倾角皮带输送机、槽型三联托辊皮带输送机、液压杆、万向滚珠、正反转电机、中控室、控制系统等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及本领域常规设备,均为现有技术。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合理,采用移动小车将两个进料输送机及一个出料输送机衔接设置在一起,便于灵活移动与港口的其他运输设备配合衔接,实现高效、连续、有序的卡车进料、喂料;避免卡车喂料过程中拥堵排队现象的产生,使卸料更加高效有序;减少了扬尘,实现了卡车散料输送连续环保的装卸。附图说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卡车上料喂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1]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0022] 图4为图3中出料管与另一输送装置进料口配合的状态图;
[0023] 图5为图4中出料管的仰视图;
[0024] 图6为卡车向进料输送机卸料时的状态图;
[0025] 图7为图1中导向组件收起时的状态图。
[0026] 图中:1、车架;2、机架一;3、铰接座一;4、导向坡道;5、铰接轴五;6、防尘罩;7、出料输送机;8、伸缩杆二;9、锥形管;10、铰接轴六;11、圆管,12、防尘帽;13、万向滚珠;14、另一输送装置进料口;15、行走轮;16、伸缩杆三;17、铰接轴三;18、伸缩杆一;19、输送驱动电机;20、铰接座四;21、拉杆;22、车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地描述,在此处的描述仅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 实施例
[0029]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卡车上料喂料机,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上设有行走轮15;所述车架1上还设有两个进料输送机及一个出料输送机7,两个所述进料输送机的出料端均位于出料输送机7的进料端的上方,进料输送机的出料端掉落的物料落入出料输送机7的进料端;
[0030] 两个所述进料输送机分别位于车架1的两端且关于车架1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进料输送机包括机架一2及设置在机架一2上的输送带皮一,所述机架一2的底部固定有铰接座一3,所述铰接座一3通过铰接轴一与车架1铰连接,所述铰接座一3与输送带皮一的进料端之间的机架一2上固定有铰接座二,所述铰接座二通过铰接轴二铰连接有伸缩杆一18,所述伸缩杆一18的另一端与车架1铰连接;通过伸缩杆一18的伸缩可使进料输送机绕铰接轴一转动,从而改变进料输送机进料端的高度,确保在其随移动小车移动时,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不与地面接触。
[0031] 所述出料输送机7位于车架1的一侧,所述出料输送机7包括机架二及设置在机架二上的输送带皮二,所述机架二的进料端通过铰接轴三17与车架1铰连接,所述机架二上固定有铰接座四20,所述铰接座四20通过铰接轴四铰连接有拉杆21,所述拉杆21的另一端铰连接有伸缩杆二8,所述伸缩杆二8的另一端与车架1铰连接。通过伸缩杆二8的伸缩可灵活调整出料输送机7的倾斜角度,使出料输送机7的出料端与其他输送设备配合。
[0032] 本发明通过将两个进料输送机及一个出料输送机7设置在移动小车上,可随移动小车移动,两个进料输送机分设在移动小车的两端,可同时进料,互不干涉,减少了卡车排队拥堵的现象,提高了进料效率,实现了连续的进料,两个进料输送机输送的物料从进料输送机的出料端进入出料输送机7的进料端,被运送至另一输送装置。
[0033] 所述机架一2的两端分别设有头部滚筒和尾部滚筒,所述输送皮带一循环绕设在头部滚筒和尾部滚筒之间,所述头部滚筒位于输送皮带一的进料端,所述尾部滚筒位于输送皮带一的出料端,所述尾部滚筒传动连接有输送驱动电机19。通过输送驱动电机19带动尾部滚筒转动,从而带动输送皮带一传动,达到输送物料的效果。
[0034] 两个所述进料输送机为大倾角皮带输送机,所述出料输送机7为槽型三联托辊皮带输送机,槽型三联托辊皮带输送机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该设置可更好的与两个进料输送机的出料端配合,使两个进料输送机出料端的物料充分的落入出料输送机7的进料端,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可减少漏料。
[0035] 所述进料输送机的机架上设有防尘罩6。该处设置避免了卡车向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卸料时,造成扬尘。位于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的防尘罩的进料口处可设置防尘帘,该防尘帘由多条橡胶片组成,橡胶片的顶端与防尘罩的进料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既不影响卡车进料,又起到防尘作用。
[0036] 所述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设有与进料卡车配合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导向坡道4,两个所述导向坡道4分别与卡车两侧的车轮对应,所述导向坡道4的一端通过铰接轴五5与进料输送机进料端的机架一2铰连接,所述导向坡道4的底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为伸缩杆三16,所述伸缩杆三16的固定端与机架一2铰连接,伸缩杆三16的伸缩端与导向坡道4的底部铰连接。该处设置可使卡车更加精准的驾驶至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并停靠在导料板与机架一2的铰接处,随后卡车翻斗卸料,使卡车上的物料精准的倾卸在输送带皮一上被运送走。
[0037] 所述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的进料口处可设置防尘帘,该防尘帘由多条橡胶片组成,橡胶片的顶端与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的防尘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既不影响卡车进料,又起到防尘作用。
[0038] 所述伸缩杆一18、伸缩杆二8、伸缩杆三16均为液压杆。
[0039] 所述出料输送机7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包括锥形管9及圆管11,所述锥形管9的大直径端与出料输送机7的出料端连接,锥形管9的小直径端与圆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圆管11外固定套设有上窄下宽的防尘帽12。该处设置可使出料输送机7的出料端送出的物料经过出料管进入另一输送装置,出料管提高了出料输送机7的出料端与另一输送装置进料口14的衔接配合度,防尘帽12可起到防扬尘的作用。
[0040] 所述防尘帽12的下端面设置有多个万向滚珠13,多个万向滚珠13沿防尘帽12下端面的周向均匀分布。该处设置可减小防尘帽12与另一输送装置之间的摩擦,可在出料管与另一输送装置进料口14衔接时,另一输送装置绕出料管为圆心转动,有利于另一输送装置的出料端进行扇形布料。
[0041] 所述锥形管9通过铰接轴六10与出料输送机7的出料端铰连接,所述铰接轴六10连接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固定在出料输送机7的机架二上。该处设置可通过正反转电机的正反转动,合理调节出料管与出料输送机7的出料端的角度,确保出料管与另一输送装置进料口14的衔接。
[0042] 所述车架1上设有中控室,所述中控室内设有控制系统,所述行走轮15、进料输送机、出料输送机7、伸缩杆一18、伸缩杆二8、伸缩杆三16及正反转电机均与控制系统连接。该处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与各组件的电连接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0043] 本发明在工作时,移动小车将两个进料输送机及一个出料输送机移动至配合的另一输送装置处,移动过程中,两个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抬高不与地面接触,移动小车停止移动后,伸缩杆一收缩,带动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下落与地面接触,随后伸缩杆二收缩使出料输送机的出料管下移与另一输送装置进料口衔接,各输送机衔接完成后,伸缩杆三收缩,使导向坡道绕铰接轴五转动,导向坡道远离进料输送机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各卡车沿导向坡道倒车行驶至进料输送机的进料端,卡车的车斗22翻转,将卡车内的物料倾卸在输送皮带一上,两个进料输送机同时进料,互不干涉,减少了卡车排队拥堵的现象,提高了进料效率,实现了连续的进料,两个进料输送机输送的物料从进料输送机的出料端进入出料输送机7的进料端,被运送至另一输送装置。
[0044]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