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拉剥摆盘设备

申请号 CN201911409193.5 申请日 2019-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1056101B 公开(公告)日 2024-04-30
申请人 领胜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济鑫; 高强; 姚军;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自动拉剥摆盘设备包括机台、剥料装置、转料装置、摆盘装置以及接料板,剥料装置、转料装置、摆盘装置、接料板均设于机台上,剥料装置和转料装置分别位于接料板的两端,摆盘装置位于接料板的一侧。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对片料进行剥料且摆盘的自动化设备;本设备的工序中,料带从输入剥料装置中,料带上的片料自动输入接料板上,料带的底膜排出,剥离后的片料由转料装置转移至摆盘装置中。本公开的设备全程自动化操作,工序简单、效率高、工作平稳、降低人 力 ,剥离过程中减少产品的错位与掉落,减少后续返工。
权利要求

1.自动拉剥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01)、剥料装置(02)、转料装置(03)、摆盘装置(04)以及接料板(05),所述剥料装置(02)、转料装置(03)、摆盘装置(04)、接料板(05)均设于机台(01)上,所述剥料装置(02)和转料装置(03)分别位于接料板(05)的两端,所述摆盘装置(04)位于接料板(05)的一侧;
所述剥料装置(02)包括第一安装架(021)、主动导辊(022)、第一压料导辊(023)、剥料组件(024)以及第二压料导辊(025),所述主动导辊(022)、第一压料导辊(023)、剥料组件(024)以及第二压料导辊(025)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架(021)上,所述第一压料导辊(023)、第二压料导辊(025)分别位于主动导辊(022)的上下方,所述第一压料导辊(023)、第二压料导辊(025)均与主动导辊(022)配合,所述剥料组件(024)位于主动导辊(022)的一侧;
所述剥料组件(024)包括剥刀(0241)、限位(0242),所述剥刀(0241)固定在第一安装架(021)上,所述限位块(0242)设于剥刀(0241)的端面上,所述剥刀(0241)的出料端设有斜面(0243);
所述第一压料导辊(023)包括连接轴(0231)、第一驱动件(0232)、第一滑轨(0233)、第一滑块(0234)以及压料轴承(0235),所述第一滑轨(0233)安装在第一安装架(021)的内壁,所述连接轴(0231)通过第一滑块(0234)设于第一滑轨(0233)上,所述第一驱动件(0232)设于安装架上且与第一滑轨(0233)驱动连接,所述压料轴承(0235)设于连接轴(0231)上;
所述剥料装置(02)还包括进料导辊(026)、限位导辊(027)、转向导辊(028)和排废导辊(029),所述进料导辊(026)、限位导辊(027)、转向导辊(028)和排废导辊(029)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架(021)上,所述限位导辊(027)、进料导辊(026)分别位于主动导辊(022)的两侧,所述转向导辊(028)和排废导辊(029)分别位于第二压料导辊(025)的两侧;
所述转料装置(03)包括第二安装架(031)、直线电机(032)、第二驱动件(033)以及触手组件(034),所述第二安装架(031)设于机台(01)的端面,所述直线电机(032)设于第二安装架(031)上,所述第二驱动件(033)设于直线电机(032)的驱动端,所述触手组件(034)设于第二驱动件(033)的驱动端;
所述摆盘装置(04)包括第三安装架(041)、第三驱动件(042)以及治具(043),所述第三安装架(041)设于机台(01)的端面,输送第三驱动件(042)设于第二安装架(031)上,所述治具(043)设于第三驱动件(042)的驱动端,所述治具(043)上设有若干限位槽(0431);
还包括进料装置(06),所述进料装置(06)设于机台(01)上且位于接料板(05)与摆盘装置(04)之间;所述进料装置(06)包括第四驱动件(061)、升降底板(062)、感应组件(063)以及若干限位杆(064),若干所述限位杆(064)设有机台(01)的端面上,所述第四驱动件(061)设于机台(01)的底端,所述升降底板(062)设于第四驱动件(061)的驱动端,所述升降底板(062)位于若干限位杆(064)之间,所述感应组件(063)设于机台(01)的端面上且位于若干限位的两端;
还包括导正装置(07),所述导正装置(07)包括摆动架(071)、限位压片(072)以及若干导正导辊(073),若干所述摆动架(071)可调节地设于第一安装架(021)上,所述导正导辊(073)设于摆动架(071)上,所述限位压片(072)可调节摆动架(07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拉剥摆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装置(08),所述回收装置(08)设于机台(01)的底端。

说明书全文

自动拉剥摆盘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自动拉剥摆盘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愈加追求高生产效率和高质量,尤其在尺寸微小的片料生产方面,普通工艺采用单件对正,逐个加工,生产效率低,该模式根本无法实现高效生产,人耗费大,产品精度较差,产品不良率较高,难以匹配后续的自动化连续生产作业。

发明内容

[000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自动拉剥摆盘设备,包括机台、剥料装置、转料装置、摆盘装置以及接料板,剥料装置、转料装置、摆盘装置、接料板均设于机台上,剥料装置和转料装置分别位于接料板的两端,摆盘装置位于接料板的一侧;
[0004] 剥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主动导辊、第一压料导辊、剥料组件以及第二压料导辊,主动导辊、第一压料导辊、剥料组件以及第二压料导辊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压料导辊、第二压料导辊分别位于主动导辊的上下方,第一压料导辊、第二压料导辊均与主动导辊配合,剥料组件位于主动导辊的一侧。
[0005]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对片料进行剥料且摆盘的自动化设备,其通过剥料装置进行拉料和剥料,在通过转料装置将片料放置在摆盘装置中;本公开中的剥料过程中,料带从主动导辊、第一压料导辊之间输入剥料装置中,接着料带经过剥料组件后输入主动导辊、第二压料导辊之间,其中主动导辊对料带进行拉料,料带经过剥料组件时,料带上的片料自动输入接料板上,料带的底膜从主动导辊、第二压料导辊之间排出;剥离后的片料由转料装置转移至摆盘装置中。本公开的设备全程自动化操作,工序简单、效率高、工作平稳、降低人力,剥离过程中减少产品的错位与掉落,减少后续返工。
[00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剥料组件包括剥刀、限位,剥刀固定在第一安装架上,限位块设于剥刀的端面上,剥刀的出料端设有斜面。
[0007] 由此,剥料组件中,料带从剥刀的上端面输入,经剥刀限位块限位,被剥离的工件从剥刀出料端输入接料板,剩下的底膜从剥刀的斜面输出回收。保证剥料工序高效、稳定进行。
[000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压料导辊包括连接轴、第一驱动件、第一滑轨、第一滑块以及压料轴承,第一滑轨安装在第一安装架的内壁,连接轴通过第一滑块设于第一滑轨上,第一驱动件设于安装架上且与第一滑轨驱动连接,压料轴承设于连接轴上。
[0009] 由此,第一压料组件,由第一驱动件对第一滑块进行驱动,使得连接轴上压料轴承与料带接触,对料带进行压紧。
[00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剥料装置还包括进料导辊、限位导辊、转向导辊和排废导辊,进料导辊、限位导辊、转向导辊和排废导辊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限位导辊、进料导辊分别位于主动导辊的两侧,转向导辊和排废导辊分别位于第二压料导辊的两侧。
[0011] 由此,料带从进料导辊输入剥料装置中,并依次经过主动导辊‑第一压料导辊的作用端、限位导辊、转向导辊、主动导辊‑第二压料导辊的作用端,最后从排废导辊处输出。
[0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料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架、直线电机、第二驱动件以及触手组件,第二安装架设于机台的端面,直线电机设于第二安装架上,第二驱动件设于直线电机的驱动端,触手组件设于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
[0013] 由此,转料装置的工作过程中,直线电机负责触手组件平方向的移动,第二驱动件负责触手组件竖直方向的移动,由直线电机和第二驱动件联合驱动触手组件在接料板、摆盘装置之间进行运动,从而实现片料的转移。
[001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摆盘装置包括第三安装架、第三驱动件以及治具,第三安装架设于机台的端面,输送第三驱动件设于第二安装架上,治具设于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治具上设有若干限位槽。
[0015] 由此,片料转移至限位中,当治具上的一个限位槽满载后,第三驱动件治具移动,从而将片料转移至另一个限位槽中,从而实现连续生产。
[001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拉剥摆盘设备还包括进料装置,进料装置设于机台上且位于接料板与摆盘装置之间;进料装置包括第四驱动件、升降底板、感应组件以及若干限位杆,若干限位杆设有机台的端面上,第四驱动件设于机台的底端,升降底板设于第四驱动件的驱动端,升降底板位于若干限位杆之间,感应组件设于机台的端面上且位于若干限位的两端。
[0017] 由此,进料装置配置为提供隔纸,采用移料机构将隔纸输入摆盘装置中,从而将两个相邻的片料隔开,防止相邻个片料在运输过程发生喷撞而影响片料的外观。
[001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拉剥摆盘设备还包括导正装置,导正装置包括摆动架、限位压片以及若干导正导辊,若干摆动架可调节地设于第一安装架上,导正导辊设于摆动架上,限位压片可调节摆动架上。
[0019] 由此,当料带输入剥料装置时,料带经过导正装置进行导正。
[00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拉剥摆盘设备还包括回收装置,回收装置设于机台的底端。
[0021] 由此,回收装置配置为对剥料装置排出的料带底膜进行回收。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设备的拉料、剥料、移料全程在线自动化操作;并且,本设备会在相邻片料之间自动增加隔纸,防止产品间出现粘合。本设备工序简单、效率高、工作平稳、降低人力、实用性强。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拉剥摆盘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图1所示自动拉剥摆盘设备中剥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图2所示剥料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图1所示自动拉剥摆盘设备中转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为图1所示自动拉剥摆盘设备中摆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为图1所示自动拉剥摆盘设备中进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为图1所示自动拉剥摆盘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为图1所示自动拉剥摆盘设备中所生产料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9为图1所示自动拉剥摆盘设备的安装保护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中标号:01‑机台、02‑剥料装置、021‑第一安装架、022‑主动导辊、023‑第一压料导辊、0231‑连接轴、0232‑第一驱动件、0233‑第一滑轨、0234‑第一滑块、0235‑压料轴承、024‑剥料组件、0241‑剥刀、0242‑限位块、0243‑斜面、025‑第二压料导辊、026‑进料导辊、
027‑限位导辊、028‑转向导辊、029‑排废导辊、03‑转料装置、031‑第二安装架、032‑直线电机、033‑第二驱动件、034‑触手组件、04‑摆盘装置、041‑第三安装架、042‑第三驱动件、043‑治具、0431‑限位槽、05‑接料板、06‑进料装置、061‑第四驱动件、062‑升降底板、063‑感应组件、064‑限位杆、07‑导正装置、071‑摆动架、072‑限位压片、073‑导正导辊、08‑回收装置、
09‑控制系统、10‑保护罩、a‑料带、a1‑片料、a2‑底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4] 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自动拉剥摆盘设备,包括机台01、剥料装置02、转料装置03、摆盘装置04以及接料板05,剥料装置02、转料装置03、摆盘装置04、接料板05均设于机台01的端面上。剥料装置02和转料装置03分别位于接料板05的两端,剥料装置02位于接料板05的前端,转料装置03位于接料板05的后端,摆盘装置04位于接料板05的一侧,摆盘装置04‑接料板05的连线与转料装置03的工作方向相互平行。
[0035] 结合图2,剥料装置02包括第一安装架021、主动导辊022、第一压料导辊023、剥料组件024以及第二压料导辊025,主动导辊022、第一压料导辊023、剥料组件024以及第二压料导辊025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架021上,第一压料导辊023、第二压料导辊025分别位于主动导辊022的上下方,第一压料导辊023、第二压料导辊025均与主动导辊022配合,剥料组件024位于主动导辊022的一侧。
[0036]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对片料a1进行剥料且摆盘的自动化设备,其通过剥料装置02进行拉料和剥料,在通过转料装置03将片料a1放置在摆盘装置04中;本公开中的剥料过程中,料带a从主动导辊022、第一压料导辊023之间输入剥料装置02中,接着料带a经过剥料组件024后输入主动导辊022、第二压料导辊025之间,其中主动导辊022对料带a进行拉料,料带a经过剥料组件024时,料带a上的片料a1自动输入接料板05上,料带a的底膜a2从主动导辊022、第二压料导辊025之间排出;剥离后的片料a1由转料装置03转移至摆盘装置04中。本公开的设备全程自动化操作,工序简单、效率高、工作平稳、降低人力,剥离过程中减少产品的错位与掉落,减少后续返工。
[0037] 结合图2‑3,剥料组件024包括剥刀0241、限位块0242,剥刀0241固定在第一安装架021上,限位块0242设于剥刀0241的端面上,剥刀0241的出料端设有斜面0243,剥刀0241上靠近接料板05的一端为剥刀0241的出料端。剥料组件024中,料带a从剥刀0241的上端面输入,经剥刀0241限位块0242限位,被剥离的工件从剥刀0241出料端输入接料板05,剩下的底膜a2从剥刀0241的斜面0243输出回收。保证剥料工序高效、稳定进行。
[0038] 结合图2‑3,第一压料导辊023包括连接轴0231、第一驱动件0232、第一滑轨0233、第一滑块0234以及压料轴承0235,第一滑轨0233安装在第一安装架021的内壁,连接轴0231通过第一滑块0234设于第一滑轨0233上,第一驱动件0232设于安装架上且与第一滑轨0233驱动连接,压料轴承0235设于连接轴0231上。第一压料组件,由第一驱动件0232对第一滑块0234进行驱动,使得连接轴0231上压料轴承0235与料带a接触,对料带a进行压紧。
[0039] 结合图2‑3,剥料装置02还包括进料导辊026、限位导辊027、转向导辊和排废导辊029,进料导辊026、限位导辊027、转向导辊和排废导辊029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架021上,限位导辊027、进料导辊026分别位于主动导辊022的两侧,转向导辊和排废导辊029分别位于第二压料导辊025的两侧。
[0040] 料带a从进料导辊026输入剥料装置02中,并依次经过主动导辊022‑第一压料导辊023的作用端、限位导辊027、转向导辊、主动导辊022‑第二压料导辊025的作用端,最后从排废导辊029处输出。
[0041] 结合图1和4,转料装置03包括第二安装架031、直线电机032、第二驱动件033以及触手组件034,第二安装架031设于机台01的端面,直线电机032设于第二安装架031上,第二驱动件033设于直线电机032的驱动端,触手组件034设于第二驱动件033的驱动端。
[0042] 转料装置03的工作过程中,直线电机032负责触手组件034水平方向的移动,第二驱动件033负责触手组件034竖直方向的移动,由直线电机032和第二驱动件033联合驱动触手组件034在接料板05、摆盘装置04之间进行运动,从而实现片料a1的转移。
[0043] 结合图1和5,摆盘装置04包括第三安装架041、第三驱动件042以及治具043,第三安装架041设于机台01的端面,输送第三驱动件042设于第二安装架031上,治具043设于第三驱动件042的驱动端,治具043上设有若干限位槽0431。片料a1转移至限位中,当治具043上的一个限位槽0431满载后,第三驱动件042治具043移动,从而将片料a1转移至另一个限位槽0431中,从而实现连续生产。
[0044]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0232、第二驱动件033、第三驱动件042可以为气缸,但不限于气缸。
[0045] 结合图1和6,自动拉剥摆盘设备还包括进料装置06,进料装置06设于机台01上且位于接料板05与摆盘装置04之间,接料板05、进料装置06、摆盘装置04位于同一直线上;进料装置06包括第四驱动件061、升降底板062、感应组件063以及若干限位杆064,若干限位杆064设有机台01的端面上,第四驱动件061设于机台01的底端,升降底板062设于第四驱动件
061的驱动端,升降底板062位于若干限位杆064之间,感应组件063设于机台01的端面上且位于若干限位的两端,隔纸防止在升降底板062上。进料装置06配置为提供隔纸,采用移料机构将隔纸输入摆盘装置04中,从而将两个相邻的片料a1隔开,防止相邻个片料a1在运输过程发生喷撞而影响片料a1的外观。
[0046] 结合图1‑3,自动拉剥摆盘设备还包括导正装置07,导正装置07包括摆动架071、限位压片072以及若干导正导辊073,若干摆动架071可调节地设于第一安装架021上,导正导辊073设于摆动架071上,限位压片072可调节摆动架071上。当料带a输入剥料装置02时,料带a经过导正装置07进行导正。
[0047] 结合图1,自动拉剥摆盘设备还包括回收装置08,回收装置08设于机台01的底端。回收装置08配置为对剥料装置02排出的料带a底膜a2进行回收。
[0048] 结合图7‑9,本设备机台01上还可安装保护罩10,本设备的还配置有PLC控制系统09,通过PLC控制系统09对本设备进行编码控制,本设备加工的料带a由底膜a2和若干片料a1组成,若干片料a1阵列在底膜a2上,本设备的具体生产过程为:
[0049] S1、进料导正;料带a通过导正装置07输入本设备,料带a在导正装置07中,受若干导正导辊073进行调节,保证料带a正确输入;
[0050] S2、剥料:料带a从进料导辊026输入剥料装置02中,并依次经过主动导辊022‑第一压料导辊023的作用端、限位导辊027、转向导辊、主动导辊022‑第二压料导辊025的作用端,最后从排废导辊029处输出,料带a经过剥料组件024时,料带a上的片料a1自动输入接料板05上;
[0051] S3.1、底膜a2回收:料带a的底膜a2从主动导辊022、第二压料导辊025之间排出,最后输入回收装置08中;
[0052] S3.2、片料a1移料:由直线电机032和第二驱动件033联合驱动触手组件034在接料板05、摆盘装置04之间进行运动,从而实现片料a1的转移;
[0053] S4、上隔纸:由直线电机032和第二驱动件033联合驱动触手组件034在进料装置06、摆盘装置04之间进行运动,从而实现隔纸的进料。
[0054] 依此,经过上述步骤不断循环从而连续作业。
[005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为:本设备的拉料、剥料、移料全程在线自动化操作;并且,本设备会在相邻片料a1之间自动增加隔纸,防止产品间出现粘合。本设备工序简单、效率高、工作平稳、降低人力、实用性强。
[0056]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