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749287.3 申请日 2023-12-18 公开(公告)号 CN118025785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4
申请人 广东朗盾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邬海辉; 吴水平; 江志辉; 郑朝;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包括运输检测装置、抬升装置、搬运装置以及下料装置,运输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运输机构、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上料机构与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一致,上料机构与运输机构连接,检测机构分别与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电连接,抬升装置与运输机构连接。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可实现上料机构将棒材上料至运输机构后,检测机构可对棒材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检测机构可将电 信号 分别传输至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中,最终实现对棒材进行检测运输工序,通过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的推料工序,可确保端面带 磁性 的棒材在进行转向时不会发生磕碰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检测装置、抬升装置、搬运装置以及下料装置,所述运输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运输机构、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与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一致,所述上料机构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检测机构、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沿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于运输机构上,所述检测机构分别与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电连接,所述抬升装置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抬升装置与第一推料机构配合用于将运输机构上的棒材推送至下料装置,所述第二推料机构用于将运输机构上的棒材推送至抬升装置,第一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以及第二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均垂直于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检测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限位机构位于上料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检测装置还包括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位于上料机构与限位机构之间,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机械手以及限位架,所述机械手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限位架与上料机构连接,所述限位架设有缝隙,所述机械手用于夹持上料机构上的棒材同时通过所述限位架设有的缝隙到达运输机构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护栏以及运输部件,所述护栏设置于运输部件的两侧,所述限位机构于护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栏杆以及第二栏杆,所述第一栏杆以及第二栏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栏杆的一端以及第二栏杆的一端分别与位于运输部件两侧的护栏连接,所述第一栏杆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栏杆的另一端之间设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料机构包括下料口以及第一推料部件,所述第一推料部件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搬运装置设置于下料口处,所述第一推料部件设置于下料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料机构包括下料斜板以及第二推料部件,所述下料斜板的一端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下料斜板的另一端与抬升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推料部件设置于下料斜板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包括搬运架、升降机构以及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安装架连接,所述搬运架与升降机构驱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端与搬运架驱动连接。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待检测棒材通过上料机构的上料工序到达搬运机构处,所述搬运机构将棒材搬运至运输机构;
所述运输机构将待检测棒材先运输至限位机构,所述运输机构的运输作用配合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对待检测棒材的空间位置进行调节,而后所述运输机构将待检测棒材运输至检测机构;
待检测棒材到达所述检测机构处后,所述检测机构对待检测棒材进行检测工序,得已检测棒材,同时所述检测机构将待检测棒材的检测结果传输至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处,而后所述运输机构将已检测棒材运输至第一推料机构处;
当所述第一推料机构接收检测机构的传输信号为通过检测时,所述第一推料机构开始推料工序,所述第一推料机构将已检测棒材推送至搬运装置,而后所述搬运装置将已检测棒材搬运至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对已检测棒材进行下料工序;
当所述第一推料机构接收检测机构的传输信号为未通过检测时,所述第一推料机构不工作,所述运输机构将已检测棒材运输至第二推料机构处;
第二推料机构接收检测机构的未通过检测的传输信号,所述第二推料机构开始推料工序,所述第二推料机构将已检测棒材推送至抬升装置,所述抬升装置将已检测棒材进行抬升工序。

说明书全文

一种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棒材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工厂的生产线上,工序之间经常需要将物料短距离的输送,在工厂中棒材短距离输送一般使用人工搬运或链传动装置输送,如果棒材数量较多,人工搬运速度慢,这时需要使用链条传动装置输送,将棒材放置在链条上,通过链轮与链条啮合来带动棒材移动。
[0003] 传统的棒材输送设备往往是通过实现单一输送机构实现单一运动方向的棒材输送,功能单一,无法对棒材进行转向调整输送,使得后续还需人工方式对棒材的输送方向进行调整,若人工来不及调整,则影响后续棒材加工的工序,从而不仅降低棒材输送的效率,而且无法保证后续棒材加工的质量,影响棒材加工生产。另外,对棒材进行转向调整输送也要考虑棒材碰撞的问题,特别一些端面带磁性的棒材,防止端面碰撞是其转向输送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为了解决棒材进行转向调整输送时,棒材的端面会发生碰撞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包括运输检测装置、抬升装置、搬运装置以及下料装置,所述运输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运输机构、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与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一致,所述上料机构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检测机构、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沿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于运输机构上,所述检测机构分别与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电连接,所述抬升装置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抬升装置与第一推料机构配合用于将运输机构上的棒材推送至下料装置,所述第二推料机构用于将运输机构上的棒材推送至抬升装置,第一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以及第二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均垂直于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
[0006] 上述棒材运输检测设备,通过设置有运输检测装置、抬升装置、搬运装置以及下料装置,其中运输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运输机构、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具体地,检测机构分别与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电连接,如此,实现上料机构将棒材上料至运输机构后,运输机构可将棒材运输至检测机构处,而后检测机构可对棒材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检测机构可将电信号分别传输至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中,进而检测机构可控制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的工作状态,通过第一推料机构的推料作用以及第二推料机构的推料作用,可使得棒材进行转向运输,同时地,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对棒材进行的推料工序过程中,棒材的端面均未与下料装置、抬升装置、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接触,进而可确保端面带磁性的棒材在进行转向时不会发生磕碰情况。
[0007]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检测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限位机构位于上料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检测装置还包括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位于上料机构与限位机构之间,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机械手以及限位架,所述机械手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限位架与上料机构连接,所述限位架设有缝隙,所述机械手用于夹持上料机构上的棒材同时通过所述限位架设有的缝隙到达运输机构处。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护栏以及运输部件,所述护栏设置于运输部件的两侧,所述限位机构于护栏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栏杆以及第二栏杆,所述第一栏杆以及第二栏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栏杆的一端以及第二栏杆的一端分别与位于运输部件两侧的护栏连接,所述第一栏杆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栏杆的另一端之间设有间隙。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料机构包括下料口以及第一推料部件,所述第一推料部件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搬运装置设置于下料口处,所述第一推料部件设置于下料口上方。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料机构包括下料斜板以及第二推料部件,所述下料斜板的一端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下料斜板的另一端与抬升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推料部件设置于下料斜板上方。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搬运装置包括搬运架、升降机构以及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运输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与安装架连接,所述搬运架与升降机构驱动连接。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搬运装置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端与搬运架驱动连接。
[0015] 一种棒材运输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 待检测棒材通过上料机构的上料工序到达搬运机构处,所述搬运机构将棒材搬运至运输机构;
[0017] 所述运输机构将待检测棒材先运输至限位机构,所述运输机构的运输作用配合限位机构的限位作用对待检测棒材的空间位置进行调节,而后所述运输机构将待检测棒材运输至检测机构;
[0018] 待检测棒材到达所述检测机构处后,所述检测机构对待检测棒材进行检测工序,得已检测棒材,同时所述检测机构将待检测棒材的检测结果传输至第一推料机构以及第二推料机构处,而后所述运输机构将已检测棒材运输至第一推料机构处;
[0019] 当所述第一推料机构接收检测机构的传输信号为通过检测时,所述第一推料机构开始推料工序,所述第一推料机构将已检测棒材推送至搬运装置,而后所述搬运装置将已检测棒材搬运至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对已检测棒材进行下料工序;
[0020] 当所述第一推料机构接收检测机构的传输信号为未通过检测时,所述第一推料机构不工作,所述运输机构将已检测棒材运输至第二推料机构处;
[0021] 第二推料机构接收检测机构的未通过检测的传输信号,所述第二推料机构开始推料工序,所述第二推料机构将已检测棒材推送至抬升装置,所述抬升装置将已检测棒材进行抬升工序。附图说明
[0022]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23]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的运输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的抬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的抬升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的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的搬运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的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棒材运输检测设备的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 附图标记说明:
[0034] 1、运输检测装置;11、上料机构;12、搬运机构;121、机械手;122、限位架;13、限位机构;131、第一栏杆;132、第二栏杆;14、检测机构;15、运输机构;151、护栏;152、运输部件;16、第一推料机构;161、下料口;162、第一推料部件;17、第二推料机构;171、下料斜板;172、第二推料部件;2、抬升装置;21、抬升部件;211、运输带;212、抬升板;22、驱动部件;23、调节机架;3、搬运装置;31、搬运架;32、转动机构;33、升降机构;34、安装架;4、下料装置;41、下料输送带;42、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6]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7]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8]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39] 如图1‑9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棒材运输检测设备,包括运输检测装置1、抬升装置2、搬运装置3以及下料装置4,运输检测装置1包括上料机构11、检测机构14、运输机构15、第一推料机构16以及第二推料机构17,上料机构11与运输机构15的运输方向一致,上料机构11与运输机构15连接,检测机构14、第一推料机构16以及第二推料机构17沿运输机构15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于运输机构15上,检测机构14分别与第一推料机构16以及第二推料机构17电连接,抬升装置2与运输机构15连接,抬升装置2与第一推料机构16配合用于将运输机构15上的棒材推送至下料装置4,第二推料机构17用于将运输机构15上的棒材推送至抬升装置2,第一推料机构16的推料方向以及第二推料机构17的推料方向均垂直于运输机构15的运输方向。
[0040] 上述棒材运输检测设备,通过设置有运输检测装置1、抬升装置2、搬运装置3以及下料装置4,其中运输检测装置1包括上料机构11、检测机构14、运输机构15、第一推料机构16以及第二推料机构17,具体地,检测机构14分别与第一推料机构16以及第二推料机构17电连接,如此,实现上料机构11将棒材上料至运输机构15后,运输机构15可将棒材运输至检测机构14处,而后检测机构14可对棒材进行检测,具体检测工序为:棒材是否进行加工,根据检测结果,检测机构14可将电信号分别传输至第一推料机构16以及第二推料机构17中,进而检测机构14可控制第一推料机构16以及第二推料机构17的工作状态,通过第一推料机构16的推料作用以及第二推料机构17的推料作用,可使得棒材进行转向运输,同时地,第一推料机构16以及第二推料机构17对棒材进行的推料工序过程中,棒材的端面均未与下料装置4、抬升装置2、第一推料机构16以及第二推料机构17接触,进而可确保端面带磁性的棒材在进行转向时不会发生磕碰情况。
[0041] 如图1‑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运输检测装置1还包括限位机构13,限位机构13与运输机构15连接,限位机构13位于上料机构11与检测机构14之间,运输机构15包括护栏151以及运输部件152,护栏151设置于运输部件152的两侧,限位机构13于护栏151连接,限位机构13包括第一栏杆131以及第二栏杆132,第一栏杆131以及第二栏杆132倾斜设置,第一栏杆131的一端以及第二栏杆132的一端分别与位于运输部件152两侧的护栏151连接,第一栏杆13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栏杆132的另一端之间设有间隙,如此,第一栏杆131以及第二栏杆132之间的间隙可夹持棒材,同时运输机构15对棒材起到运输作用,使得棒材的空间位置可调节,进而方便后期检测机构14对棒材的检测工序,提高检测机构14对棒材的检测效率。
[0042] 优选地,检测机构14外设有防尘罩。
[0043] 如图1‑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运输检测装置1还包括搬运机构12,搬运机构12位于上料机构11与限位机构13之间,搬运机构12包括机械手121以及限位架122,机械手
121与运输机构15连接,限位架122与上料机构11连接,限位架122设有缝隙,机械手121用于夹持上料机构11上的棒材同时通过限位架122设有的缝隙到达运输机构15处,如此,限位架
122设有的缝隙可对棒材的空间位置起到限位作用,同时机械手121将棒材搬运至运输机构
15,可进一步确保端面带磁性的棒材在进行转向时不会发生磕碰情况。
[0044] 如图1‑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推料机构16包括下料口161以及第一推料部件162,第一推料部件162与运输机构15连接,搬运装置3设置于下料口161处,第一推料部件162设置于下料口161上方,如此,通过下料口161,方便第一推料部件162将棒材推料至搬运装置3处。
[0045] 如图1‑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推料机构17包括下料斜板171以及第二推料部件172,下料斜板171的一端与运输机构15连接,下料斜板171的另一端与抬升装置2连接,第二推料部件172设置于下料斜板171上方,如此,通过下料斜板171,方便第二推料机构17将棒材推料至抬升装置2处。
[0046]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装置3包括搬运架31、升降机构33以及安装架34,安装架34与运输机构15连接,升降机构33与安装架34连接,搬运架31与升降机构33驱动连接,如此,搬运架31可搬运棒材,升降机构33可驱动搬运架31进行升降,进而搬运架31可带动棒材进行升降,使得棒材可到达下料装置4处。
[0047] 如图7‑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装置3还包括转动机构32,转动机构32与升降机构33连接,转动机构32的转动端与搬运架31驱动连接,如此,转动机构32可驱动搬运架31进行转动,进而实现搬运架31可带动棒材进行转动,确保棒材水平放置在下料装置4处。
[0048] 优选地,下料装置4包括下料输送带41以及驱动机构42,下料输送带41与驱动机构42驱动连接,如此,实现驱动机构42驱动下料输送带41进行工作时,下料输送带41可运输棒材进行下料工序。
[0049] 一种棒材运输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0] S1:待检测棒材通过上料机构11的上料工序到达搬运机构12处,搬运机构12将棒材搬运至运输机构15;
[0051] S2:运输机构15将待检测棒材先运输至限位机构13,运输机构15的运输作用配合限位机构13的限位作用对待检测棒材的空间位置进行调节,而后运输机构15将待检测棒材运输至检测机构14;
[0052] S3:待检测棒材到达检测机构14处后,检测机构14对待检测棒材进行检测工序,得已检测棒材,同时检测机构14将待检测棒材的检测结果传输至第一推料机构16以及第二推料机构17处,而后运输机构15将已检测棒材运输至第一推料机构16处;
[0053] S4:当第一推料机构16接收检测机构14的传输信号为通过检测时,第一推料机构16开始推料工序,第一推料机构16将已检测棒材推送至搬运装置3,而后搬运装置3将已检测棒材搬运至下料装置4,下料装置4对已检测棒材进行下料工序;
[0054] S5:当第一推料机构16接收检测机构14的传输信号为未通过检测时,第一推料机构16不工作,运输机构15将已检测棒材运输至第二推料机构17处;
[0055] S6:第二推料机构17接收检测机构14的未通过检测的传输信号,第二推料机构17开始推料工序,第二推料机构17将已检测棒材推送至抬升装置2,抬升装置2将已检测棒材进行抬升工序;
[0056] 优选地,抬升装置2包括抬升部件21以及驱动部件22,抬升部件21与驱动部件22驱动连接,抬升部件21包括运输带211以及抬升板212,抬升板212与运输带211连接,如此,通过驱动部件22可驱动抬升部件21,同时抬升板212与运输带211连接,实现已检测棒材到达抬升装置2时,抬升板212可支撑已检测棒材,实现抬升装置2可对已检测棒材进行抬升工序,使得已检测棒材回到上工位的设备中进行再次加工;
[0057] 优选地,抬升装置2还包括调节机架23,调节机架23与抬升部件21,调节机架23用于调节抬升部件21的空间位置。
[005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5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