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口腔爆珠及制备工艺

申请号 CN202311836838.X 申请日 2023-12-28 公开(公告)号 CN117770458A 公开(公告)日 2024-03-29
申请人 善恩康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 喻扬; 郁雪平; 马新; 程少峰;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 益生菌 口腔 爆珠及制备工艺,属于益生菌包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益生菌口腔爆珠中包括芯材和壁材,所述的芯材包括益生菌原料、 调味剂 、甘露糖、木糖醇、甘露低聚糖、甘 氨 酸、维生素E和 溶剂 1,所述的溶剂1为油性溶剂;所述的壁材包括海藻糖、明胶、环状糊精和溶剂2,所述的溶剂2为油性溶剂。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益生菌口腔爆珠具有耐温耐酸耐储存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益生菌口腔爆珠,包括芯材和壁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芯材包括益生菌原料、调味剂、甘露糖、木糖醇、甘露低聚糖、甘酸、维生素E和溶剂1,所述的溶剂1为油性溶剂;
所述的壁材包括海藻糖、明胶、环状糊精和溶剂2,所述的溶剂2为油性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口腔爆珠,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
所述的芯材包括益生菌原料10‑15份、调味剂8‑12份、甘露糖5‑8份、木糖醇5‑8份、甘露低聚糖6‑8份、甘氨酸1‑2份、维生素E 0.2‑0.5份和溶剂1补至100份;
所述的壁材包括海藻糖8‑13份、明胶30‑40份、环状糊精16‑28份和溶剂2补至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益生菌口腔爆珠,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
所述的芯材包括益生菌原料10‑12份、调味剂8‑15份、甘露糖6‑8份、木糖醇5‑8份、甘露低聚糖6‑8份、甘氨酸1份、维生素E 0.4‑0.5份和溶剂1补至100份;
所述的壁材包括海藻糖8‑12份、明胶35‑40份、环状糊精16‑20份和溶剂2补至1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益生菌口腔爆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菌原料为发酵液、菌泥和/或冻干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益生菌口腔爆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菌原料中包括单一菌株或复合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口腔爆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1或溶剂2选自葵花籽油、氢化植物油、椰子油、黄油、橄榄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益生菌口腔爆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1为橄榄油和椰子油混合;所述的溶剂2为椰子油和黄油混合。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益生菌口腔爆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芯材配制:物料按比例加入溶剂搅拌,分散均匀,控制料液黏度、温度
壁材配制:物料称量,加入溶剂中,50‑60℃搅拌均匀,澄清无气泡,维持料液温度、黏度;
(2)滴丸:将配制好的壁材和所需包埋的芯材进行滴制调试和生产,控制料液和芯液的流量、温度,滴丸保证大小均匀,表面光滑,滴丸大小可以控制在10‑100mm,壁材厚度约为
0.15‑0.3mm;
(3)滴丸冷凝固后转移至保存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芯材控制料液黏度
20‑25mpa.s、温度20‑25℃;壁材维持料液黏度60‑80mpa.s;所述的步骤(2)中,温度为60‑70℃;所述的步骤(3)中,保存液为10%‑20%的糖醇溶液。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益生菌口腔爆珠在制备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益生菌口腔爆珠及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益生菌包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益生菌口腔爆珠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益生菌能够通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健康平和健康状态的效果,益生菌分布较广,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主要是以上各类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不断开发活性益生菌的应用方式对于其实际投产具有重要意义。
[0003] 口腔爆珠类似于微型软胶囊,采用一定内容物包裹于壁材中,是一种便于益生菌应用的新形式。口腔爆珠广泛用于清新口气,消除异味,调节口腔内环境等来改善人体接触的内环境。
[0004] 申请号为CN202310778286.5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口腔爆珠,由芯材和包裹在芯材外表面的壁材组成,所述芯材包含复合益生菌组合物。所述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占芯材重量的6‑11%,优选为8.5%。所述芯材还包括乳糖醇,低聚果糖,营养酵母粉、薄荷提取物、绿茶粉和亚麻籽油中的至少一种。但其主要作用在于复合益生菌的选择,采用的壁材原料为本领域常规组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对复合益生菌组合物无影响的任何适用的原料作为壁材,对益生菌口腔爆珠整体制备的优化不突出。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益生菌口腔爆珠及制备工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益生菌口腔爆珠旨在解决其日常储存问题。
[0006]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益生菌口腔爆珠。
[0007] 所述的益生菌口腔爆珠包括芯材和壁材。
[0008] 所述的芯材包括益生菌原料、调味剂、甘露糖、木糖醇、甘露低聚糖、甘酸、维生素E和溶剂1,所述的溶剂1为油性溶剂;
[0009] 所述的壁材包括海藻糖、明胶、环状糊精和溶剂2,所述的溶剂2为油性溶剂。
[0010] 具体地,以重量份计,所述的芯材包括益生菌原料10‑15份、调味剂8‑12份、甘露糖5‑8份、木糖醇5‑8份、甘露低聚糖6‑8份、甘氨酸1‑2份、维生素E0.2‑0.5份和溶剂1补至100份;
[0011] 所述的壁材包括海藻糖8‑13份、明胶30‑40份、环状糊精16‑28份和溶剂2补至100份。
[0012] 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的芯材包括益生菌原料10‑12份、调味剂8‑15份、甘露糖6‑8份、木糖醇5‑8份、甘露低聚糖6‑8份、甘氨酸1份、维生素E 0.4‑0.5份和溶剂1补至100份;
[0013] 所述的壁材包括海藻糖8‑12份、明胶35‑40份、环状糊精16‑20份和溶剂2补至100份。
[0014] 所述的益生菌原料中包括:益生菌的发酵液、菌泥和/或冻干粉;益生菌原料中菌9 9
含量不低于10CFU/L或10CFU/g。
[0015] 所述的益生菌原料中包括单一菌株或复合菌,可以是本发明已经公开或未公开的任意菌株或组合。如:所述的益生菌选自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德氏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6] 所述的溶剂1或溶剂2选自葵花籽油、氢化植物油椰子油、黄油、橄榄油中的任意一种多种。
[0017] 作为优选,所述的溶剂1为橄榄油和椰子油混合;所述的溶剂2为椰子油和黄油混合。
[0018]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溶剂1中,包括橄榄油和椰子油,重量比2‑3:1‑2;溶剂2中,包括椰子油和黄油,重量比3‑5:1。
[0019] 所述的调味剂选自:甜味剂、酸味剂、香味剂等。
[0020] 所述的调味剂可以是果汁、果酱、糖浆、代糖等。
[0021]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前述的益生菌口腔爆珠的制备方法。
[0022] 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包括:
[0023] (1)芯材配制:物料按比例加入溶剂搅拌,分散均匀,控制料液黏度、温度
[0024] 壁材配制:物料称量,加入溶剂中,50‑60℃搅拌均匀,澄清无气泡,维持料液温度、黏度。
[0025] (2)滴丸:滴制成型,将配制好的壁材和所需包埋的芯材进行滴制调试和生产,控制料液和芯液的流量、温度,滴丸保证大小均匀,表面光滑,滴丸大小可以控制在10‑100mm,壁材厚度约为0.15‑0.3mm。
[0026] (3)滴丸冷水凝固后转移至保存液。
[0027]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1)中,芯材控制料液黏度20‑25mpa.s、温度20‑25℃;壁材维持料液黏度60‑80mpa.s;所述的步骤(2)中,温度为60‑70℃;所述的步骤(3)中,保存液为10%‑20%的糖醇溶液。
[002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9] 按照配方称取原料,并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益生菌口腔爆珠:
[0030] (1)芯材配制:物料按比例加入溶剂搅拌,分散均匀,无分层,稳定性好,控制料液黏度20‑25mpa.s、温度20‑25℃;
[0031] 壁材配制:物料称量准确,加入溶剂中,50‑60℃搅拌均匀,澄清无气泡,维持料液温度、黏度60‑80mpa.s。
[0032] (2)滴丸:滴制成型,将配制好的壁材和所需包埋的芯材倒入滴制设备中,进行滴制调试和生产,控制好料液和芯液的流量、温度为60‑70℃,滴丸保证大小均匀,表面光滑,滴丸大小可以控制在10‑100mm,壁材厚度约为0.15‑0.3mm。
[0033] (3)滴丸冷水凝固后转移至保存液,保存液为10%‑20%的糖醇溶液。
[0034]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前述的益生菌口腔爆珠在制备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0035] 本发明同时保护包括前述的益生菌口腔爆珠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
[0036] 所述的食品中还可以包括食品领域辅料;所述的食品领域辅料包括但不限于调味剂、调色剂、填充剂、崩解剂、甜味剂、润滑剂粘合剂、pH调节剂。
[0037] 所述的保健品中还可以包括保健品领域辅料;所述的保健品领域辅料包括但不限于调味剂、调色剂、填充剂、崩解剂、甜味剂、润滑剂、粘合剂、pH调节剂。
[0038] 所述的药品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缓冲剂、赋形剂、稳定剂、防腐剂、调香剂、调味剂。
[0039] 所述的药品为口服剂型,优选以益生菌为有效成分。所述的药品剂型优选为液体或半液体剂型,如可以是糖浆剂、口服液。
[004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41] 本发明通过优化益生菌口腔爆珠中的芯材和壁材成分,并调节了合适的用量,制备了一种耐温耐酸效果好,长时间保存仍能保证较高菌种保存率的产品,该产品在25℃条件下保存90天时仍能维持94%以上的菌种保存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下述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43]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的原料可以是以下来源:
[0044] 甘露低聚糖:讯奥生物,货号57817‑89‑7;
[0045] 环状糊精:百盈睿,CAS号7585‑39‑9;
[0046] 橄榄油标准参照GB23347‑2009;椰子油标准参照Q/YYR 0001S;黄油:安佳。海藻糖标准参照GB/T 23529。
[0047] 作为示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益生菌原料采用公开的一株植物乳杆菌,保藏编号为CCTCC No.2019084,其公开于申请号为CN201910556710.5的专利中。
[0048] 作为示例,益生菌原料采用冻干粉的方式,冻干粉中含量不低于109CFU/g,实际测10
定为5×10 CFU/g。
[0049] 作为示例,所述的调味剂选用果寡糖,品牌为优宝嘉。
[0050] 实施例1‑3
[0051] 益生菌口腔爆珠原料包括芯材原料和壁材原料。
[0052] 各实施例芯材原料配方如下:
[0053]
[0054]
[0055] 壁材原料配方如下:
[0056]
[0057] 按照以上配方分别称取原料,并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益生菌口腔爆珠:
[0058] (1)芯材配制:物料按比例加入溶剂搅拌,分散均匀,无分层,稳定性好,控制料液黏度20‑25mpa.s、温度20‑25℃(实施例优选为料液黏度25mpa.s、温度25℃);
[0059] 壁材配制:物料称量准确,加入溶剂中,50‑60℃搅拌均匀(实施例优选为50℃),澄清无气泡,维持料液温度、黏度60‑80mpa.s(实施例优选为60mpa.s)。
[0060] (2)滴丸:滴制成型,将配制好的壁材和所需包埋的芯材倒入滴制设备中,进行滴制调试和生产,控制好料液和芯液的流量、温度为60‑70℃(实施例优选为60℃),滴丸保证大小均匀,表面光滑,滴丸大小可以控制在10‑100mm(实施例优选为80mm),壁材厚度约为0.15‑0.3mm(实施例优选为0.3mm)。
[0061] (3)滴丸冷水凝固后转移至保存液,保存液为10%‑20%的糖醇溶液。
[0062] 本发明制备的爆珠在保存液中能够较好地分离,不黏连,且实际用于饮品配制时,也未出现粘连现象。
[0063] 性能测定:
[0064] 性能1:耐热性
[0065] 现有技术中的爆珠在应用于饮品时,多由于温度问题,难以适应热饮,测试本发明制备的益生菌口腔爆珠应用于热饮的可行性,鉴于实际饮用适宜温度以及益生菌合理温度,设置40℃、50℃、55℃、60℃、65℃、70℃测试,测试液为5%蔗糖溶液,爆珠弃去保存液后加入测试液中。
[0066] 考虑到实际饮品的饮用情况,各组置于25℃室温冷却,分别在1min、5min、10min、20min观察爆珠状态。统计如下:
[0067]
[0068] 无:无变化;破损:芯材出现释放;溶解:壁材消失;溶解后不再统计。
[0069] 以上条件下可以看出,在自然放置冷却条件下,本发明的爆珠至少在55℃饮品中给可以保持无变化,能够投入使用。在60℃、65℃条件下,起始温度较高,1min内爆珠无变化,但5min观察时已经出现破损,实际在60℃条件下,破损开始于2.5min左右,65℃条件下,破损开始于1.5min左右,后续由于测试液逐渐降温,爆珠仅维持在破损状态,未完全溶解。而在70℃条件下,由于起始温度过高,1min时,爆珠已经出现破损,实际观测约30s已经出现轻微破损(破损率<20%),50s左右破损严重(破损率>50%);5min时爆珠已完全溶解,实际观测约1min40s时已完全溶解。
[0070] 性能2:耐酸性
[0071] 很多饮品在制作时要添加大量的果汁原料,可能存在酸性比较强的条件,如含柠檬汁量比较高的饮品或者100%纯果汁、酸奶等,因此也要保证爆珠在适宜的酸性条件下保持良好状态。
[0072] 100%果汁的理想pH值范围在3.0到4.0之间。这个范围内的果汁味道酸度适中,口感和味都比较好。如果果汁的pH值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影响口感和品质。过高的pH值可能会使果汁味道过酸,过低的pH值可能会使果汁味道过酸或过甜。因此,保持果汁的PH值在3.0到4.0之间是比较理想的。
[0073] 设置pH5.0、4.0、3.5、3.0的条件实验,测试液使用柠檬酸溶液,测试条件温度25℃,爆珠弃去保存液后加入测试液中,分别在5min、10min和20min观测爆珠状态,结果如下:
[0074]
[0075] 性能3:长期稳定性
[0076] 置于500mL保存液中的爆珠100颗,分别放置于4℃、25℃放置15天、30天、45天、90天,每组3个平行,观察爆珠状态并统计破损率:破损数量/100×100%,并于每组随机抽取10粒爆珠统计菌种保存率均值,统计方法为稀释计数法,菌种保存率(%)计算方式为:统计菌数/理论菌数×100%。
[0077] 结果如下:
[0078]
[0079]
[0080] 4℃条件下保存至少90天基本无破损,其中偶有三个平行中破损1个的情况,因此出现(0.3±0.6)%破损率的结果,为可接受的误差范围。25℃下保存90天以内基本无破损,偶有三个平行中破损1或2个的情况,因此出现(0.3±0.6)%、(0.7±0.6)%破损率的结果,为可接受的误差范围;90天左右时出现少量破损。
[0081] 4℃菌种保存率较为稳定基本不变,数字浮动实际是统计带来的误差;25℃在保存90天时才出现保存率的降低,且仍能维持94%以上的保存率。
[0082] 对比例
[0083] 参照实施例1设置对比例如下:
[0084] 对比例 与实施例1的区别对比例1 芯材中木糖醇替换为蔗糖
对比例2 芯材中甘露糖替换为蔗糖
对比例3 芯材中甘露低聚糖替换为蔗糖
对比例4 芯材中溶剂1采用橄榄油
对比例5 壁材中溶剂2采用椰子油
对比例6 壁材中溶剂2采用橄榄油
[0085] 参照实施例的制备方法,按照对比例1‑6的配方制备益生菌口腔爆珠,并参照实施例中性能1‑性能3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0086] 性能1统计结果(对比例1‑4未调整壁材,因此仅统计对比例5‑6结果):
[0087]
[0088] 无:无变化;破损:芯材出现释放;溶解:壁材消失;溶解后不再统计。
[0089] 性能2统计结果(对比例1‑4未调整壁材,因此仅统计对比例5‑6结果):
[0090]
[0091]
[0092] 性能3统计结果:
[0093] 破损率统计中,4℃条件下,对比例和实施例长期稳定性结果相似;25℃条件下,对比例1‑4与实施例结果接近,对比例5‑6在第45天后产生差异,差异数据如下:
[0094]
[0095] 菌种保存率统计中,4℃条件下,至第45天,各对比例和实施例长期稳定性结果相似,第90天产生差异,数据如下:
[0096]
[0097] 菌种保存率统计中,25℃条件下,至第30天,各对比例和实施例长期稳定性结果相似,45天后数据产生差异,具体如下:
[0098]
[0099]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体现本发明的具体的效果,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相关技术手段的替代、替换、优化、筛选等所获得的技术手段,都应当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所选择的点值范围内进行范围值选择,其效果也是可以预期的,如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点值范围组合的技术效果在实施例1‑2所体现的技术效果范围内;实施例1和实施例3的点值范围组合的技术效果在实施例1‑3所体现的技术效果范围内,;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点值范围组合的技术效果在实施例2‑3所体现的技术效果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