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法律事件 | 授权; |
专利有效性 | 有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授权 |
申请号 | CN202420480876.X | 申请日 | 202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57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4-09-24 |
申请人 | 北京龙腾风翅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类型 | 企业 |
发明人 | 沈恒; | 第一发明人 | 沈恒 |
权利人 | 北京龙腾风翅科技有限公司 | 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当前权利人 | 北京龙腾风翅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企业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北京市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北京市平谷区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30173(集群注册)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101200 |
主IPC国际分类 | B63B1/34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B63B1/34 ; B63B1/06 ; B63C13/00 |
专利引用数量 | 0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10 | 专利文献类型 | U |
专利代理机构 | 滁州天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专利代理人 | 李叶舟;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 气动 力 船用V形平底船底,其包括船体,船体包括船艏,船体底部设置有平面,船体底部由前至后呈梯形,船体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与船体底部呈V形,船艏底部设置有第二斜面,船艏为半尖头,船体底部整体呈A形,船体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半尖头船艏可减少 水 面航行阻力,提升抗浪性,第一斜面使气动船深水适航性比普通平船艏的平底船更好;平面可以支持气动船进行两栖 滑行 行驶式,船底阻力更小,第一斜面与船体底部呈V形使气动船在相同 载荷 下比平底船具有更好的通过性。 | ||
权利要求 | 1.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包括船艏,所述船体(1)底部设置有平面(3),所述船体(1)底部由前至后呈梯形,所述船体(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2),所述第一斜面(2)与船体(1)底部呈V形,所述船艏底部设置有第二斜面(4),所述船艏为半尖头,所述船体(1)底部整体呈A形,所述船体(1)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空气动力船主要特性为适宜多水草、多芦苇的狭窄水域;浅滩、滩涂、沼泽、断续水面甚至短途陆地;较浅水域和湿地环境;薄冰水域、冰水混合面等环境,适用于防汛防涝、城市重要设备设施抢修,复杂环境下重要物资运输。 [0003] 现有的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大多平船艏的平底船,水面航行阻力较大,抗浪性和深水适航性不佳。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05]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0006]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在使用过程中半尖头船艏可减少水面航行阻力,提升抗浪性,第一斜面使气动船深水适航性比普通平船艏的平底船更好;平面可以支持气动船进行两栖滑行行驶式,船底阻力更小,第一斜面与船体底部呈V形使气动船在相同载荷下比平底船具有更好的通过性。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其包括: [0009] 船体,所述船体包括船艏,所述船体底部设置有平面,所述船体底部由前至后呈梯形,所述船体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船体底部呈V形,所述船艏底部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船艏为半尖头,所述船体底部整体呈A形,所述船体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船艏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顶部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船艏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挡板顶部活动连接有多个螺钉,螺钉贯穿挡板与船艏,所述螺钉底部活动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内部螺纹与螺钉的外部螺纹啮合,所述螺钉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垫片。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船艏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位于挡板底部与船艏顶部之间。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船体尾部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外部高压气管。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气缸,所述气缸底部与船体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船体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泵,多个所述气缸与气泵之间通过外部气管气性连接。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挡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气泵直接通过外部气管气性连接。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贯穿船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轮。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块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台,多个所述第一凸台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船体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底部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盖板。 [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盖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盖板一侧与船体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盖板顶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第三凹槽内。 [0018]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块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凸台,多个所述第二凸台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第四通孔内,所述滑块顶部与连杆一端活动连接。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半尖头船艏可减少水面航行阻力,提升抗浪性,第一斜面使气动船深水适航性比普通平船艏的平底船更好;平面可以支持气动船进行两栖滑行行驶式,船底阻力更小,第一斜面与船体底部呈V形使气动船在相同载荷下比平底船具有更好的通过性。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船体结构剖视图。 [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升降机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7]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8]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动力船用V形平底船底,包括船体1,船体1包括船艏,船体1底部设置有平面3,船体1底部由前至后呈梯形,船体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2,第一斜面2与船体1底部呈V形,船艏底部设置有第二斜面4,船艏为半尖头,船体1底部整体呈A形,船体1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 [0029] 船体1尾部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10,第三通孔10内固定连接有外部高压气管。 [0030] 具体的,半尖头船艏可减少水面航行阻力,提升抗浪性,第一斜面2使气动船深水适航性比普通平船艏的平底船更好;平面3可以支持气动船进行两栖滑行行驶式,船底阻力更小,第一斜面2与船体1底部呈V形使气动船在相同载荷下比平底船具有更好的通过性。 [0031] 请参阅图4,船艏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7,挡板7顶部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6,船艏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13,挡板7顶部活动连接有多个螺钉8,螺钉8贯穿挡板7与船艏,螺钉8底部活动连接有螺帽6,螺帽6的内部螺纹与螺钉8的外部螺纹啮合,螺钉8与挡板7之间设置有垫片9。 [0032] 具体的,挡板7在进行破浪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止水花飞溅至船体1内部的作用,垫片9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挡板7与船艏连接的稳定性。 [0033]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船艏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13,密封条13位于挡板7底部与船艏顶部之间,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密封性,防止破浪过程中发生漏水的情况。 [0034] 请参阅图1‑‑6,升降机构包括多个气缸11,气缸11底部与船体1内侧顶部固定连接,船体1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泵,多个气缸11与气泵之间通过外部气管气性连接。 [0035] 挡板7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7,控制器17与气泵直接通过外部气管气性连接。 [0036] 气缸11的动力输出端贯穿船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架21,固定架21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轮22。 [0037] 固定块15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台18,多个第一凸台18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杆19,连杆19一端设置有第四通孔20,船体1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14,第一凹槽14底部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盖板5。 [0038] 盖板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23,盖板5一侧与船体1底部活动连接,盖板5顶部设置有第二凹槽24,第二凹槽24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凹槽25,第二凹槽24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6,滑块26底部设置有凸块27,凸块27位于第三凹槽25内。 [0039] 滑块26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凸台28,多个第二凸台2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轴29,第二旋转轴29位于第四通孔20内,滑块26顶部与连杆19一端活动连接。 [0040] 具体的,通过控制器17控制气泵工作,在气缸11的作用下,固定块15下降,连杆19带动盖板5进行翻转,滚轮22下降至船体1底部外,方便气动船在陆地行驶,减少摩擦力。 [0041]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