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子结构以及使用该轮子结构的皮划艇

专利类型 发明授权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授权;
专利有效性 有效专利 当前状态 授权
申请号 CN201910821731.5 申请日 2019-09-02
公开(公告)号 CN110386237B 公开(公告)日 2024-10-22
申请人 宁波咖亚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陈冰蕊; 第一发明人 陈冰蕊
权利人 宁波咖亚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宁波咖亚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浙江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浙江省宁波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广昇村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315171
主IPC国际分类 B63C13/00 所有IPC国际分类 B63C13/00B63B34/26
专利引用数量 6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6 专利文献类型 B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鄞州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楼瑜舟;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轮子结构以及使用该轮子结构的皮划艇,其涉及 船舶 领域,轮子结构的主体由轮子本体、轴以及 支撑 杆组成,所述支撑杆相对于轮子本体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轴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双向 棘轮 机构,双向棘轮机构通过调节能够可选择的控制轴,使之仅能够向一个方向转动,进而达到了控制轮子转动方向的目的;皮划艇上安装本轮子结构,当其进行装车时,在轮子的作用下推动皮划艇会很轻松,同时通过双向棘轮机构则能够限制轮子的转动方向,使之仅能够向车子方向滚动,如此推动者无需用 力 抵消轮子后退的力,即推动皮划艇装车更加的轻松省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皮划艇,包括轮子结构,所述轮子结构的主体由轮子本体(1) 、轴(2)以及支撑杆(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2)与支撑杆(3)之间设置有双向棘轮结构(210) ,所述皮划艇(6)设置有连接件(4),所述轮子结构通过连接件(4)与皮划艇(6)连接,所述连接件(4)设有翻折结构,所述支撑杆(3)上设置有限位结构与翻折结构配合限位, 所述翻折结构包括设在主体上的第一铰接片(A430)和贯穿第一铰接片(A430)的铰接轴(450), 所述支撑杆(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铰接轴(450)上,以使所述支撑杆(3)能以所述铰接轴(450)为旋转点进行翻转,所述铰接轴的两端设有第二铰接片(B440),所述第二铰接片(B440)的周边设有若干凹槽(460),所述支撑杆(3)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321)、弹簧手柄,所述支撑杆(3)的侧壁设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块(321)通过所述弹簧弹性滑动在所述滑槽上,所述限位块(321)与所述凹槽(460)插接配合时,限制所述支撑杆(3)绕所述铰接轴(450)转动,所述弹簧用于维持所述限位块(321)与凹槽(460)的插接状态,所述手柄滑动设在支撑杆(3)上,用于在位移时,压缩所述弹簧以带动限位块(321)位移后解除所述限位块(321)与凹槽(460)的卡接;
所述连接件(4)包括套筒(410) ,所述套筒(410)一周开设有若干定位孔(411) ,所述支撑杆(3)一端设置有弹簧销(310) ,所述弹簧销(310)能够与定位孔(411)配合限位,轮子结构设置于皮划艇船底时,通过翻折轮子结构使之与地面垂直或平行,两个状态下皮划艇被轮子结构顶起的高度不同,如此通过调节轮子的翻折度,能够进而改变皮划艇倾斜的角度,通过将支撑杆在套筒内旋转并选择配合的定位孔,能够实现轮子结构平方向的旋转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皮划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2)设置有止退杆(220) ,所述止退杆(220)活动设于轴(2)上。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皮划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设置有弯度。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皮划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10)可拆卸的设置有平衡浮筒(5)。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皮划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由基座(420)和套筒(410)配合组成,所述基座(420)设置于皮划艇(6)主体上,套筒(410)设置于支撑杆(3)的一端,所述套筒(410)与基座(420)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皮划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20)与皮划艇(6)主体通过密封螺丝(470)实现安装。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轮子结构以及使用该轮子结构的皮划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船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子结构以及使用该轮子结构的皮划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皮划艇这项水上运动,但是要将其送到指定的水域下水就往往需要将其装到车上进行运送;但目前皮划艇装车如果靠人工将其推上车顶往往会非常的费劲,如果靠专业的工具装车又会增加额外的成本较为昂贵。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到皮划艇上仅人工推动皮划艇也能够较轻松的实现装车的轮子结构。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子结构,其主体由轮子本体、轴以及支撑杆组成,所述轴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双向棘轮机构。
[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向棘轮机构通过调节能够可选择的控制轴,使之仅能够向一个方向转动,进而达到了控制轮子转动方向的目的;皮划艇上安装本轮子结构,当其进行装车时,将皮划艇一端抬起,另一端轮子触地,而后向车子方向推动,在轮子的作用下推动皮划艇会很轻松,但仅仅依靠轮子远远不够,因为轮子可向前滚动也可以向后滚动,在向车顶进行装车过程中皮划艇的重量会影响轮子会使之能够向后滚动,即向车顶进行装车的过程中如果推动者松手,皮划艇会向后退,那么持续推动皮划艇实际会需要抵消轮子后退的量,而通过双向棘轮机构则能够限制轮子的转动方向,使之仅能够向车子方向滚动,如此推动者无需用力抵消轮子后退的力,即推动皮划艇装车更加的轻松省力。
[0006] 优选的,所述轴设置有止退杆,所述止退杆活设于轴上。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退杆活设于轴上,其不会随着轴转动而摆动;推动皮划艇装车时,皮划艇倾斜于地面,此时在棘轮机构的作用下其不会向下溜,而轴上的止退杆一端触地便抵在地面上,进一步的限制皮划艇下溜的作用力。
[0008]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弯度。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支撑杆为直杆,当支撑杆翻折与皮划艇的船体平行时,设置于支撑杆上的轮子本体便会与船体贴合,进而无法有效的滚动,而将支撑杆设置为弯管,当其翻折至于船体平行轮子也不会于船体贴合,能够有效的滚动,如此设置支撑杆便能够适用于可翻折的结构,适用范围更广。
[0010] 一种皮划艇,其主体设置有上述任意一种轮子结构。
[0011] 优选的,所述皮划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轮子结构通过该连接件与皮划艇连接。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子结构间接的与皮划艇实现了拆装,减少了轮子结构频繁的与船体之间拆装而对船体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0013]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翻折结构,所述轮子结构的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结构与所述翻折结构配合限位。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上的翻折结构能够使支撑杆以连接件为端点翻折实现摆动,通过摆动支撑杆可垂直于地面亦可以水平于地面;所述支撑杆上的限位结构用于与翻折结构配合实现限位,如此当支撑杆通过翻折结构摆动到指定度时,操作限位结构与翻折结构配合便能够将翻折结构定,从而起到固定支撑杆角度的作用。
[0015]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周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支撑杆一端设置有弹簧销,所述弹簧销能够与定位孔配合限位。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插入到套筒中时能够在套筒内360°旋转,为了防止其在使用中转动,使之保持结构稳定,当支撑杆插入套筒后通过弹簧销与套筒上的定位孔配合能够实现配合限位;而在套筒上环开设多个定位孔,支撑杆便能够可选择的与其中一个定位孔实现配合限位,如此,在本轮子结构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要改变轮子的水平朝向时,通过按压弹簧销使之缩回,同时转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在套筒内转动,当轮子转动至指定朝向后,弹簧销从该对应位置的定位孔中弹出实现配合限位,轮子便会固定在该朝向状态。
[0017] 优选的,所述套筒可拆卸的设置有平衡浮筒。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轮子结构的支撑杆从套筒中拆卸,可更换为平衡浮筒,如此皮划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轮子结构与平衡浮筒的可更换操作。
[0019]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由基座和套筒配合组成,所述基座设置于皮划艇主体上,套筒设置于支撑杆的一端,所述套筒与基座可拆卸连接。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与基座是相配合连接的,套筒设置于支撑杆上,轮子结构通过套筒与皮划艇上的基座可拆卸连接,如此在使用者在拆卸或安装轮子结构时操作会更方便。
[0021] 优选的,所述基座与皮划艇主体通过密封螺丝实现安装。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螺丝能够确保安装处密封,防止出现漏水等情况。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轮子结构带有双向棘轮机构,在其控制下轮子仅能够向一个方向转动,如此皮划艇装车时更加轻松省力;(2)连接件带有翻折结构,轮子结构设置于皮划艇船尾时,皮划艇下水只需将轮子结构翻起,无需拆卸,操作更为方便;(3)连接件带有翻折结构,轮子结构设置于皮划艇船底时,通过翻折轮子结构使之与地面垂直或平行,两个状态下皮划艇被轮子结构顶起的高度不同,如此通过调节轮子的翻折角度,能够进而改变皮划艇倾斜的角度;(4)通过将支撑杆在套筒内旋转并选择配合的定位孔,能够实现轮子结构水平方向的旋转调节;(5)皮划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轮子结构和平衡浮筒的可更换。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轮子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平衡浮筒实用示意图;
[0028]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9]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1、轮子本体;2、轴;210、双向棘轮机构;220、止退杆;221、U型卡子,222、重力;3、支撑杆;310、弹簧销;320、手柄;321、限位块;4、连接件;410、套筒;411、定位孔;420、基座;430、铰接片A;440、铰接片B;450、铰接轴;460、限位凹槽;470、密封螺丝;480、滑槽;481、滑块;482、弹簧柱塞;5、平衡浮筒;6、皮划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2] 实施例1
[0033]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轮子结构,其主体由轮子本体1、轴2以及支撑杆3组成,在所述轴2与支撑杆3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双向棘轮机构210,所述双向棘轮机构210的棘轮固定于轴2上,其棘爪和控制棘爪的调节开关设置于支撑杆3上,在双向棘轮机构210的作用下,轴2可调节的仅能够向一个方向转动,进而设置于轴2两端的轮子本体1便会随着轴2可调节的仅能向一个方向转动。
[003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2上设置有止退杆220,该止退杆220活设于轴2上,即其是通过一端的环套设于轴2上的,轴2转动时止退杆220不会随之摆动,使用时其一端向任意一侧挂下与地面接触,此状态下止退杆220靠轮子本体1一侧的夹角小于90°,如此止退杆220与地面相抵,轮子本体1无法向其所在一侧的方向转动,进一步达到了使轮子本体1仅能向一个方向转动,即阻止其后退的效果。
[003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退杆220触地的一端设置有重力块222,重力块222用于增加止退杆220触地一端的重量,使得止退杆220与地面相抵时更加稳重,从而使其不容易在与地面相抵时弹起。
[003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子结构的支撑杆3与轮子本体1相对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4,轮子结构通过连接件4设置于皮划艇6的船尾端,如图2所示;当皮划艇6进行装车时,使用者将皮划艇6的船前端抬起使之倾斜,通过位于船尾端的轮子结构触地依靠轮子本体1的转动推行,如此推动皮划艇6更为省力,在将皮划艇6推向车顶的过程中,所述双向棘轮机构210起到了锁定轮子本体1使之仅能向前转动的效果,如此防止了皮划艇6在装车过程中下滑而产生后退的力量,即在双向棘轮机构210的配合下皮划艇6装车更为轻松省力;同时,在推动皮划艇6装车时,将轴2上的止退杆220向相对于车子的一侧挂下,使之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其原理是,止退杆220挂下抵在车子相对一侧的地面上,与靠近轮子本体1一侧的地面形成小于90°的夹角,若轮子本体1要向后转动则会被止退杆220抵住无法后退,如此进一步的起到了防止皮划艇6装车过程中下滑后退的效果。
[003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3的一侧设置有U型卡子221,U型卡子与所述止退杆220配合实现限位,如此,止退杆220在使用时可将其向一侧挂下,不使用时能够将其翻起,并卡入到U型卡子221的卡口中实现卡紧限位,如此止退杆220的使用更加具有可控性。
[003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具体是由基座420、设置于基座420上的翻折结构以及与翻折结构相连接的套筒410组成,所述套筒410用于与支撑杆3连接,其会随着翻折结构而翻折,所述基座420用于与皮划艇6的船体连接;所述套筒410与支撑杆3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支撑杆3的一端从套筒410的一端插入与之连接,由于支撑杆3为圆管,套筒410内壁为圆形,支撑杆3插入套筒410后与之配合可在其内圆周方向360°旋转;在所述套筒410上,环其一周开设有若干定位孔411,所述支撑杆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弹簧销310,如此支撑杆3插入套筒
410后,弹簧销310与定位孔411对应弹起与之配合,便能够起到使支撑杆3与套筒410限位固定的作用;同时,因为套筒410一周有若干定位孔411,支撑杆3可以选择水平方向上任意一个定位孔411与之配合,如此在使用中,使用者可以根据合适的轮子朝向选择对应的定位孔
411将支撑杆3插入与之配合,也可以是操作与套筒410处于连接状态的支撑杆3进行旋转,即按压弹簧销310使之缩回定位孔411中,同时转动支撑杆3,将之旋转到指定定位孔411的位置,而后通过弹簧销310与该定位孔411对应弹起实现配合;支撑杆3在套筒410中水平方向旋转选择限位固定的角度,使得轮子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朝向可旋转调节,具备了更高的可选择性。
[0039]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基座420与套筒410之间有翻折结构,套筒410随着翻折结构而翻折,其具体结构为:在所述基座420的一侧设置有相互对应的两块铰接片A430,铰接片A430与基座420为固定位置连接,在铰接片A430之间贯穿设置有铰接轴450,铰接轴450可相对于铰接片A430实现转动;所述套筒410介于两块铰接片A之间其侧面被铰接轴450贯穿,并与铰接轴450固定连接,即套筒410会随着铰接轴450同方向转动,如此支撑杆3插入套筒410一端与之连接状态下,通过铰接轴450的转动,支撑杆3便会随之翻折,从而便实现了轮子结构通过翻折与地面形成垂直、水平等角度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所述铰接片A430具有一定的宽度,其宽度应当是套筒410能够在其之间360°转动不会与基座420相接触为合适,且套筒410的两端都能够插入支撑杆3。
[00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片A430靠外一侧设置有相互对应的两块铰接片B440,两块铰接片B440分别与铰接轴450的两端固定连接,在铰接轴450的带动下铰接片B440相对于铰接片A430实现铰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片B440具体为半圆形,此仅仅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其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所述铰接片B440的边缘开设有若干限位凹槽460,;在所述支撑杆3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其具体由限位块321、弹簧以及手柄320组成,在支撑杆3的侧壁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一组限位块321,限位块321靠近支撑杆3的一端位于支撑杆3内,与限位块321对应的位置的支撑杆3侧壁上开设有滑槽,限位块321嵌于滑槽可沿着该滑槽在支撑杆3上滑动;所述支撑杆3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支撑杆3的两端同方向,弹簧靠近连接件4的一端与限位块321位于支撑杆3内的一端相连接,在弹簧的张力作用下限位块321会被顶至滑槽的顶端,即此位置下的限位块321会卡入限位凹槽460中与之配合限位,在限位作用下所述铰接轴450便会无法转动,如此便达到了与翻折结构的配合限位的目的;在所述支撑杆3的一侧设置有手柄320,手柄320靠近支撑杆3的一端位于支撑杆3内,与手柄320对应的位置的支撑杆3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手柄320嵌于滑槽可沿着该滑槽在支撑杆3上滑动,手柄320在支撑杆3内的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将手柄320向轮子本体1方向拉动,弹簧便会被压缩,从而会带动限位块321向远离限位凹槽460的一侧滑动,如此便解除了限位块321与限位凹槽460的配合限位,当松开手柄320,在弹簧的张力作用下,手柄320自动回复到拉动前的位置,而限位块321便也会回复到与限位凹槽460配合的位置。
[004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皮划艇设置有上述轮子结构,该轮子结构通过连接件4设置于皮划艇6的船尾端,当皮划艇6需要装车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压弹簧销310并旋转支撑杆3实现轮子朝向的调整;使用者可以通过拉动支撑杆3上的手柄320,使限位块321与铰接片B440上的限位凹槽460分离,同时沿着铰接轴450转动的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支撑杆3使其翻折到合适的角度,该角度下,限位块321与限位凹槽460相对应,而后松开手柄320,使得限位块321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弹,卡入到与之对应的限位凹槽460中实现配合限位,从而轮子结构便会固定在该角度,方便皮划艇6的装车,如图2所示;当皮划艇6下水时,为了使设置于船尾的轮子本体1等不会浸泡于水中,可以采用与上述同样操作将轮子结构向上翻折,如此轮子本体1高于水平面,便不会浸泡于水中,相较于下水后将轮子结构进行拆卸,上岸后再进行安装,本操作更为简便。
[004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座420上设置有密封螺丝470,基座420通过密封螺丝470与皮划艇6实现安装,密封螺丝470能够确保基座4与皮划艇6的安装处的密封性,防止出现漏水等情况。
[004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3设置有弯度,其具体的是,所述支撑杆3靠近轮子本体1的一段设置有弯度,插入到套筒410中的一段为笔直设置,如此设置的原因在于:若支撑杆
3整体为笔直,当支撑杆3翻折至与船体平行,轮子本体1便会与船体接触,影响到轮子本体1的转动,而将支撑杆3的一段设置有弯度则可以避免该问题,而插入到套筒410中的一段设置为笔直则是为了不影响支撑杆3在套筒410中水平方向的旋转。
[0044] 实施例2
[004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轮子结构通过连接件4设置于皮划艇6的船体两侧,这种连接方式较适用于船尾部没有足够位置与基座420连接,而船体两侧有足够位置与基座420连接的皮划艇6;其连接方式具体是:连接件4通过基座420设置于皮划艇6的船体两侧,基座420与船体通过密封螺丝470进行安装;轮子结构的支撑杆3插入到连接件4的套筒410一端,并通过弹簧销310和定位孔411的限位与所述连接件4实现活动连接,如此轮子结构通过连接件4安装于皮划艇6的两侧;当使用者需要将皮划艇6在岸上移动时,其只需根据实施例1中的方式将轮子结构翻折至与地面垂直,并根据需要水平方向调整轮子本体1的朝向,皮划艇6便能够通过轮子结构在岸上实现移动;而当皮划艇6下水后,使用者能够通过同样的方式将轮子结构翻起,使得轮子本体1不会浸泡于水中。
[004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的套筒410可拆卸的设置有平衡浮筒5,该平衡浮筒5一端有支撑杆3,其支撑杆3的结构与轮子结构相同,即区别仅在于支撑杆3的另一端为平衡浮筒;因为轮子结构是通过支撑杆3插入到套筒410中,并通过弹簧销310配合限位的,即轮子结构与套筒410也是可拆卸连接的,因此在使用中,使用者可以将轮子结构拆卸更换为平衡浮筒5,并将其翻折至与水面平行,如图4所示;如此,便形成了船体两侧相对设有平衡浮筒5的皮划艇6,其具备了更好的平衡性。
[0047] 实施例3
[004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子结构通过连接件4设置于皮划艇6的底部,如图5所示。
[0049] 实施例4
[0050]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有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不带有翻折结构,所述连接件4是由基座420和套筒410组成,其结构具体为:所述套筒410的一侧有横向设置的滑块481,所述基座420上横向开设有滑槽480,通过滑块481与滑槽480相配合,套筒410与基座420实现可拆卸连接,如图6所示;所述套筒410的侧面水平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411,能够与所述支撑杆3的弹簧销310配合。
[0051] 上述轮子结构可设置于皮划艇6的两侧或船尾,所述基座420通过密封螺丝安装于皮划艇6的船体上,所述套筒410与所述支撑杆3插合并通过定位孔411和弹簧销310配合实现固定,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需要将轮子结构从皮划艇6上拆卸或安装于皮划艇6上,仅需要通过拆装套筒410和基座420便能够实现,操作十分的简便。
[005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410的滑块481设置有弹簧柱塞482,该弹簧柱塞482的球头相对于滑槽480一侧设置,在滑槽480的内壁上有与弹簧柱塞482的球头相对应配合的凹陷,如此当滑块481插入滑槽480与之配合时,弹簧柱塞482的球头会弹起与滑槽480内壁上的凹陷配合实现限位固定,从而使得套筒410与基座420的连接更具有稳定性;当需要使套筒410与基座420分离时,由于弹簧柱塞482的球头为球形,基座420上的凹陷与之相配合,其内壁是有弧度的坡面,通过将套筒410向分离方向施加一定的力量,弹簧柱塞482的球头会因为与凹陷的坡面挤压而内缩,如此便解除了球头与凹陷的限位,从而便可实现拆卸。
[005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3不设置有所述限位块321、手柄320以及弹簧。
[0054]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