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无轨陆用车辆 / 专门适用于自行车的制动器 / 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申请号 CN201980085414.X 申请日 2019-08-07 公开(公告)号 CN113226908B 公开(公告)日 2022-08-23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场洋明; 中村广则;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 制动 装置,其能够在低位地板上配置制动 踏板 时抑制低位地板的高度增加。前后连动制动装置适用于如下跨骑型车辆(1),该跨骑型车辆(1)在转向把手(2)上配置有制动杆(400),并且在设于转向把手(2)与座椅(23)之间的低位地板(25)上配置有制动踏板(26),其中,均衡器(80)将输入至制动踏板(26)的操作 力 向后轮制动器(BR)及前轮制动器(BF)分配而传递,该均衡器(80)与制动踏板(26)的踏板摆动轴(42)相比配置于 车身 下方。在均衡器(80)上连结有将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后轮制动器(BR)传递的后轮制动缆索(150)、和将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前轮制动器(BF)传递的连动用缆索(100)。
权利要求

1.一种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适用于如下跨骑型车辆(1),该跨骑型车辆(1)在转向把手(2)上配置有制动杆(400),并且在设于所述转向把手(2)与座椅(23)之间的低位地板(25)上配置有制动踏板(26),该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均衡器(80),其将输入至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向后轮制动器(BR)及前轮制动器(BF)分配而传递,
所述均衡器(80)与所述制动踏板(26)的踏板摆动轴(42)相比配置于车身下方,所述均衡器(80)通过均衡器摆动轴(82)而能够摆动地轴支承于所述制动踏板(26),在所述均衡器(80)上连结有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后轮制动器(BR)传递的后轮制动缆索(150)、和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前轮制动器(BF)传递的连动用缆索(100),
对于所述均衡器(80)的摆动动作朝向一个方向进行施力的延迟弹簧(301)的一端部卡合于车身侧,
在所述后轮制动缆索(150)的连结轴(83)上卡合有所述延迟弹簧(301)的另一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对于所述制动踏板(26)朝向使其返回初始位置的方向进行施力的复位弹簧(300),所述复位弹簧(300)与所述延迟弹簧(301)以从车身侧面观察时重叠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弹簧(301)及所述复位弹簧(300)与所述均衡器(80)相比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
4.一种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适用于如下跨骑型车辆(1),该跨骑型车辆(1)在转向把手(2)上配置有制动杆(400),并且在设于所述转向把手(2)与座椅(23)之间的低位地板(25)上配置有制动踏板(26),该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均衡器(80),其将输入至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后轮制动器(BR)及前轮制动器(BF)分配而传递,
所述均衡器(80)与所述制动踏板(26)的踏板摆动轴(42)相比配置于车身下方,所述均衡器(80)通过均衡器摆动轴(82)而能够摆动地轴支承于所述制动踏板(26),在所述均衡器(80)上连结有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后轮制动器(BR)传递的后轮制动缆索(150)、和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前轮制动器(BF)传递的连动用缆索(100),
所述均衡器(80)是使长度方向指向车身上下方向的板状部件,
在所述均衡器(80)的一面侧连结有所述后轮制动缆索(150),并在所述均衡器(80)的另一面侧连结有所述连动用缆索(100)。
5.一种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适用于如下跨骑型车辆(1),该跨骑型车辆(1)在转向把手(2)上配置有制动杆(400),并且在设于所述转向把手(2)与座椅(23)之间的低位地板(25)上配置有制动踏板(26),该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均衡器(80),其将输入至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后轮制动器(BR)及前轮制动器(BF)分配而传递,
所述均衡器(80)与所述制动踏板(26)的踏板摆动轴(42)相比配置于车身下方,所述均衡器(80)通过均衡器摆动轴(82)而能够摆动地轴支承于所述制动踏板(26),在所述均衡器(80)上连结有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后轮制动器(BR)传递的后轮制动缆索(150)、和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前轮制动器(BF)传递的连动用缆索(100),
所述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还具备规定所述均衡器(80)的初始度的止动部件(90),
所述止动部件(90)单独与车身固定。
6.一种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适用于如下跨骑型车辆(1),该跨骑型车辆(1)在转向把手(2)上配置有制动杆(400),并且在设于所述转向把手(2)与座椅(23)之间的低位地板(25)上配置有制动踏板(26),该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均衡器(80),其将输入至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后轮制动器(BR)及前轮制动器(BF)分配而传递,
所述均衡器(80)与所述制动踏板(26)的踏板摆动轴(42)相比配置于车身下方,所述均衡器(80)通过均衡器摆动轴(82)而能够摆动地轴支承于所述制动踏板(26),在所述均衡器(80)上连结有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后轮制动器(BR)传递的后轮制动缆索(150)、和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前轮制动器(BF)传递的连动用缆索(100),
所述跨骑型车辆(1)具有支承所述低位地板(25)的左右一对底车架(F3),所述制动踏板(26)在左右一对的所述底车架(F3)的内侧向左右任意一侧偏移配置,所述均衡器(80)与所述制动踏板(26)相比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动踏板(26)的车身前方配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一对的所述底车架(F3)连结的横撑车架(F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器(80)与所述底车架(F3)从车身侧面观察时重叠。

说明书全文

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前轮制动器根据后轮制动踏板的操作而连动工作的结构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一直以来,已知具有前后连动制动系统的跨骑型车辆,该前后连动制动系统根据主要使后轮制动器工作的制动踏板的操作来使主要通过制动杆的操作而工作的前轮制动器连动工作。
[0003]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二轮摩托车,其具备安装于右侧转向把手上的制动杆、和安装于右侧踏脚台附近的制动踏板,其构成为,与制动踏板的摆动轴相比在车身上方配置有作为将对制动踏板的操作向前轮制动器分配的部件的均衡器。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2015‑1605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在此,由于在用于构成机械式的前后连动制动系统的均衡器上连接有用于使前轮制动器及后轮制动器工作的双方的制动缆索,所以在均衡器的周围需要宽敞的配置空间。关于这点,在转向把手与座椅之间设有供驾驶员放置脚的低位地板的踏板式二轮摩托车中,可以考虑使制动踏板从低位地板的地板面突出,但如专利文献1那样会产生以下课题:
当与制动踏板的摆动轴相比在车身上方的位置配置均衡器时,低位地板的位置容易变高。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课题,提供一种能够在低位地板上配置制动踏板时抑制低位地板的高度增加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0009]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适用于如下跨骑型车辆1,该跨骑型车辆1在转向把手2上配置有制动杆400,并且在设于所述转向把手2与座椅23之间的低位地板25上配置有制动踏板26,该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第1特征在于,具备均衡器80,其将输入至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后轮制动器BR及前轮制动器BF分配而传递,所述均衡器80与所述制动踏板26的踏板摆动轴42相比配置于车身下方。
[0010] 另外,第2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器80通过均衡器摆动轴82而能够摆动地轴支承于所述制动踏板26,在所述均衡器80上连结有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后轮制动器BR传递的后轮制动缆索150、和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前轮制动器BF传递的连动用缆索100。
[0011] 另外,第3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均衡器80的摆动动作朝向一个方向进行施力的延迟弹簧301的一端部卡合于车身侧,在所述后轮制动缆索150的连结轴83上卡合有所述延迟弹簧301的另一端部。
[0012] 另外,第4特征在于,具备对于所述制动踏板26朝向使其返回初始位置的方向进行施力的复位弹簧300,所述复位弹簧300与所述延迟弹簧301以从车身侧面观察时重叠的方式配置。
[0013] 另外,第5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器80是使长度方向指向车身上下方向的板状部件,在所述均衡器80的一面侧连结有所述后轮制动缆索150,并在所述均衡器80的另一面侧连结有所述连动用缆索100。
[0014] 另外,第6特征在于,具备规定所述均衡器80的初始度的止动部件90,所述止动部件90单独与车身固定。
[0015] 另外,第7特征在于,所述跨骑型车辆1具有支承所述低位地板25的左右一对底车架F3,所述制动踏板26在左右一对的所述底车架F3的内侧向左右任意一侧偏移配置,所述均衡器80与所述制动踏板26相比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
[0016] 另外,第8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弹簧301及所述复位弹簧300与所述均衡器80相比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
[0017] 另外,第9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动踏板26的车身前方配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一对的所述底车架F3连结的横撑车架F7。
[0018] 进一步地,第10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器80与所述底车架F3从车身侧面观察时重叠。
[0019] 发明效果
[0020] 根据第1特征,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适用于如下跨骑型车辆1,该跨骑型车辆1在转向把手2上配置有制动杆400,并且在设于所述转向把手2与座椅23之间的低位地板25上配置有制动踏板26,该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具备均衡器80,其将输入至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后轮制动器BR及前轮制动器BF分配而传递,所述均衡器80与所述制动踏板26的踏板摆动轴42相比配置于车身下方,因此,相较于与制动踏板的踏板摆动轴相比在车身上方配置均衡器的结构,能够缩短低位地板的背面与制动踏板的摆动轴之间的间隔。由此,能够将低位地板的地板面抑制得较低,并能实现制动踏板的小型化。
[0021] 根据第2、3特征,所述均衡器80通过均衡器摆动轴82而能够摆动地轴支承于所述制动踏板26,在所述均衡器80上连结有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后轮制动器BR传递的后轮制动缆索150、和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前轮制动器BF传递的连动用缆索100,对于所述均衡器80的摆动动作朝向一个方向进行施力的延迟弹簧301的一端部卡合于车身侧,在所述后轮制动缆索150的连结轴83上卡合有所述延迟弹簧301的另一端部,因此,能够在连结轴的车宽方向一端侧连结后轮制动缆索,并隔着均衡器在连结轴的车宽方向另一端侧卡合延迟弹簧。由此,相较于将后轮制动缆索的连结部与延迟弹簧的卡合部向上下偏移配置的结构,能够减小均衡器的高度方向尺寸。
[0022] 根据第4特征,具备对于所述制动踏板26朝向使其返回初始位置的方向进行施力的复位弹簧300,所述复位弹簧300与所述延迟弹簧301以从车身侧面观察时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减小制动踏板周围的高度方向尺寸。由此,能够使低位地板的地板面进一步降低而提高乘降性能。另外,通过将复位弹簧的卡合部与延迟弹簧的卡合部靠近配置,当松开制动踏板时,复位弹簧及延迟弹簧会大致同步地返回至初始位置,能够防止两种弹簧作用力对制动踏板的操作感受造成影响。
[0023] 根据第5特征,所述均衡器80是使长度方向指向车身上下方向的板状部件,在所述均衡器80的一面侧连结有所述后轮制动缆索150,并在所述均衡器80的另一面侧连结有所述连动用缆索100,因此,能够防止后轮制动缆索与连动用缆索相互干扰。具体而言,当构成为使连动用缆索从均衡器向车身前方延伸、且另一方面使后轮制动缆索在从均衡器向车身前方延伸之后朝向车身后方弯曲时,能够很轻松地处理两条缆索。
[0024] 根据第6特征,具备规定所述均衡器80的初始角度的止动部件90,所述止动部件90单独与车身固定,因此,通过变更止动部件的形状或安装角度,能够很容易进行均衡器的初始角度的调整。
[0025] 根据第7、8特征,所述跨骑型车辆1具有支承所述低位地板25的左右一对底车架F3,所述制动踏板26在左右一对的所述底车架F3的内侧向左右任意一侧偏移配置,所述均衡器80与所述制动踏板26相比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所述延迟弹簧301及所述复位弹簧300与所述均衡器80相比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支承低位地板的左右一对底车架之间的空间来配置连动制动系统的构成部件。另外,能够通过底车架来保护连动制动系统的构成部件。
[0026] 根据第9特征,在所述制动踏板26的车身前方配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一对的所述底车架F3连结的横撑车架F7,因此,能够由底车架及横撑车架来保护连动制动系统的构成部件。
[0027] 根据第10特征,所述均衡器80与所述底车架F3从车身侧面观察时重叠,因此,能够通过底车架来保护对制动踏板的操作感受造成影响的均衡器。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二轮电动车的左侧视图。
[0029] 图2是拆掉主要外饰零件后的状态的二轮电动车的左侧视图。
[0030] 图3是从左斜上方观察到的图2的二轮电动车的立体图。
[0031] 图4是表示制动踏板及其周围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0032] 图5是图2所示的二轮电动车的局部放大左侧视图。
[0033] 图6是制动踏板的立体图。
[0034] 图7是均衡器的左侧视图。
[0035] 图8是从车身左上方观察到的均衡器的立体图。
[0036] 图9是表示操作力分配机构的结构的左侧视图。
[0037] 图10是拆掉制动踏板后的状态的操作力分配机构的立体图。
[0038] 图11是表示制动踏板及其周围结构的俯视图。
[0039] 图12是操作力分配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0040] 图13是表示制动杆及其周围结构的俯视图。
[0041] 图14是从下表面侧观察到的制动杆的立体图。
[0042] 图15是顶压件(knocker)的俯视图。
[0043] 图16是顶压件的后视图。
[0044] 图17是顶压件的左侧视图。
[0045] 图18是顶压件的仰视图。
[0046] 图19是表示顶压件及其周围结构的仰视图。
[0047] 图20是从车身右斜后上方观察到的顶压件及其周围结构的立体图。
[0048] 图21是安装有关节护罩的状态的转向把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的二轮电动车1的左侧视图。二轮电动车1是在转向把手2与座椅23之间设有供乘员放置脚的低位地板25的、所谓的踏板式跨骑型电动车。
[0050] 将前轮WF旋转自如地轴支承的在车宽方向上为左右一对的前叉9能够通过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向把手2而摆动。在覆盖转向把手2前后的把手罩33上安装有后视镜3及挡玻璃4。在把手罩33的下方配置有覆盖车身前方侧的前罩5及覆盖车身后方侧且与乘员的腿部相对的底板27。在前罩5的前方配置有由灯支撑件31支撑的前照灯7及左右一对前侧转向信号装置6。覆盖前轮WF上方的前挡泥板8支承于左右的前叉9之间。在轴支承于前叉9的下端部的前轮WF的轮毂中收纳有机械鼓式的前轮制动器BF。另外,在后轮WR的轮毂中收纳有机械鼓式的后轮制动器BR。
[0051] 在低位地板25的上表面配置有使后轮WR的制动器工作的制动踏板26,在低位地板25的下部配置有与前罩5的下端部相连的底罩10。驾驶员落座的座椅23的下方配置有朝向车身前方侧成为凸的弯曲形状的座椅下方整流罩24。在座椅下方整流罩24上左右一对地设有用于主动吸入来自车身前方的行驶风的狭缝22。
[0052] 在座椅下方整流罩24的下方配置有侧支架11及后座脚踏(tandem step)13。另外,在座椅下方整流罩24的后方沿车宽方向配置有一对后整流罩21,在后整流罩21的上部配置有由夹管36围绕的行李架37及安装于行李架37的上表面的后托架20。在后整流罩21的后方配置有尾灯19及后侧转向信号装置28。
[0053] 在底罩10的后方位置上,通过车轴S旋转自如地轴支承有后轮WR,并且经由连杆机构12能够摆动地在车身架上安装有内置有驱动后轮WR的达M的摆动单元式动力单元P。动力单元P的后部通过后减震器18悬挂于车身架,在动力单元P的上部安装有覆盖后轮WR上方的后挡泥板17。
[0054] 在座椅下方整流罩24与后挡泥板17之间的位置上,配置有阻挡从座椅下方整流罩24的狭缝22导入的行驶风及从底罩10的内侧流过的行驶风的罩部件38。
[0055] 图2是拆掉主要外饰零件后的状态的二轮电动车1的左侧视图。二轮电动车1的车身架F具有:从头管F1向车身下方延伸的车宽方向中央的主车架F2;与主车架F2的下端部连结并向车身后方弯曲的左右一对底车架F3;从底车架F3的后端部向车身上方立起的立起部F4;和与立起部F4相连并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车架F6。在立起部F4的前部连结有将左右的立起部F4连结的弯曲管F5。
[0056] 在头管F1上转动自如地轴支承有转向柱34。在转向柱34的上端部固定有转向把手2,并在另一端的下端部固定有对前叉9的上端部进行支承的底部桥接件32。座椅23相对于座椅底座29以车身前方侧端部为轴而能够开闭地安装。在座椅底座29的下部,配置有沿车宽方向并排收纳有两向马达M供给电力的主电池(高压电池)B1的电池箱40。主电池B1的额定电压例如被设为48V。
[0057] 电池箱40在弯曲管F5的后方被收存于左右一对立起部F4之间的空间内。座椅下方整流罩24(参照图1)以覆盖电池箱40的前方及侧方的方式从弯曲管F5的前方延伸至左右的立起部F4的侧方。在低位地板25的下方,配置有收纳向前照灯7等辅助设备供给电力的副电池(低压电池)B2及保险丝等电装零件的收纳箱30。副电池B2的额定电压例如被设为12V。
[0058] 在后挡泥板17的前方阻挡来自车身前方的行驶风的罩部件38配置于电池箱40的后表面侧。而且,在电池箱40的后表面侧的偏上方位置上配置有控制针对马达M的电力供给的PCU(电源控制单元)39。具有多个散热片的PCU39从车身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呈长方形的箱型,并在以使车身上方侧与车身下方侧相比位于车身后方的方式倾斜的状态下配设。与后轮WR的车轴S相比配设于车身前方的位置上的PCU39的上方侧从车身侧面观察时收存于后车架F6之间,且另一端的下方侧被罩部件38的侧壁覆盖。如图1所示,后整流罩21从罩部件38的上端覆盖至后车架F6的上端,具有保护PCU39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功能。
[0059] 图3是从左斜上方观察到的图2所示的二轮电动车1的立体图。挡风玻璃4相对于安装在转向把手2上的棒状支撑部件4b由紧固部件4a固定。在设于座椅下方整流罩24内侧的电池箱40中沿车宽方向并排收纳有两块主电池B1。主电池B1成为通过将把手41向上方拉起而能够拆卸的状态。
[0060] 在左右的底车架F3之间,配置有与主车架F2的下端部连结、并将左右的底车架F3相互连结的横撑车架F7。在横撑车架F7的车宽方向中央连结有向车身后方延伸并支承收纳箱30的下表面的支承车架43。在左右的底车架F3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承低位地板25的支承板F8。在支承板F8的车身后方,配置有对朝向车身后上方弯曲的立起部F4进行加强的角撑板F9。
[0061] 在横撑车架F7的后方且在车宽方向右侧的靠近底车架F3的位置上配置有制动踏板26,该制动踏板26的踏部从形成于低位地板25的开口向车身上方突出。制动踏板26通过固定于车宽方向右侧的支承板F8上的踏板摆动轴42而摆动自如地被轴支承。在踏板摆动轴42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有包含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分配机构60。
[0062] 本实施方式的二轮电动车1具有前后连动制动系统,该系统通过对设于右侧转向把手2上的制动杆(参照图13)进行操作而使前轮制动器BF工作,另一方面,当对制动踏板26进行了操作时,后轮制动器BR及前轮制动器BF这两者都工作。在前轮制动器BF上仅连结有一条前轮制动缆索406。
[0063] 在操作力分配机构60上,连结有将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与后轮制动器BR连结的后轮制动缆索150及用于使前轮制动器BF工作的连动用缆索100。后轮制动缆索150从操作力分配机构60向车身前方延伸,并在主车架F2的车身前方弯曲之后沿着车宽方向左侧的底车架F3被引导至车身后方。另一方面,连动用缆索100从操作力分配机构60向车身前方延伸,在主车架F2的车身前方弯曲之后从底车架F3的车身后方侧穿过并沿着主车架F2被引导至车身上方。
[0064] 图4是表示制动踏板26及其周围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另外,图5是图2的二轮电动车1的局部放大左侧视图。制动踏板26的踏板摆动轴42由固定于支承板F8上的左右一对固定部件50固定。制动踏板26相对于固定在车身侧的踏板摆动轴42摆动自如地被轴支承,并通过用脚踩下设于向车身前上方延伸的主体部70顶端的踏部26a而向车身前方侧摆动,从而使前轮制动器BF及后轮制动器BR工作。
[0065] 在制动踏板26的主体部70的偏下方位置上,摆动自如地轴支承有将输入至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后轮制动缆索150及连动用缆索100分配的均衡器80。均衡器80是在车身上下方向上较长的板状部件,在均衡器80的下端部连结有后轮制动缆索150,并在均衡器80的上端部连结有连动用缆索100。
[0066] 在制动踏板26的主体部70的下端部,固定有从均衡器80的下方穿过并在向车宽方向中央侧延伸之后向车身上方弯曲的弹簧支承部件71。在弹簧支承部件71的形成于底面部的贯穿孔71a中,卡合有赋予使制动踏板26返回初始位置的作用力的复位弹簧300的另一端部。复位弹簧300的一端部与安装于横撑车架F7上的保持部件44卡合。制动踏板26的初始位置由设于支承板F8上的橡胶保持架51的止动橡胶52来规定。
[0067] 另外,在保持部件44上还卡合有将与均衡器80的下端部连结的连动用缆索100的连结轴向车身前方牵引的延迟弹簧301的一端部。延迟弹簧301具有使均衡器80从车身侧面观察时向顺时针方向摆动而使其与止动部件90抵接的功能。止动部件90是与制动踏板26分开独立的单独部件,通过由螺栓46同轴固定于踏板摆动轴42上而以无法向车身侧摆动的方式安装。由此,与止动部件90抵接的位置成为均衡器80的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能够根据止动部件90的形状或固定角度而变更。
[0068]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踏板26在左右一对底车架F3的内侧向左右任意一侧偏移配置,均衡器80与制动踏板26相比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延迟弹簧301及复位弹簧300与均衡器80相比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由此,能够有效利用支承低位地板25的左右一对底车架F3之间的空间来配置操作力分配机构60,并能通过底车架F3来保护操作力分配机构60。另外,通过在制动踏板26的车身前方配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一对底车架F3连结的横撑车架F7,能够由底车架F3及横撑车架F7来保护操作力分配机构60。
[0069]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均衡器80与底车架F3以从车身侧面观察时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通过底车架来保护对制动踏板的操作感受造成影响的均衡器。
[0070] 在弹簧支承部件71的形成于竖立设置部的贯穿孔71b中,卡合有对停车灯开关250的操作件进行牵引的开关弹簧251。停车灯开关250的布线252朝向车身前上方布置。
[0071] 在制动踏板26的车身后方设有在踩下制动踏板26的位置上进行保持的驻车制动机构。该机构在踩下制动踏板26后的位置上对设于转向把手2附近的驻车制动操作件(未图示)进行操作,由此使由旋转轴48轴支承的钩状件47向前方摆动并与制动踏板26卡合,从而将制动踏板26定。在钩状件47上卡合有固定于驻车制动缆索200的内线丝201的端部的鼓状端头202,构成为通过克服弹簧49的弹力对驻车制动操作件进行操作来使钩状件47摆动的结构。
[0072] 图6是制动踏板26的立体图。制动踏板26通过以下方式构成:除了在由压制板等构成的主体部70上安装橡胶等的踏部26a之外,还在上方延伸部72上固定有将踏板摆动轴42摆动自如地轴支承的管部件75,在下方延伸部74上固定有均衡器80的均衡器摆动轴82,并进一步在下方延伸部74的下端部固定有弹簧支承部件71。后方突出部73构成供驻车制动机构的钩状件47卡合的卡合部。从均衡器80的下方穿过并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弹簧支承部件71也具有保护均衡器80的下部的功能。
[0073] 图7是均衡器80的左侧视图。另外,图8是从车身左上方观察到的均衡器80的立体图。由等金属构成的均衡器80构成为:在沿车身上下方向设为长条形状的具有厚度的板状主体部84的大致中央设有供均衡器摆动轴82穿过的贯穿孔82a,并安装有用于连结连动用缆索100的上侧连结轴81和用于连结后轮制动缆索150的下侧连结轴83。在主体部84的偏下方的前端部设有与止动部件90抵接的抵接面85。
[0074]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有连动用缆索100的上侧连结轴81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且连结有后轮制动缆索150的下侧连结轴83的小径部83b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在上侧连结轴81及小径部83b上分别设有固定用开口销的插入孔81a、83c。在均衡器80的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下侧连结轴83上,形成有供延迟弹簧301的另一端部卡合的卡合槽83a。
[0075] 图9是表示操作力分配机构60的结构的左侧视图。另外,图10是拆掉制动踏板26后的状态的操作力分配机构60的立体图。连动用缆索100的后端部经由设有指向车宽方向的贯穿孔的端部金属配件101与上侧连结轴81连结。另外,后轮制动缆索150经由端部金属配件151与下侧连结轴83连结。
[0076] 在该操作力分配机构60中,当踩下制动踏板26时,制动踏板26以踏板摆动轴42为中心逆时针摆动。这样,均衡器摆动轴82随之向车身后方侧移动。此时,由于均衡器80通过延迟弹簧301的弹力而被顺时针施力并被推压至止动部件90,所以仅下侧连结轴83向车身后方移动并开始后轮制动缆索150的牵引。
[0077] 而且,当进一步踩下制动踏板26使后轮制动器BR开始产生制动力时,由于后轮制动缆索150变得难以进一步拉拽,所以均衡器80以均衡器摆动轴82为中心开始向顺时针方向摆动。当该摆动动作开始之后上侧连结轴81才向车身后方移动,并开始进行连动用缆索100的牵引。即,在将制动踏板26轻微踩下后的状态下后轮制动器BR提前工作,当从后轮制动器BR产生制动力的位置进一步踩下时,前轮制动器BF开始工作。由此,能够获得自然的制动感受。
[0078]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均衡器80与制动踏板26的踏板摆动轴42相比配置于车身下方,所以相较于与制动踏板26的踏板摆动轴42相比在车身上方配置均衡器80的结构,能够缩短低位地板25的背面与制动踏板26的踏板摆动轴之间的间隔。由此,能够将低位地板25的地板面抑制得较低,并能实现制动踏板26的小型化。
[0079] 另外,对于均衡器80的摆动动作朝向一个方向进行施力的延迟弹簧301的一端部卡合于车身侧,并在后轮制动缆索150的下侧连结轴83上卡合有延迟弹簧301的另一端部,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在下侧连结轴83的车宽方向外侧连结后轮制动缆索150,并隔着均衡器80在下侧连结轴83的车宽方向内侧卡合延迟弹簧301。由此,相较于将后轮制动缆索的连结部与延迟弹簧的卡合部向上下偏移配置的结构,能够减小均衡器80的高度方向尺寸。
[0080] 进一步地,由于复位弹簧300与延迟弹簧301以从车身侧面观察时重叠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减小制动踏板26周围的高度方向尺寸。由此,能够使低位地板25的地板面进一步降低而提高乘降性能。另外,通过将复位弹簧300的卡合部与延迟弹簧301的卡合部靠近配置,当松开制动踏板26时,复位弹簧300及延迟弹簧301会大致同步地返回至初始位置,能够防止两种弹簧作用力对制动踏板26的操作感受造成影响。
[0081] 图11是表示制动踏板26及其周围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图12是操作力分配机构60的放大立体图。如上所述,均衡器80是使长度方向指向车身上下方向的板状部件,在均衡器80的一面侧连结有后轮制动缆索150,并在均衡器80的另一面侧连结有连动用缆索100。由此,能够防止后轮制动缆索150与连动用缆索100相互干扰。具体而言,当构成为使连动用缆索100从均衡器80向车身前方延伸、且另一方面使后轮制动缆索150从均衡器80向车身前方延伸之后朝向车身后方弯曲时,能够很轻松地处理两条缆索100、150。
[0082] 图13是表示制动杆400及其周围结构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的二轮电动车1在右侧的转向把手2上安装有制动杆400。在构成转向把手2的把手管2b上固定有将制动杆400摆动自如地轴支承的杆保持架402。在杆保持架402的车宽方向外侧固定有具备各种车把开关的转换开关盒413,并在转换开关盒413的车宽方向外侧安装有具备利用从线束408供给的电力工作的加热器的车把握柄2a。在杆保持架402的车宽方向内侧安装有支撑挡风玻璃4的支撑部件4b的支撑保持架407。
[0083] 在设于杆保持架402上的后视镜3的安装凸座409的车身前方,配置有将制动杆400摆动自如地轴支承的杆摆动轴401、和用于将制动杆400保持在抓握位置上的锁定操作件403的操作件摆动轴405。对于制动杆400而言,通过与杆摆动轴401同轴卷绕的复位弹簧415来赋予返回初始位置的方向上的作用力。
[0084] 另外,对于锁定操作件403而言,通过与操作件摆动轴405同轴卷绕的复位弹簧404来赋予返回初始位置的方向上的作用力。前轮制动缆索406与杆保持架402的前端部连结。而且,在杆保持架402的背面侧配置有将经由连动用缆索100输入的操作力向前轮制动缆索
406传递的顶压件500(图示的点描阴影部)。
[0085] 图14是从下表面侧观察到的制动杆400的立体图。在由铝等金属构成的制动杆400的主体部450上,形成有供杆摆动轴401穿过的贯穿孔453、当操作制动杆400时推压顶压件500的局部的推压部452、和当锁定制动杆400时供锁定操作件403卡合的卡合凹部454。
[0086] 图15是顶压件500的俯视图。另外,图16是其后视图,图17是其左侧视图,图18是其仰视图。由铝等金属形成的顶压件500具有形成有供杆摆动轴401穿过的贯穿孔502的顶压件主体部501、和从顶压件主体部501向车身后方延伸的长条板状的延伸部504。在延伸部504的后端部形成有用于连结连动用缆索100的贯穿孔505。
[0087] 在顶压件主体部501的车身前方侧形成有收存前轮制动缆索406的内线丝(参照图19)的卡合槽506,在顶压件主体部501的背面侧形成有收存设于内线丝端部的鼓状的圆形凹部508。在顶压件主体部50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前表面部形成有与制动杆400的推压部452抵接的抵接部503。延伸部504被设为从顶压件主体部501的下表面向车身后下方延伸的形状。在圆形凹部508的附近,设有与杆保持架402抵接来规定顶压件500的初始位置的定位突起507。
[0088] 图19是表示顶压件500及其周围结构的仰视图。另外,图20是从车身右斜后上方观察到的顶压件500及其周围结构的立体图。顶压件500通过杆摆动轴401能够相对于杆保持架402及制动杆400的双方摆动。在顶压件500的圆形凹部508内收存有固定于前轮制动缆索406的内线丝420的一端部的鼓状端头421。根据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操作制动杆400时,通过由制动杆400的推压部452推压顶压件500的抵接部503而使顶压件500摆动,从而使前轮制动器BF工作。
[0089] 另一方面,在延伸部504的车身前方侧端部固定有与由连动用缆索100牵引的牵引部件154卡合的牵引轴156。由此,当根据制动踏板26的操作而牵引了连动用缆索100的内线丝时,使顶压件500向一个方向摆动而使前轮制动器BF工作。连动用缆索100的端部与收纳螺旋弹簧153的筒部件152连结,传递至连动用缆索100的操作力经由螺旋弹簧153被传递至牵引部件154。
[0090] 在将一块板部件弯折而形成的牵引部件154上形成有能够供牵引轴156滑动的长孔155,由此构成牵引轴156的滑动机构。即,构成为:当操作制动杆400时,不会仅因牵引轴156在长孔155内滑动而影响连动用缆索100。
[0091] 另一方面,当顶压件500因制动踏板26的操作而摆动时,由于制动杆400通过复位弹簧415的作用力而被保持在初始位置,所以未被操作的制动杆400也不会动作而让人感到不适。
[0092]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前轮制动缆索406与连动用缆索100在隔着杆摆动轴401彼此相对的位置上与顶压件500连结。由此,外管不会像使操作力介入至前轮制动缆索406的中途位置的结构那样被分割,能够在抑制零件数量增加的同时构成前后连动制动系统。另外,由于前轮制动缆索406不会随着连动用缆索的工作而弯曲,所以无需为前轮制动缆索406确保额外的避让空间,能够谋求车身的小型化。
[0093] 另外,在顶压件500上设有抵接部503,通过操作制动杆400而使顶压件500摆动来牵引前轮制动缆索406的内线丝420,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获得一种根据制动踏板26的操作而使顶压件500摆动并使前轮制动器BF工作、且根据制动杆400的操作而使顶压件500摆动并使前轮制动器BF工作的制动系统。
[0094] 进一步地,通过将顶压件500沿车身前后方向设为长条形状,很容易使制动杆400的基部小型化、并获得与通常的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杆相同的外观及操作感受。
[0095] 另外,由于连动用缆索100在与顶压件500的车身前方侧连结的前轮制动缆索406的车身后方侧与顶压件500连结,所以能够防止连动用缆索100及前轮制动缆索406在转向把手2的附近交叉,从而提高两条缆索的布置自由度
[0096] 另外,通过使顶压件500与连动用缆索100之间的连结部与前轮制动缆索406的连结部相比向车身下方偏移配置,能够在与转向把手2相同的高度配置制动杆400来维持制动杆400的操作性,并将连动用缆索100的连结部与制动杆400相比向车身下方偏移配置,使得难以从外部视觉辨认顶压件500及连动用缆索100。
[0097] 进一步地,通过在顶压件500上设置与杆保持架402抵接来规定顶压件500的初始位置的定位突起507,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规定顶压件500及制动杆400的初始位置。
[0098] 图21是安装有关节护罩600的状态的转向把手2的立体图。覆盖转向把手2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分的把手罩33没有将与转换开关盒413相比靠车宽方向外侧的部分覆盖,顶压件500以向外部露出的方式构成。由此,即使在将顶压件500沿车身前后方向设为长条形状的情况下也能抑制把手罩33的大型化,且制动杆400周围的维护变得容易。如上所述,由于顶压件500配置于制动杆400的背面侧,所以虽然从外部能够视觉辨认顶压件500的范围较少,但如该图所示,通过安装从车身前方对未被把手罩33覆盖的部分的转向把手2进行覆盖的关节护罩600,能够谋求便利性及外观性的提高。
[0099] 此外,跨骑型车辆的形态、前后制动器的形态、制动杆和制动踏板的形状和构造、顶压件和均衡器的形状和构造、各缆索的处理等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能进行各种变更。本发明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并不限于二轮电动车,还能适用于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的二轮摩托车、跨骑型的三轮车或四轮车等。
[0100] 附图标记说明
[0101] 1…二轮电动车(跨骑型车辆)、2…转向把手、42…踏板摆动轴、23…座椅、25…低位地板、26…制动踏板、33…把手罩、80…均衡器、82…均衡器摆动轴、83…后轮制动缆索的连结轴、90…止动部件、100…连动用缆索、150…后轮制动缆索、300…复位弹簧、301…延迟弹簧、400…制动杆、401…杆摆动轴、406…前轮制动缆索、420…内线丝、402…杆保持架、500…顶压件、503…抵接部、507…定位突起、BF…前轮制动器、BR…后轮制动器、F3…底车架、F7…横撑车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