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电动滑板

申请号 CN202410181709.X 申请日 2024-02-18 公开(公告)号 CN117818799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5
申请人 深圳市海睿通智控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攀; 何平;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双驱电动 滑板 车,包括底壳,所述底壳上设置有 散热 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前轮、后轮、立管、上盖、 电池 、间隙和容纳腔,所述前轮安装在底壳的前侧,所述底壳的后侧安装有后轮,所述前轮的上方设置有立管,所述底壳上可拆卸连接有上盖,所述底壳内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有两 块 ,且分别与前轮和后轮电连接,所述电池与底壳之间保持有间隙,所述底壳内开有容纳腔,在使用过程中,将电池放置在底壳内部的容纳腔中,并且使其一侧与底壳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使其起到 隔热 的目的,并由电池对于前轮和后轮的运动过程进行控制,最后将上盖盖到底壳的顶部,以解决底壳内部产生的热量难以有效散发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包括底壳(1),其特征是:所述底壳(1)上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前轮(2)、后轮(3)、立管(4)、上盖(5)、电池(6)、间隙(7)和容纳腔(8),所述前轮(2)安装在底壳(1)的前侧,所述底壳(1)的后侧安装有后轮(3),所述前轮(2)的上方设置有立管(4),所述底壳(1)上可拆卸连接有上盖(5),所述底壳(1)内安装有电池(6),所述电池(6)有两,且分别与前轮(2)和后轮(3)电连接,所述电池(6)与底壳(1)之间保持有间隙(7),所述底壳(1)内开有容纳腔(8);所述底壳(1)和上盖(5)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夹持板(9)、固定孔(10)和连接孔(11),所述上盖(5)上安装有夹持板(9),所述底壳(1)上开有固定孔(10),所述上盖(5)上开有连接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走线槽(12),所述电池(6)上设有接线口(13),所述接线口(13)旁设有预留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孔(11)内安装设有固定螺栓(15),所述后轮(3)两侧安装设有固定板(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16)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设有转动轴(17),所述后轮(3)顶部设有挡雨盖(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底壳(1)外部设置有配合组件,所述配合组件包括车把(19)、减震器(20)和照明灯(21),所述车把(19)设置在前轮(2)的上部,所述后轮(3)上均安装有减震器(20),所述车把(19)前端安装有照明灯(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底壳(1)上方安装设有安装架(22),所述安装架(22)上安装设有车座垫(23),所述车座垫(23)后方设有尾架(24),所述尾架(24)两侧安装设有尾灯(25),所述尾灯(25)外接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车把(19)两端安装设有把手(26),所述底壳(1)侧边转动连接安装设有支杆(27),所述安装架(22)内安装设有套筒(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套筒(28)内活动连接设有活动杆(29),所述套筒(28)和活动杆(29)上均开设有通孔(30),所述通孔(30)上可拆卸连接设有调节螺钉(31)。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双驱电动滑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动滑板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

背景技术

[0002] 双驱电动滑板车指的是一种电动滑板车,它使用两个电机驱动,分别位于滑板车的前轮和后轮,这种配置可以提供更好的分配,提升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同时也能提供更稳定的骑行体验,双驱电动滑板车通常适用于需要更高性能的骑行者,传统的滑板车由于其结构简单,长时间使用往往会导致使用者感到疲劳,此外,这类滑板车通常不具备为使用者提供休息的功能或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长途骑行或持续使用场景下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因此,需要对其设计进行优化以提高使用者的骑行体验。
[0003] 在现有技术背景下,电动滑板车在控制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例如烧板或其他问题,将无法正常运行,这个问题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尤为严重,可能产生骑行事故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双驱滑板车,通常用于高速骑行或越野场景,由单个控制器控制双驱,其控制器发热速度较快,然而,由于控制器通常是一个较大的整体组件,内部产生的热量难以有效散发,这可能对控制器的性能稳定性产生影响,使其更容易出现故障,因此,存在着对控制器设计及散热机制进行优化以提高电动滑板车性能和安全性的需求。
[0004] 在户外泥路上行驶时,单电机驱动的电动滑板车由于产生的动力较小,无法提高车速,从而影响了电动滑板车的行驶里程,为了满足户外越野滑行和长途代步的需求,市场需要一种大功率双驱电动滑板车。

发明内容

[0005]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在高速骑行或越野场景,内部产生的热量难以有效散发的技术问题。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包括底壳,所述底壳上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前轮、后轮、立管、上盖、电池、间隙和容纳腔,所述前轮安装在底壳的前侧,所述底壳的后侧安装有后轮,所述前轮的上方设置有立管,所述底壳上可拆卸连接有上盖,所述底壳内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有两,且分别与前轮和后轮电连接,所述电池与底壳之间保持有间隙,所述底壳内开有容纳腔;所述底壳和上盖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夹持板、固定孔和连接孔,所述上盖上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底壳上开有固定孔,所述上盖上开有连接孔。
[0009]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壳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走线槽,所述电池上设有接线口,所述接线口旁设有预留口,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得完成了对于底壳内部线路的走线过程。
[001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内安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后轮两侧安装设有固定板,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得完成对于底壳与上盖的固定过程。
[0011]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设有转动轴,所述后轮顶部设有挡雨盖,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得完成对于后轮的转动以及防止其卷起泥而影响使用者的过程。
[001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壳外部设置有配合组件,所述配合组件包括车把、减震器和照明灯,所述车把设置在前轮的上部,所述后轮上均安装有减震器,所述车把前端安装有照明灯,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得完成对于行驶路段的照明过程。
[0013]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壳上方安装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设有车座垫,所述车座垫后方设有尾架,所述尾架两侧安装设有尾灯,所述尾灯外接电源,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得完成对于车座垫后部的照明过程。
[001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把两端安装设有把手,所述底壳侧边转动连接安装设有支杆,所述安装架内安装设有套筒,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得完成对于车座垫的高度调节过程。
[0015]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内活动连接设有活动杆,所述套筒和活动杆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可拆卸连接设有调节螺钉,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得完成对于车座垫的固定过程。
[0016] (三)有益效果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 1、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得通过为电动滑板车添加车座垫等零部件与结构,驾驶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身高通过调节螺钉改变车座垫的高度,从而确保乘坐的舒适度,当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感到疲劳时,可以坐在车座垫上继续驾驶,从而缓解疲劳感,此外,滑板车侧边设置有支杆结构,驾驶员可以借助支杆暂时停靠,提高休息效率,这种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设备无法缓解驾驶员疲劳的问题,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加舒适和便利的驾驶体验。
[0019] 2、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得通过设置双电池控制,即使一个电池发生故障,另一个电池仍然可以确保电动滑板车的持续运行,减少骑行事故的发生,同时,双驱设计使得用户可以追求更高的骑行速度,而这必然需要更大的功率和产生更多的热量,通过双电池的设计,传统单电池的体积得以减小,将热量散发到外部变得更加容易,双电池分为两个较小的板件,各自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的散热效果,因此,这种设计对电动滑板车的性能和安全性都有益处。
[0020] 3、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得通过配备避震器,电动滑板车可以实现后轮的减震,从而提升整车的避震效果,这种减震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路面对车身的冲击,提供更舒适的骑行体验,即使在恶劣的路面和天气条件下,用户仍然可以顺利使用电动滑板车,克服各种挑战,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电动滑板车的性能和可靠性。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滑板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套筒、活动杆、通孔和调节螺钉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前轮和后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底壳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底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1、底壳;2、前轮;3、后轮;4、立管;5、上盖;6、电池;7、间隙;8、容纳腔;9、夹持板;10、固定孔;11、连接孔;12、走线槽;13、接线口;14、预留口;15、固定螺栓;16、固定板;17、转动轴;18、挡雨盖;19、车把;20、减震器;21、照明灯;22、安装架;23、车座垫;24、尾架;
25、尾灯;26、把手;27、支杆;28、套筒;29、活动杆;30、通孔;31、调节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8]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9] 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0] 请参阅图1‑5,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包括底壳1,底壳1上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前轮2、后轮3、立管4、上盖5、电池6、间隙7和容纳腔8,前轮2安装在底壳1的前侧,底壳1的后侧安装有后轮3,前轮2的上方设置有立管4,底壳1上可拆卸连接有上盖5,底壳1内安装有电池6,所述电池6有两块,且分别与前轮2和后轮3电连接,电池6与底壳1之间保持有间隙7,底壳1内开有容纳腔8;底壳1和上盖5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夹持板9、固定孔10和连接孔11,上盖5上安装有夹持板9,底壳1上开有固定孔10,上盖5上开有连接孔11。
[0031] 在本实施例中,在散热组件的使用过程中,将电池6放置在底壳1内部的容纳腔8中,并且使其一侧与底壳1之间存在一定间隙7,使其起到隔热的目的,并由电池6对于前轮2和后轮3的运动过程进行控制,最后将上盖5盖到底壳1的顶部,以解决底壳1内部产生的热量难以有效散发的技术问题。
[0032] 更具体的是,利用夹持板9对于电池6进行固定。
[0033] 请参阅图1‑图5,作为对散热组件的一种双驱电动滑板车:底壳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走线槽12,电池6上设有接线口13,接线口13旁设有预留口14。
[0034] 具体的,利用走线槽12将底壳1内部别的电线走出,并且将电线插入到电池6上的接线口13处,留下预留口14作为备用接线口13,以防止接线口13出现损害,造成不能使用。
[0035] 请参考图1‑图5,作为对安装组件的进一步实施方式:连接孔11内安装设有固定螺栓15,后轮3两侧安装设有固定板16。
[0036] 具体的,通过人工沿着固定孔10和连接孔11将固定螺栓15插入,完成对于上盖5的固定过程。
[0037] 请参考图1‑图5,作为对安装组件的进一步实施方式:固定板16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设有转动轴17,后轮3顶部设有挡雨盖18。
[0038] 具体的,当后轮3进行转动时,利用转动轴17在固定板16上进行转动过程,并且利用挡雨盖18对于行驶过程中卷起的水泥进行遮挡,防止对于骑行者造成身体所穿衣服的污染。
[0039] 请参考图1‑图5,作为对配合组件的进一步实施方式:底壳1外部设置有配合组件,配合组件包括车把19、减震器20和照明灯21,车把19设置在前轮2的上部,后轮3上均安装有减震器20,车把19前端安装有照明灯21。
[0040] 具体的,在骑行过程中,通过人工把动车把19进行方向的把控,并且利用后轮3上的减震器20对于行驶过程中进行减震,并且利用照明灯21对于行驶过程中的前路进行照明。
[0041] 请参考图1‑图5,作为对配合组件的进一步实施方式:底壳1上方安装设有安装架22,安装架22上安装设有车座垫23,车座垫23后方设有尾架24,尾架24两侧安装设有尾灯
25,所述尾灯25外接电源。
[0042] 具体的,在骑行过程中,使用者利用安装架22上的车座垫23进行垫坐,并且利用尾架24上的尾灯25进行后端的照明过程,以起到安全的目的。
[0043] 请参考图1‑图5,作为对配合组件的进一步实施方式:车把19两端安装设有把手26,底壳1侧边转动连接安装设有支杆27,安装架22内安装设有套筒28。
[0044]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双手放置在把手26上对于车把19进行把持,并且在进行休息时,将支杆27滑动,进行固定过程。
[0045] 请参考图1‑图5,作为对配合组件的进一步实施方式:套筒28内活动连接设有活动杆29,套筒28和活动杆29上均开设有通孔30,通孔30上可拆卸连接设有调节螺钉31。
[0046] 具体的,在需要对于车座垫23的高度进行调节时,通过人工将调节螺钉31取下,通过人工将车座垫23拿起,并使得活动杆29沿着套筒28进行移动过程,最后移动到合适位置,并且使得套筒28和活动杆29上的通孔30相对齐,最后将调节螺钉31重新拧紧到通孔30内,完成固定过程。
[0047] 综上所述,整体设备在使用时:
[0048] 当在安装壳体1内部状态时,将电池6放置在底壳1内部的容纳腔8中,并且使其一侧与底壳1之间存在一定间隙7,使其起到隔热的目的,并由电池6对于前轮2和后轮3的运动过程进行控制,最后将上盖5盖到底壳1的顶部,以解决底壳1内部产生的热量难以有效散发的技术问题,利用走线槽12将底壳内部别的电线走出,并且将电线插入到电池6上的接线口13处,留下预留口14作为备用接线口13,以防止接线口13出现损害,造成不能使用。
[0049] 当在使用此滑动板车状态时,利用夹持板9对于电池6进行固定,通过人工沿着固定孔10和连接孔11将固定螺栓15插入,完成对于上盖5的固定过程,当后轮3进行转动时,利用转动轴17在固定板16上进行转动过程,并且利用挡雨盖18对于行驶过程中卷起的水泥进行遮挡,防止对于骑行者造成身体所穿衣服的污染。
[0050] 当在调节车座垫23的高度状态时,在骑行过程中,通过人工把动车把19进行方向的把控,并且利用后轮3上的减震器20对于行驶过程中进行减震,并且利用照明灯21对于行驶过程中的前路进行照明,在骑行过程中,使用者利用安装架22上的车座垫23进行垫坐,并且利用尾架24上的尾灯25进行后端的照明过程,以起到安全的目的,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双手放置在把手26上对于车把19进行把持,并且在进行休息时,将支杆27滑动,进行固定过程,在需要对于车座垫23的高度进行调节时,通过人工将调节螺钉31取下,通过人工将车座垫23拿起,并使得活动杆29沿着套筒28进行移动过程,最后移动到合适位置,并且使得套筒28和活动杆29上的通孔30相对齐,最后将调节螺钉31重新拧紧到通孔30内,完成固定过程。
[0051] 上文中提到的全部方案中,涉及两个部件之间连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焊接、螺栓和螺母配合连接、螺栓或螺钉连接或者其它公知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上文中凡是涉及有写固定连接的,优选考虑是焊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