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转向回位机构及雪车

申请号 CN202211578475.X 申请日 2022-12-09 公开(公告)号 CN115848481A 公开(公告)日 2023-03-28
申请人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鹏飞; 张吉; 费二威; 杨文利; 曹礼军;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雪 车转向回位机构及雪车,雪车转向回位机构包括左侧回位机构及右侧回位机构,左侧回位机构与右侧回位机构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右侧回位机构包括转向 摇臂 、回位节臂、 套管 、回位 弹簧 、转向拉绳接头、转向 连杆 ;转向摇臂包括摇臂本体以及摇臂支座,摇臂本体上部与所述转向拉绳接头连接,摇臂本体上部与所述摇臂支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连杆与所述摇臂本体连接;所述回位节臂固定在所述摇臂本体上,所述套管3滑动连接在所述回位节臂上;所述套管一端挂接在所述回位节臂上,套管另一端挂接在雪车车架上。本发明占用空间小,回位机构靠机械连接,工作可靠性高,且可以通过更换不同 刚度 的 螺旋弹簧 调整回正 力 的大小。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转向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回位机构及右侧回位机构,左侧回位机构与右侧回位机构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所述右侧回位机构包括转向摇臂(1)、回位节臂(2)、套管(3)、回位弹簧(4)、转向拉绳接头(5)、转向连杆(7);
所述转向摇臂(1)包括摇臂本体以及摇臂支座(6),摇臂本体上部与所述转向拉绳接头(5)连接,摇臂本体上部与所述摇臂支座(6)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连杆(7)与所述摇臂本体连接;所述回位节臂(2)固定在所述摇臂本体上,所述套管(3)滑动连接在所述回位节臂(2)上;所述套管(3)一端挂接在所述回位节臂(2)上,套管(3)另一端挂接在雪车车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节臂(2)为一体结构,其包括上下两个支臂,上支臂和下支臂分别与所述摇臂本体通过螺栓连接;上支臂与下支臂之间设有滑槽,所述套管(3)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臂端部设有上通孔(21),上通孔(21)与所述摇臂本体通过螺栓连接,下支臂端部设有下通孔(22),下通孔(22)与所述摇臂本体通过螺栓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弧形滑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为一体结构,其中部设有环槽(32),套管(3)通过环槽(32)卡接在所述回位节臂(2)的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32)上沿套管(3)径向设有弹簧连接孔(31),用于连接所述回位弹簧(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本体上部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通过螺栓与转向拉绳接头(5)转动连接;摇臂本体下部设有支座连接孔(12),支座连接孔(12)通过螺栓与摇臂支座(6)转动连接。
8.一种雪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车转向回位机构及雪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雪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及雪车。

背景技术

[0002] 雪车也称“有雪橇”,是两人或四人乘坐、可操纵方向的雪橇,利用舵和方向盘控制在人工道上滑行的运动。
[0003] 有舵雪橇由底盘、座舱、滑行器材、防护罩、操纵舵以及制动器等部分组成。滑行器材由两对滑刀组成。后部的一对滑刀固定在橇体上,前部的一对同方向盘相连。所有的部件都由金属制成。2人座有能雪橇长不得超过270厘米,宽67厘米,滑橇板宽度8毫米;4人座有舵雪橇最长380厘米,宽67厘米,滑橇板最小宽度为12毫米。2人座有能雪橇比赛时,总重量不得超过375公斤,4人座有能雪橇总重量不得超过630公斤,不足者均可携带其他加重物补足。
[0004] 有舵雪橇滑道是用混凝土或木材建造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凹型滑道。宽140厘米,两侧为护墙。护墙的内侧高140厘米,外侧高2‑7米。滑道及两侧的护墙均需浇冰。比赛线路长度为1300‑2000米,全程设有15‑20个弯道,弯道的半径不得小于20米。滑道的平均坡度为4°‑8°。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为100‑150米。
[0005] 目前,多数雪车的转向系统均设计有转向回位机构,当运动员操控雪车进行转向时,该回位机构可以产生一个使转向系统自动回正的,使雪车在转向结束后可以自动恢复到直线行驶状态,从而降低运动员操控雪车的频次和难度,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常见的转向回位机构一般由转向摇臂、弹力拉绳、拉绳接头、预紧力调节接头构成,当运动员拉动左侧手柄时,转向系统连杆机构带动右侧转向摇臂向前旋转,从而拉长弹力拉绳形成回正力。这种型式虽然结构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弹力拉绳的工作空间需求大且运动路线不固定,大度转向时弹力拉绳可能会被其它零部件卡住导致雪车无法正常转向从而发生危险;二是弹力拉绳与拉绳接头用铆压方式连接,当弹力拉绳受到较大拉力时铆压处有拉脱险;三是弹力绳芯部为橡胶材料且表面被编织层包覆,橡胶材料的老化和损坏状态不易被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突然断裂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及雪车,通过结构方案改进,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转向回位机构的工作可靠性。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包括左侧回位机构及右侧回位机构,左侧回位机构与右侧回位机构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右侧回位机构包括转向摇臂1、回位节臂2、套管3、回位弹簧4、转向拉绳接头5、转向连杆7;
[0009] 所述转向摇臂1包括摇臂本体以及摇臂支座6,摇臂本体上部与所述转向拉绳接头5连接,摇臂本体上部与所述摇臂支座6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连杆7与所述摇臂本体连接;所述回位节臂2固定在所述摇臂本体上,所述套管3滑动连接在所述回位节臂2上;所述套管3一端挂接在所述回位节臂2上,套管3另一端挂接在雪车车架上。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回位节臂2为一体结构,其包括上下两个支臂,上支臂和下支臂分别与所述摇臂本体通过螺栓连接;上支臂与下支臂之间设有滑槽,所述套管3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0011]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支臂端部设有上通孔21,上通孔21与所述摇臂本体通过螺栓连接,下支臂端部设有下通孔22,下通孔22与所述摇臂本体通过螺栓连接。
[0012]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为弧形滑槽。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3为一体结构,其中部设有环槽32,套管3通过环槽32卡接在所述回位节臂2的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0014]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槽32上沿套管3径向设有弹簧连接孔31,用于连接所述回位弹簧4。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摇臂本体上部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通过螺栓与转向拉绳接头5转动连接;摇臂本体下部设有支座连接孔12,支座连接孔12通过螺栓与摇臂支座6转动连接。
[0016]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雪车,其包括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
[0017] 本发明所述雪车转向回位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0018] 当转向摇臂旋转带动回位弹簧拉伸时,回位弹簧的拉力会对转向摇臂形成阻碍的力,使转向摇臂恢复原位;当转向摇臂反向旋转不带动回位弹簧拉伸时,套管将限制在回位节臂的滑槽内运动。
[0019]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20] 本发明提供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回位机构靠机械连接,工作可靠性高,且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刚度螺旋弹簧调整回正力的大小。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雪车转向回位机构应用在雪车上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的雪车转向回位机构的转向摇臂结构示意图[002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雪车转向回位机构的回位节臂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雪车转向回位机构的套管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雪车转向回位机构的回位弹簧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雪车转向回位机构的转向摇臂与回位节臂装配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雪车转向回位机构的套管通过回位弹簧与车架装配示意图;
[0029] 图中:
[0030] 1‑转向摇臂;2‑回位节臂;3‑套管;4‑回位弹簧;5‑转向拉绳接头;6‑摇臂支座;7‑转向连杆;8‑车架;
[0031] 11‑螺纹孔;12‑支座连接孔;13‑一号通孔;14‑二号通孔;15‑连杆连接孔;
[0032] 21‑上通孔;22‑下通孔;
[0033] 31‑弹簧连接孔;32‑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5] 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包括左侧回位机构及右侧回位机构,左侧回位机构与右侧回位机构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右侧回位机构包括转向摇臂1、回位节臂2、套管3、回位弹簧4、转向拉绳接头5、转向连杆7;
[0036] 所述转向摇臂1包括摇臂本体以及摇臂支座6,摇臂本体上部与所述转向拉绳接头5连接,摇臂本体上部与所述摇臂支座6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连杆7与所述摇臂本体连接;所述回位节臂2固定在所述摇臂本体上,所述套管3滑动连接在所述回位节臂2上;所述套管3一端挂接在所述回位节臂2上,套管3另一端挂接在雪车车架上。
[0037] 进一步地,所述回位节臂2为一体结构,其包括上下两个支臂,上支臂和下支臂分别与所述摇臂本体通过螺栓连接;上支臂与下支臂之间设有滑槽,所述套管3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0038]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支臂端部设有上通孔21,上通孔21与所述摇臂本体通过螺栓连接,下支臂端部设有下通孔22,下通孔22与所述摇臂本体通过螺栓连接。
[0039]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为弧形滑槽。
[0040]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3为一体结构,其中部设有环槽32,套管3通过环槽32卡接在所述回位节臂2的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0041]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槽32上沿套管3径向设有弹簧连接孔31,用于连接所述回位弹簧4。
[0042] 进一步地,所述摇臂本体上部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通过螺栓与转向拉绳接头5转动连接;摇臂本体下部设有支座连接孔12,支座连接孔12通过螺栓与摇臂支座6转动连接。
[0043] 一种雪车,其包括所述的雪车转向回位机构。
[0044] 实施例1
[0045]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雪车转向回位机构,包括左侧回位机构及右侧回位机构,左侧回位机构与右侧回位机构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右侧回位机构包括转向摇臂1、回位节臂2、套管3、回位弹簧4、转向拉绳接头5、转向连杆7。
[0046] 所述转向摇臂1包括摇臂本体以及摇臂支座6,摇臂本体上部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通过螺栓与转向拉绳接头5转动连接,使转向拉绳接头5可以绕着螺栓轴旋转;摇臂本体下部设有支座连接孔12,支座连接孔12通过螺栓与摇臂支座6转动连接,使转向摇臂1可以绕着螺栓轴旋转;摇臂本体上位于支座连接孔12上方设有连杆连接孔15,螺纹孔15上通过螺栓与转向连杆7连接;摇臂本体上设有连杆连接孔15上方设有一号通孔13和二号通孔14,一号通孔13和二号通孔14用于连接所述回位节臂2。
[0047] 所述回位节臂2为一体结构,其包括上下两个支臂,上支臂端部设有上通孔21,上通孔21与所述转向摇臂1的一号通孔13通过螺栓连接,下支臂端部设有下通孔22,下通孔22与所述转向摇臂1的二号通孔14通过螺栓连接;上支臂与下支臂之间设有滑槽,所述套管3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为弧形滑槽。
[0048] 所述套管3为一体结构,其中部设有环槽32,套管3通过环槽32卡接在所述回位节臂2的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环槽32上沿套管3径向设有弹簧连接孔31,用于连接所述回位弹簧4。
[0049] 回位弹簧4一端固定在套管3的弹簧连接孔31上,另一端与雪车的车架8连接,确保回位弹簧4不会左右窜动。
[0050] 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为:
[0051] 当转向摇臂1旋转带动回位弹簧4拉伸时,回位弹簧4的拉力会对转向摇臂1形成阻碍的力,使转向摇臂1恢复原位;当转向摇臂1反向旋转不带动回位弹簧4拉伸时,套管3将限制在回位节臂2的滑槽内运动。
[0052] 实施例2
[0053] 一种雪车,其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雪车转向回位机构,还包括转向拉绳及车架;转向拉绳固定在雪车转向回位机构的转向拉绳接头5上,所述回位弹簧4挂接在车架8的螺栓上。
[0054] 以实际使用过程为例:
[0055] 当运动员拉动右侧转向拉绳时,右侧转向摇臂绕旋转轴转动带动右侧回位节臂一起旋转,右侧回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右侧弹簧拉绳对摇臂机构形成回正力;此时左侧摇臂因转向连杆作用将反向旋转,带动左侧回位节臂一起旋转,左侧弹簧处于非拉伸状态,不形成回正力。
[005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