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及机动车

申请号 CN202022776121.9 申请日 2020-11-26 公开(公告)号 CN214565287U 公开(公告)日 2021-11-02
申请人 江苏驭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颖; 蒋学辉; 施晓春; 周宜婷; 王梦劼;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及机动车,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包括参数采集模 块 、 图像采集 模块、身份获取模块、存储模块、感应模块、处理模块、报警模块、加热模块、启动模块和无线模块。机动车,包括 方向盘 和仪 表盘 ,方向盘包括 轮毂 、轮缘和连接轮缘和轮毂的左、右 轮辐 。机动车还包括采集装置、摄像装置、识别装置、存储装置、感应装置、处理装置、报警装置、加热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和启动按钮。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各项信息进行主动干预,从而提高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生理参数的参数采集模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面部图像的图像采集模块(7),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的身份获取模块(8),
用于存储驾驶员的预设信息的存储模块(11),所述预设信息包括预设生理参数、预设面部图像和预设身份,
用于将所述生理参数、面部图像或身份信息跟所述预设信息对比生成相应的判断结果的处理模块(1),所述判断结果包括生理状态判断结果、表情状态判断结果和身份状态判断结果,
用于响应于所述生理状态判断结果或身份状态判断结果进行报警的报警模块(9),用于响应于所述表情状态判断结果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块(5),
用于无线传输数据的无线模块(10);
所述参数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7)、身份获取模块(8)、存储模块(11)、报警模块(9)、加热模块(5)、无线模块(10)均与所述处理模块(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采集模块包括: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体温数据的温度采集模块(3),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心率数据的心率采集模块(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获取模块(8)为指纹获取模块,所述预设身份为预设指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激活所述参数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7)、感应模块(6)和加热模块(5)的启动模块(2);所述启动模块(2)与所述处理模块(1)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9)为振动模块或声音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获取驾驶员的手部动作的感应模块(6),所述处理模块(1)还能够根据所述手部动作生成双手抓握状态判断结果,所述报警模块(9)还能够响应于所述双手抓握状态判断结果进行报警;所述感应模块(6)与所述处理模块(1)电性连接。
7.一种机动车,包括方向盘(100)和仪表盘(500),所述方向盘(100)包括轮毂(104)、轮缘(101)和连接所述轮缘(101)和轮毂(104)的左轮辐(102)、右轮辐(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生理参数的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轮缘(101)正面的左侧或右侧,用于获取驾驶员的面部图像的摄像装置(400),设置于所述仪表盘(500)上,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的识别装置(700),设置于所述左轮辐(102)或右轮辐(103)上,
用于存储驾驶员的预设信息的存储装置,设置于所述仪表盘(500)上,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手部动作的感应装置(600),设置于所述方向盘(100)背面的左右两侧,
用于将所述生理参数、面部图像或身份信息跟所述预设信息对比生成相应判断结果的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仪表盘(500)上,所述判断结果包括生理状态判断结果、表情状态判断结果、身份状态判断结果和双手抓握状态判断结果,
用于响应于所述生理状态判断结果、身份状态判断结果或双手抓握状态判断结果进行报警的报警装置,设置于所述轮缘(101)上,
用于响应于所述表情状态判断结果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200),设置于所述轮缘(101)上相对所述采集装置的另一侧,
用于无线传输数据的无线通信装置,设置于所述仪表盘(500)上;
所述采集装置、摄像装置(400)、识别装置(700)、存储装置、感应装置(600)、报警装置、加热装置(200)、无线通信装置均与所述处理装置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温度采集装置(300)和心率采集装置(9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激活所述采集装置、摄像装置(400)、感应装置(600)和加热装置(200)的启动按钮(800),设置于相对所述识别装置(700)另一侧的轮辐上;所述启动按钮(800)与所述处理装置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为扬声装置或振动装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及机动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及机动车。

背景技术

[0002] 车辆安全驾驶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无论是车辆研发环节还是消费者选购环节,安全问题都是重点考虑的因素。为了提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越来越多的车企都为自己的车辆配备有安全驾驶系统,通过机械或电气系统来保障行车安全。但是这类安全驾驶系统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忽略了驾驶员人为因素造成的危险驾驶情形。例如酒驾,毒驾,疲劳驾驶,以及驾驶中途突发疾病等危险状况,都会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及机动车,能够根据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各项信息进行主动干预,从而提高安全性。
[00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包括:
[0005]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生理参数的参数采集模
[0006]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面部图像的图像采集模块,
[0007]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的身份获取模块,
[0008] 用于存储驾驶员的预设信息的存储模块,所述预设信息包括预设生理参数、预设面部图像和预设身份,
[0009]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手部动作的感应模块,
[0010] 用于将所述生理参数、面部图像或身份信息跟所述预设信息对比生成相应的判断结果的处理模块,所述判断结果包括生理状态判断结果、表情状态判断结果、身份状态判断结果和双手抓握状态判断结果,
[0011] 用于响应于所述生理状态判断结果、身份状态判断结果或双手抓握状态判断结果进行报警的报警模块,
[0012] 用于响应于所述表情状态判断结果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块。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采集模块包括:
[0014]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体温数据的温度采集模块,
[0015]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心率数据的心率采集模块。
[0016]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获取模块为指纹获取模块,所述预设身份为预设指纹。
[0017]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激活所述参数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感应模块和加热模块的启动模块。
[0018]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为振动模块或声音模块。
[0019]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无线传输数据的无线模块。
[0020]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0021] 用于根据所述生理参数和预设生理参数生成所述生理状态判断结果的状态判定模块,
[0022] 用于根据所述面部图像和预设面部图像生成表情状态判断结果的图像身份获取模块,
[0023] 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和预设身份信息生成身份状态判断结果的身份获取模块。
[002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包括方向盘和仪表盘,所述方向盘包括轮毂、轮缘和连接所述轮缘和轮毂的左轮辐、右轮辐,还包括:
[0025]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生理参数的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轮缘正面的左侧或右侧,[0026]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面部图像的摄像装置,设置于所述仪表盘上,
[0027]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的识别装置,设置于所述左轮辐或右轮辐上,[0028] 用于存储驾驶员的预设信息的存储装置,设置于所述仪表盘上,
[0029] 用于获取驾驶员的手部动作的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方向盘背面的左右两侧,[0030] 用于将所述生理参数、面部图像或身份信息跟所述预设信息对比生成相应的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仪表盘上,所述判断结果包括生理状态判断结果、表情状态判断结果、身份状态判断结果和双手抓握状态判断结果,
[0031] 用于响应于所述生理状态判断结果、身份状态判断结果或双手抓握状态判断结果进行报警的报警装置,设置于所述轮缘上,
[0032] 用于响应于所述表情状态判断结果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轮缘上相对所述采集装置的另一侧。
[0033]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温度采集装置和心率采集装置。
[0034]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激活所述采集装置、摄像装置、感应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启动按钮,设置于相对所述识别装置另一侧的轮辐上。
[0035]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根据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各项信息进行主动干预,从而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的结构组成框图
[0037] 图2为一种机动车的局部结构的前视图;
[0038] 图3为图2所示局部结构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0] 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安全驾驶系统,包括参数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7、身份获取模块8、存储模块11、感应模块6、处理模块1、报警模块9、加热模块5、启动模块2和无线模块10。参数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7、身份获取模块8、存储模块11、感应模块6、报警模块9、加热模块5、启动模块2、无线模块10均与处理模块1电性连接。
[0041] 参数采集模块用于获取驾驶员的生理参数,包括温度采集模块3和心率采集模块4。温度采集模块3用于获取驾驶员的体温数据,心率采集模块4用于获取驾驶员的心率数据。
[0042] 图像采集模块7用于获取驾驶员的面部图像,身份获取模块8用于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存储模块11用于存储驾驶员的预设信息,预设信息包括预设生理参数、预设面部图像和预设身份,感应模块6用于获取驾驶员的手部动作,无线模块10用于与其它移动设备进行无线传输数据。启动模块2用于激活参数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7、感应模块6和加热模块5。
[0043] 处理模块1用于将生理参数、面部图像或身份信息跟预设信息对比生成相应的判断结果,判断结果包括生理状态判断结果、表情状态判断结果、身份状态判断结果和双手抓握状态判断结果。报警模块9用于响应于生理状态判断结果、身份状态判断结果或双手抓握状态判断结果进行报警。加热模块5用于响应于表情状态判断结果进行加热。
[0044] 首先通过启动模块2激活相应的模块,使其处于可工作状态。然后通过身份获取模块8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如果与预设身份不匹配则报警模块9报警。在行驶过程中,当图像采集模块7采集到的面部图像与预设面部图像不匹配时,判定此时驾驶员可能处于疲劳驾驶状态、酒驾状态、毒驾状态等不良驾驶状态,报警模块9报警,如果是疲劳驾驶则加热模块5被激活,通过发热来刺激驾驶员清醒。当温度采集模块3采集到的体温与预设体温不匹配,或心率采集模块4采集到的心率与预设心率不匹配时,判定此时驾驶员可能处于身体不适状态,报警模块9报警。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应该双手抓握方向盘来提高形成安全性,因此感应模块6会感应是否两只手都抓握方向盘,如果处理模块1记录单手抓握的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则控制报警模块9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安全驾驶。无线模块10可以建立本系统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当系统发出任意一种警报时,都将通过无线模块10发送给建立连接的移动设备,从而实现远程报警。
[0045]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身份获取模块8为指纹获取模块,预设身份为预设指纹。
[0046]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报警模块9为振动模块或声音模块,通过振动反馈或报警声来警告驾驶员安全驾驶。
[0047] 如图2和3所示,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包括方向盘100和仪表盘500,方向盘100包括轮毂104、轮缘101和连接轮缘101和轮毂104的左轮辐102、右轮辐103。机动车还包括采集装置、摄像装置400、识别装置700、存储装置、感应装置600、处理装置、报警装置、加热装置200、无线通信装置和启动按钮800。采集装置、摄像装置400、识别装置700、存储装置、感应装置600、报警装置、加热装置200、无线通信装置、启动按钮
800均与处理装置电性连接。
[0048] 采集装置用于获取驾驶员的生理参数,设置于轮缘101正面的右侧。采集装置包括温度采集装置300和心率采集装置900,温度采集装置300设置于心率采集装置900的上方。摄像装置400用于获取驾驶员的面部图像,设置于仪表盘500上。识别装置700用于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设置于右轮辐103上。存储装置用于存储驾驶员的预设信息,设置于仪表盘
500上。感应装置600用于获取驾驶员的手部动作,设置于方向盘100背面的左右两侧。
[0049] 处理装置用于将生理参数、面部图像或身份信息跟预设信息对比生成相应,设置于仪表盘500上。判断结果包括生理状态判断结果、表情状态判断结果、身份状态判断结果和双手抓握状态判断结果。
[0050] 报警装置用于响应于生理状态判断结果、身份状态判断结果或双手抓握状态判断结果进行报警,设置于轮缘101上。加热装置200用于响应于表情状态判断结果进行加热,设置于轮缘101的左侧。无线通信装置用于无线传输数据,设置于仪表盘500上。启动按钮800用于激活采集装置、摄像装置400、感应装置600和加热装置200,设置于相对识别装置700左轮辐102上。
[0051]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报警装置为扬声装置或振动装置。
[0052] 驾驶员双手正常抓握方向盘100后,左手拇指可以按压启动按钮800激活相应模块,左手其余手指触摸轮缘101背面左侧的感应装置600以产生感应信号。左手手掌接触加热装置200,从而感受加热装置200的温度。右手拇指可以触摸识别装置700进行指纹识别,右手其余手指触摸轮缘101背面右侧的感应装置600以产生感应信号,右手手掌接触温度采集装置300和心率采集装置900以供其采集驾驶员的体温和心率。摄像装置400位于两个车速表和转速表中间,从而获取驾驶员面部图像。
[0053]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