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悬架装置

申请号 CN201980049487.3 申请日 2019-09-18 公开(公告)号 CN112805163B 公开(公告)日 2024-04-26
申请人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发明人 河合义则; 酒井博史; 小林宽;
摘要 空气悬架装置具备: 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压缩;罐,所述罐储存空气;罐侧吸入管路,所述罐侧吸入管路将罐内的压缩空气向压缩机的进气侧供给;罐用管路,所述罐用管路将压缩机的排出侧与罐相连;空气悬架,所述空气悬架经由 空气干燥器 与压缩机的排出侧连接;进气电磁 阀 ,所述进气 电磁阀 设置于罐侧吸入管路;返回电磁阀,所述返回电磁阀设置于罐用管路;以及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从压缩机的排出侧与空气干燥器之间分支地设置,通过将排气电磁阀打开而与大气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悬架装置具备: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压缩;
罐,所述罐构成为储存空气;
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将该罐内的压缩空气向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供给;
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将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所述罐相连;
空气悬架,所述空气悬架经由空气干燥器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连接;
第一,所述第一阀设置于所述第一通路;
第二阀,所述第二阀设置于所述第二通路;以及
第三通路,所述第三通路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所述空气干燥器之间分支地设置,通过将第三阀打开而与大气连接,
通过将所述第二阀、所述第三阀关闭并将所述第一阀打开,从而将所述罐内的压缩空气供给到所述空气悬架内,
通过将所述第一阀、所述第二阀关闭并将所述第三阀打开,从而能够经由所述空气悬架内的压缩空气对所述空气干燥器进行再生,
所述空气悬架装置还具备将所述空气干燥器与所述空气悬架相连的第四通路,在所述第四通路设置第四阀,
在所述空气干燥器与所述第四阀之间设置第一节流部,在所述空气干燥器与所述第二阀之间设置第二节流部,所述第一节流部的节流直径比所述第二节流部的节流直径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来自控制构件的指令,不经由所述罐而将从大气压缩而得到的压缩空气向所述空气悬架供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是二通电磁阀

说明书全文

空气悬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例如四轮汽车等车辆的空气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用于进行车辆的车高调整的空气悬架装置中,具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的空气悬架装置具有系统结构简单且能够减少结构部件的优点。但是,由于从大气压状态压缩空气,因此,需要花费时间使压缩空气升压至所希望的压。另一方面,封闭式的空气悬架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能够使吸入空气的压力比大气压高,因此,具有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压缩空气升压至所希望的压力的优点。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82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是使用昂贵的三通电磁来切换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的结构,因此,存在例如罐内的压缩空气容易泄漏、制造成本也增加的问题。另外,存在不一定能够提高进行空气干燥器的再生方面的效率的问题。
[0008]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悬架装置,能够抑制压缩空气的泄漏,高效地进行空气干燥器的再生。
[0010]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压缩;罐,所述罐构成为储存空气;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将该罐内的压缩空气向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供给;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将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所述罐相连;空气悬架,所述空气悬架经由空气干燥器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连接;第一阀,所述第一阀设置于所述第一通路;第二阀,所述第二阀设置于所述第二通路;以及第三通路,所述第三通路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所述空气干燥器之间分支地设置,通过将第三阀打开而与大气连接,通过将所述第一阀、第二阀关闭并将所述第三阀打开,从而能够经由所述空气悬架内的压缩空气对所述空气干燥器进行再生。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能够高效地进行空气干燥器的再生,还能够抑制压缩空气的泄漏。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回路图。
[0013] 图2是包括控制器的空气悬架装置的控制框图
[0014] 图3是表示由控制器进行的车高调整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0015] 图4是表示从罐吸入压缩空气而升高车高的控制状态的空气悬架装置的回路图。
[0016] 图5是表示从空气悬架朝向罐排出压缩空气以便蓄压并降低车高的状态的空气悬架装置的回路图。
[0017] 图6是表示为了降低车高而从空气悬架向外部放出压缩空气并对空气干燥器进行再生的状态的空气悬架装置的回路图。
[0018]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回路图。
[0019]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以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装置应用于四轮汽车等车辆的情况为例,参照附图的图1至图8进行详细说明。
[0021] 在此,图1至图6表示第一实施方式。在图中,合计4个空气悬架1在车辆的左前轮(FL)、右前轮(FR)、左后轮(RL)、右后轮(RR)侧设置在车辆的各车轴侧与车身侧(均未图示)之间。这些空气悬架1是通过相对于后述的空气室1C内给排压缩空气而根据空气室1C的扩张、缩小来进行车高调整的气动设备。
[0022] 各空气悬架1例如由安装于车辆的车轴侧的缸体1A、从该缸体1A内沿轴向能够伸缩地突出且突出端侧安装于上述车身侧的活塞杆1B、以及以能够伸缩的方式设置在该活塞杆1B的突出端侧与缸体1A之间且作为空气弹簧工作的空气室1C构成。各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通过从后述的分支管10A给排压缩空气而在轴向上扩大或缩小。此时,各空气悬架1的活塞杆1B从缸体1A内沿轴向伸缩,根据上述压缩空气的给排量来调整车辆的高度(车高)。
[0023] 压缩机装置2是对空气进行压缩而向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供给压缩空气的装置。在此,压缩机装置2构成为包括:作为压缩机主体的压缩机3;对该压缩机3进行驱动、停止的电动达4;与压缩机3的吸入侧3A(以下,称为进气侧3A)连接的进气管路5;与压缩机3的排出侧3B连接的给排管路6;设置于该给排管路6的空气干燥器7及单向节流阀8;以及后述的进气阀9、罐侧吸入管路13、进气电磁阀14、罐用管路15、返回电磁阀16、给排切换阀17、流管路18、排气管路19及排气电磁阀20等。
[0024] 作为压缩机主体的压缩机3从其进气侧3A吸入空气并生成压缩空气,例如由往复移动式压缩机或涡旋式压缩机等构成。从压缩机3产生的压缩空气向作为气动设备的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供给。压缩机3由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4驱动而旋转。电动马达4由后述的控制器22(参照图2)控制驱动、停止。需要说明的是,电动马达4例如也可以使用线性马达等驱动源。
[0025] 在压缩机3的进气侧3A连接有进气管路5,在压缩机3的排出侧3B连接有给排管路6。该给排管路6的一端侧与压缩机3的排出侧3B连接,另一端侧经由后述的给排切换阀17与空气导管10连接。在给排管路6的中途位置设置有空气干燥器7和单向节流阀8。
[0026] 压缩机装置2的进气管路5构成压缩机3的进气通路,在连接点5A的位置连接有后述的罐侧吸入管路13和回流管路18。需要说明的是,罐侧吸入管路13和回流管路18当然也可以在连接点5A的前后与进气管路5分别连接。
[0027] 进气管路5的一端侧成为向压缩机装置2(压缩机3)的外部开口的进气口5B,在该进气口5B设置有除去空气中的尘埃等的过滤器(未图示)。进气口5B是用于在压缩机3的驱动时使外部空气吸入进气侧3A的口。进气管路5的另一端侧与压缩机3的进气侧3A连接,在进气管路5的中途设置有进气阀9。
[0028] 进气阀9在进气管路5的中途设置在连接点5A与进气口5B之间。该进气阀9是构成为经由进气口5B从大气吸入空气的单向阀。即,由单向阀构成的进气阀9构成为,在连接点5A的位置压缩机3的进气侧3A的压力成为大气压以下时打开,经由进气口5B从外部(大气)吸入空气。
[0029] 进气阀9作为所谓的吸入阀发挥功能,由允许空气从进气口5B朝向进气管路5内(即,进气管路5的连接点5A侧)流通并阻止相反方向的流动的止回阀构成。因此,在进气管路5内(即,进气管路5的连接点5A侧)的压力成为比大气压高的压力(正压)时,进气阀9成为关闭状态,在压缩机3的进气侧3A经由罐侧吸入管路13、进气电磁阀14或回流管路18供给(吸入)来自空气悬架1或罐12的压缩空气。
[0030] 给排管路6构成为将从压缩机3产生的压缩空气相对于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给排的给排通路。被供给到了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的压缩空气在降低车高时从空气室1C经由给排管路6、单向节流阀8的节流部8A例如以在空气干燥器7中逆流的方式排出,或者经由罐用管路15以及返回电磁阀16以释放的方式排出到后述的罐12内。
[0031] 另外,在给排管路6,从位于压缩机3的排出侧3B与空气干燥器7之间的连接点6A分支地设置有排气管路19。从位于单向节流阀8与给排切换阀17之间的给排管路6的连接点6B分支地设置有罐用管路15。换言之,空气干燥器7以及单向节流阀8在成为连接点6A、6B之间的位置设置于给排管路6。
[0032] 空气干燥器7构成安装于给排管路6的中途而设置的空气干燥构件。该空气干燥器7内置例如胶等吸附剂(未图示)等,配设在压缩机3的排出侧3B与单向节流阀8之间。
单向节流阀8由节流部8A和单向阀8B的并联回路构成,相对于后述的正方向流动,单向阀8B打开而不会对压缩空气的流量进行节流。但是,相对于反方向的流动,单向阀8B关闭,此时的压缩空气通过节流部8A对流量进行节流,因此,在空气干燥器7内缓慢地以小流量逆流。
[0033] 空气干燥器7在由压缩机3产生的高压的压缩空气朝向空气悬架1侧在给排管路6内沿正方向流通时,通过使该压缩空气与内部的水分吸附剂接触而吸附水分,将干燥后的压缩空气朝向空气室1C供给。另一方面,当从空气悬架1(空气室1C)排出的压缩空气(排气)在空气干燥器7(给排管路6)内沿反方向流通时,干燥后的空气在空气干燥器7内逆流,因此,空气干燥器7内的水分吸附剂通过该干燥空气而解吸水分。由此,空气干燥器7的水分吸附剂被再生,再次返回到能够吸附水分的状态。
[0034] 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经由空气导管10以及给排切换阀17与压缩机3的给排管路6连接。在此,在空气导管10相互分支地设置有多根(例如,四根)分支管10A。各分支管10A的前端侧分别能够装卸地与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连接。将空气干燥器7与空气悬架1相连的第四通路例如由给排管路6的一部分和空气导管10构成,在该第四通路设置有第四阀(后述的给排切换阀17)。
[0035] 压缩空气的给排气阀11为了控制压缩空气相对于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的给排而设置在各分支管10A的中途。给排气阀11例如由2端口2位置的电磁式切换阀(电磁阀)构成。给排气阀11在通常时处于关闭位置(a),若根据来自后述的控制器22的控制信号而被励磁,则从关闭位置(a)切换为打开位置(b)。
[0036] 需要说明的是,各给排气阀11也可以是连接设置于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与分支管10A之间的结构。另外,给排气阀11具有作为溢流阀(安全阀)的功能。因此,若空气室1C内的压力超过溢流设定压力,则即便在给排气阀11消磁的状态下,也能够从关闭位置(a)向打开位置(b)暂时切换为溢流阀,将此时的过剩压力向空气导管10内释放。
[0037] 储存压缩空气的罐12例如具有由挠性软管等构成的连接管12A。该连接管12A的一个端部能够拆卸地与罐12连接,另一个端部与后述的罐侧吸入管路13和罐用管路15连接。罐12的连接管12A经由作为第一通路的罐侧吸入管路13与压缩机3的进气侧3A连接。该罐侧吸入管路13的一个端部与罐12(连接管12A)连接,另一个端部在连接点5A的位置与进气管路5连接。即,连接点5A在成为压缩机3的进气侧3A与进气阀9之间的位置,以使罐侧吸入管路13从进气管路5分支的方式将进气管路5与罐侧吸入管路13连接。
[0038] 在罐侧吸入管路13设置有用于将罐12内的压缩空气向压缩机3的进气侧3A供给或停止供给的进气电磁阀14。该进气电磁阀14例如由2端口2位置的电磁式切换阀(电磁阀)构成。进气电磁阀14在通常时处于关闭位置(c),若根据来自控制器22的控制信号而被励磁,则从关闭位置(c)切换为打开位置(d)。另外,进气电磁阀14与上述给排气阀11同样地,具有作为溢流阀(安全阀)的功能。
[0039] 进气电磁阀14是由关闭位置(c)和打开位置(d)构成的接通/断开式的二通电磁阀,能够采用通用性高的电磁式切换阀,能够不需要例如三通电磁阀那样的昂贵的阀。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后述的返回电磁阀16以及排气电磁阀20,也与进气电磁阀14同样地,能够采用通用性高的二通电磁阀。
[0040] 另外,罐12的连接管12A经由作为第二通路的罐用管路15与压缩机3的排出侧3B连接。该罐用管路15的一个端部与罐12(连接管12A)连接,另一个端部在连接点6B的位置从给排管路6分支地连接。即,连接点6B以在成为单向节流阀8与给排切换阀17之间的位置使罐用管路15从给排管路6分支的方式将给排管路6与罐用管路15连接。
[0041] 在罐用管路15设置有作为返回阀的返回电磁阀16,该返回电磁阀16用于使罐12内的压缩空气返回到给排管路6内的方式进行供给或停止供给。该返回电磁阀16例如由2端口2位置的二通电磁阀(电磁阀)构成。返回电磁阀16在通常时处于关闭位置(e),若根据来自控制器22的控制信号而被励磁,则从关闭位置(e)切换为打开位置(f)。在返回电磁阀16打开时,例如能够以使空气悬架1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罐用管路15返回到罐12内的方式蓄压。另外,返回电磁阀16与上述给排气阀11同样地,具有作为溢流阀(安全阀)的功能。
[0042] 给排切换阀17构成设置于将空气干燥器7与空气悬架1相连的第四通路(例如,给排管路6的一部分和空气导管10)的第四阀。在此,给排切换阀17是将空气悬架1侧的空气导管10相对于给排管路6或回流管路18选择性地连接的阀,例如由3端口2位置的电磁式方向切换阀(即,三通电磁阀)构成。即,给排切换阀17选择性地切换为将由压缩机3产生的压缩空气向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供给或将空气室1C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给排管路6排出的给排位置(g)、使空气室1C内的压缩空气经由回流管路18向压缩机3的进气侧3A回流的回流位置(h)。
[0043] 回流管路18是绕过压缩机3、给排管路6、空气干燥器7以及单向节流阀8而设置的旁通通路,其一个端部能够经由给排切换阀17与空气悬架1侧的空气导管10连接。回流管路18的另一个端部在连接点5A的位置与进气管路5连接。因此,在给排切换阀17被切换到了回流位置(h)时,回流管路18使从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排出的压缩空气以绕过给排管路6的方式向压缩机3的进气侧3A回流。
[0044] 排气管路19是用于将给排管路6内的压缩空气向外部排气的第三通路,在其中途设置有排气电磁阀20。排气管路19的一个端部在连接点6A的位置与给排管路6连接。排气管路19的另一个端部成为排气口19A而向压缩机装置2的外部延伸,排气口19A的前端向外部空气开放。
[0045] 作为排气阀的排气电磁阀20设置于作为第三通路的排气管路19。该排气电磁阀20例如由2端口2位置的二通电磁阀(电磁阀)构成。排气电磁阀20在通常时处于关闭位置(i),若根据来自控制器22的控制信号而被励磁,则从关闭位置(i)切换为打开位置(j)。
[0046] 在排气电磁阀20打开时,能够使空气悬架1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给排管路6、单向节流阀8的节流部8A、空气干燥器7、排气管路19从排气口19A向外部排气(开放)。另外,在排气电磁阀20打开时,也能够使罐12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罐用管路15、返回电磁阀16、给排管路6、单向节流阀8的节流部8A、空气干燥器7、排气管路19从排气口19A向外部排气(开放)。另外,排气电磁阀20与上述给排气阀11同样地具有作为溢流阀(安全阀)的功能。
[0047] 并且,在空气导管10,例如在成为各分支管10A与给排切换阀17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压力检测器21。在将所有的给排气阀11、进气电磁阀14以及排气电磁阀20关闭并且使给排切换阀17返回到给排位置(g)的状态下,例如在将返回电磁阀16从关闭位置(e)切换为打开位置(f)时,该压力检测器21经由罐用管路15检测罐12内的压力。另外,在将进气电磁阀14、返回电磁阀16以及排气电磁阀20关闭的状态下,例如在将给排气阀11的至少任一个打开了时,能够通过压力检测器21检测相应的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内的压力。
[0048] 作为控制构件的控制器22例如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在控制器22的输入侧连接有压力检测器21、多个车高传感器23(即,FL侧、FR侧、RL侧、RR侧车高传感器23)以及选择开关24等。FL侧、FR侧、RL侧、RR侧车高传感器23分别在车辆的左前轮(FL)、右前轮(FR)、左后轮(RL)、右后轮(RR)侧检测基于各空气悬架1的车高。选择开关24是进行例如进行车高调整方面的自动模式、或驾驶员根据喜好任意地改变车高的选择模式等的切换的操作开关。
[0049] 在此,在选择了对选择开关24进行操作而以自动模式进行车高调整的情况下,控制器22基于从FL侧、FR侧、RL侧、RR侧车高传感器23输出的车高检测信号,对各个空气悬架1比成为目标车高的设定高度高还是低进行比较(判定)。在此基础上,控制器22基于该比较(判定)结果,在车辆的左前轮(FL)、右前轮(FR)、左后轮(RL)、右后轮(RR)侧分别进行基于各空气悬架1的车高调整。
[0050] 控制器22的输出侧与压缩机3的电动马达4、FL侧、FR侧、RL侧、RR侧的给排气阀11、进气电磁阀14、返回电磁阀16、给排切换阀17以及排气电磁阀20等连接。另外,控制器22例如经由数据通信所需的网络即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等与其他控制器(未图示)连接。由此,控制器22能够在其与其他控制器之间对例如包含外部气温(周围温度)、日期时间信息、装载重量等载荷信息在内的各种车辆信息进行输入、输出。
[0051] 另外,控制器22具有由ROM、RAM、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的存储器22A。在该存储器22A中存储有例如用于进行图3所示的车高调整用的控制处理的程序和对是否是进行空气干燥器7的再生处理的定时进行判定的判定处理映射等。即,如果空气干燥器7的水分吸附剂不定期地进行再生处理,则所吸附的水分达到饱和状态而无法实现本来的功能。因此,存储器22A存储压缩机3吸入外部空气的时间、次数等,控制器22通过基于该存储内容进行映射运算等,从而如图3中的步骤7那样执行用于进行空气干燥器7的再生处理的定时的判定处理。
[0052] 控制器22基于来自各车高传感器23以及选择开关24等的信号,进行电动马达4的驱动控制,并且向各给排气阀11、进气电磁阀14、返回电磁阀16、给排切换阀17以及排气电磁阀20等输出控制信号,对这些阀11、14、16、17、20(具体而言为各螺线管)分别进行励磁或消磁。由此,给排气阀11被切换为图示的关闭位置(a)和打开位置(b)中的某一个,进气电磁阀14、返回电磁阀16、给排切换阀17以及排气电磁阀20也分别被切换为任意的位置。
[0053] 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列举以在自动模式下进行车高调整的方式操作了选择开关24的情况,对其工作进行说明。
[0054] 如图3所示,当开始由控制器22进行的车高调整的控制处理时,在步骤1中根据来自车高传感器23的检测信号读入车高。在接下来的步骤2中,判定此时的车高是否比基于所述自动模式的设定高度(目标高度)低。当在步骤2中判定为“是”时,以将车高升高至设定高度的方式在步骤3中执行车高升高控制。
[0055] 图4表示车高升高控制的具体例。即,控制器22使进气电磁阀14从关闭位置(c)切换为打开位置(d)而成为打开状态,利用电动马达4驱动压缩机3,并且将空气悬架1的给排气阀11切换为打开位置(b)。在图4中,例示出通过全部四个车轮的空气悬架1进行车高升高控制的情况。这只是表示代表例,也可以采用通过四个车轮的空气悬架1中的至少任一个空气悬架1进行车高升高控制的结构。
[0056] 通过上述切换控制,罐12内的压缩空气沿着图4中的箭头流出到罐侧吸入管路13,伴随着压缩机3的工作而从进气侧3A被吸入。而且,从压缩机3的排出侧3B排出的压缩空气沿着图4中的箭头经由空气干燥器7、单向节流阀8的单向阀8B、给排切换阀17向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供给。由此,空气悬架1能够向上升方向驱动车高。这样,在车高上升时,由压缩机3压缩后的空气通过空气干燥器7而被干燥,干燥状态的压缩空气向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内供给。
[0057] 在该情况下,压缩机3能够从进气侧3A吸入储存在罐12中的压缩空气,并且通过排出侧3B产生高压的压缩空气,能够将该压缩空气向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内迅速供给。换言之,压缩机3不是吸入大气压状态的空气,而是吸入预先被压缩后的罐12内的压缩空气,能够生成更高的压力的压缩空气,因此,能够缩短压缩空气的升压时间,能够使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提前伸长(上升)。
[0058] 在此期间,罐12内的压缩空气被吸入到压缩机3的进气侧3A,因此,罐12内的压力逐渐降低。在该状态下,即便假设罐12的内压处于负压倾向,进气阀9(单向阀)也自动打开,因此,能够继续压缩机3的压缩运转。即,进气阀9例如设定为若连接点5A侧成为大气压以下则打开,由此,压缩机3能够从进气口5B吸入压缩不足的空气,确保所需的吸入空气量。
[0059] 因此,压缩机3能够经由进气口5B、进气管路5从外部空气吸入空气,并且将压缩空气经由给排管路6、空气干燥器7以及给排切换阀17向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供给。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所示的车高升高控制的状态下,即便在假设使进气电磁阀14返回到关闭位置(c)而使其关闭的情况下,压缩机3也能够经由进气口5B、进气管路5从外部空气吸入空气,并且对其进行压缩,能够将压缩空气经由给排管路6、空气干燥器7以及给排切换阀17向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供给。
[0060] 在接下来的步骤4中,根据来自车高传感器23的检测信号读入车高。在接下来的步骤5中,判定此时的车高是否达到目标高度(设定高度)。当在步骤5中判定为“是”时,车高达到目标的设定高度,因此,车高升高控制完成而结束车高调整处理。另外,当在步骤5中判定为“否”时,返回到上述步骤2,继续此后的处理。
[0061]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2中判定为“否”时,车高成为设定高度以上,因此,在接下来的步骤6中判定车高是否比设定高度(目标高度)高。当在步骤6中判定为“是”时,是从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排出压缩空气而降低车高的情况。因此,在接下来的步骤7中,判定是否是空气干燥器7的再生定时。当在步骤7中判定为“否”时,不需要进行空气干燥器7的再生处理,因此,在接下来的步骤8中在将排气电磁阀20关闭的状态下如图5所示执行车高降低控制。
[0062] 在图5的车高降低控制中,控制器22将空气悬架1的给排气阀11从关闭位置(a)切换为打开位置(b)而成为打开状态,将给排切换阀17从给排位置(g)切换为回流位置(h),并且利用电动马达4对压缩机3进行驱动,将返回电磁阀16从关闭位置(e)切换为打开位置(f)。由此,空气悬架1(空气室1C)内的压缩空气如图5中所示的箭头所示,从各分支管10A(空气导管10)经由给排切换阀17向回流管路18流出,伴随着压缩机3的工作而从进气侧3A被吸入。
[0063] 而且,从压缩机3的排出侧3B排出的压缩空气以经由空气干燥器7、单向节流阀8的单向阀8B、罐用管路15以及返回电磁阀16向罐12内释放的方式被填充。即,通过将空气悬架1(空气室1C)内的压缩空气朝向罐12内强制性地释放,从而能够缩小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而降低车高。
[0064] 此后,在上述步骤4中根据来自车高传感器23的检测信号读入车高,在步骤5中,判定此时的车高是否达到目标车高(设定高度)。当在步骤5中判定为“是”时,车高达到目标的设定高度,因此,车高降低控制完成而结束处理。此时,压缩机3的电动马达4能够为了使压缩运转中断而停止驱动。另外,当在步骤5中判定为“否”时,返回到上述步骤2,继续此后的处理。
[0065]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7中判定为“是”时,是应该进行空气干燥器7的再生处理的定时,如果将空气干燥器7的水分吸附剂保持原样地放置,则所吸附的水分达到饱和状态而无法实现本来的功能。因此,在接下来的步骤9中,为了进行空气干燥器7的再生处理而将排气电磁阀20打开,如图6所示执行车高降低控制。
[0066] 在图6的车高降低控制中,控制器22在使给排切换阀17返回到给排位置(g)的状态下,将空气悬架1的给排气阀11从关闭位置(a)切换为打开位置(b)而成为打开状态,并且将排气电磁阀20从关闭位置(i)切换为打开位置(j)。此时,压缩机3的电动马达4为了使压缩运转中断而停止驱动。
[0067] 由此,空气悬架1(空气室1C)内的压缩空气如图6中所示的箭头所示,从各分支管10A(空气导管10)经由给排切换阀17在给排管路6、空气干燥器7内逆流,进而经由排气管路
19以及排气电磁阀20从排气口19A直接向外部空气排出。
[0068] 在该情况下,设置于给排管路6的中途的单向节流阀8成为单向阀8B关闭的状态,沿着图6中的箭头逆流的压缩空气通过节流部8A对流量进行节流,因此,在空气干燥器7内缓慢地以小流量逆流。因此,从空气悬架1(空气室1C)排出的压缩空气(排气)在空气干燥器7(给排管路6)内沿反方向流通时,干燥后的空气在空气干燥器7内逆流,因此,空气干燥器7内的水分吸附剂通过该干燥空气而解吸水分。由此,空气干燥器7的水分吸附剂被再生,再次返回到能够吸附水分的状态。
[0069] 即,此时从空气悬架1(空气室1C)排出的压缩空气经由给排管路6在空气干燥器7内逆流,因此,空气干燥器7的水分吸附剂通过使空气悬架1的干燥后的空气通过而被再生,能够高效地进行空气干燥器7的再生。由此,能够加快使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缩小而降低车高时的车高下降速度,并且能够实现高效的空气干燥器7的再生处理。
[0070] 在该情况下,也在步骤4中读入车高,当在步骤5中判定为车高达到设定高度时,使基于空气悬架1的车高下降动作停止,使车高调整处理结束。即,控制器22若基于来自车高传感器23的检测信号而在在步骤5中判定为达到目标车高,则为了使车高调整动作结束,以使给排气阀11的螺线管消磁的方式输出控制信号,使给排气阀11恢复到关闭位置(a)。由此,压缩机3的给排管路6相对于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被截断,因此,空气悬架1以维持上述目标车高的方式作为空气弹簧进行动作,能够保持在维持了目标车高(设定高度)的状态。
[0071] 这样,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装置构成如下结构,具备:对空气进行压缩的压缩机3;构成为储存空气的罐12;将该罐12内的压缩空气向压缩机3的进气侧3A供给的罐侧吸入管路13(第一通路);将压缩机3的排出侧3B与罐12相连的罐用管路15(第二通路);经由空气干燥器7与压缩机3的排出侧3B连接的空气悬架1;设置于所述第一通路(罐侧吸入管路13)的第一阀(进气电磁阀14);设置于所述第二通路(罐用管路15)的第二阀(返回电磁阀
16);以及从压缩机3的排出侧3B与空气干燥器7之间分支地设置,通过将排气电磁阀20(第三阀)打开而与大气连接的排气管路19(第三通路),通过将所述第一阀、第二阀关闭并将所述第三阀打开,从而能够经由空气悬架1内的压缩空气对空气干燥器7进行再生。
[0072] 因此,通过在使进气电磁阀14(第一阀)和返回电磁阀16(第二阀)关闭的状态下使排气电磁阀20(第三阀)打开,从而能够将压缩空气从空气悬架1向大气排出而对空气干燥器7进行再生。而且,在空气悬架1内的压力比罐12内的压力低时,能够高效地对空气干燥器7进行再生,减少再生频率。由此,能够缩短基于干燥器再生工序的压缩机3的驱动时间。
[0073] 另外,能够使用例如接通/断开式的通用性高的廉价的电磁式切换阀(二通电磁阀)来构成设置在压缩机3与罐12之间的进气电磁阀14(第一阀)、返回电磁阀16(第二阀)以及排气电磁阀20(第三阀),例如与专利文献1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成为低成本的系统。即,在现有技术中,利用三通电磁阀将压缩机的进气侧、排出侧与罐之间连接。
[0074]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压缩机3的进气侧3A、排出侧3B与罐12之间经由例如由接通/断开式的二通电磁阀构成的进气电磁阀14、返回电磁阀16连接。而且,在进气电磁阀14与返回电磁阀16关闭时(螺线管的消磁状态),罐12与压缩机3、空气悬架1截断,因此,储存(蓄压)于罐12内的压缩空气的空气泄漏险可靠地减少。由此,能够减少由压缩机3进行的外部空气的压缩次数,其结果是,能够减少空气干燥器7的再生频率。
[0075] 另外,无论罐12内的压力如何,都能够通过由压缩机3吸入外部空气而直接向空气悬架1供给压缩空气,进行车高调整。因此,在罐压比大气压高的状况下,能够利用外部空气向空气悬架1多余地填充压缩空气,立即从空气悬架1实施空气干燥器7的再生工序,由此,能够创造出空气干燥器7的再生机会。
[0076] 而且,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装置能够将被压缩后的压缩空气储存在罐12中,能够实现能够将储存在该罐12中的压缩空气由压缩机3进一步压缩并且向空气悬架1供给的闭合回路(封闭式)。另外,能够不将从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排出的压缩空气向大气中放出,而使用返回电磁阀16使其返回并储存在罐12中,能够有效地利用压缩空气而不会以浪费的方式将其排出。
[0077]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架装置中,由于压缩机3吸入并压缩罐12内的压缩空气,因此,能够大幅减少从外部的大气吸入空气的频率(即,进气阀9的打开频率),能够降低因吸入大气中的粉尘、水分而产生的不良情况的产生频率。另外,与以往的封闭式相比,无需特别地使用压力传感器等进行压力控制等,无需进行复杂的控制,能够简化整体的结构。
[0078]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由于适当地进行基于空气干燥器7的水分的吸附、再生,因此,能够防止吸附剂的饱和。另外,能够提供不需要由控制器22进行复杂的控制的封闭式的系统。而且,不需要如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那样使用多个三通电磁阀,能够提供低成本的系统。作为给排气阀11、进气电磁阀14、返回电磁阀16以及排气电磁阀20,能够采用接通/断开式的通用性高的电磁式切换阀(二通电磁阀),能够将其数量设为最小限度。
[0079]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空气悬架装置的通常使用范围在闭环系统中成立,因此,能够缩短高频率使用时的车高上升时间。而且,仅在车高调整范围比通常使用范围大的情况下,能够根据需要吸入大气(将进气阀9打开)或者将压缩空气向大气中放出(将排气电磁阀20打开)。
[008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以使用压力检测器21检测空气室1C或罐12内的压力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使用车高传感器23的检测信号根据车高的变化情况来推定空气室1C或罐12内的压力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能够不需要压力检测器21。
[0081] 接着,图7表示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但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采用如下结构:在空气干燥器7与第四阀(给排切换阀17)之间设置第一节流部,在空气干燥器7与第二阀(返回电磁阀16)之间设置第二节流部,所述第一节流部的节流直径比所述第二节流部的节流直径大。
[0082] 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第一单向节流阀31配设在给排管路6的连接点6B与给排切换阀17之间。第一单向节流阀31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单向节流阀8同样地,由节流部31A和单向阀31B的并联回路构成。但是,该情况下的节流部31A构成设置于给排管路6的中途的第一节流部。
[0083]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第二单向节流阀32在罐用管路15(第二通路)的中途配设在给排管路6的连接点6B与返回电磁阀16之间。第二单向节流阀3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单向节流阀8同样地,由节流部32A和单向阀32B的并联回路构成。但是,该情况下的节流部32A构成设置于罐用管路15(第二通路)的中途的第二节流部。
[0084] 在此,节流部31A(第一节流部)的节流直径比节流部32A(第二节流部)的节流直径大,为了对空气干燥器7进行再生而在内部流通的空气量被设定为第一节流部31A与第二节流部32A相比成为相对大的流量。由此,在进行将排气电磁阀20打开而从空气悬架1朝向排气管路19排出压缩空气并降低车高的控制时,压缩空气在第一单向节流阀31的第一节流部31A内流通(逆流)。
[0085] 此时,第一节流部31A能够将从空气悬架1朝向排气管路19流动的空气流量调整为所需流量而使再生用空气(干燥空气)在空气干燥器7中流通。因此,在利用向大气的排气进行的干燥器再生时,能够在不降低车高调整速度且不减慢车高的下降速度的情况下高效地对空气干燥器7进行再生。
[0086] 另一方面,为了排出罐12内的压缩空气,有时将返回电磁阀16和排气电磁阀20打开而从罐12朝向排气管路19排出压缩空气。在该情况下,能够在不进行车高调整(车高降低)的情况下,将罐12内的压缩空气用作用于对空气干燥器7进行再生的空气(干燥空气)。此时,由于第二单向节流阀32的第二节流部32A形成为比第一节流部31A小的节流直径,因此,能够使压缩空气的流动变慢而成为小流量,能够利用从罐12朝向排气管路19流动的再生用空气(干燥空气)高效地对空气干燥器7进行再生。
[0087] 这样,在这样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罐12内的空气泄漏,高效地进行空气干燥器7的再生处理。尤其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二单向节流阀32的第二节流部32A形成为比第一节流部31A小的节流直径,从而能够利用从罐12朝向排气管路19流动的再生用空气(干燥空气)有效地对空气干燥器7进行再生。
[0088] 接着,图8表示第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但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由相互并联连接的第一给排管路41和第二给排管路42、以及通过方向切换阀43与第一给排管路41和第二给排管路42中的任一方连接的第三给排管路44构成设置在压缩机3的排出侧3B与给排切换阀17之间的给排管路(第四通路)。
[0089] 在此,第一给排管路41和第二给排管路42的一个端部在连接点45的位置分支或汇合,以始终与压缩机3的排出侧3B连通的方式连接。另外,第三给排管路44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给排切换阀17与方向切换阀43之间,在连接点44A的位置与罐用管路15连接。方向切换阀43与给排切换阀17同样地由3端口2位置的电磁式方向切换阀(即,三通电磁阀)构成,被切换为第一位置(l)和第二位置(m)。
[0090] 在方向切换阀43处于第一位置(l)的期间,第一给排管路41与第三给排管路44连接,第二给排管路42相对于第三给排管路44被截断。但是,在方向切换阀43从第一位置(l)被切换到了第二位置(m)时,第一给排管路41相对于第三给排管路44被截断,第二给排管路42与第三给排管路44连接。
[0091] 在第一给排管路41未设置空气干燥器7以及单向节流阀8,在第二给排管路42,位于连接点45与方向切换阀43之间而设置有空气干燥器7和单向节流阀8。作为第三通路的排气管路19例如在连接点45的位置与第一给排管路41和第二给排管路42连接。
[0092] 这样,在这样构成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压缩机3从进气口5B吸入外部空气而生成压缩空气时,将方向切换阀43从第一位置(l)切换为第二位置(m)。因此,第一给排管路41相对于第三给排管路44被截断,第二给排管路42与第三给排管路44连通。由此,在升高车高时,从压缩机3排出的压缩空气经由第二给排管路42(空气干燥器7、单向节流阀8)以及空气导管10的分支管10A以干燥状态向空气悬架1的空气室1C内供给。
[0093] 另外,在利用空气悬架1(空气室1C)内的干燥空气对空气干燥器7进行再生时,将方向切换阀43切换到第二位置(m),在使排气电磁阀20打开的状态下,能够使从空气悬架1(空气室1C)排出的干燥空气在第二给排管路42、单向节流阀8以及空气干燥器7中逆流,利用干燥状态的压缩空气进行空气干燥器7的再生处理,能够降低车高。
[0094] 另一方面,在上述以外的车高调整时,在使方向切换阀43返回到第一位置(l)的状态下,使压缩空气在空气悬架1(空气室1C)与罐12之间流出、流入,并根据需要驱动压缩机3,由此,能够不经由第二给排管路42(空气干燥器7、单向节流阀8)而经由第一给排管路41使压缩空气流通,升高或降低车高。而且,此时,压缩空气不在第二给排管路42(空气干燥器
7、单向节流阀8)内流通,因此,能够降低压力损失,能够抑制由发热引起的能量损失,实现节能化。
[0095]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以使用压力检测器21检测空气室1C或罐12内的压力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使用车高传感器23的检测信号根据车高的变化情况来推定空气室1C或罐12内的压力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压力检测器21。这一点对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也是同样的。
[0096]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相对于压缩机装置2分别相互分离地设置进气口5B和排气口19A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排气管路19的前端侧与进气管路(例如,进气阀9与进气口5B之间)连接,设为进气口兼用作排气口的进气/排气口。
[0097]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所包含的发明进行记载。即,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一种空气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压缩;罐,所述罐构成为储存空气;第一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将该罐内的压缩空气向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供给;第二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将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所述罐相连;空气悬架,所述空气悬架经由空气干燥器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连接;第一阀,所述第一阀设置于所述第一通路;第二阀,所述第二阀设置于所述第二通路;以及第三通路,所述第三通路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所述空气干燥器之间分支地设置,通过将第三阀打开而与大气连接,通过将所述第一阀、第二阀关闭并将所述第三阀打开,从而能够经由所述空气悬架内的压缩空气对所述空气干燥器进行再生。
[0098] 另外,作为第二方案,在上述第一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根据来自控制构件的指令,不经由所述罐而将从大气压缩而得到的压缩空气向所述空气悬架供给。作为第三方案,在上述第一方案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将所述空气干燥器与所述空气悬架相连的第四通路,在所述第四通路设置第四阀。
[0099] 作为第四方案,在上述第一方案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干燥器与所述第四阀之间设置第一节流部,在所述空气干燥器与所述第二阀之间设置第二节流部,所述第一节流部的节流直径比所述第二节流部的节流直径大。作为第五方案,在上述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的任一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是二通电磁阀。
[0100]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已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可以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在某实施方式的结构上增加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关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替换。
[0101] 本申请要求2018年9月2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78847号的优先权。包括2018年9月2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78847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在内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照而作为整体被引入本申请中。
[0102] 附图标记说明
[0103] 1空气悬架2压缩机装置3压缩机4电动马达5进气管路6给排管路(第四通路)7空气干燥器8、31、32单向节流阀8A节流部9进气阀10空气导管(第四通路)11给排气阀12罐13罐侧吸入管路(第一通路)14进气电磁阀(第一阀)15罐用管路(第二通路)16返回电磁阀(第二阀)17给排切换阀(第四阀)18回流管路19排气管路(第三通路)20排气电磁阀(第三阀)21压力检测器22控制器(控制构件)23车高传感器31A节流部(第一节流部)32A节流部(第二节流部)41第一给排管路42第二给排管路43方向切换阀44第三给排管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