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一般车辆 / 车用轮胎 / 一种交互式轮胎

一种交互式轮胎

申请号 CN202410276837.2 申请日 2024-03-12 公开(公告)号 CN117962511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3
申请人 青岛鑫达高分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洪群;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互式轮胎,包括 橡胶 胎体 ;所述橡胶胎体处于中间 位置 ,外侧固定连接有胎冠,内侧固定连接 轮辋 ;所述橡胶胎体包括, 盲孔 、胎 侧壁 和孔间壁;所述盲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橡胶胎体上,从 正面 看,相邻的两个所述盲孔中间的橡胶壁为所述胎侧壁,同时,所述胎侧壁为轮胎背面所述盲孔的底部;所述正面盲孔的底部为轮胎背面的所述胎侧壁;整个所述橡胶胎体结构为左右结构相同,但相互错开,相互嵌入;正面的所述盲孔和背面的所述盲孔中间的窄窄的橡胶壁为所述孔间壁;通过盲孔底部设置胎侧壁,使轮胎行驶过程中,利用 支撑 处结构的回弹,实现提高车辆行驶舒适性的目的,同时采用橡胶结构能够避免扎胎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交互式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胎体;所述橡胶胎体处于中间位置,外侧固定连接有胎冠,内侧固定连接轮辋;所述橡胶胎体包括,盲孔、胎侧壁和孔间壁;所述盲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橡胶胎体上,从正面看,相邻的两个所述盲孔中间的橡胶壁为所述胎侧壁,同时,所述胎侧壁为轮胎背面所述盲孔的底部;所述正面盲孔的底部为轮胎背面的所述胎侧壁;整个所述橡胶胎体结构为左右结构相同,但相互错开,相互嵌入;正面的所述盲孔和背面的所述盲孔中间的窄窄的橡胶壁为所述孔间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胎体上的所述盲孔设有多对,正面分布数和背面分布数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壁的宽度大于所述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截面为梯形,且梯形的四为圆角。

说明书全文

一种交互式轮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互式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发展,乘车出行成为普遍现象,各类车辆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活效率,然而传统的充气式轮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存在扎胎和爆胎问题,导致泄气,之后无法继续行驶;而现有的实心轮橡胶胎虽不怕扎胎问题,但由于其缓冲依靠本身的橡胶回弹,变形量小且受后变形回弹慢,导致行驶过程中车辆颠簸、舒适性不佳、安全性差、转弯稳定性差,实心轮胎材料使用量偏大,导致经济性差;现提供一种交互式轮胎的结构,在解决扎胎问题的同时,大大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是通过盲孔底部设置胎侧壁,使轮胎行驶过程中,利用支撑处结构的回弹,实现提高车辆行驶舒适性、安全性和轮胎制造经济性的目的,同时采用橡胶结构能够避免扎胎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交互式轮胎,包括橡胶胎体;所述橡胶胎体处于中间位置,外侧固定连接有胎冠,内侧固定连接轮辋;所述橡胶胎体包括,盲孔、胎侧壁和孔间壁;所述盲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橡胶胎体上,从正面看,相邻的两个所述盲孔中间的橡胶壁为所述胎侧壁,同时,所述胎侧壁为轮胎背面所述盲孔的底部;所述正面盲孔的底部为轮胎背面的相邻两个所述盲孔之间的所述胎侧壁;整个所述橡胶胎体结构为左右结构相同,但相互错开,相互嵌入;正面的所述盲孔和背面的所述盲孔中间的窄窄的橡胶壁为所述孔间壁。
[0006] 优选的,所述橡胶胎体上的所述盲孔设有多对,正面分布数和背面分布数相同。
[0007] 优选的,所述胎侧壁的宽度大于所述盲孔。
[0008] 优选的,所述盲孔的截面为梯形,且梯形的四为圆角。
[0009]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增益效果为:
[0010] 1.与充气轮胎相比,交互式轮胎不存在扎胎、爆胎和漏气的情况;
[0011] 2.与其它轮胎结构相比,时刻支撑的轮胎结构使运动过程中滚动阻力更小,相同的条件下,行驶的更远;
[0012] 3.与实心轮胎相比,实心轮胎仅通过橡胶实体被压缩变形实现减震,相比之下本申请的橡胶结构压缩量更大、回弹更快、韧性更好;减震效果更好,改善了舒适性;
[0013] 4.由于合理的盲孔设计,增加了轮胎中空部分占比,使盲孔间壁更薄,减少了原料的使用量,经济性好。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交互式轮胎的主视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交互式轮胎的俯视图;
[0016]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交互式轮胎的A‑A剖视示意图;
[0017]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交互式轮胎的B‑B剖视示意图;
[0018]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交互式轮胎的立体图;
[0019]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交互式轮胎的轮胎胎冠处盲孔结构示意图;
[0020]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交互式轮胎的轮胎截面图。
[0021] 图中:胎冠1;橡胶胎体2;轮辋3;
[0022] 盲孔21;胎侧壁22;孔间壁23;
[0023] A盲孔211;B盲孔2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5] 实施例
[0026] 请参阅图1‑7,一种交互式轮胎,包括橡胶胎体2;橡胶胎体2处于中间位置,外侧固定连接有胎冠1,内侧固定连接轮辋3;橡胶胎体2包括,盲孔21、胎侧壁22和孔间壁23;盲孔21均匀分布在橡胶胎体2上,从正面看,相邻的两个盲孔21中间的橡胶壁为胎侧壁22,同时,胎侧壁22为轮胎背面盲孔21的底部;正面盲孔21的底部为轮胎背面的相邻两个盲孔21之间的胎侧壁22;整个橡胶胎体2结构为左右结构相同,但相互错开,相互嵌入;正面的盲孔21和背面的盲孔21中间的窄窄的橡胶壁为孔间壁23。
[0027] 橡胶胎体2上的盲孔21设有多对,正面分布数和背面分布数相同。
[0028] 胎侧壁22的宽度大于盲孔21。
[0029] 本申请交叉的盲孔21不限于孔的具体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参照说明书公开内容根据车辆及使用环境具体设计;本实施例具体采用梯形截面的盲孔21,且梯形的四角为圆角。本实施例设计提高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
[0030] 工作原理:交互式轮胎在车辆上使用过程中,不同路况下,轮胎会凹进去,假设A盲孔211正下方的胎冠1压住路面,则盲孔21底部的胎侧壁22起到支撑作用,轮胎产生轻微凹陷,实现减震;若但A盲孔211和B盲孔212中间位置压住路面,则A盲孔211和B盲孔212中间的胎侧壁22起到支撑作用;车辆行驶过程中,整个交互式结构轮胎接触地面部分,均有橡胶结构和盲孔空隙,提供均衡地支撑和变形空间,实现减震功能。
[0031] 本实施例的交互式轮胎,对比全橡胶组成的实心轮胎、其它轮胎结构和传统的充气式轮胎,在轮胎性能上的效果;
[0032] 在对减震效果,车辆舒适性上;
[0033] 实心轮胎整个为橡胶组成,没有减震结构,通过本身橡胶材料进行减震,橡胶材料回弹相比利用结构回弹形变量小、回弹速率慢;在平整路面上行驶较好,但在过硬性减速带时,由于硬性减速带为凸起结构,轮胎下沉量无法满足减震的需求,减震效果差;
[0034] 交互式轮胎是在原有的实心轮胎上设置正面和背面相互错开的盲孔,对轮胎进行剖面会发现,整个轮胎上处处存在支撑,又处处设置减震的盲孔;在平整路面上行驶,轮胎转动下左右的胎侧壁22处于动平衡,时刻对轮胎进行支撑,共同作用于胎冠1,使轮胎的受力更加平衡,轮胎的动平衡更好,有利于轮胎行驶的平稳性;在碰到硬性减速带时,每一处的盲孔21缺乏橡胶填充能起到减震效果,而盲孔21背面的胎侧壁22又能够受到硬性减速带提供的反作用力,产生支撑;胎侧壁22可横向屈服并能迅速回弹,减震效果强于其它轮胎结构和实心轮胎;
[0035] 充气轮胎在平整路面行驶和过硬性减速带时,减震效果都非常好,但存在扎胎问题。
[0036] 表1不同类型轮胎舒适性对比表;
[0037]
[0038] 表2交互式轮胎与现有其他轮胎安全性对比表
[0039]
[0040] 交互式轮胎在行驶安全性上与充气式轮胎相差无几;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0041] 表3交互式轮胎与现有其他轮胎成本对比表
[0042]
[0043] 交互式轮胎在原料成本和工艺成本上,使用量都相对较少,在目前的轮胎制造上有绝对优势,对比情况如表3所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