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旋转陶瓷膜处理糖渍姜废糖液的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312702.9 申请日 2023-10-11 公开(公告)号 CN117530381A 公开(公告)日 2024-02-09
申请人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 发明人 李根; 马寅斐; 初乐; 赵岩; 丁辰; 李学震; 师恩娟;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 食品加工 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旋转陶瓷膜处理糖渍姜废糖液的方法。本发明将旋转陶瓷膜应用于糖渍姜废糖液的处理中,并在旋转陶瓷膜处理之前先对废糖液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加热废糖液;(2)旋转膜处理:膜孔径为30‑80nm,膜片数为5‑20片,膜面积0.2m2,压 力 为1.5‑2.5bar;(3)收集处理后的浓缩液和糖液。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无需其它酶解或稀释工艺的辅助,整个工艺过程简单方便,更适于工业规模化使用;同时,使用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得到的浓缩液含有姜香气、蛋白、多酚的有效成分富集,糖液色泽浅、澄清度好,全部可以作为开发相关产品的良好原料,无资源上的浪费,充分利用了废糖液的附加价值。
权利要求

1.旋转陶瓷膜在处理糖渍姜废糖液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陶瓷膜是孔径为
2
30‑80nm的膜,膜片5‑20片,膜面积0.2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陶瓷膜在处理糖渍姜废糖液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渍姜废糖液糖度为55‑60°Brix,在经过旋转陶瓷膜处理之前,先加热至60‑6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陶瓷膜在处理糖渍姜废糖液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糖渍姜
2
废糖液经过旋转陶瓷膜时错流流速在7‑14m/s,通量为18L/m/h。
4.利用旋转陶瓷膜设备处理糖渍姜废糖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废糖液加热至60‑65℃;
(2)旋转膜处理: 将(1)中得到的废糖液用旋转陶瓷膜设备进行过滤分离,旋转陶瓷膜
2
是孔径为30‑80nm的膜,膜片5‑20片,膜面积0.2m;
(3)分别收集(2)中处理过的截留液和糖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旋转陶瓷膜设备处理糖渍姜废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陶瓷膜转速为300rpm/min;旋转电机功率1.5kW。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旋转陶瓷膜设备处理糖渍姜废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旋转陶瓷膜压为1.5‑2.5bar。
7.如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旋转陶瓷膜设备处理糖渍姜废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旋转陶瓷膜膜片为10片。
8.如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旋转陶瓷膜设备处理糖渍姜废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
(2)中旋转陶瓷膜处理时糖渍姜废糖液的错流流速在7‑14m/s,通量为18L/m/h。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利用旋转陶瓷膜处理糖渍姜废糖液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旋转陶瓷膜处理糖渍姜废糖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糖渍姜是以新鲜的生姜为原料,经过煮制、浸糖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休闲食品。在煮制过程中,糖液通常被少量多次的重复使用,随着使用次数的不断增多,糖液会发生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等非酶褐变反应,导致糖液颜色加深;同时,随着煮制的进行,姜中淀粉、果胶以及悬浮杂质溶出,使糖液粘度浊度增大,若继续重复使用会严重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品质,因此重复使用到一定次数的煮糖液会被废弃。
[0003] 废糖液含糖量通常在50%以上,在煮制过程中还伴随着姜的蛋白质、多酚等多种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的溶出,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若直接废弃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废弃糖液糖度高、色泽深,如果通过污处理的话会造成污水处理且处理成本较高。
[0004] 传统对废糖液的处理方式通常为利用明胶、PVPP等澄清剂活性炭、H2O2等脱色剂联合处理,这种处理方式的工艺复杂且需要多套设备联用,同时处理时有又会产生新的污染;也有将废糖液中的糖提取出来代替白砂糖来制备饮料的产品,但其仅利用了废糖液中的糖分,附加值较低。
[0005] 糖渍姜废糖液最大的特点是糖度高,粘度大,褐变色严重,同时含有姜中果胶、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和姜酚、黄等功效成分,若是采用传统的澄清脱色分离方式,其工艺较复杂需要多套设备连用,且未对废糖液中的功效成分进行很好的再利用,同时传统工艺处理使用的壳聚糖等澄清剂处理后会产生新的废弃物,树脂脱色剂也需要定期洗脱更换。因此,需要发明一种能对糖渍姜废糖液有效过滤澄清,同时将其中的功能性成分富集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旋转陶瓷膜处理糖渍姜废糖液的方法,将旋转陶瓷膜应用至糖渍姜废糖液的处理中,结合加热废糖液的预处理方式,以期能够实现无需其他辅助工艺、简单有效的对废糖液过滤澄清,同时使有效功能性成分富集,制得澄清度好、色泽浅的废糖液过滤液和富含姜酚等功能性成分、色泽深的废糖液浓缩液。
[0007]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8] 本发明将旋转陶瓷膜应用于处理糖渍姜废糖液中,所述的旋转陶瓷膜是孔径为2
30‑80nm的膜,膜片5‑20片,膜面积0.2m;
[0009] 上述的糖渍姜废糖液在经过旋转陶瓷膜处理之前,先加热至60‑65℃;糖渍姜废糖2
液糖度为55‑60°Brix,经过旋转陶瓷膜时的通量为18L/m/h,错流流速在7‑14m/s。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旋转陶瓷膜处理糖渍姜废糖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 (1)预处理:废糖液加热至60‑65℃;
[0012] (2)旋转膜处理:将(1)中得到的废糖液用旋转陶瓷膜设备进行过滤分离,旋转陶2
瓷膜是孔径为30‑80nm的膜,膜片5‑20片,膜面积0.2m,压力为1.5‑2.5bar;
[0013] (3)收集:分别收集(2)中处理过的截留液(浓缩液)和过滤液(糖液),储存。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陶瓷膜转速为300rpm/min;旋转电机功率1.5kW。
[0015] 本发明创新性的将旋转陶瓷膜应用于糖渍姜废糖液的处理中,并对旋转陶瓷膜设备参数进行进一步探究,发现孔径过大无法截流果胶、淀粉等大分子成分,使糖液过于浑浊,孔径过小会造成膜压升高,膜通量过小,影响过滤效率,因此,优选孔径为30‑80nm;进一步的,膜片增多会增加过滤效率,但当通量不再上升时继续增加膜数量会增加设备成本,膜片数过少会降低通量,影响过滤效率,因此,优选膜片数为5‑20片,更优选为10片;进一步的,压力增加会提高膜通量,增加过滤效率,但膜压过大会造成膜寿命降低,压力过滤会降低通量,影响过滤效率,因此,优选压力为1.5‑2.5bar。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 (1)本发明将旋转陶瓷膜应用于糖渍姜废糖液的处理中,并结合加热废糖液的预处理方式,简化了传统废糖液处理流程、成本低、安全可靠,相较于其他处理方式,本发明的方法直接将废糖液进行旋转膜处理即可,无需其它酶解或稀释工艺的辅助,整个工艺过程简单方便,更适于工业规模化使用。
[0018] (2)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糖渍姜废糖液,处理后得到的产物浓缩液(截留液)中含有姜香气、蛋白、多酚的有效成分富集,可以用来开发姜汁饮料、姜茶等姜加工制品;糖液(过滤液)中含有大部分糖,色泽浅、澄清度好,可以回用于糖渍姜浸糖工艺,处理后的产物全部可以作为开发相关产品的良好原料,无资源上的浪费,充分利用了废糖液的附加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能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的阐述。
[0020] 实施例1
[0021] 一种利用旋转陶瓷膜设备处理糖渍姜废液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2] (1)预处理:废糖液加热至60‑65℃;
[0023] (2)旋转膜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废糖液用旋转陶瓷膜设备进行过滤分离,设备2
参数条件为孔径为60nm的膜,膜片5片,膜面积0.2m ,压力为1.5bar,旋转陶瓷膜转速为
300rpm/min;旋转电机功率1.5kW;
[0024] (3)分别收集(2)中处理过的截留液(浓缩液)和过滤液(糖液),储存。
[0025] 实施例2
[0026]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膜的孔径为30nm。
[0027] 实施例3
[0028]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膜的孔径为80nm。
[0029] 实施例4
[0030]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的膜片数为10片。
[0031] 实施例5
[003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的膜片数为15片。
[0033] 实施例6
[0034]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的膜片数为20片。
[0035] 实施例7
[0036]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的压力为2.0bar。
[0037] 实施例8
[0038]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的压力为2.5bar。
[0039] 实施例9
[0040]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的膜片数为10片。
[0041] 实施例10
[0042]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的膜片数为15片。
[0043] 对比例1
[0044]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膜的孔径为5nm。
[0045] 对比例2
[0046]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膜的孔径为200nm。
[0047] 对比例3
[0048]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直接采用超滤膜处理而并未采用旋转陶瓷膜设备对废糖液进行过滤。
[0049] 对比例4
[0050]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的膜片数为3片。
[0051] 对比例5
[005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的膜片数为35片。
[0053] 对比例6
[0054]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的压力为1.0bar。
[0055] 对比例7
[0056]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的压力为3.0bar。
[0057] 对比例8
[0058]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将废糖液加热至45‑50℃。
[0059] 对比例9
[0060]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将废糖液加热至70‑75℃。
[0061] 对比例10
[006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未对废糖液进行加热。
[0063] 试验例1
[0064] 对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9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0065]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对废糖液的处理效果比较表
[0066]
[0067] 通过上表1采用不同参数和工艺的效果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加工方法制得截留液和过滤液的得率、透光率、浊度、褐变率以及品质成分含量有所不同。当采用实施例工艺对糖渍液进行处理后,过滤液澄清透明,浊度较低,褐变度较低。由于处理用的膜孔径属于超滤膜范围,对糖类截留较低,根据质量守恒,过滤液质量远大于截留液,说明大部分的糖被透过,实现了废糖液中糖的回收。截留液对酚类物质等多种大分子成分实现了富集,是开发姜加工品的良好原料。
[0068] 对比例1和2所选的膜孔径不同,孔径过小,导致糖液较难透过,通量较低,孔径过大过滤后糖液澄清度低,褐变率高,达不到回用要求,选择30‑80nm为最佳膜孔径。
[0069] 对比例3未采用旋转膜,直接采用超滤膜处理,糖液中大分子物质和胶质过低,传统卷式超滤膜无法透过,说明使用旋转陶瓷膜能够有效过滤糖渍姜废糖液。
[0070] 对比例4和5采用的旋转膜膜片数量不同,膜片数量过少过滤效率过低,膜片数量过高,过滤效率和效果已达到最佳,会增加设备投资,膜片5‑20片为优选膜片数,更优选为10片。
[0071] 对比例6和7采用旋膜膜过滤压力不同,膜压过低糖液无法有效透过,导致得率和通量过低,膜压过高过滤效率并未有明显提升,但会对膜的耐用性造成不利影响,1.5‑2.5bar为最佳压力值。
[0072] 对比例8‑10分析了加热对旋转膜过滤效果的影响,发现低温下膜的过滤效率较低,温度过高过滤效率增加不显著,同时造成加热成本增加以及影响膜的耐用性,60‑65℃为最佳加热温度。
[0073] 从以上表格的数据及分析来看,加热协同旋转膜处理能对糖渍姜废糖液实现良好的处理,透过液澄清透明可回用于糖渍姜的生产,而截留液富含多种姜有效成分,是开发姜加工品的良好原料。同时相较于传统处理方法,不仅未使用各种澄清剂和脱色剂,也无需稀释沉降等复杂工艺,是一种有效绿色的糖渍废糖液处理方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