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婴儿营养品的脂肪共混物

申请号 CN202180081749.1 申请日 2021-12-10 公开(公告)号 CN116568146A 公开(公告)日 2023-08-08
申请人 菲仕兰坎皮纳荷兰公司; 发明人 M·H·布劳沃; W·克勒克;
摘要 披露了脂肪共混物,其包含:(i)20‑50wt%的 植物 脂质来源和(ii)50‑80wt%的包含至少一种 牛 乳脂肪级分的乳脂肪组合物,其中所述乳脂肪组合物中位于甘油主链sn‑2位的所有 脂肪酸 部分的75‑85wt%是具有12‑18个 碳 原子 的长链 饱和脂肪酸 (LCSFA C12:0‑C18:0)。
权利要求

1.一种脂肪共混物,其包含:
‑20‑50wt%的植物脂质来源和
‑50‑80wt%的包含至少一种乳脂肪级分的乳脂肪组合物,其中所述乳脂肪组合物中位于甘油主链sn‑2位的所有脂肪酸部分的75‑85wt%是具有12‑18个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 C12:0‑C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共混物,其中该乳脂肪组合物由一种牛乳脂肪级分组成,并且其中所述乳脂肪级分中位于甘油主链sn‑2位的所有脂肪酸部分的75‑85wt%是具有
12‑18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 C12:0‑C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共混物,其中该乳脂肪组合物是两种或更多种牛乳脂肪级分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共混物,其中该乳脂肪组合物是(i)至少一种乳脂肪级分和(ii)无乳脂肪和/或酥油的混合物,优选地至少一种乳脂肪级分和无水乳脂肪的混合物,所述无水乳脂肪优选地是牛无水乳脂肪。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共混物,其中该乳脂肪级分通过结晶分级方法获得,并且优选地选自通过乳脂的干法分提获得的S、OS和OOS级分,优选地S和OS级分,并且最优选的OS级分。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共混物,其中所述乳脂肪组合物中位于甘油主链sn‑2位的所有脂肪酸部分的77‑85wt%、优选地79‑85wt%是具有12‑18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 C12:0‑C18:0)。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共混物,其中该乳脂肪组合物具有2.5‑
5.0wt%、更优选地4.5‑5.0、最优选地4.5‑4.7wt%的丁酸含量。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共混物,其包含55‑78wt%、优选地65‑
75wt%的所述乳脂肪组合物。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共混物,其中该植物脂质来源选自大豆油、(高油酸)葵花籽油、油菜籽油、(高油酸)菜籽油、花生油籽油、玉米油、橄榄油、(高油酸)红花籽油、芝麻油、米糠油、月见草油、琉璃苣油、亚麻籽油棕榈油、棕榈油精、棕榈硬脂、棕榈仁油、椰子油、和巴巴苏油,优选地选自大豆油、油菜籽油、(高油酸)葵花籽油、(高油酸)红花籽油、椰子油、和(高油酸)菜籽油。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共混物,其中该共混物不含棕榈油或用棕榈油合成或源自棕榈油的组分。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共混物,其具有41‑55wt%、优选地46‑
50wt%的具有12‑18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 C12:0‑C18:0)的总含量。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共混物,其中该脂肪共混物中位于甘油主链sn‑2位的所有脂肪酸部分的44‑65wt%、优选地56‑60wt%是具有12‑18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 C12:0‑C18:0)。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共混物,其中该脂肪共混物的总丁酸含量(C4:0)在2.1‑3.5wt%、优选地2.5‑3.2wt%的范围内。
14.一种营养组合物,其包含基于该营养组合物干重的15‑33wt%、优选地20‑30wt%、并且最优选地21‑28wt%的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共混物,该营养组合物优选地为婴儿配方食品、后续配方食品、或成长配方食品。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脂肪共混物在营养组合物中的用途,该营养组合物优选地为婴儿配方食品、后续配方食品、或成长配方食品。

说明书全文

适用于婴儿营养品的脂肪共混物

[0001] 本发明涉及脂肪共混物,更特别地适用于在婴儿营养品中使用的脂肪共混物。该脂肪共混物包含乳脂肪级分和植物脂质。
[0002] 用于婴儿的营养组合物旨在尽可能类似于人乳,因为通常认为人乳是直到至少6个月龄的婴儿的理想营养源。尽管婴儿配方食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好,但是人乳和婴儿配方食品之间仍然存在重要差异,导致与喂养人乳的婴儿相比用婴儿配方食品喂养的婴儿的脂肪和吸收降低。另外,用婴儿配方食品喂养的婴儿更常遭受肠不适和/或甚至便秘(原因是粪便更结实和排便次数更不频繁)。这会导致婴儿哭泣的次数增加,因此导致父母更加焦虑。相比之下,母乳喂养的婴儿表现出频繁的稀/样便,这相应地导致更好的肠道舒适性。婴儿配方食品的这些作用通常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人乳和婴儿配方食品之间脂肪组成的差异。更特别地,婴儿配方食品中的三酰甘油(TAG)的组合物通常源于植物和/或牛乳脂质源,与人乳中的成分不同。
[0003] 人乳脂肪由TAG组成,这些TAG含有在甘油分子的sn‑1、sn‑2和sn‑3位酯化的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虽然人乳脂肪、牛乳脂肪和植物油(如棕榈油)都富含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如棕榈酸(C16:0)、肉豆蔻酸(C14:0)和硬脂酸(C18:0)),但棕榈酸在甘油主链上的分布在这些不同的脂质源中有所不同。在人乳脂肪中,大多数LCSFA在甘油分子的sn‑2位被酯化。然而,在消化期间,主要是sn‑1和sn‑3位的脂肪酸被释放,这意味着人乳的消化仅释放少量的LCSFA,这导致肠道中不溶性钙和镁脂肪酸皂的形成减少。另一方面,牛乳脂肪以及尤其是植物油,在甘油主链的sn‑1和/或sn‑3位上被酯化的LCSFA比例要高得多,从而导致在消化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游离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反过来,这会导致在肠道中形成更多不溶性脂肪酸皂。这些不溶性皂随粪便排出体外,并且使这样的粪便更结实以及更硬。因此,婴儿遭受粪便较硬引起不适(如腹痛、肠不适和便秘),通常通过哭闹来表达。钙皂的形成还意味着较少的钙在肠道中吸收,因此营养组合物中较少的钙可用于骨骼矿化。同样,更多的这样的皂的排泄意味着较少的脂肪吸收,因此热量摄入较少,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营养问题。
[0004] 显而易见,期望通过减少钙皂和镁皂的排泄并因此确保粪便更软,从而减少肠不适和/或便秘来减少上述不适。
[0005]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用于婴儿配方食品的各种脂肪组合物。
[0006] 例如,WO 2016/097220披露包含油混合物的婴儿配方食品,其中20%‑80%、最优选地35%‑65%的总棕榈酸含量位于sn‑2位上。油混合物是植物脂肪和植物油的共混物。
[0007] WO 2008/138821批露了乳脂肪(如,黄油或奶油)在婴儿配方食品中的用途。乳脂肪包含10‑50wt%、最优选地20‑28wt%的棕榈酸,30%‑75%、最优选地40%‑45%的棕榈酸位于sn‑2上。
[0008] 还披露了合成产生在sn‑2位上具有高浓度棕榈酸部分的脂肪组合物。例如,WO 2005/036987批露了酶促制备的脂肪共混物,该脂肪共混物包含不超过38%的棕榈酸残基并且至少60%、优选地至少62%的sn‑2位是棕榈酸残基。脂肪共混物通过使富含棕榈酸的植物油和油酸在1,3‑区域特异性脂肪酶存在下反应,蒸馏过量的游离脂肪酸,之后漂白并优选地除臭所得油状物来制备。
[0009] 如果乳脂肪用作婴儿配方食品的脂肪来源,则主要使用的是奶油或全乳,但无水乳脂肪(AMF)也是已知的乳脂肪来源。AMF由牛奶油制成。其可广泛获得,并且其生产仅涉及通过均质化和离心来物理分离奶油的血清相和脂肪相;其生产不涉及进一步的分级步骤。AMF中,位于甘油主链的sn‑2位的所有脂肪酸部分的约71%是具有12‑18个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 C12:0‑C18:0)。
[0010] 现在已经发现,sn‑2上具有较高饱和脂肪酸含量的脂肪共混物还可通过使用特定的乳脂肪级分从乳中获得。乳脂肪级分属于天然来源,并无化学或酶促合成或精炼。其生产不需要使用棕榈油;鉴于棕榈树农业的环境影响,特别是砍伐森林,棕榈油饱受争议。此外,与植物油相比,乳脂肪并且因此乳脂肪级分富含短链脂肪酸(SCFA),如丁酸(C4:0)和己酸(C6:0),这些短链脂肪酸已知对免疫调节有促进作用且有助于提升味。AMF的C4:0含量为约3.9wt%。乳脂肪和乳脂肪级分进一步含有维生素和广泛范围的不同脂肪酸(在链长和分支两方面),由此提供了高营养价值。
[0011] 本发明涉及脂肪共混物,其包含:
[0012] ‑20‑50wt%的植物脂质来源
[0013] ‑50‑80wt%的包含至少一种牛乳脂肪级分的乳脂肪组合物,其中所述乳脂肪组合物中位于甘油主链sn‑2位的所有脂肪酸部分的75‑85wt%是具有12‑18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 C12:0‑C18:0)。
[0014] 术语“脂肪”、“油”和“脂质”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
[0015]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脂质包括甘油三酯及其衍生物,如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
[0016] 根据本发明的脂肪共混物包含50‑80wt%、优选地55‑78wt%、并且最优选地70‑75wt%的乳脂肪组合物,该乳脂肪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牛乳脂肪级分,其中所述乳脂肪组合物中位于甘油主链sn‑2位的所有脂肪酸部分的75‑85wt%、优选地77‑85wt%、最优选地
79‑85wt%是具有12‑18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 C12:0‑C18:0)。
[0017] “乳脂肪组合物”被定义为由一种或多种乳脂肪级分,以及任选地无水乳脂肪和/或酥油组成的组合物。
[0018] “无水乳脂肪”在本文中被定义为未进行分级步骤的无水乳脂肪。
[0019] “乳脂肪级分”被定义为通过分级无水乳脂肪获得的部分。以下给出关于分级过程的详细细节。
[0020] 在一个实施例中,乳脂肪组合物由一种牛乳脂肪级分组成。在所述乳脂肪级分中,所述乳脂肪级分中位于甘油主链sn‑2位的所有脂肪酸部分的75‑85wt%、优选地77‑85wt%、最优选地79‑85wt%是具有12‑18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 C12:0‑C18:
0)。
[0021] 在另一实施例中,乳脂肪组合物是两种或更多种牛乳脂肪级分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位于甘油主链sn‑2位的所有脂肪酸部分的75‑85wt%、优选地77‑85wt%、最优选地79‑85wt%是具有12‑18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 C12:0‑C18:0)。
[0022]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乳脂肪组合物是至少一种牛乳脂肪级分与无水乳脂肪和/或酥油的混合物。无水乳脂肪和/或酥油可获得自牛乳、羊乳、骆驼乳、或来自其他不同哺乳动物的乳。优选是与无水乳脂肪的混合物;优选的无水乳脂肪是牛乳脂肪。所述混合物中位于甘油主链sn‑2位的所有脂肪酸部分的75‑85wt%、优选地77‑85wt%、最优选地79‑85wt%是具有12‑18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LCSFA C12:0‑C18:0)。
[0023] 乳脂肪级分不仅甘油三酯主链上的LCSFA分布不同,而且丁酸(C4:0)含量也不同。根据本发明的脂肪共混物中存在的乳脂肪组合物优选地具有2.5‑5.0wt%、更优选地是
4.5‑5.0、最优选地4.5‑4.7wt%的丁酸含量。
[0024] 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脂肪共混物中的乳级分优选地具有至少23℃、更优选地在23℃‑48℃的范围内;最优选地在23℃‑30℃的范围的熔点;熔点被定义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的最终熔化温度(最终熔化吸热结束时的温度)。
[0025] 可以通过标准方法ISO 15884/IDF 182:2002(乳脂肪–脂肪酸甲酯的制备)和ISO 15885/IDF 184(乳脂肪–通过气液色谱法确定脂肪酸组成)确定无水乳脂肪、乳脂肪级分、和乳脂肪组合物中不同脂肪酸的含量。甘油主链上的脂肪酸分布可根据以下中披露的方法来确定:F.E.Luddy,R.A.Barford,S.F.Herb,P.Magidman,和R.W.Riemenschneider,
J.Am.Oil Chem.Soc.[美国油脂化学会杂志],41,693‑696(1964)。在本质上,此方法涉及通过sn‑1,3特异性胰脂肪酶(猪)将三酰甘油水解。然后将形成的2‑单酰基甘油通过薄层色谱法分离,随后甲基化以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并相对于sn‑2位的脂肪酸总摩尔数以摩尔浓度进行定量。
[0026] 无水乳脂肪是源于乳的脂肪混合物,其通常是多种脂肪酸的三酰甘油的混合物。
[0027] 乳脂肪级分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乳脂肪分级技术获得,包括超临界CO2萃取、溶剂分级、短程蒸馏和干法分提;真空过滤、离心和使用膜压机(membrane press)也是合适的。最优选的是不涉及使用溶剂,特别地不涉及有机溶剂和或表面活性剂的分级技术。优选的分级技术可选自包含以下的组:超临界CO2萃取、短程蒸馏、干法分提、真空过滤、离心和使用膜压机。用于本发明的乳脂肪级分可通过乳脂肪的单步或多步干法分提,即,通过结晶和随后过滤的分级获得。优选地,牛无水乳脂肪用于获得乳脂肪级分。
[0028] 结晶分级可基于具有高熔点的甘油三酯的部分结晶(由温和搅拌下的受控的缓慢冷却引起),随后通过过滤或离心将其与剩余的液体脂肪分离。由晶体形成的固相称为硬脂(S)级分,而剩余的液体相称为油精(O)级分。可以对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后续熔化和冷却步骤获得的油精和/或硬脂以多种方式重复该操作。
[0029] 对先前步骤获得的脂肪级分进行的这些连续操作被称为多步分级。例如,从第一油精级分获得第二油精和第二硬脂级分,分别表示为油精‑油精(OO)或油精‑硬脂(OS)。这些多步级分可再次被分级。例如,将OS级分进一步分级为油精级分(OSO)和硬脂级分(OSS)。通常,会指明分级的顺序,例如,SO是硬脂级分的油精级分。
[0030] 根据本发明的脂肪共混物中存在的一种或多种乳脂肪级分优选地是S、OS和/或OOS级分、更优选地是S和/或OS级分、最优选地是OS级分。
[0031] 本发明的脂肪共混物中存在的乳脂肪组合物优选地具有在60‑75wt%的范围内、更优选地62‑70wt%的范围内的总长链饱和脂肪酸含量。
[0032] 本发明的脂肪共混物包含20‑50wt%、优选地22‑45wt%,最优选地25‑30wt%的植物脂质来源。植物脂质来源可用于婴儿营养品的符合法律要求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0033] 适合的植物脂质来源包括大豆油、(高油酸)葵花籽油、油菜籽油、(高油酸)菜籽油、花生油籽油、玉米油、橄榄油、(高油酸)红花籽油、芝麻油、米糠油、月见草油、琉璃苣油、亚麻籽油、棕榈油、棕榈油精、棕榈硬脂、棕榈仁油、椰子油、和巴巴苏油。
[0034] 优选的植物脂质来源是大豆油、油菜籽油、(高油酸)葵花籽油、(高油酸)红花籽油、椰子油、和(高油酸)菜籽油。
[0035] 鉴于棕榈树农业的消极环境影响,特别是森林砍伐,棕榈油(包括棕榈油、棕榈油精、棕榈硬脂、以及棕榈仁油)不太受欢迎。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脂肪共混物优选地不含棕榈油或用棕榈油合成或源自棕榈油的组分。
[0036] 此外,脂肪共混物优选地仅含有天然脂肪和油,即:非化学和/或酶促合成的油或脂肪,如化学和/或酶促合成的酯交换植物脂肪。
[0037] 根据本发明的脂肪共混物的总LCSFA C12:0‑C18:0含量优选地在41‑55wt%,最优选地在46‑50wt%的范围内。
[0038] 脂肪共混物中位于甘油主链sn‑2位的所有脂肪酸部分的优选地44‑65wt%、最优选地56‑60wt%是具有12‑18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
[0039] 脂肪共混物的总丁酸(C4:0)优选地在2.1‑3.5wt%、最优选地在2.5‑3.2wt%的范围内。
[0040] 根据本发明的脂肪共混物可通过常规程序制备,如通过共混一种或多种植物脂质来源与呈液体(例如,熔化)形式的乳脂肪组合物。
[0041] 根据本发明的脂肪共混物可用于不同营养组合物,如医学营养品、配方乳和其他幼儿营养产品。配方乳包括婴儿配方食品、后续配方食品和成长乳。婴儿配方食品适用于出生后前6个月的婴儿;后续配方食品被设计用于6‑12个月的幼儿,且成长乳被设计用于一岁以上的幼儿。
[0042] 本发明的脂肪共混物的使用可以帮助减少肠道中钙和镁脂肪酸皂、特别是棕榈酸皂的形成。这将导致更好的粪便稠度(即更软的粪便),因此将减轻婴儿和幼儿以及患有肠不适、腹痛和/或便秘的成人中的任何肠不适、腹痛和/或便秘。
[0043] 基于干重,营养组合物优选地包含浓度为15‑33wt%、更优选地20‑30wt%、并且最优选地21‑28wt%的脂肪共混物。
[0044] 除了根据本发明的脂肪共混物外,营养组合物可包含一种或多种蛋白质来源、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孢子元素(spore element)和/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花生四烯酸(ARA)及其混合物。
[0045] 蛋白质来源的实例为乳清/血清蛋白来源、乳、乳脂肪球膜(MFGM)来源、以及植物蛋白质来源。
[0046] 优选地存在于配方奶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实例为乳糖、不可消化的寡糖(如半乳寡糖(GOS)和/或果寡糖(FOS))和人乳寡糖(HMO)。
[0047] 优选地存在于配方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实例为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C、维生素D、叶酸、肌醇、烟酸、生物素、泛酸、胆、钙、磷、碘、、镁、、锌、锰、氯化物、、钠、硒、铬、钼、牛磺酸和L‑肉碱。矿物质通常以盐的形式添加。
[0048] 如有必要,营养组合物,如配方乳,可以含有乳化剂和稳定剂,如大豆卵磷脂,单甘油和二甘油的柠檬酸酯等。营养组合物也可含有可能具有有益效果的其他物质,如乳铁蛋白、核苷酸、核苷等。
[0049] 实例
[0050] 根据Tirtiaux方法,通过多步干法分提方法制备乳脂肪级分。第一步,将AMF熔化至约55℃‑58℃的温度,该温度比其最终熔化温度高约20℃。这样做是为了擦除晶体记忆。随后,在配备有搅拌装置和冷却表面的双夹套结晶器中将熔融的AMF冷却到约30℃的温度。
作为冷却的结果,一部分熔融的AMF结晶。通过过滤分离剩余的液体级分(O)和晶体浆液(S,一些油精粘附其上)。
[0051] S‑级分具有约46℃的最终熔化温度。
[0052] 随后,对液体级分(O)进行第二干法分提步骤。在此步骤中,首先将液体级分加热至约60℃,然后冷却至约22℃的温度。部分油结晶。通过过滤分离剩余的液体(OO)和晶体浆液(OS,一些油精粘附其上)。
[0053] OS‑级分具有约25℃的最终熔化温度。
[0054] OO‑级分进行第三干法分提步骤,产生OOO级分和OOS级分。OOO级分进行第四干法分提步骤,产生OOOO级分和OOOS级分。
[0055] 不同级分的脂肪酸含量使用ISO 15884/IDF 182:2002(乳脂肪–脂肪酸甲酯的制备)和ISO 15885/IDF 184(乳脂肪–通过气液色谱法确定脂肪酸组成)确定。sn‑2上的脂肪酸的分布根据以下中披露的方法确定:F.E.Luddy,R.A.Barford,S.F.Herb,P.Magidman,和R.W.Riemenschneider,J.Am.Oil Chem.Soc.[美国油脂化学会杂志],41,693‑696(1964)。结果示于表1中。
[0056]
[0057] 将OS乳分(60g)加热至40℃并与由葵花籽油(16wt%)、菜籽油(10wt%)、大豆油(7wt%)、和椰子油(7wt%)组成的40%植物脂质混合物共混,产生根据本发明的脂肪共混物。
[0058] 作为参考,使用AMF而非OS乳分制备类似的共混物。该脂肪共混物的脂肪酸特征示于表2中。
[0059]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