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

申请号 CN201810597307.2 申请日 2018-06-11 公开(公告)号 CN108690712B 公开(公告)日 2023-12-29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发明人 李文林; 黄凤洪; 杨博;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中小型榨油机用 油渣 分离回榨装置,包括位于榨油机毛油出口下方的毛油箱,毛油箱设于榨油机 机架 上,所述毛油箱上方设有毛油过滤网,所述毛油过滤网上方设有第一扒渣器,所述毛油箱内底部设有第二扒渣器,所述毛油箱一侧设有接渣槽,所述第一扒渣器和所述第二扒渣器的出渣端分别与所述接渣槽连通,所述接渣槽内设有油渣提升机构,所述油渣提升机构的出渣端与榨油机进料端连通。本发明通过毛油过滤网过滤和毛油箱澄清实现两次油渣分离,最大限度地分离了毛油中的油渣,油渣分离效果好、油渣分离效率高、设备占地小,自动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包括位于榨油机毛油出口下方的毛油箱(1),毛油箱(1)设于榨油机机架(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油箱(1)上方设有毛油过滤网(2),所述毛油过滤网(2)上方设有第一扒渣器(3),所述毛油箱(1)内底部设有第二扒渣器(4),所述毛油箱(1)一侧设有接渣槽(5),所述第一扒渣器(3)和所述第二扒渣器(4)的出渣端分别与所述接渣槽(5)连通,所述接渣槽(5)内设有油渣提升机构(6),所述油渣提升机构(6)的出渣端与榨油机进料端连通;
所述第一扒渣器(3)包括设于榨油机机架(9)上的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二转轴(3.2)间连有平行布置的第一链条(3.3)和第二链条(3.4),所述第一链条(3.3)和所述第二链条(3.4)间连有用于毛油过滤网(2)刮渣的第一刮渣板(3.5);
所述第二扒渣器(4)包括设于毛油箱(1)上的第三转轴(4.1)、第四转轴(4.2)及第五转轴(4.3),所述第三转轴(4.1)、所述第四转轴(4.2)及所述第五转轴(4.3)间连有平行布置的第三链条(4.4)和第四链条(4.5),所述第三链条(4.4)和所述第四链条(4.5)间连有用于毛油箱(1)底部刮渣的第二刮渣板(4.6);
所述油渣提升机构(6)包括设于接渣槽(5)内的横绞龙(6.1),所述横绞龙(6.1)一端连有第一电机(6.2),另一端与竖绞龙(6.3)配合,所述竖绞龙(6.3)上连有第二电机(6.4),且所述竖绞龙(6.3)顶端与榨油机进料端连通;
所述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榨油机压榨出的毛油直接落在毛油过滤网(2)上,直径大的油渣被拦在毛油过滤网(2)上由第一扒渣器(3)的链条带动第一刮渣板(3.5)刮走,随后被刮走的油渣落到接渣槽(5)中,细小的油渣跟毛油穿过毛油过滤网(2)落入毛油箱(1),毛油箱(1)内的油渣经过一定时间沉淀在箱体底部,第二扒渣器(4)的链条带动第二刮渣板(4.6)会顺着毛油箱(1)的箱底缓慢运动,沉底的油渣被第二扒渣器(4)刮走最终落入接渣槽(5)中,接渣槽(5)中的油渣被油渣提升机构(6)中的横绞龙(6.1)绞入竖绞龙(6.3)中,通过竖绞龙(6.3)上端的出口落入榨油机进料斗(8)中进行回榨。
2.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油过滤网(2)和所述第一扒渣器(3)以相同度倾斜布置,倾斜角度为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油箱(1)为直角梯形结构,斜腰与平面夹角为30‑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链条(4.4)和所述第四链条(4.5)呈三角形。
5.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油过滤网(2)为可拆卸式筛网,筛孔孔径为0.2~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上连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安装有调速器,所述第一转轴转速为5~30r/min;所述第一链条(3.3)和所述第二链条(3.4)呈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上连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上安装有调速器,所述第三转轴转速为5~30r/min。

说明书全文

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榨油设备,具体地指一种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采用螺旋压榨方式榨取的毛油中含有大量的油渣,而油渣中的含油量很高。大型油厂一般采用扒渣机‑澄油箱‑刮板的方式清理毛油中大部分的油渣并集中回榨,但这种方式需要很多设备、价格昂贵,需要场地大,不适合用于中小型榨油机处理油渣。目前,中小型榨油机油渣回榨大多采用人工方式,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需要场地大的问题。随着国家积极推广产地化、自动化油脂加工生产线的需要,适用于中小型榨油机油渣分离回榨的系统设备需求日益迫切。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该装置油渣分离效果好、效率高、占地小,且不需要人工操作。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包括位于榨油机毛油出口下方的毛油箱,毛油箱设于榨油机机架上,所述毛油箱上方设有毛油过滤网,所述毛油过滤网上方设有第一扒渣器,所述毛油箱内底部设有第二扒渣器,所述毛油箱一侧设有接渣槽,所述第一扒渣器和所述第二扒渣器的出渣端分别与所述接渣槽连通,所述接渣槽内设有油渣提升机构,所述油渣提升机构的出渣端与榨油机进料端连通。
[000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扒渣器包括设于榨油机机架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间连有平行布置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间连有用于毛油过滤网刮渣的第一刮渣板。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扒渣器包括设于毛油箱上的第三转轴、第四转轴及第五转轴,所述第三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及所述第五转轴间连有平行布置的第三链条和第四链条,所述第三链条和所述第四链条间连有用于毛油箱底部刮渣的第二刮渣板。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油渣提升机构包括设于接渣槽内的横绞龙,所述横绞龙一端连有第一电机,另一端与竖绞龙配合,所述竖绞龙上连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竖绞龙顶端与榨油机进料端连通。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毛油过滤网和所述第一扒渣器以相同度倾斜布置,倾斜角度为5~30°。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毛油箱为直角梯形结构,斜腰与平面夹角为30~65°。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链条和所述第四链条呈三角形。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上连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安装有调速器,所述第一转轴转速为5~30r/min;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呈环形。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轴上连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上安装有调速器,所述第三转轴转速为5~30r/min。
[0013] 更进一步地,所述毛油过滤网为可拆卸式筛网,筛孔孔径为0.2~2.5mm。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5] 其一,本发明通过毛油过滤网过滤和毛油箱澄清实现两次油渣分离,最大限度地分离了毛油中的油渣并自动回榨,油渣分离效果好、油渣分离效率高、设备占地小,自动化高,不需要人工操作,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6] 其二,本发明尺寸小、结构简单,能集成在各种中小榨油机内,不需要另外占地。系统采用模化设计,安装拆卸简单,可根据需要定制。
[0017] 其三,本发明中的油渣分离系统具备调速功能,毛油过滤网可换,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节刮渣板刮渣速度和过滤网筛孔孔径,达到更好的油渣分离效果。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一种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第一扒渣器和毛油过滤网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1中第二扒渣器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1中油渣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0023]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包括位于榨油机榨笼7毛油出口正下方的毛油箱1,毛油箱1为直角梯形结构,其斜腰与水平面夹角为30~65°,毛油箱1装配在榨油机机架9上,毛油箱1上方设有毛油过滤网2,毛油过滤网2为可拆卸式筛网,筛孔孔径为0.2~2.5mm,毛油过滤网2上方设有第一扒渣器3,第一扒渣器3和毛油过滤网2装配在榨油机机架9上。毛油箱1底部设有第二扒渣器4,毛油箱1一侧设有接渣槽5,第一扒渣器3和第二扒渣器4的出渣端分别与接渣槽5连通,接渣槽5内设有油渣提升机构6,油渣提升机构6的出渣端与榨油机进料斗8连通。其中,毛油过滤网2和第一扒渣器3以相同角度倾斜布置在毛油箱1的断面上,倾斜角度为5~30°。
[0024] 上述方案中,结合图2所示,第一扒渣器3包括设在榨油机机架9上由第三电机(图上未示出)驱动的的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该电机具有调速功能,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间连有平行布置的第一链条3.3和第二链条3.4,第一链条3.3和第二链条3.4均呈环形,第一链条3.3和第二链条3.4间连有用于毛油过滤网2刮渣的第一刮渣板3.5。第一转轴3.1为主动轴,其连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上安装有调速器,第一转轴转速为5~30r/min。
[0025] 上述方案中,结合图3所示,第二扒渣器4包括设在毛油箱1侧壁上由第四电机(图上未示出)驱动的第三转轴4.1、第四转轴4.2及第五转轴4.3,该电机具有调速功能,第三转轴4.1、第四转轴4.2及第五转轴4.3间连有平行布置的第三链条4.4和第四链条4.5,第三链条4.4和第四链条4.5呈三角形,第三链条4.4和第四链条4.5间连有用于毛油箱1底部刮渣的第二刮渣板4.6。第三转轴4.1为主动轴,第三转轴4.1上连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上安装有调速器,所述第三转轴4.1转速为5~30r/min。
[0026] 上述方案中,结合图4所示,油渣提升机构6包括固定在榨油机机架9上且位于接渣槽5内的横绞龙6.1,横绞龙6.1一端连有第一电机6.2,另一端与竖绞龙6.3配合,竖绞龙6.3上连有第二电机6.4,且竖绞龙6.3顶端与榨油机进料端连通。
[0027] 上述中小型榨油机用油渣分离回榨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榨油机压榨出的毛油直接落在毛油过滤网2上,直径较大的油渣被拦在毛油过滤网2上由第一扒渣器3的链条带动第一刮渣板3.5刮走,随后被刮走的油渣落到接渣槽5中,细小的油渣跟毛油穿过毛油过滤网2落入毛油箱1,毛油箱1内的油渣经过一定时间沉淀在箱体底部,第二扒渣器4的链条带动第二刮渣板4.6会顺着毛油箱1的箱底缓慢运动,沉底的油渣被第二扒渣器4刮走最终落入接渣槽5中,接渣槽5中的油渣被油渣提升机构6中的横绞龙6.1绞入竖绞龙6.3中,通过竖绞龙6.3上端的出口落入榨油机进料斗8中进行回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