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 发明公开 | 法律事件 | 公开; 实质审查; 撤回; |
专利有效性 | 无效专利 | 当前状态 | 撤回 |
申请号 | CN201811517998.7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8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申请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申请人类型 | 学校 |
发明人 | 杜林豪; 晏芳; 杨改; 薛纪超; 路素青; 刘德波; 马志国; 李喜红; 高晓; 周亚克; | 第一发明人 | 杜林豪 |
权利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权利人类型 | 学校 |
当前权利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当前权利人类型 | 学校 |
省份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河南省 | 城市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河南省郑州市 |
具体地址 |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紫荆山南路666号 | 邮编 |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450000 |
主IPC国际分类 | A23C9/13 | 所有IPC国际分类 | A23C9/13 ; A23C9/133 ; B65D25/02 ; B65D51/24 |
专利引用数量 | 2 | 专利被引用数量 | 0 |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 9 | 专利文献类型 | A |
专利代理机构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专利代理人 | 张权; |
摘要 | 本 发明 属于乳制品 发酵 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与 包装 该发酵乳的瓶体,所述的发酵乳,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 牛 乳70-80份,洋蓟10-15份,荸荠8-10份,薏米4-5份,木糖醇5-6份,去皮芦荟8-10份,嗜热链球菌0.7-1.5份、保加利亚乳杆菌0.7-1.8份、双歧杆菌0.5-0.8份。本发明所制得的发酵乳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可以抑制肠道有害菌、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 | ||
权利要求 | 1.一种发酵乳,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牛乳70-80份,洋蓟10-15份,荸荠8- |
||
说明书全文 | 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包装该发酵乳的瓶体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乳制品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包装该发酵乳的瓶体。 背景技术[0002]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食品科技的不断发展,乳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发酵乳由于味道酸甜,营养丰富,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饮品之一,市场中的发酵乳分别为复合发酵乳和原味发酵乳,复合发酵乳是将发酵乳与其他食品混合后,再加入食品添加剂调味,但是由于复合物的种类繁多,且种类不同,常常加入大量的食品添加剂,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然而部分的食品添加剂具有蓄积性,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伤害,原味发酵乳虽然天然健康,但是其风味口感大大不如复合发酵乳;另外,现有的发酵乳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所制备的发酵乳是针对青年人群,但是一些老人、儿童、糖尿病人等一些特殊人群在食用过程中,由于其自身新陈代谢和所需有差别,每日所需的三大营养产物均有差别,市场的发酵乳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可以抑制肠道有害菌、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的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包装该发酵乳的瓶体。 [0004]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发酵乳,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牛乳70-80份,洋蓟10-15份,荸荠8-10份,薏米4-5份,木糖醇5-6份,去皮芦荟8-10份,嗜热链球菌0.7-1.5份、保加利亚乳杆菌0.7-1.8份、双歧杆菌0.5-0.8份。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得: [0008] (2)再将荸荠置于在80-100℃的水中煮10-20min,将荸荠去皮后,切割成粒径为2-3mm的荸荠颗粒,再将薏米在90-100℃下烘焙3-6h,研磨成粉状的薏米粉,将去皮芦荟切成体积为0.3-0.5cm3的芦荟块; [0009] (3)向牛乳中加入洋蓟汁、荸荠颗粒、薏米粉混合成复合乳,将复合乳混合均匀后在40-47℃下静置2-3h,均质,加入芦荟块,杀菌,在35-45℃下,再加入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双歧杆菌,在35-45℃下恒温发酵24-48h后,后熟包装。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中破碎后的洋蓟小片的表面积为0.5-1cm2,所述的洋蓟、水与纤维素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0-70g:30-50ml:0.5-1ml,所述的纤维素酶液的质量浓度为0.5-1g/ml。 [0011] 进一步的,还添加蜂蜜和奶酪,所述的蜂蜜为2-5份,奶酪为3-8份。 [0012] 一种包装所述的发酵乳的瓶体,包括瓶本体和封膜,瓶本体内设有平板,平板的下端面设有调味腔,调味腔通过隔板将其分隔为蜂蜜腔和奶酪腔,隔板上设有第一开口,奶酪腔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开口,平板的板面上设有供吸管穿过的第三开口,第三开口位于第二开口的正上方且位于奶酪腔的上端面,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分别通过第一封盖、第二封盖、第三封盖密封,第二封盖与第一封盖通过连接杆连接,第二封盖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连接带与奶酪腔的下端面连接,第三封盖的上端面通过第二连接带与平板的上端面连接,第二封盖与第三封盖的轴面中心线相同且该中心线垂直与瓶本体的底面,所述的平板上还设有供吸管穿过通孔,通孔位于与调味腔相邻一侧的板面上,封膜上设有第一穿孔标识和第二穿孔标识,第一穿孔标识位于第三封盖上方,第二穿孔标识位于通孔上方。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开口上设有第一封盖,第一封盖密封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上设有第二封盖,第二封盖密封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上设有第三封盖,第三封盖密封第三开口。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穿孔标识位于第三封盖的正上方且第三封盖的轴面中心线贯穿第一穿孔标识的孔心,第二穿孔标识位于通孔正上方,通孔轴面孔心的中心线贯穿第二穿孔标识。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的平板的板面与瓶本体底面平行且位于瓶本体的上方。 [0017] 本发明使用洋蓟,荸荠,薏米,去皮芦荟与牛乳作为原料制作发酵乳,洋蓟中还有大量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以及多酚类物质,荸荠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以及粗纤维,薏米不但营养丰富还具有去水肿的功效,芦荟更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以上物质制得的发酵乳营养更加丰富,将原料中的营养物质充分利用。 [0018] 本发明使用洋蓟,荸荠,薏米,去皮芦荟与牛乳作为原料通过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制作发酵乳不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无需使用食用添加剂防腐,还可以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相对于现有的发酵乳可以更好的维持肠道健康。 [0019] 本发明还使用木糖醇作为甜味剂,可以适宜糖尿病,高血糖患者食用,适宜食用人群范围更广,并且设计包装发酵乳的瓶体,儿童食用时,可以第一穿孔标识,蜂蜜腔和奶酪腔内的蜂蜜和奶酪可以进入发酵乳中,符合儿童每日所需的高蛋白和口感的需求,老人或糖尿病患者可以将吸管贯穿第二穿孔标识,食用未添加蜂蜜和奶酪的低糖发酵乳,使其选择多样化,同时符合更多市场的需求。 [0020] 本发明使用洋蓟作为原料,洋蓟与薏米还可以使发酵物具有淡淡的谷物清香,辅助与芦荟果肉清香,其香味清新,增加食用者的食欲,同时芦荟的中凝胶等物质,增加发酵乳的口感,使其更加润滑,荸荠经过加工发酵后,表面变得光滑,使发酵乳还具有一定的咀嚼性。 [0022] 图1为包装发酵乳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图1中调味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4] 实施例1: [0025] 一种发酵乳,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牛乳70份,洋蓟10份,荸荠8份,薏米5份,木糖醇5份,去皮芦荟8份,嗜热链球菌0.7份、保加利亚乳杆菌0.7份、双歧杆菌0.5份。 [0026] 所述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得: [0027] (1)将洋蓟置于破碎机中破碎成小片,洋蓟小片的表面积为0.5cm2,再将破碎后的洋蓟中加入水,将水加热至50℃,加入纤维素酶液混合均匀,再在50℃的温度下恒温静置24h后,过滤固体残渣后得洋蓟汁,所述的洋蓟、水与纤维素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0g: 30ml:0.5ml,所述的纤维素酶液的质量浓度为0.5g/ml; [0028] (2)再将荸荠置于在80℃的水中煮10min,将荸荠去皮后,切割成粒径为2mm的荸荠颗粒,再将薏米在90℃下烘焙3h,研磨成粉状的薏米粉,将去皮芦荟切成体积为0.3-0.5cm3的芦荟块; [0029] (3)向牛乳中加入洋蓟汁、荸荠颗粒、薏米粉混合成复合乳,将复合乳混合均匀后在40℃下静置2h,均质,加入芦荟块,杀菌,在35℃下,再加入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双歧杆菌,在35℃下恒温发酵24h后,后熟包装。 [0030] 实施例2: [0031] 一种发酵乳,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牛乳75份,洋蓟13份,荸荠9份,薏米4.5份,木糖醇5.5份,去皮芦荟9份,嗜热链球菌1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份、双歧杆菌0.7份。 [0032] 所述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得: [0033] (1)将洋蓟置于破碎机中破碎成小片,洋蓟小片的表面积为0.8cm2,再将破碎后的洋蓟中加入水,将水加热至55℃,加入纤维素酶液混合均匀,再在55℃的温度下恒温静置30h后,过滤固体残渣后得洋蓟汁,所述的洋蓟、水与纤维素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60g: 40ml:0.8ml,所述的纤维素酶液的质量浓度为0.7g/1ml; [0034] (2)再将荸荠置于在90℃的水中煮15min,将荸荠去皮后,切割成粒径为2.5mm的荸荠颗粒,再将薏米在95℃下烘焙4h,研磨成粉状的薏米粉,将去皮芦荟切成体积为0.4cm3的芦荟块; [0035] (3)向牛乳中加入洋蓟汁、荸荠颗粒、薏米粉混合成复合乳,将复合乳混合均匀后在45℃下静置2.5h,均质,加入芦荟块,杀菌,在40℃下,再加入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双歧杆菌,在40℃下恒温发酵30h后,后熟包装。 [0036] 实施例3: [0037] 一种发酵乳,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牛乳80份,洋蓟15份,荸荠10份,薏米4份,木糖醇6份,去皮芦荟10份,嗜热链球菌1.5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8份、双歧杆菌0.8份。 [0038] 所述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得: [0039] (1)将洋蓟置于破碎机中破碎成小片,洋蓟小片的表面积为1cm2,再将破碎后的洋蓟中加入水,将水加热至60℃,加入纤维素酶液混合均匀,再在60℃的温度下恒温静置48h后,过滤固体残渣后得洋蓟汁,所述的洋蓟、水与纤维素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70g:50ml:1ml,所述的纤维素酶液的质量浓度为1g/ml; [0040] (2)再将荸荠置于在100℃的水中煮20min,将荸荠去皮后,切割成粒径为3mm的荸荠颗粒,再将薏米在100℃下烘焙6h,研磨成粉状的薏米粉,将去皮芦荟切成体积为0.3-0.5cm3的芦荟块; [0041] (3)向牛乳中加入洋蓟汁、荸荠颗粒、薏米粉混合成复合乳,将复合乳混合均匀后在47℃下静置3h,均质,加入芦荟块,杀菌,在45℃下,再加入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双歧杆菌,在45℃下恒温发酵48h后,后熟包装。 [0042] 一种包装所述的发酵乳的瓶体,包括瓶本体1和封膜2,封膜2通过热封覆盖在瓶本体1的瓶口上,瓶本体1内设有平板3,所述的平板3的板面与瓶本体1底面平行且位于瓶本体1的上方,平板3的下端面设有调味腔4,调味腔4为圆柱形,调味腔4的外侧壁与瓶本体1的内侧壁连接,调味腔4通过隔板5将其分隔为蜂蜜腔401和奶酪腔402,隔板5竖直设置且板面垂直于调味腔底面,隔板5上设有第一开口501,奶酪腔402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开口4021,平板3的板面上设有供吸管穿过的第三开口301,第三开口301位于第二开口4021的正上方且位于奶酪腔402的上端面,第一开口501、第二开口4021、第三开口301分别通过第一封盖、第二封盖、第三封盖密封,所述的第一开口501上设有第一封盖,第一封盖通过胶粘剂密封第一开口501,第二开口4021上设有第二封盖,第二封盖通过胶粘剂密封第二开口4021,第三开口 301上设有第三封盖,第三封盖通过胶粘剂密封第三开口301,第二封盖与第一封盖通过连接杆6连接,第二封盖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连接带7与奶酪腔402的下端面连接,第三封盖的上端面通过第二连接带8与平板3的上端面连接,第二封盖与第三封盖的轴面中心线相同且该中心线垂直与瓶本体1的底面,所述的第一封盖、第二封盖、第三封盖为塑料薄片,所述的平板3上还设有供吸管穿过通孔9,通孔9位于与调味腔4相邻一侧的板面上,封膜2上设有第一穿孔标识10和第二穿孔标识11,第一穿孔标识10为加糖标识,上面注明加糖,第二穿孔标识 11为不加糖标识,上面注明不加糖,第一穿孔标识10位于第三封盖的正上方且第三封盖的轴面中心线贯穿第一穿孔标识10的孔心,第二穿孔标识11位于通孔9上方,所述的第二穿孔标识11位于通孔9正上方,通孔9轴面孔心的中心线贯穿第二穿孔标识11。 [0043] 食用时,吸管自不加糖标识的第二穿孔标识11插入,再通过通孔9进入瓶内,瓶内盛装发酵乳。 [0044] 实施例4: [0045] 一种发酵乳,牛乳70份,洋蓟10份,荸荠8份,薏米4份,木糖醇5份,去皮芦荟8份,嗜热链球菌0.7份、保加利亚乳杆菌0.7份、双歧杆菌0.5份,还添加蜂蜜和奶酪,所述的蜂蜜为2份,奶酪为3份。 [0046] 所述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得: [0047] (1)将洋蓟置于破碎机中破碎成小片,洋蓟小片的表面积为0.5cm2,再将破碎后的洋蓟中加入水,将水加热至50℃,加入纤维素酶液混合均匀,再在50℃的温度下恒温静置24h后,过滤固体残渣后得洋蓟汁,所述的洋蓟、水与纤维素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0g: 30ml:0.5ml,所述的纤维素酶液的质量浓度为0.5g/ml; [0048] (2)再将荸荠置于在80℃的水中煮10min,将荸荠去皮后,切割成粒径为2mm的荸荠颗粒,再将薏米在90℃下烘焙3h,研磨成粉状的薏米粉,将去皮芦荟切成体积为0.3cm3的芦荟块; [0049] (3)向牛乳中加入洋蓟汁、荸荠颗粒、薏米粉混合成复合乳,将复合乳混合均匀后在40℃下静置2h,均质,加入芦荟块,杀菌,在35℃下,再加入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双歧杆菌,在35℃下恒温发酵24h后,后熟包装。所述的杀菌使用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瞬时杀菌法。 [0050] 一种包装所述的发酵乳的瓶体,包括瓶本体1和封膜2,封膜2通过热封覆盖在瓶本体1的瓶口上,瓶本体1内设有平板3,所述的平板3的板面与瓶本体1底面平行且位于瓶本体1的上方,平板3的下端面设有调味腔4,调味腔4通过隔板5将其分隔为蜂蜜腔401和奶酪腔 402,蜂蜜腔401内放置蜂蜜,奶酪腔402内放置奶酪,隔板5上设有第一开口501,奶酪腔402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开口4021,平板3的板面上设有供吸管穿过的第三开口301,第一开口 501、第二开口4021、第三开口301分别通过第一封盖、第二封盖、第三封盖密封,所述的第一开口501上设有第一封盖,第一封盖通过热封密封第一开口501,第二开口4021上设有第二封盖,第二封盖通过热封密封第二开口4021,第三开口301上设有第三封盖,第三封盖通过热封密封第三开口301,第二封盖与第一封盖通过连接杆6连接,第二封盖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连接带7与奶酪腔402的下端面连接,第三封盖的上端面通过第二连接带8与平板3的上端面连接,第二封盖与第三封盖的轴面中心线相同且该中心线垂直与瓶本体1的底面,所述的第一封盖、第二封盖、第三封盖为塑料薄膜,所述的平板3上还设有供吸管穿过通孔9,通孔9位于与调味腔4相邻一侧的板面上,封膜2上设有第一穿孔标识10和第二穿孔标识11,第一穿孔标识10为加糖标识,上面注明加糖,第二穿孔标识11为不加糖标识,第一穿孔标识10位于第三封盖的正上方且第三封盖的轴面中心线贯穿第一穿孔标识10的孔心,第二穿孔标识 11位于通孔9上方,所述的第二穿孔标识11位于通孔9正上方,通孔9轴面孔心的中心线贯穿第二穿孔标识11。 [0051] 食用时,吸管自加糖标识的第一穿孔插入,再通过第三开口301,第三开口301上的第三封盖受到吸管的冲击被打开,再冲开第二开口4021,第二封盖与第一封盖通过连接杆6连接,蜂蜜和奶酪自第二开口4021流入瓶内,搅拌,食用,所述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奶酪为固态奶酪颗粒,奶酪颗粒的粒径为2mm,第二开口4021大于第三开口301大于第一开口501大于吸管半径,由于奶酪颗粒相对液体较差,因此第三开口301的半径相对较大,以确保奶酪颗粒进入瓶内。。 [0052] 实施例5: [0053] 一种发酵乳,牛乳77份,洋蓟12份,荸荠9份,薏米4.2份,木糖醇5.2份,去皮芦荟9份,嗜热链球菌0.8份、保加利亚乳杆菌0.8份、双歧杆菌0.7份,还添加蜂蜜和奶酪,所述的蜂蜜为3份,奶酪为5份。 [0054] 所述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得: [0055] (1)将洋蓟置于破碎机中破碎成小片,洋蓟小片的表面积为0.8cm2,再将破碎后的洋蓟中加入水,将水加热至55℃,加入纤维素酶液混合均匀,再在55℃的温度下恒温静置30h后,过滤固体残渣后得洋蓟汁,所述的洋蓟、水与纤维素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60g: 40ml:0.8ml,所述的纤维素酶液的质量浓度为0.7g/ml; [0056] (2)再将荸荠置于在90℃的水中煮15min,将荸荠去皮后,切割成粒径为2.5mm的荸荠颗粒,再将薏米在95℃下烘焙4h,研磨成粉状的薏米粉,将去皮芦荟切成体积为0.4cm3的芦荟块; [0057] (3)向牛乳中加入洋蓟汁、荸荠颗粒、薏米粉混合成复合乳,将复合乳混合均匀后在45℃下静置2.5h,均质,加入芦荟块,杀菌,在40℃下,再加入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双歧杆菌,在40℃下恒温发酵30h后,后熟包装。 [0058] 一种包装所述的发酵乳的瓶体,包括瓶本体1和封膜2,封膜2通过热封覆盖在瓶本体1的瓶口上,瓶本体1内设有平板3,所述的平板3的板面与瓶本体1底面平行且位于瓶本体1的上方,平板3的下端面设有调味腔4,调味腔4通过隔板5将其分隔为蜂蜜腔401和奶酪腔 402,蜂蜜腔401内放置蜂蜜,奶酪腔402内放置奶酪,隔板5上设有第一开口501,奶酪腔402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开口4021,平板3的板面上设有供吸管穿过的第三开口301,第一开口 501、第二开口4021、第三开口301分别通过第一封盖、第二封盖、第三封盖密封,所述的第一开口501上设有第一封盖,第一封盖通过热封密封第一开口501,第二开口4021上设有第二封盖,第二封盖通过热封密封第二开口4021,第三开口301上设有第三封盖,第三封盖通过热封密封第三开口301,第二封盖与第一封盖通过连接杆6连接,第二封盖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连接带7与奶酪腔402的下端面连接,第三封盖的上端面通过第二连接带8与平板3的上端面连接,第二封盖与第三封盖的轴面中心线相同且该中心线垂直与瓶本体1的底面,所述的第一封盖、第二封盖、第三封盖为塑料薄膜,所述的平板3上还设有供吸管穿过通孔9,通孔9位于与调味腔4相邻一侧的板面上,封膜2上设有第一穿孔标识10和第二穿孔标识11,第一穿孔标识10为加糖标识,上面注明加糖,第二穿孔标识11为不加糖标识,第一穿孔标识10位于第三封盖的正上方且第三封盖的轴面中心线贯穿第一穿孔标识10的孔心,第二穿孔标识 11位于通孔9上方,所述的第二穿孔标识11位于通孔9正上方,通孔9轴面孔心的中心线贯穿第二穿孔标识11。 [0059] 食用时,吸管自加糖标识的第一穿孔插入,再通过第三开口301,第三开口301上的第三封盖受到吸管的冲击被打开,再冲开第二开口4021,第二封盖与第一封盖通过连接杆6连接,蜂蜜和奶酪自第二开口4021流入瓶内,搅拌,食用,所述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奶酪为固态奶酪颗粒,奶酪颗粒的粒径为2mm,第二开口4021大于第三开口301大于第一开口501大于吸管半径,由于奶酪颗粒相对液体较差,因此第三开口301的半径相对较大,以确保奶酪颗粒进入瓶内。 [0060] 实施例6: [0061] 一种发酵乳,牛乳80份,洋蓟15份,荸荠10份,薏米5份,木糖醇6份,去皮芦荟10份,嗜热链球菌1.5份、保加利亚乳杆菌1.8份、双歧杆菌0.8份,还添加蜂蜜和奶酪,所述的蜂蜜为5份,奶酪为8份。 [0062] 所述的发酵乳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得: [0063] (1)将洋蓟置于破碎机中破碎成小片,洋蓟小片的表面积为1cm2,再将破碎后的洋蓟中加入水,将水加热至60℃,加入纤维素酶液混合均匀,再在60℃的温度下恒温静置48h后,过滤固体残渣后得洋蓟汁,所述的洋蓟、水与纤维素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70g:50ml:1ml,所述的纤维素酶液的质量浓度为1g/ml; [0064] (2)再将荸荠置于在100℃的水中煮20min,将荸荠去皮后,切割成粒径为3mm的荸荠颗粒,再将薏米在100℃下烘焙6h,研磨成粉状的薏米粉,将去皮芦荟切成体积为0.3-0.5cm3的芦荟块; [0065] (3)向牛乳中加入洋蓟汁、荸荠颗粒、薏米粉混合成复合乳,将复合乳混合均匀后在47℃下静置3h,均质,加入芦荟块,杀菌,在45℃下,再加入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双歧杆菌,在45℃下恒温发酵48h后,后熟包装。 [0066] 一种包装所述的发酵乳的瓶体,包括瓶本体1和封膜2,封膜2通过热封覆盖在瓶本体1的瓶口上,瓶本体1内设有平板3,所述的平板3的板面与瓶本体1底面平行且位于瓶本体1的上方,平板3的下端面设有调味腔4,调味腔4为圆柱形,调味腔4的外侧壁与瓶本体1的内侧壁连接,调味腔4通过隔板5将其分隔为蜂蜜腔401和奶酪腔402,隔板5竖直设置且板面垂直于调味腔底面,蜂蜜腔401内放置蜂蜜,奶酪腔402内放置奶酪,隔板5上设有第一开口 501,奶酪腔402的下端面设有第二开口4021,平板3的板面上设有供吸管穿过的第三开口 301,第三开口301位于第二开口4021的正上方且位于奶酪腔402的上端面,第一开口501、第二开口4021、第三开口301分别通过第一封盖、第二封盖、第三封盖密封,所述的第一开口 501上设有第一封盖,第一封盖通过胶粘剂密封第一开口501,第二开口4021上设有第二封盖,第二封盖通过胶粘剂密封第二开口4021,第三开口301上设有第三封盖,第三封盖通过胶粘剂密封第三开口301,第二封盖与第一封盖通过连接杆6连接,第二封盖的下端面通过第一连接带7与奶酪腔402的下端面连接,第三封盖的上端面通过第二连接带8与平板3的上端面连接,第二封盖与第三封盖的轴面中心线相同且该中心线垂直与瓶本体1的底面,所述的第一封盖、第二封盖、第三封盖为塑料薄片,所述的平板3上还设有供吸管穿过通孔9,通孔9位于与调味腔4相邻一侧的板面上,封膜2上设有第一穿孔标识10和第二穿孔标识11,第一穿孔标识10为加糖标识,上面注明加糖,第二穿孔标识11为不加糖标识,第一穿孔标识10位于第三封盖的正上方且第三封盖的轴面中心线贯穿第一穿孔标识10的孔心,第二穿孔标识11位于通孔9上方,所述的第二穿孔标识11位于通孔9正上方,通孔9轴面孔心的中心线贯穿第二穿孔标识11。 [0067] 食用时,吸管自加糖标识的第一穿孔标识10插入,再通过第三开口301,第三开口301上的第三封盖受到吸管的冲击被打开,再冲开第二开口4021,第二封盖与第一封盖通过连接杆6连接,第一开口501被打开,蜂蜜和奶酪自第二开口4021流入瓶内,搅拌,食用,所述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奶酪为固态奶酪细末,第二开口4021大于第三开口301大于第一开口 501大于吸管半径,由于固态奶酪细末相对液体流动性较差,因此第三开口301的较大,以确保奶酪细末进入瓶内。 [0068] 试验例1: [0069] 取实施例1所制得的发酵乳,分别请20位感官评定员对其进行感官评定,表1为感官评定标准,表2为感官评定结果: [0070] 表1: [0071] [0072] 表2: [0073]项目 平均值 气味 22.8 滋味 24.4 色泽 20.7 组织状态 23.5 合计: 91.4 [0074] 由上可知:本发明制得的发酵乳具有谷物微香、植物清香,奶香浓郁,酸甜可口,口感光滑,具有芦荟清新口味,谷物清香,荸荠颗粒表面光滑,荸荠颗粒软脆,具有咀嚼性,色泽均匀一致,带有淡淡的浅绿色光泽组织细腻,均匀,无乳清析出,具有悬浮颗粒。 [0075] 试验例2: [0076] 取实施例4所制得的发酵乳,分别请20位感官评定员对其进行感官评定,表3为感官评定标准,表4为感官评定结果: [0077] 表3: [0078] [0079] 表4: [0080]项目 平均值 气味 23.7 滋味 23.4 色泽 21.1 组织状态 22.3 合计: 90.5 [0081] 由上可知:本发明制得的发酵乳具有板栗微香、植物清香,奶香浓郁,奶酪香甜,甜味适中,口感光滑,具有芦荟清新口味,谷物清香,荸荠颗粒表面光滑,荸荠颗粒软脆,具有咀嚼性,色泽均匀一致,带有淡淡的浅绿色光泽组织细腻,均匀,无乳清析出,具有悬浮颗粒。 [0082] 试验例3: [0083] 取4份实施例1中的发酵乳2ml于培养皿中,再向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大肠杆菌菌液、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双歧杆菌菌液,乳酸菌菌液,以上菌液与发酵乳的体积比为1:100,菌液浓度为1×105cfu/ml,分别在2h、8h、10h、18h、24h时各菌种生长情况。 [0084] 大肠杆菌检测方法:GB 4789.38-2012;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GB4789.10—2016;双歧杆菌检测方法:GB4789.34—2016;乳酸菌检测方法:GB4789.35—2016。 [0085] 检测结果如下表5: [0086] 表5 [0087] [0088] [0089] ﹢为检测到该活菌,﹣为未检测到该活菌 [0090] 由上可知,本发明中制得的发酵乳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抑制效果,对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具有促进生长的效果。 |